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述筆記—什麼人算上根? (第九集) 1988/4 美國舊金山 檔名:02-023-0009
二十四頁倒數第二行,「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段話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所說的,他說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什麼原因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這個說法確實我們過去未曾聽到過,但是,蕅益大師說話決定不是隨便說的。尤其是他這部《要解》,《彌陀經》的註解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他只有九天的時間寫成不朽的著作。印光大師對這部書的讚歎,就是阿彌陀佛再來給《阿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可見得這個註解確實是被祖師大德們所肯定的,他這話必然有據。
依據什麼?我們很難查出他的根據。但是,在理論上講確實是能夠講得通的,理論上講是沒問題。因為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中國意思是無,彌陀翻成量,佛是翻成覺。我們想想,哪尊佛不是無量覺!根據這個理上來說,可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都是念阿彌陀佛成就的,這理上確實能講得通。因為成佛必定是無量覺,事事物物他都能做到覺而不迷,徹底的覺悟。這就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彌陀佛。縱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我們也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為什麼?譬如說佛說一切法門都是因人而說。我們在一切經裡面看到,這有弟子、信眾,總是有人來請教、來問,佛就為他解答。
唯獨《彌陀經》沒有人問,自己說,無問自說,這因緣非常的特別。再仔細的觀察一切法門,世尊在世的時候只講過一次,唯獨《無量壽經》是講過多次,這部經多次的宣講,這個意義就不一樣。所以這些原本也都流傳到中國來,我們從翻譯上來觀察,它們的版本確實是不相同,證明這個法門是佛多次宣講的,多次宣講當然就特別的重要。經傳到中國來,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其中有很多次翻譯是同一個時候、同一個地點,諸位想想,同一時候、同一個處所翻譯的,假如不是梵文的原本不相同,那實在是講不過去,也講不通。所以由這裡來觀察,這個經確實佛是多次宣講,這就說明這個法門重要,這個法門特殊。所以大師講,佛將這個法門傳授給我們,就是他自己成佛的方法,把這個方法教給我們。今以此果覺全體,他自己修成佛的方法,把這個方法傳給我們,授與濁惡眾生,五濁惡世的眾生。
這個方法是諸佛所行的境界,我們在《華嚴》上讀到,十地菩薩不離念佛,這是《華嚴》上所說的。十地菩薩距離究竟果位已經非常近,非常接近了,這個時候他修什麼法門?專修念佛法門。所以從《華嚴》這段經文也能夠做個旁證,諸佛最後成佛,他一定是用念佛法門,所以這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對於這個理事徹底明白,徹底的清楚。所以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九法界是包括菩薩,六道上面去聲聞、緣覺、菩薩,我們想把這個事理搞清楚的確不容易。所以佛在經上一再說這個法門,難信之法,太難相信了,相信的人那的確有福。為什麼?相信的人依照這個法門修,他一生決定成佛,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快速,沒有比這個法門更穩當的。
「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上根是指誰?這個上根就是指能信的人,他能相信這個人就是上根,這個意義是在此地,上根,他不懷疑就是上根。相信了就算上根這能講得通嗎?我們想想講得通,為什麼?他相信,他這一生往生就成佛,這個人不算上根,什麼人算上根?縱然一個字不認識的老太婆,她聽這個法門,她相信了,這老太婆決定往生,往生就成佛,就圓證三不退,你說她不是上根誰是上根?那些大菩薩們都比不上她,所以從這邊想想確實是有道理。古人講這個法門專接上根,所謂專接上根,就是具足信願行的這個人就是上根。不是指他有什麼聰明,他有智慧,不是指這個,他有多大福報,統統不指這個。指真正相信,真正發願,真正肯念佛,這個人就是上根之人。
再看底下一段,「疏鈔云: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菩薩之父是比喻,我們這個身是父母而生的,所以從念佛你才能夠證得法身,才能成佛。「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十地就是《華嚴經》上說的,「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句是《華嚴經》上說的。「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這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很大的感嘆,為什麼初學的人不願意修這個法門,不求往生淨土?真正可惜。可見淨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具足信願行的人,可以說這個人就是菩薩,實在講一般菩薩還比不上他,這個人確實的。
「蓋此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真如本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完全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境界。連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是一塵一物都是如來自性裡面變現之物,這是跟一般的境界確實是不一樣。「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具是具備、是具足,德是德能,萬德萬能,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超情離見」,這句話是禪宗裡頭常常說的,向上一著,超情離見,這句通常是指什麼人?實在講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才到這個境界。「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也」。不但講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跟《華嚴》上講的無二無別,就是連這句名號都是如此,都是屬於一真法界,都是屬於不可思議。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視,我們通常把它輕視,是對它不認識、不了解。
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講《楞嚴經》,講這部經也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他老人家在台中勸人家念佛勸了很多年,念久了人心就念疲了,看到人家這裡講《楞嚴》,那個地方講《法華》,那裡講《般若》,心都動了。好像我們都沒有學過什麼真正的大經,都不如人,天天念《阿彌陀經》,總覺得自己有一點老太婆的味道。所以老師看出來了,怎麼辦?好,給你們講一部《楞嚴經》。《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實在講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楞嚴經》的精華,《楞嚴經》最重要的東西。經裡面講二十五位菩薩這出來做代表,這二十五個人統統都是修的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是成佛的大定,二十五個人所用的方法不一樣,統統修的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用的方法,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修成楞嚴大定,這才叫台中同修聽了之後心裡就踏實一點了,原來我們這個念佛是修楞嚴大定,我們天天在修楞嚴大定不曉得、不知道,說穿了,自己明瞭了才有一點信心。這個二十五種修楞嚴大定的方法,實在講都比不上用念佛這個方法修得好,修得穩當,修得快速,所以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的。
認清這個法門,實在講是很大的福氣,因為你認識不清楚,你遇到別的法門,你心裡會動搖,真正認識清楚了,這就死心塌地的修學。任何法門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只有恭敬讚歎,決定不動搖,自己決定是老實的念佛,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諸位要知道,我跟大家講過三輩九品操在自己手上,這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的遇緣不同。如果你是上三品往生的,確實你跟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什麼差別。他們這些人一往生上品上生,到那裡去花開見佛,我們今天也能做到,不是做不到,就是問題你肯不肯做?你要把九品因果搞得清清楚楚,上品上生怎麼修法的,上品中生是怎麼修法的,上品下生是怎麼修法的,你統統搞清楚,我就依照上品上生的方法來修,我哪有修不成功的!
