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十三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13
第五十面第五行第二字看起。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兩章經文非常重要,關係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決定往生。前面我們讀過上輩往生,他需要一些什麼條件。這一段是講中輩。這個中輩『雖不能行作沙門』,這就是沒有出塵脫俗的心願。因為前面他的條件就是要出家離欲,這出家離欲都跟諸位詳細說明了,絕不是講形式上的出家。這個中輩就沒有出家的意念了,所以也不能大修功德,好事是做,大功德他沒有發這個大心。底下這一句就很要緊。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跟上輩完全相同,可見得這一句才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所在。真正要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諸位同修必須要牢牢記住。不能專念,換句話就是雜念。雜念,古德講,一萬個人當中,難得有三、五個人往生,這是雜念的。專念的,古人講是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這個雜念,為什麼人那麼少?那要看臨終時候的因緣。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有沒有人提醒你,沒有人提醒你,那忘掉了,這一生就不能往生,因為他的念頭太多了、太雜了。專念的人不會。所以這一句是非常重要。
然後就是『隨己修行,諸善功德』。修積功德隨分隨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下面給我們舉幾個例子,諸位要記住,並不是就是指這幾樁事情,善行善事多得很,這是舉幾個例子而已。譬如『奉持齋戒』,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持戒,這是善行。『起立塔像,飯食沙門』,這兩句合起來講是護法。「起立塔像」,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建道場,建道場供養法師。供養法師,當然是請法師講經說法,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可是這裡面範圍很廣。我們沒有大的力量來建一個道場,我們租一個地方,如果錢多租大一點,錢少就租小一點;我租一個月,我也是建一個月的道場,我租一天也是建立道場,諸位要明白這個意思。
說老實話,功德利益最大、最殊勝的無過於請法師講經弘法,這個功德最大。講經裡面,特別是大乘經,大乘經裡面最殊勝的就是淨宗經典,為什麼?淨宗,譬如像《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再擴大講淨土五經一論,都是教人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所以這是最有利益、最穩當、最可靠,這個功德就非常殊勝。大經,《華嚴經》很好,《法華經》也好,《楞嚴經》也好,聽完了怎麼樣?聽完了不見得你這一生能了生死出三界,靠不住!因此功德利益不如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快速、穩當,人人能修,各個能成,這是法門殊勝之處,所以「起立塔像,飯食沙門」,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
『懸繒然燈,散華燒香』,這也不僅是形式。「繒」就是幡幢,佛堂上佛像前面的莊嚴具。在香港比較少見,諸位常常到大陸上去參禮名山道場,那會常常看到的。幢是圓形的,幡是扁形的。然燈、燒香、散華,這就是香花供養。形式上的供養,功德利益不大,我們要懂得佛經表法的意思,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是宣揚佛法。幡幢,現在的幡幢說老實話,只好掛在佛像前面,沒其他用處了。從前幡幢不是這個意思,是掛在廟門口旗桿上的。現在廟門口旗桿也沒有了,從前寺廟門口有旗桿。你們看光孝寺那個旗桿還在,風動,幡動,那就是掛幡幢的旗桿。
掛幡幢是什麼意思?今天道場有法師講經。因為佛教不宣傳,不貼廣告,不會拉信徒,為什麼?佛法是師道,師道是最尊貴的,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自古以來,你們讀古書,中國、外國,佛法你們去看經典,哪一次釋迦牟尼佛是招生了,有沒有?沒有;孔老夫子也沒招過生,從來沒有招生的!沒有在外面宣傳說拉信徒,拉學生,沒這個道理。而是什麼?而是學生對這個老師仰慕,慕名而來求見的。所以學生求學是學生自動來求的,不是老師去告訴他、通知他的,沒這個道理。所以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不拉信徒,不打廣告的。這是如來正法,才能維持道統。
講經說法,既然不宣傳、不拉人,有人想聽,那怎麼通知他?這是旗桿上掛幡幢,幡幢一掛上去,外面人一看,今天這個寺院法師講經,他喜歡聽經的,他自動來了。所以諸位要曉得「懸繒然燈,散華燒香」都是宣揚佛法。這宣揚佛法,老師不能在外面宣揚我講得怎麼好,你要來聽,這個話說不出口,這個難為情!什麼人去說?你們聽的人在外面說,「某某法師講得不錯,講得很好,你們大家一定機會不要錯過」,這就叫散華,這就叫然燈,是這個意思,這就叫懸繒。所以只有同學大家去宣傳,老師不能主動去宣傳,也不能教你們去宣傳,教你去宣傳,這成什麼話?這不成話。佛這麼好的德行,這麼高的智慧,世間人不知道,所以我們做學生的有義務把這個事實介紹給大眾。
介紹給大眾,在佛門裡面,諸位曉得佛門的梵唄,實在講它真正的作用就是把佛法介紹給一般人。所以梵唄唱得要字正腔圓,好聽,大家喜歡聽,聽了之後,裡面的意思他懂了,這都是讚佛的功德。讚佛、讚法、讚僧,讚歎三寶功德,他聽了之後,心有感動,他自然就來求法了。所以梵唄不是唱給佛菩薩聽的,是替佛菩薩招生,接引大眾而用的,因此這個功德很大。現在實在講,佛門裡面最衰的是藝術。在過去佛門裡面最講求的是藝術,藝術裡面的音樂是非常重要的,現在這個幾乎失傳了。我們現在聽聽唱梵唄的,你仔細去聽,聽了哼哼,哼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聽出來,不知道他唱些什麼,這個效果就失掉了。必須這裡面的意思要聽得很清楚,所以要字正腔圓,效果才能達到。
