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九集) 2013/3/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1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八十頁,第六行看起:
「以上第十九願是因,第廿願則是其果也」。十九願是發菩提心,「聞名發心願」,第二十願是「臨終接引」。「若人如第十九願發心念佛,則臨壽終時彌陀與極樂世界諸菩薩等眾,前來接引,現其人前,經須臾間」,這須臾是現在的四十八分鐘,「彼人即往生極樂淨土,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三不退。「以上是為第廿臨終接引願。深顯果教他力不可思議之方便妙用。具縛凡夫能帶惑往生者,皆因彌陀此願,臨終聖眾現前,慈悲攝受之大力」。這一段是敘述,第十九願發心念佛,這是因,它的果就是第二十願,阿彌陀佛臨終時候來接引。不但佛來,還有菩薩眾、聲聞眾,甚至於我們同參道友早往生的人,都會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這個例子很多,顯示出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屬於果教,八萬四千法門是修因證果,這個法門不必修因就能證果。是個非常特殊的法門,非常稀有的法門,很難遇到的法門,所以稱之為難信之法。
一般法門要靠自己,沒有一個法門不是斷惑證真,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就是修學的方法。方法多!但是總的原則是一個,沒有一個法門不是教我們斷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通途法門。你用什麼方法沒有關係,統統要斷。能夠斷無明的,這是成佛;不能斷無明,能斷塵沙、見思,這是菩薩,所謂菩薩都是指三賢,別教的三賢;沒有能力斷塵沙,有能力斷見思煩惱,這證阿羅漢。阿羅漢稱為正覺,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方法多、門徑多,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
這個煩惱說起來容易,斷起來真難。見思煩惱是最粗、最明顯的,斷見惑,就能證小乘須陀洹果,大乘,《華嚴經》上講的十信初信位的菩薩。所以初信跟小乘的須陀洹,斷證功夫是相同,都是斷見惑,但是智慧、福報不一樣,大乘要超過小乘太多。這什麼原因?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關係大,大乘人心量大,能包容;小乘人心量小,不能包容,顧自己不顧別人。所以斷煩惱相等,智慧不相等,道理在此地。我們學大乘的,如果心量很小,大乘果報得不到,會變成小乘,這個一定要知道。為什麼大乘人講發菩提心,小乘沒有?這很明顯的例子。菩提心是用真心,用真心斷見思煩惱,功德殊勝。二乘還是用第六意識,我們常說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三心是阿賴耶、末那、意識,這叫三心;二意是講末那,末那叫意根,第六叫意識。三心二意是一樁事情,二意裡頭不說阿賴耶的種子習氣,三心裡頭就講全了,有阿賴耶的種子習氣。
用妄心可以證阿羅漢果,可以證別教三賢,圓教沒有,圓教只是十信。我們把它一對比就很清楚,十信位的菩薩,初信斷見惑,從二信到七信斷思惑,思惑斷盡證阿羅漢果。所以,阿羅漢所斷的煩惱,跟大乘十信位的七信位相等,兩個對起來看就很容易看出來。初信位等於初果,二信等於小乘二果向,三信位等於二果,四信位等於三果向,五信位等於三果,六信位等於四果向,七信位等於四果。往上去,七信等於阿羅漢,八信等於辟支佛,九信是小乘的菩薩,十信是佛。這個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頭稱他作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不是真佛。為什麼不是真佛?真佛要用真心。換句話說,十信菩薩,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他還是用阿賴耶,但是他用得正;也就是說他是真的佛弟子,佛所教他的,他統統都做到了。所以很像佛,真的是依教奉行,就是那個心沒轉過來,沒有能夠轉八識成四智。他一轉過來,那是真的佛,不是假的。所以,十信菩薩他所修的就是轉識成智,一轉過來,十法界沒有了,他出離了,十法界像一場夢一樣,夢醒了。
這個諸位要知道,《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就是有生滅的,阿賴耶是生滅法,有生有滅,阿賴耶所現的一切現象全是生滅相。這是我們在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裡面,聽得非常清楚。世尊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我們凡夫動個念頭,心有所念,佛問,「幾念幾相識耶?」這話我們聽不懂,動個念頭不就念頭嗎?這個念頭裡頭還有什麼幾相識耶?但是彌勒菩薩聽懂了,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一彈指」,一彈指的時間太短了,一彈指在我們一般講一念,大概一個念頭,一彈指,這一個念頭裡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揉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一般講糾纏在一起,科學裡頭的名詞,糾纏在一起,成為我們一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你看,三百二十兆個念頭糾纏在一起,叫一念,我們怎麼會知道?
