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287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八七集)  2015/1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8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九十五頁倒數第四行。科題,「住自在」。分四科,第一「形色」。請看經文: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

  這是說,這個前面我們讀過極樂世界居住的環境,飲食衣服(就是穿著),現在這第四段講到住自在,居住環境自在。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面這段經文說明居住的所在,「受用具足。舍宅,所居之屋,俗云,宿舍住宅」。『稱其形色』,《會疏》裡頭有註解,「形,其身大小」。這個身是指房屋,就是我們講的宿舍,它的形狀大小。「青黃等色」,這是色,我們講油漆粉刷。「蓋指房屋之形體與色彩相調和,或舍宅之結構、大小、顏色等等,皆與住居者之形色相稱。故形狀稱身如意,色彩悅目賞心」。你看到生歡喜心,形狀你很滿意,色彩也很滿意,稱心如意。而且它還能夠隨時變化,所以極樂世界妙,你想這個房子大一點,它就大一點,想小一點就小一點,想圓形的它就是變成圓的,想方形的它就變成方的,沒有一樣不隨心如意。而且不需要有人設計,也不需要工人建築,隨念現形。在極樂世界,可以真正名符其實達到了心想事成。飲食如是,衣著亦如是,居住環境還如是。

  我們這個世間只有言說,沒有事實。稱心如意這四個字多麼難得!這一句在我們這個世間,除佛菩薩之外,誰能做到稱心如意?只有佛菩薩明心見性,他做得到。他真正受用到,我們看不見,我們所看到的,好像跟我們生活相差不多,實際上差太多了!他們的境界,他們的受用,我們無法想像,也無法稱說。只有契入這個境界的人,跟地位相等的,他知道。

  我們再看這裡面講到『寶網』,「由寶珠連綴而成之羅網」。羅網,古時候宮殿的建築,一定有這個裝飾,有裝飾在內部,有裝飾在外面。諸天,像四王天、忉利天,天人的宮殿都有。佛經上常舉的例子,羅網多半是舉忉利天主他居住的宮殿有這種裝飾,都是眾寶成就的。『彌覆』是蓋在上面,「遍蓋」。『懸』是掛在上面。掛的什麼?掛的寶鈴。現在確實很少見了,在古時候,寺院是用宮殿的這種圖樣來建設的,所以它有鈴,宮殿四個角都懸著有鈴鐺,一般都是銅的佔多。極樂世界是眾寶所成。七寶不是七種,七是代表圓滿,表有圓滿的意思。東南西北就四方,上下加上當中,這稱之為七,所以七代表圓滿。那就是你想什麼有什麼,無量無邊。這些『寶鈴』,「珍寶所成之風鈴,隨風能發微妙音聲」。風吹動它就會響,而且這個音聲,它自自然然合成,像交響樂一樣,讓你聽到歡喜,聽不厭,讓你聽到了增長道心,不會生煩惱,它沒有噪音。『奇妙珍異』,奇是「奇特、美妙、珍貴、希異」。到極樂世界都看到了。這些是讚歎網鈴中諸寶的殊勝。『周遍』,「遍及無餘」,你到處都能看見。『校飾』,《會疏》裡頭說:「相交莊飾」,交互在一起,美不勝收。莊飾,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裝飾,意思相同,但是這個莊也是莊嚴,那比我們這一般裝飾,意思又深一層了。

  再看下面,「光麗」。

  【光色晃曜。盡極嚴麗。】

  「嚴」是莊嚴,「麗」是美麗。『光色晃曜』,晃是光,光暉,曜是照耀,「如上云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映飾,故云光色晃曜」。這兩句說得好,光中有色,色中有光。

