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483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八三集)  2017/10/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48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六O頁第二行看起,「勝解受持樂修」。請看經文:

  【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

  流通分裡面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學佛得不得受用,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希望大家特別要留意。這段經文不長,只這麼幾句話,講了三樁事情:第一個,『攝取』;第二個,『受持』;第三個,『樂修』,就講這三樁事情。能夠落實這三樁事情,這真正學佛人,真正是釋迦弟子、彌陀弟子。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遵循。

  下面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是以我儕遇此法門」,也就是我們這一些人,遇到這個法門,就是這部經,這部註解,此就是指的這些,「應深慶幸」,不但要慶幸,要大慶幸,要深慶幸,為什麼?太難得了。佛經上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不容易,聞佛法不容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我們今天問,哪一部經可以能夠代表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古來祖師大德都公認,就是這部《無量壽經》。為什麼?其他的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經論多,太多了,我們一生也不容易去看一遍。你要問,哪部經最重要,可以做為總代表?那就是這部,這部經保證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道,而且人人都能修,個個都有分,太稀有了,太難得了。所以這八個字你一定要記住,你應該「深慶幸,切莫錯過」,錯過後悔來不及了。這八個字,在流通分勸導我們依教奉行,最難能的八個字,這兩句話。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註解裡面所說的,你很慶幸,你沒有錯過,怎麼樣才是真的沒錯過?下面就講了,「務當」,當前的急務,第一樁大事情就是「攝取受持」,為什麼?則可『獲廣大一切智智』,你能夠得到。一切智智是佛的智慧,成佛了,換句話說,你在這一生當中你肯定會成佛。這一個法門當生成就的大法,人人有分,讀書好學的人有分,不認識字、沒念過書的人也有分。歷代祖師大德,給我們做這部經的註解,這些大德當中,絕大多數都是開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即使是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他能夠信,不懷疑,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西方有個極樂世界,一點懷疑都沒有,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生到無量壽國,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裡面最難能、最可貴的,壽命無量。極樂世界無量壽,活在這個世間長,所以一切佛法到極樂世界,你就有機會圓滿成就,跟佛一樣的一切智智。

  註解的第二段,「攝取」,《往生論》裡頭有解釋,「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太多了。簡單一點的,「略說入一法句」。什麼叫一法句?一法句叫清淨句。什麼叫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一句難得,這是我們的自性,是我們自性裡面本有的。真實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外面沒有。聖賢教誨,大乘佛法,可以幫助你,引導你,那裡面也沒有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哪裡來?一定要依教奉行,要放得下,要看得破。放得下就是真實智慧,看得破就是無為法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證得了。

  這個地方講的清淨句,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給他的老師五祖,報告裡頭頭一句。五祖考他,你開悟了,開悟是什麼樣子,說來聽聽。他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清淨句。所以清淨就是本性,本自清淨,確實一塵不染,無論是在悟,一塵不染,在迷,還是一塵不染,不會說迷了就染,迷了它不染。染污的是什麼?染污的不是自性,是阿賴耶識,我們一般講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沒有污染,妄心是污染的,所以講阿賴耶識裡頭落謝影子,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統統落在阿賴耶裡頭,阿賴耶叫染污。我們就曉得,大乘教裡佛常講入清淨句,多半講的就是開悟了,見性了,見性就用真心,不用妄心,用妄心沒見性。見性難,不容易,有沒有巧妙的方法,讓我們也可以見性?有,此地講的就是最巧妙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念老在此地所講的,「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清淨句。

  「又《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的,「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個一一莊嚴,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清淨莊嚴,從哪裡來的?全體理性變現出來的。理性就是真如本性,是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迷了的時候,你見到事,沒見到理;悟到的時候,理事完全明白了。蕅益大師這句話,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是什麼境界?這是大徹大悟的境界,這是明心見性的境界,菩薩境界,阿羅漢還沒分。大師說出這句話,也就是在告訴我們,他明心見性了,不是明心見性,這句話說不出來。

  「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事是極樂世界的事相莊嚴,就明白道理,理是自性,是清淨心,說從事。入一法句,這就是關鍵在此地,入是什麼?契入,證得了,豁然大悟。悟到什麼?理事是一不是二。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從哪來的?自性變現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哪來的?阿賴耶識來的,心想生,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切法,講我們的宇宙,十方諸佛剎土,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我們自己心裡頭的妄想,這個心想就是妄心,就是阿賴耶。自性沒有想,所以它沒有形相,它是不思議的境界。理法界跟事法界是一不是二,好像我們現在屏幕前面,自性是什麼?是螢光幕,屏幕。十法界是什麼?是屏幕上現的影像。影像在哪裡?影像在屏幕裡。屏幕在哪裡?屏幕在影像裡。這個意思懂不懂?你要聽懂了,你透得一點消息了。所以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不可能獨立存在,獨立存在,理可以獨立,事不能獨立,事是理現的,怎麼能夠獨立?所以「即事而真」,真是真理,真理就是自性。從這一切事就明白,就開悟了,就通達理體,理事是一不是二。理上什麼都沒有,事上?事上全是假的,同樣的什麼都沒有。一念迷,現一個相,一念又迷,又現個相。