佛還問幾相識?相是物質現象,就是色;識是什麼?受想行識,這五蘊。我們讀了這個才把什麼叫五蘊搞清楚了,原來含糊籠統,幾十年沒把這個事情搞清楚。《心經》常常念,「照見五蘊皆空」,真沒聽懂,所以講也是囫圇吞棗。自己都沒有搞清楚,怎麼會把那事情講明白?這才真正明瞭了。真正明瞭,得力於現代量子力學家,不是量子力學家,我們還是很多疑問去不掉。現在科學用秒做單位,一秒鐘我們可以彈幾次?我能彈四次,比我年輕、力氣比我大的,我相信至少可以彈五次。五乘三百二十,就是一千六百,單位是兆,一秒鐘這個生滅的念頭一千六百兆!我們不知道,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星球爆炸,速度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能發現?不能,就在面前也不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的六根不靈,六根非常遲鈍。
我們看電影,從前的電影是用幻燈片組成的,就是動畫。這是電影的底片,它在放映機裡面放的時候,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是二十四個生滅。鏡頭一打開,這一張幻燈片打到銀幕上,立刻關起來,第二張放進去,這兩個重疊了。那個還沒有消掉,這一張又進去了,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看到銀幕上好像是真的。現在電影比從前更逼真了,為什麼?它的速度更快,就這麼個道理。殊不知我們眼前這些事物速度更快,就這個速度呈現。我們要是說一秒鐘就放一張,其他的統統把它抹掉,只剩下一張,用二十四分之一秒的速度在銀幕上,我們有沒有感覺?有。感覺到什麼?光亮了一下就沒有了。光裡頭有什麼東西?不知道,沒看清楚,一下就沒有了。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只看到閃一閃就沒得了。現在告訴你,速度快到什麼程度,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會知道在眼前?就在眼前,你就不知道,這是真的,眼看不見、耳聽不見。星球爆炸那麼大的聲音在你面前,它存在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聽不見,沒聽見。
古人講的,中國古人也講過,真有這些現象。六根緣不到,它速度太快了,我們跟不上。誰能見到?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菩薩的定功,有能力捕捉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他就看見了。看見什麼?整個宇宙。這個波動現象不是別的現象,全宇宙,我們也在其中。這樁事情被現代的科學家證實了。現代的科學家也很了不起,他們有能力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現在有這種能力,跟佛講的愈來愈接近。物質現象是什麼?精神現象是什麼?這個謎,這是宇宙的奧祕,被科學家揭穿了。物質是什麼?用的方法跟佛經上講得一樣。
世尊在經上說了個比喻,物質很小的,從牛毛塵講起,牛的毛比較粗,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塵土,在這個牛毛尖上它不會丟掉。那我們曉得,彼此互相有引力。這麼一個小塵土,肉眼好的人能見到,一般人見不到,肉眼非常好的能夠看到。將這一粒小塵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羊毛塵分為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我們知道水有密度,但是它在水裡面可以自由穿過,沒有障礙。這個我們懂,水在顯微鏡之下看起來,裡頭真的有很多洞,像網一樣交叉的這種狀況。這個小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密度大,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小塵從金屬空隙裡頭來去沒有障礙,它能通過。所以銅牆鐵壁它可以自由通過,這叫金塵。
金塵七分之一才叫微塵,微塵,佛說了,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比微塵更小的,阿羅漢看不見了。那我們相信,微塵應該就是現在所說的原子,阿羅漢有能力看到原子。它還可以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這個名詞裡頭應該包含很多,現在科學裡面所說的基本粒子、夸克,這兩樣大概都有六、七十種,這是很小的物質現象,這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佛經上也叫做極微色。色就是物質現象,最小的物質現象,基本的物質,它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沒有了。科學家把它找到了,再分,果然沒有了。沒有了看到是什麼?物質沒有了,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才恍然大悟,物質從哪裡來?從念頭來的。
