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第一集) 1992/9 美國洛杉磯 檔名:05-004-0001
講義細講,這三天六個小時不夠用的,我們只能給諸位介紹大意,資料提供同修們做參考。《大勢至圓通章》是近代印光大師將它附在淨土四經的後面,成為淨土五經,這個五經來源是這麼來的。也許有些初學的同修對這個不太清楚。佛當年在世,專門講淨土的是有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跟《阿彌陀經》,淨土三經。以後在清朝咸豐年間,有一位魏源居士,他將《華嚴經》最後的一部分(最後的一卷)「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的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楞嚴經》上這一章,附在四經的後面,成為淨土五經。這兩位大德都非常了不起,因為這兩樣東西確確實實與淨土關係非常的密切。
我們讀《無量壽經》,即使四十八願裡面都再次的講到普賢之行、普賢大願,屢次的說到,所以淨土宗跟《華嚴》關係非常的密切。在隋唐時候,古代的大德曾經說過,他們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做一個比較,檢討一下,世尊當年在世講的這麼多的經典,哪一部經典最重要?於是乎大家公認《華嚴》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所以我們稱它作經中之王,根本法輪,這是大家公認的。《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是《無量壽經》第一。這怎麼個說法?《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嚴》就不能圓滿。《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完全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是《華嚴》的歸宿,是《華嚴》的精華,當然說它是一切經中第一經,這是不為過的,是這樣子比較出來。
我們現在讀的《無量壽經》的本子,是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無量壽經》在中國,隋唐時候非常興盛。唐朝末葉之後,學《無量壽經》的人少。為什麼少?這裡頭是有原因的。古代的經本,不像現在這麼樣容易得到,我們曉得唐朝時候沒有印刷術(中國最早印刷術的發明是在宋朝),那個時候的經本都是手寫本,手寫本費的時間長,書寫得很緩慢,流通數量很少,很容易失傳。《無量壽經》在中國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現在流傳下來只有五種譯本,換句話說,有七種譯本已經失傳。經本很不容易得到,實在講沒有《阿彌陀經》那麼樣方便,《阿彌陀經》文字少,所以流通量就大,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無量壽經》各種版本它都不相同,內容差距都很大,學一種本子,感覺得遺漏的很多,如果搜求各種版本,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宋朝王龍舒居士,王居士很多人讀過他的《淨土文》,《龍舒淨土文》是他作的。他老人家第一次做《無量壽經》會集的工作,他那個時候以他的聲望、以他的地位、以他的財富,他當年能夠看到的只有四種版本,《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一部他就沒有見到,可見得古時候讀經真正是很辛苦、很困難,不容易得到。所以他的會集本是四種原本的會集本,流傳到今天稱為《大阿彌陀經》,《大阿彌陀經》就是王龍舒居士會集的。因為《寶積經》的「無量壽」這一會裡面有很多重要的經文,那四種本子裡頭沒有,所以龍舒老居士的本子就有欠缺、就有缺陷了,叫美中不足。到清朝咸豐年間,就是剛才講的魏源居士,他也發心做了個會集本,魏居士是五種版本都見到。他的本子寫出來之後,他就往生了,後來流傳在世間是他學生們給它整理出來的。裡面有些文字更動了,這是印光老和尚很不贊成的。因為會集跟翻譯不相同,翻譯可以用自己斟酌用的詞句,會集一定要用它的原文,一個字都不可以更動,更動就變成改經,改經這是很大的忌諱。另外取捨也不十分穩當,會集取捨關係非常之大。這個雖然很好,比龍舒居士會集的本子要好,的確是好,但是依然美中不足。
到民國初年,夏蓮老居士用了十年的時間會集成新本,這個本子當代許多大德們看到都非常讚歎,認為《無量壽經》最完善的會集本,推崇這個版本。這個本子出來之後,梅光羲居士給它做了一篇很詳細的介紹序文。梅老居士是我們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因此這個本子傳到台中之後,李老師非常喜歡,在台中曾經講過一次。現在他自己寫的註解的本子,我們印出來(根據他老人家當時講解時候一個註解的本子)。另外,慈舟法師曾經在濟南講過這個本子。慈舟法師有一個學生,你們許多同修都很景仰的懺雲法師,懺雲是慈舟的學生,在我們台灣還有一位道源老和尚也是慈舟的學生。慈舟大師不但講過《無量壽經》,而且給《無量壽經》做過科判,這個科判非常的難得在文化大革命當中還沒有喪失掉,我在北京得到這個本子之後回到台灣都印出來。這是過去這些大德們對這個版本的認同,對這個本子的讚歎。