諸位曉得,這一些都是宣揚佛法,把佛法的好處介紹給別人,這才是它真正的意義。因為現在這個社會跟從前不一樣了,人口多了,建築物都是很高,旗桿發生不了什麼作用,旗桿還沒有樓高,不發生作用。現在取而代之的,報紙上的廣告,我們印的這些傳單,可以用郵政來寄通知,甚至於電話通知,這是用這些東西代替。這些宣傳東西就是古時候的幡幢。
因此真正弘法講經,實在講是不宣傳最好。我到這邊來講經,你們做了一點宣傳工作;我每一次回台灣去講經,不宣傳的。我一回去大概第二天就開始講經,同修們怎麼知道的?一個知道了,他會打電話告訴那幾個,那個會告訴那幾個,所以每天人都很滿,天天人都坐滿,所以不能宣傳,那宣傳沒地方給人坐了,所以現在是不須要宣傳。這樣做比較上如法一點。大家來聽,你聽的得受用,很好;得不到受用,聽了不喜歡,你也不能怪我,為什麼?我沒有叫你來聽,你自己來的。如果我要是叫你來聽,那聽了你不滿意,我對不起你。我沒叫你來,你自己來的。這是自古以來,老師都是這個態度,我沒找你,是你找我的。
『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實在講這一種接引眾生的功德,跟建道場、講經說法的功德是無二無別,完全是相同的。
【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
這是說他在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接引的狀況跟前面差不多,都是非常殊勝。佛與菩薩大眾圍繞來接引你。
【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這個地方只說『功德智慧』,比上輩要差一點,神通道力種種享受是平等的,這是決定平等的。所以這四土九品在形象上看不出來,完全是平等的;但是內裡面斷煩惱,那各個人還是不一樣。他平常有多神通道力,那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的,好像是跟菩薩平等,實際上不是的。菩薩他是自己修得的,他的智慧現前;你的智慧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這個不一樣。但是在起作用的時候,的確是平等的,加持跟自己修得的是平等的。所以在西方世界,一方面是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一方面自己還不斷的在進修,這個殊勝的因緣是他方國土裡面所沒有的。他方國土必須自己修證得的,才能得到受用,你沒有去修,得不到受用;西方世界不修也得受用,跟菩薩的受用幾乎沒有兩樣,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好處。再看底下一段,這下輩往生的。下輩是沒有功德,這沒有功德也能往生,這個法門就殊勝。第一殊勝就在這個地方。修積功德往生的,這個不算什麼,這很平常的事情;沒有功德的人他也能往生。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
什麼功德他也不能做,他也沒修。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他只能做到這個,能做到這個就行了。可是底下幾句經文是條件必須要具備。第一個是:
【歡喜信樂。】
對於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生歡喜心,喜歡。『樂』是愛好,相信、喜歡、愛好。
【不生疑惑。】
沒有懷疑。
【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這就是誠心誠意想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行了,你看看這個條件多簡單!前面所說的那麼多條件,我們未必能做到,這就是等於說無條件,只要你肯念就行了,想去就成功了。
【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
這個夢見是什麼?叫做似夢非夢。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他也見到佛了,也很想跟家裡人說「佛來接引,我跟他去了」。家人看他嘴巴在那裡動,沒有聲音,為什麼?沒有力氣,說不出來。他是見到佛了,他想告訴家人,口動沒有聲音。似夢非夢,看到佛,跟他去了,是這種情形。這樣往生品位比較低一點。品位高的人,他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會告訴你,佛來了,我已經跟他去了,交代得清楚明白,那個我們知道,那是決定往生。
所以人死之後,相貌很好,瑞相,不一定證明是往生。生三善道,相都好,身體都柔軟,面相都好看,生三善道都好。所以你看臨終的人相貌很好,可以斷定他不墮三惡道。墮三惡道,相貌都不好看,但是不能保證他往生。真正往生是要他自己說出來,佛來接引我,我跟他去了,那是一點疑惑都沒有,真正決定往生。我們台灣,我那個圖書館,真正往生,臨終自己跟大家說的,到現在才三個人;但是臨終相貌好的,那很多,那是常常見到。所以這才叫真正往生。這是講下輩,比較上要差一點。但是下輩裡面也有九品,中上品的,他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講下品下生的,大概我們一般人覺察不出來,為什麼?他說不出來,但是他確實是往生。
【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三輩往生是一類,是修淨土正常的一類。專修淨土的。諸位在此地要特別注意的,上中下三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要記住。下面一段,慈舟大師將這一段經文判作一心三輩,是另外一類往生的。他不是專修淨土的,他把他修行的功德迴向淨土,也能往生。像《往生傳》裡面講的,馬鳴、龍樹、智者大師這一些人,這是一心三輩。因為他們都不是專修淨土的。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
這個『住大乘者』,心安住在大乘法,就是修學大乘的。在中國大乘總共八宗,除淨土之外,還有七個宗派,這是講修大乘的。不管你是學天台,學賢首,或者學三論、學法相都沒有關係,甚至於學禪、學密。禪宗裡面,後來念佛往生的很多,像永明延壽大師就是禪宗裡面過來的,徹悟禪師到晚年也專修淨土,《往生傳》上都有。密宗的也有不少,到後來迴小向大,那是一種,就是以他自己修學的功德,最後迴向求生淨土,這是一類。這一類裡面,看他自己修行的功夫,裡面也有三輩九品。
【以清淨心。向無量壽。】
這一句是講的信,清淨心決定沒有懷疑!迴向阿彌陀佛,迴向西方淨土。
【乃至十念。】
這是講行,所以他念佛的功夫不須要多少,因為他不是專修。
【願生其國。】