意念是物質的基礎,這最近才發現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經上就講到了,物質從哪裡來?「相由心生」,這佛經上講的,「色由心生」,你看,那個心就是念頭。科學搞了四百多年,多少人去研究才發現,沒有想到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說過了,說得好清楚,比他們講得還要清楚。這發現念頭是心生的,念頭生的,念頭從哪裡來的?佛經上有,講得清楚,科學講的也可以接受,說念頭是突然生出來的,立刻就消失了。這個突然生、立刻消失,《楞嚴經》上有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在佛經裡頭都找得到。它怎麼個突然發生?他說沒有理由,找不到原因。佛講到理由,它從業力變現出來的。阿賴耶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第二個是轉相,第三個是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質現象,轉相就是精神現象,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從業相,無明業相,業相就是波動的現象,波動現象怎麼來的?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產生這個波動。波動之後接著第二個,前念滅了,後念生了,一個一個接一個,就這麼來的。信息從這來的,就是末那,末那變成物質現象,變成第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佛經上講得很清楚,科學沒有這麼詳細的解釋。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這問題解決了。
今天科學家提出,科學界這幾百年來,最大的錯誤是二分法,把這個宇宙分成兩分,心理、物理,這才是錯誤的。現在曉得物理沒有,只有心理,物是心生的。所以二分是搞錯了,現在造成這麼多的麻煩不能解決。可是揭穿這個謎底之後可以解決,用什麼解決?念頭解決。所以現在書店裡頭很多新的書都講念力,念力不可思議,念力能夠改變物質現象。頭一個就是身體,身體是物質。身體用久了它會生病,其實它不會生病,為什麼會生病?你用得不正常,你把它用錯了,你要用得正常,它不會生病。什麼叫正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叫正常。那個人叫什麼?那人叫佛,佛是正常的人。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完全正常,他就無量壽。我們會起心動念、會分別、會執著,不正常。不正常就會把物質這個細胞變成一種病毒的細胞,病就這麼來的。你用正常的時候,這個病毒的細胞又會恢復正常,恢復正常,病就沒有了。不需要用藥物,也不需要用打針吃藥,不需要,它自然會好。
美國夏威夷古老的治療方法,修.藍博士去年三月到香港來過,辦了一次活動。第二天他來看我,我就問他,你這種意念治療,根據什麼道理?他告訴我,清淨心,治療的人必須心裡清淨。他不是個佛教徒,佛學名詞他不知道。他給我說,首先要把我們的念頭,意念裡頭負面的,就是惡的,不是善的,統統清除掉。我們叫放下,他叫清除掉。然後把善的念頭也清除掉。對,恢復清淨心。這個東西,這很有道理,不善的念頭,它感的是三惡道,善的念頭感的是三善道;換句話說,只要你有念頭,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他把這兩種念頭統統能除掉,恢復到心地清淨。雖然恢復到清淨,我執沒忘,所以他還是凡夫,他不能證阿羅漢果。但是清淨心他證得了,就是他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妄想、沒雜念,他能做到這個功夫。這治病的原理,我們聽了我們懂,我們能夠承認、能夠接受,佛經上講得很多。
那方法?用什麼方法治療?他說方法,首先要知道病人四樁事情,第一個,他的姓名;第二個,他的年齡,出生年月日;第三個,他現在住的地方,治病可以跟病人不見面,距離三、四千里路都可以,都能把他治好;第四個是病歷,他在醫院檢查的病歷。只要這四樣東西,姓名、年齡、現在住的地方、病歷。怎麼個治法?他說每天三十分鐘觀想,把病人觀想跟自己成一體,想那個病人就是自己,自己得的病就跟這個報告,檢查報告一樣。用自己的清淨心恢復病毒細胞恢復正常,每天做三十分鐘。他有個口訣,我們講,一般講咒語,也能夠講得通,他就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就這四句話。我們中國人一句話三個字,十二個字,就念這個,念半個小時。對著病毒的細胞用半個小時,每天用半個小時,三十天這病毒就沒有了。我這裡病毒沒有了,對方的病人病毒它就沒有了。他用這個方法。療程要一個月,非常有效,人不需要見面,他就能給你治好。他真的治好了幾千個例子,他不是假的,真被他治好了。這個人今年七十四歲,去年來七十三歲。
我問他,你有沒有傳別人?我說這個方法好,萬一有災難,醫院沒有了、醫藥沒有了,怎麼辦?這個方法用得上。他心量很大,他到處傳人。而且不難學,難的是你自己把那些念頭清除,這個是你的功夫,其他的不難。除掉之後還有一個,慈悲心很大,真正能愛一切眾生,愛一切小動物、愛花草樹木、愛山河大地。就是佛法裡頭講的大慈大悲,確確實實把整個宇宙萬物跟自己看成一體,就有這個效果。這個理論,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自己。
所以,我們的經題後面有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什麼?是佛陀,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學佛學什麼?就這五個字,清淨是正覺,平等是正等正覺,後頭那個覺是無上正等正覺。都在經題上,這個經妙極了,在這個末法時代,這一部經就夠了。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全在這一部裡頭,這是圓滿的法門,不可思議的法門。古人稱它為中本《華嚴》,彭際清居士講的。彭居士是乾隆時候的人,這是佛門的大德,沒出家,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著作很多,他有《無量壽經起信論》,有《華嚴念佛論》。告訴我們,《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華嚴經》就是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是中本《彌陀經》,我們念的《彌陀經》是小《華嚴經》,這三部經是一不是二。