這是說一切經裡面古今大德公認《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度眾生、了生死、脫輪迴、成佛道的第一經,這是淨宗裡面根本的法輪。經的內容是介紹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對於理論事實、修因證果都講得非常詳細,而經文又不很長,非常適合於現代人修學,是一部很難得的好書。我們這些年來在世界各處提倡,看到這個本子讀到、聽到都非常歡喜,短短的六、七年當中幾乎已經流通到全世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古人曾經說過,這部經典能夠普遍流通,可以減低這個世界上的災難。《阿彌陀經》內容是勸信、勸願、勸行,它是以信、願、行這三個中心來教化一切眾生的。《觀無量壽佛經》對於西方淨土的理論、修學的方法、九品因果講得比《無量壽經》詳細,可以說是補充《無量壽經》之不足。這一次我們也特別選了《觀經》裡面的「上品上生章」所說的發菩提心,因為我們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叫菩提心?怎麼個發法?這是個問題,這個問題《觀經》裡面講得詳細。所以這次也特別把這一段的經文跟善導大師的註解提出來,給諸位同修做個簡單的報告,這是我們底下一會在法印寺的三天跟諸位介紹發菩提心。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主修的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李老師曾經在台中講過,我複講一遍,所以這部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後在各地也講過很多遍,但是對於這章經文,也就是含糊籠統這麼過去,沒有注意到。到讀到淨土五經忽然看見,怎麼《楞嚴經》上這一章,印光法師特別提出來?感覺得非常的詫異,也特別提醒自己對於這一章的經文仔細重新再讀過,經過祖師大德一提醒,回來再看這一章經文果然就不一樣了。以後看到夏蓮居老居士編的《淨修捷要》,這個本子我也給它流通了,想必許多同修都見過。他在《淨修捷要》裡面講,「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這一句話真的提醒我,這一下把這一章經文它的重要性才真正體會到,也真正認識夏老居士的慧眼實實在在了不起。淨宗初祖從來沒有人提過是大勢至菩薩,我過去讀《華嚴》,學《華嚴》也講過十幾年,在我腦子裡有個觀念,淨宗初祖應該是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第一部講的經是《華嚴》,華嚴會上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在華嚴會上提倡淨土法門是普賢菩薩,所以我常說普賢菩薩是淨宗初祖。夏老這一說,我才恍然大悟,夏老講大勢至菩薩是淨宗初祖是法界初祖,盡虛空遍法界提倡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大勢至菩薩。娑婆世界的初祖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他是提倡念佛的第一個人。在中國,諸位都曉得,東晉慧遠大師是我們中國的初祖。今天我們講淨土宗初祖就出了三個初祖,法界初祖,娑婆初祖,中國初祖。這樣我們把這一部經的重要性才真正明白過來。
《楞嚴》是一部不思議的經典,佛在經中總共說了五個題目,這在第一面裡面諸位同修能看到。經傳到中國之後,這個歷史就不能多說了,會耽誤很多的時間,我們把它省略掉。翻成中文之後,譯經的法師在五個題目裡面選擇了七句,第一個題目裡面選了「大佛頂」三個字,第三個題目完全取了「如來密因修證了義」,第五個題目選了後半段,「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總共十九個字,加上「經」這個字,二十個字,所以它經題是比較長。經題長,內容相當豐富,這部經要是詳細講一遍要相當長的時間,如果詳細講一遍至少需要五百個小時,那講得就很有趣味了。今天我們是只有三天的時間,我想利用這一次的機會,第一天把經題向諸位做個報告,題目是全經的綱領,題目知道了,全經內容大意就曉得個大概了。然後告訴諸位,這一章在整個經裡面它佔的分量非常非常重,它是全經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可以說是《楞嚴》的心經。《楞嚴》的心經,一般人認為是楞嚴咒,不知道《大勢至圓通章》比楞嚴咒還要重要,咒是密說,這一章是顯說。
我們看註解,第一頁倒數第三行,先講「大」。大是什麼?是眾生心,也就是說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真心含攝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佛在大經上常說,特別在《華嚴》裡面講得很詳細,佛告訴我們虛空法界裡面包含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東西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兩句話道盡了宇宙人生的來源。一切萬法的來源,從哪裡來的?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變現出來。我們知道禪宗六祖大師,他沒有念過《華嚴》,他也沒有學過唯識,六祖大師在開悟的時候,他是讀《金剛經》開悟的。悟了以後,向他的老師(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報告的時候,當中有兩句話很重要,「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兩句話跟《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如果六祖讀過《華嚴》,學過唯識,他說這幾句話,我們覺得不稀奇,他沒學過。可見得確確實實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
