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99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九集)  2014/8/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二十八頁,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又《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以聲聞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聲聞。以辟支佛法化益眾生,故我是辟支佛。以大悲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菩薩。於一切法得解脫,一切無礙故。從所化眾生,或以聲聞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薩法化益;故我是聲聞,我是緣覺,我是菩薩也」。這一段說明菩薩教化眾生,隨順眾生的根器,也隨順遇緣不同,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示現,總是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無論佛現什麼身,菩薩現什麼身,說什麼法門,都沒有起心動念,這個原則一定要了解,起心動念就不是法身菩薩。這個地方全是法身大士,因為它末後有遠超兩個字,超越菩薩、超越聲聞、超越緣覺,那就是法身大士。他化菩薩,三乘菩薩,也就是十法界裡面菩薩跟佛,四聖法界這兩界,現身說法度眾生。完全是眾生想什麼,他就現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眾生的心想生,十法界裡面的心想生。一真法界沒有心想,他們已經真的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人才住一真法界。住一真法界的人,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如來幾乎是相等,只是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斷乾淨,他不能回歸常寂光,除這一法之外,跟法身如來沒有兩樣。法身如來在淨宗稱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

  《大寶積經》裡頭也說得很清楚,以聲聞法教化眾生,他現聲聞身,這是小乘。聞佛講經說法而覺悟的,終於將見思煩惱放下,這就是阿羅漢,這就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分別執著來的。我們學佛,這個煩惱習氣很深,眼見色,立刻分別、執著就起來了,耳聞聲亦如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跟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幾乎同時起作用,它速度太快,見到外面色相立刻就分別,立刻就執著,就有喜歡,有不喜歡,就生煩惱。這種念頭如果是正念、善念,這個念頭造業,善業、正業感三善道,如果這個念頭不善、不正是惡業,所感的是三惡道。在大乘法裡頭,三善道跟三惡道是平等的,為什麼?都出不了六道。三善道裡頭消福報,你修的福、修的善,善有善報;你造的惡,惡有惡報,惡在三惡道。三惡道是消罪業的,三善道是消福的,你造的善業、惡業都要消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業,所以它沒有六道輪迴,那叫淨業。四聖法界叫淨業,也就是淨宗所說的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裡頭有染淨,染是六道輪迴,四聖叫淨土,染裡面有善惡,淨裡頭沒有善惡。

  我們修什麼?說實在話,真正修行,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六識,問題就解決,不造業了。看東西看得很清楚,沒有喜歡不喜歡,沒有分別執著,這就不造業。佛菩薩是這個境界,他示現,不管示現什麼身,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一真法界的起用。這裡頭三句沒有說得那麼高,都還在十法界之內,聲聞,十法界最低的就是阿羅漢,教聲聞現聲聞身,教緣覺現緣覺身(辟支佛就是緣覺),教菩薩現菩薩身。菩薩跟前面聲聞、緣覺的差別,聲聞、緣覺沒有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個人就是菩薩,這要真發,假發不行。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度眾生的心。聲聞、緣覺著重自度,不著重度眾生,度眾生完全看他喜歡,他喜歡度你,他就度你。不像菩薩,菩薩沒有喜歡不喜歡,對一切眾生常常念著要度他。大乘又說「佛不度無緣眾生」,無緣是他不接受,菩薩真的度他,他不接受,要他歡喜,要他接受,菩薩才能度他。菩薩沒有分別心,眾生有分別心。

  念老在末後給我們做一個小結,這一段的結論。「此明諸大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後得智,就是根本智的起作用。「雖隨機度生」,隨順眾生,教化眾生。「示現二乘」,雖示現二乘,他不著二乘人的相,換句話說,他沒有分別執著,「離聲聞、辟支佛之相,故云遠超」。「文中」,經文裡頭這個「地」字,遠超聲聞辟支佛地,這個地就是地位,聲聞、緣覺、菩薩的階位。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第六小科,「契入三昧」。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空、無相、無願者」,這叫三空三昧。「《淨影疏》曰: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眾生廣義的講法,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這個範圍包括太大了,包括十法界,包括整個六道輪迴。法的範圍更大,法是全宇宙,佛法裡面所說的遍法界虛空界就用一個法做代表,總代表。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句話,學佛、學大乘的人一定要記住,慢慢去訓練。練什麼?把我們的觀念糾正過來,於入大乘境界就不難,知道什麼?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一切法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眾生及法都沒有自性。自性是什麼?自性是真如自性,自性是一個,沒有眾生的自性,沒有法的自性。後面這個自性是指一個現相的自性,大乘教裡面講自性是整個宇宙的,六祖講的是全宇宙的,所以也叫法性、也叫真如,名字說得很多,不要執著名相,要懂得它的意思。

