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四十八願 (第三集) 1990/6 台灣高雄國軍英雄館 檔名:02-006-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四面第六行: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這是聞名,聞阿彌陀佛名號,天人禮敬之願。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
這是「聞名得福願」。後面一句是:
【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末後是修殊勝的行門。這三願都是說聞阿彌陀佛名號所得的殊勝功德利益。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以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眼光不一樣,理想不一樣,願望不一樣。有些人希望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些人認為這個世界也還不錯,很美好,還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種人實在講是大有人在。佛雖然度生本願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圓成無上佛道,但是有些人不願意去,佛對他決定不勉強。你歡喜得人身,得人間的富貴,諸佛菩薩可以幫助你得到。你願意生天,佛菩薩也能夠幫助你生天;換句話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上到成佛,下至人天福報,沒有一樣求不到的。這個三願,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很明顯。
但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是真實的,也有些同修在佛門裡面求願,求了沒有感應,這是什麼緣故?凡是所求一定要如理如法,就是我們常講合情、合理、合法的去求才會有感應。如果不如法、不如理,這種求就不可能有感應,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知道。如果說到感應的原理,根本的原理是「自性能生萬法」,所以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到哪裡求?從自性當中去求,這是它根本的原理,確確實實有求必應;我們的求願違背了心性,當然不會有感應。所以,講如理如法就是要順心性,而不違背心性,這種祈求是會得到感應。
第二種就是修福。像袁了凡居士家庭四訓所說的,也像我們中國《易經》裡面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積德修善一定有好的果報,也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有求必應。但是這種求得只限於人天福報,不能夠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是要從自性當中求。西方極樂世界不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面,因此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從自性當中去求,這一點希望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要記住。
這段包括三願,第一願是說,一個念佛人一心一意念佛,雖然他無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得的果報是人天福德,一定會受人天的尊重,人天的禮敬,這是第一願所說的。第二願,不願往生,來生所得的福報決定超過這一生,一定比這一生要殊勝。第三種,他有殊勝的因緣,這個因緣是修行。我們看看現在這個世間,有很多富貴人家,很可惜的他一生當中遇不到佛法。這就是前生雖然修福,但沒念阿彌陀佛,所以這一生雖然是大富大貴,他聞不到佛法。聞不到佛法,這個損失非常非常之大,究竟大到什麼程度?我在此地限於時間不能跟諸位細說。諸位多看看佛經,或者我在其他地方講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在這邊流通,諸位可以仔細去聽聽。遇不到這個法門,損失實在是沒有法子想像,太大太大了。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裡面有四願,四願也相當的明顯。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三惡道,連惡道的名字都沒有。這是我們在小本《彌陀經》裡面也常常讀到的,大本四十八願裡頭也是這樣說法,可見得這個事實是真實的,絕對不是想像,不是虛構。底下一願說,所有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同一心,住於定聚』,這二句話很重要。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說眾生包括菩薩,因為除了佛之外,九法界都稱為眾生。九界眾生用什麼方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統統都是用信願持名。所以同一心!都是用信、願、持名,這是淨土三資糧,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是講修因。
到西方極樂世界,「住於定聚」,這一句是講果。定聚就是正定聚,換句話說,決定成佛,所謂定就是決定得善果。佛通常把一切眾生分為三類,一類就是「定聚」,一類叫做「邪定聚」。邪定聚就是我們常講的盲修瞎練,不如理、不如法的修行。這種修行縱然修很多的苦行,很長時期的修行,後來得不到結果,這個叫邪定聚,得不到結果的!像經典裡面講古印度許多的外道,他們能夠修到非想非非想天,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二十八層天最高的一層,他能夠修到這個地方;壽命八萬大劫,但是八萬大劫到了他還要墮落,還要搞輪迴,這就是沒有結果。他修的是四禪八定,不是沒有定,佛說這種定叫邪定聚。為什麼叫邪定?得不到正果,不能超越三界,所以這個屬於邪定。另外一類屬於「不定聚」,不定聚這一類的人也佔的數量很多,那就看他的緣分。他要遇到正定聚的緣分,他就跟著學正定;遇到邪定聚的人,他就跟他學邪定,這一類叫不定聚。
這三句把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了,這是佛門通常把一切眾生分為這三類。西方極樂世界全是正定聚,決定成無上菩提。這個法門認真學習,確確實實能夠得到像此地講的利益。『永離熱惱,心得清涼』,這二句我們讀起來非常歡喜,我們也想得到。究竟怎麼樣能得到?給諸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四個字,「老實念佛」。可是老實二個字很不容易!老實人這一生必定成佛,我們學佛所以功夫不得力,毛病出在哪裡?簡單的說,就是不老實,不老實問題嚴重!所以一定要老實,老實不容易做到。
要想真正得到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實在說,古大德給我們做了許多很好的榜樣,可惜我們不留意;也許知道,沒有認真的去效法,沒有認真的去做到。所以我們的修學雖然很勤苦,很勤奮,用了很長的時間,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要問問,病根究竟在哪裡?這就是病,要把根源找出來,然後再把病根消除,經典裡面所說的殊勝果報我們決定可以得到。
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定聚,根源就在我執。你看我們起心動念,念頭一起來就想到「我」,從「我」這個念頭一發展,「我所有」。我所有的財富,我所有的金錢,我所有的地位,我所有的眷屬,這一大堆統統都來了。我們曉得佛告訴我們,我執斷了才能夠出三界,才能夠證阿羅漢果;法執破了才能夠破無明,證得法身,成為法身大士。我、法二執是我們的病根,怎樣把這個捨掉?捨掉要有學問,要有功夫。
什麼叫學問?學問是看破,功夫是放下。真正能夠看破,中國學佛的同修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沒有念過《金剛經》的,別的經也許沒有念過,《金剛經》相信一定都念過。《金剛經》的宗旨就是破執著,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執著「我」、「我相」,我相是虛妄的,「我所有」,我所有的這些相也是虛妄的。也許諸位要說,「我所有」是身外之物,說虛妄的還勉強說得通,「我」怎麼是虛妄的?《金剛經》後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叫有為法?你展開《百法明門》來看看,有為法裡面講的,八個心王是有為法,五十一個心所是有為法,二十四個不相應也是有為法,十一個色法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怎麼不虛妄?
