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395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九五集)  2012/6/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9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六十頁,從第一行看起,科題「究竟一乘」。請看經文: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

  請看註解,『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極圓頓之教法」,這叫一乘法。佛法用乘,這個字是比喻,「乘為車乘」,就是車輛,以比喻佛的教法。「教法可載運行人登於涅槃彼岸,故名為乘」,乘是比喻。佛有大乘、中乘、小乘,《法華經》上都是比喻作車,小乘是羊車,羊拉的車,只能拉一個人,羊的力氣不大;鹿比羊力氣大一點,叫中乘,緣覺,小乘阿羅漢;大乘,實際上叫馬車,馬的力氣大,可以拉一個大車,大車可以坐好幾個人。我們小時候,上學沒有公共汽車,有馬車,在南京有馬車。那個馬車常常是幫助我們學生上學,無論是什麼地方,它也沒有站,誰一招手它就停了。上去,大概一個銅板、二個銅板就上去了,它給你送到。我記得我們小朋友乘車的時候可以乘十四個人,一輛馬車乘十四個人,這叫大乘。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火車算是大乘,大巴士算是中乘,小車是小乘,都是運載的意思。佛法能幫助我們,從生死這個地方運到不生不死,這就是涅槃彼岸,涅槃是沒有生死。從六道輪迴運到佛道,六道是人道,上面有修羅、有諸天,再上去有聲聞、緣覺、菩薩、佛,把我們運到最後一站,取這個意思。所以,一乘這是究竟圓滿,等於說決定送到終點站,這個終點站就是成佛之道。大乘是菩薩,小乘是聲聞、緣覺。

  一乘大法,在過去隋唐時代,古大德只說了三部經,世尊在世,講一乘的只有三部,《華嚴》、《法華》、《梵網》。《梵網》只有一品傳到中國來,「菩薩心地戒品」,出家人受菩薩戒用這一品。全經分量應該很大,有幾十品的經文,沒傳到中國來。所以在中國講一乘,只有《華嚴》、《法華》。淨宗算是一乘,經上講得很清楚,究竟一乘;不但是一乘,還加究竟兩個字。是不是真的?真的。《華嚴》、《法華》到最後都是往生淨土,證得究竟圓滿。所以,隋唐大德把《華嚴》、《法華》看作什麼?引導淨土的大經,學了《華嚴》、學了《法華》,肯定跟著普賢菩薩走,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這個經是究竟一乘,究竟一乘就無所謂正法、像法、末法,在究竟一乘,這個法運就沒有了。只要你遇到這個經,遇到這個法門,你就超越釋迦牟尼佛這三種法運,這超越了,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佛的法運世尊講得很多,但是從修因證果上講的,這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從修因證果,佛說具足四個條件就是正法。講,講經的人;聽,聽經的人,有講有聽;修,真修行的人,依教修行;證,證果的人。這四個條件具足,這是正法時期。四個條件缺一個,有講、有學(就是有聽)、有修,沒有證了,這是像法。如果少兩個就是末法,有講有聽,沒有真修行人,沒有證果,這是末法。有講,沒人聽了,當然講就沒有了,這是滅法,佛法就滅了。這個說法說得好。在佛法末法時期,遇到淨土,淨土的修行非常方便,信、願、持名,具足這三個條件,給諸位說,正法。這三個條件,在我們沒有往生之前,是像法,有修行,真念;往生,它就是正法,從像法提升到正法,不可思議的法門。現在很多人不知道,輕視淨土,以為還有大經大論。沒錯,經論是在世間,沒人講了,沒人能聽得懂,更沒有人依教奉行。即使是有人講、有人聽,也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這些大經大論不能成就。

