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無量莊嚴,壽命第一 (第十二集) 1990/3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1-0012
為什麼?你的心力都盡到了。所以它這個圓滿,並不是講事情做圓滿算圓滿,不是的,它是講心,從心地裡面來斷定的。小乘戒著重在事相,跟我們世間的法律一樣,所謂是論事不論心,實在講這好持,容易持。你譬如不殺生,在小乘戒裡面,我確確實實沒有殺,但是我真是起了心動了念頭我很想把他殺掉,但是沒有殺,這不犯戒。大乘戒裡面不殺生,不管你殺與不殺,動個念頭我要殺他,那就已經破戒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所以小乘戒在事相上,大乘戒在心地上,這個不一樣。
第三類,論藏。「論」,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研究討論。佛當年在世也常常出些題目跟學生們在一塊研究討論,有的時候學生提出問題來彼此辯論,像《楞嚴經》裡面辯論的就很多,而且辯論得非常之精彩。這三大類,經是講定的,講禪定的,定學。戒定慧三學,經是定學,律是戒學,論是慧學,戒定慧三學,在名稱上稱為經、律、論,這是一般的分類法。但是諸位要知道,佛當年在世說法並沒有分類,也沒有分科,也沒有分次第,因為他不是辦學校,沒有次第。上午來了個人是個大學者很有學問,佛給他論義就很深;下午來了個不認識字的,有了困難來問佛,佛給他解答就很淺顯。所以佛並不是辦學校,一切眾生找到他了,隨問隨答。而把它分時、分類,這都是佛經到了中國,我們中國祖師大德想出來的。看到這麼多經典,這裡頭有淺有深,哪些比較淺的適合於初學,哪些適合於中級,哪些適合於高級,這是我們中國人分的。佛陀在世沒分,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沒有分的。
因此,幾乎每一部經裡面都有經律論、都有戒定慧,我們分類怎麼分法?古人的分法,是看這部經裡面戒定慧這三類哪一類講得多,從分量多的來分類,這樣的分法。要是嚴格的來分,沒有辦法分,一部經都沒有辦法,因為佛的確每一次講的時候戒定慧三學統統都有。但是偏重在定、偏重在戒,或者偏重在討論,這是有的。所以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淨行品」、「梵行品」都是講生活規範的,那是戒律。但是《華嚴經》總共三十九品只有兩品講戒律,大多數是講定,那把它分作經藏,就不把它分作律藏,分作經藏。像《梵網經》裡面,實在講它也是戒定慧三學統統具足,所以在全經裡面講它還是經藏。《梵網經》,講戒律,「菩薩心地戒品」它有一品。《梵網經》總共有六十一品,講心地戒,實在講從理論到事相,總共只有兩卷,這也把它放在經藏裡面去了。「本經屬經藏」,本經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有沒有講戒律?有。我們現在用的本子,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都是講戒律。但是總共四十八章只有五章裡面講戒律,可見得講定是佔絕對大的分量,所以也把它歸納到經藏裡面。
在此地附帶給諸位說,論有兩大類,一類叫宗經論,一類叫釋經論。宗經論,像《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這一類都叫做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它是在某一部經或者是某幾部經裡面的思想提出來討論,發揚光大,詳細的說明,它不是解釋經的,所以宗經論它的依據還是依據經。你像我們平常常常看的初學入門的《百法明門論》,這也是一部宗經論。《百法明門論》這部論,實在講只解釋經裡面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我」,就解這一句話。什麼叫一切法?它把它分類分成一百法,後面給我們講解「人無我,法無我」。所以一部論就解釋這一句經,依這一句經來造的。
第二種叫釋經論,像《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註解,按照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它確實按照這個句子來註解的。註解而稱之為論,這個諸位要知道,這個分量就很重了。所以論就是解釋,這個解釋是一點都沒有錯誤,如同佛給我們講解一樣,這才能稱之為論。後賢大家都很謙虛,所作的註解都不敢用這個字。清涼大師作《華嚴經》的註解,他不敢用「論」,他用《華嚴經疏鈔》。論這個字,就是我所講解的決定不錯,你們大家遵守就行了。要用疏、要用鈔、要用註解,這就很謙虛,我所講的未必正確,這是純正的,請高明的人多予指教,就有這個意思。要用論,就談不上指教了,我這是很正確的。跟我們儒家也是如此,你看儒家《春秋》有三傳,它那個傳就跟佛法的論,意義相同,後人不能改的,這個註解決定正確,沒有錯誤。《春秋》,文是孔老夫子作的,註解有三家,有左丘明、穀梁、公羊,他們三家的註解都稱為傳,傳是什麼?傳,可以傳下去,沒有問題,就是有這樣的氣概,佛法用論字。所以註解上能用這個字,真是很自負,確確實實是真正負責任,沒有錯誤的。這是第一種分類。