心法、色法統統是虛妄的,你真正能看破,就會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對心心所放不下,就是沒有看破,不曉得這些東西是虛妄的,在這個裡面產生妄想執著。這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如果不是佛給我們點破,我們自己要想覺悟相當不容易。這是佛對我們的大慈大悲,把這個事實的真相一語道破。我們真正能把一切法捨棄掉,捨棄就自在。現在世間人不敢捨棄,他不敢捨棄的原因在哪裡?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他不肯捨。譬如財富,我財富捨掉了,明天吃飯怎麼辦?問題馬上就來了。他要想到明天,想到明年,想到後半輩子,他就不敢捨,堅固的執著。這是世間人每個人都認為這個想法、這個作法是正確的,佛叫我們捨恐怕有問題。對佛教給我們要放下、要看破都打了個疑問,雖然不好意思反對佛,佛說的不敢反對,心裡總是打個疑問。佛說這個話恐怕有點靠不住,不敢照做,這就是對佛法懷疑。懷疑是五種大煩惱之一,貪、瞋、痴、慢、疑,疑什麼?就是對佛這些教訓懷疑,不肯相信。
所以我常勸同修念《了凡四訓》,把《了凡四訓》一口氣從頭到尾念上三百遍,你就會漸漸體會到了。念個三遍、五遍沒用處,念了之後馬上就忘記。念上三百遍,五百遍,你心裡會放光明,會覺悟,你有膽子真正把它捨掉。其實是不是真的捨掉?捨不掉。你自己有這個福報,丟都丟不掉;你沒有福報,想也想不到。你有福報,譬如說你有一千萬的財富,今天統統布施掉了,過二天財富又來了,來的時候總還會多一點,好像利息一樣,總會加一點兒。
所以我們中國現在一般商人,工商界供財神供關公,這實在不曉得什麼人提倡的,我們想不通。關公在我們佛門是護法神,不是財神,把他當作財神,錯了!他不是財神。中國人自古以來供的財神,供誰?范蠡,是春秋時代人,越王勾踐的大夫,范蠡。為什麼供他做財神?那實在是真有道理。范蠡這個人非常有智慧,也很能幹,幫助越王勾踐恢復了自己國家,這是很不容易的!在中國歷史上,國家滅亡再復興起來,沒有幾個。這是自己手上滅亡,從自己手上再復興,把敵人再打敗,的確不簡單,范蠡是第一個功臣。
國家恢復之後,他對於越王勾踐認識非常清楚,他說這個國王只可以跟他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在患難的時候,他需要你幫助他,天下太平了,他不能容你。所以他就改姓名逃掉了,留了一封信給國王,自己就跑掉了。跑出去之後,就做生意,叫陶朱公,他做生意。沒有做幾年就發了大財,發了財之後,他把所有的財富統統布施給那些貧窮的人,統統散掉。散掉之後從頭再來,再做起,做了幾年又發了,發了又散,三聚三散!你看他不講求自己享受,叫社會大眾共同來享他的福報,這是我們中國經商人一個模範。所以中國後人工商業供他做財神,這個有道理。希望有財富的人應當向陶朱公學習,陶朱公就是范蠡。
他這種作法跟《了凡四訓》所講的完全相符合,跟佛法裡面的教訓也完全相符合。那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聖賢已經就做到了。所以命裡面有財,怎麼丟都丟不掉,命裡面沒有財,怎樣保也保不住。佛常講財為五家共有,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命裡沒有財富,保不住,不過是給你看看而已!看看都算財富,所以我就講我的財富是世間第一,我說這個話是有故事的!
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香港有個女居士要送我一個禮物,買一隻手錶送給我。她到銀行裡面去拿錢,那天正好我跟幾個同修跟她一道去,要我去看看買什麼樣的錶。到銀行去,她銀行有二個保險櫃,小抽屜,裡面是些金銀財寶,珠寶、黃金什麼的,不少,打開來給我看一看。我看了看,就跟她說,你只有這一點點?她聽了就很不高興,她說法師,難道你也有?我說我太多太多了!她說在哪裡?我說你的金銀財寶,那些真的東西不敢戴,戴了在香港怕被人家搶;家裡頭又不敢放,放了怕小偷。放在銀行保險櫃,一個星期、二個星期抽出來看一看,就是自己的。我說香港那麼多銀樓,我到那裡去,「拿來,我看看!好,拿回去給我保管」,跟你有什麼二樣?我說像你那樣,我就太多了!
