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492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九二集)  2012/8/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9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九百八十八頁倒數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復為眾惡。於是燒痛更熾。故云久後轉劇」。這就是末法的時候,人心壞了,社會亂了,災難多了。註解裡面跟我們說,人民諂偽是淫邪狡詐,所以這燒痛就更加熾盛。意思是說「從正法像法而轉末法,痛燒之慘,愈演愈烈。故誨彌勒及一切會眾」,就因此之故,世尊教誨彌勒菩薩以及一切與會大眾,這是講《無量壽經》這一會,應當要「轉相教誡,於佛經法,信受奉行,不可違犯」。

  這個地方正法、像法、末法,我們有一簡單的參考資料,是《三藏法數》裡頭節錄出來的,「出南嶽祖師發願文,謂釋迦如來入滅之後,其教法住世,有此三時不同」。第一,「正法時:正猶證也」,就是真有證果的人。「謂如來滅後,教法住世,人有稟教者」,稟教就是遵守教誡,「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證果,是名正法。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減五百年」,有這個說法。「又據善見論云:後為比丘尼說八敬法,還得一千年」。就是正法還是住世一千年,這是說出家女眾一定要遵守佛所說的八敬法。

  八敬法這個地方簡單節錄在此地,八敬法第一個,「尼百歲」,老比丘尼,「禮初夏比丘足」。這個比丘才出家一年,出家一百年的老比丘尼,這就是說比丘尼見到比丘一定要尊敬,年歲再大、受戒再久,因為佛是把傳法的使命交給比丘,就是比丘是代表如來住持正法,所以比丘尼不能夠輕慢比丘。這是第一條。第二條,「不得罵謗比丘」,不能夠罵比丘。也跟前面一樣,比丘才一年,老比丘尼一百年,這樣的資格也不能夠罵比丘、不能夠毀謗比丘,都是屬於六和敬,和為貴。和,一定要內部和,內不和,外面是決定不能和睦的。一個家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團體,佛教是個團體,不和就不能夠對大眾產生影響。所以和比什麼都重要。今天佛法不興,原因就是僧團不和。

  三十多年前,三十五年,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來香港講經,當時香港這些大德我都去拜訪過,這些人出家比我早、戒臘比我多,我們年輕到這個地方當然要拜訪他們。那個時候香港佛教的領導,第一個是覺光老法師,現在還在;第二位是洗塵,不在了。洗塵比較年輕,大我幾歲,好像是大我五歲,不在了。當時他就很有心,到台灣去看我,提出我們怎樣把佛法振興,那就是建立僧團。我就請他帶頭,你來領導,我們找五個人,五比丘。在香港這個地方托缽還可以,為什麼?香港的小素食店很多,幾乎每條街都有小素食店,到這去托缽一定沒有問題。我說我們沒有釋迦牟尼佛身體那麼好,他們樹下一宿,我們可以住帳篷,一個人一個小帳篷,五個帳篷圍在一起,這是小僧團。每天上午去托缽,下午講經,下午是對內,我們自己學習。晚上對外,晚上,因為大眾聽經只有利用晚上的時間,他下班了。我說好。他聽了我的話也很贊成,回到香港以後就沒有消息。可見得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我知道他有個精舍,小道場兩個人住,出家人,他叫洗塵,那個夥伴叫金山,兩個人常常吵架,兩個人都不和,怎麼能找到五個!

  所以,和的基礎我們現在明白了,和的基礎是身見破了。也就是說,什麼人能夠做到和,和睦相處?五個都證初果的人,就是須陀洹,那就沒有問題。沒有證得須陀洹怎麼可能?五見惑裡頭,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是不能避免的,有這個東西就會常常有衝突,就沒有辦法做到六和敬。六和敬必須身見破了,不執著身是我;邊見破了,沒有對立,邊是二邊,邊見破了,對立就沒有了。沒有成見,沒有自以為是,我想怎樣怎樣,沒有,這才能隨緣,什麼都好,才真正能做到六和敬。所以六和敬是聖人,須陀洹是聖人,聖人裡最小的,小小聖,這才能做到。凡夫做不到,裝都裝不出來,這不容易。在大乘法裡面,《華嚴經》上十信位菩薩初信位,這才曉得六和敬的僧團,只要有一個僧團,這世界上有一個,地球就不遭難。有一個僧團出現,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那個功德多大!

