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三八集) 2013/9/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四十一頁,倒數第三行:
這是念老引用傅大士《心王銘》裡面一段話,「《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裡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這個裡面傅大士用的是比喻。什麼是「膠清」?參考資料在第十二面,《漢語大詞典》裡面說的,「亦作膠青」,沒有三點水的青,是一個意思。「指已製成顏料或染料、色澤比較純淨的膠質。」這個膠質溶在水裡面,也就是溶在顏色裡頭,叫色裡膠清。這個括弧裡頭有個解釋,「具有將顏料黏附於紙上之功能」。它把顏料黏在紙上,所以顏料裡頭有膠,我們講膠水,透明的膠水,這就是膠清。「人看畫時」,只看到顏料,沒有看到透明的膠水,透明膠水跟顏料溶成一起,沒有這個膠清它就黏不住。我們寫字,墨裡頭有沒有膠?有。墨裡頭要沒有膠水,那個墨也黏不住。這墨是黑色的,也是顏色。無論什麼顏色,要讓它畫在紙上、寫在紙上,它能夠顯示的,都有膠,沒有膠是決定做不到的。這是文具裡頭,特別是中國的書畫裡面用得最多。它確實是有,但是你見不到它,不能說它沒有。「明李贄《觀音問.答自信》」,裡面也有這個比喻,「又謂之色裡膠青。蓋謂之曰膠青,則又是色;謂之曰色,則又是膠青。膠青與色,合而為一,不可取也」。這是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什麼?比喻人有真心、有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自性。
我們看註解,倒數第二行末後這一句,「銘中以譬喻,明(這是說明)當人各各自有心王」,當人是每個人。我們自己有沒有心王?有,這才是真正主人公,「決定是有」,它能夠「應物隨情」,物有感,它能應,而且能隨順外面的情見,「發揮妙用,但不見其形」。為什麼?它指揮身口意,起心動念有它,沒有它不會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也有它。你看到起心動念、看到言語造作,看不到心王,這是自性,你見不到自性。見性,見性就成佛,就叫成佛。佛與法身菩薩知道,三乘以下都不知道。六根門頭它起作用沒停止,佛菩薩起的作用純正純淨,凡夫起作用有染污,有分別、有執著。這種染污,分別、執著就叫造業。業裡面有善有惡,善業,做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情,感得的是三善報,不善的業感得的是三途。真心是佛心、是佛性,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可惜不會用它。諸佛用上,法身大士用上,法身大士我們一般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用上。他們用上得大自在,成就一切功德不造業,善惡業統統不造,所以他脫離輪迴,永遠不再墮輪迴,不造輪迴業了。輪迴業是什麼?執著、分別、妄想,這是輪迴業。換句話說,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成就一切度化眾生的事業,天天在做,做得不亦樂乎,但是他們沒有妄想,他們沒有分別,他們沒有執著。這個道理要懂得,這麼一大段的經文,這是主要的一個道理,主要的核心。你不懂這個道理,你不會修行,修行也是造業。為什麼?於理相違背。真正明瞭了,不修行也是真修行,不著修行的相。為什麼?他眼見耳聞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個見色聞聲是佛知佛見。我們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麻煩大。
真正修行,修成佛的大道,你說方法、門道,佛說八萬四千,大乘經上講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是真的,都是修成佛之道。問題是你要會,不會不行。會的人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不會的人天天磕頭、天天誦經、天天研究經教都沒用處,為什麼?他起心動念,他分別執著,這些經論都變成世間的學術,我們現在講知識,不開智慧。智慧跟知識不是一樁事。知識再豐富,不能了生死。印光大師常說,拯救今天的社會,除了因果教育之外再沒有第二個方法。這個話說的是真的,一點都不錯,但是誰相信有因果?現在社會教育不承認因果報應,因果是假的不是真的,是古代那些帝王用這種手段欺騙人民的,目的是叫人民乖乖聽話,所以現在人不相信因果。到什麼時候相信?死了以後墮地獄就相信,這個時候後悔莫及。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來,我們對於因果報應的事情相信,我們一絲毫不懷疑,這是極少數的人。我們決定不會造惡業,為什麼?知道果報,果報就在眼前。我們聽從佛菩薩的教誨,寧捨身命也不能順從邪惡。捨身命沒有關係,順從邪惡要墮三惡道的。我這個身命捨掉,我不墮三途,立刻又到人間來了。如果修的福報大,到天上去了,最少的是人天福報。