  自性理體是一個,我們在學習當中,常常用電視屏幕做比喻。電視屏幕只有一個,它沒有生滅,我們把電視打開,一片白的,就像常寂光一樣,裡面什麼都沒有。我們按頻道,一按頻道,色相就出現了,那就是萬法。這個色相有生滅,屏幕沒有生滅。所以要知道,生滅跟不生滅永遠是融合在一起,分不開的。但是你要認識清楚,能現色相的屏幕不生不滅,屏幕所現的色相是生滅法,剎那不住。我們今天的電視是數碼,頻率多高?等於動畫、幻燈片,一秒鐘一百次的頻率,就是這個幻燈片的移動一秒鐘一百張。早年間我們看電影,那個電影是動畫,這個是電影的底片,這個東西在放映機裡頭,一張一張的幻燈片,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就以為那是很逼真。電視比這個快,加一倍,以前的電視五十張,現在的電視進步了,用數碼是一百張。這個生滅現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毫無知覺,一點感覺都沒有。一百張就沒有感覺了,看到好像是真的,其實它是假的。

  我們現實這個境界裡頭,眼見宇宙,耳聽八方,這種現象的頻率,要是像我們用幻燈片一樣,一秒鐘多少張?它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完全沒有法子感覺到,它太快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彈指,一彈指多少次的頻率?「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今天電視的畫面是一秒鐘一百張,我們實際上的現象,一彈指是三百二十兆。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有人告訴我能彈七次,乘七,三七二十一,一秒鐘兩千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能覺察到?這個現象就在眼前,六根是這個頻率裡頭產生的,六塵也是它,也是在這個頻率產生的。今天科學家發現了,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學家發現的跟佛經上講的一樣,說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念頭變現的,被科學家發現了。佛經上早就講,「相由心生」,心是念頭;「境隨心轉」,境是物質環境,隨著我們心在轉變。

  我們身體狀況,今天有位同學,中午吃飯的時候告訴我,他們念《無量壽經》,專心去念,什麼毛病都能治好。這稀不稀奇?不稀奇,正常的。海賢老和尚,什麼樣的疾病他就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能治病。這是什麼?念力的能量,只要把念頭集中,就能改變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帶著有病毒,這就不健康,生病了。念頭要清淨,念頭裡頭沒有病毒,物質現象裡面的病毒也就沒有了,他健康就恢復。美國的修.藍博士,就用這個方法治病,這個方法是夏威夷土著祖傳的,他用這個方法在全世界到處給人治病,治好的例子有幾千人,這不是假的。他到香港來的時候來看我,我問他,你治病這個方法,依據的是什麼理論?他告訴我,清淨心。治療的方法很簡單,他需要病人的資料,第一個姓名;第二個生日,出生年月日;第三個現在住在哪裡;第四個病歷,你在醫院檢查的病歷給他看。治病不需要跟病人接觸,不需要見面,距離幾千里都有效。譬如他在此地,美國那邊有人生病打電話來,他就能給他治病。癌症,醫院沒辦法治的,他都能治。治的方法用觀想,像佛教裡的觀想,把對方跟自己觀想成一體,他的病就是自己身上得的病,用清淨心觀想自己的身體,帶著病毒的細胞化解了。這個做法一天要做半個小時,要連續做三十天,一個月,自己的病沒有了,對方就好了,不要見面的。有道理,佛經上講得沒錯。

