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九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09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面第五行看起,「必成正覺第七」。正覺就是成佛。法藏菩薩在前面所發的四十八願,我們要知道他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這個很重要!願願都說圓滿成佛,如果有一願沒有做到,他就誓不成佛。由此可知,他現在成佛已經十劫了,所有的願,願願都兌現了,也就是願願都圓滿了。我們看經文。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向下這個偈頌總共有十首半,是屬於五言頌,也是阿彌陀佛親口所說的。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這一首可以說是總結前面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互融互入,所以稱之為『超世』。『必至無上道』,注意這「無上」兩個字,無上是圓教的佛果,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斯願不滿足』,這是總指前面四十八願。『誓不成等覺』,這是講因圓果滿。

  【復為大施主。普濟諸窮苦。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

  這四句是阿彌陀佛為一切眾生做大施主,確確實實叫所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論在物質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都能夠得到滿足而不缺陷。所以這個經文偏重在財布施。

  【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

  這兩句是屬於法布施,財、法兩種布施都得到圓滿。我們讀到向下的經文會看到,為什麼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生善根,都成智慧。『成就菩提果』,著重在成就。一切布施當中,以這個為最殊勝,就是成就菩提果。這才是阿彌陀佛財法兩種布施真正的目的。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這四句就是大願的中心,也是全經之眼目;四十八願完全是這四句的展開,是這四句的開演。『無量壽』是體,是本體,也就是當人自性,梵文裡面就是阿彌陀,名號就叫阿彌陀佛。『眾生聞此號』,這個「聞」裡面包括了思修,聞思修,因為這個經是圓教大乘,不是小乘經,大乘經講菩薩三慧,只要說一個字,三慧統統具足。彌陀普度眾生殊勝微妙的法門,就是這一句名號,只要能夠信願持名,必定往生不退成佛,『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這兩句是講的身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佛的身相完全相同。我們在這個世間常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在娑婆世界說的。在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不止三十二相,大乘經裡面所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妙相悉圓滿』,絕對不是我們世間人所能夠想像得到的。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這兩句是講心德。前面兩句是身,這兩句是心。身相跟佛一樣,存心跟佛也相同。佛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人也跟佛一樣,具有大慈悲心,利益眾生。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

  這兩句是講的行德。他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日常生活當中做些什麼?我們這個世間人做何消遣?他們修的是戒定慧。『離欲』是戒,『深正念』是定,這一句是講戒定。下面是講『淨慧修梵行』。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

  『智慧光』是相、是作用,作用是普照十方諸佛剎土。『三垢』是三毒,就是貪瞋痴。『冥』就是無明。這一句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消業,眾生有業障,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業障是什麼?業障是無明,是三毒煩惱。我們自己總希望自己的業障能消除,我們認真去反省,我們的貪瞋痴有沒有減少?如果我今年貪瞋痴比去年減少了,今年業障就消了一點;假使我們貪瞋痴慢沒有減少,不但沒有減少,還再增長,那我們念佛、誦經、拜懺都沒用處,為什麼?業障沒消除,不但沒消除,業障在增長,這就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去檢點的地方。業障不能消除,災難就免不了。修行講功夫,什麼叫功夫?業障消除,這就是功夫。『明濟眾厄難』,「明」是智慧,是覺悟,「濟」是慈悲,以智、以覺、以慈才能夠救濟一切的災難。《般若心經》裡面講「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個意思。怎樣才能度過?要以大智、大慈才能度過。

  【悉捨三途苦。】

  這是講離苦。

  【滅諸煩惱暗。】

  這個比前面的意思來得深。前面「消除三垢冥」是消業,這個地方『滅諸煩惱暗』是滅業。前面一句在我們淨宗裡面講伏煩惱,滅諸煩惱暗是滅煩惱。從功夫上通常講「消除三垢冥」,就是功夫成片,決定可以往生了,所以講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滅諸煩惱暗」,這是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往生是生方便有餘土。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

  這是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這個境界。所以這一段經文在淨土裡面講是三個境界: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果報是三種淨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

  【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這是講離苦得樂。此地講的惡道,不但是指三惡道,六道都是惡道。因為六道輪迴,三善道的時間不能永遠保持,所以都叫惡道。不但六道是惡道,二乘也是惡道,諸位要細讀《楞嚴》,就曉得二乘也是惡道。如果以本經來說,大乘也是惡道,為什麼?不能圓成無上菩提,那就不是真善,那真正善是什麼?唯有西方淨土這才是真善。所以層層較量,到最後你才曉得西方法門是第一善門。『通達善趣門』,決定成無上正等正覺。

  【為眾開法藏。】

  『眾』是大眾,一切眾生。『開』是開示。『法藏』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就是念佛法門。

  【廣施功德寶。】

  『施』是布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功德寶』,也正是《觀經》裡面所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唯獨這個法門圓滿究竟的做到。