第二種分類叫「二藏」,二藏就是「聲聞藏」與「菩薩藏」。諸位要曉得,聲聞藏就是小乘,菩薩藏就是大乘。小乘裡面有經律論三藏,大乘裡面也有經律論三藏,所以講經律論三藏,那是大小乘通稱的;講聲聞藏、菩薩藏,那就決定不一樣了,大小乘界線畫得很清楚。在中國藏經裡面,《阿含》這個部分就是聲聞藏。除《阿含》之外,統統屬於菩薩藏。這是中國藏經分類法。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所以本經在三藏裡面屬於經藏,在二藏裡面屬於菩薩藏,它是大乘法,經題上就標明這個經是大乘經。詳細觀察它的內容,確實不僅是大乘,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詳細給我們陳說信願往生殊勝的因果,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莊嚴」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真善美慧,就是佛家講的莊嚴的意思。依報是生活的環境,正報是身體,相好、壽命這是屬於正報。西方極樂世界,依報可以說是美好到了極處,一絲毫的缺陷都沒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正報更不必說了,壽命長遠,真正無量壽,不是有量之無量,實在是無量之無量,我們在經上四十八願跟經文上都讀到。
印度人的數學自古以來就非常的發達,他們數目字的單位能夠排到一百五十多個,不得了。我們中國是個、十、百、千、萬,算到後面是京、垓,後頭我都說不出來了,好像只有二十幾個。我們中國數目字單位只有二十幾個,它有一百五十多個,你說怎麼得了!這個「無量」,是它一百五十個數目最後的十個大數的第二個大數。最後十個大數目字的單位,第一個單位就是阿僧祇,第二個單位是無量,第三個是無邊,它那個是幾何級數的計算法,是倍倍相乘,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它是這麼算法的。最後的那個大數字,叫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實際上是一個數目字的單位,能不能算出來?還是可以算出來,就是太大了。
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壽命,是不是印度「無量」單位數字?經上也說,將來阿彌陀佛入滅了,觀音菩薩就成佛了;觀音菩薩再入滅了,大勢至菩薩相續成佛。他們那個地方沒有像法、末法,沒有,阿彌陀佛上午入般涅槃,觀音菩薩下午就成佛,永遠是正法。不像我們這邊,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這個世間彌勒佛才來成佛,我們世間佛法早就沒有了。所以他們那個地方,佛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斷的。但是阿彌陀佛的壽命多長?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假使十方眾生」,這是太多了,不是我們一個娑婆世界,十方有無量無邊恆沙世界,每一個世界不知道有多少眾生。假使十方世界眾生,統統都證了辟支佛果,這是假設,這些人的神通都像目犍連。目犍連是釋迦弟子神通第一,我們娑婆世界天空當中星的數目,目犍連能夠在一晝夜之中把它算得清清楚楚,他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們娑婆世界有多少星球?他在那裡計算一晝夜,統統清楚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比喻,十方眾生都證了辟支佛果,神通都像目犍連,大家共同來計算,計算多久?盡他的壽命所知道的。能夠得知的,比喻裡面講像大海裡的一滴水;還不知道的,像大海水。諸位想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壽命長久,絕對不是印度十大數裡頭的無量,不是,那個十大數「無量」並不太多,我們可以說是真正的無量、真實的無量,這是真的。所以說是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真實裡面,這是第一真實。如果沒有壽命,所有一切無量相好莊嚴,誰去享受?都落空了。說得怎麼好,必須我有壽命,我才能享受到;說得再好,我沒有壽命死了,再好與你不相干。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無量的莊嚴當中,是以壽命為第一,是真正的無量壽;何況相好又相同,平等世界,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沒有什麼?至少這兩樣沒有。一切諸佛剎土,壽命是有限量的,相好、依報正報是不平等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兩種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依正莊嚴。