早年,北京的黃念祖老居士給我授記。這意思懂嗎?他告訴他的學生,他說淨空法師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他功德很大,福報不得了、不得了,來生有大福報。這個大福報是什麼?人間作人王、天上作天王。他的學生告訴我,念老對他們這個說法。我要不要作人王、作天王?決定不幹這個傻事。人王會殺人,天王也有煩惱,不能幹這個事情,決定往生淨土,去作佛、去作菩薩,就對了。所以我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們決定不再搞六道輪迴,再到六道來,那是佛菩薩應化來的,不是來受報的。這一次來到人間,聞到佛法到今天六十二年,我們要對得起這六十二年,決定不再搞六道輪迴,決定要求出離。面對著世間的事情,接受佛陀經典的指教,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雖然認真斷惡修善,善惡二邊都放下,為什麼?清淨心才能現前,平等心才能現前,煩惱才能夠消化,智慧才能增長。這是我們要的,其他的跟我們不相干,名利不相干,財色不相干。不相干的統統捨掉,只有念佛求往生,抓住這一條就夠了。
我看到一些年輕人奮發求學,我看到歡喜。前幾天我聽同學告訴我,有人到安徽廬江居士林徐林長辦的學校去參觀,它是傳統文化學校,人數不多,只有一百多個學生。大概是用中國傳統私塾的教學法,裡面的孩子們著重生活教育,背誦古文、講解古文,人人都能背相當大的分量,都能講,出口成章,之乎者也。我聽說北京有幾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想到他那邊去學習,結果去了一看,跟不上。沒有想到他們真幹,好!馬來西亞的漢學院,大概一年多之後就開學,這些人統統可以去。我看他們去不是做學生,是去做助教。那個學校裡頭沒有老師,找不到老師,老師不能背四書,這些孩子都能背,所以他們從助教開始,教給你一、二年,再升為講師,講師教個一、二年,再成為教授,我們要這樣把他培養起來。他做助教的時候,他要上台講,他要寫講義,這些講義是他的著作,他講演的光碟我們都可以送到教育部去審查,能不能有博士學位?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要是達到這個標準,請國家教育部頒發漢學博士學位。他拿到這個學位,他能夠在全世界大學裡頭教中文。
現在我看過一些學校,世界上著名的學校,大學,我到他們中文系去參觀,水平不高,要跟湯池徐林長這個學校去比,可能還比不上。這是個默默無聞的教育機構,可能培養出全世界第一流的漢學大師。那功德無量,不但對中國漢學做出貢獻,對全世界的漢學做出最大的貢獻,他們的教學值得去參觀、去考察。自己,我們要真正想學,參加他這個地方最好,他們真幹。生活教育就是普通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要有責任感,要有使命感,要做出好榜樣給人看。我聽說他們學校的學生個個都會下廚房,都有一手很好的廚藝。人要吃飯,吃飯得自己會做,個個都是能手,這是正確的。從做衛生、做廚房,他們自己種的蔬菜,還做菜園,樣樣都能,文武全才,不是只是要等別人伺候的,不是,他們可以照顧人。古時候讀書人樣樣都能幹,幹得都很道地。我在台中,李老師也是受過這些基礎教育的,他的廚藝很高明,我們比不上他。他告訴我,單單一個豆腐,至少有兩百種做法,口味不一樣,可以完全做豆腐席。十幾二十道的菜全是豆腐做的,味道不相同,老師做不了兩百多種,但是二十多種他做得出來,他有這個本事,我們沒有辦法。中國人是多才多藝,所以生活確實充滿幸福快樂。現在這個社會依然可以能夠享受到,問題是自己肯不肯幹。不受外面環境的干擾,這是大乘佛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瞭我們自己有個心王,決定是有。「物」是外面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全部只用一個字代表。「應物」是能適應環境,順境、逆境在心王面前是平等的、是清淨的;又能「隨情」,隨情是恆順眾生,真正得大自在。恆順眾生,不為眾生所染著,也就是說不會被眾生同化,不會受眾生的干擾,這要本事。這什麼本事?戒定慧。恆順眾生,沒有毀犯戒定慧,這叫高明。與法相應,法是什麼?法就是心,心是清淨平等覺,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所以「發揮妙用」,妙用對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為別人,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大家離苦得樂,妙用。「但不見其形」,為什麼?它沒有形,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它無形,所以不見其形。它確實存在,它能現形,雖現形,又不受干染。