  【如佛無礙智。】

  這一句是講智同佛,跟佛一樣。

  【所行慈愍行。】

  這是說慈悲同佛。

  【常作天人師。】

  這是講行,教化同佛。

  【得為三界雄。】

  這是講德同佛。

  【說法師子吼。】

  這說法同佛。

  【廣度諸有情。】

  可以說,願願都是為利益眾生。正是我們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沒有一樣不跟佛一樣。

  【圓滿昔所願。】

  這就是總結四十八願。

  【一切皆成佛。】

  這一句不得了,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沒有見到這樣的句子。這一句是阿彌陀佛徹底悲心,說出他的本願,希望一切眾生個個都成佛,跟他一樣,這他才滿願。

  【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

  這兩句是祈求感應,感應來給他作證明。

  【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虛空當中這些護法神,帝釋梵天。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法藏比丘發願說偈之後,這個感應實在太快了,立刻就得到感應。這兩行的長行文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的。『六種震動』,這是表法藏菩薩因圓,修因圓滿。『天雨妙華』,這是表他確確實實圓成果德,因圓果滿。這個『自然音樂』,就是天樂,這是帝釋梵天在空中稱讚,『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我們再看底下一章。

  「積功累德第八」。這一章敘說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的修行。這一章裡面許許多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講修行,依什麼修行?這地方都是我們的榜樣,要認真的學習。這個地方不是讚歎阿彌陀佛,是要我們學阿彌陀佛。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

  這一句就是講的四十八願。

  【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這四句是極樂淨土的根本,是普賢大行的總綱。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三個真實,前面已經看到兩個。「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我們在第二章上看到的,第三章上看到「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現在在第八章又看到第三個『住真實慧』。一切大乘經裡面,這三種真實具足很少有,唯獨此經佛給我們講三種真實。三種真實,實在講也就顯示出本經的內容。如果很簡單扼要的把《無量壽經》介紹給別人,人家問《無量壽經》講些什麼?你就可以說《無量壽經》講三種真實。信願持名,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修這三種真實。如果不是真實慧,他不會相信!

  所以《彌陀經》裡面,表法第一個是舍利弗,智慧。本經表法第一個人是憍陳如尊者,他是代表第一,接著舍利弗,這個意義跟一般經上不一樣。一般經上,舍利弗只代表智慧;在本經,舍利弗上面有憍陳如,代表第一智慧,就不是普通智慧。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就是本經在修學綱領上所講的,在「三輩往生」這一章上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住真實慧,勇猛精進,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就是莊嚴妙土。因為生西方,決定是心、願、解、行都同阿彌陀佛。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這一句經文很簡單,但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都給我們說盡了。彌陀佛國非常廣大,超越一切諸佛剎土。『超勝獨妙』,獨妙裡面,我們在四十八願看到,最特別的就是十念必生,這真是獨妙。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十念必生。第二個就是平等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不平等,他是平等的世界,這的的確確是「超勝獨妙」。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不生不滅的世界,不變不壞的世界。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生,怎麼個化法?是不是先化成小孩,慢慢長大?你們想想對不對?如果是這個樣的話,它就不是無衰無變,就不是建立常然。只要有生,它就有滅;只要有長,它就會有變。所以諸位要曉得化生,一化那個樣子,就跟佛的樣子一樣,所以他不是從小慢慢長大,沒這種現象。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境界,統統是這個樣子,所以它才沒有生滅,本自不生,哪來的滅?所以這個世界之好!你要不深入在經典裡面去了解、去認識它,沒有法子想像得到。大致情形知道一些,你會對這個地方非常嚮往,真正下定決心一定要往生;而且這個法門,這個世界確確實實是人人都可以去的,關鍵就是你想不想去。想去,決定去得成;不想去,那就沒辦法。

  所以真正想去,決定成就;不像其他法門,其他諸佛報土,我們想去,去不了,條件不夠!距離最近的,許多同修修彌勒淨土,彌勒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內院,我們想去,能去得了嗎?去不了,為什麼原因?他條件要求的太高,我們修學達不到他的標準;阿彌陀佛這個條件要求的很低,十念都往生了,這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彌勒淨土的標準,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人夠得上這個資格。他的標準要修唯心識定,《唯識》裡面講五重唯識觀,你要用這個方法來修。修成唯心識定,才有能力生到彌勒內院,那不是個容易事情!所以遠不如彌陀淨土來得容易。實在講是嚮往彌勒菩薩,尊敬彌勒菩薩,你求生西方淨土,你決定可以親近彌勒菩薩。因為本經後半部,三十二章以後,彌勒菩薩當機,釋迦牟尼佛將這個法門囑咐給彌勒菩薩,要他大力的來弘揚。所以彌勒將來成佛,一定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多次宣講本經,這是受佛的囑咐!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這是嚴淨自心。前面只是籠統的說「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怎麼個專志法?怎麼個莊嚴法?這裡具體的告訴我們。內要不起煩惱,這個重要,你心就清淨了;外不著境界,身就清淨了。內外清淨,這身心清淨,佛土就清淨了,這是莊嚴妙土。這兩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難在什麼地方?第一個是沒有智慧,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沒有智。第二是無始劫以來習氣太深,這習氣就是業障,無明業障太重了!所以難,成就就太難了。在所有行門裡面,這個法門殊勝,殊勝在哪裡?就是容易學,容易修。底下就教給我們。