人就那麼愚痴,那一點點算什麼,我說太少了,不足看。看看就算自己的,那哪個銀樓不是我開的?所以世間人就這麼固執、這麼迷惑、這麼樣的顛倒,點都點不醒。不讀佛經確實不開智慧,開了智慧就不一樣了,才真正能夠斷煩惱,熱惱就是煩惱。「清涼自在,如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永遠斷的乾乾淨淨的。『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可見得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個人都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是講他一個標準,一個水平,都在這個以上,沒在這個以下的,這個境界是非常之美好。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段裡面包括了三願,這三願也很明顯,第一個就是「金剛不壞身」。給諸位說,金剛不壞身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得到。其他任何世界裡面縱然壽命長,也有終了的時候,唯獨西方世界的壽命沒有辦法計算,是真正不生不滅,他的身體真正永遠存在。西方世界跟一切諸佛世界不相同,一切諸佛世界,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物質從哪裡來的?是阿賴耶識的相分,這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阿賴耶的相分。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的,這個就特別了。它是什麼東西?它是法性土,身乃是法性身,那是轉八識成四智變現出來的,所以是四智菩提所變現的身土。這與十方一切世界不相同,他的身是永遠不會壞滅的。
『金剛那羅延』,那羅延是梵語,就是天上的金剛力士,這是個比喻,比喻他身體健康強壯,取這個意思。下面一願就是身有光明,我們畫佛像、畫菩薩像都畫個圓光,那是常光,除常光之外,還有放光。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的光明都跟佛差不多,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這是很不可思議!智慧、辯才無礙。
『善談諸法秘要』,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會講經,都會說法,得如來果地上的辯才。『說經行道』,「說經」是言教,「行道」是身教,也就是自己為一切眾生做個榜樣,做個樣子給大家看。這幾天我特別提醒同修們,學佛無論出家在家,最重要的修清淨心。一切時、一切處,不迷惑、不染污,遠離邪知邪見,這樣的人人生才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幸福和快樂不是說在這個世間財富多、地位高,不盡然,我們看到很多有財富、有地位的人並不快樂,很痛苦。乃至於諸位要是讀歷史,我們歷代帝王,帝王可以說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歷代帝王當中真正很快樂、很幸福的,找不到幾個。在中國真正找到幸福快樂的帝王,三個人都找不到,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所以真正快樂是什麼?心裡頭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執著。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一生自由自在,你想想看,這才叫真正幸福。佛教給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切法隨緣不要攀緣,你就快樂,你就幸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更應當牢牢記住佛祖的教訓,決定不攀緣,不要自生煩惱。常常守住清淨心,清淨心就是道,清淨行就是菩薩行,覺而不迷,這才真正要緊。
我們真能這樣做,就是代佛弘法利生。因為別人一看到你,看到你那麼悠閒,那麼安祥,那麼快樂,他一定就問,你這從哪裡得來的?你就可以教給他,我是怎樣得來的。如果我們出家人到處愁眉苦臉,一天到晚痛苦不堪,別人一看:佛不能學!你看看學佛的人這麼苦!這就不是弘法利生,這是障礙佛法流通,這個罪過就大了。所以無論在家、出家,學佛人要活活潑潑、快快樂樂,叫沒有學佛的人一看,「學佛的原來這麼好,這麼快樂、這麼幸福,我也得來學佛」,他就來了。這就是代佛接引眾生,如果做得不如法,效果相反,這就叫滅佛法。所以我們佛子,四眾弟子都一樣的,我們究竟是天天在興佛法,還是天天在滅佛法?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
如理如法的修行,可以說沒有一個不幸福,沒有一個不快樂的。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是在佛法當中求得的,離開佛法可以說是只有這些好名稱,沒有這個事實。真、善、美、慧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但是佛法裡頭有。所以「說經行道」,說經是言教,就是口頭上的宣說,行道是要把佛的教訓完全做到。『語如鐘聲』,這是感應,這是說音聲宏亮,這是好相,這是瑞相。底下一願說: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這個語氣非常的肯定,『一生補處』就是後補佛,像我們娑婆世界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他什麼時候到我們這個世界示現作佛?《彌勒下生經》裡面告訴我們,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這個時間很長。你要問為什麼這樣長?因為他老人家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我們欲界的第四層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他的壽命是四千歲,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諸位算一算就是五十六億七千多萬年,他才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作佛。釋迦牟尼佛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這個世界沒有佛法了,人就非常之痛苦,沒有得度的因緣。一定要到彌勒佛下生,我們這個世間再有佛法。所以現在有些人說彌勒菩薩已經成佛,甚至於說是彌勒菩薩掌天盤,這是妖言惑眾,沒有這回事情,這個沒有根據,經典裡面找不到的,不能夠相信。
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眾生一生當中都能夠證到後補佛。這底下問題又來了,阿彌陀佛的後補佛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成佛,將來後補佛是大勢至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無量無邊,我們要是去了,到哪一輩子才輪到我們?後補一個一個補,要補到哪一輩子,好像渺茫沒希望,尤其是佛的壽命這麼長。諸位要曉得,後補佛不一定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作佛,十方無量無邊恆沙世界,哪個地方有緣你就到哪裡去作佛。所以在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要與大眾廣結善緣,在佛法裡面講廣結法緣。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我們跟李老師主要的是學講經。所以李老師教給我們,他說講經一定要有法緣,如果沒有法緣,講得真好,講得天花亂墜,沒有人聽,那你有什麼法子?將來成了佛,沒有眾生可度。為什麼?與眾生沒有緣。所以每尊佛度眾生的人數不相同,佛不度無緣之人,跟他沒有緣度不了他,一定要有緣。老師就教給我們,如果希望將來講經聽眾多,將來成佛度眾多,一定要記住廣結法緣。