這是願,你看看三個條件具足了。信、願、行,這是往生三個條件,這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的三資糧,他三個條件具足。我們倓虛老法師也是念佛往生淨土的,他是學天台的,他往生就是這一類的,就是一心三輩,因為他不是專修的。
【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這個文語氣非常肯定,『定生彼國』,決定得生。這一些大乘的法師,其他宗裡面祖師大德,通宗通教,對於這個法門沒有懷疑。往往在臨命終時,他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決定得生。
從這段經文看,我們許多同修們對於其他經論有特別愛好的人,我們也不必去阻攔他,譬如有喜歡念《金剛經》的,很好,你去念《金剛經》,念了迴向求生淨土。其實,我看所有大乘經,只要是念誦的本子,後面迴向偈都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那就是統統到後來都歸了淨土!沒有什麼不好,所以這個事實要知道。然而總不如專修來得穩當,這是真的;你修其他的法門,的確是要相當的功力。譬如受持《金剛經》,現在有很多人誤會,認為我每天把《金剛經》念一遍、念兩遍,這就叫受持了,這是錯誤的,這一種念法是什麼?有口無心,不叫受持。受是心裡面的領受,時時保持不能失掉。不是有口無心,有口無心,不能叫受持,沒受也沒持。
所以受持是教下裡面常講「隨文作觀」,那叫受持。就是你要讀誦的時候,你讀這一遍,這一遍提起觀照的功夫,他有這個功夫在;念多了,幫助你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然後你的心才能得清淨。《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你才能夠證得實相!信心不清淨,怎麼能證得實相?所以受持不是指念誦,念誦是受持一種手段,這個樣子也能往生,念《地藏經》也能往生,念《普門品》,念觀音菩薩,還是可以往生,只要你能夠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就行了。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成功,可見這個法門的確是廣大無邊!但是真正要叫眾生得利益,還是我們中國古時候那個老辦法是對的。
現在說實在話,普遍的是給一切眾生種佛種子,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就是你聽得太雜了,聽得太亂了,你得不到清淨心;心不清淨,不管哪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為什麼原因?因為千經萬論所修的就是一個禪定,戒定慧就是禪定。只要是修禪定,從定開慧,這就是佛法,三無漏學!如果不能得定,那就不是佛法。在禪宗裡面,叫禪定;在教下裡面,叫止觀;在淨土裡面,叫一心不亂,實在講名字不一樣,事實都是一樁事情。
由此可知,佛法教學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心清淨,把煩惱捨棄掉,把知見捨棄掉。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大家在這裡聽經,實在講,幾個人聽懂?你所聽的,把我講的這些話統統記在腦子裡頭,那就壞了,我就把你害死!為什麼?聽經是叫你腦子清淨,不是叫腦子再塞東西進去,你已經裝得很多了,裝得很可憐,再增加負擔的時候,這不像話!所以聽經會聽的,聽而無聽,他聽經能入定。怎麼會入定?昨天跟諸位講,離心意識,不用心意識聽經會開悟,那叫真的聽!不用第六意識,不分別;我在那裡聽,不管你怎麼講,我不分別你的言語,不分別你裡面講的什麼意思,不分別,這就不用第六意識。不用第七識我不執著,不用第八識我不落印象。這才叫真聽!這叫會聽。
再給諸位說,講經也不用心意識,這是真的。我講我也不要準備,準備就落在心意識去;講完之後,你問問我講了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這是真的,是老實話,什麼都不知道。有些人提起來,我想想,我是講過這個話的,不提起來的時候忘得乾乾淨淨的。所以聽經的人清淨心,心在定中;講的人心也清淨,也在定中,怎麼講出來的?感應道交!諸位有感,這自然就有應,所以說東西長說、短說,深說、淺說,不是有意的,無意的。有意,就落在心意識裡頭去了;無意,是自自然然的感應,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的。當然這初學相當不容易,這是對老修,才能真正得到這個利益。
所以古時候佛法確實是只聽一個人的。你一個道場,這一個道場講經說法的一個老師,只聽他一個人的。在這一個老師會下得根本智,然後就可以離開老師了,你不離開,老師會把你趕走,老師不會收留你的,為什麼?收留了你,老師對不起你。如果你沒有得根本智,老師要把你放出去,老師對不起你。為什麼?沒有得根本智,你心裡頭沒有主宰,聽這個也不錯,聽那個也不錯,聽多了,雜掉了,亂掉了,不知道怎麼修好,所以老師要保護你,不准你隨便聽,不准你隨便看。到你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你智慧開了,你心裡得定了,你可以接觸外面境界,不受外面境界的沾染,這時候老師會把你放出去,就教你去參學,教你博學多聞,完全增長智慧,不會增長煩惱,不會增長邪見,這關係在此地!
所以現在一般的現象,大家完全沒有這個基礎,一開頭什麼都聽,什麼都看,什麼都學,諸佛菩薩來對你們都沒法子教,為什麼?已經亂掉了。好像那個名畫家,第一流的畫家,你拿一張紙請他畫一個圖畫,拿什麼紙?拿個報紙去,他怎麼畫法?這個紙已經髒了,染污了,沒法子畫!必須要一張白紙送給他,那他才能畫得出好的作品出來,決定不能染污。所以真正一個好老師對待學生,沒有別的,就是保護學生不准讓他染污;所以我們做學生對老師感恩戴德,就是感謝他這一點。他能夠善於保護,使我們不污染。
今天,在現在這個社會,諸位要找這個老師也找不到了,老師要找一個學生也找不到了,為什麼?那個學生二、三歲就已經染污得沒法子救了,怎麼染污?天天看電視,你說有什麼法子?所以現在不能輕視,三、四歲小孩什麼都知道,你跟他講理都講不清,他的道理比你多,電視害死人!實在太可怕了。尤其現在報紙、雜誌、這一些書籍,從前這些印刷品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出版的,國家管制的;現在講的言論不自由,出版不自由。實際管制有管制的好處,為什麼?不准你隨便說。現在好了,一切開放自由了,妖言惑眾,什麼樣的怪思想、怪知見統統都出籠了,所以今天人心的染污,給諸位說,超過地球的染污。這個地球嚴重染污,看看再過幾十年,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生存了。實在講,現在人心的染污,恐怕不適合生存不曉得要提前多少年,人心染污太重了!