  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發現他不能治病,什麼原因?他心不清淨。佛門的人、修行人如果有這種功夫,能治病,為什麼?他得到清淨心。清淨心就是阿羅漢;平等心就是菩薩,平等比清淨高;覺悟,覺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叫成佛。所以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修淨土修什麼?就這三樁事。念佛要把清淨心念出來,清淨心念出來,再進步把平等心念出來,最後要把自性念出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用念佛的方法可以達到。所以《般若經》上說,法沒有優劣,是平等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每個法門都能幫助你得到清淨平等覺,不是專門某一法,任何一法都可以,祕訣是什麼?祕訣就是專。海賢老和尚所說的,「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專什麼?專就是定,專就能恢復清淨,恢復平等,就能大徹大悟。所以學東西,東方人求智慧,求智慧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專。《三字經》上講的,「教之道,貴以專」,不能學多,不能學雜,從小就要這樣訓練他。

  現在人是廣學多聞,佛家也有廣學多聞,但是他是專到極處,大徹大悟之後才廣學多聞。沒有大徹大悟,他都是用專。大徹大悟,開悟了,開悟的時候廣學多聞很容易,一接觸就明白了。我們在《壇經》上看到惠能大師,法達禪師去參訪他,在曹溪見面的時候行禮,拜了三拜,頭都沒著地。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三拜頭沒著地,你自己覺得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是傲慢。他也很老實,他說他讀《法華》三千部。《法華經》很長,雖然是七卷,每一卷都很長,一天只能讀一部,三千部十年。中國人講「十載寒窗一舉成名」,他十載(十年)專門攻一部經,這個方法正確的。六祖問他《法華》講什麼?(六祖不認識字,當然沒有讀過,沒有聽人家念過)法達說不出來,法達向六祖請教,六祖說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也就是六祖只聽兩品,告訴他:行了,不必再念,我全知道了。這就是廣學多聞,他給他講《法華經》,開悟了。六祖給他講,他能開悟,給你講,給我講,不會開悟,為什麼?我們沒有三千遍《法華經》的那個底子。所以廣學多聞是為度眾生的,後得智,就是善巧方便;根本智是禪定,根本智叫無分別智。《般若經》上說的「般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他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明白。龍樹菩薩得根本智,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三個月就看完,全通了。這三個月是後得智,有這個智慧能教化眾生,什麼樣的根機給他說什麼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他不知道的。

  海賢老和尚,他一句佛號證得了,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的境界,跟禪宗明心見性是相等的,也是什麼都知道。他那個師父也是明心見性的,不是普通人。所以師父當年告訴他,你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個人的優點,他的長處就是老實、聽話、真幹,表現在孝親尊師。你看他每年清明、十月初一,當地的風俗習慣要上墳祭祀祖先,老師過世了,要到老師墳前去祭祀,他年年不缺。中國習俗,清明、中元、冬至,這三個節日紀念祖先。不忘本,人才會孝順父母,才會尊敬老師。孝敬兩個字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本,孝是根,敬是本,孝敬。以孝敬兩個字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沒有不成就的,真管用,跟大乘菩薩戒的精神相應。大乘菩薩戒的精神就是孝敬,看一切眾生是我的父母、是我的老師,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是: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再一個自己。善人,他的長處向他學習;惡人,他的缺點,我們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也是老師。對父母孝,對老師是敬,這就起作用,這是菩薩道。

  「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我們一個人,人有沒有自性?單獨我、個別的沒有,共同一個,那是真正自性,惠能大師講的自性。單獨講這個扇子,扇子有沒有自性?沒自性。這個房屋有沒有自性?沒有自性。我們每個人個別,沒有自性。但是有個真正的自性,那叫本性,中國人叫本性,本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讚歎,它太好,太圓滿,沒有任何言語文字能形容,用一個善字來讚歎它,是這個意思。本性本善,這個善就是能大師所說的,它為什麼善?能生萬法。這個善,整個宇宙是它現的。

  我們能看到宇宙是看到一個角落,很小的一部分,我們迷了,迷失了自性。如果開悟了,你就能見到。法身菩薩能見到全宇宙,一般菩薩只能夠見十法界,見不到全宇宙;聲聞、阿羅漢、辟支佛只能見到六道輪迴,六道以外的他見不到。那麼佛,佛教給我們完全用戒定慧,因戒得定;定,神通就現前。科學家用的是數學,用的是科學儀器,他沒有定,所以他發現了,說的跟佛講的是一樣的,但是佛,佛家所說的,你說這物質現象,物質現象誰能了解?三細相,阿賴耶的三細相,八地以上。科學家發現了,他是不是八地?他不是,他是凡夫,六種神通他沒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他沒有,他跟我們一樣。所以,從禪定功夫上見到的不一樣,你是真見到了。這個東西用儀器觀察,用數學來推理,發現了,發現跟佛講的是沒錯,但是佛那種德用你沒有,佛的智慧、佛的德用、佛的神通,你全沒有。用佛的方法,你能見到真相,六種神通現前,智慧、德相現前,那個受用完全不相同。佛不需要用儀器,不需要用數學,就用這一句佛號也行,管用。

