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彌陀要解演義  (第五集)  1995/1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1-015-0005

  老和尚,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今天是《彌陀要解》第三次的報告,今天要報告的內容是在經本第四十四面到七十六面。我們這個本子印得很理想,它把這個科判都印上去了。這個科判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我們來看看這一段的經文,以及蕅益大師的開示。經文從「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一直到「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是在這個六個段落裡面,這個段落比較長。

  這一開端,蕅益大師就為我們明白的指示出來,這一部經的宗旨:「信願是智慧,持名是真實的福德。」由此可知,本經教給我們修學的是真實的「福慧雙修」。尤其難得的是他老人家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兩句話確實是蕅益大師的名言,因為在蕅益大師之前,沒有人這樣說過。他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使我們接觸這個法門之後,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這個是非常非常的希有而難得。

  在過去,我們常常聽到人說:「念佛,不圓滿,不究竟。為什麼?充其量大概能夠修一點定,沒有智慧。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沒智慧的人修的。」我們也往往受了這些傳言的影響。其實這些人對淨宗沒有深刻的瞭解,道聽途說,自誤誤人,這是有過失的。我們讀了這個書就知道,淨土法門智慧擺在第一,沒有智慧,你怎麼會接受這個法門?像前面我跟同修們所提到的,在一切法門裡面,你能夠認識這個法門,能夠選擇這個法門,這就是最高智慧的選擇。可見得這個智慧在淨宗法門是非常重要的。蕅益大師一開端就跟我們說「信願是慧行」,這是智慧。

  念佛的人有福!福慧雙修。能不能往生?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往生與否的決定之權是在自己手上,不在別人手上,也不在佛菩薩手上。大師說得很好,再問問自己有沒有信願?真的相信了,真願意去了,那你的條件就具備了,你就決定得生。如果你不是真信真願,那往生就沒指望了。所以要真正相信,真正願去。

  也許有很多同修會說:「我真的相信,我真的願意去。為什麼我念佛功夫還不得力?我往生還沒有消息?前途還很渺茫?」這個問題也要自己冷靜的去想一想,你的信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願?嘴巴裡說得很硬:「我信!我願!」心裡不願意去。如果說明天就往生了,你會嚇死,不得了,明天就要死,這還得了!可見得你這個信願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聽到明天就往生,高興得不得了,哪裡會有恐怖、會害怕?所以自己冷靜想想,我們嘴裡說得很硬,那個信願原來全是假的,禁不起考驗。這就是你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原因,這就是求生淨土的前途一片渺茫,因素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有這個情形的人很多很多,要是追究其原因,總不免是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的薰修薰習,也就是貪瞋痴慢。我們對這個世間,對人對事對物,總是有貪念,總是有牽掛,總是捨不得,總是放不下,這就糟糕了。阿彌陀佛願力再大,也沒有辦法請你到極樂世界去。雖然你嘴裡說很想去,偶爾心裡也想去,此地這個貪愛太重了,正是佛在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愛不重不生娑婆。」你為什麼會在娑婆世界搞六道輪迴?情愛太重了。這個情愛裡面,包括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東西要不把它斷掉,就是往生的障礙,就是信願不真不實。

  品位高下,講持名功夫的深淺。由此可知,大師並沒有說是持名的多少。所以持名多少,倒不重要。一天有人念幾千聲佛號,有人念幾萬聲佛號。所以不在乎念佛號的多少,而在乎念佛號功夫的淺深。什麼叫功夫?能夠伏斷煩惱叫功夫,不能夠伏斷煩惱,那個功夫就淺了,這個要注意。我們妄想起來了,煩惱起來了,煩惱就是指的貪、瞋、痴、慢,這些念頭起來了,這一聲「阿彌陀佛」能把它降伏得住。《金剛經》上所說的:「云何降伏其心」,我們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這些妄想、煩惱伏住了,它不起作用,這就有功夫。如果我們一天到晚念佛,一天就是念十萬聲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還照樣打妄想,還照樣起貪瞋痴,那這個佛號是一點用都沒有。煩惱伏不住,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也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的功夫不得力,伏不住煩惱。

  因此,念佛講求的是「一心稱念」。一心,就是真正的功夫,一心裡面沒有第二個念頭;你夾雜的有妄想、有雜念,那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雜念。有許多同修常說:「這個不容易,我念佛總有妄想。」這個不要害怕,為什麼?妄想哪有那麼容易伏住的?你看印光大師在《文鈔》裡所說的,一個真正念佛人,勇猛精進念上三年五年,在一支香裡面,還會有三、四個妄想。一支香是一個半小時,那就很不錯了,一個半小時裡面才有幾個妄想。我們現在大概一分鐘裡面都有好幾個妄想,那怎麼辦?這沒有法子了。一個半鐘點的時候才有三、四個妄想,這是功夫得力。

