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摘要—與普賢菩薩同願同行 (第六集) 1991/9 美國麥迪生 檔名:04-005-0006
所以念佛人,念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佛來接引你先佛光照你,佛光一照,你這個能力就恢復了,這樣跟著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一方面佛的威神加持,一方面自己能力的恢復,是這麼去的,所以能夠遍到。
「普門遍入大乘力」,普是普遍,門是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龍樹菩薩在龍宮看到的《華嚴經》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怎麼去受持!你要得自性清淨心,一下就學會了,不要一句一句學。好像什麼?好像那個鏡子一樣,一照統統進去了,沒有先後、沒有次第,就那麼個學法。所以無量無邊法門要多久才學會?一念一剎那就學會了,哪有這麼囉嗦、這麼麻煩!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這些都是事實真相。心清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法門無量無邊,一切諸法一照統統照清楚,全照進去了,一個都不會漏掉,這樣學習才快。
像最近我看了電腦,以前電腦輸入是一個字一個字打進去的,現在電腦不是,是整頁的,就像影印一樣,一下就進去了。我看到這個電腦很管用,為什麼?這《大藏經》可以製成那個帶子。不是一個一個字,一個一個字打容易錯,校對很困難;整頁輸進去,只要那個頁序不錯就行了,這個很方便。我在加州看的,所以我這個道場完成之後,我考慮去買一台。為什麼?將來我們流通經書就方便了,大家需要什麼書,《大藏經》沒有單行本流通的,我用這個方法印出來供養大家就非常方便。那個打字輸入太困難了,時間又慢又容易發生錯誤,現在全部照相,這是非常進步,電腦可以做到。心的力量比電腦要殊勝太多,電腦不能比!電腦現在照進去的時候,現在的電腦才這麼大一整頁,將來也許會大一點,一張報紙可以同時輸進去。那我們這個心可不得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剎那就輸進去了,就輸入了。所以這些東西真的在《華嚴經》上見到,很可惜的科學家沒有讀《華嚴經》,讀《華嚴經》一定對他們有很多的啟示,會有更多的發明。這是遍入大乘。我們讀了這個經,假如是聰明人,是真正覺悟的,你就會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種能力統統有了。我在這裡學東西,用這麼多時間、學得這麼辛苦,算了不學了,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經論我一下統統學完了,這才是個聰明人!只有傻瓜才在此地啃書本。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智行普修功德力」,這一句講修行,修行要智慧。行就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在佛法裡面把它分為三大類,身、語、意,這講三業的行為。三業行為依智,這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不依智那就是迷,迷就是情,迷就是識。唯識宗裡面講「轉識成智」,這就是佛菩薩,把你的情識轉變成為智慧;我們凡夫恰恰顛倒,把智慧轉變為情識。現在世間人講知識分子,智轉成識了;佛法要把它扭轉過來,要把識轉成智,這就對了。所以跟世間很多觀念是不相同的,這些地方都要覺悟。一修一切修,這叫「普修」,這才真正成就殊勝的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威是威德,神是神通,普覆就是加持,以大慈悲加持一切眾生。所以佛的加持是平等的,是沒有分別的,但是眾生得佛加持的利益是不平等的。為什麼不平等?有人願意接受,有人不願意接受;有人接受得多,有人接受得少。一般講起來,一切眾生業障不一樣,障淺的接受就多一點,障深的接受就少一點,甚至於不能接受。「遍淨莊嚴勝福力」,遍是普遍,淨就是莊嚴佛淨土,這是屬於殊勝的福德。「無著無依智慧力」,這一句講得很清楚,什麼叫智慧?