「《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用《涅槃經》來證。「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最重要是這個,你知這個你能成佛,淨宗的理論就是依這句話。《觀經》上世尊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淨土宗理論的依據。我們要相信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往生你能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極樂世界是個佛的生活環境,你到那個生活環境裡面,你很容易成就。那個環境純淨純善,那個環境裡面生活的人都是萬德萬能。我沒有這個能力,去就有了,只要到那個地方,阿彌陀佛加持你。這個加持真管用,不是假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你,所以你不知不覺已經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什麼意思?就是中國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不是你自己修來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給你的。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能體會得阿彌陀佛的恩德,阿彌陀佛對我們的照顧愛護,這樣的大恩大德遍法界虛空界找不到第二個,他是真的不是假的。
「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心燈錄》裡頭說:「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一切放下了,那是假的,你把它放下了;放下之後呢?放下之後有真的。上面解釋「知無與知有」。知無,你放得下;知有,你有一生努力的方向跟目標。所以「以明識達有無。又識達」這兩個字,「謂識心達本」。你要認識你有真心,你有佛性,你通達根本,根本就是你知道什麼是有、什麼是無,然後有無二邊都不執著。有,用不著操心,用不著執著,它遍一切時、遍一切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用操心,它丟不掉的。無呢?無就是所有現象是無、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菩薩建立道場,成就佛事。什麼道場?水月道場。什麼佛事?空花佛事。你看這名詞講得多妙!也就是建立的道場跟佛事不放在心上,那是空花水月,那是臨時度眾生的手段,那個不是目的,總得要認清楚、搞明白。做事,有緣要認真努力,為什麼?眾生有福,幫助多少眾生覺悟,幫助多少眾生從三途裡面拔出來;你不建道場、不建立佛法,這些人會墮三途,因為你建道場、建佛法,大家有機會依教奉行,永遠不墮三途。這個功德有多大!這個事情多有意思!所以「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淨」,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確實知道從遠古至今我們自性清淨,從來沒有染污。染污不是自性,染污是意識、是阿賴耶、是末那,那個是染污,我們的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此正相當於《大乘起信論》中之直心」,直心就是真心。「直心者,正念真如法也」。它跟真如相應,與純善純淨相應。
再看第二,「二者,緣修萬行」,相當於《起信論》上講的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這個不念樂,念去聲,念樂,樂是愛好、喜歡,喜歡修一切善行。換句話說,你一定先要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才知道什麼是善行、什麼是不善行,你不把這個先搞清楚,把善當作惡,把惡當作善,搞錯了。現在這個社會,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對佛不認識,佛是真正的大善,世出世間第一善,沒有比佛更善的。現在人不要佛,聽到佛都討厭,對什麼有興趣?對財色名利,對這個有興趣,這個一提起來高興得不得了,提起佛就討厭,這是善惡顛倒,顛倒得太離譜了。