要幾天修成?《彌陀經》講得很清楚,《無量壽經》上也講得很清楚,一天到七天。諸位想想,哪個法門有這麼快?真正是從一個罪惡深重的凡夫,叫他立地成佛了,一下就證到佛的地位上去了。上品上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法身大士,問題就是我們不肯幹。怎麼不肯幹?放不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不肯放下,你真正肯放下就成功。放不下,逐漸逐漸的放一點,也有中品,也有下品;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人不能成就的,沒有一個人去不了。去不了、不成就,那是不如法,沒有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不如法,所以才不能成就。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這不是很信解,不是十分的信解,有那麼一分、二分這個人就是上根,「其人必是上根」。為什麼?他肯接受,他相信了,他懂得一點了,他從此以後死心塌地的念這句阿彌陀佛了,這個人就是上根。為什麼?這個人不管他品位如何,他決定往生。一往生,經上講的即使下品下生的人,他也是圓證三不退,也是圓生四土,這真正不可思議,絕對不是其他法門能夠跟它相比的。你要問那究竟是什麼道理?前面講過了,這佛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你要想了解佛的境界,那只好你快快成佛,你成佛就了解,現在不必多問。你要多問就是給自己做障礙,給自己找麻煩,你就去不成了。所以,不如學個老太婆,不聞不問,教我這麼做,我就死心塌地這麼去做去,結果就做成功了。
我在台中有一次李老師也勸我,叫我學愚人,他說他自己一生想學愚人,都沒有學成功,他教我學愚人。學愚就是把一切知見、一切經教統統放下,就學老太婆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他勉勵我,要我這樣去做。我那時候聽他的話,想想也是有道理,可是他做不到,我也做不到。現在我覺悟了,我漸漸做到了,我把一切大乘經教統統放下了。不但我不講了,我現在看都不看,為什麼?打閒岔,對我自己有損失。我自己看經就是淨土三經。我到處旅行,口袋裡頭就是帶一部淨土三經,我這個經本是《大藏經》裡面的經本,非常完全的。《無量壽經》裡面有七種不同的譯本,有七種版本,《彌陀經》兩種版本,《觀無量壽佛經》只有一種,這是我隨身帶的,我天天讀的。其他的經論我不讀了,我真正明白了、曉得了,自己決定不給自己找麻煩,希望這條路能夠快速的走到目的地。
幫助你成佛才是真實的利益。如果教你成菩薩,教你成阿羅漢、成辟支佛,這不是真的,不是實在的,這是方便的。唯有叫你證無上正等正覺,這才是真實之利,這個法門就是教我們成無上正等正覺。「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這就是佛度眾生的本願,佛的願望希望一切眾生快快成佛,可不可能?可能。問題就是你相不相信?你肯相信,佛這個方法確實能叫任何一個眾生快快成佛。你不相信就沒法子,正如同《疏鈔》上說的無信、無願、無行,這不是這個法門所被的根機。除此之外,統統都是,沒有一個人不能往生,就是你要具足信願行。
「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這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最重要的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講什麼?是講十念往生。講什麼人?五逆十惡、無惡不作的人,這個人立刻就要墮阿鼻地獄,如果在這個時候他的一口氣沒斷,遇到善知識,這善知識勸他念佛,他立刻就能接受,他就相信、就發願、就肯念佛、就肯認真的懺悔,念十聲阿彌陀佛他就能往生。他往生也是圓證三不退,這個不可思議!我們念到這個地方才恍然大悟,佛的智慧德能是圓滿的。假如一個馬上要墮地獄的眾生,佛沒有本事叫他立刻就成佛,我們覺得佛的能力有欠缺。佛有沒有能力叫這個人馬上成佛?根本就不要越階級,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不必,一下就成佛,佛有沒有能力?如果沒有能力,那我們說佛的萬德萬能是讚歎他的,不是真的。我們現在知道了,是真的,不是讚歎他的話,佛確實有能力,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相信?所以,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
我們曾經勸這些同修們念佛,我有很多同事朋友勸他,結果他回答我們,我一身罪業,我怎麼配跟菩薩在一起?我怎麼敢念佛?他不敢念佛,他說什麼?他罪業深重。好像有慚愧心,見佛菩薩,不好意思跟他見面,這就沒有法子。他不相信,怎麼勸他也不相信,他不敢,在寺院裡頭都不敢見佛菩薩像,見像都好像不好意思,罪業太重了。實際上這個人是好人,為什麼?他還有慚有愧;換句話,他還有良心。有很多人做了惡的時候根本就不在乎,他這個作惡的人知道有佛菩薩,不敢見佛菩薩,所以還是好人,他要一回頭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以這個法門多少人一生錯過了,就是不敢相信。前面講信心講過,要相信自己,要相信佛菩薩,他是不敢相信,過失在這個地方。
所以這是「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這就是阿彌陀佛度眾生,那真的比一切諸佛都要來得妙,這個手腕高明。「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如來的定、如來的智慧是究竟暢達無窮無極。這就不是讚歎的話,到這裡我們才明瞭,佛確實是如此,不是讚歎之言。所以這個法門就是在行,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品位高下決定在行持,持名功夫之淺深,前面都曾經跟諸位說過了。「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這是古德們的感嘆,許多人認為什麼?這個法門太容易,太容易沒看在眼裡,太容易就瞧不起它。所以這種殊勝的利益是當面錯過,實在是可惜。
再看底下這段,「疏鈔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國」,這個字是非常的肯定,必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高下是講根性,就是根性利的就高,非常高,根性鈍的就下,這是講根性的高下。或聖或凡,聖人有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聽到這個法門他回心轉意,認真念佛求生淨土,聖人往生,凡是六道凡夫。「乃至或信或疑」,信是相信的,疑是懷疑的,雖然懷疑,他聽到這個法門,他曾經跟這個法門接觸過。「或讚或毀」,讚是讚歎的,毀是毀謗的,毀謗這個法門的,這個說得真是說到了極處。「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你看,這個法門功德多大,我們明白這個事實,所以你就盡心盡力去宣揚,不要怕人毀謗,也不要怕人家疑惑,不必,他毀謗他也種了善根。