  我傳給諸位同修的「十念法」,時間很短,只要一分鐘,十句佛號。但是這個十句佛號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它時間短,容易攝心。大勢至菩薩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這個方法容易做得到。因為它時間短。長了就不容易攝心,你的煩惱習氣起現行。但是一天至少要九次,當然更多更好,愈多愈好,一次只要一分鐘。因為它間隔的時間不太長,就又修一次,所以一天多次的薰修,久而久之能生很大的力量,這個力量能幫助你伏斷煩惱,所以這個功夫由淺而深。

  諸位要記住,這個地方講的品位是自分的功夫,不說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不是講那個,是講我們自己念佛的功夫淺深來論品位。假如要論佛力加持,那這個品位就沒有了,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就圓證三不退,這都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給我們說的。那個地位差不多就是等覺、十地菩薩了,那是論佛加持的。

  此地講品位高下是不論加持,是憑我們自己念佛功夫。這個裡面有兩個意思要辨別清楚。論佛加持,西方世界是平等法界,所以從自分功夫來講有九品,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九品沒有了,這個相看不到,完全是平等法界。這個諸位在《無量壽經》裡面就能看得很清楚,四十八願願文裡是這麼說的。世尊為我們講解的時候,也是這樣介紹的,這個要知道。

  這個法門的修學,「信」、「願」是目標、是方向,「持名」是正修。換句話說,前面也跟諸位說得很清楚,念佛這個念從心,不是口念;心裡真有佛,這個叫念佛。有口無心不叫念佛;有心無口,口裡不念,還是念佛。「念」是今心,現在的心,現在心上真有佛。有佛了,當然就沒有妄念,就沒有妄想,這是一定的道理。你有妄想、有雜念,佛就沒有了。所以要懂得怎樣念法,這個才是真修。

  所以我教同修初下手,我們念佛的時候從讀經下手,讀《無量壽經》。為什麼選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我們淨土第一經,也就是淨宗概論。《觀無量壽經》是《無量壽經》的補充說明。《阿彌陀經》是世尊特別勸勉我們求生淨土,這個裡面四番勸告,到底下我會跟諸位指出來。四番勸告我們,真的是苦口婆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所以最重要的是《無量壽經》,我們要讀誦,要讀得很熟,把佛的教訓都能夠記住,這樣我們在平常用功的時候,這個用功就是念佛。用功的時候,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的願也一樣,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也跟阿彌陀佛一樣,我們種種作法說法也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叫學佛。學得很像佛,很像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修淨土法門,供養阿彌陀佛的像,就是供養一個標本、供養一個模式。我要依照這個模式來塑造自己,把自己造得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諸位想想,你還能不往生嗎?這就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相應?「心、願、解、行」完全跟佛相應。那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解、阿彌陀佛的行。你那個經不熟,你怎麼會相應?讀經的目的在此地。所以第一個要熟,第二個要圓解,不但要理解,要解得很圓滿。第三步就是修行了。修行就是講相應,我念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

  所以,現在念佛人很多,相應的人不多。為什麼不相應?阿彌陀佛的心願是什麼不知道,阿彌陀佛的解行也不知道,這個念法沒有用處,這個只是念佛口善而已。口裡沒有罵人,念阿彌陀佛口善而已,那個心行不相應。所以這個力量薄弱,不能夠伏斷煩惱,就是你念佛的功夫不夠。如果「心、願、解、行」都相應了,這個念佛功夫就深了。

  所以大勢至菩薩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當來是什麼?是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跟佛在一起,天天都不離開阿彌陀佛。世尊在《無量壽經》上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在《阿彌陀經》末後六方佛的讚歎,可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阿彌陀佛的。我們今天很幸運,以阿彌陀佛作老師,我們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弟子,這是無上的光榮。多少菩薩想求都求不到,我們今天得到了,你說這是多麼的幸運!