果報呢?我們要知道,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但是極樂比華藏更殊勝。早年我在新加坡講《華嚴》,有同學問我,華嚴、華藏世界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我舉了個比喻告訴他,我說華藏世界好比新加坡,極樂世界好比是烏節路,新加坡最繁華的一條街道。所以,往生極樂就到華藏的中心了,往生到華藏未必到烏節路。這他能聽得懂。到華藏難,到極樂世界容易,到華藏我們沒把握。經能講得不錯,天花亂墜,煩惱習氣斷不掉,斷不掉就去不了。這個法門它可以帶業往生,不要斷煩惱,只要把煩惱伏住,雖有煩惱不起作用,就能往生。這個叫什麼?伏煩惱,伏煩惱容易。
我常常勸人,跟修‧藍博士講的方法是一樣的,我們把自己心裡頭的念頭,負面的念頭放下,正面念頭也放下,統統放下。為什麼放下?告訴你,負面是三惡道因,正面是三善道的因,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做很多好事,都放在心上,天堂是替你消福報的;你幹了很多壞事,到地獄,地獄是消罪報的。統統是消業的,一個消善業,一個消罪業,就如此而已。所以,二邊都放下,心清淨了,把阿彌陀佛請到心上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個法子比修‧藍還高明,因為修‧藍這個,修‧藍沒有阿彌陀佛,修‧藍有阿彌陀佛就更靈了。所以這個我們,我們聽他的,我們比他的高。那我們的效果好像比不上他是什麼?我們的妄念夾雜太多了,還是一句話,你心不乾淨,你放得不徹底。心裡面是打掃、清除了一部分,還有一些渣子在裡頭,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你再清除,清除得乾乾淨淨,效果肯定超過修‧藍。這是念佛同學不能不知道。
念佛同學曉得這個,你對於念佛法門,你就會生法喜,你就會不退轉,你就會永遠不改變。為什麼?你真正嘗到味道了,淨土法門的滋味你嘗到了。所以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永遠不生煩惱。不生煩惱,記住,什麼叫不生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念頭太微細了。你想想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找都找不到,你怎麼能控制它?那怎麼辦?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這兒下功夫,《華嚴經》上講的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是放下塵沙,不執著是放下見思,這個行。
最簡單的、最有效果的,不算是一心不亂,是一心不亂的邊緣,還沒有到一心不亂,叫功夫成片。我剛才講的都是功夫成片。二六時中,心裡頭真的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念頭都沒有了,我都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口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這個我們能做到。這裡頭也有三輩九品,上三輩的可以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去,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就來接你。有壽命不要了,可以提前走,真到這個功夫。想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壽命到了,還想多住幾年,不礙事,行,可以,生死自在。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那為什麼?絕對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到極樂世界愈早愈好,為了還有些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我說他都會聽,他相信,他能聽得懂,他能依教奉行,這叫有緣眾生。多帶幾個去,帶得愈多愈好,是這個意思,他不是為自己,自己沒事了。
所以,這個法門我們一生能契入這個境界,除這個法門之外不行,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都不行。遇到這個法門要大福報,這個福報正像大乘經上說的,過去無量劫來,你曾經學習過這個法門,曾經供養過無量諸佛如來。今天遇到這個法門,無量諸佛如來加持你,你才能信、能解、能行、能往生,往生就是證果。所以這不是容易事情,不是偶然的事情。我們遇到這個法門,得到這部經典,真的如獲至寶,這個世間再沒有一樣東西比這個更寶貴的。換句話說,中國人敬天,天神,玉皇大帝,中國人曉得,玉皇大帝今天來找你,讓位給你,你幹不幹?我們會搖頭,不幹。真來了呢?真來了也許不搖頭了,就接受了,靠不住。比玉皇大帝更高的、福報更大的,大梵天王,初禪天的天主;還有大的,四禪天的天王,摩醯首羅天王,統領釋迦牟尼佛全部的教區,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幹不幹?不能幹,幹就上當了。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輪迴面積多大?十億個銀河系,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像這樣的世界在太虛空裡頭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整個太空,這一尊佛的教化區,小地方。