這個地方的「大」是讚歎之詞。心性,實在講找不到適當的名詞來讚歎,不得已用大字。大只是讚歎,不是大小之大,大小之大就不能讚歎不思議的心性。在此地我們特別接觸古大德對這個字的詮說,「是知此心,十方無盡,三際莫窮,為法界體」,在迷叫做「如來藏」,《楞嚴經》上稱為如來藏。迷的時候叫做如來藏,如來就是真如本性,藏在裡面沒露出來,如來藏在裡面。覺悟呢?覺悟在本經裡面叫「修證了義」,在禪宗裡面叫「明心見性」,在淨土宗裡面叫「理一心不亂」,名詞不一樣,意思完全是相同。就《楞嚴經》上來說,在因就是經題裡面講的菩薩,果那就是首楞嚴。所以貫徹到下面,「密因」就是大因,「了義」是大義,「萬行」是大行,「首楞嚴」是大定,具足這麼多的意思,所以稱之為大經。這一部經在中國古時候讀誦的人特別多,甚至於很多不學佛的人,也喜歡讀《楞嚴》。原因在哪裡?《楞嚴經》的文字之美,是一切經所不能比的,這也是大家所公認的。文字翻得華美,這是出自於房融之手。房融是武則天的宰相,大概是得罪朝廷之後,朝廷把他貶官(就是降級),降到廣東邊地那裡去做地方官去了,他遇到這個因緣,參加這個翻譯,由他來筆記,翻譯的時候他來筆記,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因緣。
第二,「佛頂」。佛頂是比喻,我們曉得一個人身頭部是最尊貴,最尊貴的就是頭頂,所以把這部經比作佛的頭頂,尊崇這部經典是至高無上的經典,是取這個意思。《華嚴》、《法華》好比佛的全身,這部經是佛的頭頂,從這個比喻我們能體會這部經典在整個佛教裡面它所佔的地位。「佛頂最勝無上,顯此法最勝,依修直趣無上菩提。佛頂最妙無見」,叫無見頂相,也顯示這部經典裡面所說的法門,「唯佛究意,非他能了故。」這部經典裡面主要所講的就是首楞嚴大定,楞嚴大定是如來果地上具足的果證。用什麼方法修?佛在一切經論裡面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法門,如果你要會修的話,哪一個法門都能夠得楞嚴大定。老同修常常聽到佛教裡的一句話,「萬法歸一」。一是什麼?到底是哪個一?後來禪宗的大德又續一句,「一歸何處」。諸位一定要知道,萬法歸一是歸任一,不是專一,專一就錯了。為什麼?如果是專一,法就不平等,任一法才平等。《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是歸任一,而不是專一。任何一法都能夠明心見性,因此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學佛同修不可以不知道的。
如果我說這個法門第一,那個法門不如我,你是自讚毀他。法都是佛所說的,你學這個讚歎,你毀謗別的,你謗佛、謗法、謗僧。一個謗佛、謗法、謗僧的人,他怎麼可能會有成就?不可能有成就。好像我們這一個佛堂,我們要進來,這個佛堂很多個門,就好像八萬四千法門,隨便從哪個門進來都一樣。不能說這個法門是第一,那個法門是第二,不可以,從任何一個門進來,你所得到統統是圓滿的,所以法門沒有高下,法門確確實實是平等。萬法歸一,是歸任何一個法門。可是你要想入得門來,你一定要專修一門,你想同時走兩個門,你進不來;你走一個門,任何一個門你都走進來,你不能同時走兩個門。所以諸位同修無論學哪一宗、學哪一派、學哪一個法門,你一生當中一定要專一。你專一念佛,你能得一心不亂;你專門參究,你能夠明心見性;你專持一個咒,你能得到三昧相應,你統統都能成就。如果是你同時修幾個法門,那就等於說這個房子是很大,你想走三、四個門同時進來,你這一生就冤枉用了心,那就可惜了。所以說是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第一,沒有第二的。
你看看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問他的學生,這個首楞嚴大定入三摩地,你們用什麼方法?有二十五位菩薩出來做代表,每一個人說明他所修的方法,他得三摩地,個個都第一,沒有說第二的。二十五位所代表的是無量無邊的法門,大勢至菩薩代表念佛法門。所以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法門雖然平等,一定要問問我們自己的根性。所以法門這麼多,為什麼要選擇?選擇是我們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相同、生活環境不相同,哪一種法門能夠我們修學起來順利,沒有多大的妨礙,學起來省事、容易,那就成就得快。如果選擇的法門,我程度不夠,根性不相應,或者在生活環境上許許多多障礙,這樣修學起來就比較上困難。所以無量無邊法門是任憑選擇,佛法殊勝在此地。佛不是指一條路讓你走,佛是隨你,你喜歡走哪一條路,他就教給你走的方法。
註上說「如來密因」,就是「正因佛性」。這是我們從三因佛性上來說的。正因佛性是什麼?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眾生等有」,等是平等,個個人都有。雖然與佛平等,個個具足,但是你現在迷了,你是迷而不知。諸佛菩薩他是覺,我們是在迷。所以《楞嚴》上佛給我們講這是二種根本中的真本,這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根本,一個是菩提涅槃的根本。換句話說,一個是六道眾生輪迴的根本,迷了就搞生死輪迴;覺悟了就證菩提涅槃。也許諸位同修聽到佛經上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從根本上說的。這個話不能錯會意思,錯會意思那個問題就嚴重,受害非淺,不能把意思錯會。生死涅槃的根本是完全相同,煩惱菩提是一個根本,你迷了自性就有生死、就有煩惱,悟了自己的真性就有菩提、就證涅槃,這在迷悟之間,迷悟的相不一樣,迷悟的作用不相同,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下面我們看「修證了義」,在第三頁。修證了義,在三因佛性上是「了因顯發」,是了因佛性,了是明瞭,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覺悟,覺悟就明瞭了。