  黃念祖老居士通宗通教,他跟虛雲老和尚學禪,宗門;跟梅光羲居士、跟夏蓮居居士學教,這是教下;他還學密宗,本身是密宗的金剛阿闍黎。可是最後,老師,夏蓮居老師,也是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一生做了一樁大事,就是會集《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真正的善本出現在世間,這樁事情絕不亞於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說一乘經,這是一乘裡面的一乘,大事當中的大事。世尊從時間上來說,這是就多數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依中國古大德的記載,今年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三十八年;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末法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了,這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往後九千年,這九千年的眾生靠什麼得度?就靠這部經典,就靠這個法門,也就靠這部註解,黃念祖居士的集註,集經論、祖師註疏的大成,這集註,靠這個。末法只要有這部經,眾生遇到了,有這個福報,有這個緣分,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叫做究竟一乘,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圓滿證得無上菩提,回歸到常寂光淨土,回歸常寂光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這四十一個位次叫正等正覺。再向上提升叫妙覺,妙覺住常寂光,正等正覺住實報莊嚴土,正覺住方便有餘土,凡夫住凡聖同居土。

  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釋迦佛為我們介紹的,它是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是什麼?平等世界。如果有四土三輩九品,不平等。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之名,名字有,實際上?實際上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平等。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薩,就是正等正覺,全是阿惟越致菩薩。我們凡夫,一品煩惱沒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哪一個階級?不定,四土三輩九品統統有分。這什麼原因?不論現在,這論過去,有緣遇到這個法門怎麼會是偶然的?都是過去生生世世種下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才能夠遇得到。沒有過去生中的宿緣怎麼可能遇到?遇到之後,如果過去生中修的因很勝,到極樂世界品位馬上就提高了,這個道理要懂,有可能,我們相信。過去生中善根很薄,他品位就低。真的是初學的,初學遇到這個法門,也不得了,生凡聖同居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善根深厚的,他地位自然就上升,到時候自己就知道了。這是經、論跟註解裡頭都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下面引《勝鬘寶窟》上卷,「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這解釋一乘兩個字,《勝鬘寶窟》上說的。至道,道是佛道,至是達到極處,佛道裡邊最高峰、究竟圓滿,這叫無二,稱之為一。運用自在,在這個境界裡頭,智慧、神通、道力都達到圓滿,所以運用自在無礙。這個概念我們都有,學習的時間長,一遍一遍的薰修,我們能體會。因為妙覺佛果回歸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就在面前、就在當下。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因為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它沒有任何形相,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所以念頭,它沒有念頭現象,真心離念,沒有念頭,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的六根、我們的阿賴耶緣不到。

  怎麼知道它有?佛說這樁事情唯證方知,你證得你就知道了。什麼人證得?八地以上,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證得的,八地以上太多了。八地菩薩、九地、十地、等覺、妙覺,菩薩到佛總共五十二個位次,最上面五個位次統統知道、統統證得。可見得這不是假的,不是佛的專利,八地以上全證得了。為什麼?他自己入常寂光。入常寂光,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連念頭習氣都沒有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靈明到極處。我們的心才一動,他都曉得,八地以上菩薩,佛菩薩沒有一個不知道。我們動個念頭,我們身體狀況,身體裡的細胞,細胞也在波動,這個波動的現象他也知道。身體真的像個發射台一樣,我們把我們的波發出去,意念的波、身體這個物質的波,所以諸佛菩薩對我們的狀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問題,我們起心動念要與性德相應。性德怎麼個相應?經論上講得詳細,講得很多,我們將它歸納為五科,五個科目夠了,《華嚴經》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的五科,「淨業三福」,要常常記住,不能忘掉,念茲在茲,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跟它相應,就與佛相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三福第一條、第一福,第一福是一切法的根基。孝親尊師怎麼個做法?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就是教你孝親尊師。慈心不殺,惡業裡頭,無量的惡業,殺擺在第一,殺不是沒事,後頭有因果。一切眾生,佛說的,皆是不生不滅。生滅什麼?生滅是身體,身體不是我。你把他身體殺了,你把他身體奪去了,他心裡不服。不服怎麼樣?他報復,他沒死,他會報復你。這個報復沒完沒了,他這個怨恨要不化解,生生世世苦不堪言。