我們非常僥倖,差一點搞錯了。小時候父母教我們拜佛、拜菩薩,其實那個時候是迷信,我的父母對佛菩薩是什麼不知道,但是祖祖相傳,老祖宗都拜佛,所以這兒孫見到佛還是拜,不知道是什麼,我們從小要跟著拜。以後進入學校念書,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迷信,我們先入為主,迷信這個概念就很深,對所有宗教都不願意接觸,對宗教產生誤會,至少十五年。遇到方東美先生把宗教、把佛教跟我講清楚,我聽清楚、聽明白了,這才知道錯誤。雖然知道錯誤,參觀佛教寺院看到佛像,只行三鞠躬禮,拜不下去。看別人拜,磕頭拜,我們在旁邊笑他迷信,不知道自己迷信,以為別人迷信。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個時候我住在懺雲法師茅蓬裡頭,懺雲法師教我每天拜八百拜。我老老實實拜佛,我拜了五個半月,每一天沒有缺少的。每一天八百拜,大概拜了十幾萬拜,五個半月。這是入佛門第一堂功課,密宗講的磕十萬大頭,我們也拜了十萬拜。有沒有好處?真有好處,恭敬心生起來,真誠心生起來,這都是意想不到的。真誠恭敬要從拜佛裡頭拜出來,你沒有受過這個訓練,你真有恭敬心、有至誠心,出不來。什麼東西出不來?它有障礙,傲慢是障礙,好面子是障礙,這個障礙讓你真誠恭敬起不來。沒有真誠恭敬,對佛法入不進去,佛來教你都沒用,為什麼?聽不進去,不能產生興趣,這是學佛最困難的一個關鍵。所以那個時候我住茅蓬五個月,我非常感激懺雲法師,他雖然什麼都沒教我,這十萬拜我得利益,要不是這個緣分,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這門功課學完。
以後我遇到李炳南老居士,這是學習經教基本的功夫,沒有這個基本,學不到東西。他那個時候辦了一個佛學班,教講經的,二十多個人,真正一生講經沒有中斷的剩我一個人,其他的都沒有了。什麼原因?那些人沒有拜十萬大拜,他跟我比就缺少這個,所以縱然有古文的基礎也不行。這個十萬拜多重要!我在台中那段時期,學經教。老師建了個圖書館,我們在圖書館兼一個職員,管理員,我每天還保持三百拜。每天早晨早起,拜三百拜佛,大概要一個小時,養成習慣了。我現在還拜佛,每天是一個小時,做兩次,一次半個小時,不計拜多少拜,不計,算時間,也是很好的運動,這幫助身體健康。所以對一切善行喜歡修。善裡面最重要的,幫助大眾破迷開悟,這是真善。幫助正法久住,幫助佛法的流通,我們這個一生,六十多年,樂此不疲。有緣就做,沒有緣就不做,什麼地方有緣在什麼地方做,機會要掌握住,不能錯過。
印光大師,諸位在《文鈔》裡面可以看到,他老人家六十八歲的時候,感到人已經老了,認真念佛求生淨土。印祖八十歲往生的,十二年前就有這個警覺心。我今年八十七,沒有警覺心那怎麼得了!念念迴向淨土,時時刻刻我都在想著往生,等佛來接我,對這個世間絲毫罣礙、留戀都沒有了。這個世間善事好事隨緣隨分,決定不障礙我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大事。往生淨土這個緣分,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是千年萬年,千年萬年太短了。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哪有那麼容易遇到!遇到之後當面錯過,那就叫真錯了。愛因斯坦做和尚的那個時代,他是講經法師,他知道淨土法門,沒求往生。只是發心為眾生做一點好事,幫助苦難眾生,發了這個心,沒求往生,現在感到非常後悔、非常遺憾。我們遇到就不能不真幹,不要再搞世間的名聞利養。世間好事要做,名聞利養不沾邊。
斯里蘭卡建兩個學校,一個國際佛教大學,一個國際宗教大學,我是將一切同修對我的供養,我全部送給他們辦學校。大家都知道,這個學校我不會去,年歲大了,我不能去了。我希望他們建成,我希望他們好好的培養人才,我把我的這些想法貢獻給學校負責人,給這些老師們做參考,我就到此為止。活一天念一天佛,跟同學們在一起分享《無量壽經科註》,我對這個樂此不疲。團結全世界宗教,我帶這個頭,帶起來了,希望大家認真努力繼續辦下去,這是好事。幫助宗教回歸教育,幫助宗教互相學習,宗教攜手化解衝突,把這個世界恢復到安定和諧,這是宗教大學的目的。晚年我住就是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不遠,香港跟台南,在台灣我住極樂寺,其他的任何地方我都不去了。大家也不必來看我,看我沒有意義,大家應該認真多聽經、多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在一起,永遠在一起是在極樂世界,不是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地球有成住壞空,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極樂世界的人是法性身,真正無量壽。這是「緣修萬行」,我們緣修萬行就是一句佛號,把六度萬行統統包括在其中。