所以到極樂世界,在那個地方修行,得大智慧、大神通、大自在,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你統統緣得到。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能力就像阿彌陀佛差不多,一切諸佛剎土裡頭通行無阻,三部經上都說到。而且我們發現了,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因為身是法性身,土是法性土,所謂法性身、土,就是說它不是生滅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不生不滅,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是自性的性德,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佛法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是見性。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太短,業障太重,外面環境不好,所以見性很困難,換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見性。所以花開見佛,你就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
因為極樂世界是法性身,不需要飲食,這個世間需要飲食,極樂世界不需要飲食。精神飽滿,永遠年輕,為什麼?他不變,他不是生滅法。而且相,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對印度人說的。因為當時出現在印度,印度人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人間福德之相,用這個做比喻。《觀經》上,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真的,真的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每一個光中都有佛菩薩在轉法輪。那我們到極樂世界的相,跟阿彌陀佛的相完全相同。
你進入講堂,聽經、聞法,等著開悟,沒有開悟不出講堂。所以,一出講堂就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出講堂了。那個地方是保證必定成佛的講堂,這也是他方世界諸佛剎土裡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這麼一個班。同時,你在講堂聽經,你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去幹什麼?去參學,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面前都有你的身,你在那裡供佛,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福慧雙修。你到極樂世界等於到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尊佛都不漏,每一個佛都教你。分身跟真身同樣效果,不是說分身不能辦事,分身真能辦事。所以,極樂世界成就圓滿太快了,這是一切諸佛剎土比不上的,華藏世界也比不上。華藏世界能比上,文殊、普賢就不必召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極樂世界去參訪阿彌陀佛,不必去了。所以華藏世界也沒有。
這些事情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死心塌地了,心就定了。心定了,那個雜念才能夠除得乾淨;心不定是永遠搞不乾淨,搞不乾淨,這些東西是嚴重的障礙。所以,佛當年在世,這部經是多次宣講。世尊講經只講一次,沒有講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有明顯的證據,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五種原譯本裡面願不一樣。這個要是同一個底本來的,決定不會翻錯,那四十八願就是四十八條,不可能有增減。但是現在五種原譯本裡頭,四十八願只有兩種本子,二十四願有兩種本子,還有一種本子三十六願,這是最大的差距。所以古大德判斷,至少是三次以上。以上是什麼?還有七種的翻譯本子失傳了,在中國這十二次的翻譯,從漢朝到南宋八百年間十二次翻譯,裡面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過去這些祖師大德認為,必定是佛多次宣說。
善導大師有句話讚歎佛陀,說「諸佛所以興出世」,一切諸佛到這個人間來,「唯說彌陀本願海」。唯說彌陀本願海就是《無量壽經》,就是為了說《無量壽經》而來的。因為這部經難信,所以順應眾生根機,說一切法門,說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最後都歸淨土法門,都歸到無量壽。就像《華嚴經》那個樣子,《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經》最後總結,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古德很多人說,沒有淨土法門,《華嚴》不能圓滿。《華嚴》入了無量壽,才真正得到圓滿。為什麼?那些法身大士,跟他們講,他們會接受,他們不會懷疑,他們見到事實真相了。