  這些年來我們曉得,唐太宗墮地獄,清朝開國的皇帝皇太極墮地獄。皇太極說他墮金剛地獄,苦不堪言,地藏菩薩慈悲,給他七天假,到人間來透一些信息,完了之後還得回地獄受罪。這兩個皇帝都是好皇帝,殺人太多,殺一個都有報應,殺多還得了嗎?所以,我們把這樁事落實在《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決定不能殺生。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去殺害眾生,連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害。牠來叮你,就是來討一頓飯、吃一頓飯,不能認為是死罪。你肯布施你就讓牠吃一口,不肯,把牠趕走就好了,你沒有權力殺牠。培養真正的慈悲心,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蚊子叮咬、小蟲叮我們,都是來討一頓飯吃,可以跟牠商量,我供養你,你咬了之後叫我這裡不痛不癢。真的,真做到,真的牠叮了之後不痛不癢,你看多麼合作、多麼可愛。牠叮一口,我們布施牠,這是善緣;牠來叮我們,我們把牠一掌打死了,惡緣,果報不可思議。下一句,修十善業。

  所以淨業三福頭一句是儒釋道的三個根,這三個根沒紮下去,不能學第二條。今天佛法衰了,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就是頭一條沒有,根沒有,他就受三皈、就受五戒,他沒根。所以那個三皈五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具足前面這一條才叫做善男子、善女人。受戒的時候,傳戒師喊的是誰?善男子、善女人,淨業三福第一善他做到了,他才有資格為佛弟子,這是佛弟子基本條件。我們要注意,為什麼?我們要做彌陀弟子,這三個條件不具足,怎麼做彌陀弟子?彌陀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彌陀弟子光榮,彌陀弟子一切諸佛都尊敬,天龍善神看到彌陀弟子格外恭敬,都保護你。這還沒到極樂世界去,已經沾光了。淨業三福都要學,真正彌陀弟子。

  受持三皈,三皈是什麼?《六祖壇經》上告訴我們,覺正淨。我們在《壇經》上看到,六祖給人授三皈,他的誓詞是教人念「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他不說佛法僧。那我們想一想,佛法從漢明帝永平十年,接受中國帝王的禮請到中國來,從漢明帝到六祖大師這個時代大概七百年。七百年時間不算短,三皈傳授肯定有偏差了,如果傳承沒有偏差,六祖一定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用這三個字,用覺正淨。所以我們想他為什麼?肯定對佛法僧已經有誤會了。佛是什麼?佛是佛像,把這個認為作佛,把經典認為是法,出家人以為是僧,這個不行,這個概念錯了。所以,六祖大師把三皈糾正過來,不用佛法僧。然後加以解釋,皈依覺,佛者覺也,加這個解釋;皈依正,正者法也;皈依淨,淨者僧也。這是講自性三寶,自性覺是佛寶,要皈依自性覺,是這個意思;皈依自性正,正知正見,這是法寶;皈依自性淨,自性本淨,一塵不染,六祖開悟的時候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三皈是佛法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也是終極的目標,學佛學什麼?就是學覺正淨,達到究竟圓滿就成佛了。

  古代老師教學生,一定是首先把總綱領傳授給你,你一生的方向、一生的目標,這一生的努力就是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國古人教學,「人之初,性本善」,你看童蒙就教給他,那就是你一生努力的方向、目標,自性本善,不能離開本善。本善完全用上了,聖人;用上不圓滿,賢人。什麼是本善?老祖宗世世代代傳下來的,五倫是本善,五常是本善,四維是本善,八德是本善,就如此而已。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本善,與本善完全相應。在佛法裡頭,就是淨業三福、六和敬、三皈、五戒、十善、菩薩六度、普賢十願圓滿了,這就是究竟一乘。愈是大道至極愈簡單,愈容易記,一生就修這個、學這個,把這個發揚光大,這是大聖大賢。我們想做做不到,什麼原因?自私,起心動念只知道自己,就做不到。如果起心動念沒有自私,念念想著別人,就做到了。私,是往裡頭走;公,向外。為什麼自私自利?不知道自他是一不是二,不知道這個事情。