  這段經文裡面為我們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生活環境,我們要到那個世界去,對於那個世界的情況,應當是要多多的瞭解。經文不多,但是意思很圓滿。如果要詳細明瞭,都在《無量壽經》上。這個經上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是首先把極樂世界名稱的來由為我們說出來了。那個世界沒有苦,我們這個世間,苦事太多了。尤其是現前這個社會,我們走遍地球,每一個角落都苦,現在這個世間找不到淨土。

  我們的同修,這些年來移民到澳洲的、到紐西蘭的也有不少,那個地方彷彿是個淨土,很難得。人心淳厚,沒有污染;那邊的植物、蔬菜沒有農藥,完全沒有污染。人心淳厚,的確在現代來講是人類生活環境最好的一個處所。可是也很遺憾,遺憾的是什麼?大氣層那個臭氧層裡破了一個大洞,正好在澳洲的上空,美中不足!所以澳洲人現在出來要戴帽子,要穿長袖子的衣服。為什麼?那個陽光曬在身上的時候容易得皮膚癌,澳洲得皮膚癌的人很多。從前都喜歡到海灘裡面去游泳、日光浴,現在沒有人敢去了。你看看,美中不足!那個臭氧層的洞,它不在南北極,它在澳洲。

  這是眾生的共業所感,追究它的原因,苦從哪裡來的?苦從你造惡業來的。而現在一切眾生造作惡業,沒有禁止的跡象,拼命在造,像幾何級數在增加,那麼世界的災難怎麼能夠免得了?佛法裡面給我們講的苦苦、壞苦、行苦,現在是倍倍在增加。我們反過來看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罪報之苦。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修淨業去往生的,沒有享受而造業的「集」。苦、集、滅、道,「集」是苦之因。西方極樂世界享樂,它不造惡業。我們這個地方享受裡面造惡業,這個的確很可怕。

  每一天吃的這一些動物,那些動物也都是來還債的,還得很勤快,比過去勤快多了。譬如豬肉,從前養豬都是放在外面養的,豬的壽命都很長。現在大家吃的豬肉,豬的壽命多長?六個月。牠是餵飼料,給豬打針,讓牠趕快長,長到六個月就長得很胖了,就把牠宰掉了。現在豬的壽命是六個月,殺掉之後再投胎,牠要還債。從前豬的壽命有好幾年,現在壽命縮短了。養雞,從前雞的壽命也很長,現在雞的壽命是六個星期,也都是給牠打針,用飼料使牠發育得很快,六個星期長大就可以殺了。現在一切都反常,這是造作的惡因感受到的惡報。

  全世界每一個地區,不知道什麼時候災難來臨。昨天你們看到日本的大地震,一個城市幾秒鐘就毀掉了。美國南北加州的災害,年年不間斷。這都是眾業所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都不造業,都是像經上所講的「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念覺、念正、念淨」。他不造罪業,所以那個地方沒有災難。

  在佛法這邊來說,它沒有退轉。我們這個地方修行,進得少,退得多。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成佛就快了,沒有修行上的障礙。所以它沒有苦,這個世界稱之為極樂。

  十方諸佛剎土都有「苦集滅道」,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你要問它為什麼沒有?其實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跟諸位報告,西方極樂是普賢菩薩的法界。西方世界不但沒有六道,十法界也沒有,它那裡沒有聲聞、沒有緣覺,只有菩薩;而菩薩當中,只有普賢菩薩,沒有其他的菩薩。佛在《華嚴》上說,菩薩要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西方世界從一往生就修普賢行,所以純粹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我們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第二品是「德遵普賢」,所以真正不可思議。

  經上又說「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一直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一段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居住的環境。居住環境裡面為我們略舉幾條,第一個是講「地利」之樂。我們中國人講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我們中國人心目當中所求的,西方世界統統圓滿具足。地利,經上講西方世界的地平如掌,平坦的大地。我們這個世間,這個地是高低不平。為什麼不平?人心不平,所以這個報土就不平。西方世界人人心是清淨的,所以他感得的報土是平的。而且地是透明的,大地是琉璃為地。經上講黃金為地,黃金是舖馬路的。它的地質是琉璃、是透明的,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翡翠就是琉璃,綠色的玉,透明的,就是佛經裡講的琉璃。我們得一點點就做成首飾,戴著寶貝得不得了,在西方世界這是泥土,所以你才曉得那個世界之好。

  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七重欄楯,七重行樹」,都用這個「七」。「七」不是數字,是表法的,代表圓滿。「七」是東、南、西、北、上、下、中間,這就是圓滿,表這個意思。《華嚴經》用「十」代表圓滿。從一到十這個數字,這是一個圓滿的數字。所以佛經上這個數字不能把它看作數目,它代表的圓滿。圓滿,一定是隨心所欲,那才圓滿。不能夠隨心所願,那都不叫做圓滿。所以「行樹、欄楯」,你喜歡什麼樣子,它就變成什麼樣子,這個才叫做圓滿。「七」的意思,大師在此地用天台家的說法,就是表法,也能代表七科道品。這個說法,只要能說得有道理就好。因為佛法無有定法可說,只要你講得出一個道理來就行。這個道理讓人家聽到,覺得不錯,點頭,這就好。所以,它沒有定法可說的。