「彌陀無邊願海」,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普度法界一切有情,這都是我們要效法的。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們,如果工作實在很忙,沒有時間來讀誦《無量壽經》,我就勸他,你早課就讀第六章四十八願,早課就念這一章,把我們自己的心量拓開,等同彌陀心量。也就是說我們依照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從我們內心裡面發出來,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這個決定往生,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晚課就讀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總共五章,統統講的因果報應。讀這五章經,深深反省,我們今天思想見解、行為、言語有沒有過失?依照經訓來修改,這就很好。所以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的人,早晚功課不要修別的,應當要依《無量壽經》來修學,這是最好。因為它說得詳細,說得明白,比小本《彌陀經》殊勝。如果讀小本《彌陀經》,最好讀《要解》,連經文跟《要解》一起讀,那是無比的殊勝。因為《彌陀經》實在講得太簡單了,《要解》解得好,文字不多。所以彌陀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個道是方法,也當作道理講,就是彌陀度眾生的理論方法,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度眾生,不是把眾生度出三界就算了,也不是說把眾生幫助他成了菩薩就不管了,他不是的。他度眾生的目標,是要教每一個眾生圓滿成佛。所以這個度是究竟度,不是方便度,是究竟度。這個經典就難得了,真正是一乘妙法,無上的經典。
這把「藏」介紹出來了,這個經是屬於經藏大乘,就是大乘的大乘經。
下一段給我們說佛說法的時候,佛在什麼時候說的。「說時有五」,古德把佛講經的時候分為五個階段。當然這是大致上而分的,細分是沒有法子分,因為佛是因人施教的,但是大多數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界定。第一個是「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經上也有講二七日,有講三七日,兩種說法都有經文作根據,我們也不必去辯論,二七十四天,三七就二十一天。這個二十一天,我們凡夫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佛在那邊入定,在打坐,實際上是佛在定中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是佛在定中講的。現在研究佛教的人不承認《華嚴經》,所以他們講原始佛教是從《阿含》講起,他們承認《阿含》,不承認《華嚴》。認為《華嚴》不是佛說的,沒有根據,佛在定中說的,誰能夠到釋迦牟尼佛的定中去聽他講經說法?其實《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能夠參加他的法會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他們有這個功夫,如來入定講經他們知道,他們也入定去聽經。定中時間就不定了,長短就不定了,所以一念能夠延長為無量劫,無量劫能夠濃縮成一念,念劫圓融。
佛在定中講的《華嚴經》,怎麼樣流傳到我們世間?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的六百年,六百年之後印度出了一個龍樹菩薩,這個人很有名,智慧廣大,博學多聞。龍樹菩薩很年輕的時候,憑著他的才智,把印度所有的宗教,連同佛法的書籍,統統讀盡了。讀盡了之後他就生起大我慢,他說這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統統念盡了,佛法也不過如此而已,起了傲慢。他畢竟是菩薩再來的,所以大菩薩要常常照顧小菩薩,小菩薩起了煩惱,出了麻煩,大龍菩薩知道了,這才化現在這世間來開導他。他說你這世間書都念盡了,他說還有些地方有書你沒有見到。龍樹菩薩一聽,哪個地方有?他說你跟我去。他把他帶到龍宮裡面去,就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他一看,傲慢心就沒有了,才知道自己所念的東西太少太少。
這部經有多大?這是龍樹菩薩說的,他說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佛經計算字數的單位是用偈,一偈就是四句,不管長短,四句作一個單位。我們中國人計算書的分量是用字數,多少字。《道德經》五千言,五千個字,用字數來算的。印度不是算字數,四句做一個單位。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這還得了,這個經我們地球裝不下了,不但我們地球裝不下,娑婆世界也裝不下,娑婆世界才一個大千世界,十個大千世界!「一四天下微塵品」,龍樹菩薩一看就看呆了,這誰能學得了,沒法子。大龍菩薩就告訴他,這個太多了學不了,還有中部的。他看看中部,中部分量是少多了,但是還不是閻浮提眾生所能夠讀誦的。大龍菩薩講,我還有簡單的本子,綱要,大綱。就好像《四庫全書》目錄提要,我有目錄提要,全書太多了你讀不了,有《四部備要》,《備要》就等於是中本的,裡面重要的選出來的,不是完全的。一看還是太多了,太多了,我還有小本的,目錄提要。龍樹菩薩一看到這個,可以,這個可以接受了,這叫做小本經。小本經總共有多少分量?有十萬偈,就是四十萬句,這部經總共有四十萬句,有四十品。他就把這部經帶到我們這個世間,所以龍樹菩薩以後,《華嚴經》出現在世間了,《華嚴經》是這麼來的。釋迦牟尼佛最初三七日中所說的,說了以後,大龍菩薩把它收藏在龍宮裡面去了。