  「嚴麗」,莊嚴美麗。『盡極嚴麗』,你在極樂世界看到的,也就是我們初到極樂世界,見到這種種莊嚴,不但以前沒見過,聽也沒聽說過。這些東西從哪來的?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感應來的。我們知道,以什麼感?無非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不是從外來的。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極樂世界種種無盡無比的莊嚴,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什麼人能看見?我們就明白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就能看見。在我們這個世界也能看見,因為這個世界的現象是假相,我們看到什麼樣的感受,是業力,不是性德。極樂世界的人,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的業力自自然然就消失了。怎麼消失的?我們現在總算有一點眉目了,轉八識成四智就消失了。因為無量劫來,那些善、不善的種子,都在阿賴耶識裡頭,只要把阿賴耶識轉變成大圓鏡智,十法界的感沒有了,十法界的感應就斷了,那完全是自性的感應。自性感應,我們託阿彌陀佛的福,我們雖然轉識成智了,業習種子沒有了,不會感到有惡業,像六道十法界不可能,但是習氣沒斷,無始無明習氣沒斷。習氣沒斷,我們自己沒有能力證得,完全仰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把我們自性的性德顯示出來,靠佛力轉八識成四智。性德現前,跟諸佛如來同樣的感應。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明瞭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懂得怎麼修行。修行不能間斷,像呼吸一樣,呼吸不能間斷,修行不能間斷。修行是什麼?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說完了,就修這個。用什麼方法修?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修這個,無量法門,門門也是修這個。眼見色,根、塵相接這個地方來修。像我們凡夫從哪裡下手?先修不執著,這是最外面的一層,不要執著。不執著你就不受染污,只要有執著,你的自性就被染污了,染污就不清淨了。如果是自性性德現前,那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是真心,從來就沒有染污過。那我們染污是什麼?我們染污是意識,是末那識,第七識,染污意。意是什麼?意就是執著,「四大煩惱常相隨」,四種執著。第一個執著身,末那頭一個是身見,以為這個身是自己,身見,我見,跟著我見而來的,我貪,我慢(慢是瞋恚),我痴(痴是愚痴),貪瞋痴跟著起來的。貪瞋痴就是染污,遠離貪瞋痴,我們能夠眼見色,在見色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自性般若的照見。如果一起貪瞋痴慢,這就變成,阿賴耶的第七識冒出來了,它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造業,造善業、造惡業,造善業感三善道,造惡業感三惡道,就這麼回事情。所以被污染了。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染污,阿賴耶識是資料庫,把這些印象,就是種子,統統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頭,叫藏識。這個就是六道的根本,十法界的根本。有執著就有六道,沒有執著就沒有六道。沒有六道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它也是從阿賴耶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說我們的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這麼回事情。誰的心,誰的識?自己的心,自己的識。識是妄心,心是真心,真心跟妄心合在一起,真心不礙妄心,妄心不礙真心,它同時起作用,很難懂。

  我們現在人日常生活當中,科學帶來不少便利,但是它有副作用,副作用很大。我們每天每一家都有電視,我們用電視做比喻就好懂了。我們把電視的頻道打開,是什麼樣子?一片空白,光出來了,通電了,光出來了,這個光是真心。我們一按頻道,頻道就是阿賴耶,那是什麼?畫面出來了。畫面是妄的,為什麼?畫面是動的,它不停的在那裡生滅。光我們看不出動,就算它是不動。不動是真的,會動的是假的。你看,真假在一起,真離不開假,假也沒離開真。假,如果屏幕它缺了一塊,它就不能現了,它是永遠在一起的。覺悟的人在假裡頭看到真,在真裡面看到假。假裡面看到真,是自悟,自覺;真裡面看到假,是覺他,自覺覺他。所以諸位,看電視的時候要這樣看,你是在學佛,也能開悟,也能證果。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不會的?不會的,《華嚴經》、《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會的,頭頭道道全是佛法,妙極了!穿衣吃飯都是佛法,穿衣怎麼?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只要不著相就是佛法。不執著這個相就是阿羅漢;不分別,那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那他就成佛了,就這麼回事情,沒有什麼特別。於是我們就明白了,《金剛經》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捨就是放下,放下跟造作是同時的。

  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這個地球上,住世八十年,念念是示現,念念是放下。他那個念跟放下是同時的,分不開的,就像我們現在電視的屏幕跟色像,按這兩個鍵,一個是屏幕,一個是色像。從這個事實真相,你慢慢去觀想,能有一個概念。因此在一切諸法裡頭,大乘佛法,不能說真,也不能說假。要用什麼心去看,看到純真的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起心不動念。眼見沒起心動念,耳聽沒起心動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是自性般若,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它沒動,它沒有搖晃,它永遠不動,永遠沒有搖晃,自性本定。為什麼要修定?道理就在此地。

  你自性本定,你怎麼感覺到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波動了,那是業相。業相立刻就產生了轉相,轉相是念頭,物質現象隨著念頭變化的,宇宙就出現了,能生萬法。雖能生萬法,不礙自性,對自性一點障礙都沒有。如果一起心動念,阿賴耶出現了,阿賴耶就是起心動念,佛家稱之為無始無明,無始是它沒有開始。你聽懂了嗎?你聽懂你馬上就放下了,沒有開始就是假的不是真的,無始無終,假的,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所以諸佛菩薩法身大士聰明,他不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妄心,那個心是妄心,不放在心上,那個心是真心。妄心從念頭生的,真心不是的,真心是本有的。佛家的教學目的是什麼?回歸自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楞嚴經》上說的。成佛有沒有得到?沒有,什麼也沒得到。你說我真有得到,得到什麼?全宇宙,沒有漏掉一法,全宇宙。妄心還有注意這邊,忘記那一邊,真心沒有,真心是全宇宙。恢復自性,把真心找回來,把妄心丟掉,就這麼回事情。轉凡成聖,轉妄成真,就在會轉,妙就妙在此地,這個不能不知道。