這是我在此地奉勸諸位同修,學佛要認清這個原則,如何使我身心淨化,這就是佛法;身心得不到淨化,那這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要看清楚,絕對不是一聽說佛法,這個好的不得了,不是如此。佛法能把你害死,害得你永劫不得翻身。我在做學生的時候,在李老師會下,我在同學當中,我就這樣告訴同學,我們同學聽了不服氣,去問李老師,結果李老師答覆他說沒錯!他們還不曉得為什麼沒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一開頭就寫道,為什麼害死人?增長邪見,你不能消歸自性!聽得那麼多,統統記下來了,阿賴耶識裡頭裝滿了這一些邪知邪見。
佛實在講得太好了,佛在《金剛經》上,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佛沒說法;誰要說佛說法,那叫謗佛,全部否定掉了。「佛無有定法可說」,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你哪裡來佛法?佛所說的一切法,沒有意義的;所謂是應病與藥,藥到病除,你害病了,開副藥,吃好了,病好了,藥也不要了;那病也沒有了,藥也沒有了。藥就是佛法,你心清淨了,佛法也沒有了,有什麼佛法?佛法是一服藥!身體健康的人,你要藥幹什麼?身體健康人吃藥,吃藥就吃出病出來了。
所以心地清淨的人要什麼佛法?禪宗到大徹大悟的時候,你不聽說嗎?魔來斬魔,佛來也斬佛,這統統不要!那就對,完全正確。所以記住,無論哪一宗,無論哪一個法門,使我們心得清涼自在,煩惱沒有了,智慧增長了,這叫佛法。這一個法門不但教你煩惱輕,智慧長,見阿彌陀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法就尤其殊勝。我們再看底下一章。
「往生正因」,前面一章主要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位次,上中下三品,三輩,每一輩裡面又有三品,所以我們常講三輩九品。這九品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說得詳細,這個地方講得簡單。淨宗經典是以《無量壽經》為主要的經典,可以說它是淨宗的概論,把西方極樂世界完全都說到了,面面都介紹到了,所以它講的完全。《阿彌陀經》就沒有這麼完全。《阿彌陀經》的意思是勸信、勸願、勸行,勸我們修行的一部經典,所以它著重在勸信、勸願、勸行,裡面的事理沒說得這麼清楚。《觀無量壽經》講原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理論的依據,《觀經》說得詳細;講方法,它有十六種觀法,持名念佛就是第十六觀,它教給我們方法,而且細說九品因果,所以《觀經》偏在這一方面。
因此要想真正完全理解淨土,三經都要看,統統要看,因為什麼?有些地方,像理論、方法、因果,那是《觀經》講得詳細,這個經說得比較簡略,換句話說,我們這兩章,在《觀無量壽經》幾乎是佔了一大半的經文,我們這裡只有這麼一點點,它說得詳細。第二十五章比前面一章說得比較詳細,說因,因行,發願求生淨土應該要怎麼個修法。他的果報就是前面的三輩九品,請看經文。
【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
這個『此』就是指《無量壽經》,就是指的本經,底下教給我們方法。第一個要:
【受持。】
受是完全接受,佛給我在經上講的理論、方法、境界,我們都歡喜接受,這叫做『受持』。
【讀誦。】
「受持」跟『讀誦』有密切關係。讀是對著經本念,叫讀。誦是背誦,念熟了之後,不要看經本是背誦;如果不能背誦,這個受持兩個字就做不到了。所以經文一定要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間,起心動念,想一想《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我們有沒有違背?你經要不熟,你怎麼能對照你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你就沒法子對照了。所以經文一定要很熟,像一面鏡子一樣,時時刻刻能夠提醒你。能夠提醒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一樣那就對了;不一樣,改正過來,這叫做受持。所以受持與讀誦關係很大。
我教同修們真正修行,《無量壽經》一定要念三千遍,不必刻意去背,三千遍自然就會背了。不要去背它,就是天天念,一天念三遍,三年就念三千遍了;如果你要是有功夫,真正肯發心,一天念十遍,一年就三千遍了。現在在我們台灣有同修念一萬遍的,一天念十幾遍的,所以我實在是非常歡喜,為什麼?我教的同修當中,我可以拿現前這個狀況來說,二十個往生是不成問題的。我一個人能帶二十個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很有面子了,這是真的。這多了不敢講,二十個現前是確確實實的,二十個可以保證能夠往生的。這讀誦。
【書寫。】
『書寫』,在從前是要流通經典,從前沒有印刷術,經典流通都要靠手寫。現在不必手寫了,印經流通就好了,這省事多了,而且分量也多,也可以印很多。手寫,寫一本都很長的時間,一生當中寫不了幾本的。現在印刷術太發達了,我們把多餘的錢節省下來,印經流通,尤其印的本子印得好,印得精美,大家一看就生歡喜心。
我們現在印的本子很多,大本、小本、折疊的本子,大概總有十幾樣不同的本子。總共在五年當中,我們差不多印了三十萬冊,普遍流通在全世界。實在三十萬冊還是太少了,台灣就有兩千萬人,都不能一人一冊,我們希望哪一天能夠一人一冊。所以應當多印,印得愈多愈好。
【供養。】
『供養』裡面的意義很多,像《普賢行願品》裡面給我們講「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以自己一定要曉得什麼叫供養,這要知道。既然重視在法供養,法供養裡面第一個就是如說修行供養。經裡面怎麼樣教給我們,我們就怎樣去做,這就是第一供養。譬如在這個地方,佛教給我們要受持、要讀誦、要書寫,我們統統做到了,這就是真正供養,所以一定要把它做到。第二個就是利益眾生供養。我們要幫助別人認識佛教,要幫助別人認識淨土、認識佛教,功德就很大;認識淨土,他這一生可能就往生成佛了,這是所有利益裡面最大的利益。
第三種是攝受眾生供養,那比利益就更大!利益是什麼?介紹給他;攝受是教給他,像我們今天舉行講經的法會,這是利益眾生的供養,不是攝受。如果我開一個班來教學,那就是攝受了,我要給他徹底研究討論,教他徹底明瞭,而且能做到,將來能夠弘揚這個法門,這是屬於攝受眾生。其次就是代眾生苦供養。眾生各有各的果報,佛也不能代替,我們有什麼能力代替?可是真的有代替。譬如我們自己發願勤苦的修學,為了將來要弘法利生,現在受很多苦,我本來可以不必受的!這一種苦,實際上就是代眾生受的,不是直接代的是間接代,什麼樣的苦難修行人都要能夠忍受;如果求自己生活舒適,不能忍受苦難,那也就沒法子幫助眾生。目標只是叫眾生得利益,自己什麼苦都願意受。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這麼一樁工作,尤其是出家的,出家的事業是什麼?如來家業,如來家業就是弘法利生,是本分的工作。