不執著、不依賴,這是智慧。所以佛叫做「無依道人」,佛教給我們頂天立地。但是淨土宗是有依賴的,要依賴阿彌陀佛,這個不一樣的,這跟其他宗不一樣,其他宗的成就一定是無著無依,淨土宗是有著有依。有著有依我們好修,容易成就;無著無依難!不容易成就,完全要靠自己。淨土法門靠阿彌陀佛,靠自己的信願持名,靠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西方世界在哪裡不曉得,不曉得沒有關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我們,所以不必認識路,他來帶路,他帶我們去,不是我們自己去,自己找不到,不曉得在哪裡。西方範圍太大了,曉得哪個星球是極樂世界?他來帶我們去。所以一切相、一切事、一切物都不執著,這個人有智慧;執著、分別愈重就愈沒有智慧,他把智慧障礙住了。
「定慧方便威神力」,這是講智慧的起用。方便是作用,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示出威德、神通。「普能積集菩提力」,普是普遍。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在什麼時候,順境、逆境,會修行的人都能夠積功累德。特別是菩提,菩提是覺而不迷,就是任何境界現前他都保持正覺,他不迷惑,他不受外境的干擾,他有智慧現前。「清淨一切善業力。」如果沒有清淨,這個善業是六道裡面三善道的業因,善業加上清淨就超越了。由此可知,雖造善業,心地不清淨,果報在三善道;心地清淨修善業,善業變成功德了,超越世間。
「摧滅一切煩惱力」,煩惱一定要把它消除。能不能消除?決定能消除;為什麼能消除?因為煩惱不是真的。煩惱如果是真的,那就消除不掉,它是假的。所以當你生煩惱的時候,念佛是一個方法,消滅煩惱。禪宗也有消滅煩惱的方法,那就是找煩惱,念頭一起來找它,它究竟在哪裡?找到最後沒有了,不見了;不見了再找,繼續找,它究竟跑哪裡去了?禪宗用這個方法,叫觀心,觀到最後煩惱了不可得,找不到,沒有!沒有你還生什麼煩惱?確實找不到,真的是假的,確確實實它不是事實,它是個幻相。在我們身體任何一個部門裡頭都沒有煩惱,都找不到,哪個細胞裡有煩惱?沒有。你去分析,找不到的!找不到,被這個幻相搞得這麼苦,你說冤枉不冤枉?冤枉!所以要有能力把煩惱消除掉。
「降伏一切諸魔力」,魔就是折磨,就是一切的障礙,不僅僅是學佛的障礙,甚至於我們精神生活的障礙、物質生活的障礙統統叫魔障。用什麼方法來對付它?用定、用慧,定慧能夠降伏一切魔障。「圓滿普賢諸行力」,所以到成佛,普賢行願才真正得圓滿。
向下是「總結大願」,這個經文還是滿長的。總結大願,開頭是總結前面十願,我們把這個文念一念: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這個三首是總結前面十願。往下這是「總歸二聖」,這一段重要。二聖就是華嚴會上普賢、文殊這二大菩薩。我們講華嚴三聖,當中是毘盧遮那佛,佛我們不說,我們說菩薩,總歸二聖是說這兩位菩薩。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所以普賢稱為「華嚴長子」,也是華嚴會上菩薩的首領;好像同學裡面的班長一樣,他代表這個法會的,是普賢菩薩。
【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我們今天修學,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我們今天把所有一切修行的善根迴向,願我們的智慧、修行都能和普賢菩薩一樣。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他是普賢菩薩,我們也是普賢菩薩。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這個我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講過很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普賢」是菩薩的名號,不是專指一個人,我們到那裡去是初信位的普賢菩薩,我們經上講的這位是等覺的普賢菩薩。好比在學校的學生,普賢菩薩就好像學生這個名號,有一年級的學生、二年級的學生、三年級的學生、四年級的學生,所以西方世界有等覺普賢菩薩、有十地普賢菩薩、有十迴向普賢菩薩,乃至於十信位的普賢菩薩,所以那個世界完全是普賢菩薩,統統都是修的普賢行。