  【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

  這就教給我們方法了,只要我們常常想,多想,想諸佛,想阿彌陀佛就好,他就講一個例子,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從因地一直到成佛,他所修的善根。他哪些善根?這我不曉得,我們怎麼想法?都在這部經上。這部經上就是阿彌陀佛的傳記,阿彌陀佛的歷史。你要是多讀、多看,熟透了,常常想這經裡面的所說的事情,那就是彌陀所修善根。

  【行寂靜行。】

  『寂靜』是清淨心,寂靜是大定。心要清淨,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環境裡,心要清淨,不為外境所動。

  【遠離虛妄。依真諦門。】

  『虛妄』,所有一切念頭是虛妄的,叫妄想!這個要遠離,所有一切境界相也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是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十一個色法,二十四個不相應,統統是有為法;在《百法》裡面,只有最後六個是無為法,前面九十四個都是有為法,九十四個法包括心法、色法。可以說是起心動念,所有一切境界它的真相是什麼?夢幻泡影,都不是真的。不要在這裡面起心動念,不要去計較,不要去分別執著,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你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他人心就定了,於是乎在生活當中,隨緣而不攀緣。

  所謂隨緣是什麼?不將不迎,一切隨其自然,我也不求,我也不排斥。有求的心是個妄念,有排斥的心還是妄念,一切隨順,隨順就得自在!隨順的心,心是清淨的,心是如如不動,就是前面講「行寂靜行」。寂靜行不是沒有作為,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都是寂靜行,他能夠『遠離虛妄,依真諦門』。這個「依真諦門」就是依觀照的功夫,他心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像明鏡一樣,對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這個功夫在禪家講也是三等,最初的觀照,再深一層的照住,照住就得定了,再深一層的就照見。《心經》「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是上層功夫。其實禪家這三層功夫,跟我們淨土宗的這三個是同樣境界,只是說法不一樣。它的觀照相當於我們的功夫成片,它的照住相當於事一心不亂,它的照見就等於理一心不亂。可見得境界相同,講法不一樣。

  【植眾德本。】

  『植眾德本』,在本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通常講六字洪名。是彌陀具足萬德,名以召德,名與德是相應的,所以念這一句萬德洪名,就是植眾德本。這比修學其他法門,確實容易太多了。為什麼?它這裡面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彌陀是性德,我們念這個名號是開啟自己的性德,這個道理一般人能接受,不會懷疑的,這是性德。第二個理由是把阿彌陀佛的性德變成我們自己的性德,這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無量劫當中的修持,我們念念他的名號,就把他那個德變成我們的德,實在是借他的光,開發自性光明,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諸位不太容易體會,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好像兩支蠟燭,一支點燃了,一支沒點燃,阿彌陀佛是點燃了,我們這個沒點燃,我們借他的光明點燃了,我們自己也亮了,跟他的亮是一樣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借他的光明點發自性光明,這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念佛的好處,念的人雖然很多,知道的人不多。這個不能完全了解,他在念佛的時候,他裡面他有夾雜,他有懷疑,所以雖然是借光,往往借不到,當中有障礙,自性光明不能現前。所以一定要曉得念這一句佛號好處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有這麼多好處?你真正搞清楚了,你在執持名號,你才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決定成就,這是真正的植眾德本。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這是我們現在要學的。眼前我們吃一點虧,吃一點苦,算不了什麼,實在講,苦從哪裡來的?是你妄念當中來的。你沒有妄念,哪裡來的苦?世間人看到苦,他樂的不得了,為什麼?他苦樂兩邊超越了,沒有了。不要說學道的人,看看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論語》裡面記載說,顏回生活狀況是什麼樣子?「一簞食,一瓢飲」,簞食、瓢飲,簞是什麼?竹子編的簍子,吃飯沒有飯碗,那個竹簍子編的裝飯;喝水沒有茶杯,茶碗沒有,瓢來喝水,生活清苦到這個樣子,「居陋巷」。孔老夫子說人不堪其憂,要在別人,這是愁的不得了,生活苦到這個樣子,憂慮!顏回什麼態度?「回也不改其樂」,他一天到晚快快樂樂的,他樂在哪裡?凡夫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面,有苦有樂,顏回超越了,苦樂兩邊都捨掉了,真樂!怎麼捨掉?忘掉了,不知道自己苦,苦樂都忘掉了,這才叫真樂!我們現在是什麼?苦樂沒忘掉,天天在計較,那怎麼不苦?苦是苦,樂還是苦,樂是壞苦!你沒有辦法超越。

  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不計眾苦』,計什麼?心裡面計較,分別執著,要把這個捨掉。『少欲知足』,欲望是愈少愈好,所以我們生活只要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遮避風雨,足!你還要其他幹什麼?還要就是累贅!我們在外國看到收入比較豐富一點,多講求排場,大房子,有的時候請我們到他家裡去吃個飯,去參觀參觀,我看了之後就搖頭。住得好的房子,我怎麼搖頭?太可憐了,怎麼可憐?侍候那個房子,花多少精神、花多少時間去打掃整理,那多苦!實際上那是不是真的樂?不是的,是真苦。因為在美國房子是住得好,收入是不錯,全是貸款買來的,每個月付銀行的利息不得了!