「因信起觀曰修,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這是《楞嚴經》上講的修證,與其他大乘經上講的不一樣。《楞嚴》是講的頓悟,沒有次第,是講頓悟,但是這的確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大致上來講,佛家講修行,雖然說有無量法門(這都是真的),八萬四千法門(這一條也不少,確確實實是有八萬四千),等於這個道路從各地方來,在佛法講是從十方而來,我們地球上是看到東南西北四方來的,它還有上方、下方,十方而來的。最後到見性的時候,只有三個門。好像最後我們想達到目的地,達到我們這個佛堂,佛堂只有三個門。在外面幾百條路、幾千條路,走到這個地方來,靠近了,只有三個門。這三個門叫覺、正、淨,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三皈,他怕我們會錯了意思;會錯了意思,那皈依就全盤錯了,因為三皈是皈依自性三寶。自性佛是什麼?是覺悟。所以《壇經》裡面講三皈依,皈依佛,他不叫皈依佛,他叫皈依覺,然後底下加一個註解,「佛者覺也」,佛是覺的意思,皈依覺;皈依正,「法者正也」;皈依淨,「僧者淨也」。所以把佛法僧從意思上來說明,是覺悟,是正知正見,是清淨心,這叫做自性三寶。所以皈依,皈依自性三寶才管用,外面三寶不管用的,靠不住的。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所以佛到最後明心見性,只有三個門可以入。(音檔中斷)
這個路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從這個門入。換句話說,這個門必須得上上根人才能進得去。不是上上利根的人,那是不得其門而入。你看《壇經》上六祖說得很明白,他說我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乘人(比大乘還要高一級),不是上上乘人跟他學就進不了門。這就說明根性不相同,一生修學,只能說種一點善根而已,這一生不能成就。教下,禪宗以外都叫做教下,像天台宗、賢首宗、三論宗、法相(唯識)宗,這些教下是從正門入,以經典來修正自己的思想見解,他從正知正見入。這個比禪宗標準降低了一層,差不多中等以上的人都可以修學,中等根性以上的都能修學。禪宗好比一步登天,登不上去,摔下來就粉身碎骨,就完了。教下就好比爬樓梯,那很穩當,上一級就高一層,所以叫漸修,他慢慢逐步逐步向上提升,他不是一步登天的。所以中下根性的人,從教下,漸修是一條好路子。
淨土宗跟密宗,這兩宗很特別,他專修清淨心,所以從淨門入。覺、正、淨三門,他從淨門入。所以淨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下根的人也行,修清淨心,能入。特別是淨宗的經典,大勢至菩薩這一章經文給我們說得非常詳細、非常明白,經文很少,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少,《般若心經》兩百六十個字,那是《大般若》的心經,這是《首楞嚴》的心經。不但是《首楞嚴》的心經,是淨土宗的心經,也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大藏教的心經。你才知道這章經的重要性,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一生當中圓滿成就。《楞嚴經》經題上所講的這十九個字,「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在一生當中圓滿證得,這是真正不可思議。如果不用大勢至菩薩這個方法,用其他任何一個菩薩的方法,我們一生當中沒有辦法證得。雖然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我們用「耳根圓通」一樣還是證不得,還是沒有法子證得。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大勢至這一章,《楞嚴經》這一部經文對我們來講,釋迦牟尼佛吊口味而已。沒有用處,你這一生當中不會成就的,說起來好聽,吊吊口味,那又何苦來?幸虧有這一章,《楞嚴經》沒有落空,我們在二十五圓通裡面依靠這一章,能夠證得首楞嚴大定,能成就。正如同《華嚴經》一樣,《華嚴經》所接引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完全沒分,可是後頭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都有分,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我們統統有分,《華嚴》我們也有分。像這些非常非常重要精華的地方,我們的確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講到這個地方,「修證了義」。講到「修了義」,這是古德所說的「解六結,越三空」。這是我們沒有法子做到的,理論雖然說得非常的圓滿,我們依照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的方法來修,修不成功的。真的,那要上上利根之人。我們用大勢至菩薩念佛這個方法來修,「解六結,越三空」,我們這一生也能夠達到。方法不一樣,目標完全相同。所以一定要會選擇自己有把握的方法,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到。所以這一句佛號念好了,《楞嚴經》上所說的你統統都得到了。佛號怎麼念法?大勢至菩薩會教給我們,教我們怎麼念法,符合《楞嚴》的宗旨,這個很重要了。