「三者,大慈悲為本,相當於彼之大悲心」,《起信論》上的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彌陀建立極樂世界,釋迦應化在這個世間,第一個目的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幹這個事情?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佛陀教育,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就為這一樁事情,這很現實。諸佛知道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苦是迷失諸法實相而來的,對於這一切法,包括自己,真相不知道,於是你看錯,你想錯了,看錯、想錯了,你說錯了,你做錯了,就一錯到底,苦是這麼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樂從明白就來了,對於一切法的真相明白、通達,樂就來了。誰明白?佛明白,法身菩薩明白,他們永遠離苦得樂。
佛幫助眾生的具體行為落實在什麼地方?落實在教學。釋迦牟尼佛自己以身作則,身行言教,他說出來的他都做到,別人相信他。他光會說,他做不到,沒人相信他。他給我們做出來了。一個好老師,好老師好在哪裡?好在他所說的他全做到,這就是好老師,這個老師得學生尊敬,學生對老師有信心,心悅誠服。說到做不到是騙人,是假的不是真的,總會被人拆穿,拆穿之後一文不值,那就錯了。所以學佛從哪裡學?真幹學起。佛陀的教誨是有次第的,像世間念書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佛教學亦如是。當年在世,他給我們示現三十歲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年三十歲。中國唐朝禪宗惠能大師,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年是二十四歲。佛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所以他教學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講經就像辦班,辦班三百多次,講學四十九年。佛把他這些理念、方法落實在教學上,告訴我們只有教學能解決問題,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從個人的問題到家庭的問題、社會的問題、世界的問題、整個宇宙的問題,教學兩個字全解決了。
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今天地球上社會很亂、很麻煩,大家都想辦法如何能恢復改進,想不出。佛的辦法現成的,他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佛什麼方法?教學。地球上只有一個地方的人相信,斯里蘭卡。你們到斯里蘭卡去看,上面從總統,國家領導人,下面到販夫走卒,平民老百姓,都知道。所以斯里蘭卡教學的風氣,世界第一。國家把教育擺在第一位,治國把教育擺在第一位。學生上學,小學、中學,大學應該也是如此,全是免費的,只要你肯念書,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失學,斯里蘭卡沒有,國家負擔。我問總統,你們國家的支出,是不是教育擺在第一?他說是的。現在很多國家支出,第一個是軍事,軍備擺在第一。斯里蘭卡是教育支出,國家擺在第一位子上。學生在學校吃的東西一樣的,穿的衣服一樣的,沒有貧富貴賤之分,所以學生心理健康,沒有說你是有錢的、我是貧窮的,沒有。這個讓我們看到佩服,以前我們只是理想,沒有想到看到人家做到了,人人受教育的機會平等,不分貧富貴賤。全國人都學佛,以佛教治國,多少年?二千三百多年,沒改變,這個歷史悠久。
斯里蘭卡現在的出家人還遵守釋迦牟尼佛當年那種生活的制度,三衣一缽,什麼都沒有,手、身上沒有一分錢,出家人。全國人民、政府官員對出家人都尊重、尊敬,出家人出門坐車什麼都免費。而且,我沒有去看,有人告訴我,巴士前面幾排都是出家人座位,他們上下車不付錢的。中午他們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全國的佛教徒都知道供養。佛教的事業由寺院主持,他們來經營,信徒捐助的錢統統歸寺院,寺院有專門人來管理。人人都守戒律,人人都知道因果,人與人之間相處一團和睦,真看到了,確實是人間的天堂。現在做好事情的人很多,做得我都很滿意,所以我不再做別的事情,同修們送給我的供養,我全部都給學校做建校的經費,這一個佛教大學,下面一個宗教大學。這個機會,我要給所有淨宗同學們,給你們去種福田,這個福田在斯里蘭卡,護法是他們的總統,馬欣達總統。真實功德!這個國家領導好、人民好,我們看到非常喜歡。我認識他們太晚,如果早十年認識,我還能幫他們做一點事情,現在心有餘而力不足,體力衰了,做不到了。我替他們宣傳,替他們籌募基金,希望學校很快完成。
這講大慈悲心為本,要拔一切眾生苦。「是以此之三種發心」,正是《起信論》上講的三心。「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知發如是之心,即是發大菩提心也。」《起信論》上說的。