  所以上一次到大陸,我跟大陸上人講,我說美國人不如你們。他們呆了,他說為什麼不如我們?我說我問問你們,你們有沒有欠債?沒有欠債。美國人從生下來到死,債都還不清!房子是負債來的,汽車是負債來的,冰箱是負債來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負債來的,所以一失業,什麼都沒有了,統統銀行沒收拍賣掉了,你看那個多可憐,一生債還不清!所以他的生活精神壓力很重,我們中國人講無債一身輕。這一點是美國人比不上我們中國人,中國人不負債。所以要少欲、要知足。

  『專求白法』,白法是善法,什麼是善?於一切眾生有利益的,就叫善法;對自己有利益的,就叫惡法,這是佛法的標準。初學的人聽到會奇怪,為什麼我求自己利益就是惡?諸位一定要曉得佛法善惡標準是怎麼樣建立的,佛跟眾生的差別在哪裡?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有我執、有法執;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我執斷掉了,法執斷掉了。你要念念求自己的利益,換句話說,你念念增長我執,你還能出得了輪迴嗎?所以這是惡法,這是惡法的根本。大乘法門巧妙,教我們把念頭轉過來,我念念利益一切眾生,把我忘掉,這是善法。

  破了我執,你即使不求往生,也是阿羅漢果,出了三界;破了法執,那就是法身大士,那是大菩薩。所以念念為自己想,這是惡,這沒有法子,不要說大乘佛法你沒分,小乘都沒分。因為小乘破我執才能證阿羅漢,破身見才能證須陀洹果,須陀洹要斷八十八品見惑。見惑,頭一個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三界八十八品斷盡,才能證得初果須陀洹。你念念都為我,那怎麼行?念念為自身,這個不行,身見斷不掉;換句話說,你怎麼修,初果都證不到;初果證不到,換句話說,三惡道決定有分。證到初果須陀洹,那就不墮三惡道了,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證阿羅漢果。你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佛講的是有理,不可以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著想,為自身著想,經上講可憐憫者,那真是可憐可憫,沒法子!所以真正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專求白法」。

  『惠利群生』,念念利益眾生,念念為眾生去著想。『志願無倦,忍力成就』,佛在經上講,能行忍,這才真正是有能力,所謂是有力大人,能忍耐,忍才會有成就,《金剛經》上也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六度,一部《金剛經》裡面,說布施說忍辱說得最多。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

  底下這一段是講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我們對於一切有情的眾生,簡單說,就是對於一切大眾,要『常懷慈忍』,慈悲忍辱;『和顏愛語』。這個地方「和顏愛語」,諸位要記住,佛法始終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不是佛法。愛語是不是好聽的話?不見得,有的時候打人罵人都是愛語。你說父母教訓子女,愛他才打他,他為什麼不打別人?他看到別家小孩做壞事,他笑笑,他為什麼不打他、不罵他?他不愛他!這打他、罵他是為他好,這是真正教導他,那是愛語。所以這個地方不要搞錯,愛語是盡說好聽的話,欺騙人的話,那就錯了,那不是佛菩薩。底下有一句『勸諭策進』,勸勉他,教育他,警策他,幫助他進步!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所謂是直心是道場,以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來學習、來修學。『恭敬三寶』,這個地方的「三寶」是指住持三寶,也就是形相的三寶,我們要恭敬,我們要給一般不學佛的人做樣子給他們看,這是教導一切眾生,誘導一切眾生來學佛。雖然三寶並不是希望我們恭敬,我們為什麼要恭敬?做給別人看的,利益一切眾生的,這是應當要做的。『奉事師長』,奉事師長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這叫真正承事、奉事,老師教導我們統統把它做到。『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對三寶、對老師決定不能有虛假。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