我們在《無量壽經》第二章上就看到了,「德遵普賢」,「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從這些地方去看,魏源居士把這個經列在淨土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就有道理了,這個不是隨便編進去的,是很有道理的。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這首偈我們要特別注意它。佛對於我們的恩德很大,我們常常念著報佛恩,怎麼個報法?每一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報得了嗎?從哪裡報?光是口頭上念念不行的,那是空的,那不是真的。這裡教給我們怎麼個報法,這就是此地的兩句,『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這就是報佛恩的方法。佛的事業是什麼?是教化眾生,這個諸位要曉得。佛的事業是教學,自己要依照佛的教訓來修行,同時也要幫助別人接受佛陀教育,這就對了。所以佛教是佛陀教育,這是名詞的定義,一定要清清楚楚,它是教育,它不是其他的事業,它是教學的事業。
在中國古代,寺院叢林幾乎都是像現在的專科大學,住持、方丈就好像是校長,它裡面的綱領執事跟我們現在學校完全相同,只是名稱不相同。第一個,首座和尚,這是住持下面,第一個是首座,首座是什麼?就是現在的教務主任,管教務的;維那,維那是管訓導的;監院,監院是管總務的。你看現在哪個學校不是三個綱領執事?教務、訓導、總務。佛門裡頭名稱不一樣,管的事是一樣的。它的確是學校,這個我們要把它認清楚,它真的是教育,它是在辦學,是在教化眾生。我們現在寺廟裡面,這些執事還有,但是學校裡不上課,沒有學生。
從前佛教寺院訓練學生非常嚴格,比軍隊還嚴格,每一天上課八個小時,講經說法八個小時,另外修行八個小時。修行是兩個方式,一個是坐禪,禪堂裡面去打坐;一個是念佛,去念佛堂念佛。早晨四個小時早課,晚上四個小時,白天八個小時上課。所以那個場合當中陶冶人,那真的像煉鋼爐子一樣,人在那裡住三年,什麼妄念都沒有了,為什麼?時間給你折磨得沒有功夫打妄想了。現在是時間太多了,可以讓你慢慢打妄想。那沒有辦法打妄想,上課的時候你要專心去聽講,他還有複講,要研究討論,還有複講,八個鐘點上課。八個鐘點,禪堂、念佛堂堂主管得很嚴的,你打個瞌睡的時候香板就打下來了,你精神稍微萎縮一點香板供養。所以從前寺院叢林都有它的道風、學風,學風是經典,每一家不一樣,就是專科的。像清涼大師在五台山專門講《華嚴經》,號召天下喜歡《華嚴經》的人都到我家來。智者大師在浙江四明天台山建立了法華宗,也是天下喜歡《法華經》的就到我家來。各人專一部,專科大學,這是學風。道風是講修行,禪堂、念佛堂是道風。那叫佛陀教育,佛陀教育在今天看不到了,你只有讀歷史才能看到,曉得那個時候風氣之好,那是非常嚴格,比我們現在學校殊勝,嚴格得多。這是我們嚮往的,是我們要努力去做的。
真正一個佛弟子要發願,如何能夠把佛教的學風、道風再恢復起來?不要怕現在環境不夠,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創教只有六個人。在鹿野苑,釋迦牟尼佛自己,一個老師、五個學生,五比丘五個學生,就這麼幾個人創立的。佛陀當年五個人可以創教,現在有五個人也可以能把佛教復興起來,這就對了。決定不要希望人多、勢大,你這樣看法就完全看錯了。你去讀讀黃念祖老居士的《淨土資糧》、《谷響集》,你仔細去讀,真正的高人看法不一樣。今天在這個世界,在這個動亂的社會裡面,真正講學佛,同修貴精不貴多!三個、五個、十個、八個決定不少,已經就很多了。人多了意見就多、是非就多,道場就破壞掉了。我們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們只有十二個人,個個成就!你要那麼多人幹什麼?慧遠大師東林念佛堂也不過是一百二十三個人。志同道合,這樣才能成就。