現在人相信科學,實在講是迷信科學,他說我們潛水艇在太平洋、大西洋、南北極到處都走遍了,也沒有發現龍宮,龍宮是假的。龍宮是菩薩道場,你怎麼會見得到?像在我們中國迦諾迦尊者的道場,歷史上有記載,真的不是假的。五台山大聖竹林寺文殊菩薩的道場,法照禪師曾經到那裡去聽過一次經,還請教了不少問題,離開之後就一片荒山,回頭一看廟沒有了。你能說它沒有嗎?確實存在,肉眼見不到。現在話來講就是空間的度數不一樣,我們是三度空間,菩薩道場也許在四度、五度,也許更高的度數,同樣在一個地區,我們見不到他,他見到我們,我們見不到他。所以《華嚴經》是這麼來的,我們一定要相信,龍樹菩薩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決定不會妄語。
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一開始成道就把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完全說出來。以前李老師給我們介紹這段文,他有個比喻說,好像我們開一個商店,開個珠寶店,今天第一天開張,把我們家所有的貨品統統展覽出來,給大家看一看,這就是華嚴時。第一天展覽會開始展覽,來參觀的人很多,可是很多人不識貨,不認識真的東西。第二天老闆沒有法子,把最好、最珍貴的收起來了,把那個不值錢的,最不值錢的東西擺出去。「阿含」就是最淺的小法,教人天,教這個。阿含總共講了「十二年」,等於佛法的小學。有這十二年的基礎了再可以辦中學了,「方等」等於中學,八年,「次八年說」。方是方便,等是平等,給你講方便平等法。「廣演四教,均被眾機。」廣演四教就是方便,就是藏通別圓統統講,大小乘通講,均就是平等,能夠叫一切眾生都得利益。你是大根性的得大利,小根性的得小利益,只要聽佛說法,沒有不得利益的,這是大乘。
第四個時期「般若」,般若講「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總共說法四十九年,般若差不多佔一半的時間。由此可知,佛法是以般若為主,前面十二年阿含、八年方等,都是給般若奠定基礎。所以佛法是智慧之法,佛法是智慧的教育,等於大學,這才是佛真正把他教學的義趣在這個地方大力的來發揮。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法華涅槃」。《法華》是最後八年說的,《涅槃經》是一日一夜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臨終前一天所講的,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遺教、遺囑,最後的遺囑是《涅槃經》。《法華》是什麼?《法華》就是《華嚴》,到這時候大家認識貨了,二十二年般若之後有能力辨別真妄了,所以佛才說真實法。真實法就是前面的《華嚴》,《華嚴》跟《法華》是一不是二。
我們這部經是佛在什麼時候說的?「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淨土三經,都是在方等時說的。如果說淨土五經,除了《行願品》是華嚴時說的(是第一時說的)之外,《楞嚴經》也是方等時說的。我們中國人把它分類,把《楞嚴》分在方等密教部,因為它裡面有「五會楞嚴神咒」,這個佔了很長,咒很大,把它放在密教。可是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不是一次。「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所以這個經可以說它是通五時,前面通《華嚴》,後面通《法華》、《涅槃》。尤其是古德講,《華嚴》、《法華》不過是本經之導引而已,本經是《華嚴》、《法華》的歸宿。可見得,在跡象上來看,是方等時;從精神上來看,它真正是貫通了五時。這個我們要知道,才曉得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它所佔的分量。
第四是「判教」。教就是教相,要用我們現代話來說,就是課程標準。可以讀註解,這個期間當中就是專題討論,採取這個方法。每次擬定幾個題目,一天討論一個題目。我們還是以念佛為主,白天上午下午我們開討論會,晚上還是念佛,這個道場在美國就是第一道場。美國現在道場,我知道的,最多也不過是一個星期做一次法會而已。這是希望同修們努力,努力是我們共同努力,一個人沒有法子做到,共同努力。
「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天台有化儀四教、有化法四教,藏、通、別、圓這四教是課程標準,現在人講課程標準,這個教科書應該擺在哪一個階段、第幾年來修學。「藏教」是小乘。「通教」是大乘的開始,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所以叫通教。「別教」是純大乘法,裡面沒有小乘的思想,別是別於小乘。「圓教」是圓滿、圓融,換句話說,藏通別的思想是統統都有,而且沒有抵觸、沒有衝突、沒有矛盾,圓融,這才是真正究竟的法門。這是天台家所說的。賢首就是華嚴宗,它講五教,實際上內容跟四教沒有什麼區別。五教,第一是「小乘教」,就是天台的藏教。第二是「大乘始教」,就是天台宗的通教,它叫大乘始教。第三個叫「大乘終教」,就是大乘末後的階段,就是天台的別教。它把天台的圓教開成兩個,叫「頓教」、「圓教」。天台宗是把賢首的頓教跟圓教合成一起,就稱圓教。由此可知,兩家判法只有開合不同,內容並無二致。這是兩大家的看法。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古時候對佛法判教的有十幾家之多,這個我們在《華嚴經疏鈔》裡面都看到,清涼大師都介紹。但是現在那幾家都漸漸沒落了,也沒人學了。現在學教的人,不是取天台的就是取賢首的,實在講,這兩家判得最為完整,為大家所稱道的。