  這兩句是講整肅儀容,整肅儀態,要做眾生的榜樣,要做大眾的模範,做出一個樣子給社會、給大家看,世間人才知道尊敬三寶,才知道修學佛法。佛法之衰,也就是說,我們四眾弟子沒有依教奉行,給社會上產生誤會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剝削者,讓他們有藉口來消滅佛教,來打倒佛教,這是佛弟子的過失;就是我們做的形象不是一個好的形象。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這兩句是修行的總綱領,這是講智慧,是講真正的覺悟。『法』,是一切萬法。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化』,就是幻化,就像變把戲、變魔術一樣,變現出來的,它不是真的。知道這個真相,心定了。『三昧常寂』,這心定了,「三昧」是定,是等持,等是平等,就是把心在一切法裡頭保持平等。底下表現在外面。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不要說是非長短,這叫造口業,你修得再好,天天說人家的過失,都完了。我們六祖大師,你看那上面偈子都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毛病,他到底修什麼?你為什麼會看到別人過失?自己心裡有過失才看到別人有過失,心清淨沒有過失,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一點毛病也看不出來。所以佛看眾生統統是佛,菩薩看眾生統統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這沒有法子!所以萬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變。我們中國古人常講「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很有道理,誰是是非人?說是非的那個人就是是非人;他說那個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說是非的,決定是個是非人,現行犯,決定不錯,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善護口業』。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

  身要端莊。

  【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三業當中,以意業為主。意是心,心清淨了,身口當然清淨。身口清淨,心不清淨,那是假的,那是裝模作樣的,最重要的是心清淨。所以諸位同修要記住,意業清淨是我們往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

  這是什麼?你現在所有的沒有貪著,沒有的不求,有的沒有貪念;換句話說,沒有得失之心,這個心才清淨才自在。

  【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以什麼為標準?佛在大乘經典裡面教菩薩,六個標準,教六度。處事待人接物,要遵守這六個標準。『布施』,是施捨、是放下,要能捨。捨是什麼?把自己的貪心捨掉,布施度慳貪!吝嗇的心捨掉,貪愛的心捨掉,什麼都能捨。這世間人不敢捨,認為什麼?捨掉之後,自己就沒有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為什麼?你命裡面有的捨不掉,你這裡捨了,那裡又來了;命裡面沒有的,你保不住,命裡頭沒有。你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你就會放心大膽的去捨,你會很歡喜的去捨,為什麼?愈捨愈多,就好像那個錢財放利息一樣,它會生利息,愈捨愈多;不捨?不捨就沒有了,用完就沒有了,愈捨愈多。錢財愈捨,錢財愈多。

  所謂是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都是我們想得到的。我們想有財富,想聰明智慧,想健康長壽,光想果報,沒用處!佛菩薩保佑我們得到,沒錯,佛菩薩保佑,是教你修因。你自己不肯修因,天天拜佛,求佛菩薩保佑你,加持你;如果佛菩薩真的保佑加持你,菩薩是接受你的賄賂,那成什麼話,沒有這個道理。佛菩薩教給你方法,你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你一定會得到。

  諸位如果是細心很冷靜去觀察一下世間出世間,你仔細看看因緣果報,你就曉得佛經上講的一點也沒錯。這個事情要想很快的知道,最好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念個一遍、兩遍沒用處,為什麼?這薰習的力量薄弱,不能生效,最好能一口氣念三百遍。三百遍念下去之後,你對這個事情會真正的相信,對你一生命運都能夠改過來。真相信了,真肯捨了,你修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確實命運可以改轉過來。

  『持戒』是守法,別人不守法,他的事情,我們自己一定要守法。『忍辱,精進,禪定』。禪定是心裡面有主宰,不會隨著境異思遷,不會。心有主宰,有方向,不會迷失,不會輕易被別人所動搖,那就叫做禪定。『智慧』,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理智。處事待人接物不是感情用事,有理性,這就對了,這樣你一生一定會非常幸福、非常快樂,你不會迷失自己,不會迷失方向。自己用這個方法修行,也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無上真正之道,在本經裡面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只要把這個心安住在六字洪名上就對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真正之道。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

  【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

  為什麼?你修的有德!我們俗話說他命裡頭有,他修來的。命裡有,命裡有大富大貴,他怎麼不享富貴?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他還是享富貴。大陸上,文化大革命,遭那麼大的劫難,其中也有不少人他不受難的,他就有福。從這個地方看出佛法講的因緣果報真的是絲毫不爽。人不能不積德,不能不修福,唯有積德修福是真的,再大的劫難,有福的人他還是不遭難,他生活還是過得很平靜,還是過得很安穩,可見得積德修善比什麼都重要。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這是講積德修善的果報,這是通途所說,你積德修善,必然會得到這樣的果報。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這些人在佛門裡修積功德,自己得了果報之後,依然來供佛,來供養三寶,所以他這個福德綿綿不絕,生生世世去享受。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這是說這一些菩薩們。我們曉得天人身口都有香氣,何況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香光莊嚴,所以這些菩薩們,他們的身口所放的妙香,也是普聞世間,這是香莊嚴。