  所以極樂世界全是自性,隨著念頭它就現相,得大自在。佛菩薩還要現相嗎?要,不是自己要,眾生要,眾生想佛,他就現佛相;眾生想菩薩,他就現菩薩相;眾生想天人,他就現天人相;眾生想地獄,他就現地獄相。眾生想什麼?想貪瞋痴,三惡道就現前。三惡道有沒有?沒有,全都是假的。但是這些愚痴的人、迷惑的人,把假的當作真的。佛隨順眾生,慢慢調教,慢慢幫助他回頭,回頭是岸。回頭就見到自性了,不回頭是迷失了自性,自性還是起作用,這個作用不正常,回頭起作用正常,完全是性德流露。

  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段,「大小」也沒有一定。

  【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

  稱心如意。『堂宇』,「堂」,殿堂,古時候叫堂,漢以後叫殿,是聚會的場所,是佛菩薩教學的場所,我們一般講講堂、課堂、教室,是這一類地方,活動的所在。「宇者,屋邊也,屋檐」。你看宮殿式的房子很明顯,伸出外面一塊,那一塊是宇。『房』是住宅,我們現在講宿舍,佛家叫寮房。「又堂之中者為正室」,左右兩邊叫廂房,左右兩邊稱「房」。『閣』是樓閣,兩層以上。『廣狹』,「寬窄」。『方圓』,是方形的,長方形的,圓形的。

  中國的房屋多半是正方正圓,方方正正。我們看到外國的房屋,它有很多稜角,不規則的。可是風水家所說的也有一點道理,真正道理他未必懂。為什麼?這一切環境,對我們的念頭會產生影響。方方正正的,讓我們的念頭是正念;有些稜角的,我們會起一些邪念,不正的念頭。中國人居住的房屋,臥房一定是正方形、長方形,不會有多角形。我在澳洲,我們隔壁一個鄰居他要搬家,要賣房子,問我們要不要。我們進去參觀,這一棟房子裡面好像有四個房間,只有一個房間是長方形的,其他都是五個角、六個角。這個主人有三個女兒,我就問他,他自己夫妻兩個住那個是長方形的,其他三個女兒都住的是五角形、六角形的,我說你的女兒是不是常常胡思亂想?他說你怎麼知道?我是聽夏荊山老居士告訴我的,夏荊山老居士會看風水,凡是有稜角的地方,住滿九十天一定就胡思亂想,九十天以內還可以,九十天以上他就不正常。我說這個道理,他說是真的,他這個女兒都是胡思亂想。這就說明,環境可以影響我們心理,影響我們的情緒,有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影響,像這個都是自己根本沒有覺察到,時間久了他就起這個念頭,就不正常。中國人講求,外國人不懂這些道理。所以我們到外國,一看到這個房間,反正我們作客,沒有關係,我們只住幾天就走了,不是在那邊長住。

  這就是環境會影響我們,而我們也能影響環境。我們的能量超過它,我們就影響它;我們能量沒有,負能量,不是正能量,我們就會被干擾。所以像這些奇奇怪怪的地方,修行人住沒關係。真有功夫,心地真正清淨,不會被外面干擾,他居住哪裡都是吉祥的,都是美好的,確實境隨心轉;沒有這個功夫的話,他受環境影響。有戒定慧,戒定慧能轉外面境界,不受干擾。所以這個房屋的形狀,有方有圓。

  底下念老說得好,凡是用直線連綴的都屬於方。用弧形線建的都屬於圓。好像扇形,「則形兼方圓也」,扇形裡頭有方有圓。『或大或小』,隨意,心想事成。

  「居處」。

  【或在虛空。或在平地。】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其大小高下,或在虛空,或在平地。一一隨人心意,隨念顯現」。我們這個世間沒有,到極樂世界這麼自在。這個隨人心意,隨念顯現,「如《吳譯》曰:所居七寶舍宅,中有在虛空中者,有在地者。中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即大。中有意欲令舍宅在虛空中者,舍宅即在虛空中。皆自然隨意,在所作為。」下面這是念老給我們總結的,「故知彼土舍宅」,彼土是極樂世界,他們居住的房是房屋,「形狀顏色大小以及升空在地,皆一一如人之意,應念而現」。你想要什麼樣子,它就變什麼樣,完全是自然的,不需要人工。我們這裡要蓋房子先得畫圖,再要找材料,施工。極樂世界沒有,你念頭才動,那個房子已經在你面前了,立刻你就能受用。