如果講生活,說實在話,有一些同修曾經到我們台灣我那個圖書館去看過,我圖書館飲食很好!一般素菜館裡頭不如我們;可是我們在外面所吃的東西,那就苦了太多,在此地還有同修幫著做;在美國是什麼?自己下廚房!自己下廚房,有的時候懶,東西做得很簡單。在美國有一個好處,有的時候菜是統統吃生的,不要去檢查。而且菜還是自己種的,沒有農藥。菜園裡面摘下來,吃生菜,懶得去煮,吃生的。生菜真的是有營養,真的是好,但是我們這邊因為有農藥,不敢生吃,台灣生菜不可以生吃,美國的生菜統統可以生吃,所以也很省事。連居住的環境也非常的舒適、安靜,一點聲音都沒有。跑到這邊來,這噪音很多,要忍受!可是我們總是一個為大眾的利益,總是利益大眾。
實在講問我住在哪裡?我自己都不曉得我住在哪裡,一般人要找我,找不到!不曉得我在哪裡。在美國十幾個地方,曉得我在哪裡?這麼大;台灣居住的時間都很短。我這裡講完了,到大陸上去二十幾天,再回台灣住四十天就要到美國去了,所以真的自己都不曉得自己住在哪裡,沒有住處。這很自在,沒有住處,隨欲而安,一年到頭都在旅行。十幾年前,在台灣弘法,我住在火車上,全台灣環島弘法,也沒有一個地方住!現在住在飛機上。所以我往往看到法師有一個地方住,住在那裡不走,我很羨慕,他們有福報。能夠安居在一個地方,那很有福報。所以這是代眾生苦供養,自己要能把一個安穩的生活犧牲掉,為大眾,使大眾能夠有聞法的機緣。
其次就是勤修善根供養。勤修善根,世法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世間所有一切善法,是從這三善根生的,所以一定要修。於一切法,不要說世間法,出世間法也不貪、不瞋、不痴。佛法裡面的善根只有一個,精進,所以精進是菩薩善根。
第六是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的事業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菩薩事業!求法,哪裡聽到有高明的人,我們要去向他請教。學法,給諸位說,不分在家、出家,現在你們這些同修,不要說你們,在美國也有這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什麼?出家人來講經說法,這就很恭敬,了不起;在家居士就低了一等,信心就差了一等,這是很大的損失。出家並不一定修持上就真的會超過在家人,這要看真正的功夫。像從前在台灣李炳南老居士修持超過出家人,這在台灣出家人也承認、也公認的。我們不能有分別心,真正說只看他的修學,他的道德;不一定說是他是在家人,我們就不跟他學,這觀念錯誤的。
我這一次到北京,主要去參訪黃念祖老居士,這是個在家人,他的道德、學問、修學超過李炳南居士,我今天在全世界所認識的第一個人,出家人都比不上,這一代人比不上。誰知道他?沒有人認識!我到那裡去向他請教,上求下化。所以把這種分別執著要離開、要捨掉,哪個人真正有道德,真正有學問,值得我們向他請教的,不要認為穿了這個衣服,這個形象靠不住!所以一定要有慧眼,他的東西是不是真正能夠利益眾生。我印書可以說從來沒有印過現代人的東西,我都印古人東西,沒有印現代人的東西,唯獨黃念祖老居士他的《無量壽經註解》。他人還在,我就把它印了,為什麼?真好!真正能夠跟古來祖師大德比美,不在古大德之下。那就他人在,我也要給它流通。所以希望大家把這個成見打破,我們在佛法上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最後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一條非常重要,菩提心是什麼?覺而不迷;如果在本經上來講,就是決定不捨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心裡頭念念都想見阿彌陀佛,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一切供養當中,是以法供養為最,此地佛在這裡教給我們這四樁事情。
【晝夜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我們把它綜合起來,總共說了六樁事情。第一樁事情就是剛才講過受持本經,包括讀誦、書寫、供養。第二要求生淨土,就是『晝夜相續,求生彼剎』,一定要真信切願求生西方淨土,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困難就太多了。這個世界生死輪迴,一點把握都沒有。第三就是『發菩提心』。第四就是持戒,嚴持戒律。『堅守不犯』就是嚴持戒律。第五樁事情是『饒益有情』,饒是豐饒,益是利益。
我們在這個世間時時刻刻要念著,我如何能對別人給他最大的好處,給他最大的利益,這個心不能沒有,這個心不能間斷;我事實上能不能給他最大的好處?那是緣分,我想給他,他不接受,那也是枉然,我不能勉強讓他接受,這是看緣分不一樣。緣熟了,這就是有緣分的人,我告訴他,他歡喜聽,他能理解,歡喜接受,依教修行,那這是我們把最好的利益給他;沒熟的,有善根沒有熟的,他聽了也歡喜,也不反對,他不會照做;沒有善根的,你跟他講,他完全排斥,甚至於還要毀謗。所以說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我們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去幫助一切人,這是「饒益有情」。
第六就是憶佛念佛,『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所以這個經要不熟,念佛還可以,憶念西方依正莊嚴就做不到了。一定要經很熟,常常想西方極樂世界,不要打妄想,不要想過去,也不要想未來,過去、未來都是個空的,沒有什麼好想頭的,要想什麼?想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個想法?照這個經上想,經上怎麼說,你好好的去想去,想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修因,底下這就講的果報。
【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
這是講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佛色相完全相同,阿彌陀佛身金色,你也是身金色;阿彌陀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你也是一樣。
【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見佛沒有不聞法的,聽阿彌陀佛說法,圓證三不退,這是一類的。再看底下第二段。
【復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
實際上,這個經文跟前面合起來,前面所講的那一段上輩往生的,這一段中輩往生的。這上輩往生,修積功德,這一章經比前一章說得要詳細多了;這個中輩的,『雖然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要修善。修善,此地給我們提出來十善,要修行十善。
【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