  【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

  這一句是講色相光明的莊嚴,這統統是講果報。

  【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這一句要拿我們一般人常識來講,雙手萬能。今天世界科技的進步,過去人決定想像不到的,人可以到太空,可以到月亮那邊去,這過去人想像不到。這一些工具都是雙手造成的,手出無盡之寶就是這個意思。『一切所須』,眾生所需要的東西,他都能製造,他都能發明,都能供應一切眾生。『利樂有情』。利是教眾生得其便利,樂是享受。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以及諸菩薩眾,各個都是萬德萬能,確確實實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得大利樂。所以十方眾生,除非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知道了沒有不發心求生淨土的。發願求生淨土,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上面經文從第四章,第四章是正宗分的開始,一直到這一章,到此地第八章,統統都是講法藏比丘因地發願修行。這裡面許許多多地方是教我們學習的。所以經要念,念要懂它的意思,意思不要去苛求,求不到的;你念一遍會懂得一點,再念一遍又懂得一點,這是正確的。你懂得多少,就做多少。你把它應用在生活上,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這叫做學佛,這才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行。果然相同了,那說老實話,你就是阿彌陀佛,你還不生極樂世界?沒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經的解釋不要去苛求,你念的遍數愈多,意思明瞭的就愈多。所以只管去念,恭恭敬敬去念。用清淨心、用恭敬心、用真誠心去念,念上個三千遍、五千遍,說老實話,這部經你就會講了,你講的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為什麼?因為你的心變成阿彌陀佛了,你的願變成阿彌陀佛了,你講的怎麼會跟佛不一樣?深說、淺說、長說、短說,無不自在!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諸位同修學講經,不要去學註解,更不可以跟錄音帶學。現在有講經很多從錄音帶上學,這演培法師講「錄派的」,錄派講經。他最先講錄派的,我不懂,什麼叫錄派的?從錄音帶上學的叫錄派的,不是跟這個法師學的,找個錄音帶上學的,這是道聽塗說,這沒用處。一定要自己去體會,自己真正領會,那講出來就不一樣了,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前面說修因,修因一定有果報,因殊勝,果就無比殊勝!從第九章以下這是講果德的成就。「圓滿成就第九」。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這一句是世尊總讚。讚歎阿彌陀佛因地的修行,確確實實不是言語能夠說得盡的。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

  這是讚歎四十八願,願願圓滿了。

  【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這一句是讚歎他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句裡頭特別要注意的,『如實』兩個字,是真真實實的,這不是虛假的!與《金剛經》上所講的完全不一樣。《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這個不是虛妄的,完全是真實的。真實跟虛妄,界限在哪裡?講虛妄就是會變的,會變的就是虛妄。你看看我們這個世間,哪一法不變?有情眾生生老病死,我們人剎那、剎那都在變化,我們從走進這個門來,兩個小時出去,我們身體裡面細胞新陳代謝不知道多少個,變化!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動物變,植物也變,礦物也變,沒有一樣不是在變化的,所以佛講這個世界無常,這個世間是無常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常的,它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是「如實安住」,我們這個世間不實在。如實安住,這真正的莊嚴,具足莊嚴,那是個清淨佛土,這是說他成就,國土成就。

  【阿難聞佛所說。】

  阿難尊者聽到世尊這一番話,他有懷疑,他就說了:

  【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

  這個『成菩提』就是成佛。

  【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實際上,阿難哪有不知道的?是代我們而問,我們不知道,他是代我們問的。法藏菩薩成佛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現在佛?是過去佛?還是未來佛?這是我們很想要知道的。

  【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這一句是真說,這是給我們說老實話,佛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佛也沒有來去,也沒有成與不成。阿彌陀佛如是,諸位同修將來成佛統統如是。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奇怪!其實的確不奇怪,而是我們天天在打妄想。為什麼會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妄想裡面產生的。

  唯識入門的論典是《百法明門》,《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宗入門的一本書。《百法》裡面講時間,時分,講空間,方分。時分、方分是屬於什麼法?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它不是心法,與心不相應;心是八識,八識就沒這東西,與八識不相應。也不是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頭沒有它,與心所法不相應。它也不是色法,色法是物質,五根、六塵是色法,十一個色法,色法裡面就沒有這個東西,統統不相應。不相應,那是怎麼回事情?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抽象的觀念,不是事實。事實上完全沒有,抽象的觀念,抽象的觀念是從你妄想裡面生出來的。如果妄想沒有了,這個法都沒有。所以這個法一共有二十四類,二十四類不相應行法,這不是真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妄想,他怎麼會有二十四個行法?不可能有。所以諸位要把唯識這個事理搞清楚,你相信佛所講的,這話是真的。當我們成佛了,你怎麼樣才能成佛?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那就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也沒有來去,也沒有生滅,連真妄、邪正、是非、善惡統統沒有!這是真的。所以成佛,絕對沒有先佛、後佛,沒有,成佛絕對是平等的。沒有成佛有先後,成了佛之後,沒有先後。像江裡面水、河裡面水,有先後,流到大海裡面去沒有先後,這先後找不到了,流到海裡就沒有了。所以佛在經上講古佛、今佛,是對我們凡夫分別執著上說的,給你講真話是沒有古今,這要知道。先給你說真的,然後再隨我們的常識來說。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跟小本《彌陀經》上講的完全一樣。這個地方,諸位特別要留意,原來經上從頭講到現在,講的法藏比丘示現菩薩,修行成佛,是唱戲表演的。為什麼?他早就成佛!就像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在我們世界上示現一樣,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現八相成道,《梵網經》上說,這是他在娑婆世界第八千次了,他早就成佛!是來表演給我們看的。目的何在?目的是來度眾生的,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讓我們照他這個樣子來學習。原來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表演,也是做樣子的。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這個現是示現,就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北印度一樣,示現成佛的,並不是他第一次成佛。『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閻浮提是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百千俱胝,俱胝是十萬,印度數目字的名稱,就是我們中國的十萬,百千十萬,那由他翻成億,實在講,「百千俱胝那由他」這個數字,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十萬億。那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這個世界十萬億佛國土,佛剎就是佛國土。所以這個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十萬億。十萬億佛剎的那邊,『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比丘在那邊示現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的時間不長,很短,他示現成佛到現在才十劫。西方極樂世界裡面無量無邊的等覺菩薩,都是這十劫成就的,這就想到這個世界不可思議!