  「又《唐譯》曰」,《唐譯》的本子,「於眾生前,自然出現。人皆自謂各處其宮。如是無量眾生,則有無量宮殿,互入互容,彼此無礙,正顯事事無礙法界」。我住的這個房舍,跟你那個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還可以重疊,一點妨礙也沒有,各人是各人的,你沒有感覺得它有妨礙,妙極了!很多房舍它在一堆,在一起,各人感覺得是各人完整的,沒有牽涉到別人,這是《華嚴經》上事事無礙的法界。所以這部經上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華嚴境界,具足十玄,十玄最後就是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下面總結自在。

  【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清淨安隱,微妙快樂』。這兩句話《會疏》裡頭說:「無五濁,故云清淨。無變易,故云安穩。塵塵不思議,故云微妙。永離身心惱,故云快樂」。《會疏》裡頭這幾句話,我們這個世間叫五濁惡世,濁是不乾淨,就是染污。

  第一個劫濁,劫是時間。在現前我們感覺到,可以說比古人深刻。為什麼?古時候社會沒有這麼亂。我們今天處的社會,人沒有安全感,不知道遇到什麼環境,沒有安全感,多可憐!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雖然有戰爭,我們在逃難,還有安全感。我們到後方去,距離戰爭的地方遠一點,能夠距離一百里,兩百里,就感到很安全,飲食起居都正常。你說現在這個世界,喝的水不乾淨,一化驗,裡面致病的因素很多,這安全感沒有了。你吃的東西,種的蔬菜,自己種的也沒有安全感。為什麼?土地被染污了,水土被染污了。找一點乾淨的水找不到,現在只有高山,山上山泉水乾淨,地面上的水就不乾淨。

  我們做了實驗,我住的地方後面是個高山,高山上面流下來的泉水,我們送到台南,我們有個實驗室,就是江本博士水實驗,我們也做了一個,山泉流下來的水,結晶非常美。我們自來水的水拿去做結晶,很難看。這一對比就知道,自來水有嚴重染污。這山泉水好,沒有人知道,飲食起居。現在這個年頭地震特別多,我記得我小時候,沒有聽說過地震,也沒有遇到過地震。第一次遇到地震,是我到台灣,住在台南,感受到地震。那個時候我們住的克難房子,房子是用竹子編造的,我們睡得很安全,它可以禁得起搖晃,所以我們一點也不在乎。可是土造的房子、磚造的房子就很麻煩,就怕了。木造的結構是好一些,竹子做的就更好,沒有危險,倒下來也不會把人壓壞。現在還有恐怖分子,到處殺人,不定在哪裡出現。沒事別出門,有事出門要小心謹慎。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多可憐!多痛苦!要是沒有遇到佛法,這個日子怎麼過?遇到佛法,遇到淨土,遇到《無量壽經》,我們有法喜充滿。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只有一個願望,早一天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一切時一切處,保持心裡頭有佛號,不能把佛號丟失了。這是我們安全保障。

  我們深深相信,經典上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真話,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哪裡會是假的?我們要相信,不能有懷疑。佛說得好,我們起心動念,阿彌陀佛都知道,不但阿彌陀佛知道,法身菩薩都知道,《華嚴經》上圓教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的菩薩統統知道。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智慧、神通跟法身菩薩平等。這不是我們的功夫,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加持給我們的。這極樂世界好,其他世界沒有。佛加持給我們,我們就有跟佛同樣的智慧,同樣的神通,同樣的道力,阿彌陀佛能做到的,我們都能做到。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法門,為什麼要選擇彌陀淨土,彌陀淨土有圓滿的加持,他方世界可能有加持,不圓滿,沒有極樂世界這麼圓滿、這麼究竟。真正是大乘佛法裡頭第一經。我們要學就學這一樣。記住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真的,不是假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太重要了!

