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疏節錄  (第三集)  1993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10-0003

  經本第四面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疏【此一品經。當本經第九會第四分。而一教終極。文富義博。更開二會。】

  這一品經是指「普賢菩薩行願品」,全部經文有四十卷,在大經九會裡面它是第九會,最後一會。清涼大師將全經分為四分,這一品經屬於第四分。清涼大師所分的,第一分叫「舉果勸樂生信分」。《華嚴經》一開端有六品十一卷經文,內容都是說明毘盧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莊嚴,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如來成佛之後的生活環境。莊嚴到了極處,讓我們看到佛在果地上的生活環境,使我們生起嚮往之心。

  古人有說,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世人追求富貴,而富貴之極是如來。佛告訴我們,佛的富貴是自性自然流露出來的,不像我們世間人要經營、要造修才能得到,他是自然的,性德之流露。換句話說,佛的富貴是我們每個眾生統統都具足的,我們決沒有一樣比佛少一些,也不會比佛多一些,因為他所展示出來的是真實究竟圓滿。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再想想我們現前生活環境,那就慚愧極了!我們本來有,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我們本有,究竟為什麼不能夠現前?就是迷失了自性,迷了。怎麼迷的?大乘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佛能夠幫助我們的,佛家術語常說「普度眾生」,「度」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幫助我們、協助我們,無非是恢復自性而已。自性恢復了,如來果地上生活這些美好的狀況統統都是現成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所以《華嚴》一開端,就把這個現實的狀況展示給我們看,讓我們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一定要恢復自性。這總共有六品十一卷經文,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修因契果生解分」,我們簡單講,信、解、行、證,第二部分就是要求解。修行好比走路,走路之前要認識路,所以理論不透徹、不明瞭,方法不曉得,你的修行縱然很精進、很用功、很辛苦,也是屬於盲修瞎練,得不到結果的,所以認識事實真相就非常重要。這一分佔的經文非常多,總共有三十一品,有四十一卷,佔全經的二分之一。這也就是說明,似乎佛法非常重視解門,解門說得這麼多,說得這麼詳細。其實佛法最重的是行門,解了做不到還是沒用處,等於未解,所以解是給修行做預備功夫的。

  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道心時時退轉,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對事實真相沒有認識清楚,換句話就是不解。真的認識清楚了,行就不難,解難。佛法確實像孫中山先生所說的「知難行易」,行不難,知難。當然,完全知道、明白了,修行是死心塌地,成就是非常快速的,這是徹底了解了。但是還有一種人完全不了解,他不要了解他就認真去幹,這種人也了不起。他的成就跟完全透徹了解的人,是一樣的,這一點往往我們疏忽了。像許多鄉下老太太,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教她一句阿彌陀佛,她就老實念,她的成就跟文殊、普賢沒有兩樣。你問她解,她不解,她不懂得,她就是能行;文殊、普賢是解後才行,這一類人不解也行,到達的目的地完全相同。所以,佛門確實是知難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難。當年章嘉大師在的時候,我就跟他老人家討論這個問題,到底是知難,還是行難?是行易知難。所以行不能夠精進,常常退轉,不知!

  又不肯捨棄這一門,捨棄求智,專門修行,這非常可貴。這樁事情佛在《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說明白了,原來我們也想不通這個道理,也不知道他成就有那麼高,想不到。讀了《無量壽經》才明白,原來這一類的眾生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太厚了。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他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一聽到他就生歡喜心,他不需要求解就能老實修行,他的成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這是第二分。

  修因,因與果要相應,才有成就,因與果不能相應,修行就得不到結果,所以因果一定要相應。我們念佛是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念佛人心心嚮往極樂世界,這就相應。口裡念佛,還要貪染這個世界的五欲六塵,那你的因跟果就不相應。所以,功夫能不能得力,修行有沒有成績,關鍵在此地。參禪是為了得定,是為了明心見性,達到明心見性他成就了;如果只得定而沒有見性的話,他的路只走到一半,只停滯在中途,中途的果報在四禪天。生到四禪天,如果遇不到善緣,不能繼續修行,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這個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修因一定要跟果相應。清涼大師把這一大段判作第二個部分。

  第三部分,「託法進修成行分」。這部分完全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只有一品經,第二部分有三十一品,修行只有一品,就是「離世間品」。這品經長,一共有七卷,裡面給我們說了兩千多個法門,當然兩千多個法門還是用歸納的方法。佛家常說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要說就太囉嗦了、太複雜了,所以用歸納方法。這是說出修行的方法。修行要託法,法是什麼?法就是講的法界,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生活環境,要在生活環境裡面去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我們搞錯了,要在生活裡面修正我們的思想行為。