  我們要問,一秒鐘能現多少相?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好,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能彈幾次?彈得快的,身體好的,我相信可以彈七次。三十二億百千,一百個千做為單位,所以一秒鐘七次,等於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我們現在這個宇宙,看的這個幻相,就是在這個高頻率之下產生的。所以佛經有科學,這是高等科學。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無法想像。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萬法皆空,了不可得。你哪一樣可得?我們身體這個樣子,一秒鐘已經換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了,哪一次是我?哪一次不是我?你能把這個想通了,達事明理了。

  怎麼修法?絕對要放下,放下,清淨心現前了。我們起心動念,從早到晚,連睡覺還會作夢,作夢也是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夢從哪來?所以這個起心動念,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能不記住。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徹底放下,即事而真,從事達理,我們都是從這個修。

  今天,世尊傳給我們最殊勝的法門,一句佛號。不起別的念頭,起心動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你要認真念,決定不偷懶,決定不馬虎。真正下定決心那一天,從這開始,我這一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離開,明天再念一天。念上一個月,慢慢養成習慣了,一天可以念一萬聲,從這起,兩萬聲,你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了,是真的不是假的。經可念可不念,經是縮小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縮小成一部,這麼一冊,這部經念完,就等於一切經全念了,妙!所以叫你要珍惜,千萬不要錯過,錯過太可惜了。尤其是年歲大了,像我這個年歲,什麼都放下了,我要不放下我就錯了,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號,靠得住,保險。誰保險?《無量壽經》給我們做保險,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給我做保險,保險我成就。你能不能相信?能不能求生?能發願,能相信,能求生,決定得生。

  佛法傳到中國將近兩千年了,這兩千年當中,多少有才華、有智慧、有聰明、有德行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依這個法門成就的有多少人?不計其數。這些人是我們的證明,他能成就,我也能成就,我為什麼不能成就?我們不能成就,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放不下。只要有一樁事情放不下,無論是世間事還是佛法的事,只要有一樁放不下,你就去不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功夫,是純到極處,專到極處,不能有絲毫夾雜才能成就。

  我把這句再念一念,這非常重要的句子。「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達理,即事而真,諦信萬德莊嚴,直入一句名號之中」,你能不能相信?真能相信,你真得利益。三惡道決定不能去。今天這個世間無可留戀,為什麼無可留戀?剛才跟大家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你還留戀什麼?這一彈指它生滅多少次?所有的現象,整個宇宙,生滅多少次?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把它換成數字,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就是像我們現在看電視,屏幕上的畫面一樣。從這個地方你好好想想,看電視能不能開悟?能,他豁然想到這一點,電視一秒鐘才一百次,佛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眼前的世界,一秒鐘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無法想像。一秒鐘一百次,在屏幕上就把你欺騙了,你以為是真的,真的是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這真的。

  這一句話說得好,「諦信萬德莊嚴」,萬德莊嚴是講依報正報,遍法界虛空界依報正報,能現的是自性,所現的是萬法,「直入一句名號之中」,這還得了,它在哪裡?它在阿彌陀佛名號裡頭,我心中有名號,我心中有整個宇宙,依報正報一樣都不缺,是不是?你為什麼不願念佛?你為什麼糟蹋你的光陰?念佛是你的命根,你的命根在這裡浪費,一直浪費到死亡,死亡之後搞六道輪迴,大錯特錯,太不值得了。

  我們這部經到了末後了,末後我們還要細說,一字一句都不馬虎,講完之後我再講第五遍。第五遍怎麼個講法?就是我現在這種講法,可能一個小時只講幾句話,但是有受用,管用。不是研究教理的講法,研究教理去找年輕的法師。這個路我走過來了,我不走回頭路了。我現在這個年齡,跟大家在一起探討的,怎麼樣我們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咱們幹的是這個事情,萬緣統統放下。

  「淨念相繼」是攝取。記住,攝取是什麼?就是清淨心,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就念這一句佛號,念念相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速度快慢都不要緊,要緊的,是這句佛號裡頭沒有雜念,這句佛號裡頭沒有妄想。這就叫攝取,這就叫淨念相繼。

  下面說,「蓋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復不可思議」。取不可思議的功德是念佛。做什麼好事都是假的,人天福報而已。但是有一樁事情是真的,現在人信假的不信真的,到處可以看見,信真不信假,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一個。怎麼辦?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三十年之後,我們不是在進步,是退步,古聖先賢的教育沒人學了,都說這是落伍了,不適合時代了,那麼古聖先賢的教育肯定會衰,會在這個世間消失了,變成極少數的人住在深山裡頭,不喜歡跟這個世間往來的,那稀有再稀有,太難得了。那我們現前時代,比三五十年之後,好太多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辦漢學院的原因,希望中國傳統文化,有年輕人來繼承,年輕的菩薩,年輕的再來人。不是再來人他不相信,真正相信,再來人。我們遇到能信,能發大心,我來幹什麼?我來救傳統文化的。用什麼方法來救?讀古人書,講解古人的書,把自己所學的傳給後人,一代一代傳下去。不能沒有傳人,一定要找傳人。只要你發心,你就會遇到。好學的人最簡單的看法,孝順父母,尊師重道的人,那就可以傳,他只要有這個心願就能傳,沒有這個心願靠不住,你再好的東西教他,他也不會傳下去,他心不在焉。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孝親尊師是聖賢的大根大本,孝親尊師,也是成佛成菩薩的大根大本,離開孝親尊師,聖賢的法、聖賢的道就沒有了。