  上個禮拜,胡小林居士在我這住了幾天,告訴我,祖師大德傳的這四句話,是真的。為什麼?他通過六年的實驗,他讀《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作的,這六年當中他念了三千遍。就是念,什麼也不想,真正是依照《大乘起信論》所教的,讀經,讀誦,離文字相,就是不要執著文字;離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要去想它,你只管念;離心緣相,心是什麼?念這段這是什麼意思,沒有意思,你所說的那些意思都是妄想,沒有意思,你就一直念下去。這是幹什麼?這是修戒、修定,心裡面遵守這四句話是戒律,依照這個戒律去做是修定。你看,不著文字相,聽講不著言說相,坐在那裡聽講也是修戒定慧。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聽講的時候專心聽講,沒有意思,不注重它裡頭什麼意思。一千遍念完之後,真的有悟處,小悟。小悟就不錯,為什麼?世間人不悟,迷惑,你的小悟就超過他很多。兩千遍,大悟,三千遍以上可能徹悟,這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開悟了,就是自見,其義自見就是開悟了。悟有小悟、大悟、徹悟。你念的遍數愈多,定功愈深,悟得就深,悟得廣。胡小林告訴我,這是真的,他這個六年,他感到常常有悟處,時時刻刻有悟處,無論是在家庭、在公司,任何場合當中有悟處。

  所以有人問我,學生問我,他對於淨宗很想信,就是懷疑丟不掉,半信半疑,沒有辦法完全信賴,信心不足,問我怎麼辦?我說你把這個念頭放下,好好把《無量壽經》念一千遍,你就相信了。依照馬鳴菩薩講的,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就是一味念下去。為什麼?一千遍之後得定了,你就相信。

  聖賢的學術是跟自性相通的,你這一悟,跟他那個悟是平等的,境界相同,小悟跟阿羅漢平等,大悟跟菩薩平等,大徹大悟跟佛平等。佛平等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極其微細也沒有放過,也沒有漏掉。心裡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境界,這是大徹大悟。大悟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還有起心動念。有起心動念,就是妄心還沒有失掉,起作用的時候,妄心還是在做主,做主宰,十法界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這個四法界,還是阿賴耶,完全轉識成智,十法界不見了。證得阿羅漢果,六道輪迴沒有了,真的好像作夢醒過來了。他醒過來了,這是夢中之夢,還沒有完全醒,他還有四聖法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就真的醒過來了,從十法界醒過來,十法界不見了,才知道是假的,六道是假中之假。轉八識成四智,真的現前,叫一真,你看一,不是二,一是真的,二是假的,一真法界。淨宗叫它做實報莊嚴土,叫它做極樂世界,永遠離苦得樂。

  釋迦牟尼佛的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華嚴經》上所說的,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修其他法門生到實報土,生在華藏世界。念佛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到了那邊之後,才知道是什麼?一回事,原來是一處,兩個名稱不一樣,在我們這裡叫華藏世界,在西方叫極樂世界,原來是同一個地方,兩個名稱。所以生到那裡讓你看到,用功夫用得很勤,用了不少,無量劫的時間,生到華藏,到那去,你也來了,他也來了,咱們都來了。其他宗教的天堂,也就是這個地方。要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不離相的時候,那個天堂就是欲界天,沒出六道輪迴。出六道輪迴,那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所以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念《聖經》行不行?我們念《古蘭經》行不行?行,沒有不行。念四書五經也行。只要你念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你不是走這條路,那就不是佛法,《華嚴經》三摩地也不是佛法。為什麼?走錯路了。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只要守住這個原則,「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全是佛法,它統統能幫助你得定,統統能幫助你開悟。那怎麼不是佛法?所以《華嚴》圓教說,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反過來又說,哪一法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會的,法法皆是佛法,不會的,佛法也不是佛法,就這麼個道理。

  這個經上講,『應念現前,無不具足』。這個五濁,時間,時代不好,遇到這個時劫,這屬於劫。第二個是煩惱,煩惱濁。這個煩惱幾乎達到飽和點,好像要爆發了。第三個,眾生濁。眾生沒有智慧,眾生有煩惱,我們脫離不了,眾生濁就是輪迴,六道輪迴,出不去。下面是見濁,這就是講因,為什麼有這麼多濁?濁,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就叫見濁。最後講命濁,命濁是壽命短促,想做一樁事情,壽命到了,不能把這個事情做得圓滿。

  五濁惡世,極樂世界沒有,五樣都沒有。無量壽,沒有命濁,無量壽是永恆不變,沒有生滅,所以它沒有劫濁,那個地方人永遠沒有煩惱,沒有緣,無論是心理上的,是物質上的,統統沒有,一切叫你稱心如意,你想什麼現什麼。眾生佛知佛見,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雖然有級別,但是待遇是平等的,都在戒定慧,都在六波羅蜜當中,所以它沒有見濁。無量壽,沒有命濁,這叫清淨,清淨包括這麼多的內容在裡頭。無變易,極樂世界沒有變化,人沒有衰老,無量壽他不老,樹木花草,不會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變化極樂世界沒有,沒有變化,所以叫安穩。