  最後一個部分是「依人證入成德分」,這是第四個部分。第四部分也是一品經,在《八十華嚴》裡面有二十一卷,它的分量也相當大,在《四十華嚴》裡面總共是四十卷,一品四十卷。我們現在採取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普賢行願品》,因為這品經在八十卷經裡面沒有,在《六十華嚴》裡面也沒有,這就說明前兩次來到中國的《華嚴經》經本欠缺很多。這個四十卷是完整的,所以我們看到《華嚴》的結論。

  依人是依文殊菩薩、依普賢菩薩,這兩個最重要的人。普賢菩薩結歸到大願,把行門變成了普賢行,因果圓滿的相結合。文殊菩薩說出了菩薩修行詳細的綱領。佛在一般大乘經裡面,把修學綱領歸納成六大類,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六度」,六個綱領。而文殊菩薩在華嚴會上將第六類,就是「般若波羅蜜」,展開為根本智、後得智;也就是從般若裡面又開出四類,合起來就十大類,所以《華嚴》講的是「十波羅蜜」。雖然講十波羅蜜,跟平常講的六波羅蜜只是有簡繁不同,六說的簡單,十說的繁雜,內容沒有兩樣,完全相同,文殊菩薩說得詳細一點而已。十度裡面,「般若」是根本智,後面有「方便、願、力、智」,這四種叫後得智,也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波羅蜜本身是無知,「方便、願、力、智」是無所不知,那是般若起用。所以它有體、有用,作用是無所不知。這是以這兩個人為主。

  善友,我們一般講善知識,善財童子依五十三位善友成就圓滿的後得智。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了才有資格去參學,所以參學成就了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從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就是參學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們往往聽到現在有不少人到處去參學,他是不是真的去參學?要真的去參學,那就像善財童子一樣,他不是凡人,最低限度他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才有資格參學。沒有這種能力怎麼能參學?也就是說根本智沒有成就。根本智沒有得到之前,在古人是決定不能離開老師。就像小孩一樣,沒有獨立的能力,一定要依靠母親,離開母親他就不能生存。所以母親照顧小孩要照顧三年,滿三歲之後他才能夠自己走,三歲之內,時時刻刻都要照顧。修行人沒有得根本智,就像兒童一樣,不能離開父母,不能離開老師,一離開老師就出錯誤。這個道理現在人知道的已經不多了,所以現在人修行很難成就。

  參學就是離開老師,要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像學校畢業了,畢業就踏進社會,參學是離開老師踏進社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代表大社會裡面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代表這個大社會。你踏進這個社會,眼所見、耳所聞,統統開智慧,決定不生煩惱,決定不受污染;換句話說,你還會受污染,還會被外面境界所擾亂,你就沒有資格去參學。你沒有定力,沒有定功,你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你怎麼能參學?所以參學是大菩薩的事業。

  這一卷講到證入的時候,這部經就分做兩會,我們看經文。『而一教終極,文富義博』,文很長,有四十卷,意思非常的廣博。『更開二會』,就是本會跟末會。

  疏【第一本會。】

  『第一本會』,這裡註得很清楚,「唐譯」就是八十卷《華嚴》,「卷六十至六十一上半」,一卷半,一卷半的經文是「本會」。「貞元譯卷一至三」,就是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前面三卷是本會。這就是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所以求學先跟一個老師,這叫師承,跟一個老師學,不能跟兩個老師學。跟兩個老師學,那兩個老師的見解一定有差別,修行也必定有不同,你到底跟哪個人學好?跟三個人學就有三種意見,跟四個人學,你就走到十字街頭,無所適從。所以你們今天修行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聽得太多、看得太多,無所適從,不曉得跟哪個人好。這個人說這個好,那個人說那個好,佛法樣樣都好,到最後不好的就是自己,自己沒法子學了。這在修學過程當中是很大的不幸,沒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師。不過遇到好老師,你也未定肯跟他學,遇到一個老師說這個老師專制跋扈,只可以聽他的,不能聽別人的,算了,我跟別人學。現在人是這樣的。