  我們觀察一個人,我們跟人相處,嘴巴不必說,心裡有數,要看得出來,這個人可不可以交結。尤其學佛法,學傳統的典籍,他能講,他有沒有做到。能講沒有做到,我們只取能講的一部分,我跟你學,學解,解門,我能理解,我也能講,更重要的,你沒有行,我要行,才能把五千年文化傳下來,功德無量無邊。如果你想救世人,大慈大悲,你是菩薩,你到這個世間來現國王身,現宰官身,今天講的從政,為什麼?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這個做官的是好官,是來救人的,不是來害人的,到這裡頭來一趟值得,有價值,方向沒錯,道路直通聖賢大道,出世間叫佛菩薩,世間就是在六道輪迴裡面,成為大聖大賢,這就沒白來,不能不知道。

  無為法身,功德不可思議,真實智慧,都是自性本具的。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教我們受持,受,「信受,依教奉行」。本經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是修行重要的道路,「依此而修,始名為受」,依照這部經典所講的道理,依照這部經典所講的方法,認真去學習,這就叫受。「持」,保持,「執持名號與持誦本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不要搞別的?不要搞別的,別的統統放下,恭敬禮拜,因為它也是好事,但是好事裡頭有頭等好事,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是頭等好事,不要再改了,學其他法門可以改,改這個,路愈走愈近,愈走愈寬敞,愈走愈自在,這是可以的。要換別的道路,別的法門,很辛苦。

  我這一生,得講個性,不是好個性,一定要把東西搞得徹底透徹明白,我才會相信,虧吃大了。善根深厚的人,他看一遍聽一遍,他就真幹了。我對這個完全相信,完全接受,八十五歲才開始。八十五歲之前,都在一些大經大論上,賢首、天台、慈恩,還包含一些小乘經教,都在這些經典上下功夫。遇到《無量壽經》,老師介紹給我的時候,我還不完全相信。我講《華嚴經》,講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才完全覺悟了,明白了。我走的路子是迂迴的道路,我放棄,我走直道,直通,直通是什麼?就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無量壽經》,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別的不搞了。年輕,早年間,八十歲之前你來看我,我的房間四周圍都是書架,都是書,現在你看我沒有了,不要了,有人喜歡的送給別人,留給他人悟,我不幹了,我就一部《無量壽經》,一聲阿彌陀佛。所以往後講經,我也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給大家做證明。世出世間名聞利養,掃除得乾乾淨淨。

  這部經宗旨,前面讀過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修行要徑」,宗旨,依此而修,始名為受,你真的接受了。持,執持名號與讀誦本經,這都叫持。所以受持就是讀經、念佛,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可別搞雜了,你念了多年不靈,什麼原因?雜心,夾雜著妄想來念,錯了。念佛不是求消災的,為什麼?念佛人沒有災,消什麼?念念還求消災的,那個災還沒斷,還不少,念這部經,念這個菩薩,消這樣災,消那樣災,消不完的災,災消不完,還繼續在造業,怎麼辦?大問題,不是小問題。六十歲以後就不能含糊了,要走近路,近路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沒有比這個更近的了。經是理論,是依靠,必須要通達,要搞清楚、搞明瞭,死心塌地這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念不離佛號。

  下面念老告訴我們,「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以等覺大士亦不離念佛。我等凡夫,但當老實念去」。這話說得多懇切。我們是凡夫,妄想雜念洗不掉。回頭再看看,《華嚴經》上講的十地菩薩,《法華經》上講的等覺菩薩,都不離念佛。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哪一個不念阿彌陀佛?哪一個不求生淨土?他們的本身都在極樂世界,到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度眾生,化身去的。本身在哪裡?在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身邊,沒有離開阿彌陀佛,真的,不是假的。

  念老在此地勸我們,但當老實念去。「《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你要修善根,你要求福德,善根福德在哪裡求?原來在念《無量壽經》,在念阿彌陀佛這一句裡頭求,圓滿跟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相同,圓滿的大福德!我們要記住。下面是念老的一句話,「靈峰大師此言,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時,是故當獲廣大一切智智」。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經、註句句要緊,一句緊湊著一句,如果我們要是當面錯過,那真叫大不幸,那真正叫沒善根、沒福德。有善根福德的,就今天講的這一個小時,他要依教奉行,他就能成佛,他就能脫離六道輪迴。所以善根福德同佛,不是同菩薩,不是同阿羅漢。好,今天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