  所以今天沒有,我們要想學,想學是絕對對的,從自己做起。這個是什麼?對教理了解得很透徹,只是習氣重,常常會犯過。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如果念佛,你看念佛人,真正念到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和了,那真正和了。他們那些人,三、四個人,五、六個人,在一起念佛不會吵架。為什麼?他們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這個功德不得了!但是一個地方要有五個這樣的人很難找到,二個、三個可以看到,我們看到過,五個、四個沒看到過。這樣的人是真正念佛人,心裡頭一個雜念都沒有,真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他捨得乾乾淨淨,只有一句佛號。淨土五經他都不念的,這是什麼?這麻煩,到極樂世界去還念這個幹什麼!這是什麼?接引初機用的,接進門這就不要了,他心定。我們今天心不定要這個東西,我們對這個有疑,這疑沒斷需要。所以經是斷疑生信的;沒有疑,信心堅定,這個東西就不需要了。

  這一句佛號是真的不是假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在一句佛號當中,念這句佛號全念了。念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聲聲是圓滿的《大藏經》,不但釋迦牟尼佛講的,阿彌陀佛講的、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論,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這還得了!沒人認識,真正認識太難太難,這個法門難信易行,它理太深了,說出來你不敢相信。我們也是學了六十年才相信,還得科學的報告幫個忙,科學家這量子力學家不幫這個忙,我們這個疑解決不了,這個疑實在講是宇宙的奧祕。佛經上講的宇宙的來源、萬物的起源、我從哪裡來的,這是大問題,哲學上的問題,現在也變成科學上的問題。佛經有答案,講得很圓滿,我們聽不懂,太深了,所以聽了、讀了半信半疑。是不是我們真懂了?沒有。真懂一定要證,唯證方知,我們連須陀洹都沒有證得,佛經上的決定要八地菩薩才真正證到,八地菩薩能證得。

  前面我們說得很多,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這些阿公阿婆,他們念到沒有妄念、沒有雜念,念到萬緣放下,心裡頭就剩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是制心一處,這一處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性,但是他還沒有證得自性,什麼時候證得自性?往生就證得。那我們要問,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能不能到八地?有可能,我們不敢決定說,但是有可能。這什麼?這各人功夫不一樣,功夫好的真的是八地以上,八地以上是實報土上上品往生,實報土中下品往生那是決定沒問題,肯定是生實報土,絕對不是下二土。這才知道念佛的祕密、念佛的殊勝,這真正是正法。

  八敬法裡頭第三,「不得舉比丘過」。比丘有沒有過失?有過失的人很多。不能說他的過失,要維持他的形象,為什麼?這形象是代表如來住世的,是讓一般大眾對佛法生起信心的,一般大眾對佛法信心喪失了,佛教就滅了。所以比丘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做世人的榜樣?要做世人的榜樣,首先要做比丘的榜樣,這一點很重要,不能做榜樣要生慚愧心。我們這個道場是志同道合大家在此地共修的一個道場,不算是個正式的道場,不屬於寺院庵堂。寺院庵堂是正式道場,特別是寺,寺這名稱是正的,不折不扣佛法道場。

  今天環境非常特殊,不但是佛教,有史以來沒有過這樣的動亂,時間這麼長。春秋戰國這是周朝末年,動亂大概有將近五百年,可是沒有像現在這麼亂,為什麼?人還都講仁義禮智信。但是這五常降溫了,在周朝中葉之前,這五常的溫度是正常的,好像有七、八十度;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春秋的時候大概只有四十度的樣子,這個春秋;戰國的時候可能只有三十度,愈來愈薄。所以到了漢以後,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就用最後這一個字,用禮。道德仁義禮,用禮,以禮治天下,道德仁義不講了,做不到。以禮治天下,一直到滿清末年,滿清末年禮有形式,沒有實質了,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演變到今天,整個世界亂了,今天不是局部、不是中國,是全世界。

  怎麼亂的?全在教學。從前的教學是政府把關,家負責執行,執行是家,所以家學,人才確實是家裡養的。大家庭它有育幼養老的責任,年歲大了一定回家養老,叫落葉歸根,享受天倫之樂。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沒有的,只有中國有。西方文化入侵中國,中國家逐漸逐漸敗壞了,這些年輕的一輩到外國去留學,看到外國人那麼自由,外國人小家庭,沒有中國這種大家庭,大家庭有很多的約束,如果不重視道德的培養,大家庭也有偏心,那就麻煩,最終搞得家破人亡。這些衰敗的因素我們要知道。古來祖宗東西都是好的,沒有一樣不好,那不好是你不會用,你用錯了。運用之道這是要智慧、要德行,有智慧、有德行用得正,家興旺,社會安定繁榮,國家強盛,天下太平,用得正。要用得正,聖賢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佛門裡面祖師大德認真教學,現在師道沒有了,誰敢認真教學?我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非常坦誠告訴我,不敢了。現在教學,老師看學生臉色,學生願意學教他一點,不願意學,別說。方老師雖然沒有給我說明,但是已經把這個信息告訴我。我那個時候想到學校去旁聽,他就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旁聽,一定大失所望。這不就說明白了!當時說這個話(方老師的話)我聽不懂,我只是想著老師拒絕了,十多年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對老師的話完全明白了。在學校雖然教的是哲學,學生不是真心想學就別教他,教他,那跟學生變成仇敵。真正搞清楚,學生念到大學目的何在?目的要文憑、要學位,他動機在這裡,他不是來念書的。所以小學、中學才念書,為了要考取大學,考取大學之後他就不認真念書了,這是現在這種風氣。可是民國初年大學學生還是很認真讀書。這一世一世的變遷,中國人講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三十年往下降,降的速度非常可怕。