  真正跟一個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聽話,現在這樣的學生找不到了。我們中國自古以來講的師承,大概在這個時代斷絕了,再也沒有了。我在台灣還沾了一點邊緣,大概從我以後就沒有了,再也找不到。完全相信老師,完全聽老師的話,遵守老師的教誡。我們頭腦簡單,現代人講洗腦,佛法講洗心,你看《無量壽經》上講的「洒心易行」,這位老師,我們在他會下成就的就是這個。到心真正清淨,身心清淨一塵不染,然後再出去參學。那時候老師開放了,不管什麼人講經說法你都可以聽,不管什麼書你都可以看。為什麼?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是非,那就是只得其利不受其害,自己有主宰,有慧眼。

  疏【第二末會。末會五十五人。攝為五相。】

  『末會』是善財童子得清淨心,成就根本智,老師放他出去,出去參學,這是末會。唐譯是卷六十一,貞元譯本是卷四,從「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這段經文以下,一直到經文的終了,都是屬於末會。末會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裡面一共遇到的善知識有五十五個人;因為有的一會兩個人,所以五十三參裡面一共有五十五個人。『攝為五相』,「相」就是我們現在術語裡面講的樣板、榜樣,他做個樣子給我們看,可以分為五類。

  疏【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

  『初』,就是第一類,有四十一個人。『寄位修行相』,寄是寄託,位是菩薩果位。譬如德雲比丘,我們講德雲比丘是《八十華嚴》翻譯的,《四十華嚴》不是翻德雲,是翻的吉祥雲,翻的不同,意思一樣。他代表圓教初住,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就代表善財現前的地位是初住菩薩,不是同等階級是不能碰面的。所以這四十一個人表「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表這四十個位子,四十一個人代表這四十個位子。

  疏【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

  第二類是『摩耶夫人』,有十一個人,十一位善知識,『名會緣入實相』。這在八十卷裡面是第七十六卷到七十七卷上半,在《四十華嚴》裡面是三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上半。這是代表等覺菩薩,所以善財童子見「摩耶夫人」,地位已經到等覺了。

  疏【第三彌勒菩薩。名攝德成因相。】

  第三類,『彌勒菩薩』一個人,彌勒在《華嚴》裡面地位非常重要,『攝德成因相』。彌勒是當來下生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候補佛。善財童子見「彌勒菩薩」,入彌勒樓閣,彌勒樓閣大概就是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博物館。一入這個博物館,十方一切諸佛世界依正莊嚴之相在裡面統統看到了,盡虛空遍法界都看到了。他那個博物館,我們這世間一切博物館都不能跟它相比的,十方三世依正莊嚴盡在眼底,這是「攝德成因」。

  疏【第四後文殊菩薩。名智照無二相。】

  第四是再遇到老師,就是『文殊菩薩』。文殊是善財啟蒙的老師,到功夫接近圓滿的時候又遇到了本師,這代表『智照無二』,也就是說因果相應,這個地方果差不多圓滿了。「唐譯卷八十首頁」,就是最後的一卷,貞元本是第三十八卷。

  疏【第五普賢菩薩。名顯因廣大相。】

  最後就是『普賢菩薩』,這是第五十三位,參訪第五十三參,最後一參遇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表『顯因廣大相』。彌勒菩薩展現出諸佛如來果地上無盡的莊嚴,我們怎樣得到?諸位必須要曉得,如來果地上的莊嚴就是自性的莊嚴,性德莊嚴。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換句話說,這種依正莊嚴是每位眾生自己本來有的。如何能夠恢復?那就要研究到修因,修因才能證果。實際上修的什麼因?就是把自己種種的錯誤修正過來,絕對沒有一樣新東西你得到。如果新的東西被你發現,被你證得了,那是騙人的,沒這回事情,全是自家本有的,所得到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去一重障礙就透一分德能,去兩分障礙就得兩分的德能,統統去盡了,就圓滿都恢復,就這麼一回事情。所以到最後這一卷「顯因廣大」,菩薩修的因大,大到不可思議。我們今天跟諸位研究的就是最後這一段,這段裡面還不是很完全的,是這段裡面的最後一段。我們看底下,第五。

  疏【第五顯因廣大相。文中分五。】

  這五個段落,幾乎五十三參每一參裡面都是分五個段落,只是經文有長短不相同。

  疏【第一依教趣求。】

  『教』是老師,老師給你介紹,依照老師的推薦介紹去拜訪善知識。

  疏【第二聞睹前相。】

  這是說見面,見面當然先看到他的居住環境、生活環境,這是你去拜訪首先讓你見到的。

  疏【第三見聞親證。】

  這是見了面,見了面,有談話、有請教,善知識有開導,有給你說法。

  疏【第四聞佛勝德。】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普賢菩薩告訴善財,毘盧遮那佛的智慧德能,由普賢菩薩做總說明。這一段經文很長,不在我們這個本子裡面,我們這個本子是最後。