但是這兩家,賢首家判法比較上微細,也就是繁瑣,天台家簡要詳明。所以一般人,就是不學天台的,也採取天台的方法,它簡單明瞭,尤其適合於現代人的口味。賢首是麻煩一點,所以不是賢首宗的恐怕都不願意用賢首的判法,它太瑣碎了。像我們給大家介紹這個概要「十門開啟」,分十段,十門開啟就是賢首家的方法。我們為什麼採取賢首?因為我們與賢首的關係太密切了。你看經文一展開第二章「得遵普賢」,普賢是賢首的;又古德說本經即是中本《華嚴》,那當然用《華嚴經》華嚴家的判法來說。所以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就用賢首家的方式來講解、來介紹。但是過去雖然有十多家判法、看法不一樣,但是頓漸是普遍都承認的,承認佛所講的法門有頓超的、有漸修的,這是大家公認的。
「《淨影疏》曰: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淨影疏》是疏的名字,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我們在中國,實在說自古以來對於《無量壽經》研究的人不多,古註只有兩種,這一種流通得最廣的就是隋朝慧遠法師註的。諸位要知道,不是晉朝的慧遠,晉朝的慧遠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初祖。但是他的名字相同,朝代不相同,他隋朝時候人,他住在淨影寺,淨影寺的方丈,後人稱他為淨影法師,他註的註解稱為《淨影疏》,實際上它的名字是《無量壽經義疏》,有六卷。淨影寺的慧遠法師註的,我們簡稱《淨影疏》。另外一個本子,是唐朝時候吉藏註的,也叫《義疏》,只有一卷,很少流通,原因他註得太簡單了,註解恐怕還沒有經文多,用的字很少,註當然也註得很好,太簡單了,對初學的人還是比較困難。這是隋朝,我們歷史上稱他為小慧遠法師,就是淨影寺的慧遠。他在註解裡面講「今此經者」,就是這部《無量壽經》。「是為根熟頓教法門」,這一句話非常重要,《無量壽經》、念佛法門,是佛對什麼人說的?是對根熟,而且是頓教人說的。這個根機可貴,太可貴了。根熟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在這一生當中成佛的機會到了,這叫根熟。我們生生世世修行,哪一生才有成佛的機會?這是成佛的機會到了。成佛這個善根今天成熟了,你想這個太可貴了,而且成佛是頓超,不是漸修。漸修要三大阿僧祇劫,這個不要漸修,一生當中決定就成就。這個經、這個法門,是對這些人說的,不是對普通人說的。普通人聽了不相信,不能接受,應該。為什麼?他根沒有熟,他成佛的機緣沒到,他怎麼能相信、怎麼能接受?肯相信,能接受,那就斷定他這一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
所以底下說「云何知頓」,怎麼曉得這是個頓法?頓是頓超,不必經歷次第,不要經歷五乘,不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他直接就成功了。「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這也說明根熟的現象,這個根熟是真正覺悟,覺悟什麼?這個世間生死太恐怖,太可怕了,也是說太苦了。一切苦,跟諸位說,沒有比生死更苦。佛在經上常講的,六道眾生生死疲勞。我們這一生死了,死了再過四十九天又去投生去了。你看《地藏經》上講,絕大多數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又投胎了,投胎就生了,生了過幾年又死了,死了再生,就在六道裡頭無量劫以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搞這個事情,這個太苦了。你要不能脫離六道,說老實話,你在六道裡面可以說是一世不如一世、一生不如一生,這個生活環境不可能改善的,每況愈下。怎麼曉得愈下?我們自己只要很冷靜的反省一下,很冷靜去想想,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有幾個是善念、幾個是惡念?善念就生三善道,惡念就墮三惡道。如果我們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我們要是惡念多過善念,那你不就是往下降了嗎?這一定的道理。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才曉得這個可怕。我們不往生,彌勒菩薩在經上講的,「不求佛剎,何免輪迴」,我們就免不了輪迴。免不了輪迴,來生不如今生,這個不是糟糕嗎?這一生已經吃苦夠了,來生還不如今生,恐怖。在這個地方警覺,厭畏生死,求正定,求怎麼樣脫離輪迴,怎麼樣了生死出三界。