一聽說結緣,有些人就想起來「我沒有錢,怎麼跟人結緣」?實在講結緣不需要錢的,不一定是有錢,你有這個心就結緣了。像我們學講經的人,跟普通一般人心理上就不一樣,我們到一個地方,到一個道場,一個寺廟裡頭,到寺廟,佛弟子的規矩是在大殿上先拜三拜佛。我去拜三拜佛跟人家拜的心願就不一樣。第一拜,我與這個道場有緣,跟它結緣。第二拜,我與這個道場常住結緣,禮拜這裡常住,所有這出家大眾。第三拜,我與這個寺院的信徒結緣,將來到這裡來講經,大家都擁護,人都來了。你看我拜三拜,跟別人拜三拜不一樣!這個方法不要花錢的。
出家之後,初出家沒人供養,很苦!我們就用心願來與大眾結緣。到以後供養多了,多了我學印光法師,學他老人家。印光法師一生,所有一切供養統統印經結緣,所以我不蓋寺廟,也不搞道場。為什麼?蓋了寺廟,收了徒弟,將來我死了他們要爭奪財產,要打架,丟人丟透了!所以我把這個錢統統拿去印經,給全世界每個地方去結緣,所以緣就結得很廣。我今天在全世界,身上可以不要放一分錢,遊歷世界。到哪個地方有人給我買飛機票,有人招待我吃住,陪著我去旅遊去玩,你看多自在!雖然口袋裡空空,一分錢沒有,我一樣都不缺乏。這是聽佛的話,照佛教訓來做,與一切眾生結法緣。
所以人家供養,把道場供養給我,我不敢受,我決定不要。為什麼?我們出了家,出了家就沒有家了;送個道場,就是又送個家給我,叫我再回家去,這事情不能幹,這個很危險,要警惕!所以頭腦要清醒,不要被人欺騙,不要上人家的圈套。「法師,我這個地方的山很大,廟也很大,我送給你。」這是圈套,是陷阱,太可怕了,太恐怖了,不可以要的!所以我們常常想到古人講,一個人在世間,充其量也不過日食三餐,夜眠六尺,這個多消遙、多自在。何必自己找自己的苦惱,自己找自己麻煩,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就叫愚痴。我不愚痴,我的頭腦很清醒,不愚痴、不迷惑。
這就說明出了家,得了信徒的供養,我們要給信徒修福。修福,最殊勝的修福是印經布施,這是一點都不浪費,決定沒有過失。印經要印得像樣子,要印得很精美,為什麼?人家拿在手上,就是不要他也不忍心把它丟掉;你要是很隨便的去印,人家一看這個東西,他丟到字紙簍去,不要了。所以印得很漂亮、很莊嚴,他拿在手上會很歡喜,不看也不忍心丟掉,這個要注意的。成本高一點沒有關係,一定要講求精美,對於紙張、裝訂、印刷、內容都要講求,這個樣子才能夠真正替眾生修福。
所以,我們的福報不要享受,印光大師一生沒有自己做一件衣服,飲食跟常住完全一樣,沒有單獨加個菜,所有供養全印經布施掉了。他在世的時候,就用十方的供養辦了個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這是印祖一生的事業。有一年好像有旱災,他在印經款項裡面撥三千元去賑災,我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情,才曉得印祖一生就做一樁事情,「印經布施」。用這個方法來弘法利生,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應當要做的。底下講: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主要的內容就是「隨意教化」。有很多人悲心特別強,自己沒成佛就想去幫助別人成佛,正如同地藏王菩薩一樣,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大有地藏的大願,地藏大願也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圓滿。西方極樂世界是個開放的社會,阿彌陀佛是個民主的老師,我們到那個地方去,隨心所欲,老師都會幫助我們,都會成全我們。你說他方世界與我有緣的人很多,現在他們的緣成熟了,所謂成熟就是你跟他講經說法他能相信,他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夠奉行,這就是緣成熟。緣成熟了趕快去幫助他,趕快去度他,度就是幫助的意思,去幫助他。在西方極樂世界,隨心所願,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想到哪裡去就可以到哪裡去,想用什麼身分去幫助眾生就用什麼身分;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說法就能現什麼樣的身分。說三十二應身這是歸納大類,其實菩薩應現之身無量無邊,無非都是幫助一切眾生。
從西方世界回來,再入娑婆世界,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入了娑婆世界會不會退轉?阿彌陀佛本願裡面說,決定不退轉。這個地方要特別留意的,如果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打個轉,你要是有這個能力成就了,成就菩薩身分,再要回入娑婆度眾生,給諸位說菩薩也有隔陰之迷,菩薩也有退轉,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唯獨西方極樂世界回來的菩薩不退轉,這一願主要是給我們說這一點。
這些菩薩來教化眾生,有個特色,他跟別的菩薩教化眾生不一樣,這個特色就在此地這三句話。第一個是『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這是第一個條件。他對於大乘佛法能夠生起信心,不但是大乘佛法,特別是淨土法門生起信心。怎麼曉得是淨土法門?因為第三句他說出來了。第二句是『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覺悟,念念覺而不迷。『行普賢道』,普賢道就是修淨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由此可知,此地講的信心,講的菩提行,統統指歸淨土法門,有末後「普賢道」這一句在此地。這些倒駕慈航的菩薩們,他們或者是說法幫助眾生,或者聽法做影響眾,他雖然不說法,法師說法他來聽,他來聽是影響別人。他在社會上有道德、有學問,這個法師或者是很年輕,大德們坐在這裡,大概講得不錯,否則的話這麼多人為什麼來聽?做影響眾。所以聽眾裡面,也有很多是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而來的,不一定是在台上講的人,聽眾當中就有,為道場作影響眾。這都是屬於菩薩行,『隨意修習,無不圓滿』。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段裡面有二願,這二願與我們生活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在這個世間,每天勞碌奔波,非常之辛苦,有幾個人能夠在空下來的時候,冷靜去想一想,我為什麼這麼辛苦?為什麼這麼忙碌?到底為什麼?如果有幾個為什麼,這個人就回頭了,就覺悟了。你為誰忙?為誰辛苦為誰忙?用得著這麼忙嗎?如果說是為了穿衣吃飯,那簡單,花不了多少錢,用不著那麼辛苦,何必那麼忙碌?由此可知,種種繁忙,說老實話是盲目的,這是真的。編出很多很多的理由,其實那些理由都不是真實的,人生的意義、價值喪失掉了,這在佛法裡頭,總說一句話叫業障。他來幹什麼?來造業的,來受業報的。從前造的業,現在在受報,受報的時候再造業,來世受的報比這一世還要苦,忙忙碌碌空過一生,你說多冤枉!所以一定要覺悟。
忙碌最大的理由就是飲食,衣、食、住、行,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阿彌陀佛替我們解決了。大概阿彌陀佛在從前遊歷、參訪、考察、觀光,看到許多世界眾生為衣食一天到晚在忙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就是衣食住行從此以後不要再操心。想吃什麼,吃的東西就來了;吃完了之後不要了,不要就沒了,也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收拾,統統不要。想要就來,天上就飛來;不要了,不要就沒有了,就飛走,你看這多自在!想穿什麼衣服,衣服已經在身上,不要去買料子,不要去裁縫。你看看這麼好的一個地方,你要不要去?