所以我過去常常勉勵一些同修們,你們在做生意,在報紙上登廣告,把佛像登在廣告上,「南無阿彌陀佛」登在廣告上,那個廣告報紙人家拿到字紙簍裡面不要了,沒有關係,總會有幾個人看見。這幾個人看見,一個人看見一個人種善根,兩個人看見兩個人種善根,這個善根是不思議的善根。為什麼?將來時節因緣成熟了,就是這個善根他會發心念佛往生淨土,他會成佛。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怕,我這樣做會有很多罪業,不要管這些。要像地藏菩薩一樣,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造這個罪業我入地獄,但是,多少人種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善根,咱入地獄也值得了,要有這個精神。不圖自己的利益,就希望眾生得利益,要有這個精神,要有這個魄力,眾生能往生,我墮地獄不在乎。
就像當年永明延壽大師一樣,他在沒有出家以前,他在政府做個小官,像現在科員一樣的,地位很低,他管出納,他是國庫管出納的。他把國家的錢拿去放生,盜用公款他拿去放生,盜很多。以後被查出來,查出來按照法律這要殺頭,查出來錢盜來幹什麼用?放生去了,報告皇帝。皇帝看了也搖頭,他的確沒有做壞事,他放生去了,所以還是按國法來處決,綁到法場砍頭。但是,皇帝很好,就交代監斬官把他綁去砍頭,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如果他沒有恐佈的心,他不害怕,就把他放回來。結果他砍頭他一點也不在乎,心平氣和,非常自在,他一點也不害怕。監斬官就問他了,你為什麼不怕?他說我一條命換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值得了、值得了,沒有問題,你砍!值得。結果就放回去了,放回去皇帝就赦免他的罪,就問他你想幹什麼?他說我想出家。皇帝說好,我做你的護法。國王給他做護法,成就他出家,淨土宗一代的祖師。所以說不要害怕,只要是利益一切眾生,只要是眾生得真正的利益,最殊勝的利益就是教他知道有阿彌陀佛。毀謗也不在乎,侮辱也不在乎,只要他知道有阿彌陀佛,這個善根給他種下,這是多劫多生俱蒙解脫,他一定將來往生淨土成佛的。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當世就是我們現前,什麼人當機;換句話說,什麼人最適合修學這個法門,在這個法門得到殊勝不思議的成就。「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久修是老修行,初習是初發心的,一概不論。「宿根利鈍」,宿根是過去善根。「善惡差別」,都不論。「祇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是真實的,你真正相信。「因信發願」,你發願往生。「從願起行」,起行就是老實念佛,像前面所說的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起行。我們對自己要求一定要要求到這個標準,求不間斷、不夾雜,這個功就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這個法門廣大了,不像其他的法門必須要具備一些特殊的條件。這個法門沒有條件,只要你真信,只要你發願,只要你念佛就行。這段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到這個地方講完。
底下第六大段是講,「藏教所攝」,這是講佛說法既然說了四十九年,說了這麼多經典,後人把它分類、把它歸納,這在分類、歸納它應該屬於哪個部分,這個明白了有好處,對我們修學有幫助。「凡體究經典」,體是體會,究是研究,你要體會、要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佛教的經典分為三大類叫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說在何時」?什麼時候說的?「判屬何教」?教拿現在的比喻來說,就好像學校的課程標準,這個經應該列在哪一等的學校,第幾年級,它應該是中學、還是大學,幾年級把它編入這個課程裡頭,這就是教,現在就講課程標準。「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所以這也應當要明瞭,這就叫判教。
「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藏有兩種,有兩種講法,一個叫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這一部屬於經,它是在經藏,三藏裡面它是經藏包括在裡面。除三藏說法還有二藏,二藏就是聲聞藏與菩薩藏,實在講這個分法,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大乘經與小乘經,聲聞藏是小乘經,菩薩藏是大乘經,這部經是屬於大乘。「本經廣演大乘,詳陳」,陳是陳說,「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個道就是它的道理與方法,它怎麼樣普度一切眾生?「故為菩薩藏攝」,這個經是菩薩藏,二藏裡面屬於菩薩藏,就是大乘經典,它不是小乘,三藏裡面它屬於經藏。
什麼時候說的?「說時有五」,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我們把他所說的大致上歸納可以說有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講《華嚴經》,《華嚴經》是佛成佛第一次說的。現在一些小乘國家它不承認,因為《華嚴》說是佛在定中說的,我們凡夫沒有辦法,聽也聽不到。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底下入定,我們就看到這個相,哪裡曉得他在定中講經,講這麼大的經?所以,他講這部經是初三七日,也有人說是二七日;換句話說,他講《華嚴經》沒有超過二十一天。有很多人講是十四天,二七日說的,也有人說三七說的。我們一般人看佛在樹下打坐,在那裡入定,不知道他在那裡講經。聽眾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從圓教初住以上的,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種菩薩。所以佛在定中,他們也有能力到定中來聽講經、來聽說法,這是最初。《華嚴》裡面的內容完全是佛的境界,佛他成佛了,他把他自己成佛證得那個境界完全說出來。所以那個不是凡夫境界,那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境界,都是屬於不可思議的法門。這個說法當然人天無分,小乘也無分,不但小乘,權教菩薩也無分。