了生死出三界要靠定,沒有定,是出不去的。世間禪定就不容易修,四禪八定,世間禪。四禪八定,再進一步到第九定,超越了。阿羅漢出三界了,阿羅漢修的是什麼定?九次第定,他是第九定,出去了。求正定,就是求超越三界,這個功夫。難修!不要說第九定,最底下的、最初的初禪就很難成就。我們今天認真去反省一下,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擺在面前,還動不動心?事上你能夠捨離不算,你還會不會動心?如果動心了,那你還在欲界,欲沒有斷。換句話說,初禪得不到,四禪八定最初級的禪定都得不到。修禪的人自以為很了不起,貢高我慢,你們想想他有沒有得禪定?他如果得禪定了,慢沒有了。你去查查《教乘法數》,查查大小乘經典,佛告訴我們,色界天跟無色界天沒有傲慢。你要是得罪他,說他幾句難聽的話,他就很生氣,他決定沒有得禪定。為什麼?色界天人沒有我慢心,慈悲喜捨,人家的心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沒有傲慢。這個心地才真正清淨。到第九定才超越。所以佛看到有人真正覺悟,真正發心,真正想出離生死輪迴,「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佛教給他,出離三界為什麼不求生淨土?求生淨土,「不從小故大」,因為一般出離三界要從四禪八定,四禪八定就是小,是小乘天人所修的,聲聞、緣覺天人所修的,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不要修四禪八定,不用他這個方法,不從小,這是大乘法。「故知是頓」,所以這個叫橫出三界,從人道裡面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必經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樣才出去,不是這樣的,橫的就走了,橫超。所以這個法門是頓法,不是漸法。
「大佑判小本曰」,大佑法師是元朝時候人,他有《阿彌陀經》的註解,這個註解叫做《圓中鈔》,也是《阿彌陀經》很重要的一個註解。在我們台灣有單行本流通,但是數量比較少。實在講,小本經最好的註解是蕅益大師的《要解》跟蓮池大師的《疏鈔》,有這兩樣東西,大家讀了就把《圓中鈔》也就忽略了,也就不讀它了。實在講,這兩種註解的確是非常非常的圓滿,可以不必讀《圓中鈔》,讀這兩種就夠了。「漸頓分之,此屬頓教。」大佑法師也是這個見解,如果把佛所有一切經教分做漸教跟頓教來說,這個法門是頓教。不但大佑禪師這樣說法,就連窺基大師也認為是頓教。窺基是中國唯識法相宗的開山祖師,他有《彌陀經》的註解,叫《通贊疏》。我們過去印過很多次,這本子我們此地都有。他在註解裡面也承認,《彌陀經》持名念佛是頓教,他也承認。「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不單單是淨土宗的祖師大德,其它各宗看《彌陀經》、《無量壽經》,也都認為是頓教,因為經上講得很明白,它成就快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不必經歷多時多年多月,不必,所以它確實是頓教法門。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蕅益指出,天台純圓,賢首全圓,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圓教一乘,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這些祖師大德們公認的是《華嚴》跟《法華》,這兩部經是大家公認的,沒有話說是圓教,圓滿而沒有缺陷,無論在理論上、方法上都說得非常的圓滿。但是這兩部經的精髓、精華卻在本經,換句話說,本經是什麼?是《華嚴》的精華,是《法華》的濃縮。《華嚴》、《法華》的濃縮,也可以說是《華嚴》、《法華》的心經。念這部經,無異於念《華嚴經》,無異於念《法華經》,所以古人講本經是中本《華嚴》,換句話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所以這個不但是圓教,圓中之圓,這真正是難得了。
底下引《圓中鈔》的一段文來說,「《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這是講一般圓頓法門,圓頓法門的修學,就是像《華嚴》跟《法華》,它確實是這個次第,先開圓解。教下裡面常講大開圓解,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教下的大徹大悟,跟宗門的大徹大悟說的名稱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禪宗大徹大悟是明心見性,教下的稱為大開圓解,大開圓解相當於禪宗的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才能修行,沒有見性以前的修行是盲修瞎練,自己所修的摸索,不知道是正確還是錯誤,不曉得;見了性以後就知道了,決定不會走錯路。「破三惑而證圓果」,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最低限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境界如何?《金剛經》、《大乘起信論》都是圓初住的境界。「以階不退」,這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不退都得到了。這是講一般圓頓的大經,要這樣修法。