還有人喜歡這些珠寶,戴著一身珠光寶氣,西方世界,一動念頭,珠光寶氣都在身上,而且那個寶才叫真正的寶物。我們這個世間的金銀珠寶,在西方極樂世界沒人要!你看黃金,大家認為這個不得了,西方極樂世界黃金是舖馬路的,像我們這裡柏油一樣,舖馬路的。誰拿著舖馬路的東西戴在身上?那多難為情!你們認為的寶石、翡翠、寶玉,西方極樂世界是建築房子的材料,你看那裡的宮殿、街道都是七寶,七寶造成。連他們的游泳池都是七寶的,我們叫游泳池,他們那是七寶蓮池,都是這些珍寶成就的,所以那是建築材料。我們這個地方因為太希有了,所以大家認為這是寶物,非常珍貴,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文都不值,這是我們要覺悟。
所以喜歡珠寶,憂慮衣食住行,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永遠解決了,從此以後再不要為這個操心,你看多自在!我們曉得這個好處,要認真努力的去念佛。這個絕對不是阿彌陀佛在這裡誘惑我們,我們知道佛絕對不說妄語。《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就是他所講的完全跟事實一樣,不增不減,這叫如語,「不誑語,不妄語」,句句都是真實話。我們如果不相信,過失是在我們這邊,佛沒有過失,相信的人就有福,就是第一願的意思。
底下一願,這是講「供佛之願」。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應當要親近他,應當要跟他學習。跟他學習,見到佛總要送點供養,用什麼東西供養?你所想送給佛的禮物隨心所欲,想用什麼供養,供具已經在手上,呈獻給佛,供養具是隨念變化所得。十方諸佛接不接受?接受,我們有這個心念供佛,佛應念接受我們的供養。我們今天供養佛菩薩,只能在形像面前供養,他接不接受我們都不曉得。說老實話,我們的心不清淨,佛就不接受。譬如說我今天以香花、水果來供佛,希望佛保佑我發財,你說佛接不接受?這個條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為什麼?接受你供養,要保佑你發財,佛不願意保佑你發財,所以他也不接受你供養。
所以供佛的心要清淨心,不能有任何條件,你附帶條件的供養佛,佛是不會接受的,佛是不會答應的。你供養神,神是跟你有時候談條件的,佛菩薩、阿羅漢不會跟你談條件。不但佛菩薩、阿羅漢,說實在話,真正修行的出家人,也不會接受你有條件的供養;因為有條件的,心不清淨,這是不如法。如法的供養是無條件的,只是我敬仰之心,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就對了。再看底下一節,第十九節。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這一願一看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依報莊嚴,就是他世界的美好。前面都是說往生的人說他們的情況,現在說它的物質環境。說『嚴淨光麗』,嚴是莊嚴,淨是清淨,光是光明,麗是華麗,這四個字簡簡單單把極樂世界的環境,物質環境給我們形容出來了。『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這幾句話依序說是達到了極處,它的美好是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沒有方法能夠想像得到的,也沒有方法能夠說得出來的;沒有辦法稱說,也沒辦法想像,窮微極妙!