  大乘教上講得清楚,我們身體是什麼?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無量無邊,所有的物質現象都是阿賴耶的相分,為什麼執著這個相是我,其他的相分都不是我,哪有這個道理!念頭是阿賴耶的見分,所有一切念頭全是阿賴耶的見分,為什麼?只執著自己起心動念是自己的,別人都不是的,錯了。在這一層上佛說得究竟,儒跟道說得沒有這麼透徹。什麼原因?儒跟道沒見性,他沒有到八地,沒見到真相。佛家真的是搞到究竟了,把宇宙、萬物、生命、緣起統統搞清楚、搞明白,這是大乘,大乘是真實智慧。所以佛法,在一切眾生來說,就像經文所說的究竟一乘,所有一切眾生的究竟一乘,一切眾生有緣遇到這個,他一生就能成佛。每天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沒有一尊佛不勸眾生念佛求生淨土。只有一個情形,他的業障習氣太重了,他聽不進去,他還不能接受,那佛用別的方法來幫助他。他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接受,佛立刻就勸他。佛沒有私心,佛只有一個願望,希望眾生快快成佛,不要耽誤時間。

  這個世界只要有真修行人,真修行人有大智慧、有大福德,中國古諺語有所謂「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真修行是大福德人,他住在這個地方,這地方沒有災難,他住的地方就是福地。哪些是真正大福德人?這種人往往大家瞧不起。鄉下阿公、阿婆,手上拿一串念珠,日夜不斷就一句阿彌陀佛。你問他什麼,他還對你笑咪咪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不知道他聽進沒聽進、聽懂沒聽懂,他就是對你笑咪咪的,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你問他什麼話,他回答你阿彌陀佛。這種人,這個註子裡頭有說,暗合妙道,他真正做到了信願持名,不懷疑、不夾雜,沒有妄念,念到功夫純淨。開利法師來見我,我問他,你們廟裡頭有沒有這樣人?有,有三、四個。我說你們要向他頂禮,廟裡有一個,這個廟就不遭難。為什麼?真修行人、真菩薩在那裡,你們都沾他的光,不能瞧不起他,他真幹。他將來往生,你知道他往生什麼品位?決定是上輩往生,九品裡頭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就是他。

  我們再一回想,諦閑老和尚那個念佛徒弟鍋漏匠,那不就是的?不認識字,五堂功課是決定學不會的,學不會五堂功課就不能住寺廟,住寺廟人家瞧不起你,日子很難過。不認識字,你看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什麼儀軌都沒有,告訴他,你就老實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人家念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你說他什麼品位?根據諦閑老和尚讚歎的話我們來判斷,上上品往生。他站了三天,那時候沒有交通工具,要走路的,從鄉下走到城裡,來回要兩天,所以他站了三天。老和尚讚歎,說「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識不如你」,比不上你,弘宗是傳禪宗的,演教是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包括諦閑法師本人,「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你看這兩句話的讚歎,我們就想到他什麼品位,不是上品上生,這個讚歎當不起,肯定上品上生。不認識字,苦了一輩子,念佛三年,上上品往生。我們要懂,諦閑法師那個讚歎不是隨便讚歎的,讚歎的意思很深很廣,你要聽得出來。這都是末法當中的正法,這就是同中有別,別中有同,現在同分裡面是末法,個人是正法。

  四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教書,佛光山有個長工告訴我,他的家鄉,就是佛光山的隔壁,叫將軍鄉,鄰居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這些在我們想像當中,都是暗合道妙。這個老太太不懂佛法,心地非常善良、慈悲,喜歡布施,拜神,什麼廟都拜。三年前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佛法,勸婆婆不要到處亂拜,家裡設個佛堂,專拜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她真聽話,她就不出門,三年。往生的那天晚上,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晚上吃晚飯的時候,給她兒子媳婦家人說,不要等她,你們吃晚飯,先吃,她說她去洗個澡。可是家裡人很孝順,還是等她,等了很久,怎麼都沒出來?去看,真的洗了澡,換了衣服,叫沒人答應。轉到她這個小佛堂,她穿著海青,拿著念珠,站在佛的面前,她是站著,站著往生。叫她不答應,一看,真的走了。她不驚動別人,別人不會打攪她。

  這些都是上輩往生的樣子,我們要知道,應當學習。經上給我們講得很好,我們平常事情很多,特別你們大家遇到的緣分,要幫助這個世界苦難眾生,有很多工作要做。修行怎麼辦?利用假期,最好一個月一天。一天怎麼?念佛一天一夜,一個月一天一夜,力量很大。一年當中要有個假期,年假,過年的時候要有個假期,念七天,打個七。那是大幅度提升自己,將自己教學所做這些功德統統迴向,求生淨土,好!所以我們認識清楚之後,就能把機會抓住、掌握住,自行化他並不耽誤。