  在這個時代怎麼辦?只有靠自己,自己真正想學,真正不甘墮落,唯一的方法,不離古人。李老師告訴我,我們得找一個老師,永遠跟著他,永遠不離開他。他給我介紹一個老師,印光大師,他一生心目當中最佩服、最敬仰的,也是他自己的老師。印光大師已經往生了,《文鈔》在,每天讀《文鈔》,每天依照《文鈔》裡所說的這個標準,檢點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就是印光法師的弟子。在那個時候,六十年前,台灣佛學書店裡頭可以買得到《文鈔》,只有正編續編一共四冊,李老師給我的就這個本子。現在有全集,在以前只有兩集,正續兩編。我常常看,每一天至少看一段,愈看愈歡喜,字字句句金玉良言,看到這個老人苦口婆心。

  所以今天只有自己學,別人他自己沒有學,他沒有能力教你,有能力教的,他不敢教你,我們今天遇到這麼一個困難。好在現在典籍很容易得到,今天印刷術發達,這是過去人所無法想像的,這麼方便,成本這麼低。在過去出版一本書很難,現在是輕而易舉,便利到什麼程度?我向商務印書館買一套《四庫全書》,它就給我印一套,有這種方便。在過去,至少要印幾百套,它成本才能收得回來,現在一套一套印可以。我當時不曉得,我還怕他印的數量少了。這個書流傳愈多愈好,所以我向商務印書館訂了一百套,世界書局《薈要》,我給它訂了二百套,現在書統統都出來了。這個時候分到全世界每個地方收藏,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怕將來這個東西,有災難,這個東西毀掉了、失傳了,那就太可惜了。我到處放,雖有災難,不可能完全喪失掉,總會有幾套留下來,這是我們印這些經真正目的之所在。

  還有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典籍可以留下來,得要有人傳,要有讀的人,要有講的人、有修的人,這個重要。所以我鼓勵大家學漢學,學文言文,因為不在這上下功夫,你沒有能力承傳,有好心也不行,你力不夠。文言文要專學,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萬緣放下,三年,你才能把中國文言文找回來。這個找回來之後,你就可以稱真正有大師的根基,為什麼?你有能力讀《四庫全書》,你有能力讀三藏十二部。文言文修學的祕訣就是背誦。以前李老師告訴我們,四十歲之前還行,四十歲之後就比較困難了,為什麼?記憶力衰退了。最好的年齡是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扎根,根深蒂固,他才能有輝煌的成就。印光大師的成就,說老實話,得力於文言文,他在普陀山管藏經樓,在那個地方住三十年,三十年沒有離開藏經樓,世出世間的典籍有這麼長的時間去讀誦,與外頭不接觸,等於閉關一樣,他有這麼好的文言文的底子,又有這個機會,這成為一代祖師。有這個底子,沒有機會也不行;有機會,沒有這個底子也不行。

  文言文今天讀也沒有辦法用,你寫文言文沒有人懂。怎麼樣?就跟古人交朋友,學孔老夫子的態度,述而不作,我沒有創造、沒有發明,我把中國古聖先賢東西統統融會貫通,這就是大學問。佛門裡有這樣的人出現,佛法才會興起來。可不可能?我們認為有可能。我們要宣揚、要鼓勵,讓這些年輕的教師,他們幼兒園的教師、小學的老師、初中的老師,年歲都還不大,不到四十歲的,鼓勵他們發心,得有使命感,我們把這一生奉獻給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奉獻給佛陀正法久住。方法必須採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走一經通一切通的道路。雖然一切通,還是專攻一部經,給後人做榜樣,完全符合大乘佛法,大小乘佛都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就是一門深入,把所學的完全落實在生活,注重篤行,在佛法注重於行證。對聖人的典籍具足第一個是相信,決定不能懷疑。夫子信而好古這句話重要,這句話超越時空,無論在什麼時代、無論在什麼地區,都是準確的,都不會有錯誤,一定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把它做到。末法時期,末法裡頭的正法,永遠記得要做好樣子,要維護正法的形象。破壞正法的形象,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就是無間地獄。這個八敬法也是讓比丘尼好好修,不犯過失,不得舉比丘過。