【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如來的法性土,唯佛與佛才能究竟徹底明瞭。等覺菩薩如果不是佛力加持,他也沒有辦法搞清楚,何況以下的!這是說到極樂世界的大眾,他們的神通、道力雖然是跟佛差不多,那只是差不多,還沒有完全成佛。雖然他天眼洞視,他心遍知,但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物質環境,他還是搞不清楚,可見那個物質環境之美好。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能夠辨別,能夠完全一樣一樣指得出來,能夠辨別它的形狀、色相、光明、相狀、名字、數目,有人能夠完全說得出來的,佛就說那我也不成佛了。你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物質環境之美好,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不能夠跟他相比的。
本經,實在講這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詳細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以淨土的經典,實在講就是這一章,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五經都是這一章的詳細註解,詳細說明。如果嫌說的還不夠詳細,我再告訴諸位,那一部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廣說《無量壽經》;換句話說,就是這本《無量壽經》的詳細註解,那註得相當詳細了。再更詳細的,這就是一部《大藏經》,一部《大藏經》就是這部《彌陀經》的細註!你才曉得這個經在整個佛法當中所佔的地位,所有的分量。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很不可思議!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喜歡綠色的樹,樹木花草,不管中國、外國,古人今人都有偏好,都歡喜。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大概十方往生的這些眾生都喜歡這些東西,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就特別美好,樹也非常之高大。不但樹好,樹都是寶樹,不但是寶樹,這樹還會說法。這個樹實際上就像我們現在發明的電視一樣,我們電視還用許多複雜的機件,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這個樹木有光有影,光影當中顯現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我們今天在此地這一會,西方極樂世界寶樹裡頭都現出來,那邊人坐在那裡看電視,看到我們這個場面,看到我們每個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看得很清楚,我們心裡動什麼念頭,他們也都知道。
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想看看我們娑婆世界,我們從前住的地球,從前住的台灣高雄市,我們家親眷屬什麼樣子,在那個樹裡頭都看到,統統看到,清清楚楚。每天都跟家人見面,都知道家人什麼狀況。家人真正發心要想脫離輪迴,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來,立刻就回來。緣成熟了,菩薩就倒駕慈航,立刻回來幫助我們修學這樣一個殊勝的法門。這是『無量色樹』,「樹現佛剎」,這是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地方、這個世界好的樹木是有,但是不能夠現相,西方極樂世界的寶樹能現種種色相。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要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它也是太空當中的一顆星球。但是這個星球非常非常大,我們現在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為什麼?我們現在科學的工具還達不到這樣的距離,達不到。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講大世界,講娑婆世界,不是講我們地球,這一點諸位同修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就像現在我們所講的銀河系,這是一尊佛的教區。這個大星系的西方,過十萬億個這樣的大星系,那邊有個星系,就是屬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化區。
我們今天科學工具大概能夠觀察到的,也不過是一、二百個銀河系而已。我們想想,十萬億個銀河系的那一邊,現在科學還是萌芽時期,還沒有辦法看得到。所以我在外國跟一些外國人談到西方淨土,外國人偏重在科技,我告訴他們,西方極樂世界的科學登峰造極,發展到最圓滿的地方了。科學家要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宇宙之間最偉大的科學家,要跟他去學才行。不拜他做老師,我們的科學太幼稚了,沒有辦法跟人比。你看看,人家一念之間,就從十萬億的佛國土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了,我們今天什麼樣的速度都沒有辦法比,講光速、講電波都沒辦法。光的速度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從銀河系這一邊到那一邊就要二十多萬年,你想想這怎麼得了!那要用光的速度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曉得要多少劫數來算,不能達到。你想想看,他的科技發達高明,我們是望塵莫及!
我們的無線電波,今天講電視廣播,稍微距離遠一點或者是受些障礙,畫面都不清楚,有的還收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這些機器,光是這樹之間,十方剎土的影像,想看哪個地方,不要去撥按扭,腦子我想看哪裡,那個畫面就現前。你想想看,我們科技怎麼能跟他比?不能比!所以我說阿彌陀佛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學科技的人不能不念佛,不能不往生。
這個世界之大確實遍照十方剎土,我們現在雖然是見不到,但是阿彌陀佛的音聲,這句佛號我們聽到了,阿彌陀佛的經典我們看到了。經典所在之處,佛號所聞之處,就是極樂世界光明所照之處,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只要我們心地清淨,這個障礙就解除,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必然感應道交。所以我們今天見不到,是我們本身有障礙,不是佛的光明沒有照到。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這個佛號,給我們講這部經,是引導我們排除自己的障礙,無量壽國的光明自自然然就感應道交。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
後面這二章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
【上至虛空。】
這是從地面到虛空,講它種種的莊嚴。
【宮殿。樓觀。池流。花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前面我們只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環境是無量珍寶所成,連樹木花草都是珍寶所成的。我們這個世間有寶,有這些寶物,寶物不香,沒有香味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居然放香,而且香氣普聞十方法界,這個事情也是真實的。在我想像當中,我們同修可能就有不少人聞到過異香,特別是初學佛的人。初學佛的人你在念經的時候,在念佛的時候,在心地很安靜的時候,忽然聞到一陣香。這一陣香絕對不是花香,也不是我們燒的香,會很奇妙的香,時間長短不一定。
這個香的來源有二種,一種是我們自己在念佛、誦經的時候,有天人從這裡經過,看到你在這裡用功、拜佛,他會合掌恭敬,在這裡稱讚。天人身上有香氣,我們會聞到,這是一種。另外一種就是心地清淨,得清淨心,真正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光沒有見到,香先聞到。所以一個念佛人居住這個地方,常常有異香,特別是不學佛的人要到你家裡來,他會感覺得你家裡處處都有種奇妙之香,這是個非常好的瑞相。
這個香不是我們求來的,不能夠希求,有求的念頭,心就不清淨,老老實實念佛,自自然然感應道交。這也是許多人有這個感應,證明西方世界的物質放出寶香確實是遍滿法界。我們今天聞不到,是鼻根有了毛病,這是個機器,有故障了;我們聽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音樂,是耳根這個收音機發生故障,有毛病;見不到佛光,這是眼睛有故障。六根都有故障,所以跟他不能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現在好好的修心,諸位要知道,在佛法的理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我們人這個身體,身體是部機器,等於裡面許許多多零件組合出來的,組合的非常完整,非常的圓滿。我們要問,什麼人在組合?有很多人想不通,認為總有個人在那裡組合,這個人是誰?是上帝!上帝造人、造世界。他想不通,就想了一個上帝,上帝從哪兒來的?上帝是人想像想出來的,哪來的上帝?佛法告訴我們的,就很有道理。什麼力量在哪裡組合?心裡面的念頭。所以你的心念清淨,清淨心的組合就非常正常,一點差錯都沒有。
我們中國古老的醫學,我過去跟李老師學經的時候,李老師他是博學多能,他中醫很好,在台中很有名氣。他跟我們講中醫的醫理,他說我們中國的醫學主要不是治病的,中國醫學主要的目標是講什麼?是講長生。按照中國醫學原理來講,每個人的壽命應當要活二百歲以上。就是這部機器,你要會保養,用得很正常,不會把它損壞的話,它的壽命應當是二百年以上。你沒有到二百年就壞掉,就是說你蹧蹋了這個機器,你不會保養,你不會運用。可惜,這個機器沒有用幾年就被你用壞掉,過失不在機器,是在你使用的人,你不會養身!