  【今現在說法。】

  這也是跟《彌陀經》上完全相同。所以這就是答覆阿難尊者,阿彌陀佛是現在佛,他的壽命很長很長,無量劫!現在才十劫。我們現在去往生,將來在極樂世界,都是元老的身分,為什麼?來得很早,十劫我們就來了;他的壽命是無量劫,十劫就來了,豈不是元老的身分。所以我們現在去,太好了,這個時節因緣非常之難得,決定不能錯過。如果你這一生錯過了,你說我下一生再去,下一生不曉得搞到多少劫去了,也許阿彌陀佛已經滅度了,你還沒去得了,那問題就嚴重了。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人身失掉之後,你有沒有辦法保證你來生得人身?好,來生縱然是保證得人身,得了人身,能不能聞到佛法?今天我們這個世間,聞到佛法的人很多,有幾個人聞到淨土?聞淨土的人有很多,有幾個人聞到《無量壽經》?諸位一層一層的淘汰,那個機會渺茫的不得了!真的是大海撈針,哪有那麼巧的機會一下被你撈住!。

  你知道這個事實,才曉得我們今生這個因緣之可貴,這個因緣的希有,決定不能錯過!多少菩薩想求這個因緣,求不到;我們今天這個因緣擺在面前,當面錯過,那實在太可惜了,所以決定不能錯過。把這一樁事情,當作我們一生生命當中第一樁大事來看,不是你不能辦,是你不肯辦;你說我這裡有事,那裡有事,萬一是到你要命的時候,你還有沒有事了?你所有那些事情都是雞毛蒜皮,都不重要!你說賺錢要緊,我今天不賺錢,沒餓死!

  我這一次在舊金山,遇到一個也是學佛的同修,這個人也很不錯,在舊金山開了個工廠,生意做得很好。去年被人騙了很多錢,人家向他買東西開支票,美國也有空頭支票,不能兌現,要告狀,打官司也未必能夠拿得到,人家沒有錢,未必能夠要得回來。他跑到台灣去問開心法師,問開心法師可不可以用法律的方法,找律師來把錢討回來,開心法師反問他一句話,你是不是沒飯吃了?他聽得懂了,覺悟了,算了,不要,布施掉,這心多安,多自在!沒有憂慮了,沒有痛苦了。你還沒有到沒飯吃,你要它幹什麼?所以人覺悟了,心開意解。學佛要緊,那都不要緊!沒有時間,睡覺有時間,跳舞、打牌有時間,打牌打個三天三夜精神好得不得了,為什麼不拿三天三夜去念佛去?叫他念佛念經,他沒有時間;叫他去玩,他有時間,這都是自欺欺人!一定要覺悟。時間多得不得了,都是自己不會支配,不會去應用。

  在台灣,我那個道場有一批聽經的,開計程車的,大概有二十多輛計程車。他們那個車上都貼了大字阿彌陀佛,統統都是貼阿彌陀佛的。到我講經的時候,他們都不開車了,都排在講堂外面一行,統統都是阿彌陀佛車行的。全都來聽經,他們不做生意,他來聽經;尤其難得的,他們常常去找地方念佛,一念就是一天一夜、兩天兩夜,他不要做生意,這不容易!這些人知足常樂,我一天賺個三、四百塊錢,夠了,今天不要做生意了,他去念佛去、去念經去了。他不會像別人是汲汲去想盡方法去賺錢,他不會,我今天生活費用賺到就不賺了。念經念佛,知足常樂,修自己真正的大事,辦自己要緊的事情。不要緊的事情,不辦!所以彌陀是現在佛,『今現在說法』。

  【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章,因為經常我們後面的時間不多,要趕進度,重要的地方我會細說,像這些地方不太重要,好懂,輕描淡寫,念念就可以過去了。「皆願作佛第十」這是我們要學的。