  「《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第一義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又憬興曰:一乘者,即智雖有三,其極無二,故云一乘」,憬興法師的解釋。智有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有這三種。阿羅漢所證的,一切智,知法總相,阿羅漢知法總相。總相是什麼?總相是空,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阿羅漢知道。所以他能夠把見思煩惱放下。說一切法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一切法?阿羅漢不知道,他知道一切法空。知道一切法有,菩薩,叫道種智。道是什麼?道理,為什麼會有一切法,這個菩薩知道;種是種種,種種萬物怎麼來的,菩薩有這個智慧。佛,這兩種智慧都圓滿,叫一切種智。所以,智雖然有三,達到極端是一,這個一就是一切種智,這圓滿了。佛所證得的,叫一乘;菩薩所證得的道種智,叫大乘;聲聞只知道總相,不知道別相,叫小乘。

  「《法華經》專說一乘之理」,成佛的《法華》,「該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是《法華經》四句名言,也可以說是《法華經》的精華,是《法華經》裡頭的精句,最重要的一句經文,真話。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一切諸佛如來,他們所證的都是一乘法,成佛了。中國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一乘法,見性了,見性成佛。二乘沒見性,就是大乘跟小乘沒見性;三乘,加上個中乘,菩薩、聲聞、緣覺這叫三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說。釋迦牟尼佛的說法就把它分得很清楚,你看四十九年教學,一開始十二年講阿含,小乘。十二年之後講方等,好比辦中學,大學的預備班,八年。阿含就是小乘,講到人空,這最高的,講到人空。方等講到法空,不但人是空,法也是空的,這就大幅度的提升。這再講真的,講般若,般若是真實智慧,講了二十二年,般若講三空,人空、法空、空空,空也不能執著。最後八年講《法華經》,一佛乘,怎樣證到究竟的極果,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這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依什麼?依是根據,根據什麼說的?二諦。二諦是什麼?俗諦,根據世俗人的常識來講,大家很容易懂,契機;根據自己所證的境界,這叫真諦,這個真是你不懂。不懂,不懂就不說。所以佛要培養,一層一層往上提升,阿含、方等、般若、法華,一步一步往上去,慢慢你聽懂了。你看你的基礎二十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基礎。般若二十二年,般若是大乘。你看,四十二年的基礎,再給你講一佛乘,一乘法,法華是一乘,下面基礎四十二年。所以佛不准人躐等,在《佛藏經》裡頭佛說的。《佛藏經》是一部經的名稱,不是《大藏經》,佛說的,他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就是說佛不許人躐等,一定從下面慢慢奠基礎,你才會真有受用,不可以躐等。躐等只有一個特別,禪宗,叫教外別傳。那是什麼?真正是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不是那種根機決定不能學。

  我初學佛的時候,我三個老師都可以說是大師,他們彼此都聞名,沒見過面。章嘉大師跟方老師見過面,跟李老師也見過面。可是李老師跟方東美先生沒見過面,跟章嘉大師見過面,台中訪問的時候見過面。這三個人教我,有一句話共同的,不准我學禪,不准我學密。為什麼?不是那個法門的根機,你學不到。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教我學教,由淺而深,循序漸進。李老師勸我念佛,專修淨土,我沒有反對,但是也沒有接受。李老師教我,確實苦口婆心,常常叮嚀,那時候年輕,不服氣,認為淨土是老太婆教。所以我的目標定在大經大論,《華嚴》、《法華》、《楞嚴》、《般若》,這都很有興趣,《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非常濃厚的興趣。