再看底下一段,「次者引《淨土論》」,《往生論》上所說的,「謂菩提心,即願成佛度生,攝取眾生往生淨土之心」。這個心是大菩提心。什麼意思?發願希望成佛。成佛為什麼?成佛為度眾生。用什麼方法度眾生?攝取眾生往生淨土,也就是說勸導一切眾生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有能力,有真正慈悲心。我是在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國,在舊金山做了一場講演,在一個老人院,地方我現在記不得了。那個老人院,我以前有個護法,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甘老太太,甘立初將軍的夫人,她年老了,兒女在美國讀書,以後在美國就業,把她接到那邊養老,住在老人院裡頭。這個老人院是猶太人辦的,辦得很好,有四百多個單位,一個單位有老夫妻兩個人住,也有一個人住。我在他們的大堂裡面講經,講開示,這些人都來聽。我看到,給我一個靈感,我就想到,我說二十一世紀的佛門道場不要蓋寺院庵堂,就這種方式好。你看老人退休了,沒事情幹,講經的時候大家都來了,這個好,他們最缺乏的是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美國那個時候的國家很富強,老人的福利事業很好,物質生活沒問題,國家照顧到了,就是缺乏精神生活,每天他沒事情幹。沒事情幹,中國人講坐吃等死,你說他精神多痛苦。這個時候大家在一起學佛,聽經、念佛,最好的時候,他沒什麼好想的了。一個人一個單位,他心是定的,不受別人干擾。他願意聽經,到這個講堂來聽經;不願意聽經,這個講堂跟每個房間都有閉路電視,你想你自己在房間裡聽,電視機打開就聽到,所以這非常方便。這個方式應該是二十一世紀的佛教道場。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就想到彌陀村,學佛的同學大家在一起,住在一起。我們今天在此地也是個彌陀村,志同道合的同學住在一起互相照顧,不受干擾,每一家都是獨立的。不願意燒飯,我們在一起吃飯,行,可以,有大廚房可以照顧,這樣省很多事情。只要能住得安心,好好的聽經念佛,在一起研究討論,好事情!所以我們幫助釋迦牟尼佛宣揚淨土法門,希望大家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確實發過四十八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六道眾生。三輩九品統統是為六道眾生建立的,人人都有分,這個機會我們不能錯過。
「此心初看似較前心易於發起」,就是發願求生淨土,好像比前面所講的容易,其實不然,「實亦不然」,實在說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個我們心裡很清楚,學佛的同修我們認識很多人,有修幾十年的,現在怎麼樣?習氣毛病都沒改,對世間非常留戀,對極樂世界或有或無,並沒有真正重視。這是難信之法。所以底下說,「蓋以淨土往生法門,實為難信之法」,這是真的。「信心未生,何能發心」,對這個沒有堅定信心,心發不起來。我早年跟李老師學教,淨土法門是他教我的,我年輕,他怕我退心,他說:我只能教你五年,我得給你找個老師。我向他請教哪一位?他告訴我,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已經不在了,早就往生了,但是印光大師的《文鈔》在。第二天,老師送一套《印光大師文鈔》,四冊,正編兩冊、續編兩冊。在那個時候《印光大師文鈔》流通的就是這四冊,現在多了,現在有《全集》,有續編,還有第三編,再加上《文鈔菁華錄》,總共好像精裝有七冊。所以《印光大師全集》在,天天翻翻,天天看看,就是跟印光大師親近。常常看他的東西,你不會退心,每一篇文字都是在勸導我們要真信、要切願。末法,除這一門之外,任何法門都要斷煩惱、都要修戒定慧,不容易。這個法門難在哪裡?難在你不相信。如果真信,那就不難了。真正相信,一點都不能懷疑。
「如《阿彌陀經》云:十方諸佛稱讚本師,於五濁世」,這個下面所說的,「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淨土法門確確實實是一切世間,不是娑婆世界,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都不容易相信,不容易接受。下面,「又本經《獨留此經品》曰」,這品經告訴我們,將來佛法,佛的法運,末法一萬年到的時候,經統統都消失了、都沒有了,這個世間沒佛法了,《無量壽經》是最後滅的,所有經典沒有了,還有這部經在世間一百年。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沒有了,就有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再留一百年,一百年之後佛號沒有了。最後的一百年還有這部經,得到這部經都能得度;最後經沒有了,還有這句佛號,相信這句佛號、念這句佛號也能得度,彌陀慈悲到極處!