所以佛出了定之後,看看這些眾生,他們沒有這種程度,好了,就先從幼稚園辦起,再辦小學,慢慢來,逐漸逐漸把大家的程度往上提升,所以這就講阿含。阿含就好比辦小學,阿含講了十二年,這個十二年是佛教的小學,小乘聲聞藏。十二年之後,佛就講方等,方等就是大乘,方是方正的意思,等是等於佛的境界,當然還不是佛的境界,也就是平等法,方正平等,跟佛自己證的境界比較接近。方等一共講八年,「廣演四教,均被眾機」,這是從小乘轉到大乘。第四講般若,般若一共講了二十二年。所以在佛一代時教裡頭四十九年所說的,我們曉得佛法中心是般若,最重要的是般若,所以它幾乎佔了一半的時間。佛一共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所以說這個部門非常重要。最後八年講《法華經》,《法華》講了八年,《涅槃經》是一天一夜最後說的。佛要入涅槃,《涅槃經》等於是遺囑一樣,最後的一天一夜說的。這講四十九年所說。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無量壽經》在什麼時候講的?《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是在第三個時期方等時講的。「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這是附帶聲明,因為釋迦牟尼佛《無量壽經》講了很多次,所以我們要是把它呆呆板板看作方等,這也不可以。換句話說,般若時他也講過,法華時他也講過,這是佛是多次的宣說。由此可知,這部經確實與一切經有它不同的地方。
「判教」,教就像現在所講的課程標準,我們教學生先要曉得課程標準,曉得這個內容的淺深,如何來排課程,佛法也有這個意思。天台判四教,就像課程標準由淺而深它分四個階段,第一是藏教,藏教就是小乘,就是阿含。第二是通教,通教是大乘的開始,就是前面能夠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就是由小乘剛剛入大乘這一類的經典。第三是別教,別教是純大乘法,不通小乘,也不是圓教。圓教是圓滿法,圓教它很特別;換句話說,它這個教義是大乘、小乘、中乘統統都有。統統都包括在裡頭,圓融無礙這叫圓教,所以這是最高的,最圓滿的。天台家分這個四種,天台是法華宗,智者大師所建立。
賢首是華嚴,華嚴宗最初是杜順和尚創辦的,但是在杜順和尚的時候並沒有成為一個宗派,一直到第三代就是賢首國師,在他手上才形成了宗派,所以以後就稱為賢首宗,而不稱杜順。其實第二代是雲華智儼和尚也不稱他,賢首是第三代。智者大師在天台宗也是第三代。因為在他手上建立的,所以大家稱為賢首宗。「賢首立五教」,它的課程標準分得細一點,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是小乘教,第二是大乘始教,大乘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終教也就是天台的別教。他把天台的圓教開成後面兩個,一個頓教,一個圓教,這比較說得詳細一點。在天台宗把賢首的頓教跟圓教合併起來,就稱為圓教。頓是頓超,沒有次第的,所謂是一步登天,裡頭沒有階級的這叫頓,圓是圓融的。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其實古來判教非常之多,有十幾家之多,但是,最著名的是這兩家。在佛教裡頭,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也是這兩家,所以我們講到判教一定先要知道這兩家。諸位如果是細細的研究,你看《華嚴經疏鈔》就了解,《華嚴經疏鈔》把自古至今,判教的十幾家它統統都列出來。「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頓就是沒有次第的,漸教就是有次第的,按部就班,由淺而深,有次第的。這個說法在古大德十幾派當中都承認,都承認佛的法門裡頭有頓超的,有漸修的。
「淨影疏曰」,淨影是隋朝慧遠大師《無量壽經》的註解。他的名字跟淨土宗的初祖,晉朝的慧遠名字是相同的,字也相同。在歷史上稱廬山慧遠稱大慧遠,稱隋朝的慧遠稱小慧遠,《淨影疏》是小慧遠,隋朝的慧遠大師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它這裡面說,「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所以這個判的就判的是很高了,這個法門是什麼人修的?是根熟的人,這個不得了。佛門裡面通常講根器是講三種,沒有佛的善根的人,我們給他種善根,好像他對佛教一無所知,根本就不了解,我們勸他念一聲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印很多這些貼在汽車上,看到念一聲阿彌陀佛,這是什麼?沒有種善根的人給他種善根。已經種了善根的人幫他增長,希望他善根能增長,那是第二階段的事。沒有成熟的人幫助他成熟,這是第三個階段;已經成熟的那就幫助他成佛,最高的階段這是已經熟的人。
已經熟的人從淨土法門來看,已經熟的人是非常明顯,怎麼明顯?他真信,他真發願,死心塌地念這句阿彌陀佛,這個人根熟了。所謂熟了就是他有資格成佛了,他成佛的機會成熟。所謂熟與不熟就是他能不能成佛,這個人可不可以成佛。所以諸位要曉得,真信、切願、老實念佛的人,這個人在整個佛法裡講,他根熟了,他有資格成佛,他這一生當中成佛。所以它是頓教,它沒有次第,它不要經過小乘的四果四向,也不要經過大乘的五十一個階級,它不要,一這往生,往生就成佛,所以這個叫根熟頓教法門。所以這在淨土裡特別容易看得出來,其他法門根熟與不熟還沒有這麼明顯,淨土法門根熟不熟非常的明顯。
「云何知頓」?怎麼曉得它是頓教?「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六道凡夫他覺悟了,覺悟什麼?輪迴太苦,他不想再搞輪迴了。不想再搞這些事情,他這覺悟對六道輪迴厭煩,他想超越,所以求正定。「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這是頓教,不要經過小乘,不要經過次第,一下就成就了。即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下品下生,他也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實在講他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受用,就是神通自在跟等覺菩薩沒有兩樣。你學其他的法門,你自己沒有到等覺,你見不到等覺菩薩。