  海賢老和尚,我覺得他得事一心不亂,大概在三十歲左右。因為一般講,念到功夫成片,一般人三年就得到。像他這種根性,三年得到,一點都不稀奇;再有個三、五年,肯定提升到事一心不亂;再有三、五年,他就證得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應該在四十歲前後,他就得到了。他的壽命,在我想應該是七、八十歲,他活到一百一十二歲,那是佛力加持的,佛讓他住世,讓他表法。表法到什麼時候?表法到看到一本書就圓滿了,這本書就是《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宏琳法師編的。看到這本書,你看,他往生前三天,有居士們帶這個書給他,他不認識字,看到帶了書,這是什麼書?他說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到這個名字,高興得不得了,穿袍搭衣,拿著這本書,捧著,要求大家給他照相。一生從來沒有主動讓人照相的,沒有,一生都沒有,拿到這本書,要求。最後的表法,圓滿的表法,三天他就走了,走得自在。

  來佛寺這個小廟沒人瞧得起,三個人都有這樣的成就,這給我們表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第一個往生,他媽媽,海賢老和尚那一年五十七歲,他媽媽八十六。媽媽晚年,他的二弟過世了,沒有人照顧,他把她接到山上住在廟裡,媽媽從小就吃素念佛。這一天,她跟海賢法師說要回老家,賢公勸她,她堅持一定要回老家,還是聽媽媽的話,陪媽媽回老家。老家實在講房子也沒有了,過去做生產隊長還有三間茅蓬,沒有人住,茅蓬打掃一下,住在茅蓬裡頭。過了兩天,她要把她的女兒、姪女統統叫回來。叫回來了,她親自下廚房包餃子。吃完餃子之後,她在椅子上盤腿一坐,告訴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這麼瀟灑,這麼自在。她回到老家去,實在講是往生,她知道什麼時候走,預知時至往生,讓她女兒、姪女要親自看到,勸她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二個往生是海賢的師弟,海慶法師,走的時候八十二歲。他從小出家,十一歲出家,也是這一句佛號念了七十年,都不認識字,海慶也不認識字。

  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跟阿彌陀佛見不少次面,我估計應該十次以上。在他那個境界裡,想見佛,佛就現身,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阿彌陀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法身佛,你念頭一動,他就現身。這個念頭,清淨的念頭。所以在一般講,念到功夫成片,這個緣就具足了。《楞嚴經》上說的不是假話,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我們活在世間見佛,當來是往生極樂世界見佛。現前功夫成片,這個跟佛就有感,佛就會現。你雖然沒有求佛,你有達到這個功夫,佛現前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長,等到壽命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說我來接你往生。等於說給你授記,你的信心具足,你的願心不會改變,因為你知道什麼時候要走,那很自在。從這個功夫上,沒走的話,從這個功夫上提升,三、五年肯定事一心不亂,再有個三、五年決定理一心不亂,快!這樁事情在我們這做,快!

  他有那麼長的壽命,那就是阿彌陀佛交代他表法。表法為誰表的?為我們表的,為淨宗表的。你看現在大陸上對於這個會集本,反對的多少,批評的多少,多少念佛人修這個法門的退心了,不敢學了,改換經本,換康僧鎧的本子。有很多人來給我說,這會集本不可靠。我說你們改我不能改。他說為什麼?我說我這個本子是老師傳給我的,我對老師有信心。李炳南老居士給我的,那還會錯嗎?他還會害我嗎?不可能的。我在他會下聽了一部《無量壽經》,不是這個本子,康僧鎧的本子,所以康僧鎧的本子我學過,非常用心從頭到尾聽過一遍。但是老師把這個本子傳給我,我看這個本子特別喜歡。老師過去講過一遍,自己用毛筆寫的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個本子他給我了,給我起作用,要給別人不起作用。老師往生之後,我把它印了一萬本,現在印得多了,恐怕超過百萬,給我起作用。我過去用這個本子講,那個時候在美國、加拿大,先後講過十遍。那個時候講《華嚴經》,《華嚴》跟這個是同一部,《無量壽經》的大本就是《華嚴》,中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經》,這三個經是一體的,講一樁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我們絕不背師叛道,老師教給我的,我這一門深入,決定會有成就。