  塵塵不思議,微妙,極樂世界沒有塵,這個塵塵是比喻,不可思議,因為它是法性。塵塵是說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有微塵,一合相,《金剛經》上說的,整個宇宙是一合相,就是指微塵,微塵是物質現象最小的單位,所有物質現象是它組成的。極樂世界不思議,極樂世界有沒有微塵?沒有。叫微妙,快樂,永離身心煩惱,永遠沒有。

  又按《往生論》裡面說,「如是種種,悉為一清淨句之所顯現。故云清淨。如上種種不思議受用之物,悉皆應其心念,立即顯現,故曰應念現前」。所用的這些物品,「圓具萬德,無欠無餘,故曰無不具足」。樣樣都跟性德相應,性德無量無邊,無有窮盡,性德顯現,最後這一句是無不具足。這一句,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不具足,一切統統是自性本有,自性之外什麼也沒有,無有一法。那些縱有,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就是生滅相,生滅相不可得。

  我們今天說什麼能得,打妄想。最親切的一個,身體,這身體我能不能得,我能不能叫它長生不老,能不能叫它永恆住世?不可能,它不斷的在生滅。這個現在科學家知道,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細胞的新陳代謝,剎那剎那都在換,新的細胞生了,舊的細胞滅了,新陳代謝,週期是七年,七年整個身體新陳代謝一次,七年以前老的細胞,一個都找不到了。新陳代謝的速度,每個器官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總而言之,它不斷的在新陳代謝,我們沒辦法控制。修定的人,是讓他新陳代謝緩一點,沒那麼快。躁動的人速度快,速度快意味著壽命不長。心地清淨,有定功的人,他壽命長。只能做到這個,不能做到不死,不滅做不到。極樂世界永恆不滅,法性身,所以「無不具足」,所以「應念現前」,完全是性德究竟圓滿的流露。這個世界我們聽說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那能放棄嗎?決定不能,我們這一生一定要取得,這一生就沒有白來,這一生就非常值得,如果不能往生就大錯特錯。品位不要計較,決定得生,這就對了。

  這一品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看底下這一品。

  【德風華雨第二十】

  這第二十品,給我們介紹那一邊的風,那一邊的雨。風叫德風,雨叫華雨,不是真的雨,是空中落花,空中的莊嚴,讓你看到、欣賞到,落到地面就沒有了,地面乾乾淨淨,沒有一點微塵。

  我們看這段,首先念老的簡單介紹。「圓明具德之風」,叫德風。圓是圓滿,明是光明,也代表智慧,具德。它真有這個風,這個風是微風,不會造成風災,所以叫「德風」。「妙華飄聚如雨,故曰華雨」。你看雨是從上落下來,落下來什麼?花,非常美的花從空中落下來。「彼佛國土風花、香光咸作佛事」,讓我們看到了,看到會開悟。為什麼開悟?不起心不動念大徹大悟,不分別不執著是大悟,單單有個不執著是小悟,道理就在此地。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能提起觀照的功夫。眼見色,眼根在色塵上入定。入什麼定?看得清清楚楚,心裡頭沒動,沒有執著,阿羅漢,很清楚,沒有執著,沒有佔有,沒有歡喜,沒有厭惡。所以經上常講平常心是道,平是平等,沒有分別,常是永遠不動。平常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六根在六塵上修清淨平等覺,就成功了。不執著是清淨心,不分別是平等心,覺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看這五個字,學佛學什麼?就學這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悟。所以我們就曉得,讀書千遍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覺就其義自見了。上面這一句,讀書千遍是修清淨平等,一門深入也是修清淨平等。功夫就是讀書千遍,果德就是其義自見,自見就開悟了,覺了。覺有小覺、大覺、究竟覺,究竟覺是佛,大覺是菩薩,小覺是阿羅漢,一個道理。