  「四、從僧受具戒」,受具足戒一定要大僧,比丘尼稱為二僧,比丘稱為大僧。第五,「有過從僧懺」,自己有過失,要在大僧面前懺悔。第六,「半月從僧教誡」,這是屬於戒律行門的部分,半個月,半個月好好反省檢點,我這半個月裡頭有哪些過失,做錯了要懺悔,改過自新,接受大僧教誡。第七,「依僧三月安居」。這是佛陀在世,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全都要走路,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馬車,那是富貴人家才有,出家人哪有這種享受。所以佛法的傳播怎麼辦?就是佛弟子承當。學習經教有成就的這些學生,都到各處去講經、去弘揚。一年十二個月,他們出去弘法利生九個月,每年有三個月就是夏安居。這三個月是雨季,出去托缽什麼都不方便,所以這三個月統統回到佛的身邊,不出去托缽,有居士能夠把吃的東西送過來。這三個月的時間,釋迦牟尼佛為大家講經教學,這是什麼?這是現在所說的進修教育。你一年九個月在外頭教人,三個月接受佛教育,你自己再向上提升。這種進修教育現在很多,因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如果沒有進修教育他就落伍了。所以公司裡主管的人員、技術人員都要常常去受訓。這種教育方法,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推動,就做這個了,每年三個月夏安居就是再教育,這是所有弟子都得要回來的。

  第八,「夏訖」,夏安居圓滿,「從僧自恣法」,這三個月圓滿,就是自恣法會,這三天。這三天要接受別人批評,說錯了也不能怪罪別人,為什麼?讓別人幫助你。你自己有很多過失自己見不到,佛訂了這三天,這三天任別人批評,都要接受,幫助自己發現過失,改過自新,提升品德,提升境界,這佛有很多方法。我們這幾年在國內辦的很多活動,你們這個學習活動有發露懺悔,發露懺悔就很像佛的自恣法,自己發露懺悔,接受別人指責,真正幫助自己提升。所以比丘尼接受這八敬法,正法依舊是一千年;比丘尼要是不接受這八條戒,那這個正法就減少了五百年。比丘尼接受了。

  可是到我們這一代,大概還早,也許在民國初年,講經說法的人還比較多,以後愈來愈少了,到現在看不到了。研究經教是很辛苦,不能有名利心,不能有欲望,有欲望、有名利心決定不會成就。釋迦牟尼佛把名利全捨掉,王子,捨棄那樣榮華富貴的生活,去沿門托缽,太難得了,誰能做到!一生做出了犧牲奉獻,為救度一切眾生,為無上菩提,這是極少極少的人做這個工作。成就之後被毀掉的多,這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能看見的。成就就是出名了,名聲出去了,得到廣大群眾的尊重、供養、讚歎,這個時候很容易迷惑。所以有人真正想成就,他用什麼方法?閉關、住山,只教幾個人,他沒有正式的學校,三個五個,就是世尊鹿野苑的方法,教五個人,五比丘。自己一生隱居,很多,那都是大成就者,也是給後人做典範。

  所以這些事情,章嘉大師、李老師都告訴過我,這是什麼?緣分,各人的緣分不一樣,可以隨緣不可以攀緣,這是最高的原則。而以什麼?而以正法久住、利益眾生這兩個條件為第一,絕不是為自己。如果有這個緣,為自己搞名聞利養,那就錯了。那我們修行的結果,你積的大功德來生是人天福報,搞這個去了。人天福報享完了,肯定又墮落,因為享人天福報的時候迷了,不可能再學佛。唐太宗就是迷了,死了以後,他自己說的,附身說的,他墮畜生道,畜生道以後他又得人身,得人身死了以後就墮地獄,墮地獄再也沒有出來。唐太宗學佛,佛學的根基不錯,有那麼多好的高僧大德教他,他心量大能包容,可以說是所有宗教他都擁護,他是多元文化的總護法,做那麼多的好事。什麼原因?告訴我們殺業太重,奪取政權的時候殺人太多,這造了地獄業因。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情執太重。他對於長孫皇后感情很深,我相信那不是一世的,生生世世的親情,念念不忘。長孫皇后過世好像只有三十幾歲,好像三十六歲的樣子。他把她的陵墓建造在不遠一個山頭,他自己每天打開窗戶能看見,而且一生不再立皇后,這在歷史上很少看到的。還墮地獄,說明一個人的一生沒有別人支配你,完全是自作自受,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老師是一個增上緣,我們迷失的時候他指點我們,沒有老師的指點很容易走岔路,叫走彎路,迷失了正道。