「本經《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下面念老說,「是明能信淨土,實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於此難信能信,斯即大智」。你能相信,這是智慧,這不是知識。有知識沒有智慧,他不相信,有智慧的人他能相信。到那個時候還有有智慧的嗎?有。那些智慧的人是什麼人?就是現在這幾千年當中生生世世學佛,半信半疑,所以到九千年之後他還能得人身,還遇到這個,他相信了。他阿賴耶識裡頭有這個種子,沒有這個種子的人不能相信。換句話說,現在往生的,這九千年的輪迴之苦不要受了;現在不往生,這九千年輪迴之苦是決定要受的。
這個時代是一代不如一代,這是肯定的。我們從歷史細心觀察就知道,中國五千年歷史,第一個一千年、第二個一千年、第三個一千年,你細心去觀察,純樸,人有道德、有品格,決定沒有妄語、沒有兩舌,人心淳厚。古代,愈是往古去愈誠實,這種真誠老實的人愈多,見到人有苦難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去救助他。這人心,一千年比一千年薄。所以佛法第一個一千年正法,第二個一千年叫像法,第三個一千年之後叫末法,末法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第二個一千年、第三個一千年,往下降,不會向上提升。何必受這個罪?為什麼不馬上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成佛,到極樂世界你就有本事回到這個地方來,回來不是人的身分,是菩薩身分,是來應化的,是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不是來享福的。諸位要記住,享福必定造業。福享盡了,這個業報現前怎麼辦?現在這個例子非常之多,全在眼前。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現在我們知道,過去生中曾經出過家,做過講經的法師,他自己說他知道有淨土。在佛門裡面修學的功德,得到人間的福報,在世的時候國家看他是國寶,國寶級的待遇,在世界上講知名,那也是福報,第一個。死了以後墮無間地獄,怎麼想也想不到!所以他後悔,在那一世的時候沒有念佛求生淨土。
「順此信心,發成佛度生同登淨土之願,即是發菩提心也」。我們今天發這個心,能信,能信實在講也不是偶然。我學佛六十二年,什麼時候對淨土才真正相信?三十年之後。為什麼?慢慢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才生。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老師勸我,我很感謝,我不想學。我怎麼相信的?我從《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些大經大論。特別是講《華嚴》,看到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文殊、普賢是我們心目當中最崇拜的菩薩,他們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這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我們才認真去看一看淨土的經論。本來一個大誤會,認為淨土經論是佛對於那些知識水平低的,就是老太婆教,對他們一種安慰的,未必是真的,這種想法。淨土五經都講過,講給別人聽,自己不相信,那真叫接引大眾的,不是接引我的。大眾聽我講經能往生,我自己不能往生,還搞六道輪迴,這成什麼話?真難!這難信之法我很有體驗,我親身的經歷。我感謝佛菩薩把我壽命延長,愈到晚年信心愈堅固、愈堅定,特別是七十歲以後,對淨土真的很在意了。我講《無量壽經》講過十遍,那不是講註解,最後好像應該是三遍參考了這個註解,以前都是用李老師的眉註,沒有用這個註解。最近這三年,從我八十五歲開始,專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愈講愈歡喜,愈講信心愈足。所以我不想再講別的經,活多大年歲就是一年一部,專講這部經。這個重要,非常重要,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末後說,「但能真實信受,自然能發如上之心。是又為淨宗之殊勝方便。如《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願,是即發菩提心也。」一定要發願,要真正相信,決定不懷疑,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什麼樣的名聞利養都別沾邊了,要知道那是假的,夢幻泡影,轉眼成空,你要它幹什麼?我們今天要的,一切經我只要這一部經,別的供養別人。我尊重別人,供養別人,我自己沒有能力修行,我就這一部經,信願持名,決定生淨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再廣學多聞,現在要把精力、時間統統集中,用在信願持名四個字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