  念佛亦如是,要學海賢老和尚。這一次演強法師來看我,在這邊住了兩天。我以為老和尚很老了,比我大,沒有想到他比我小,小不少歲,他今年七十六歲。很難得,真正念佛人。他們問我念佛的方法,我就告訴他,我還向海賢老和尚學習,你怎麼來問我?可見你們跟老和尚這麼多年,沒學會。一句佛號念到底,別拐彎,別丟失,就成功了。老和尚在那裡表演了九十二年,那你們九十二年白過了。所以要能看出來,要能體會在心頭,要依教奉行。這個方法太好了!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簡單一點,四個字,阿彌陀佛,就能成功,就能證得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律成就,平等是教理成就,覺是大徹大悟,成佛了。成佛之後的果報,在這個題的上半部,大乘、無量壽、莊嚴。你看此地都講到清淨莊嚴,大乘是智慧,自性般若現前,無量壽是福德,莊嚴是美好,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統統得到了。一部經,你要相信,一句佛號,有這麼大的受用。老和尚表演,天天在表演,你都沒看出來。

  所以,香、光沒有一樣不在作佛事。你要懂,體會到這個。我們眼前亦是如此,樣樣都在作佛事,只是你會,你不會那就是六道,你會是佛事。會什麼?清楚這是什麼境界,是六道輪迴的境界,六道輪迴的因,六道輪迴的果,我們六根所接觸的是六道輪迴的果,再看起心動念是六道輪迴的因。我們要怎樣?我們看到這個相,不放在心上,不受這個境界干擾,我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胡思亂想,我們造的不是六道的因,是極樂世界的因,我們將來的果報,肯定是極樂世界,時候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堅定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要真幹!貪戀這個世間,有絲毫貪戀你就去不了,很可怕。徹底放下,連這個身都不要了,何況身外之物?你操這個心,錯了!不能操這個心。各人有各人的念頭,各人有各人的業,各人有各人的果報。這些給你說穿了,全是假相,沒有一樣是真實的,真實的在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這真實。

  所以香光都作佛事,回頭看我們這個世界,也都在作佛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看出來,你有沒有體會到。「自然增上,不可思議」。這一品經顯極樂世界德風華雨的功德莊嚴。

  我們看經文。「耳得妙音」,這六根裡頭舉耳根來說。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

  『食時』就是吃飯的時候。

  【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極樂世界在說法。我們這個世界,這六塵有沒有在說法?有,也都在說法。演什麼?也是『演說苦、空、無常、無我』。這六個字,把所有一切諸佛說法都包括盡了。一切諸佛講經說法說什麼?就是說這六個字,苦、空、無常、無我,所有一切經論都是說這六個字。這六個字你常常放在心上,就是一切佛法都具足了。印光大師非常巧妙,把這四法變成一法。這一法是什麼?死。你看他老人家就寫死這一個字,掛在他自己佛堂裡面。我看到了,我訪問靈巖山,靈巖山印光大師的關房,關房很小,只有兩個房間,一個臥房,一個佛堂,沒有我們攝影棚這麼大,大概只有一半,一半,一個臥室,一個佛堂。關房陳設非常簡單,一張桌子,方桌,供了一尊阿彌陀佛,一尊佛像,一對蠟台,一個香爐,一個引磬,一個木魚,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佛像的後面牆壁上,貼了一個大字,印祖自己寫的,「死」。天天看到這個,死,你還有什麼牽掛的?你還有什麼妄想雜念?這個字叫我們時時刻刻提起阿彌陀佛。為什麼念佛?就為這個字。阿彌陀佛念熟了,我不死了,成無量壽了,換個身體。這個身體是生滅身,假的不是真的,換個真身,法性身,不生不滅,這就對了。我們學佛能夠入這個境界,正知正見,不會再走岔路了,世出世間一切法,胸中了然,不再迷惑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德風』,「見《魏譯》之高麗藏本。常見之龍藏本,作得風」。這個得跟道德的德,古時候意思相同,「其義實同」。《吳譯》的,「亦非世間之風。亦非天上之風。都八方上下,眾風中精。自然合會化生耳。不寒不熱,常和調中適。甚清涼好無比也」。這一段是《吳譯》本裡頭的。說得好!極樂世界的風,吹的時候都非常舒服,不冷不熱。實際上這個風的涼,風的熱,還是隨著自己念頭,我再要調涼一點,我們這用冷暖機,得要去調,極樂世界不需要調,念頭一動就行了,我要暖一點它就暖一點,我要涼一點它就涼一點,要風吹到身上,它就吹到身上,吹到旁邊,就吹到旁邊,太好了!很適合我們自己的意思。所以說很清涼好無比,沒有能夠相比的。