  『四寶』,表「常、樂、我、淨」這個四德。所以只要有說,那都好。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之處,蕅益大師為我們說出來了。第一個是自己修的德深,從自己來說,就是自己的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所以阿彌陀佛建立這個淨土,我們以清淨心往生,這就是莊嚴淨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用什麼莊嚴?清淨心莊嚴。第二個原因,西方世界的聖賢人太多了,普遍的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跟這些等覺的大菩薩天天在一起,你怎麼會不進步?你怎麼可能會退步?這不可能的!那麼多的大菩薩在那裡看著你、照顧你,你在菩提道上修學,自然是一帆風順。所以大師說:「這是極樂真實的因緣。」他這個講法我們可以接受的,我們可以肯定的。

  我們再想,他方世界沒有這個緣分,這個緣分的確唯獨西方世界有。大師又說得很好;他說:「這些莊嚴,同居土是增上善業所感的。」這個「增上善業」,就是「念佛」,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在講,話雖然只有兩句八個字,把那個念佛的祕訣全都說出來了。所以念佛要怎麼念法?一定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什麼叫「都攝六根」?我們眼貪看美色,耳貪聽妙音,六根都攀緣在外面塵境上,起了貪心;不順自己意思,就起了瞋心,我們這個六根往外跑。「都攝六根」就是收回來,眼不去貪看色,耳不要去聽那個音,把六根收回來,這叫「都攝六根」。六根收回來,心就清淨了,心就定了。

  所以佛對於初學的人,為什麼有許許多多的限制,這就講的戒律了。特別是禁戒,這樣也不許可,那樣也不許可,設了許許多多的限制,這些限制就是幫助你「都攝六根」。如果你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佛就開放了。像《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了。為什麼?眼見色,耳聞聲,不礙清淨心,你的心還是清淨的,並沒有污染。為什麼?因為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接觸,接觸而不貪愛、不執著,因為你曉得它是虛妄的。不到這個程度,換句話說,心還會被外面境界所轉,還會被外頭境界影響,那就決定禁止。到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佛就開放了,那叫得大自在。

  由此可知,佛的教學講善巧方便。教初學有教初學的方法,教老修有教老修行的方法,教證果有教證果人的教法,看到你功夫的層次不同,佛的教學方法就不一樣。所以對於大乘法身大士是完全開放的,法身大士明心見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他完全看到、完全明白了,那是完全開放,一絲毫限制都沒有了。但是不到這個程度,你會受境界影響,那就要約束,就要制定戒律來規範你,讓你有個軌道、有個模式來進修。

  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了幾句話,西方世界,人名代表「因緣生法」,聲聞代表「空」,菩薩代表「假」,佛代表「中」。這種說法全是天台家的講法,你能夠看得懂很好,看不懂沒有關係,不必去研究它。這是天台家的判教,以「空、假、中」三諦、三觀來觀察淨宗念佛的法門。蕅益大師年輕的時候學天台,以後歸心淨土,專修專弘,所以他講經都用天台的教義。他確確實實真的達到圓融無礙,所以這個經解釋得這樣的圓滿。

  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這是說明十方世界的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的處所。所以西方世界不是胎生的,是蓮花化生,蓮花化生就沒有老病之苦。我們現在這個身是胎生的,生處就不淨,種子不淨,所以疾病就很多,容易衰老。西方世界蓮花化生,所以同居土是「無漏淨業」所成的,這一句話說得很好。無漏業不是凡夫所修的,凡夫所修的全是有漏業。無漏業要阿羅漢以上,他們見思煩惱斷了,那個修行是無漏業了。我們見思煩惱沒有斷。「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我們是有煩惱、有妄想、有雜念。

  有煩惱,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是有漏業。蕅益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在念佛這個法門是無漏業。我們乍聽好像他老人家講得有點勉強,我們念佛還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妄心在念佛、在修行,怎麼會是無漏業?因為所有一切虛妄當中,唯獨這句「阿彌陀佛」真實!昨天我跟諸位講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句名號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這一句佛號就是我們真如本性的名號,唯獨它真實,所以信願持名是修的無漏淨業。何況又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加持,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老、病、死、苦。我們這個地方有生、老、病、死、苦,西方世界沒有。