  我們什麼成就都不想,只想往生,像海賢、海慶這麼自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點不舒服。海賢是拜佛,拜累了,躺在床上休息就走了。有人給他說,你走告訴我們是哪一天,我們給你助念。他說我不要助念,助念靠不住,我自己念佛往生,不需要麻煩別人。所以他的碟片,劉素雲居士,現在我想應該看五百遍了,前兩個月打電話告訴我,看了二百五十遍,她一天看五遍,有的時候看六、七遍,愈看愈有味道,欲罷不能。你慢慢去看,會發現很多東西,妙不可言!

  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自體,都是什麼?緣聚的,緣聚就有形,緣散了就沒有。我們的身體,四大五蘊和合現的相,四大是物質現象,地水火風,其他,精神現象,受想行識,所以說五蘊現的。五蘊聚在一起現的相,散開了之後就沒有。房子,假的。房子怎麼成就的?磚頭、鋼筋、水泥,都是這些東西,堆在那裡是一堆,按照圖樣把它建造起來,它就變成房子,沒有自體。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那是真的,真的自性,萬物只有一個自性。所以萬物跟我是一體,那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阿賴耶的三細相是一切萬法共同有。關係就清楚了,我們跟一切眾生什麼關係?一體。所以佛的愛心,就是慈悲,是從一體裡頭流出來的。這個愛,真誠的愛,平等的愛,沒有分別的愛,沒有執著的愛,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種現象如果你想見,佛有方便法,教我們看嬰兒,小孩出生一百天,你細心觀察,完全天真顯露,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我們中國老祖宗有智慧、有德行,看出來了,看出來叫天真,天然真實,在這看出來了。心裡想著,如何能將這分天真永遠保持不改變?從這個地方才興起教育。這教育念頭怎麼起來的?從這起來的。教的方法,教小孩不要受到外面環境染污。從什麼時候教?從母親懷孕的時候教,胎教。母親懷孕,注意自己的念頭、言語,就是身體的造作,所有一切負面的、不善的,懷孕這十個月的時候都要非常謹慎。十個月只有善念,沒有惡念,讓小孩感受這個氣分。言語柔和,決定不能發脾氣,不能有愛欲,就是夫妻在一起,也都要保持禮節,它會影響小孩。小孩出世,眼睛睜開,他已經在看在聽,他在學習,所以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弟子規》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的,是這樣教他的,不是教他念的。父母他自己的父母還在,盡孝道讓小孩看到,天天看,看到三歲,看到一千天,他就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惡的他會排斥,他不接近,善的他生歡喜心,他有這個能力。所以中國古諺語有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孩子教好,能夠掌握到八十歲不會轉變、不會改變,這根紮得好。這個根紮下去是聖人,他達不到聖人,他是賢人。所以聖賢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從聖賢的基礎向上提升就是佛菩薩。現在這個教育沒有了,講起來人不相信,如何恢復?那就是我們要做給社會大家看,一定要認真。

  現在這個電視很麻煩,網路害人更嚴重,還有手機,統統不能用,有這個東西,人怎麼能不心浮氣躁?不可能。這些東西統統擺脫掉,緣都給它斷掉。我們見色聞聲,外面誘惑力量比五十年前複雜多了。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香港還很純樸,那時候巴士上還沒有廣告。現在巴士全是廣告,多難看。三十多年前的香港的風氣比現在厚道多了,人跟人不騙人,現在的人心完全變了。那個時候就是陌生人也尊重別人,現在完全沒有了。這個社會恢復傳統文化,我們相信這樁事情要靠祖宗之德,要靠佛菩薩眾神來保佑。我們自己努力做好榜樣,自己在自己的本分上,我們從事哪個行業,在自己的本分崗位上做最好的榜樣。各個行業聯合起來,這就是最好的、典型的模範社會。我們肯努力,眾神保佑,為什麼?這是神的意思,神希望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家和萬事興,社會大家和睦相處,這就是太平盛世。我們對於自己文化了解不夠,湯恩比的認識,在這個世紀可能找不到第二個人能跟他相比,他真搞明白、真搞透徹了。而且他比較全世界各個族群、各個傳統文化,他做比較,肯定了中國文化最優秀。印度大乘不錯,但是印度大乘沒落至少一千年,現在大乘也在中國。中國在現前有名無實,所以一定要努力,慢慢再把它培養起來,再讓它興旺起來。