這是我們肯定這個法門,建立堅定的信心、願心,一心嚮往,一般有三年時間足夠了。一切時、一切地,我們不要去找一個很清淨環境,找不到,那要多大的福報。就在日常隨緣,隨緣學妙用,妙用什麼?念佛。賢首國師說的「隨緣妙用」,我們把妙用就扣在念佛,一切萬緣統統歸阿彌陀佛。不要把你所看、所聞的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叫做妙用。我見聞覺知不放在心上,這妙了,放上阿彌陀佛就更妙了,妙中之妙。要把這個當作第一樁大事!想到別的地方,馬上覺悟到,我想好事,三善道,我想壞事,三惡道。宗門大德有句話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悟要快,不造業。念頭才起,不管它善與惡,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叫老實念佛人,決定有成就的念佛人,跟四十八願願願都相應。
具縛凡夫,具縛就是具足煩惱,這個縛是煩惱的代名詞,好像繩子把我們捆綁,帶著迷惑,能帶惑往生,這就講帶業往生。皆因彌陀此願,這哪一願?就這一願。臨終聖眾現前,慈悲攝受的大力。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我們要做彌陀弟子,不能沒有阿彌陀佛的度量,要能包容。特別是無故毀謗我們的人,羞辱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障礙我們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歡喜吃虧,歡喜上當,為什麼?吃虧等於零,上當也等於零。《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不放在心上了,不放在心上沒事。而這些人是什麼?這些人對我是恩人,他來考試我,我通過了,我及格了。所以我不但沒有怨恨他,感恩,感恩他幫助我提升。我修積的功德要迴向給他,為什麼?報恩。因為他不管是惡意、是善意,他造的這些業他要受報,我不放在心上我不受報,他要受報。他要受報就有痛苦,我給他迴向,減少他的痛苦,所以這是報恩。一般人不知道。
對於冤親債主,我們供一個長生祿位,天天給他消業,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心裡面,這一生沒有一絲毫怨恨,這個好,法喜就是從這生出來的。要有怨恨,有不如意,你歡喜心怎麼生得出來?你生不出來,勉強裝,裝不像。他真快樂!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那麼歡喜,都那麼清淨。不但生這些,還生智慧。智慧,你就知道該怎麼樣處理問題,處理得非常妥善。
下面引靈芝師的話說,「如宋朝靈芝師曰: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靈芝師這些話完全正確,人在臨命終時,這種現象十之八九,我們送往生都能見到。念佛如果不懇切,沒有放下,都會有這些麻煩出現。所以,古大德在《飭終津梁》裡面教導我們,送往生,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要去碰他,不但不要碰他,連他睡的那個床都不要碰它,都要保持有一點距離。為什麼?怕碰他,他有感覺,他生煩惱,他會有痛苦。只有一句佛號幫助他,不要講開示,這個時候不能講開示,就是一句佛號。開示在什麼時候?他說話,他說門口有個什麼人來了。多半都是已經死去的他認識的人,這個時候提醒他,老實念佛,不要理會。怕他這是冤親債主變現他的一些朋友、家親眷屬來勾引他,他要跟他走,就上當了,那個麻煩就大了。這個時候就是不要理他,任何境界,說佛來了,不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來了,不要理他。一定要等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才能去,不是阿彌陀佛,什麼佛都不要理。只給他講這些話,愈簡單愈好,提醒他念佛,念佛不要間斷。
或者起邪見,剛才講的見神、見鬼、見佛菩薩,不是本尊,這都屬於邪見。必須要見本尊,念佛人的本尊是阿彌陀佛。所以最好平常我們拜佛、供佛就供一尊佛像,一生就這一張。到時候來,阿彌陀佛來接引,準定現這個相,你天天拜的、天天想的,終於見到了。我們這個幾十年來就是用這尊像,這尊像是瓷的,大概有三百多年了,將近四百年,供奉在台北我們那個時候華藏圖書館。像只有一尺高的樣子,不太高,這放大了。放得好,放得非常莊嚴,看到歡喜,藍底白色的。現在方便,瓷的很不好攜帶,怕打破,所以我們用照相,大張、小張照得很多,走到哪裡都帶到哪裡,這讓我們念念想到阿彌陀佛,就想到阿彌陀佛這尊像。你喜歡什麼樣的像,你就供什麼樣像,出門的時候最好把照片帶著,時時刻刻不離開。繫戀是對他的家親眷屬親情太重,想到這個人沒有看到,那個人還沒來。底下講的猖狂,應該多半是冤親債主附身,這就很不正常。這個統統叫顛倒。
「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復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這句話要緊。四大,地、水、火、風,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叫「四大分散」。「地、水、火、風,能造作一切色法」,色法是物質,所以叫四大;換句話說,這是物質的四種特性。「人們的肉身,就是由地、水、火、風之堅、濕、暖、動等性所構成的」。這個講法很淺,我們以前都是這個講法,現在懂得了,不是這個講法。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最小的物質,構成整個宇宙是最小物質,那個物質叫基本物質,是相同的。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它構成的,我們說物種,物的種子,物質的種子,可以這麼說法。現在科學家叫它做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億個微中子,單位是億,一百億個微中子把它糾纏在一起,在一起它的體積等於一個電子。電子我們肉眼都看不見,繞著原子轉的一個電子。你就曉得微中子多麼小,就是它不能再小了,它再一分就沒有了,這個東西。