這個十善業道同修們都非常熟悉,可是一定要做到;特別要著重意業的三條,不貪、不瞋、不痴,因為這三條就是三善根!人為什麼會造業?就是有貪、瞋、痴。順自己意思起貪心,不順的就起瞋恚心,大家不曉得這個事情嚴重可怕!貪心是餓鬼道的業因,人死了,為什麼會作鬼?六道輪迴,鬼不過是六道之一,怎麼人死了都會作鬼?世間都是這樣說的,外國也是這樣說的,人死了就作鬼,可是我們想想,說人死了作鬼也很有道理,你看哪個人不貪心?貪心就到鬼道去了!所以這個貪心佔的比例最大!人死了之後到鬼道的機會最多。
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這三條是三惡道的業因,你想多可怕;你能把這三條捨掉,換句話說,你才保證來生不墮三惡道。我們很冷靜的自己捫心自問,我來生會不會墮三惡道?想想看自己有沒有貪瞋痴?這世間法不貪了,還有人貪佛法的,那要不要墮餓鬼道?照墮不誤,還是要墮,為什麼?墮落那個因素是貪,並不說你貪的對象,世間法不貪了,換個佛法,換個對象,這個貪心沒變,所以還是要墮餓鬼道。不過因為你貪佛法墮到餓鬼道,作鬼比較舒服一點就是了,去當鬼王,多財鬼,因為你貪的是善法!所以你看像土地公、山神、土地、城隍都是這一類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這就是念佛了。
【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
經文到這一段都是講修因。這一段總括起來說是三個因,前面上輩是有六條,這裡講三條,第一個是修行十善,第二個是晝夜念佛,所以晝夜念佛重要!第三個是『志心歸依,頂禮供養』。下面這是果報。
【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這個『不驚不怖』很重要,『心不顛倒』,往往一般人到臨死的時候,他害怕,這一害怕一恐怖,那馬上就輪迴去了,跟著業力輪迴去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如果講到臨命終時不驚不怖?我教諸位一個方法,在每天晚上一睡覺躺在那兒,就想到我要死了,阿彌陀佛快來接我;天天想到我死了,阿彌陀佛接我,到臨命終時,這個時候想到了,我天天想的兌現了,不會有驚怖,這是真的。我一躺下我就想到我要死了,看看阿彌陀佛有沒有來,天天都在想,時時刻刻都在想,這是正確的。
所以一個真正念佛人,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就像蓮池大師講的,沒有什麼客氣話好講的。我睡在床上,我床角頭那邊就供一個阿彌陀佛的像,我一睜開眼睛就看到他,這種什麼?只有在臨命終時可以供,我天天都想命終,我天天都供,這是不是不恭敬?不是不恭敬,是因為我要想去;你不想去,臥房裡面供佛是不恭敬,這是不可以的,我想去,我想現在就去。我天天都想去,臥房裡面供佛像是正確的,為什麼?提起正念,這不是不恭敬;不想往生,你臥房裡供佛像是不恭敬。想往生的人不要客氣,你這一客氣,把往生的因斷掉了,這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希望你趕快來,趕快來見佛。所以這個幫助你,時時刻刻提醒你,幫助你這個因不能斷,所以沒有忌諱。這個法門是華嚴境界,華嚴境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的。這一點諸位同修也要記住,我們才真能去得了!不要把這個因斷掉了。再看下面,這是第三種。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這一段是講忙裡偷閒的人,修這個法門也能往生,這就是前面下輩往生的,沒有修功德的。雖沒有修功德,他也可以隨力隨分的修一點,這個也行。這個地方,前面這幾句話可以說是往生的正因,這是先決條件,必須要有。那就是以清淨心,心淨則土淨,這是絕對的一個原則,不能缺少的條件。當你有空閒的時候,你『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這幾句話簡單的說,有空閒的時候,把所有一切的事情放下,所有一切念頭放下,一切煩惱、憂慮統統放下,讓心靜下來;靜下來就是精進,靜下來好來念佛。清淨心念佛才相應,不清淨心念佛就不相應了。日常生活當中,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幾個原則。
【不當瞋怒。嫉妒。】
不應當有,想到我要想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人沒有嫉妒的,沒有發脾氣的;不要說西方世界人沒有『瞋恚嫉妒』,告訴諸位,初禪天以上的就沒有瞋恚了。如果你們對於大、小乘教理稍稍通達一點,這個欲界才有,這是屬於思惑。三界總共有八十八品,欲界裡面,見思煩惱十條統統具足,色界裡面瞋恚就沒有了,我們想想很有道理。色界怎麼去的?禪定去的,那個人常常發脾氣,還能有禪定嗎?當然就沒有禪定了,所以色界天人不會發脾氣,一發脾氣,他禪定就沒有了。初禪以上都沒有瞋恚,西方極樂世界人怎麼會發脾氣?怎麼會有嫉妒心?不會有的。這是我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要記住,不能有嫉妒心,不能發脾氣,才能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
【不得貪餮慳惜。】
『貪餮』是什麼?是飲食,特別指貪的是飲食,這是人之所好!這個不貪心,沒有這個貪。『慳惜』是吝嗇。實在講,主要是講慳貪,於一切法都不可以慳貪。
【不得中悔。】
『中悔』是你修學這個法門之後,聽說別的法門好,又後悔了,這就錯了,大錯特錯。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決定不後悔,不管什麼人來給我說法,甚至於十方諸佛來勸我還有法門比這個更好的,我也不後悔。心真正定了,這才決定成就。
【不得狐疑。】
沒有疑,沒有悔,這都是很重要的先決條件。下面教我們修世間善法。
【要當孝順。】
對於父母要孝順。
【至誠。】
對人對事要真誠。
【忠信。】
對大眾一定要講信。講信修睦。
【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
簡單講就是教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報應。善決定有善報,惡決定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果要想改造我們自己命運,要從斷惡修善改起,那才真正有效果。
【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
『虧』是虧損,也就是說要把它圓圓滿滿的做到,不能在這裡面打折扣,打折扣就是虧失。
【思惟熟計。欲得度脫。】
這是智慧,這兩句是高度的智慧,就是覺而不迷,所以常常想,我們怎樣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要常常有這個念頭,如何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人要有這一念,這個人覺悟了,這個人不迷;沒有這一念,迷惑顛倒!我們要想真正超越三界,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無量劫來生死輪迴,這一生叫最後身,來生不幹這個事情,從此以後完全擺脫了,那就得:
【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
這就要真修!