  這個無自性是個關鍵,知道無自性,你才肯放下;知道是一體,真誠的愛心才生得起來。所以這是產生基本概念非常重要的教誨,叫空,「故名為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它有,我們現在眼前看的,有,不空。你仔細看的時候,就跟看動畫一樣,一張一張在動,整個宇宙就是動畫。它速度多快?你看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在我們眼前,包括我們身體本身都是的,絲毫都不能覺察到,假的。這個觀念改過來,學傳統文化,修大乘佛法,容易,不難。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看破,才真能放下,放下就是。

  我們接著往下看,「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前面從體上看的,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就是空,真空,真空不空,它有相。相是什麼?相是緣生的,所以相也不可得。相也是在同樣一個頻率,二千一百兆次的高頻率之下產生的物質現象。先有精神現象,從精神現象裡面產生物質現象,所以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叫無相。現在我們這裡講空、講無相,量子力學家知道,他們對這樁事情肯定了。「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能取的心是念頭,有沒有?妄想,不是真的,也是假的。妄想能生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假的,能生物質現象那個想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滅。念頭有生滅,我們所有物質現象有生滅,有生有滅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就不應該放在心上。不生不滅的是真的,不生不滅就是自性、本性、法性,這是真的,這個東西是共同的。所以全宇宙真的就像一個夢境,這場夢,夢裡面像萬花筒一樣,什麼都有,起來之後都沒有了,醒過來全沒有了。《金剛經》的比喻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閃電),應作如是觀」。它不存在,像閃電一樣,亮一下就沒有,再也找不到痕跡,教我們看破,看破就放下,放下就不造業,不造業就可以回歸自性,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教我們明心見性,以這個為學習的目標。

  「又《智度論》」,《大智度論》上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所以它也叫無作。斷惡修善,要執著斷惡修善的相,就叫造業。造業造的什麼業?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自己造的,自己出不去。如果斷惡修善不著相,那就不造業。為什麼?他不感果報。你修的善,善沒放在心上,三善道的果報你沒有。度眾生造惡,你看《華嚴經》上勝熱婆羅門愚痴,甘露火王瞋恚,伐蘇蜜多女是妓女,貪瞋痴,手段是殺盜淫。他造這種惡業,受不受報?不受報。為什麼?他心裡沒動念頭。為什麼造這個?度眾生的手段。什麼手段都可以用,你不能起心動念,你不能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就造業了。佛菩薩頭一個沒有自己,所以他沒有造作,無論幹什麼都沒造作。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有沒有造作?沒有。他到最後告訴大家,他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沒有說,誰要說他說法叫謗佛。說了四十九年是什麼?一切都是諸佛所說的,佛佛道同,他所說的跟諸佛所說的完全相同,不著相,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講經教學不著講經教學的相,這就叫空無相無願法門。這是大乘菩薩,外表跟眾生一樣,天天造作,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這個我們很難做到,我們學海賢就對了,海賢心裡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吃飯心裡是阿彌陀佛,沒有想到這個菜好吃,那個不好吃,沒有這個念頭,阿彌陀佛不間斷;工作,種田、種菜,幹什麼都是阿彌陀佛。心是阿彌陀佛,事跟大家一樣幹,心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功夫。真功夫生真智慧,所以待人接物處理得都非常恰當,沒有把事情做錯。眾生疑難雜症向你請教,你隨口就給他解答,沒有說錯。這就是什麼?不用妄心。妄心是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他不用,叫轉八識成四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照見萬法;轉末那,末那是執著,把末那轉變為平等性智;把第六意識轉變為妙觀察智,六識是分別,七識是執著,不分別、不執著;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一切無量無邊功德;這就是四智菩提。第六意識不分別就是妙觀察,不執著就是平等性,轉從這兩個轉,這兩個因上轉,第八跟前五跟著就轉了,果上轉。所以修行只要修這個,不分別、不執著,在這上下功夫。