  第二,像法的時候,什麼叫像法?「像者似也」,就是相似,換句話說,不是真的。「有教有行,似正法時故也」,有教有行,「謂如來滅後,教法住世,人有稟教,即能修行,多不能證果,是名像法」。這就說明像法是什麼?像法裡頭沒有證果的,還有修行的。末法,「末法時:謂如來滅後,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是名末法」。今天這經典都在,印刷術的進步愈印愈多,一點都不缺,現在得這個書比我們那個時候容易太多,《大藏經》垂手可得,我們那個時候得真難,得到真是如獲至寶。現在太容易了,人不珍惜,所以人不能修行。研究教而不能修行,就是把佛教變成了世間學術,稱之為佛學。把佛的經典變成一種知識,縱然跟科學結合,它是屬於知識,科學知識,了解事實真相,得不到事實真相的實用。這個實用就是神通,是明心見性,這是它真正的作用;是放下萬緣,讓自己心地恢復到清涼自在,與自性愈來愈貼近,與阿賴耶識愈來愈遠離,這就是證果的功夫。所以末法是不能修行、不能證果,這叫末法。如果沒有講經的,也沒有聽經的,這就叫滅法。有講經、有聽經,不能依教修行、不能證果,這是末法。

  「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是一般所說的,這個正法、像法、末法,一萬二千年。照中國古德的記載,記載有許多種都不一樣,我們近代像虛雲老和尚、圓瑛法師、諦閑法師,他們都用,一直到今天,就是三千零三十八年,這是我們近代大德們他們通用的。這裡頭沒有講淨土,我們從這些理論、從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體會到,在佛的末法時期,這末法一萬年只有淨土是正法,為什麼?淨土有證,往生就是證果。往生凡聖同居土是證小果,往生方便有餘土是證大果,往生實報莊嚴土是證成佛之果,念佛人證這三種果的人很多。

  這樁事情我們要注意,不能證果,搞佛學知識,這種時間、精神浪費得很可惜,這一定要知道的,我們得會算這個帳。我們的壽命很短促,縱然活一百年,一彈指就過去,這麼短的時間我們要好好的把它利用,然後你想古人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愈想愈有道理。任何一個人,如果是把他一生的精力、時間用在一心專念上,個個都是證實報莊嚴土。那像宗門講的,個個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是凡人、不是小乘、不是權教菩薩,權教菩薩是指別教三賢,我們真心勸人,希望人個個在一生當中得到最殊勝的成就。依淨土五經,《無量壽經》九種本子你都可以看,你喜歡哪一種本子你自己去決定,都能成就,不是不能成就。無需要爭論,因為九種本子沒有一種本子不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我們要問這淨土五經說的是什麼?就這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行了,問題就解決了,那都沒錯了。所以抓到它的核心,掌握到它的把柄,你肯定成就了。

  那什麼叫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好,真相信,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一點懷疑都沒有;真發願,我一生就求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心理上一絲毫不沾染。有很多念佛人不能往生,為什麼?這個世間有留戀、放不下。你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放不下,阿彌陀佛不會來接引你,阿彌陀佛隨緣不攀緣。所以必須徹底放下,真的要學印光法師每天把死字貼在額頭上,這印光大師的辦法,教人天天想著我的壽命到今天為止,沒有了。

  所以他自己閉關,關房我去參觀過,他的佛堂很簡單,佛堂大概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供一尊阿彌陀佛佛像,大概只有這麼高,不高,一尊佛像,什麼都沒有。後面貼了一個字,他老人家自己寫的,死字,寫了一個很大的字,貼在佛像後頭。佛像前面一對蠟燭、蠟台,一杯供水,一個香爐,一把引磬,一個小木魚,一個小磬,就這麼多,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我們就知道,老和尚每天就一句佛號,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真放下了。《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真放下了。這是老人做的榜樣、做的典型給我們看的,希望我們於佛經法信受奉行,不可違犯。應該要轉相教誡,要互相勉勵,要把往生極樂世界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第一優先,我們才能成就。

  再看下面一段,「結歸當機受誨」。本經後半部是彌勒菩薩當機,前半部是阿難尊者。請看經文: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這話『彌勒菩薩』說的。「彌勒菩薩」在大會裡頭代表我們,菩薩是大乘佛法法相唯識祖師,是法相唯識的專家。法相唯識,用現在人的話說是佛教心理學,大乘佛法心理學的專家,這是個學者。《瑜伽師地論》他造的,這他的著作,大部頭,一百卷,裡面所說的真的是哲學、是科學,而且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

