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六O集) 2017/6/18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6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一八頁,倒數第四行看起: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離過絕非。曇鸞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我們繼續再探討,經上給我們說的「不了佛智」。誰能了佛智?了是明瞭,只有一種菩薩,哪一種?法身菩薩。大乘教裡常說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依世尊教誨修到這個層次,生實報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叫華藏世界,《華嚴經》上說的。阿彌陀佛的實報土,叫極樂世界。極樂含括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都稱為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只有華藏世界可以稱得上是極樂世界,其他的四土有差別。極樂世界為什麼沒有差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所以極樂世界四土,只有樂沒有苦。我們這個世界,凡聖同居土,說真話,只有苦沒有樂;方便有餘土,阿羅漢居住的修行道場,四禪天以上,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苦少,有苦有樂;如果生到實報土,有樂沒苦,華藏跟極樂世界的實報土相同,沒有兩樣。但是世尊的報土,要破無明你才能見到,難,不能帶業往生;而西方極樂世界准許帶業往生,換句話說,六道凡夫人人有分,這就太難得了。
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們在這段經文完全明白了,不能往生的問題出在哪裡?出在信,我們對極樂世界沒有信心,這就難了。極樂世界真的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那麼好嗎?我們不敢相信。從學佛到老死,佛的五種智不能完全接受,你說有多難。為什麼有人能接受?佛告訴我們,能接受的不是凡人,是什麼人?多生多劫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所種的善根。我們就知道了,我們有沒有善根,就問我們是不是真相信、真沒有懷疑了?聽到這部經,沒有疑惑,完全接受,那我們就曉得,這個人福報大!無量劫生生世世都學佛,供佛的福報,所以現前得到諸佛如來冥冥當中的加持,信心才生出來。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六道輪迴裡頭,不可能。
所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所看到的,念佛的人有沒有往生的?有,不多。念了一輩子佛,不能往生的人很多。而且不成比例,往生的確實太少了、太稀有了,不能往生的太多。我們冷靜仔細觀察,出現這個現象,到底為的是什麼?觀察佛門各個不同的宗派、各個不同的道場,這裡面有領眾修行的、有被領修行的,如不如法?這句話問得很重,如法不如法我們答不上來,為什麼?這得內行人才清楚,我們是外行人,還沒入門,外之外。用淨土法門來說,什麼人入門?真信、真願的人入門了。真信,還不想往生,假的,不是真的;真想往生,對極樂世界有懷疑,覺得現在這個世界也不錯,不能往生。問題在這些地方,我們總得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這一段的註解,是念老總結古來大德所說的,前面交代得很清楚。我們想想,古來這些大德,他們的緣殊勝,我們只有仰慕,達不到他的境界。聽了他們講經教學,我們沒入境界,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往生?這個問題要問自己,不能問別人,問自己就對了。如何叫我們真正相信,不再懷疑,真正發願,永不退轉。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總得要親眼看見,親耳所聞,他才會相信。這個時代有沒有?有。我勸導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內,海賢老和尚我們真的見到了。雖然沒見過面,他的信徒,我認識的有二、三十個,他們到香港來看我,告訴我親近老和尚種種感受。我勉勵大家,你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我聽你們的報告很歡喜,我能相信,我不懷疑。
老和尚家境清寒,清寒到三餐飯都有問題,尤其他父親過世,逼不得已出家。出家,至少吃飯沒有問題了,居住也沒有問題了,有個安穩的地方住下來,解決眼前燃眉之急。他的師父傳戒老和尚,我沒見過面,聽到這位法師的修持,我明瞭,這個老和尚確確實實已經達到明心見性,不是凡人。明心見性是什麼人?法身菩薩,剛才所說的,剛才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不是普通人,《華嚴經》上至少是初地菩薩,他能觀機。海賢想出家,拜他為師,請他剃度。他看看這個年輕人,二十歲,有善根,歡喜收了。真的,海賢就變成老和尚的傳人。
剃頭完了之後,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海賢老實、聽話、真幹,沒有懷疑,就一句佛號念下去,念了九十二年。難得,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不換題目的。他不認識字,沒有讀過一部經。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有沒有讀書,認不認識字,沒關係,只要你相信,不懷疑,一直念下去;睡覺的時候就中斷了,醒過來就接上,九十二年。我聽他這些在家弟子們告訴我,出家弟子也有來看過我的,老和尚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我估計頂多三年,也就是二十三歲,他念到功夫成片。成片是念佛人第一個關口,他通過了。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他心裡的佛號沒中斷,叫成片。有這個功夫,他雜念沒有了,他只有念佛這麼一個念頭,他不起第二個念頭,這叫成片。