就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你要沒有念到大學,你就見不到大學的同學,你就見不到大學教授。為什麼?你念小學,大學生不會跑到小學來跟你玩,大學教授也不會跑你小學上課的,不可能的事情,必須同一個班級你才能遇得到。前面我跟諸位說過,西方極樂世界特別,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所有年級在一班上課,統統都在一起天天見面,這個很特別,這是十方諸佛世界所沒有的;換句話,西方世界實際上講有沒有五十一個階級?有。它五十一個階級在一個課堂上課,所以分不出來。我是幼稚園的學生,我旁邊坐的是大學生,在一塊上課,這很奇妙。因此,他的神通、他的受用都平等。不像其他法門裡面一個階級一個階級,它分得很清楚,它的確是不平等。西方極樂世界平等,所以下品下生的人也天天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天天跟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在一起,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所以曉得它是頓教。
「大佑判小本曰」,大佑法師是元朝時候的人,他有《彌陀經》的註解,「漸頓分之,此屬頓教」。不但他如此,就連法相宗的,就唯識宗的開山祖師窺基大師,不是淨土宗的,他也有《彌陀經》註解,《彌陀經通贊疏》,這個地方有,我們書架上有不少本。我是在台灣把這個註解特別印出來流通,這個用意很深。因為現在有很多人對於淨土法門懷疑,對經典懷疑,這個不得了,我把他這個註解印出來,證明這部經決定沒有懷疑。為什麼?玄奘大師是窺基大師的老師,玄奘大師到印度去了十七年,從印度帶了梵文原本的《彌陀經》回來,可見得是真的不是假的,《彌陀經》不是人偽造的。而且玄奘大師又把這個經重新又翻譯過一遍,現在收在《大藏經》裡頭。
玄奘大師沒有批評鳩摩羅什大師翻得不對,沒說過,他最得意的學生,窺基大師給《阿彌陀經》做一部註解,還用的是鳩摩羅什的本子。換句話說,他師徒兩個人對於羅什大師翻譯的絕對的尊重。他要不尊重,為什麼要註解他的本子?窺基為什麼不註玄奘的本子?玄奘是他老師,他為什麼不用他的本子做註解,還用羅什的?這就給我們證明,羅什大師的本子決定沒有錯誤。連這兩位大師師徒他們都尊敬,我們今天依照《彌陀經》來修行決定不會錯,你放心就是。
不要聽信謠言,現在有造謠生事的,說《彌陀經》是假的,我聽了很多。所以我把窺基大師這個本子找出來,印出來流通給大家做證明。同時在窺基大師的本子上,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發現了不起,他們都是依法不依人,這點值得我們現在人學習的。我們現代人犯的最大的忌諱,感情用事,你照現代的人來說,玄奘大師翻譯的,你是他最得意的學生,你要做註解要流通,一定是流通老師的,你怎麼可以流通別人的?老師翻譯的並不是比別人差,如果比人家差,玄奘大師絕對不會翻譯。他翻出來的東西不差,你自己做學生的人為什麼不給它流通?這就是給我們後人做榜樣,依法不依人。所以他們都純粹是理智,沒有感情用事,這才真正能學佛。
現在人學佛很大的弊病是感情用事,先入為主感情用事,這個麻煩大了。換句話說,不是他自己的師父,不是他所修的法門,簡直都不能接受。遇到想盡方法排斥,毀謗打擊,甚至於把一切都消滅掉,只有我這個好,只有我師父第一,這樣佛法會滅,自己會走到歧途上去。所以我們看到玄奘大師這個師徒,我們真是由衷的佩服,我們曉得那是正法。所以他這樣做,你看,玄奘大師沒有怪他徒弟,沒有說他對不起老師,沒有說;窺基大師這樣做,也沒有覺得我對不起老師,也沒有覺得。依法,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尤其是窺基大師在這個註解裡頭,對於這個法門的判教也是判作頓教,也把它判作頓教。而且說得很清楚,七天成就,若一日到若七日,修這個法門七天成功,那不是頓教是什麼?這是我特別介紹窺基大師的註解。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也」。這是以五教判多半都是說成圓教。「蕅益指出,天台純圓」,就是《法華經》。「賢首全圓」,《華嚴經》是全圓。「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華嚴》的祕髓、《法華》的奧藏都在這部經上。那兩部一個是純圓、一個全圓;換句話說,《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圓中之圓。「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這是講一般的,《華嚴》、《法華》都要走這個路子,都要先開圓解,然後修圓行,才能證圓果,都要走這個路子。
我們這個法門就特別,「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跋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圓證三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這個無上醍醐是比喻,就是圓中之圓。你看看,比《華嚴》、比《法華》修行方便多了,那個一定是解後修行,行後才證果。這個信願行具足,七天就成功,沒有另外一個方法的確有這麼快速的。禪比不上它,密也比不上它,七天成就不是沒有,真有,人人可以做得到,問題你不肯幹。譬如說我們今天在這裡打個佛七,七天就往生了,你敢不敢來?不敢來。不得了,七天就要死了,算了我還是不要去了,沒人來。可見得你這是嘴巴裡說的是,心裡是另外一樁事情,不是在真修,真修決定七天成功。
我們在《往生傳》上看到有這個事實,宋朝瑩珂法師,他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的。他是真的發願,真信真願三天三夜,不睡覺、不吃飯、不喝水就念一句佛號,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他跟阿彌陀佛要求:我不要陽壽,我現在跟你走。因為他自己是個出家人,出家之後,他犯戒、破戒,他的劣根性很重,外面一誘惑他就破戒了。所以他跟阿彌陀佛說,我要再有十年,我又不曉得犯多少罪過,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跟你去。阿彌陀佛就答應他:好,三天以後我來接引你。到第三天他往生,他也沒有害病,念三天把阿彌陀佛念來,三天往生。證明了一日到七日是真的不是假的,問題就是你是不是真想去?現在一般人貪生怕死,不想去,這個沒有法子了,這沒有辦法,你真想去,真去得成。
底下我們看到這段文,「印光大師讚要解云」,讚歎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理事各臻其極」,裡面講的事、講的理可以說都講到了極處。「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彌陀經》裡頭註解註得最好的就是這個註解。「妙極確極」,確是確實,一點錯誤都沒有。「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所以這裡黃念祖居士引用蕅益大師的很多,蕅益大師所講的跟佛親自判教沒什麼差別。