所以佛法也是最高明的養身之道。養身最重要的要懂得養心,心是靜的,心裡面是清淨的,心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所以養心,心要清淨,心要虛,心裡頭一點東西沒有,這個心就清淨。心清淨,所有一切零件組合就正常,這個身體使用二百年那是應當的。病從哪裡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胡思亂想,裡面這些零件在組織上就發生變化;換句話說,它組織逐漸逐漸就變的不正常,不正常的組織就是種種疾病都出來了。所以病從哪裡來的?病從妄想裡頭來的!我們養身,身要動,身是要動作的。身不動那就是死人了,人死了才不動,活人要動,活動!中心叫活動中心,活了就要動,不動就死了,不動就不活了!身要動,心不能動,現在人顛倒,身要不動,心天天在動,恰恰相反。這樣一來,奇奇怪怪的病就來了,壽命也就短了,根本原因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佛法裡面用法輪表法,輪,輪心是清淨的,心是非有非無,輪的圓周在動。我們身要動,心要靜,心不但要靜,心要虛,心裡頭一無所有,這樣的人決定長壽,這樣的人決定不生病。所以諸位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亂想就不生病,胡思亂想是一定會生病的。病從哪裡來?今天大家知道了,從胡思亂想來的,你想的愈多,病就愈多,不想,病就沒有了。諸位要是有什麼病痛的人,從今天起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念上三個月,不要看醫生病就好了,就沒有病了。這是佛法,也是最高明的養身之道。
西方世界的寶香能增長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認識、使我們理解,更認真的去修菩薩行,更認真努力念佛求生淨土。以上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物質狀況,環境之美好。末後二段是講十方世界的菩薩們,後面二段是阿彌陀佛幫助十方世界的菩薩眾。這是特別的大願,跟前面所講的不一樣,前面我們看「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加上這個,後頭就沒有了。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
這就不是一切眾生,是他方世界的菩薩。
【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裡面有二願,都是特別照顧他方世界的菩薩。諸位要知道,十方世界的菩薩想聽這個法門也不是容易事情,如果沒有緣分、沒有福報聽不到的。菩薩比我們聰明,聽到這個法門之後,他的成就也比我們殊勝。即使他的悲願深廣,他還要普度眾生,不願意馬上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他必然是勸勉一切大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替阿彌陀佛做接引的工作、做招生的工作。他叫別人先去,自己最後去,這個精神非常偉大,非常了不起!值得讚歎,值得我們佩服。對於這些菩薩們,阿彌陀佛神力特別加持他,使他的智慧、神通、道力一天一天在增長。我們看經文。
『諸菩薩眾,聞我名已』,菩薩之聞當然是三慧具足,聞、思、修三慧具足,不是普通泛泛之聞。聽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是聽到《無量壽經》,或者是《阿彌陀經》,他就能夠得到『清淨』,就能夠得到『解脫』。這個清淨從此以後絕對離開一切染著,他心就清淨了。不但世間法不能夠染污他的清淨心,出世間一切佛法他也不染污,所以他得到真正的清淨,無上的清淨。解脫就是講煩惱、纏縛,這個沒有了,他煩惱斷掉了,沒有任何人可以能夠纏縛他,他已經統統不接受,所以他身心都得到解脫。
他所證的三昧,三昧就是得定,這個定叫『普等三昧』,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換句話說,他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他用心是清淨、平等、普遍的,這個叫做「普等三昧」。『諸深總持』,總持的意思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是這二個字普通的解釋。在本宗裡面,諸深總持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得到這個法門之後永遠不會失掉,不但自己修,而且勸勉一切同修都修學這個法門,一直到成佛。這是「普等三昧願」。
下面是「定中供佛」,這是菩薩大願,對於一切諸佛沒有不尊敬的、沒有不欽慕,沒有不向諸佛如來學習的。我們欽慕諸佛、學習諸佛,先要供養諸佛,也就是對上我們講供養,對平輩我們講結緣,就是剛才講的要廣結法緣,將來弘法、成佛才能夠廣度眾生,因此他在『定中常供無量無邊諸佛』。也許有人說,入了定怎麼能去供養?有很多人誤會,認為入定一定在那裡盤腿面壁,這叫入定。這個定叫小定,幼稚園所學的,真正的大定是什麼?你看《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坐禪,六祖大師講的坐禪,不是盤腿面壁坐在那裡,那不是六祖所說的意思。六祖所說的「坐」,坐是不動,坐就是很穩當不動,取「不動」這個意思,坐是取這個意思。禪是什麼?禪是外不著相,能夠不執著一切相,這個叫禪;內不動心叫做定,所以禪定的意思是這個講法。行住坐臥統統都是坐禪,都叫禪定。有很多人只著重在形式、形象上,這個錯了。
如果說成了佛,有人問,成佛有什麼好處?成佛還不是被人供養在這個地方,佛站在這裡站得很辛苦,一天到晚站在這個地方。不站就坐在那個地方,這個佛我不要成,成佛沒有意思,一天到晚坐在那裡,就叫人家來禮拜,這有什麼意思!這都是從形象上錯解了佛法名詞的意義。所謂禪定,行住坐臥統統在禪定裡面,統統叫修禪定。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叫禪定。所以他天天去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他不執著能供養的自己,也不執著所供養的諸佛如來,再不執著當中所供養的供養具,所以三輪體空,這叫做「定中供佛」。
這樣供養,他還能保持三輪體空,保持身心清淨,不失定意。因為有很多菩薩一供養佛,佛對他一摩頂、授記、讚歎,他起歡喜心,定就沒有了;或者佛不讚歎他,他心裡就懊惱。你看我供養佛,佛對我好像都沒有一點表情,他心裡又難過了,這定也沒有了。所以一起念頭,定就沒有了。這些菩薩供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看末後這一願,末後這一段還是為諸菩薩的,十方世界菩薩: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