  菩薩在此地說,註解裡頭「彌勒大士深領佛誨」,領受了佛陀的教誨,對於世尊教誨他完全明白、聽懂了,「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曰: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彌勒是當來下生佛,賢劫第五尊佛,他現在在兜率天內院,兜率天是凡聖同居土,內院是佛菩薩修行的道場,聖人居住的,外面是凡夫,這是欲界第四層。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知足,這個意思我們就想到,菩薩怎樣能成佛?知足就成佛了,不知足成不了佛。圓滿的知足,知足就是萬緣真的放下,清淨平等覺圓滿現前。

  兜率天的壽命,兜率天一天是人間四百年。天道是倍倍上升,最低的四王天,那叫四大天王,四王天的一天人間五十年,壽命是五百歲。五百歲是照他那個算法,就是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這樣算法,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五百歲這壽命多長!我們這個世間活到一百歲,人家兩天。往上去忉利天,忉利天的福報比它就加一倍,忉利天的一天我們人間一百年,這加一倍,忉利天的壽命一千歲,是他們天上的一千歲。再往上去是空居天,不在地面上了,夜摩天。夜摩天的福報比忉利天又加一倍,夜摩天的一天人間兩百年,壽命是兩千歲,要以他那邊算法。兜率天比夜摩天又加一倍,所以兜率天一天人間四百年,我們這裡活一百歲,等於它那裡六個鐘點,我們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不就六個鐘點嗎?壽命四千歲。古人有算,把它算成我們這個地方的時間,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降到地球上來成佛。

  我們要知道,這遇到佛真不容易,佛在世間時間太短了,釋迦牟尼佛法運才一萬二千年,底下一尊佛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沒佛,到那個時候才下來一下。那個時候下來,我們這個地球上人的壽命是多少年歲?這也能算得出來的。地球上人壽最高的八萬四千歲,最短的十歲,從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十歲是最少的;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個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所以可以能算得出來,彌勒菩薩將來下生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人的壽命大概是多少歲,可以算得出來的。我們現在是屬於減劫,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人壽百歲,一百年減一歲,現在過了三千年就減三十歲,所以現在人的壽命平均七十歲。這個壽命有長有短,那是各人修得的,積善修德的人壽命增長,超過七十歲;不修善業的,或者是造業很重的,壽命還不到七十歲。不到七十歲走的人很多,我們朋友當中就不少。我們好像是一九四九年到台灣,到台灣之後隔了二、三年才聯絡上,同學組成一個校友會,在報紙上登了,我們看到,到那裡去一看,還有一、二百個同學到台灣來的。現在沒有了,現在可能只有二、三十個人,多數都不在了。真的感慨人命無常,一場空,一定要看破,不要去爭這些假東西。

  古大德勸勉我們借假修真,這是真正智慧的言語,真是什麼?真是功德。記住,修功德不修福德,修福德你就錯了。修福德的人不能了生死,來生受人天果報,大富大貴。大富大貴的人不能不造業,不說別的,飲食就不得了,你吃多少眾生肉?吃的時候不知道,因果裡頭講得很清楚,吃牠半斤,要還牠八兩,來生要還債的,這不是開玩笑的。所以我們要把福德轉變為功德,功德是什麼?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就是福德。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這是福德;做了很多好事,忘得乾乾淨淨,若無其事,這是功德。所以福德跟功德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裡面不一樣,裡面一個執著,一個不執著。所以大乘教裡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與自性相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是非,有這些東西都是染污,你心就不清淨了。清淨心才能出離六道輪迴,所以四聖法界是淨土,為什麼?它是清淨心。六道是染污,心不清淨。

  往生極樂世界那是淨土,經上說得很清楚,「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我們要生極樂世界,要修淨業。淨業是什麼?你造的這一切善惡業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沒有就叫淨業。心上有就不清淨,造的惡業,三惡道受報,造的善業,三善道受報,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要知道。我們今天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用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對了,這樣修法是決定得生。這個經裡頭,你看看彌勒菩薩讚歎句句都是實話,世間人惡,造惡,五逆十惡統造,不但造,還造得很深。可是阿彌陀佛的慈悲無量無邊,對於如是至惡之人,這個至惡就是五逆十惡、毀謗大乘,他要不往生淨土的話決定墮無間地獄,就是阿鼻地獄,佛在此地,咸以平等大慈,悉皆度脫。