底下「諸菩薩萬行」,這是「緣因助修」。這三因佛性:正因、了因、緣因。緣是助緣,換句話說,是講方法、講手段。前面修證了義是講智慧,是講觀照,講智照,這個地方是講方法。「分證諸聖,歷位所修,行應無量。」這從事上講的,確確實實是無量。無量就難說,所以把它歸納、把它分類,這才分成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五十一個位次。這底下說,「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種。」十信位的菩薩,嚴格的來說,他完全是講種善根,並沒有得到位次。要以我們現在讀書來說,沒有拿到學位,好比我們現在讀書,小學、中學,高中都是培養的基礎,這種善根,沒有學位,到大學這才能拿到學位,中學沒有學位的。十信位就好比佛教的小學、中學。「十住」,這就有學位了,就好比是大學了,「生佛家而為佛子」,這是有學位的。第二個有學位是十地。所以如果講學位,在菩薩階級裡面有這兩種。十住是學位,他真的有住處了。「十行,廣六度而行佛事」。十迴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滅數量。」這個四加行,在其他大乘經上沒說,《楞嚴》說得特別詳細,又加了個四加行。「十地」,這是拿到高級的學位了,「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覺」,好比佛教的博士學位一樣,「齊佛際而破生相」。破一品生相無明,他就成佛了。所以這是菩薩萬行裡面,行門分成這麼多階級。
後面這句很重要,「圓頓行人,功業惟在初心,乾慧以後,即任運流入如來妙莊嚴海。」這句很重要,這是《楞嚴經》的特色,一定要記住。圓頓行人,我們的根性是不是圓教、頓教的根性?假如不是圓教、頓教的根性,換句話說,離開念佛法門之外,你修圓頓大法,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所以念佛法門是個特別法門,不是圓頓根性的人,也能修這個圓頓大法,念佛是圓頓大法。也就是《楞嚴經》上講的二十五圓通,你學其他二十四個人,你跟他學你都不成功,你跟大勢至菩薩學能成功,所以首先看自己的根性。《楞嚴》是普遍講二十五門,二十五門平等的。功夫,業就是行業,惟在初心,初心就是初發心,這個心發的什麼心?發的是菩提心。菩提心一發,你就從凡夫地位超升到聖人了,你就不是凡夫了。真正發了菩提心,就是圓教的初住菩薩,別教是初地菩薩。菩提心除非沒有發,一發就到這個地位了。《大乘起信論》,也許有同修讀過,你們看看那個論的題目,「大乘起信」,這是大乘法入門,剛剛開端,第一課,大乘第一課,「起信」,發菩提心。《起信論》裡面講的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圓發,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
《金剛經》同修們念得很多,《金剛經》是什麼境界?菩提心初發的境界,不很高,一發菩提心就入了《金剛經》的境界。菩提心的標準在哪裡?經上講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們菩提心發了,這四相一定沒有;如果有四相,你們菩提心沒發出來。所以《金剛經》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這一部《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就是二十五圓通章裡面所表的,也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所以今天我們菩提心常常掛在口裡,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發的什麼心?貪、瞋、痴、慢、是非人我,都發的這個心。那哪裡叫菩提心?可見得不容易,非常非常的難。四相,只要有一個相存在,四相都具足,就統統都在。四相統統在,是六道凡夫,沒出三界。如果還有貪瞋痴慢,決定在欲界,初禪天都沒有資格,都去不了。初禪天,五欲六塵他伏住了,他沒有斷,他的定功很深,能伏得住。決定沒有瞋恚心,還有瞋恚、忌妒,決定是欲界的人,不是色界的人。修行功夫再好,也不過是他化自在天而已,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第五層化樂天,出不了欲界,這是一定要知道。
「乾慧以後」,乾慧在什麼地方?這是《楞嚴經》上說的,其他經上沒有說這個地位,是在十信位滿,還沒有證初住,這個時候叫乾慧。換句話說,見思煩惱統統都斷掉了,斷見思煩惱等於阿羅漢,但是智慧比阿羅漢高,雖然有智慧,還沒有能力破一品無明,這個時候叫乾慧。假如他功夫進步一點,破一品明,證一分法身,他就到圓初住了,就入了初住。所以乾慧是在十信跟初住的當中。到初住,此地統統講的是圓教,初住以後,「任運流入如來妙莊嚴海」了。一般大乘經裡面講「娑婆若海」,這是佛學的名詞,大乘經上講的娑婆若海,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如來妙莊嚴海」。我們看《楞嚴經》上這個意思,更容易明白,娑婆若是梵語音譯的,往往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就是如來妙莊嚴海。
底下提的最後一段,「首楞嚴」,這是果。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講首楞嚴大定。「妙果究證」,是究竟圓滿的證得。「大定之總名,圓含上三」。前面所講的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首楞嚴把它們統統包括在其中,所以這是大定的總名。「佛自釋云,一切事究竟堅固」。首楞嚴是梵語音譯的,什麼意思?佛自己跟我們解釋的,叫一切事究竟堅固。「古德依此」,就是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說明其能窮徹諸法根底本源,法法無非實相,求於去來生滅,了不可得,如法華所謂世間相常住是也。」這是很淺顯的一個解釋,從這個解釋我們就曉得,所謂首楞嚴就是真如本性,體相德用的名稱。