我們這個法門很特別。「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深信。」這比別前面先開圓解容易太多了,只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個事實真相介紹給你,你要是相信了,很羨慕、很想去,就成了,不要開圓解就成了。所以這個經是啟發你的信心,激勵你發願,你只要信心能生,肯發願往生就成了。「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比「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還得破三惑而證圓果,你看豈不是容易太多了,哪裡是《法華》、《華嚴》能比的?不能比。這個法門七日持名,所以結七念佛就是修淨土的不二法門,所期望的目標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正定,念佛三昧。以之為造修行門,念佛這個功夫得力了。我想我們同修也許有這個經歷,常常聽到佛號,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耳邊上會有佛號,這個佛號就是平常自己念的,就是平常自己聽的。像我們現在放錄音機,常常聽,聽習慣了,不放佛號也在耳邊,字字清楚、歷歷分明,這是什麼?這是功夫稍稍得力了。我們晚上睡覺,佛號確實把它關起來了,可是躺在床上這個佛號還是清清楚楚、字字分明,這是個好現象,這也並不是很深的功夫,剛剛得力。只要不要打妄想,不要胡思亂想,有時間就念,它就可以常久的保持下去。保持到一段時期就叫功夫成片,那就決定帶業往生,生同居土,決定往生。這個境界不少同修有,在我們這裡住過的人幾乎都有。從前那個莊傳宗居士在我這裡住了兩個星期,那時候我們後面的房子還沒有擴建,就前面這一點點。因為我們也是白天開錄音帶聽,念佛,他晚上半夜聽到念佛,他以為錄音機沒有關好,跑出來看到錄音機都關了,但是聽確實有聲音。到第二天他問我怎麼回事情?我就告訴他,聽得耳熟了,以後無論在什麼地方,放佛號也好、不放佛號也好,這句佛號都在耳邊。所以功夫再增進就是成片了,成片再進一步就不亂了。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跋致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語,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圓證三不退。李老師在《無量壽經》註解阿鞞跋致,他在旁邊寫了幾個字,註解是七地以上。諸位要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是圓教,不是別教。圓教七地以上還得了,不得了,這個果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等於證得七地以上的果位。所以你冷靜仔細去想想,哪個法門能夠在一生當中使我們有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保證成就,個個成就,這真是難得了,方法簡單,一句阿彌陀佛保證你成就。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我們今天生長在這個世間就是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這個「濁」就是現在講的污染,今天我們的環境污染、心地污染、精神污染,這個嚴重。「惡」是五惡、十惡,起心動念都是惡。惡念是什麼?自私自利,這是惡。損人利己這是惡,惡行;自私自利,惡念,念頭惡。濁惡到了極處,在這樣一個現實環境當中,給諸位說,只有這個方法能夠得度。所以古人這個讚歎不假,是我們現前這個環境,得度的第一法門。無上醍醐,這是比喻。
「《甄解》稱本經」,《甄解》是日本一位法師註的《無量壽經》註解,它叫《甄解》。《無量壽經甄解》,唐朝時候的著作,這是一位日本在中國留學的法師,以後回國弘法利生也是很有名的一位大德。他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這個讚歎可以說也是讚歎到恰到好處,一點都不過分。所以根熟之人,他是求趕快出離苦海,趕快脫離輪迴。法門要不要學?要學,但是現在來不及了,我現在只要求出離苦海,脫離輪迴。我學法門,留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現在不學,現在統統放下,所以專中之專。這不是講專一宗,一宗的東西相當可觀,就是我們淨土宗這一宗的東西分量也很大。台灣毛凌雲居士編了一部《淨土叢書》,精裝本這麼厚的本子二十冊,也是很大的部頭。這個要不要去學?不要了,只學一部《無量壽經》,或者學一部《彌陀經》,一部,所以是專中之專。一句名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頓中之頓,就一句佛號。專在一部經,專在一句佛號,這是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真」與「圓」都是稱讚《華嚴》、《法華》。
所以他這個說法跟明朝蕅益大師的講法,蕅益大師稱《彌陀經》為「《華嚴》奧藏,《法華》祕髓」,是一個意思。就是「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跟蕅益大師見解完全相同。蕅益大師那個時候,《甄解》這本書,我相信蕅益大師並沒有見到。蕅益大師對於唯識很有研究,他有一本書《唯識心要》,就是《成唯識論》的註解。這個註解很可惜沒有見到古大德的註解,中國古大德的註解跑哪裡去了?失傳了,在中國沒有了,但是在日本有。所以清朝末年楊仁山居士是清朝政府派到日本好像是做參事,就是中國滿清駐日本大使館的參事。楊仁山駐在日本,他是個學佛人,跟日本佛教界的這些法師大德非常的友善,在日本發現,許多的典籍在中國失傳了,日本有。日本人把中國這些書帶回去之後,中國沒有了,它那裡保存有。所以唯識,可以說從宋到清朝這段時期當中,我們中國人都看不到唯識最重要的窺基大師的著作。楊仁山居士從日本又把這些經帶回來,重新刻版,金陵刻經處再流通。所以唯識,在民國初年那些學者,的確是從宋以來研究唯識的都不如民國初年的人,因為原始的東西他們看到過,蕅益大師都沒有見過。當然日本這個《無量壽經》的註解也沒有流通到中國來,蕅益大師當然沒見過,他們的見解居然相同,這一點很難得,真不容易。