  這個話證明了前面我們學第十八願的時候,黃念老引用善導大師的話說明事實真相。第十八願說,臨命終時,十念、一念決定得生,但除五逆十惡及毀謗佛法的人,這種人不能往生。這個問題古來祖師有幾種說法,有的人說決定不能往生,有的人還附設有條件,往生在邊地。善導大師講得最好,善導大師說,這個話,說不能往生的話,不是佛的真實義,是佛看到這三種罪業太重,希望人不要犯。五逆十惡,毀謗大乘,希望人不要犯這個,這個罪業太重了。真正要是犯了?在命終之前你能夠認錯、懺悔,後不再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佛還是會攝受。這個話講得好,慈悲到極處,那是希望你不要造這個罪業;真正造了,還是行,還是得救。

  世間相傳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應化在中國,再來人,那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我們要相信。我在日本訪問講經的時候,問日本的法師,古人常講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你們日本人有沒有這個說法?有。日本人很相信,相信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諸佛菩薩對中國人特別照顧,這是什麼原因?中國有這種根機,與阿彌陀佛有緣的人都生在中國,常到這個地方來接引、來教化。所以這個地方證實佛慈無量,如是至惡之人,佛還是以平等大慈來度脫他們,決定來接引。發菩提心就是真信真願,真信真願就是大菩提心,肯一心專念,乃至十句佛號,佛都來接引你,慈悲到極處!

  「彌勒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這是本經的祕密、本經的玄奧,他知道,他清楚。所以他說,「悉度脫之」,意思就是說悉皆度脫,真正想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個去不成。所以善導大師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這一點都不假。那不能去的是什麼原因?不肯認錯、不肯懺悔,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這就去不了。造極重罪業,我認錯、我懺悔、我求生,還是能往生。所以你要知道,餓鬼道往生的、地獄道往生的,這才真正看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墮地獄是造極重罪業,在地獄經地藏菩薩勸導,他覺悟了,他真認錯懺悔,他就出來了。只有淨土這一門,八萬四千法門沒有辦法,這要搞清楚。

  那我們現在還知道有一等人,他在地獄很苦,他認錯、懺悔了,還是出不了,阿彌陀佛救不了他。這什麼原因?殺生太多,跟眾生結的這個冤仇太深,佛接引你,他們不讓你去,障礙你,問你討命的不放你,問你討債的不放你,這是個麻煩事情。佛真想度你,沒有辦法,你有這麼多人扯著你、障礙著你。所以我們要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有冤親債主,這一生縱然是個好人,沒有傷害過別人,宿世前生有沒有傷害這自己不曉得,肯定有。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跟這些眾生結多少怨,肯定有。今天在這個世間障礙我們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有過怨結的,要不然他怎麼不障礙別人,他障礙我。所以我們遇到有障礙我們的人,毀謗、陷害,我們今天明白了,我們歡喜接受,對他一點怨恨都沒有,這個就解開了。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天天迴向給他,一絲毫怨恨沒有,我們將來往生才沒有障礙。

  中國古人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所有過失不在別人在自己,一切過錯自己承當,一切好的事情推給別人,我們這樣做人在這個世間一帆風順。不跟人結怨、不跟人結仇,人愈在一起愈歡喜,時間愈久,感情愈深,不會出事情。這是聖賢、佛菩薩教我們做人的原則。學會愛人,為什麼要愛人?它有個道理在,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一個,真性、真如、自性是一個,一切萬法都是這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大乘肯定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不是一家人,一體,你說多親切,怎麼能不照顧!不懂得這個道理之前,是迷不知道,現在明白了,愈學愈能體會得這個道理的真相。愈能體會得,你對於一切眾生就有真誠的愛心,這個愛心是從自性裡頭生出來的。真誠的愛心,就是父子親愛那個親,它不是虛妄的。念念確確實實他都想著眾生,他沒有想著自己,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眾生在受苦就是自己在受苦,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在這個境界裡頭,修學過程當中,確實沒有自己,只有眾生,把自己這個身也看作眾生之一個,所以你才會產生智慧,你才能觀察入微。

  今天社會動亂,為什麼會動亂你清清楚楚,地球為什麼有災變你明明白白。有沒有方法對治?有,只是一些人不相信,不相信的原因,他沒有受過這個教育。佛經,高等哲學、高等科學,現在的科學是愈來愈跟它接近,這是有力的證明。但是佛法所用的方法跟科學家不一樣,科學家是從外到內,佛不是的,佛完全是用內心實證的功夫。用的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是功夫,覺就是性德,性德就是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一時現前,覺就現前了。我們不能現前,是心不清淨、心不平等,所以你永遠不會開悟。你怎麼學都是記問之學,你記得多,你想得多,你想有的時候會想錯,不是真實義。為什麼不是真實義?你不是真實心,真實心跟真實義相應。你不是真實心,你是阿賴耶的識心,也就是說,你的心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這個心不生智慧,跟性德不相應。