「經明七趣原無」。《楞嚴經》跟我們講依報環境說得比其他經裡面詳細,其他經裡面佛多半是講五趣六道,唯獨《楞嚴經》上講七趣,實在上講五、六、七是開合不同,意思完全相同。講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這就五趣。講六道,加阿修羅。五趣裡面阿修羅到哪裡去?阿修羅在天道,歸納在天道裡面去了。《楞嚴》上跟我們說,阿修羅除了地獄道沒有,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餓鬼也有阿修羅。但是我們講六道的阿修羅是專講天道的阿修羅,人道的歸到人道,其他在哪一道,就歸併到哪一道。《楞嚴》上講七趣,那就七道,又多了一個,多了一個仙人,仙道。通常這個仙道裡面,天仙歸納在天道裡面;人間仙人,歸納在人道裡頭;畜生裡頭有仙,像一般講的狐仙,畜生裡頭的,畜生裡頭有仙道;鬼裡面有仙道,跟阿修羅一樣,所以他在哪一道就歸到哪一道。《楞嚴》上講得特別詳細,給我們講七趣。七趣本來沒有,怎麼有的?迷了自性才有的,才有這些怪現象出來。悟了自性,你找這些東西找不到。「五魔預識」。《楞嚴經》後面給我們講五十種陰魔,這都是修行人的障礙,一定要預先認識它。認識它,它就障不了你,它就不會障礙你了。如果你不認識它,你就會受它的障礙,你就會被它害了,阻撓你這一生的成就,所以你要預先認識。這是佛在《楞嚴》上給我們說得非常詳細。
「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禪那,始終不壞,故直目之曰,究竟堅固,所謂首楞嚴也。」這都是說明首楞嚴的意義,無論從事,無論從理,確確實實是究竟堅固。但是這個究竟堅固的事理,我們迷了的人沒有辦法體會,看不出來。覺悟的人,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什麼地方?就在生活日常之中。交光大師將首楞嚴稱之為「妙圓大三定」,這是《楞嚴正脈》上的解釋。「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動,不假修成。」所以首楞嚴大定是自性本定,縱然我們今天在迷,我們這個定沒有失掉。雖沒有失掉,因為我們不知道、不會用,我們才受生死輪迴之苦。如果覺悟了,會用它,立刻就超越輪迴。第二個說,「此是圓定,正以此定,不但獨取自心不動,乃統萬法萬事,皆悉本來不動,為一定體。」這個境界,這是不但我們自性不動,法界虛空、一切事理都是自性顯現的,自性不動,顯現出來這些萬相會動嗎?一個不動的體,會變成一個會動的東西,沒有這個道理,顯現出來萬相也是不動的。可是這個我們沒有法子能夠覺察得到,如果哪一天你要看到一切萬相都如如不動了,那就恭喜你,你證得無生法忍了。什麼叫無生法忍,法就是一切萬法,一切萬法不生不滅;忍是同意的意思、認可的意思,為什麼?我見到了,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我點頭同意,我承認,佛沒有說錯,這叫證得無生法忍。
可是今天一切萬法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是生滅法,佛怎麼說不生不滅?我們永遠都搞不清楚。可是佛所講的是真的,我們看的是看錯了。為什麼我們看錯?因為我們今天把那個真心,不生不滅的真心給忘掉了。我們今天所用的是什麼心?用的是生滅心。用生滅心看不生不滅的境界,也變成生滅境界,看走眼了。佛給我們講,哪一天你能把生滅心捨掉,你用常住真心,就是不生不滅的心,你看這一切萬境都不生不滅了。所以是我們自己看錯了境界相,不是境界隨著我們轉,我們把它看錯了,是這麼一回事情。這個事情諸位要能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當然這叫解悟,不是實證,實證是功夫,那就是圓初住以上的菩薩。能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那要把《楞嚴經》好好的去研究。古人常說,「開慧的《楞嚴》」,開智慧是《楞嚴經》;「成佛是《法華》」。為什麼說成佛是《法華》?佛常常在一切經裡面講,一切眾生只有一闡提沒有佛性,不能成佛,其他的都可以成佛。一闡提是什麼?沒善根的人。佛常常這樣說法。《法華經》上佛說了老實話,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華》。《法華經》裡面說,一切眾生沒善根的他也會成佛,這才講得真正徹底、真正圓滿,所以叫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真的是《楞嚴》。這個是說的圓定,後面是大定。
「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縱在迷位,尚且不動,開解之後,豈有出退。」這個定一般人得到會失掉的,所以定是有入定有出定,唯獨楞嚴定裡頭沒有出入,為什麼?它是自性本定,它不是修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所以它沒有出入。明白,沒有出,也沒有退轉,這稱之為大定。這是交光大師在《正脈》,就是他做的註解裡面給我們說首楞嚴三個重要的意思。
「經」這個字,我們就把它省略掉,不必細說它,這是常常講經都講到的,不耽誤時間。
總合這個經題來講,「大佛頂」,大是讚歎,佛頂是比喻,這部經裡面所講的是「如來密因」,完全說的是真如自性。「修證了義」,佛在四依法裡面告訴我們,教我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哪是了義經?修證了義,經題上講得清清楚楚的,這是了義經。所謂了義經,這個經典裡面講成佛的方法,經典教給我們修行的目標是無上菩提,不是教我們得人天福報,不是教我們得聲聞、緣覺小果,是直接教我們成佛的,所以這是真實的了義。「諸菩薩萬行」,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的菩薩,都必須依照這部經典的原理原則來修行,而他的終極的目標是如來果地上的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實實在在講,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名詞不一樣,意思境界都相同。這是經題的大意。