  疏【第五重示普因。】

  最後就是『重示普因』,「普因」前面已經說過。前面說得多,前面說得散,這個地方重複再說一次,把前面所講的歸納,使你容易記住、容易做到。所以把種種修學的方法歸納成十大願,「重示普因」就是十願。此一卷經,就是重示普因這最後的一卷。所以諸位要曉得,「顯因廣大」的第五段就是這一卷。

  疏【前經兩譯皆所未有。】

  就是這卷經是《華嚴》的總結論,《六十華嚴》裡面沒有,《八十華嚴》裡頭也沒有。

  疏【古德判云經來未盡。】

  古人讀了《華嚴》曾經說過,《華嚴》沒有結論,沒有歸結。這一定是傳到中國來的是個殘缺的本子,不是完整的本子,所以後面沒有結論。

  疏【故無流通。斯言驗矣。】

  我們讀到《四十華嚴》之後,感到古人講的話很正確,沒有說錯,確實是經沒有完全傳到中國來。那麼這個本子是《華嚴經》的歸結,《華嚴經》的結論。

  疏【晉代譯主。】

  這是《六十華嚴》的翻譯人。

  疏【先朝辨正三藏。】

  這是清涼大師以前辨正三藏法師,普賢偈頌有翻譯。

  疏【皆譯出偈。而闕長行。】

  換句話說,雖然偈頌譯出來,沒有長行文,意思也是不圓滿。什麼緣故?下面說了。

  疏【良以西天頻遭毀滅。致令大部或斷或連。】

  『連』就是相續,或斷或續的意思。古印度始終沒有統一過,都是部落的小國家,戰亂頻繁,所以像這麼大的經典確實很容易散失。是這麼個原因,大部經損失了不少。

  疏【今梵本昭彰。文勢連續。】

  我們看這一品,這一品確實很難得,這品經完整沒有欠缺。這一卷以前的八十卷經,唐譯的八十卷,幾乎缺了一半,《唐經》才四萬五千頌,全經是十萬頌,一半還不到。所以《華嚴》不是個圓滿的本子,不是全本。我們中文翻譯的本子,是個裡面闕文很多的殘本。但是《四十華嚴》末後這一卷是完整的本子,這一品是完整的。所以我們讀《華嚴》,常常念的時候句子突然斷掉,文氣接不上,這就是當中一定有闕失的,有漏掉的。這個本子能傳到中國實在是我們中國人的福報,能夠得到《華嚴經》最重要的這一部分。

  疏【文中三。第一結前所說。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結說欣慶。】

  經文裡面也有三段,這一卷分為這三大段落。我們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總結前面所說的,前面就是「聞佛勝德」。我們看經文: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這段是總結,而結的文非常重要。前面普賢菩薩的稱讚,有長行、有偈頌,偈頌也是非常長的偈子,佔的篇幅很大,內容非常周圓。這是稱讚之後在這裡做個總結。告訴『諸菩薩』,「諸菩薩」就是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菩薩是指這些人,『善財』特別來參訪,這也提到「善財」。善財,有沒有這個人?《四十華嚴》裡面所說的這些善知識,是不是真有其人?他們居住的這些道場,是不是真有這個地方?如果我們現在用考證的方法考據來說,那完全沒有,這是佛陀給大乘學人做個比喻,做個樣子。善財是什麼人?你要肯學,你就是善財。善是善根,財是福德,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法是因緣,緣現在有了,看我們自己是不是善財,是不是有善根,是不是有福德。善根就是能信、能解,我相信,我聽懂了,聽明白了,這是善根;我肯照做,那就是福德,福德是發心真的去做。

  所以能信、能願、能行,這樣念佛是決定得生淨土,他的善根、因緣、福德同時具足,同時具足沒有一個不成就。但是要知道,這一世當中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的,少有,很少很少。我記得很多年前,好像是在東山中學辦的佛學講座,藍吉富居士在那裡也帶了一課,我在那裡碰到他,他就跟我提過這個問題,「往生的關鍵在哪裡?」關鍵就在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同時具足,這個人決定往生。藍居士也很有智慧,聽我說了之後,他說「難,難,真難」,確實是難,這個東西不能勉強。