  海賢老和尚一生,分別執著是阿彌陀佛,除這個之外什麼都沒有,真的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所以看什麼都好,看什麼都歡喜。為什麼?全是自性變現的,全是性德,這就叫明心見性。在所有現象裡面看到法性,清清楚楚。法性不生不滅,法相是極高的速度,高頻率產生整個宇宙的幻相。所以他無願,度眾生不把度眾生的事情放在心上。那這事能做得好嗎?做事的時候用心,我們講做完之後不放在心上。功夫好的人,正在做的時候也不放在心上,純熟了。我們今天學海賢,無論一切時、一切處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樣東西。這個人一生成就就得力於這一聲佛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念阿彌陀佛不止千遍,真聽話,真幹,九十二年不拐彎,一直念下去。

  下面還是《大智度論》上的話,「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即無願)」。所有一切法都不可得,連佛法亦如是,佛法是緣生的。所以《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指佛法,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錯了。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佛法這個東西,佛法是佛的方便法,是因為我們迷,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開悟之後,真正開悟,病沒有了,藥也不要。佛法是藥,幫助你開悟,開悟那個法也不要。你教人可以用,也要教人開悟之後就要放下。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本來無一物了不起!就徹底放下,空、無相、無願,就入這個法門。

  下面用比喻說,「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同時,一時就是同時,一個身體同時不可能入三個門,你只能入一門。「若入則從一門」,三個門是不能入的。各人根性不一樣,有人從空門開悟了;有人空門不行,他不能開悟,無相開悟了;有人空、無相不行,從無願開悟了。入進去之後,實在講空、無相、無願都得到,圓滿得到,只有你能進得去。這是比喻,空、無相、無作三個門。「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不著空的相,「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其他的兩個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為什麼?他著相了,著相他就進不去,「通途更塞」,進不去了。「若除空相」,不著空相,不著空相他就無相,從無相門入進去了。「若於無相相心著」,心裡有個無相,又進不去,他「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蓋謂空、無相、無願喻如門。由此法門,契入諸法實相之涅槃城」。《金剛經》上作一句話說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時候你可以用它,不能執著它,一執著就錯了。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跟一切眾生沒有兩樣,實際上完全不一樣。為什麼?眾生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佛菩薩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真正入門。入門就是諸法實相,他對於真相完全了解,契入真相,不礙假相。像釋迦牟尼佛在世,釋迦牟尼佛久遠劫就成佛,不是現在才成佛的,古佛再來,為我們表法,為我們做示演。在中國歷代祖師大德有古佛再來,淨宗同學們很多人知道的,善導,阿彌陀佛再來的;永明延壽,阿彌陀佛再來的,這大家都知道的;天台智者大師,釋迦牟尼佛再來的。佛菩薩在中國現比丘身,這個要知道,都是給我們做典型、做榜樣,我們要會看,要知道怎樣學習。

  下面說,「若人從空門入,亦不見空相」。絕不執著空,執著空,那就不空,你還有個空,那不是真空,真空裡頭空也沒有,就是決定不能執著,這才能入進去。「便直入涅槃城」,涅槃就是證果,究竟果位。「若得空相」,你心裡還有空相,就不能入。要把空相除掉,除掉就換了個名稱,入進去了,叫無相。「倘著於無相之相,即無相相,亦不能入。須除此無相相,便從無作(即無願)門直入此城。故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這三門。你怎樣能契入自性?宗門、教下,宗門是比較乾脆,快刀斬亂麻,完全放下。在哪裡修?在六根。這要記住,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意知,六根對六塵境界上,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菩薩。看得清楚,聽得明白,那是什麼?那是般若智慧,照見。為什麼不執著?因為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就是真如本性,它不空,但是它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它空。空不是無,它能現,它遇到緣,能現自然現象,能現心理現象,能現物質現象。雖現,那個相是假的,相不是真的,相是生滅法,所以統統不能執著。你真正契入之後,你生活得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無有雜念,無有妄想,什麼都知道,慧。具足萬德萬能,那個萬不是數字,實際上全德全能,圓滿的。德是功德,能是能量,今天講能量。也就是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你不能做到的,你樣樣都通。為什麼?它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從外來的。