都是講他方世界菩薩聞阿彌陀佛名號,聞《無量壽經》,所得的功德利益。
【證離生法。獲陀羅尼。】
『離生』是永遠出離三界生死,他雖然到三界裡面來教化眾生,那是示現的。生死是自在的,不是業報,是來應化的,這是得阿彌陀佛神力的加持,永脫輪迴生死。『獲陀羅尼』,陀羅尼是總持法門,也就是說一切佛法,善巧方便,沒有不通達的,這樣才能夠自在教化一切眾生。
【清淨歡喜。得平等住。】
『平等住』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覺,我們這部經的經題就是「清淨、平等、覺」,他真正得到了。
【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裡頭還有個特殊的,就是『一二三忍』。一二三忍,古德有很多說法,釋迦牟尼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講,第一種音響忍,第二種是柔順忍,第三種是無生法忍。前面二種忍沒有說出一個標準,但是無生法忍是一個毫無疑問的一個標準存在。無生法忍什麼人證得?《仁王經》上告訴我們,無生法忍有三品,下品無生忍是七地菩薩,中品是八地菩薩,上品是九地菩薩。這就是把十方一般菩薩聽到阿彌陀佛名號,接受這個法門,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個菩薩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七地、八地、九地,這不可思議!如果憑他自己功力修學,那得兩個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兩個阿僧祇劫才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是第三個阿僧祇劫修的。他不必要,只要聽到這個法門,念阿彌陀佛,就把地位升到這麼高。所以這是不可思議,這也是難信之法。
『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現證就是不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前就證得三不退,就是圓證三不退。這也是我們常常在講席當中提醒諸位同修,如果真正念佛,老實念佛,念到心地清淨,清淨到相當的程度,我們沒往生,現在也是圓證三不退,這是真的。菩薩更不必說,我們一般人都可以做得到,就看你功夫的淺深。
這一章經文我就講到此地。聽說有不少同修要發心皈依,皈依的大意我昨天跟諸位說過。希望同修們千萬要記住,你能夠明白三皈的大意,就等於我在此地給你傳授三皈。但是我們學了淨土法門之後,這個皈依又不一樣了。往年我跟諸位解說皈依是一般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的,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也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都是這樣說的。自從我講這部《無量壽經》,大概是講到第三遍的時候,我在新加坡講的。這部經在正宗分講圓滿的時候,那邊有同修一百七十多人發心皈依。一百七十多人一下要皈依,起法名都來不及,忽然想到法名是現成的,在哪裡?就在本經第九十面,諸位把九十面翻開,這個法名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取的,你說這個多好,太好了!不要再取法名了。所以我就把三皈依,現在的術語叫落實,三皈也落實了。
落實到我們皈依佛,皈依那一位佛?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法,法是經典,我們皈依《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皈依這部法寶。皈依僧,僧寶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聖賢僧,這是我們真正皈依處。法名在第九十面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我把這個經文念給大家聽聽。
【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此地講的『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這個數目裡頭有我在內,也有你們每位同修在內。我們大家都是這個數字之內的,不是這個數目字之外的,可見這個經是佛對我說的,不是對別人說的。我們從前沒有發心,今天才發心,『今始初發』。從前不念佛,今天才開始念阿彌陀佛,『種諸善根』就是念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就是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這是佛給我們授記,我們將來每個人都可以往生,決定往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前面四十八願說了,將來都在西方極樂世界做後補佛。到哪裡去成佛?『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將來到他方世界,哪個世界跟你有緣你到哪裡成佛。成佛的時候,『同名妙音如來』,現在授法名就統統是妙音居士,妙音菩薩。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往他方世界成佛,同名妙音如來,你看這個緣多麼殊勝!
所以從此以後,我跟大家講三皈,除了一般三皈之外,特別教給大家,我們皈依佛是阿彌陀佛,皈依法是這部《無量壽經》,皈依僧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我們的法名佛已經給我們取好了,「妙音」,我給大家的皈依證,皈依證上統統印上妙音。皈依的儀式非常簡單,重要的是要把皈依的意義、皈依的功德、皈依修學的方法告訴大家,這些都在昨天跟今天講明白。皈依的儀式在佛面前把誓詞念三遍,拜三拜,這個儀式就圓滿了。我不在,你依照這個誓詞在佛菩薩面前念三遍,告訴我,我把皈依證寄給你。我給你做證明,你是三寶弟子,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你是妙音居士,將來是妙音如來。今天到此地圓滿,時間正好。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