由成片再往上提升,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得定了,他得的那個定功跟阿羅漢平等。阿羅漢包括四個層次,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他還沒走,還繼續念,我相信,他得事一心不亂,大概在三十歲到四十歲這個時候。四十歲,我相信他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煩惱斷了,智慧開了;換一句話,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達了。這個時候,也就是他老師教他念佛,一直念下去,後面還有一句話,「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什麼明白了?開悟了。開悟,世出世間法全通了,為什麼不能說?社會人心不善,你說出來人家不相信,說你造謠生事,甚至於害你。你看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到獵人隊裡躲十五年,不敢讓人知道,等到風平浪靜才能出來。賢公處的這個時代,跟六祖時代不一樣,六祖那個時代佛法鼎盛,他這個時代佛法衰到極處,怎麼敢說?所以這句話,就是對他四十歲以後真正成就了,不能說,叫他等阿彌陀佛接他往生。
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他?要照常理來講,功夫成片他跟佛就有感應,定中見佛,夢中見佛,都是平常事。他有沒有見到?我們在古人記載裡頭看到,慧遠大師往生的時候告訴大眾,他一生三次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告訴大家,現在極樂世界現前了,阿彌陀佛來迎接我往生。所以老和尚見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就好像回家去看看,很自在,很熟悉。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住這麼久?不是他的意思,他每一次見阿彌陀佛,都要求阿彌陀佛帶他往生。佛告訴他,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希望你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好榜樣。我們知道做什麼好榜樣,末法時期,現在不是僧讚僧,是相反的,叫他做出僧讚僧的榜樣。我相信阿彌陀佛跟他有約,什麼時候你看到一本書,有人送你一本書,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你看到這本書了,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所以我們想著他天天在等。
人非常慈悲,喜歡布施,他拿什麼布施?從小住在農村,父母下田工作,我相信他會跟著下田,他對農耕很熟悉。所以出家之後開山,山上沒有主人的土地,先後開了一百多畝,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收成很不錯,當然是好東西,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他是菩薩,菩薩種出來的糧食比一般人一定好,他有佛力加持。他除了寺廟裡頭留下來做道糧之外,都去布施,送給貧窮人家,缺少糧食的人他布施。一生沒有積蓄錢財,你布施錢財給他,他不要,他沒有用處。一生,走的時候一百一十二歲。從二十歲開始念佛,到一百一十二歲,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就一句佛號,等到最後,果然二O一三年一月,有個信徒,這個信徒來看過我,我說她,她不應該把這個書帶上山。為什麼?老和尚沒有見到這書就多住幾年,他的壽命是佛加持的,真是無量壽,怎麼會糊里糊塗把這個書帶上山去。一般人我們相信,看老和尚不可能帶書去,為什麼?老和尚不認識字。老和尚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他就是一句佛號,告訴我們,你學他這個方法肯定成就。他拿到這本書,就穿袍搭衣,要求人給他照相,就是這張照片。第三天就走了,他把後事交代了,他就走了,走得瀟灑,走得自在,給我們末法時期念佛求生淨土做一個好榜樣。確確實實他將蕅益大師勸人念佛的方法,圓圓滿滿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在願,真信切願沒有不往生的;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你是在哪個層次,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功夫成片是功夫,事一心、理一心都是功夫。
通常,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的,在《淨土聖賢錄》上看到的,三年往生的人很多。大概四十多年前,我遇到一位出家人,年齡比我大一些,聽我講經,聽完之後他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往生傳》裡面,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念佛三年就往生了,難道他們的壽命三年就到了嗎?哪裡有這麼巧!我當時告訴他,我說念三年就往生,是自己要去的。為什麼?功夫成片,他見到佛了,見到佛,佛一定告訴他,勸他好好的念下去,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時候到了我來接引你。可是裡面就有不少人,遇到這個機會他不放棄,求阿彌陀佛:我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往生。這麼去的,這才講得通。
我們就曉得,海賢老和尚往生,二十二、三歲就有資格了,他不願意在這個世間受罪,他就想走,佛真帶他走!老和尚我們相信不是普通人,菩薩再來,來表演給我們看的,極樂世界是老家,他隨時可以回去,絲毫障礙都沒有,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懂。我們走他這個路子決定正確,家裡面供佛,供一尊阿彌陀佛,夠了。再可以加一個海賢老和尚,放在佛的旁邊,看到他,他就是我的師父,他就是傳法給我的人。傳什麼法?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就傳這個法。做出來,我們看到了,我們聽到了,說我們自己不能往生,海賢都能往生,你為什麼不能往生?海賢能做到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只是不肯去做,肯做的人個個成就,這個法表得太好了!也唯有這一個法門,在末法時期,當前我們的社會,容易成功。其他的法門難,自己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還會現行,去不了極樂世界。