  蓮花化生,經上雖然只講了四色蓮花,其實《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蓮花的顏色很多很多,說之不盡。光色也無量,花是什麼樣的顏色,它就放什麼樣的光。這個小本經裡面省略,只舉了四種。蓮花化生,這就不是胎生,胎生苦!這個胎生的時候,母子、父子、兄弟情深,蓮花化生沒有這些。換句話說,我們無量劫以來,深重的愛情,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沒有。這個愛與情就是六道輪迴的根本原因,愛不重不生娑婆!所以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

  經上又告訴我們,眾生發心往生,你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心要真,假的不行,假的就沒有用處了。真發願,西方世界七寶池裡面就長出一個蓮花的花苞,而且非常奇妙的,這個蓮花花苞上有自己的名字。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大概好幾年前了,在舊金山講經。那一邊有個同修告訴我,他在念佛止靜的時候,可見得他不是睡夢、不是妄想,念佛止靜。繞佛完之後止靜打坐,他看到一朵蓮花,他說蓮花的光色從來沒有看過,非常之美,蓮花上有名字,是他自己的名字。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就勉勵他:「你好好的念,蓮花你自己看到了,應當更有信心,決定求生淨土。」這個符合了大勢至菩薩所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他是現前看到蓮花的,在止靜當中見到的。這個不是妄想,他從來沒想過,那蓮花上真的有自己名字。

  將來我們自己壽命到了的時候,所謂報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用這個蓮花來接引你,決定不會錯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大家念佛念得愈勤,心愈誠懇、愈清淨,這個蓮花就愈來愈大,光色愈來愈美,就證明你往生的品位高。所以我們平常跟大家比賽,不要比賽穿的、不要比賽吃的、也不要比賽住的,這個沒什麼了不起,幾天就完了。我們要比賽西方極樂世界我的蓮花比你大,這個才是真正有用處。所以要老實念,愈念花愈大,愈念花愈美。那個花之大之美,自己能感覺得出來,為什麼?你愈念愈歡喜、愈念愈快樂,這就證明那個花大花美。所以念佛人是世間第一快樂人,第一幸福的人。如果念佛念得每一天愁眉苦臉的,保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花。那是你功夫用錯了,證明你的妄想雜念、貪瞋痴慢很多,你一樣也沒有除掉。這是功夫不得力,學得不如法。

  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化化生,花開見佛。迴向偈不是常常念的:「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個悟無生就是證得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是什麼地位?《仁王經》上告訴我們,無生法忍的菩薩是七地、八地、九地。七地是下品無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再往上去叫寂滅忍,那更高一級了,成佛了。所以無生忍是高級的菩薩了。由此可知,花開見佛是你自己真正的功夫。我們講念佛功夫淺深,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念佛。有很深的功夫,自己證得無生法忍,就是證得阿惟越致菩薩。那不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是自己證得的。

  可是諸位要曉得,西方世界最大的便宜,最大的不可思議,就是我們自己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阿彌陀佛願力把我們提升到這個境界。所以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是佛加持你的。譬如說,我們在這個世間的享受,出門開高級的轎車。你到那個地方,阿彌陀佛是大施主,你一去他就送你一輛車給你,那不是你有能力買的。修行到花開見佛了,佛不加持,我自己有能力買同樣的車了,就是這個意思。自己沒有能力買,阿彌陀佛送給你,你看看,不是一樣的嗎?在享受方面講,沒有差別,所以他的世界叫平等法界。論自分是不平等,論佛加持完全平等。所以生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的相貌、身體都跟等覺菩薩沒有兩樣,連面貌都一樣,這個大家在《無量壽經》上讀過的。

  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阿彌陀佛因地他所發的四十八願,他所攝取的二百一十億佛剎。那個「二百一十億」也是表法,不是數字。如果是數目字,二百一十億不多,數目並不很大。二百一十億是表法。密宗裡面用「二十一」表圓滿,用「十六」表圓滿。所以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十六正士」,那個「十六」是代表圓滿。「二十一」到「二百一十億」,那還是「二十一」,都是代表圓滿。這個圓滿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是一個都不漏,這個是他所修的。

  所以極樂世界的建立,非常合乎科學的理念。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憑空、想像去建造的,不是的。他是參觀所有一切諸佛的世界,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他是這樣建造的。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集一切諸佛剎土美好之大成,這很符合於現在科學人的理念。所以阿彌陀佛確實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各個地方去觀光考察,把好的東西帶回去,不好的東西完全避免都不要。好的東西全部帶回去了,這樣建立了盡善盡美的修學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