【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十日十夜』,或者是『一日一夜』,都是指的精進念佛,像我們平常講的打佛七,就是屬於這個法門。你一年念一次可以,一個月念一次也可以。平常沒時間念,我在美國舊金山,我上次跟諸位報告的甘貴穗居士,她念的時候,蓮花現前,蓮花上有她的名字,她也是很忙的人,沒有時間念佛。她念佛是不定的,大概一個月念一次,念多久?大概是三天三夜。她一個月念一次,平常不念佛,可是她念得很認真。這三天三夜她不睡眠、不休息,她母親給她做護法,飲食做好了照顧她,也不叫她,飲食做好了,放在那裡,她餓了,自己來吃,有的時候她也不吃。這個人很奇怪,我們一般人做不到,她吃一餐,可以三天不吃;但是她吃一餐吃得很多,三天不吃,也是一個很奇怪的人,所以她念佛念得非常有感應。她不是天天念,她是這個方法念的。
所以我們在美國道場提倡的是每個月念一次,一天一夜,就是二十四小時。因為在美國他們星期六不上班的,星期六休息,星期天休息,兩天。所以我們在每個月最後的一個星期,星期五晚上八點鐘起香,大家都下班、吃完飯了,開始念佛,念到星期六晚上九點鐘迴向,整整念二十四小時。這就是此地講的乃至一日一夜,很有效果,用這個方法來念佛。這就是平常沒有什麼早晚課的,那邊同修早晚課都用十念法,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些條件要具足,要認真做到,所謂說是「一日一夜,十日十夜」都行。再看第四段,第四段也就是前面這個特別一類的,一心三輩者。
【行菩薩道。】
這就是前面講心住大乘者。這不是專修淨土的。『行菩薩道』,弘揚大乘佛法的這些人。
【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
這是講的果報。行菩薩道,這一句是講各宗各派,顯、密宗教的那一些大德們。他們平常以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在臨命終時,將他修學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可以往生。這些往生的人皆得阿惟越致,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平等。『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的菩薩,『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
【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
你想到哪個地方去作佛,你願意到哪裡就到哪裡。實在講,此地這個願是佛對我們說的;其實,有沒有願?沒有,沒有願。到哪裡去作佛?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以佛身而度化之,他自自然然就現佛身。他實實在在講沒有作意,決定不用心意識;十方世界哪個地方眾生與他有緣,他自然就應化去了。
【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
這就說明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早晚不同,不同的原因?有人很精進,他就早一天成佛;有的人就不十分精進,他成佛就比較晚,但是不管是早晚,絕對不會退轉。
【阿難。以此義利故。】
後面這一段是結勸,勸勉我們。阿難是我們的代表,叫著阿難說『以此義利故』。義是道理,利是利益!道理非常的圓滿,絕對不是假的;利益就是真的。利是講的事,義是講的理,理事都圓滿。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為眾生宣講《無量壽經》,勸大家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為了這個義利,為這個道理,為了這個利益,這個事實!一切諸佛都共稱讚,這是其他經上沒有的;其他經上沒有一切諸佛都來讚歎的,沒有,唯獨這部經,唯獨這個法門。我們再看底下一章。底下一章大致的意思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日常生活的活動狀況,這很有味道,這很好懂。
【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
這一開頭給我們說他方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供養阿彌陀佛。菩薩有能力,聽說佛講阿彌陀佛,他們知道了,馬上就飛行到極樂世界去拜訪阿彌陀佛,去供養阿彌陀佛,這講他們去的。
【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
這是十方菩薩,可以說是不斷的,在西方世界很熱鬧。雖然熱鬧,不失清淨心,這個好!我們今天是熱鬧,清淨心沒有了,所以這不可以的;熱鬧不失清淨心,可以的,那是理事無礙,叫無障礙!我們這一熱鬧,心動了,這就有障礙。所以這心不動,像《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沒有障礙了,才可以入無障礙的法界。他們去供養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說法,聽完之後,然後再回到自己世界裡面去宣揚。底下講:
【宣布道化。】
他回到他自己國土裡面去宣傳流布。
【稱讚佛土功德莊嚴。】
把阿彌陀佛教給他的,他能夠輾轉教化眾生,同時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過了,所以他也把實際的狀況為一切眾生說明,這就是『稱讚佛土功德莊嚴』。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這底下的偈頌,前面一段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讚歎這些菩薩們。
【東方諸佛剎。數如恒河沙。恒沙菩薩眾。往禮無量壽。】
這首偈說明東方這麼多的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比我們現在到大陸上朝山有意義得多,諸位要朝山應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朝去。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
這總說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這些菩薩眾。
【咸以尊重心。奉諸珍妙供。】
到那裡去見佛,總要帶一點禮物,這個禮物就是供養,表一表自己的敬心,恭敬心,就這個意思,這是供養。這個地方只講的財供養,也就是說物質上的供養。前面講的香、華、幢幡、寶蓋都是物質上的供養,下面就是法供養。