  善知識真正幫助我們,幫助哪些人?真的幫助了。你的善根福德還沒完全成熟,將要成熟,這個幫助你一下。讓你聽到佛法,看到這個現象,信心生起來,一下就提升,就具足了,這樣的人行。一般如果他的善根福德差得很多的,那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決定不能勉強。已經成熟的人那就快了,一接觸他就相信,他就肯念,就發願,決定沒有疑惑,決定沒有退轉,那是完全成熟了。那樣的人往生多半都是預知時至,我們常講,看到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那一類的,那是完全成熟,一點障礙都沒有,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佛這樣一讚歎,把那個根差一點的統統都成熟了,這是佛菩薩能幫得上忙;差太遠了幫不上忙,沒法子。所以對善財說,善財就是具足善根福德的人,這個人就是善財。經上的表法一定要曉得,他代表的是什麼。

  『善男子』,修行,關鍵就在這個「善」字,不善就不行了。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雖然具足信願行念佛求生,如果自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往生,雖然有信願行也不能往生。原因在哪裡?不善!不善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同類,自然沒有感應。人以類聚,哪一類哪一類他在一起,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善人,所以最低的標準要具足五戒十善才能往生。五戒十善不是口頭說說的,不是到哪個法師道場上受個五戒、菩薩戒就是善人,不是的;要真正做到,形式上的戒受不受沒有關係。我們看到許多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的,他沒受過戒,五戒都沒受過,甚至三皈都沒受過,他能往生,他是真的做到了,真受了。我們一般人是拿個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裝個樣子,沒有做到,所以不算;要真正做到。戒律做到一條就真正受了一條,就接受了一條,一定要真正做到,這是非常要緊。所以經上這個字決定不能疏忽,這是關鍵的一個字眼。

  『如來功德』,經上沒有說諸佛功德,說的是「如來功德」,這個大有差別,入了十願你就曉得了。禮敬,對象是諸佛;稱讚,對象就不是諸佛,是如來。如來跟諸佛不同,諸佛是從相上說的,從事上說的;如來是從性上說的,從德上說的。這就是說明,如來功德就是自性功德,不是從相上講的,是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功德,六祖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這個。如來功德就是六祖大師所見到的,自性本來具足,沒有一樣欠缺。這個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他沒有寫十方一切如來。諸佛有身、有相,相有窮盡的時候,性沒有窮盡;事有止境,理沒有止境。所以相佛要是說理,哪裡能說得完?當然說不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說是「十方一切諸佛」,不是一尊佛、兩尊佛,說多長的時間?『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是數字的單位。

  《華嚴經.根自在主童子》這一章,就是善財童子去參訪根自在主童子。這個童子要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數學家,是個科學家,跟善財童子講這個數字。他一共說了一百五十多個數字的單位,像我們講個、拾、佰、仟這樣的單位,他說了一百五十多個。而一百五十多個單位不像中國的數字是十進法,十個拾就一佰,十個一佰就一仟。我們是十進法,他的數字是倍倍相乘的,不可說不可說是最後那個大數。我們常常講「阿僧祇」,阿僧祇是最後十個大數裡頭第一個,第二個是「無量」,第三個是「無邊」。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這樣倍倍相乘到第十個數字就是不可說不可說,所以它是數目字的單位。這個數字太大了,我們今天只好用天文數字來形容它,很大的數字。

  再一看它底下的單位,就不得了,它的單位是「劫」。此地說的劫不是小劫,不是中劫,是以大劫為單位。多少個劫?『極微塵數劫』。極微是物質裡面最小的,我們今天講到原子、電子、粒子,將來科學再進一步,恐怕粒子又發現還有基本的,比這個更小的。佛法的極微就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以這個做單位。一個世界有多少極微塵?不是一個世界,是「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時間長得沒有法子說!這樣的數字只有佛能說得出來,我們要不讀佛經,你說說看,你怎麼說法,說不出來,所以佛這個說法巧妙。他跟我們說,這麼長的時間『相續演說』,不斷的在那裡讚歎,不斷的在說明,說不盡,『不可窮盡』。性德廣大無邊,確實是無有窮盡,這是性德。覺悟的人是菩薩,菩薩所追求的就是性德。

  這一段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諸佛菩薩說不盡的、讚不盡的性德,就是自己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諸佛已經成就了,成就什麼?成就的是真心自性圓滿證得,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今天做凡夫,是把真心自性完全迷失,迷失了就變六道輪迴,在這個裡頭自作自受,苦不堪言。明瞭、恢復了,這就是諸佛菩薩,得真正究竟圓滿的自由自在,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佛教導我們的只是除障礙,恢復自性而已,千經萬論就是這麼一個宗旨,這就是佛教育。所以這個總結非常重要。

