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七八集)  2017/9/15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7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五O頁第二行看起:

  「彭氏《起信論》釋曰」,彭二林居士,就是彭際清,清朝時候人,他的《無量壽經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無量壽經起信論》解釋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到這個地方,是本經正宗分的圓滿,下面接著是流通分。什麼叫正宗?前面說過,很久了,到這個地方,我們再溫習一下。「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廣大誓願,為令行者生擔荷心。發起悲智,具普賢願故」。這部經前面是序分,是介紹《無量壽經》源遠流長。正宗分,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說明這部經是說些什麼。特別在此地提出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第六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淨土宗的理論、修行方法、果德,全在這段經文裡面。希望依教修行的人,要發真實的大願,大慈大悲,還要有大智。沒有大智不能相信,半信半疑的人多,真正肯信的人不多,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從因果上說,前面也提到,真正能相信這部經,一點懷疑都沒有,他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諸佛,累積的善根福德,這一生遇到了毫不懷疑,信願持名,真的往生了。往生就是成就,不是普通的成就,是究竟圓滿的成就,太難得了!有沒有?有,不多,念佛人當中,臨終往生,瑞相稀有的人並不多。這些事、理,佛都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都看到了,都讀到了。可貴的,深信不疑,懇切的大願,求生淨土,這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都不中斷。所以稱之為易行難信之法門,很容易做,沒有一個人做不到。依照這個方法修,沒有一個人不成就,真難得!我們就像經中所說的一樣,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遇到就肯信、就能信,遇到就發願,祝福你,這一生當中成就圓滿功德。

  第二,「次明法藏廣大功德,為令行者生真實心,廣行方便,滿普賢行故」。普賢行,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接受淨土,不再懷疑了,是講《華嚴經》,講到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因地都是發心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而成就的,大德大行!學到這個地方非常受感動,再回頭認真仔細想想,無量法門,哪一個法門我有把握成就?這回頭一想,八萬四千法門都沒有把握,真正有把握的,還是這個經上所說的,《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所以我把這些大經大論,一生當中非常喜愛的,放棄了,為什麼放棄?難行,我做不到,信願持名,這個我可以做到,有把握做到,沒有把握,做不到的放棄了,所以專修《無量壽經》,淨土五經講過一遍,最後回歸到淨宗,死心塌地一門深入,再不會動搖了。這是正如彭際清居士所說,廣行方便,滿普賢行。

  下面第四,「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間果報,為令行者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生彼國故」。這是末後的一句。這部經上給我們說明,往生的正因,信願持名,就這四個字。世間果報,一生成就,這世間果報。所以期望著我們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三昧就是一心不亂,也就是佛家講的禪定,三昧是梵語的音譯。念佛的功夫一般說來有三等,最下面的是功夫成片。得到功夫成片,一般你常常會夢見阿彌陀佛,定中見佛,佛會送信息給你,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長,命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往生,你接到阿彌陀佛的通知,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必定往生。這個時候萬緣放下,對這個世間再也沒有留戀了,這就是成就。功夫再高一點的,事一心不亂,相當於阿羅漢的境界,見佛比前面的一位容易多了。再高的,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理一心,事一心是一般禪定功夫,真正證得。所以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定得生淨土。

  「準彭氏之說,要而言之,其首二則是勸願」,也就是經上常說的「發菩提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經上常常講的發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為什麼?你發心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為什麼作佛?為度眾生。沒有成佛之前度眾生,這個路很艱難,自己定慧力量不夠,到極樂世界成就圓滿的定慧,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像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以說,在一切時一切處,化身無量無邊,是真的不是假的,能度一切有緣眾生,沒有緣的跟他結緣,有緣的就得度了,沒有障礙,滿普度眾生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真正發菩提心。

  最後「勸行。止惡行善,而善中之王則持名也」。這句話非常重要!什麼是最善?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善法,就是念佛,沒人知道。是真的嗎?你要仔細想想,它是真的。為什麼?輪迴不容易超越,不能超越輪迴,我們在這一生所行的險道,非常危險,出輪迴就保險了,保證不墮三惡道了,不出輪迴,誰也不敢保證。三惡道,餓鬼、地獄、畜生,人在命終之後,去三惡道的多,太多太多了!再得人身,或者生天,少數。天有二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殊勝,但是他有壽命,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是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長,再長有到的時候。人生百歲,不容易,算是長壽了,可是一百年很容易就到了。我距離一百年眼看就要到。何況你還不能避免老苦、生苦、病苦、死苦,得人身必須要受,不受老苦你就短命,短命不願意,老苦你就要接受。所以冷靜去思惟,我們對於人道這一道,留戀的心自然就淡了。到哪裡去?我們今天是走運,中獎了,中了第一特獎,這第一特獎是什麼?信願持名,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間聖賢君子都不會騙人,佛菩薩怎麼可能騙人?給我們說的話句句真實。還有什麼事比這更大的?沒有了,頭等大事。