下面我們介紹這一章的章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大勢至,啟教之人也。」這個章題用他的名號,用菩薩的名號。「淨宗初祖」,剛才給諸位介紹過了,這個淨宗初祖是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指示出來的,以前我們都沒有聽說過。他老人家提出大勢至菩薩是淨宗初祖,我們仔細去想一想,一點都不錯。從前我們對這個人不認識,夏老給我們一介紹,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初祖在此地。常常跟他見面都不認識他,不知道他是我們淨宗初祖,所以我們的確非常慚愧,也是愚迷到極處。這一章經文雖然不長,可是教義深廣無比,究竟圓滿不可思議,它把淨宗所有的經典全部都包括了,所以確確實實可以稱它為淨宗的心經。「以念佛心」,這個念佛心到底下經文再跟諸位解釋,這是個關鍵的一句話。「入無生忍」,入無生忍就是入首楞嚴大定。所以「念佛心」這三個字重要,這個我們留在經文裡面再給諸位報告。
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在《仁王經》裡面,《仁王經》就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把菩薩的位次分為五大類,五大類都用「忍」,都用這個字來標榜。無生法忍在五忍裡面是屬於第四,可見得它的位置很高。它分上、中、下三品,下品圓教七地菩薩,中品是八地,上品是九地,可見得這個地位真的是高。在往上去叫寂滅忍,清淨寂滅,那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也分上、中、下三品。下品是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就是佛。從這裡我們就知道無生法忍這個地位非常之高。用本經來跟《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做一個對照,證明了《無量壽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經上佛明白的告訴我們,十方世界的眾生,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阿阿鞞跋致菩薩。淨土法門真的叫難信之法,不但我們凡夫一般人不容易相信,許許多多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都不相信,哪有那麼簡單!所以這個法門人家聽了的時候不相信,一點都不奇怪,正常的現象;聽了相信,那才叫奇怪。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念幾天阿彌陀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的菩薩,這怎麼個說法?阿鞞跋致菩薩是七地以上,就是證無生法忍。
在一般大乘經上來說,要到七地菩薩必須修行兩個阿僧祇劫。你才用幾天功夫就超過人家兩大阿僧祇劫,人家怎麼會相信?不會相信的。可是這個法門居然有一些人會相信,那些人是奇怪之人,他會相信。我們從前也實在是找不出原因,他怎麼可能會相信?讀了《無量壽經》,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不是簡單人物。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他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現在又得到十方諸佛冥冥當中加持他,他才能信。經上講阿闍王子與他的同伴五百人,五百長者子,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聽到這部經典,也只是動了一念心,我將來成佛也像阿彌陀佛,對於求生西方這個願望、願心生不起來。那你就曉得,今天聽到這個法門,能信能願能行,他的善根超過阿闍王子。你們過去生中種的善根,決定超過四百億佛;如果你只四百億以下的,你今天不可能發個願,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念頭生不起來。你才曉得,《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個少究竟少到什麼程度,我們不知道。念念《無量壽經》才知道,你的善根福德因緣,決定要超過供養四百億諸佛如來,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往生的念頭才生得起來。所以這不是普通人,不能把他看輕。