  下面一段,這是第二個大段開始,第二大段經文長,就是「正示普因」,正式指示出我們修學的綱領。

  經【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此功德門』就是前面所說如來果地上的功德。十方諸佛讚歎不盡的功德,你要想成就,你要想恢復,要想得到,要用什麼方法?普賢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你應當修學下面所講的十種廣大的行願。行願前面有解釋,修就是行,把我們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希求就是願。我們今天不希求別的,只希求恢復性德,用普賢修學的綱領達到恢復自性的目的,這就是普賢行願。一個人果然有行願,不管行願那個願是大、是小、是淺、是深、是近、是遠,暫且都不談,能夠有行願,這個人一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滿。為什麼?他在這一生當中,有他的目標,有他的方向;換句話說,一生努力,他想達到什麼,他能做到什麼,這種人就是幸福的人。佛經裡面常說「可憐憫者」,就是人生這一生當中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隨波逐流。這個很苦,完全受環境左右,自己一點主都做不了,這是佛講的可憐憫者。

  學佛實在說也不容易,你學佛了,你有方向嗎?你有目標嗎?目標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這個目標太籠統、太含糊了,怎麼做不知道,盲修瞎練就能達到目標嗎?修來修去到最後都墮三惡道去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大陸上有句俗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什麼人下地獄?學佛的人、修道的人最容易墮地獄,為什麼?搞錯了。搞錯了,犯的過失就太大了,犯了大過失自己不知道,還以為做得很正確,所以極容易墮三途。說實在話,今天學佛的人,對佛法認識清楚的,人數就不多。什麼是佛法?幾個人能說得出來?佛法都不知道是什麼,那你學的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學的不知道是什麼,不就這回事情嗎?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現在一提到佛法,佛法是宗教,我信仰佛教,你有這麼一個觀念,這是錯誤的觀念,大錯特錯。如果你念佛求生淨土,在錯裡面被你誤撞,撞對了;你要搞其他的法門,那就撞錯了。實在講念佛求生淨土,這不是宗教,你把它當作宗教也行,那也撞對了。佛教究竟是什麼?我們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教是教育,是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所以它能普度眾生,它超越種族、超越國家、超越宗教,什麼宗教徒它都度。如果是宗教,問題就嚴重了,其他宗教徒你決定度不了他,哪能夠叫普度?正因為它不是宗教,所以一切宗教徒都可以學佛,接受教育!哪個宗教徒都很重視要受好的教育,釋迦牟尼佛這個教育是最好的,至善圓滿的教育,這是真的,要把它認識清楚。

  所以民國十二年,歐陽竟無先生在中山大學發表一次講演,說的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個講演稿是王恩洋居士筆記,王居士是歐陽先生的學生,是支那內學院的學生,這個內學院是歐陽先生辦的。就講得很明白、很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是這個世界所必需的,他是這麼一個講題。

  那麼佛所說的這一切經,《大藏經》,一切經裡講的是什麼?我們也要把它搞清楚,不搞清楚就迷信了。佛說一切經的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諸法就是宇宙人生統統包括了,實相就是真相。西方極樂世界、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都是事實真相,都不是假的,確實有這個世界存在。世界太大太廣了,我們知道的非常有限。佛的智慧完全沒有障礙,所以盡虛空遍法界,他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他不是在那裡理想,不是在那裡推測,不是的,完全是現量境界;現量境界是親眼所見的,哪能錯得了?經典內容所說的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要想成就,一定先要做個好學生,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要相信、要決定遵守善知識的教導,我們這條路才能走得通,這條路是破迷開悟。

  我給我們家裡人常常談,我們這個團體很小,道場很小,我們有目標、有方向,我們的目標是自己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我們報答佛恩,就是把淨宗法門介紹給這個世界的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就做這一樁事情。其他宗派經論有別的人去介紹,我們只做這一樣事情,專修專弘。所以我們的方向、目標確定,修學不雜不亂,愈修愈歡喜,愈修愈快樂,真正得到受用。我們依靠的老師,四個人,這四位老師的好處,在理論、在修學方法、在境界,完全相同。第一位老師是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這是我們真實的依靠;第二位老師是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第三位老師是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第四位老師是印光大師,這是近代的。他老人家提倡《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生就跟定這四個人學,決定沒有錯誤。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