  【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時講經,給阿難尊者介紹阿彌陀佛修因證果。講這些事情的時候,當時在會的聽眾有阿闍王子,這是講聽眾裡面的一些人。

  【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

  他們這些是一個小圈圈的同參道友。這五百人是個小團體,他們都來聽經。

  【聞之皆大歡喜。】

  聽佛講的時候,非常非常歡喜。

  【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

  這些人聽經,聽到歡喜的時候,他自然就供養佛了,表示敬意,以『華蓋』來供養佛。供養佛之後,再坐到自己座位上來聽經,心裡面有這麼一個願望沒說出來;心裡頭這麼願望,希望我將來作佛跟阿彌陀佛一樣,發了這麼一個願。世尊有他心通,他心裡才動這個念頭,佛就知道了。

  【佛即知之。】

  佛就知道了,知道他們心裡發的這個願。

  【告諸比丘。是王子等。】

  這五百人。

  【後當作佛。】

  以後他們會作佛,這是給他們授記。

  【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

  這一句諸位要好好的看清楚。這些人善根深厚,從前這些人是菩薩,而且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是菩薩,而且在:

  【迦葉佛時。】

  『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前一尊佛。

  【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

  過去生中,釋迦牟尼佛作等覺菩薩的時候,他們是他的學生,這一世釋迦牟尼成佛了,他們是以長者王子的身分又遇到了。這裡面諸位有沒有體會到?李炳南老居士當年講這個經的時候,他在這一段提醒大家,第一個要注意的,即使你修行成了菩薩,你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怎麼樣?還會退轉,菩薩退轉成長者、居士,這個退得多厲害!前生的事情完全不知道。菩薩會退轉,還有隔陰之迷,這是事實。雖然釋迦牟尼佛給他授記,後當作佛,如果他這一生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後來雖然要作佛,但是六道輪迴還不曉得要輪轉多少次,這是事實。所以李老師做了個結論,聞到這個法門,要不發願求生淨土,這個人不是愚痴就是狂妄,提醒我們大家。你細細讀這一段經文確實是如此,所以往往人真的是狂妄,不想求生淨土,來生我還想做法師,還想做長者,我要來護持佛法,弘揚佛法,你看看這一段,很可怕!一定要求生淨土。

  【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這個『代之歡喜』是他們因緣際會特別歡喜,是這一生能夠聽到釋迦牟尼佛宣揚這樣殊勝的法門。這個代他歡喜有兩重意思,一個是過去善根成熟,一個是這一生得到這個法門,決定成就,不會再退轉,不會再輪迴了,這才是真正重要!如果不遇到這個經典,你想想看,有什麼值得歡喜的?我們想想阿闍王子這些人,再想想自己,自己跟他也差不多,為什麼?如果你過去生中,沒有像他們這樣的善根,你這一生能成得了佛嗎?往生就是成佛。這個法門稱為難信之法,你看看大家這些面孔,他像成佛嗎?他像不像個佛?

  成佛,多大的福報!這不是普通人。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他這一生成佛,這個人福報是無量無邊,一切諸佛都讚歎不盡,這不是修其他法門。修其他法門,說老實話,你還是搞輪迴,跟阿闍王子一樣,還是隔陰之迷,還是退轉,還搞這一套。你修這個法門就決定作佛,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佛法,容易修!易修難信,信它太難,信了的人沒有不修,所以信非常非常之難;不信,古人也講得很好,大經沒有能夠流通,這大經是指《無量壽經》,小本《彌陀經》裡面講得太簡略、太簡單了,生信心很難很難。要想叫大家對淨宗生起信心,一定要弘揚《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在過去沒有一個好的本子,弘揚讀誦都有困難,所以夏蓮居實在講是佛菩薩再來,雖然是居士身,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諸位想想看,從宋朝王龍舒就開始會集,會集的本子不圓滿;清朝初年,乾隆年間彭際清節本也不圓滿;咸豐年間,魏源的會本還是有遺憾,這些人都了不起!王龍舒是站著往生的,這其中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是佛菩薩再來的,蕅益大師作的《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對他的讚歎,即使是古佛再來給《阿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

  我們知道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讚歎,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他要不是阿彌陀佛,準是觀世音菩薩,否則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還得了?連蓮池、蕅益都沒有能夠會成一個圓滿的《無量壽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想夏蓮居是什麼人?會成這個本子,確確實實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最完美的,最善、最美的《無量壽經》,這是諸佛菩薩再來,利益我們當代眾生!眾生愈是有苦難,佛菩薩悲心愈重,應現其前來幫助我們,脫離苦海!當然這裡面得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你過去世有深厚的善根,就是像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為什麼?聽了之後,真正生歡喜心,這是你的善根現前;第二個是三寶加持,冥冥當中加持我們,使我們聽了之後,很容易接受、很容易理解,能夠克服一切困難,依教修行,這是三寶加持!這兩種因素,我們這一生才永脫輪迴,圓成佛道,這個因緣希有難逢。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