今天我們在這一章經文裡面看到,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個入無生忍就是證七地以上的位置,跟《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講的完全相同。他的方法簡單扼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就這兩句八個字,這真正是全經的關鍵,這個到後面我們會詳細跟諸位報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常我們一般凡夫六根都向外面境界攀緣,都往外跑。菩薩教給我們要把它收回來,六根不要放外面跑,收回來,菩薩這樣教給我們。在儒家,我們也看到這個說法,四書裡面《孟子》裡頭有一句話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夫子說,什麼是學問?把放在外面的心收回來而已,那就是學問。求其放心而已,跟此地「都攝六根」是一個意思。可見得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這是真正的大學問。因此要想修行先收心。我們心為什麼不清淨?為什麼不平等?為什麼迷惑顛倒?就是沒收回來。果然收回來了,你的心就清淨了。為什麼清淨?本來清淨,本來是平等的,本來是覺而不迷,只要你真的肯收回來。我們讀了《楞嚴》,讀了大經,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很想收回來,怎麼個收法不曉得。很想收,就是收不回來。菩薩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底下一句就是收心的方法,「淨念相繼」。所以這個兩句話,互為因果。如何達到淨念相繼?要都攝六根。怎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非常有味道!這兩個方法你自己要會用,那效果非常之快。
所謂「淨念」,淨是清淨,要用清淨心念佛。佛是什麼?佛就是自性淨。這個很重要,這一點都不迷信,念佛就是念心,念佛就是念自性。不會念的念外面的佛,所以你六根收攝不住;會念的念自性佛。自性佛不會念,藉著阿彌陀佛,藉著外面的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是已經成佛了,我藉他來恢復我的自性佛,這叫會念佛。這樣念成功,往生西方世界是上上品往生,果報不可思議。淨,簡單的說,不懷疑。有一絲毫疑心就不淨,心就不乾淨;有一絲毫夾雜,也就不乾淨。「相繼」是這個淨念不能中斷,斷了就不叫相繼。淨念相繼,決定不能中斷。也就是古德告訴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要這樣念。諸位想想,這個念法是不是都攝六根?當然都攝六根,唯有都攝六根才真正能做到這個念法。這是大勢至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唯獨這個方法念佛與首楞嚴大定相應,這個念佛就是修首楞嚴大定,用念佛的方法修楞嚴大定。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個兩句話非常重要,就是真正念佛人,不需要借助別的方法來幫助,無需要。不需要用禪觀,不需要用持咒,任何方法都不需要,就是一句佛號老實念到底,所以叫老實念佛。自得心開,自自然然得到,心開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個方法簡單容易,不受任何障礙,隨時隨地可修,無論什麼環境都障礙不了。比如說在家裡面,家裡面人討厭你念佛,我不出聲,心裡念,他就不討厭了,他就障礙不了了。所以高聲念、小聲念、金剛持、默念,統統都可以,而且是行、住、坐、臥都可以念,走路可以念,坐著可以念,躺在床上也可以念,方便,所以他功夫能夠不間斷。不像其他有些法門,它一定要有很多儀軌,有一定的修行的道場,你離開道場,你功夫就間斷。它這個是隨時隨地,順境、逆境統統不妨礙,這就太方便了。
「入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菩薩在楞嚴會上向世尊報告他是如何修行證果的。「與觀世音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生淨土。」觀音、勢至與我們這個世間特別有緣分,尤其是觀音菩薩。在佛教裡面用現在話來講,講到知名度,觀世音菩薩第一。阿彌陀佛還比不上,有很多人不知道阿彌陀佛,曉得有觀音菩薩,知名度第一。他跟觀音菩薩一樣,在這個世界他是專門接引念佛人,真的是淨宗初祖。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是什麼法門他都援手,他都幫助。大勢至菩薩是專接念佛人,這個真的是很專的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作大利樂」,利是利益,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真正的快樂,真實的快樂。念佛的利益、快樂,不是真念佛的人不知道,唯有真正念佛的人,實實在在享受到這個利益與快樂。《無量壽經》上說的三個真實,「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就是講開發自性,真如本性,這部經典它是這個性質;「住真實慧」,念佛人是住真實的智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我們沒有學佛很苦,我自己學佛的經歷就是如此,沒學佛的時候非常苦,學了佛之後還是照樣苦,到以後真正找到這個法門,這所有的苦沒有了,我得到真正的快樂。很多同修知道我,我在這個世界上想比更我快樂的人恐怕很少,找不到,真的找不到。真快樂!真自在!你要問我這快樂從哪來的?從淨土經典裡面得到的,只要你真正念佛,一定得大自在。這是大勢至菩薩對我們的,我們一般來講,對我們的加持,對我們的協助。
下面,第二個,「念佛」。念佛是方法,「法也」;是智慧,念佛是真正的智慧;是「俗」、是「事」、是「修」、是「行」。這是對底下「圓通」兩個字來說的,圓通是「境」,以智對境;圓通是「真」,真對俗;「理」對事,「性」對修,「寂」對行。所以念佛是功夫、是修行,圓通是你所得到的果報。「章」,這是能詮的文字,是章句。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底下的兩次跟諸位要介紹正文,重要的東西都在這兩百四十四個字裡面。我們因為時間關係,粗枝大葉跟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