「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疏鈔》是蓮池大師的,「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這是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疏鈔》,他當時註《疏鈔》實在上用心很苦,為什麼原因?在那個時代中國大陸禪風很盛,一窩蜂都學禪,輕視淨土。禪有沒有成就?實在講不能成就,那個風氣是這樣子。所以他提倡淨土,為了啟發大家的信心,所以完全拿《華嚴經》來解釋淨土,《華嚴》大家都曉得,《華嚴》沒有人敢輕視的,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承認它這是經中之王,根本法輪這是大家承認的,《彌陀經》念佛法門沒有人瞧得起。所以他拿《華嚴經》來解釋《彌陀經》,把《彌陀經》的地位提高了,提到跟《華嚴》一樣,太家不會輕視,這個苦心的確很難得。所以到他底下一代,就是蕅益一代,蓮池大師這個基礎打下去之後,蕅益大師才能把淨土宗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這兩個人真正是了不得。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我們今天這份教材就是取自於黃念祖居士的註解,它註得詳細,註得多,我們把它精要的地方摘錄下來,我們在講堂裡面講比較方便,因為它那是太多、太繁了。但是,諸位將來自己研究,當然還是用他原來的註解最好。他原來的註解現在在台灣作版,大概七月可以印出來,印出來之後我們就會送到此地來。諸位真正要想修淨土的,這個註解非常的重要。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的意思,就是依蓮池大師《疏鈔》,「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這在他原來的註解上非常清楚,這個篇幅很大,我這裡統統省略掉。「以明本經實具十玄」,就是《無量壽經》跟《華嚴經》,同樣具足十玄門。「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這個意思我們要體會到古來祖師大德的苦心,絕對不是自己在誇大,這是諸位細細在大經大論裡面你去研究,你才能夠看得出來。看得出《無量壽經》的境界跟《法華》、《華嚴》,的確是沒有兩樣。不但沒有兩樣,可以說是《華嚴》跟《法華》的精華,是這兩部大經的精華,實在是了不起。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極樂」。《華嚴》到最後才講到極樂世界,這部經自始至終完全講極樂世界。「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據是根據,這不是隨便說的,不是隨便把這個經捧得那麼高,跟《華嚴經》相提並論,實在它有道理,它有這個理論的根據。這個一段是講,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課程標準,這個大意就講到此地。
底下第七段「部類差別」,第一是「同部」,所謂同部就是兩本經性質完全相同,這叫同部。「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就是跟《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屬於同部,完全相同,一個說得簡單,一個說得詳細。所以它是一部經,不是兩部經,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讀課誦採取《彌陀經》,為什麼?它短,短容易背誦。我們想了解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讀誦《無量壽經》,它說得詳細。所以這裡頭只有詳略之分,內容實在講是一樣的,這叫同部。「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無量壽經》就繁,講得多,《彌陀經》簡單,「義無勝劣」,裡面的意思完全是一樣的,「判屬同部」。
「小本現有三種」,有三種不同的本子,這三種本子我們在台灣已經印出來了,我出來的時候版做好了,我看過,還沒有開始印,就是把樣本送給我看了一下,我想現在已經印好了,我出來差不多兩個月了,應該印好了。「秦唐二譯,大體相同」,秦譯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唐譯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兩個人大致上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鳩摩羅什大師翻的譯本是意譯的,文字非常流暢,很受中國人的喜愛。所以羅什大師翻的本子的確非常受歡迎,大家都願意去念他的本子,念他的譯本。「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玄奘大師是直譯,不是意譯,就是照梵文本的樣子把它翻過來。所以保存梵本的樣子,本來的面目他保存得完全,當然一句一句翻譯出來的是詳細準確,那是沒有話說,這是超過鳩摩羅什的。但是,在文字流暢上來講,羅什的是超過玄奘大師,他們翻譯各有所長。但是,我們經過窺基大師註解,我們就曉得,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對於鳩摩羅什的本子,非常尊重,所以他們都提倡還是流通這個本子。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本子,只供給研究《彌陀經》的人做參考而已。
「夏蓮居居士」,就是會集《無量壽經》,編輯這個本子的這個人。「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廿一字」。這是在「襄陽石經」,「襄陽石經」是六朝人寫的,跟我們現在流通的本子裡面它多了二十一個字,這二十一個字很重要,可能我們現在流通的本子,是過去寫的時候漏掉,這二十一個字意思很好。「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這底下就二十一個字,「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就是這幾個字。夏蓮居居士把羅什大師翻譯的跟玄奘大師翻譯的,兩個本子重新校正,重新來編輯,又把這二十一個字補在裡面,這個本子也是很好的本子,這個本子我們現在也把它印出來了,《阿彌陀經》有三種不同的版本,我們都有了。《無量壽經》一共是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那邊所印出來大概是有七種,還少兩種,少兩種原本我都有,將來有機會可以說都能夠印出來,九種不同的本子統統把它印出來,提供給專門研究淨土的同修做參考。