「印光大師讚《要解》云」,這是印祖對於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的讚歎,他說:「理事各臻其極。」臻是達到,無論是講理論、無論是講事相,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他沒有稱讚蓮池大師《疏鈔》是第一註解,稱讚蕅益大師的《要解》是《阿彌陀經》的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真的一點都不為過。「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這話是出自於印光大師之口。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對於蕅益大師這樣的讚歎,蕅益大師是什麼人?我們想像,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否則的話,怎麼能承擔大勢至菩薩這樣的稱讚?這話是真話,是實話,我們千萬不要懷疑。有很多人說印光大師對《彌陀經要解》讚歎太過分了,乍聽起來好像是有一點道理,其實那才是一個錯誤的。你仔細去念念蕅益大師的《要解》,沒有話說,註得是真好。所以黃念祖老居士一生教人,特別是教學密宗的,你看《淨土資糧》後面那一部分《谷響集》,對於當代學密的同修,他真是苦口婆心勸導學密一定要熟讀三經。這個三經,第一個就是《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第二種就是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第三種是《普賢菩薩行願品》。今天學密如果不讀這個三經,不求生淨土就不可能有成就,這是老人家苦口婆心一天到晚在勸人。所以印祖這個判斷正確。「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印祖即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他的話就是大勢至菩薩的話,怎麼會有錯誤。
「《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蓮池大師實在說是給蕅益大師鋪了路,給蕅益大師奠定了根基,好像蓋房子,那個地基、基礎蓮池大師奠定的,蓋起高樓大廈蕅益大師建造的。蓮池大師那個時代淨土宗衰微,講淨土的人少,修淨土的人少,那個時候大家一窩蜂都去學禪,禪的勢力龐大。蓮池大師想提倡淨宗,一般人都輕視他,甚至於毀謗他、糟蹋他,他怎麼辦?所以他在《疏鈔》裡頭,你看他講話的文筆,委曲宛轉,盡量引用《華嚴》來註解《阿彌陀經》,《疏鈔》引用《華嚴經》的太多太多了,用《華嚴》大家尊敬,禪宗也尊敬,公認的經中之王、根本法輪。極力引用《華嚴》來註解,就是把《彌陀經》身分提高,提高跟《華嚴》一樣,這是大師的苦心。蕅益大師是他的學生,所以蕅益大師的《要解》這才毫無顧忌,沒有顧忌了,蓮池大師是有顧忌。所以這個地方講,他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證明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同於《華嚴》。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黃老居士用心更苦、更善,他依據《六十華嚴》,就是賢首大師作的《華嚴經》的註解,把《華嚴》十玄跟本經經文一對照,條條具足一樣都不缺。所以《無量壽經》具足了十玄門,也具足了四無礙法界。十玄、四無礙法界是《華嚴經》的特色,確實除《華嚴經》之外,哪個經裡頭都沒有。這一對照,一條都不缺了,這才證明這個經跟《華嚴經》沒有兩樣,也具足了十玄門,也具足了四無礙法界。所以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無量壽經》是中本,《彌陀經》更小是小本,《華嚴經》經文很長,八十卷,大本,這說三經就是一部經,一而三,三而一。「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妄自尊大這是過失,是不是淨土宗人特別強調自己、誇耀自己的法門殊勝?我們中國人俗話說「老王賣瓜是自賣自誇」,我們淨土宗有沒有犯這個毛病?沒有,句句真話。它真的是第一,真的是無上法門,所說的統統都有經論做依據,絕不是隨便說出來,絕對沒有自尊自大。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最好的證據,《華嚴經》能夠成為究竟圓滿,是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極樂,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據是根據,它確實是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所以本經跟《華嚴經》一對照,你看第二章就「德遵普賢」,四十八願,我們這部經文裡面講普賢之德,普賢行就講了很多句,不是一次見,多次見到這樣的句子。證明這個法門跟普賢關係非常密切,普賢就代表《華嚴》。所以黃老居士採用賢首宗的十門開啟來解釋這部經,也是有很深的用意,證明本經即是中本《華嚴》。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