地水火風,地就是它是個物質,叫做地;這個物質它帶電,帶陰電就是水大,帶陽電就是火大;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這就叫風大。這四個是它的性質,這樣講法就對了。我們看到科學報告,兩個一對照,所以他說,你看堅,它堅固,水是濕,就是它帶的有濕性、有暖性,這就實際上就是陰電、陽電,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而且動的速度都很大。所以這是構成。這四大種性如果不調和,肉身就會散壞。也就是說它的運動就像星球在太空一樣,它繞著一定的軌道,如果它軌道一錯亂,星球就亂了,秩序就亂了。人身體也是如此,我們的思想正常,它就正常,我們思想不正常,它就不正常。為什麼?物質是聽念頭指揮的,所以念頭能主宰物質運動的方向、速度、規律。這就是我們不能夠違背大自然,一定要隨順自然,自然是最健康的,自然就是性德。
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夠違背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科是性德。佛教導我們的,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波羅蜜、普賢十願,這性德。我們永遠遵守、永遠不違背,身心健康。稍稍有一點違背,身心就有一點問題,不大,趕快糾正過來。不需要靠醫藥,不靠外緣,要有這個信心。還要靠醫藥,我們的信心不足。真正信心具足了,我們信心具足要學修.藍博士,這個人真是信心具足,不但能調自己,還能幫助別人。學他這個東西,最重要是信心。
今天這個世界出問題了,出大問題,很多人問我,還有國家領導人。我告訴他,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個問題。他說什麼問題?信心危機,現在的人不相信自己。誰相信自己?真正學佛人,不是假的,真的。相信自己是什麼?你本來是佛。誰肯相信?中國老祖宗說,你本來是聖人,說人性本善。《三字經》上頭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你相不相信?不相信。那個本善就是佛。人相信自己起心動念,相信自己分別執著,這就壞了;不相信真心,相信妄心,那怎麼能不生病?怎麼能不老?生老病死就從這來的。
中國古代教學,童年的時間很長,十二、三歲以前不懂事。為什麼?父母、老人保護他的童年,那就是不准他胡思亂想,不准他知道很多東西,養他的善根,養他的本性。所以童年的教育,學規矩、學背書。背書,只教你背,背書的目的在哪裡?不准你胡思亂想,背書,你胡思亂想就背錯了。所以你要曉得背書的目的,真正的目的,第一個目的是修定,幫助小朋友修定,定是真心。十二、三歲,慢慢大了,再給他講一些道理,他能聽得懂,為什麼?他有定,一聽他生智慧,他不生煩惱。所以書念得會背誦,那是次要的目的,不是第一個目的。中國這個教育不得了,外國沒有,外國人不懂。所以中國世世代代出聖賢,聖賢教育。
今天我們學西方人,西方人是知識教育,他不是聖賢教育。知識發達了,發明了不少東西,帶來了空前災難。中國人有智慧,決定不造這些東西。如果要是講造的話,中國人在一千年前大概就可以發展到今天科學這個時代。不走這條路,這條路不是幸福之路,這條路帶給人災難,帶給人危機,帶給人不安,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是順著自然規律,就是順著性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哪個發明的,不是哪個創造的,它自然的。老祖宗看出來了,要我們世世代代遵守。現代遵守,現代得受用,這一生快樂。
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我跟他學的,學生只有我一個,每個星期天兩堂課,在他家裡學的。大概這樣特殊的學生只有我一個。早年在香港,唐君毅先生,香港人大概都知道,唐先生是方老師早年的學生。他年歲比我大,早年的學生,那是在學校學的,不是在家裡教的。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告訴我,「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聽懂了,我接受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一生享受到了。別人說我這一生受苦受難,我在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怎麼說有苦難?你們受的時候你有苦難,我受的時候不是苦難。為什麼?別人批評你會生氣,人批評我,我不會生氣,我會感謝他。他的批評我聽,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我不會生氣。我歡喜人家批評我,為什麼?有很多毛病自己沒看到,他提醒,這多大恩德,怎麼可以生氣?