  底下這一科,顯示它的作用。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這是為教化眾生,眾生有感,自然有應。為眾生示現,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起心動念,他墮落到凡夫。不起心不動念,自然感應,像我們敲鼓,我們敲一下,敲得重,它響的聲音大;敲得輕,它響的聲音小。它絕對沒有意思,你敲我就要響,你不敲我就不響,不是的,所謂法爾如是,自然而然,沒有一絲毫勉強。『善立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最適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稱作方便。「《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起作用。「《法華玄贊》曰:施為可則曰方」,你的造作有規矩,是個好榜樣,這是方的意思;「善逗機宜為便」,眾生的愛好,眾生的需要,你完全能滿足他,這叫便。但是自己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善。如果有起心動念,逗機宜這個便,這是世間法,這是十法界裡頭的,不叫善。善,雖然做,不著相。《法華義疏》裡頭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是智慧的起用。所以它的體是智慧,起作用叫善巧方便。

  《大集經》也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大集經》上這一段,把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的目標說出來,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阿彌陀佛那個阿也是無,彌陀翻作量,叫無量,佛翻作覺,整個翻出來,無量覺,所以也翻作無量壽。壽是從德上說的,覺是從智慧上說的,智慧無量,功德無量,阿彌陀佛,彌陀翻作量。)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又是正,菩提翻作覺,所以整個翻成中國字,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不把它翻出來?叫尊重不翻,是這個意思。學佛學什麼?就是學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是菩薩,無上正等正覺是成佛,所以佛、菩薩、阿羅漢這是三個學位的名稱,每個人都可以拿到。什麼條件拿到?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有三菩提,你拿的學位是阿羅漢、辟支佛;如果是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那是菩薩;加上無上,這是佛,最高的,沒有比他更高的。所以佛、菩薩、阿羅漢這麼來的,不是說你讀多少經就行,不是,與這個不相干。與這句話相干,你得什麼樣的果位,完全在這一句裡頭。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為這一句,而且統統都能證得,真正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那我們要問,基督教的《聖經》行不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行不行?行,只要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都能開悟,不僅是佛家的八萬四千法門。所以佛教後頭還有個無量法門,那就包括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法不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佛家常講佛法無邊,沒有邊際,哪一法不是佛法?沒有聽說過這基督教《聖經》不是佛法,沒有這個講法,婆羅門教不是佛法。宗門大德常常問,考學生,會麼?會了,全是;不會,《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為什麼?你著相。《華嚴》也不是佛法,你把它放在心上,錯了。必須心上乾乾淨淨,一絲不掛,那就對了,就成就了。所以能調眾生,悉令趣向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方便。

  「又《會疏》曰」,《會疏》引《維摩經》上說的,「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這是用比喻說,智度能生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能生一切智慧,這一切智慧是起作用。所以方便以為父,方便是後得智,是智慧起作用,無量無邊。母表根本智,父表後得智,具足這兩種智慧能普度眾生。「達(通達)空無相是大智」,這就是根本智。「隨宜施設名方便」,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方便。教化眾生沒有一定的方法,他那個念頭常常在變,菩薩的方法跟著他變,怎麼變都不能超過他的善巧方便,這法妙,叫妙慧。

  「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佛傳法給你,你接受了,以心傳心,沒有實際的東西,還有個證。所以不取相,不取受,不取證,這個不字通下面三個字,那你就真的證得。相、受、證,你只著一個,假的,你沒有證得。所以《楞嚴經》上說到最高境界,成佛,「歸無所得」。歸無所得就是此地講的,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歸無所得,回到自性,你所得到的都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本有的。本有圓滿的智慧,本有無量的德能,本有無量的相好,那是真好。那個現的相是什麼?華藏世界實報莊嚴土,這個裡面你完全看出來,顯現出來了,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圓滿的,沒有一絲毫欠缺,跟十法界不一樣,跟六道輪迴更不相同。第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其德廣大,不二乘所能為」,這不是二乘人所能夠為的,「故言善立」。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