  「至於眾風中精者」,這是講這一句,這一句什麼?「正如《首楞嚴經》中,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這是什麼?這是說性德,自性裡頭有德風。這個德是什麼意思?能隨人意就是德,我想什麼樣子,它就什麼樣子,想微風它就微風,想大一點它就大一點,想小一點它就小一點,想冷一點,想熱一點,隨人所意,這叫德。這是什麼?自性,可以隨心如意。我們今天不能隨心如意,是什麼?是阿賴耶,阿賴耶的轉相,阿賴耶的境界相變現出來的。轉相是生滅法,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境界相也是生滅法,統統是幻相,它不是真的,它是受業力在控制。不像是自性,自性沒有控制,自然調順。所以人得大自在。「蓋為性德之真風,故稱為風中之精也」。

  佛經上給我們說的三災,有大三災,有小三災。大三災裡面,有水災,有火災,有風災。初禪天有火災,火災能夠燒到初禪天,水能夠淹沒二禪天,風能夠吹壞三禪天,所以四禪就沒有三災了,四禪叫福天,福報大,它沒有三災。

  這下面引的《觀經》,《觀經》上說的,「八種清風,從光明出。《吳譯》中八方甚清之風,與《觀經》中八種清風。所指應同。總之,彼國清風,乃眾風中精,從光明出。故曰德風也。如是德風,自然,徐起」。實在講還是離不開感應,不過這個感應非常微妙,我們念頭還沒動,它就現前了,我想要風,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還沒起來,那德風就應了。前面說,這風從哪裡來的?從光明來的。這個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光明遍照。我們念頭才動,自己還沒有感覺到,光明照到了,在你想動還沒有動這個時候,感應的風就吹來了。真的是妙極了!妙不可言。自然,徐起,徐是慢慢的,不是暴風強風,不是。

  「《會疏》云:徐起,不遲不駛,適得其中。願力靈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這一段,《會疏》裡頭說得好。風,輕風,我們講輕風,微風,適中,這是阿彌陀佛願力。靈籟是什麼意思?念老後面有個括弧,「籟者,指一切孔竅機括之類」,這個就是指的樂器,像吹笛子,吹簫,它都有孔,就是出這個音節。這個是天樂,空中的音樂,空中的光明,有光,佛光,有音樂,天樂。這個樂音隨著風遠播,這個音樂就送到各處,周遍十方。所以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四十八願威神所造的,性不造作,沒有人造作,所以說是自然的。這個下面括弧給我們解釋,「又《中華大字典》曰,《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竹子是做樂器的一個工具,笛簫都是竹子做的,「地籟則眾竅,天籟則人心自動,是已」。中國的樂器,管樂器都是竹子做的,吹的簫,吹的笛子,這是最常見的,也是在現在演奏交響樂裡面不能夠缺少的,祭典裡頭也不能缺少的,都需要這些樂器。這個是「願力靈籟」,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所成就的,「正表彌陀本願心力之自然功用」。這一段經文裡頭都是講音聲,耳根所對的聲塵。

  六根對的六塵,在極樂世界不生煩惱,生歡喜心,生覺悟心,所以它是佛法。佛法,幫助我們覺悟的方法,這叫佛法,不能錯會了。現在人說佛法都是講迷信,這個確實,對於佛法完全不明瞭,連名詞術語的意思都搞錯了。佛是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覺悟,而且是究竟圓滿的覺悟,才能稱佛;沒有到究竟圓滿,稱菩薩;剛剛開始覺悟,小悟,稱阿羅漢。阿羅漢是剛剛覺悟,菩薩是大覺,佛是究竟覺。它怎麼是迷信?這是什麼?不讀書之過。現在不讀書的人多,這話怎麼說?不讀古書,把古人的東西丟掉了,把文化的根丟掉了,只看到枝葉,沒有看到根本。枝葉是從根本生的,根本丟掉之後,這個枝葉不長久,幾天就枯了,就死了。有幾個人能體會到?

  救傳統文化要從根救起。根是什麼?根之根是文字,是工具。有這個工具,才能把傳統文化的根救活,因為文字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你不認識它,你對它有誤會,你就一無所得。一定要認識它,要靠這個工具把傳統文化找回來。儒家的精華篇是四書,大乘的精華篇,是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湯恩比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社會問題,要孔孟學說,要大乘佛法。孔孟什麼是代表?四書五經。四書是根,沒有四書哪來的五經!佛法的經典《華嚴》,《華嚴》是佛教概論,圓滿的佛法,其餘的是《華嚴》的枝葉花果。《無量壽經》,古大德說,中本《華嚴》,《華嚴》太大了,我們學這個就夠了。小本是《阿彌陀經》。這三部經是一部經,一個是細說《華嚴》;一個是略說;小本是簡介,最簡單的介紹。這個就說得很詳細,再詳細的就是《華嚴經》。一而三,三而一。我們要能夠記住。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