「會本依古德意,補入此廿一字。大有益於聖教也」,對於淨土宗的弘揚是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是同類」,同類就是不同部。「凡倡導憶念彌陀」,就是這個經的內容是提倡淨土法門,提倡念佛勸人求生淨土的,這個都是同一類的,「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有親有疏,雖然同類有親有疏,親疏怎麼說?因為《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提倡持名念佛,假如它那個本子也是提倡持名念佛那就親。如果不是持名念佛,或者是觀想、觀像其他方法來念佛,這就是疏。甚至於說念別的佛迴向往生淨土,那就更加疏遠了,關係沒有那麼親密,有這麼個關係。「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這裡頭舉出幾種,「如佛說觀無量壽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往生論。安樂集等等」。這些都是親,為什麼?統統是提倡持名念佛。就是《十六觀經》第十六觀是提倡持名的,《觀無量壽佛經》一共是十六觀,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觀想念佛,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十六觀是持名,所以它統統都有。因為《十六觀經》它不是完全講持名,如果完全講持名,它就是同部,它裡頭有觀想、有觀像、有持名,所以只能算同類不能算同部。
底下再說,「帶說淨土經論」,這就是附帶說的,「淨宗經論合刊,內載有二百四十餘種。此乃略舉其要,遺漏難免」。這就是佛在講一切經,在講經裡面附帶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像這樣的經典太多了。《淨宗經論合刊》裡頭就舉了二百四十多種。可見得釋迦牟尼佛對於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他一生四十九年弘法當中時時刻刻在提倡,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的重要。所以今天不管哪宗的經典,不管是哪個法門的經典,我們常常都看到的,佛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所以你要明瞭親疏,你就會選擇最親近的,《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這是最親的淨土三經。我們念別的佛,修別的法門迴向西方淨土也能往生,那個緣疏,沒有這個直接,沒有這個親。所以這是我們應該要覺悟的,我們的選擇應該選最親的,最接近的,這才是聰明人。
底下一段就介紹這部經古今的譯本,「譯會校釋」,這一共是四樁事情,譯是翻譯;會就是會本,重新校對編輯;校是校正;釋是註解。「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註釋」,釋就是註解。先把譯會校釋這個意思先解釋,後然再介紹。
「本經譯本,自漢迄宋」,漢朝是最早這個經到中國來的,《無量壽經》最早來的。「自漢迄宋,凡有十二」,有十二次的翻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從宋朝以後這個經失傳了,現在我們能看得到的只有五種譯本,這五種就列在後頭,第一個它的名稱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是後漢月氏沙門」,這個字諸位要念古音,這不是月,不是氏,念肉支。月氏是當時一個國家的名字,這個地方現在在我們中國的新疆北部,蘇聯有一部分的領土是古時候的月氏國,在這個地方。那個時候中國到印度,從陸路走的時候,從月氏那邊就過天山、過叢林繞道到印度去,所以那個時候是交通要道,月氏在漢朝時候也是相當大的國家,在西域是大國。這個法師就是月氏國人,沙門是出家人的統稱,他的法名叫「支婁迦讖譯於洛陽」,洛陽是當時漢朝的首都,因為這是後漢,後漢的首都在洛陽,前漢在長安。長安在西面,所以又叫西漢,洛陽在東面歷史上稱東漢,後漢時期佛法到中國來,最早翻譯的。
第二部它的名字很長,「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這個名字這麼長,它也有簡稱,一個簡稱叫「無量壽經」,一個簡稱叫「阿彌陀經。是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吳是三國時代的吳國(東吳)。這一位是在家居士,優婆塞是在家居士,這位居士也是月氏國人到我們中國來,他的佛學修養非常之好,他翻譯的。
第三種叫「無量壽經,曹魏」,也是三國的,三國曹操的兒子曹丕建立的,曹操還算是漢朝的宰相,曹丕篡了位之後,這到了三國的魏國,跟前面同時代的,魏國。「印度沙門康僧鎧」,這個本子流通得很廣,因為五種譯本,他的譯本譯得最詳細,所以流通得很廣。大家現在看到《無量壽經》很多都是康僧鎧的本子,「譯於洛陽白馬寺」。第四種叫「無量壽如來會」,這個本子好像昨天有位同學拿來給我看,就是這個本子,這是《大寶積經》裡面的一會,叫做「無量壽如來會」。是「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本子現在有,存在的。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是最後一次翻譯的,宋朝時候,唐宋,趙宋趙匡胤所建立的王朝,「趙宋沙門法賢」翻譯的。這是現存下來的有這五種,這五種是現在我們看得到的。
在歷史上所記載的還有七種,但是都失傳了,現在我們見不到。這七種經題、翻譯的人以及翻譯的年代也都有記載,「佚失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有」,開元是唐朝時候,《釋教錄》就是佛經總目錄,開元年間唐明皇那個時代所編的,編的佛經的總目錄,那裡頭有,但是現在這個書已經不見了。第一個「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安世高是中國早期翻譯是最著名的一位,他來得最早,翻譯的也最多,翻得也非常好。他翻的東西非常適合於中國人,中國人很喜歡讀他的本子,這是在中國翻譯史上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所以在翻譯史,翻譯的人很多,如果說是最著名的三個人,第一個是安世高,第二個是鳩摩羅什大師,第三個是玄奘大師,這是我們中國翻譯佛經的三大翻譯家。很可惜他這個本子失傳。