【暢發和雅音。歌歎最勝尊。】
這是以歌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最勝尊』就是無量壽佛,我們本師讚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阿彌陀佛是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遊入深法門。】
這是讚佛之德。『究』是究竟,『達』是通達,就是究竟圓滿的神通智慧。『遊入深法門』,遊入是非常自在,於一切甚深法門,佛都得大自在了。這兩句是讚佛德。
【聞佛聖德名。安隱得大利。】
這兩句是讚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聖德名』。凡是聽到這一句佛號的人,可以說他安安穩穩得到最殊勝的利益;如果是一心稱念,決心求生淨土,那他就一生成佛。這個利益無量無邊,即使是不懂得佛法,聽到這個名號,或者看到阿彌陀佛的像,或者是看到阿彌陀佛這個名字,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跟阿彌陀佛結下這個緣,將來多生多劫之後,這個緣成熟,他決定往生。所以名號的利益不可思議。這是讚歎名號。
【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
這兩句是讚歎如法修行。一切供養當中,『勤修』,如法修行這是第一。『無懈倦』,是精進。勇猛精進,依教修行,這讚歎這樁事情。
【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
這首四句是讚歎西方極樂世界國土。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不是諸佛剎土能夠相比的。
【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
這兩句是說十方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參禮阿彌陀佛,實際上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各個都修念佛法門,各個都求生淨土,希望早一天成佛。『願速成菩提』,菩提就是成圓滿的佛果。這是讚歎這些菩薩,實際上見到境界,發了大心。前面是佛勸的,這是他親自見到的,這個發心是最真實不過。
【應時無量尊。微笑現金容。】
這以下是說,菩薩們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看到十方菩薩來參禮、來供養,非常的歡喜,『微笑現金容』,就是歡喜。阿彌陀佛歡喜。
【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迴光還繞佛。三匝從頂入。】
這是說佛放光加持,這個光明普照!十方菩薩蒙佛光加持,滅罪增福,不但是福增長,慧也增長。光從口出,這是表說法。沒有說法之前,口中放光,後面一定說法。後頭果然阿彌陀佛有說法。這是沒說法之前,先放光明。『照十方國』,這是表示淨土法門流布十方。然後光又回來,這是表示一切法門回歸淨土,表這個意思。所謂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到後來統統歸到淨土。歸到淨土的,光繞三匝,從佛頂入,代表這個法門是頂法,頂是至高無上!
所以在前面,我特別提醒諸位,現在密宗在全世界非常盛行,我們本經可以說是密宗的經典,無上的密法。你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就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給你灌頂一次;你一天念十遍,就是給你灌十次頂,這真的!所以灌頂這個意義一定要清楚。什麼叫做灌頂,不是說拿一點水在你頭上灑一灑,那叫灌頂,那是形式!那個形式我常說,我們每天晚上洗澡,淋浴灌一下,那灌得多舒服。那形式。
黃念祖老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學的東西多,他是個通家,不容易!他禪、淨、密、教都通,實在講精通!這不容易,他是真正金剛上師。所以他註這個經裡頭,他的註解,密宗的理論註得很多,密法。灌,是慈悲護念的意思;頂,就是如來的頂法,至高無上的法門。佛大慈大悲護持你,使你得到至高無上的頂法,這叫做灌頂。這個經就是至高無上的頂法。我們念一遍,十方諸佛護念,這就是灌頂的意思,是真實灌頂,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這個法門確實顯密、宗教統統包括了,學這個法門,一切法統統都學了。所以我以前講《華嚴》,《華嚴》裡頭有很多東西很難講,因為自己沒有入境界,看註解,照註解講是講出來了,實際上自己不懂。《華嚴》講的無礙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怎麼個講法?到以後看到這個才明瞭了,一即是多,一是什麼?《無量壽經》是一,一切經是多,這個經就是一切經,一切經就是《無量壽經》,才真正搞明白了;再把它縮小一點,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多就是一切法,無量無邊一切法門是多,無量無邊一切法門到後來都歸一句阿彌陀佛,這才把事事無礙真正體會到一些,所以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
所以今天無論什麼人請我講經,我一切大乘經都不講,原因是什麼?我找到一了!你們想聽別的法門,法師很多,他們都在講,請他們去講去,我不講了,我只講一,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因為什麼?我自己決心求生淨土,我絕對不讓自己打閒岔;我講這個經也是讚歎西方依正莊嚴,心裡也是憶念西方依正莊嚴,我憶佛念佛不相妨礙!我在這裡還是憶佛念佛,二六時中沒有中斷。講別的免不了要夾雜,夾雜就是中斷。
【菩薩見此光。即證不退位。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
這佛光一加持,圓證三不退。所以不但菩薩歡喜,與會的大眾,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弟子,看到這麼多人接受阿彌陀佛的加持,沒有一個不歡喜。『時會一切眾』,就是當時法會,他方來的菩薩,極樂世界的菩薩,沒有一個不歡喜,彼此都互相慶賀,人人圓證三不退。所以從這個地方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們日常活動的情況。下面是阿彌陀佛說法,文字雖然不長,義理非常的玄妙,也非常的完備,是用偈頌說的。世尊為我們轉說,轉說如同阿彌陀佛自己說沒有兩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