這一段經文裡頭講到一樁事情,「佛智絕稱」,佛的智慧無法能形容,無法能稱說。釋迦牟尼佛在無法當中用方便法,滿足我們眼前的欲望。真正要明瞭,完全要靠覺悟。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書分量大,就是《無量壽經》念一遍,初學的同學大概要兩個小時,一遍念下來,一天念十遍,二十個小時。一千遍念下來熟透了,完全能夠背誦,十遍五、六個小時就念完,一年的時間夠用了。如果我們不念經,我們學海賢和尚念佛,佛號不間斷,從一天一萬聲開始,念熟了,二萬聲、三萬聲,三萬以上,就是三萬到十萬。我相信,沒有懷疑,沒有退轉,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你決定得生。
這裡頭有幾句話很重要,「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也應有知無之智」。這是按照一般平常人的邏輯。佛告訴我們,諸法離有無。佛跟我們講真話了。真話到底有沒有?我們今天眼睛睜開來看見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接觸到的,這個大千世界,這個宇宙萬物,是有還是無?佛說真話了,真話是什麼?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有無都不存在,這是跟你講真的。為什麼不能說有?因為這個有,頻率太快了,決定摸不到。那就是我們綜合彌勒菩薩所說的,把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用一秒鐘計算,一秒鐘彈七次,一秒鐘它的生滅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這麼高的頻率,不但是無法計算,無法想像,連想像都想像不到,哪一法是真的?好在這樁事情被現代的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他沒有說出數字,他只是告訴我們頻率太高,無法稱說。這才是事實真相。凡夫不知道事實真相,說有、說無,都錯了。你說無,它有;你說有,這個有是無。
這個話很不好懂,我們舉個比喻,眼前的屏幕,電視播出來的,一秒鐘它生滅多少次?一百次。我們都無法捉摸,一秒鐘這一百張的畫面,哪一個畫面是我?哪一個畫面是真的?你說這個畫面是我,它已經不存在了。一秒鐘換一百張,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畫面是一樣的。只有到常寂光是一樣的,不在常寂光沒有相同的,頻率太高、太快了,這是事實真相,包含整個宇宙。這裡面透了個信息給我們,如果你善根深厚,煩惱輕、智慧長,你聽了這些話會開悟,恍然大悟。悟了之後怎麼樣?一句話不說,沒有話可說,這是真的。你要問他,他什麼都知道;你要不問他,他什麼都沒有。用真心,不用妄心,這在佛教裡叫什麼?叫他做法身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經上給我們講的,這是應化身佛,不是真的。他們確實證到真的,他也不住在真裡頭,也就是空有二邊都不住,得大自在!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幫助一切有情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這什麼意思?幫助你成佛,成佛就得究竟樂、離究竟苦,苦樂沒有了。真的是一切法離於有無,能夠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心上,其他的妄念都沒有了,住在這個境界上,會得定,會開悟。得定是開悟的前方便,定是什麼?定是真心,真心沒有動搖,是定。真心裡面本來就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這個境界叫明心見性,叫見性成佛。
四句是講有、無、非有、非無,這個四句,不能說有,不能說無,也不能說非有,也不能說非無。說出來都是方便,你要把方便丟掉,你才能開悟,就悟入了。一面聽,一面把它放在心上,永遠不能開悟。聽到了,看到了,接觸到了,不放在心上,心上放什麼?心上放阿彌陀佛。學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就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也沒有。他給我們表演的,我們看懂、看明白了,接受過來,依教奉行,如法炮製,你就是海賢的學生、海賢的傳人,他成就了,你一定也能成就。
所以「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體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相對的。凡是有相對的,妄心。妄心有相對,真心沒有相對,為什麼?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心,誰的心?自己的真心。芸芸眾生都是同一個真心,不能不知道。同一個真心是同一體,不是同一家,同一體!牙齒跟舌頭是一體。一體的親愛是神聖的愛,不是相對的,相對跟絕對還是一對,所以它不是對立的。我們今天事事、時時、處處都跟外面境界對立,對待就是對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對立沒有了,這人是菩薩,不是阿羅漢,因為對立沒有了,分別沒有了。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比我們高明,也就是說他能夠不放在心上,但是有分別。菩薩分別沒有了,住實報土,在這個裡頭破無明,證法身。
所以末後一句,「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不僅這個地方不能有疑,疑是嚴重的煩惱,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傲慢)懷疑,這五個統有,六道凡夫。阿羅漢這五個沒有了,放下了,貪瞋痴慢疑放下,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