所以天天在改過,天天在提升,天天在增長,這個叫快樂,這個叫最高享受。最高享受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特別是脾氣大的人享受不到,有貪瞋痴慢疑的人享受不到。貪瞋痴慢疑,特別是懷疑,一懷疑全都崩潰了。能把這個東西都放下,你才真正走到人生最高享受這條路,真正享受得到。見到一切萬物沒有不歡喜的,把我們的心量找回來,本來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本來是的,這是自性的性德。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告訴我們三種周遍,第一個念頭,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所以自己起心動念,要知道世間沒有一樁能瞞過別人的事情,不要認為不知道。不知道是愚痴的人,他不知道,聰明的人都知道。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全知道了,諸佛菩薩知道,聲聞、緣覺知道,你能瞞得過誰?所以讓你不敢起心動念有惡念,這好事,讓我們回歸自性。
第二個出生無盡,出生無盡是講影響,這一個念頭才動,雖然是個很細的、細微的念頭,我這裡好像沒有看到,說不定在遠方幾千里路之外那個地方出事情了。因為什麼?念力是周遍法界的,它肯定這個地方有感,那個地方就有應。換句話說,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負責任,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對整個宇宙負責任。你怎麼會有惡念?最好的念頭是阿彌陀佛,我發出去的念頭是最好的,感受到的也是最好的。第三個就是心量,含容空有。空是虛空,含空就是心包太虛;容是容納,容有,容有就是量周沙界。這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心量,現在搞得一點點小事都不能夠容納。錯了,怎麼會變成這麼小?能包虛空、容萬物,虛空萬物才真正跟自己是一體。
那我們明白了、覺悟了,要為天地萬物服務,他違背自性,幫助他糾正過來。像修.藍博士一樣,從自己內心先恢復,然後自自然然就影響別人,有意無意都產生不思議的影響力。我們自己這樣做了,我在澳洲圖文巴住了十年,有意無意真的影響到這個小城,這個小城居民十萬人。去年的三月,小城的宗教領袖們來告訴我,他們想聯合宗教團結,把這個小城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好事!這是我們天天期望的,沒有想到他們主動提出來。我鼓勵大家,我說大家努力,希望一年能實現。到今年三月剛好一年,應該可以實現。實現,可以把這個事實在聯合國宣布。一切都是佛菩薩安排的,不是人,人做不到。所以,人算不如天算,人最好別算,有老天爺在算。你看,今年五月份,五月份的月圓,外國人的釋迦牟尼佛的聖誕,五月月圓的這一天。今年是斯里蘭卡在聯合國辦一個活動,衛塞節,紀念釋迦牟尼,衛塞節,在巴黎教科文總部。我們就趁這個機會參加這個活動,就到聯合國把這個事情向大家宣布。好事情!全世界人都知道了。
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就有許多人,愛好和平的人,想締造和平社會的人,一定到那個地方去考察、去研究、去學習。有這麼一個城,別的地方就如法炮製,跟進來學習。今天沒有示範的東西沒人相信,只有你做出來了,才有人相信。圖文巴這個地方很適合,居民只有十萬人,十萬多一點,八十多個族群,一百多種語言,十幾個宗教,真的是多元文化。大家生活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尊重,沒有衝突、沒有矛盾,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是全世界大家所希求的,那個地方做到了。這就是這一幫人在真幹,潛移默化,帶動這個小城。
我們早年就有這個想法,從一個小鎮,然後做一個城市,再做一個國家。斯里蘭卡有很好的基礎,我跟它總統講,你要發個大心,為全世界建造一個佛教聖城,全世界看佛教到你這裡來看。他一口答應,他決定做。馬來西亞,我這次在那邊講經一個月,跟馬來西亞的宗教這些領袖們約了一個聚會,在一起吃飯,互相交流。我們也希望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不大,也應該可以做個示範國。馬來人回教徒,我跟他們相處很好,跟他們的首相也是老朋友了,我們在一起無話不談,我是極力鼓勵他。
我在那裡辦了個漢學院,他問我,你為什麼在馬來西亞辦?我說我走了很多地方,馬來西亞最適合,具備我想像的這種條件。馬來西亞人口三分之一是華僑,華僑辦了一千多個小學,六十二個中學,現在這個漢學院是個大學,他們熱心於教育。漢學院,他問我,你們將來這個學院的老師,有多少個博士,多少個學士、碩士?我告訴他,統統沒有。他感覺得很驚訝,那你怎麼教?我說我這個學校,沒有老師也沒有學生。怎麼講?我們要培養漢學家,要培養老師,因為現在中國儒釋道都沒有老師了,到哪去找?沒老師了。所以我這個學校設立研究員,既不是老師也不是學生,研究員。每一個研究員,研究員在哪找?我在這些老師裡頭找,就是這些小學、中學的老師裡頭找。他們有興趣、有志願的,專攻一門。
學什麼?就是《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裡頭你只學一樣,十年的時間專攻一樣。《四庫》裡頭有四書,你專攻《論語》,專攻《孟子》,十年就學這一樣東西,十年之後你是這一門課程世界權威。我說我這裡提供吃住,提供修學環境,提供圖書設備,我們希望有一百到二百個研究員。十年之後能出到二十個漢學家,世界一流的,我們就成功了。我說到那個時候,他們的著作、他們講演,我把它錄成光碟,送到你們國家教育部去審查,夠不夠博士的水平。如果夠,請你們教育部授予我們漢學博士學位。首相答應了,這就條件具足。我在別的地方哪有這麼好的條件?這種條件,所以我說我來找你。
現在學校正在建,大概明年這個時候差不多可以建好,建好之後就正式開張了。所以它不是一個普通學校,實驗學校。普通的學校照著大學的這個條件,我們不夠,所以實驗。實驗成功了,將來就是正式大學。所以首相不幫助沒有辦法,搞不起來,得他的大力幫助。我說這是大功德的事情,這個事業成功,那是你一生當中最偉大的事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