第二種本子,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這也是曹魏時代,「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這在甘露三年,這個本子現在也見不到了。「第三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曇摩羅密翻譯的」。竺曇摩羅密也叫做竺法護,竺法護是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這是在永嘉二年翻譯的。因為智者大師對《觀無量壽佛經》有個註解,非常著名的《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這是《觀無量壽佛經》權威的註解。這個註解裡面,就是智者大師在註解裡面,提到這個本子,可見得智者大師看過這個本子,所以在註解裡頭提到過,還引用過。所以這必定是智者以後這個本子才失傳的。第四種就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它也有很多名字,一個叫「樂佛土樂經」,另外一個名字叫「極樂佛土經」,這是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翻譯的。。
第五種「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沙門佛陀跋陀羅譯於道場寺」。第六種也叫「新無量壽經,二卷,宋」,宋是劉宋,就是南北朝時候劉裕他所建立的王朝。那個時候叫五胡十六國,他是在北朝的時候,他佔的幅員在當時算是相當的大。「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第七種「新無量壽經」,你看後頭三個名稱都相同,也是二卷,宋這也是劉宋,罽賓國沙門曇摩羅密多翻譯的。而且這三種是在同一個地方翻譯的,年代也非常的近,所以如果不是版本不相同,不可能有這個事情發生,決定是版本不一樣。
我們再翻過來看,「以上連現存者,總八代」,八個朝代十二次的翻譯。「甄解云」,《甄解》是日本人作的《無量壽經》的註解。「凡於諸經中,傳譯之盛,無如今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佛經,翻譯這樣興盛的沒有超過這部經。哪一部經我們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沒有說是有十二次翻譯的?沒有。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有六次的翻譯,十二次之多的只有這一個本子。「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這是日本法師他的看法。所以這部經太重要了,真正能度人一生成佛,所以譯的這樣多,這麼樣盛。「會疏云: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所以這兩種註解的見解幾乎都相同,非常接近,所以對這個經讚歎到無以復加了。
「本經為佛多次宣說」,我們在這裡看到,佛在一生講經當中不是只講一次,是講了很多次。「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不同」。所以我們現在經本子這個裡頭出入大,原因在此地。「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就是現在七種本子我們見不到,就現在五種本子,五種本子你要看,裡面出入太大。譬如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康僧鎧翻的是四十八願,裡面也有二十四願的,《清淨平等覺經》是二十四願,這個宋譯的是三十六願,你看出入這麼大。所以說如果是同一個本子,不管哪個人翻譯不可能出入這麼大的,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這就是證明什麼?它的底本不一樣,底本不相同。底本之所以不相同;換句話說,底本,佛不是一次說的。一次說一定相同,錯誤也不會錯誤那麼大。由此可知,判斷佛在一生當中多次說這部經,所以傳寫的時候,底本不一樣,不同的底本都流傳到中國來了。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若細究存世之五譯」,這裡頭我們現在去研究,你仔細去研究現在我們五種譯本,「可推知當年梵筴」,就是原本,原來的梵文本「至少有三種」,最少是有三種,像五種本子裡面的願文有二十四、有四十八、有三十六,所以根據這個現象來看至少原本有三種。「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所以才有這種現象。「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就是這麼多的本子,內容裡頭互相有詳略不同,我們今天真正要來研究這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對於這個經典確實有會集的必要。會集就是把這五個本子合起來校對,校對之後重新再整理,再把它編輯編成一個本子,這就有這個必要。這個工作誰做的?宋朝王日休開始做的,我們現在藏經裡頭有《大阿彌陀經》,那就是會集本,他第一個開始作。所以說古人就覺得有這個必要。
所以底下就是會集了,會集的本子現在有四種。「會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最早的是宋朝,叫大阿彌陀經第一個,「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他不叫翻譯,他是重新校正、重新編輯,編一個本子《大阿彌陀經》,這也編得很不錯,確實他編的這個本子比前面五種翻譯本都好,所以流通得很廣,印光大師也非常讚歎,這個本子流通得很廣。第二種「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這是乾隆年間很了不起專修淨土的一位大德。王龍舒(王日休)居士是站著往生的,他還有勸人修淨土有幾篇文章,叫《龍舒淨土文》,流通得很廣。他念佛是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可見得他的念佛功夫實在是到家。
第三種叫「摩訶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這個魏源會的本子也是五種譯本統統會集的,王日休他當時只看到四種,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個本子他沒有見到,所以他會集不完全。第四種就是近代的,就是我們現在所採取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本子。底下這是講本經的註解,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此地,大概明天可以圓滿,明天我們就功德圓滿,圓滿的時候這個本子也送給諸位做參考。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大概明天可以功德圓滿,好,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