  在我們這個世間,當前頭等大事是漢學不能失傳,這頭等大事。你要真正發心,我學漢學為什麼?為往聖繼絕學,我為的是這個,從老師那裡接受過來,在我這有生之年發揚光大,更重要的是我要找傳人,繼承這一樁大事,讓漢學在這個地球上永遠常住。這個願大了,住在世間,沒有比這個願更大的。你能發這個願,中國老祖宗不止百家姓,這萬家姓,每個姓氏的老祖宗都加持你,都保佑你,你把人間頭等大事擔負起來了。

  漢學出現在中國五千年前,傳到今天,我們看到危險,那是什麼?沒人學了。我們的時間只有十年,不長,這個十年不能把握住,沒有人承傳,漢學會在地球上消失,它是人類的瑰寶。人希望一生過得幸福快樂,希望家庭美滿,家和萬事興,希望事業順利,希望社會安定,希望國家富強,希望天下太平。希望能不能變成真實?能,為什麼能?有漢學就能。這麼好的東西,非常可惜,大家疏忽了,不肯學了。十年之後你想學也學不到了,為什麼?沒老師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幾個老師,把他們請來,老師都歡喜,老師就希望有人繼承,你要發心繼承,老師歡喜。這些老師都是七十歲以上了,再過十年都不在了,你想學沒地方學了,漢學就會斷絕。所以我希望同學們進入漢學院,你們是來繼承漢學,不讓漢學喪失,有這麼大的使命。那你就想到,五千年來的老祖宗,世世代代承傳,他歡不歡喜?他保不保護你?你是他們心目當中的寶!承傳漢學之寶,這還得了嗎?只要這個志願不退轉,你的一生再苦也能度過,你也不會畏懼。這是善中之王,善中之善。

  第二樁,可以跟這個相比的,那就是團結全世界的宗教,讓宗教回歸教育。這也是大事。如果宗教不回歸教育,宗教變質了,變什麼?變成迷信。經只會念,不懂意思,那就變成迷信。這個可怕。所以英國漢學院的校長了不起,他發大心,跟王子兩個人,要在學校成立一個和諧博士班。這個博士班學的是什麼?這個博士班,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宗教,在這裡學習他們自己的宗教,也要學習別人的宗教,這就是把宗教再回歸到教育,回歸到它本來面目。每個宗教都是教育,所以湯恩比博士說,宗教(就是講宗教教育)是人類不能缺少的。宗教教育的內容是什麼?跟漢學完全相同,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這四種教育是它的內容。

  在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教育裡面,善中之王,信願持名,我們遇到了,這多幸運!而且一生保證成就,誰保證?阿彌陀佛保證,釋迦如來保證,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保證,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多麼快樂,沒有白來,意義重大,我們繼承漢學,我們繼承所有宗教,法脈。現在培養學生,和諧學院只有博士班,三年畢業,三年之後,我就想到學校大概有三十位夠格的傳教師,拿到博士學位,是學校的教授,大概有三十人到五十人,有三五十個教授,三年之後,就可以正式成立一個宗教教育學院,像漢學院。宗教教育學院,培養各個不同宗教的合格的傳教師,宗教可以復興。那就可以,如果能夠有一百到一百五十個博士,宗教教育博士,有一百到一百五十個,就可以正式辦一個世界宗教大學。往後,我相信至少五百年到一千年,宗教復興了,人人都接受過宗教教育,人人都是好人,善中之善。這個世界都變成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把地球變成淨土,把這個世界變成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

  希望同學們能發這個大心,能發這個大願。真正發這個願,我相信你,命中什麼都沒有不要緊,我命中也什麼都沒有,到現在老了,老了還不錯,樣樣都有人照顧,一般老人有老苦,我還沒有嘗到老苦的味道。這個要感謝諸佛菩薩保佑,我們行的是菩薩道,所以佛菩薩要保佑,佛菩薩要加持。菩薩道那是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學習,才有今天這個緣分,遇到佛法,特別是遇到佛法的淨宗。