  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練功,練什麼功?練不執著、練不分別,練這個功。這個功練成了,真的,一切都不執著了,你證阿羅漢果,六種神通出現了。諸位要曉得,神通是自己的本能,個個都有,一點都不稀奇。為什麼失掉了?就是迷失了自性,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這個能量失掉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本能就現前,它障礙就沒有了。障礙沒了自然現前,這個道理我們得懂。我們現在練習得不夠,要加緊練。練不能離開境界,離開境界到哪裡去練?離開境界練那是初學,對初學的人行,但是練到一定的程度要接觸境界,看看是不是真的不染了,財色名食睡碰一下,真不染了,那你功夫成就了。這一碰還染污,不行,說明你功夫不夠,不夠就趕緊遠離,別去碰它。

  淨宗的淨跟密宗的淨不一樣,這是以前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入道,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有三個門。第一個是覺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成功了。這是什麼?性宗,法性宗、禪宗走的是這個門,這種根性得上上根性,一般人做不到,真的是一聞千悟,心地清淨不染。沒有這種條件,這門不能修。那我們不是這個根機。第二種正門,正門是像學校念書一樣,從小學、而中學、而大學,從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按部就班,這是教下,行,慢慢覺悟,時間很長。《華嚴經》上講菩薩階位五十一個層次,五十一層慢慢往上爬,很平穩,時間很長。第三種是個特別法門,就是淨門。淨門就是什麼?專從清淨心。淨土是這一門,清淨心,密宗也是這一門。密比淨土更殊勝,淨土是離開染得清淨,密宗是不離染得清淨,那功夫高。淨宗是離開殺盜淫妄酒得清淨,密宗它不要離,它在殺盜淫妄酒裡頭就得清淨。所以密的淨,一個是成佛,一個是無間地獄,沒有當中的,你上不去,你就下去了。那密能不能修?不能,不要去嘗試。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現在禪的根機沒有了,密的根機也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念佛求生淨土,老實念佛,等著彌陀來接引你,決定不錯,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記住。

  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我的佛學基礎章嘉大師奠定的,沒有那三年的基礎不會有成就。所以我這三個老師缺一個都不行。沒有方老師,我決定不相信佛法。在方老師課程當中,我們認識了佛法,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心嚮往,原來它是最高的哲學,而且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就是最高的享受。在這一生當中,得一個清淨身心多難,得到了,得到就要保持住,不能把它失掉。要保持不能失掉,一定要知足,絕不希望把自己生活再調升一點,那就是不知足,再提高一點不可以。

  李炳南老居士做榜樣給我看,他可以改善他生活,不改,一生永遠不變。住一個很小的房子,他滿足了,一個人自己燒飯,一天吃一餐,自己洗衣服,不需要人照顧,到九十五歲才接受兩個學生照顧他。這個老人不要人照顧是說明什麼?我自己還可以照顧自己,有這個體力,也是表演給別人看。一分錢不留,他待遇很不錯,三十八年在台中教學,學生很多,學生給他供養的也不少,全部都做公益慈善事業。到他圓寂之後,我們才真正發現,老師穿的內衣、汗衫、襪子都是補了再補,以前不知道,省,節省到這種程度。這些衣服這東西常常有人送他,送他轉手就送別人了。還有窮人,他只要看到的,沒有衣服穿的、沒有飯吃的。我住在台中,他還送我一套毛衣,冬天穿的。所以老師對待每一個人慈悲、愛護,真的照顧到無微不至,不能不感恩,這也就是攝受。遇到這麼一個好人,我們在道義上不能離開,離開是不義,這樣的好老師到哪裡去找?可遇不可求。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有成就,這個菩提道上,你就不曉得怎麼走法,有順境、有逆境,你走錯一步就完了。步步踏實,與智慧相應,不生煩惱。

  所以從這幾句經文上,再看到念老的註解,我們深深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無與倫比,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真誠平等對待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以清淨平等心來幫助這些眾生、成就眾生。一切諸佛對他的讚歎,「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彌陀當之無愧,一點都不過分。我們這一生能遇到,何等的幸運,這一生真的能把它抓住,我們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了,決定不能錯過。我們知道過去曾經錯過不少次,這一生決定不錯過了。你了解得愈透徹、愈清楚,你就會把它抓著緊緊的,一句佛號念到底。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