千萬不要搞成佛店,那個罪過就無量了,那不是佛菩薩的事業,佛菩薩的事業是度眾生、成就眾生,圓成佛道。現在在台灣,社會上有很多人講開佛店,開佛店很賺錢,又不要納稅,財源滾滾而來。是不錯,的確財源是滾滾而來,現在日子是很好過,再過幾年阿鼻地獄去了,那個日子就難過了,那不曉得過到哪一輩子你才能出得了頭,可怕!這就是我們要知道的。所以佛門的四眾供養,人家發心沒有錯,你欺騙人可不得了!點點滴滴都要用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那就沒錯了。這是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的。台灣有不少聰明人,幹哪一行?開佛店去。我在早年,還沒有到美國來之前,有一個人就來找我,身分、地位都很高。來找我幹什麼?到美國去開廟店。那個時候大家看到美國了不起,現在我們曉得,到美國開廟店是賠本生意,沒有人供養。開廟店要到台灣去開,美國開廟店就糟了,沒有生意,這個要知道。很多就是連高級知識分子都被迷惑了,被名利所迷。所以一定要知道,佛教它確確實實是什麼。要認識清楚,我們這個路才會走得正,才不至於走錯了,這是非常非常重要。
其次底下一句,我們要有恆心、有耐心、有毅力,不疲不倦,要把佛教教學來推廣。推廣一定要從本身做起,所以現在從最小的團體做起,就是五、六個人,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五、六個人找不到,三、四個人也行,絕對不可以到外面拉人來充數,不可以,那是有害而無利。想加入我們這個團體,我們至少要了解他,還得讓他在這個團體住三個月、五個月,實際上觀察他,確實跟我們志同道合,我們才接受;否則的話,住一段時期你到別的地方去修行。要很謹慎,這個團體才能夠護持得好。
四十八首是「願生淨土願」,這個非常重要。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這一共有四首,這個四首非常非常的重要。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發願求生淨土,什麼時候發願的?普賢菩薩我們看到了,就在此地,這是一點都不假。普賢菩薩在華藏世界的首領,還要發願求生淨土,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我們要問了,他為什麼要求生淨土?我們求生淨土是沒有能力斷煩惱,這是逼著無可奈何,走投無路,這八萬四千法門沒法子修才走這個路;他智慧、神通幾乎跟諸佛如來差不多,無量無邊法門都通達了,他為什麼還要求生淨土?這是個問題。到他那樣的地位,他還求什麼?他只有一樁事情,圓成佛道,等覺菩薩往上去就成佛了。我們就明瞭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他要不是為這個原因,他為什麼求生淨土?只有這一個理由,想不出第二個理由。我們從這裡才真正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連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都佩服、都仰慕,都要求生。回來再想想,我們這一著對了,一點也沒錯!這個路子走對了,跟普賢、文殊同願同行。
文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這個四句是講他求願往生。下面四句是講他往生之後的狀況,他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這個十大願王就圓滿了。由此可知,十大願王在華藏世界、在他做等覺菩薩沒有圓滿,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才圓滿。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圓滿的?一生到那裡就圓滿了。這一點我們要重視,為什麼?我們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生到那裡就圓滿了。怎麼曉得生到那裡就圓滿了?你看《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就知道了。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個子大小也一樣,神通、道力、智慧都一樣,假如不一樣那就不平等了。阿彌陀佛為什麼要求統統一樣?統統一樣大家沒有煩惱,否則的話,那個面貌好的人就要傲慢,面貌不好的人有自卑感,這樣煩惱不就生了?為了把這些所有煩惱、妄念統統消除,大家一律平等,就沒有話說了,統統平等。所以他那個世界非常特殊,平等世界。任何一個世界都沒有平等的,唯獨西方世界是平等的,生到那裡,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跟上上品平等,這個不可思議!