  「持名即一向專念。正是本經之宗」。這本《無量壽經》,它的宗旨,它的精華,就是一向專念。所以叫「正宗分」。「若約小本」,小本是《佛說阿彌陀經》,大本是《無量壽經》,這兩個經內容所說的完全相同,小本是略說,說得簡單,大本是細說,說得詳細,所以小本「信願持名。兩本繁簡有差,而綱宗無異」。它的綱領,它的宗旨沒有兩樣,是一樣的。「靈峰大師論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這是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裡面所說的,它的正宗分的三分,這個三分第一個是啟信,把西方極樂世界,妙果就是極樂世界,告訴我們,我們明白之後,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特別勸告一切眾生,沒有緣那就難說了,有緣這一生遇到這部經,能理解這部經,這個難得,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沒有不發心求生淨土的,所以是發願求生。「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這個法門簡單,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如果你還嫌多,你就專念四個字,阿彌陀佛,跟念六個字是一樣的。南無是梵語,音譯,它的意思是恭敬,是禮拜,就等於說是恭敬阿彌陀佛,禮拜阿彌陀佛,是這個意思。所以,阿彌陀佛教導我們,執持名號就行了,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南無是恭敬、是禮拜,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四個字,我們要搞清楚,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行門。修行修什麼行?把從早到晚一天二十四小時,心裡面所有的妄想雜念,統統放下,都換成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恭喜你,你就成功了,不但成功,是圓滿的成功,真正不可思議。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真信切願,懇切的發願,我現在就要去。信願真誠能不能去?能。為什麼還沒有去?大概就像海賢老和尚一樣,阿彌陀佛來勸他,你修得很好,希望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好樣子,特別是給淨宗同學做好榜樣,所以留下來了。留下來應該他還可以多留幾年,阿彌陀佛跟他有約定。他見阿彌陀佛,我想九十二年,這麼長的時間不止十次,他跟阿彌陀佛很熟,跟極樂世界也很熟,他去過,那是阿彌陀佛加持他,讓他去旅遊,去看看,再回來表法,給我們做榜樣。所以他是著急早一天往生,阿彌陀佛希望他在地球上多住幾年,給大家做好樣子,所以他住了這麼多年。什麼時候來接引他?什麼時候有人送一本書給他,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看到這本書佛就來接引他,他天天在等。有人上山來看他,他看看人,你帶的東西裡頭有沒有書?四年前,二O一三年,今年是二O一七年,二O一三年正月,果然有一個人帶這本書去看他。老人家一看到書,就笑咪咪的問她,那是什麼書?她就告訴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了非常歡喜,回到寮房穿袍搭衣,手捧著這本書照了這張照片,就是這張,最後這張照片,照完之後第三天往生了。

  送書的這個居士是個女居士,到香港來看過我,把當時的情況告訴我。我就告訴她說,妳這本書送給他太早了,他天天等,妳十年再不送給他,他還要住十年,妳這一送給他他走了,妳不送給他把他留住了。她後悔莫及,為什麼幹這樁傻事?他的壽命是自在的,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不像我們,我們不能自在,老人已經到自在了,他自己的壽命早就到了,完全是佛力加持的,是佛菩薩委託他在這裡表演,我們不能不懂。這回事情讓我們遇到了,讓我們看到了,佛不失信,說話兌現,你既然看到這本書了,阿彌陀佛就要來接引他,各有緣分。

  這本書老和尚也非常讚歎,他不認識字,他沒有見過,他為什麼讚歎?所以老和尚的境界,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淨土宗理一心不亂,就相當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老和尚什麼境界?跟惠能大師平等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平等境界。所以我可以肯定給同學們說,我學佛體驗當中,咱們中國的老子、孔子、文、武、周公,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什麼?你把他們留下來的典籍,跟佛經對看,許許多多重要地方完全相同。我們知道,孔子、老子要是生在印度,印度人稱他佛陀,釋迦牟尼佛生在中國,中國就稱他孔子、老子,他們是平等境界,完全相同,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中國人得天獨厚,世世代代都有聖賢出來。到我們今天,海賢老和尚是聖人,成佛,只是他不說。你去問他,他否認,他不承認,但是他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不說?為什麼不承認?時節因緣不相同。惠能大師當年在世,他老人家說,說出少分,還不是多分,少分。為什麼不完全說?眾生根性不相同,眾生造業不一樣。於是我們就明白了,大聖大賢,大聖是佛陀,大賢是菩薩,他們出現在世間,不簡單。我們不能不知道。是來幹什麼?是來救世的。既然到人間來了,就是一個地球上人類也不齊,福報不一樣,所以佛陀現身也不一樣,隨類化身,在中國現的形相,聖人,聖賢君子,在印度稱為佛陀,在其他地區那稱為耶穌、摩西、穆罕默德,我覺得都是一個化身。這些人用佛法說,都是佛陀再世,為我們所示現的。因為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資訊沒有,人很多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生活的圈子小,就是幾個鄰近的村莊,一輩子沒離開過,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現在是什麼?現在要合了,不是要分了,那個時候要分身,分很多身才能幫助眾生,現在很多身要集中成一個身。所以我跟宗教往來,我提的口號是眾神一體,不管哪個宗教的神是一體,是一個真神,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共同發大菩提心,發大慈悲心,把這個地球,帶上興旺繁榮,幸福快樂。這叫普度眾生,絕不能傷害眾生。宗教不可以有爭,爭這個字不好,要從我們內心裡頭把它開除,我們不要爭,不要競爭,不要鬥爭,不要戰爭,這個世界就會變成極樂世界。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