那為什麼還有品位?真的有品位,品位就是你的斷煩惱不平等。你是帶業去的,帶的業多少,那個不平等,可是你的智慧、神通、道力、生活(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統統平等。因此你帶的那些業在那裡都不發生作用,貪瞋痴都用不上,沒得好貪的;雖有貪心,到那裡自自然然就沒有了、化掉了。我們今天這裡為什麼有貪心?貪是什麼?得來不容易,這才生貪心、才生慳吝心。人生在世,我們要問一問,什麼東西對我們最重要,少了就不行?空氣!誰去貪空氣?哪個貪空氣?空氣因為太多了,大家都不貪。最重要的不貪,不重要的他偏偏在貪。什麼東西不重要?黃金不重要,是不是?肚子餓了不能吃,天冷了也不能當衣服穿,他貪那個東西,你說奇怪不奇怪!最重要的東西,要命的東西他不貪,太多了。到西方極樂世界,黃金不貪了,為什麼黃金不貪?那是鋪馬路的;黃金為地,鋪馬路的你要貪它?太多了。金銀珠寶都不貪了,為什麼?那些珍珠、瑪瑙是建築材料,蓋房子用的。物以稀為貴,那個地方太多太多了!所以你的貪心全都沒有了,慳吝心也沒有了,每個人大家相處歡歡喜喜,瞋恚心也沒有了,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心地都是清淨的。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帶了一肚子貪瞋痴,到那都不起作用,這個世界妙極了!所以普賢大願到那個地方圓滿,是到那個地方就得圓滿的神通,跟諸佛一樣,這是說他生到極樂世界所得的殊勝功德利益。
『一切圓滿盡無餘』,這是總說,沒有一樣不圓滿,沒有一絲毫欠缺。這個地方是真的可以去,而且也不難,也不要很長的時間,認真修個三年五載他就成功了就辦到了,為什麼不幹?在美國有人拿綠卡,我聽說八、九年拿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三年穩穩當當就拿到了,為什麼不幹?為什麼還去搞別的東西?這個都是什麼?都是愚痴,不是聰明人,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真的得到這個經典之後,一定死心塌地念佛。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跟菩薩「一切圓滿盡無餘」,你有能力『利樂一切眾生界』,你要發心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你才有能力、才有本事!現在雖然發了個慈悲心沒有用處,救不了眾生;不但救不了眾生,連自己都救不了。所以聰明人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句彌陀名號就決定得生。
經典的作用是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們認識,建立堅固的信心,經典的作用就在此地。真正有堅定的信心,不讀經沒有關係。現在我勸很多人念經得到效果,念經的效果得什麼?妄念少了,所以用念經這個方法把妄念念掉。用佛號不行嗎?佛號不行,佛號因為只有一句,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打妄想,所以很難收到效果。這個念經,一打妄想就念錯了,容易發現,念佛號不容易發現。所以從念經入門,等到自己妄念少了,經就不要念了,專念佛號,這就對了。如果自己妄念不多,那就可以不必念經,專念佛號;妄念很多的時候要念經,念經把妄念打掉。念經之外就要念佛,佛號念得愈多愈好。
下面也都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彼佛眾會咸清淨』,這是普賢菩薩親自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弟子無量無邊,每一個人身心都清淨,因為都是修清淨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菩薩去往生也是蓮花化生,普賢去是蓮花化生,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蓮花化生,這就是因相同,果報必定相同。普賢菩薩怎麼往生的?信願持名,我們往生西方也是信願持名,所以因相同,果報當然相同。
到那裡去見到阿彌陀佛了,『親睹如來無量光』,「無量光」就是阿彌陀佛。他是等覺菩薩去的,所以這是上上品往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到那裡去花開見佛,阿彌陀佛就給他授記,授記之後他就化身無量無邊,到十方諸佛世界上供諸佛、下化眾生。『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跟觀音、跟文殊完全沒有兩樣。這是說明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利益。
末後這個一首是「總結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普賢菩薩實在是了不起,實在是令人佩服,縱然是成佛了,他這個恆願還不終止,還是繼續不斷努力,以這個十大願王去引導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真叫慈悲到了極處!這也是積極到了尖峰,沒有比這個更積極了。
我們這個課程,到這裡也可以說是意思都圓滿了,就講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