  我第一次講《華嚴經》,民國六十年之後,也講了十幾年。但常常有中斷,出國就中斷了,回到台灣就接著講。但是那個時候,每年有半年多的時間在外國。《四十華嚴》、《八十華嚴》都講了一半,有一天突然想到,文殊、普賢是修哪個法門成佛的?善財童子修哪個法門的?你看,五十三參我講過,都沒有看出來,粗心大意。也就依照清涼大師《疏鈔》囫圇吞棗,就跟大家講了,沒看出來。這一提醒就注意到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看到文殊、普賢發願求生淨土。我讀這兩個菩薩的偈子,寒毛直豎,這是我們學佛最羨慕、最敬仰的兩尊菩薩,文殊、普賢,統統是求生極樂世界。我對淨土就重視了。

  回過頭再看看善財,善財是文殊菩薩的法子,得意門生,肯定跟老師同一個法門。這一看果然不錯,頭一個,第一個參訪吉祥雲比丘,中國說先入為主,這就說明善財童子主修什麼法門。你看,經統統都講過,沒發現,當面錯過。我第二遍講就完全不一樣了,就講出味道出來了。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這個不容易,般舟三昧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動,一期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只可以走,只可以站著,所以叫佛立三昧,那要體力、要精神,很不容易。再看最後,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徹始徹終就是專念佛號。

  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我完全明白了。他那個參學是圓滿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從參學上得來的。參學是什麼?我們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你這一天看到的社會一切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都看見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智慧、明瞭。明瞭怎麼?如如不動,這就是三昧,一心念佛,叫念佛三昧。所以,什麼法門都可以去看,都可以參觀,都可以學習,不修,就是我都知道。知道有什麼好處?普度眾生,你能觀機,這個眾生適合什麼法門,用什麼方法教他。所以,每一個參訪後面一段叫戀德禮辭,這個科題我懂得了,戀德是感恩,善知識教你,你完全明白了;禮是禮拜、恭敬;辭是什麼?辭是不學,不修這個東西,是這個意思。門門都知道,他不修,他專修淨土。

  我《華嚴經》講了一半的時候突然想到,這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淨土生起信心,回過頭來才尊重淨土,學習淨土,這麼來的。懺雲法師勸我,沒接受;李老師勸我,也是陽奉陰違。所以我承認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難信,我學了十幾年,將近二十年才相信。如果不是講《華嚴》、講《法華》、講《楞嚴》,恐怕我這一生都沒有機會真正相信這個法門。所以古大德,梅光羲序文上有,《華嚴》、《法華》皆是這部經的引導,引導你入這個經。確確實實他說的這個話,我就是這麼入門。

  我們知道,這一法是絕對真實,唯有一乘法,這個一乘法不是指《華嚴》,也不是指《法華》,就是指《無量壽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歸《無量壽》,《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也是歸《無量壽》。為什麼我說就是這部經,這個一乘法就是《無量壽經》?《華嚴》修法界觀,《法華》修摩訶止觀,都不容易。你看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那是修《華嚴經》方法,後面五止六觀不容易修。這部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修成功,超越五止六觀,方法又簡單,男女老少什麼人都能學,能夠讓你證那麼高的品位。這個理講得通,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這就講通了。只要你肯真正覺悟,你肯用真心,品位就高;你用妄心,品位就低。一心專注是用真心。所以我們所知道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鍋漏匠念佛把真心念出來,將軍鄉的老太婆也是把真心念出來,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三夜把真心念出來,這一般人差不多三年的時間真心念出來了。一真一切真,平常就要訓練,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真誠心,決定不吃虧。沒有一絲毫欺騙,沒有一絲毫虛偽,用這個心生活,用這種心工作,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用這個心求生淨土。可別錯用了心,錯用了心就去不了,去不了,六道輪迴的日子不好過,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所以一真一切真。

  「又云」,這還是「方便品」裡頭所說的,「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只有這樁事情是真實的。我再跟大家講清楚、講明白一點,只有這部《無量壽經》是真實的,真中之真。別的經也真,真中之真,別的經未必得利益,未必能了生死出三界;這部經確確實實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所以真中之真。認識,難!我學佛學了六十一年才認識它,不是偶然相逢。六十一年當中,李老師把這個會集本給我,我剛剛出家,這個經陪了我五十年。五十年的薰習,我才真正認識它,這就不是假的。我怕別人不認識,我把《華嚴經》放下,晚年專講這部經,專修這部經,專弘這部經。來帶個頭,做個榜樣,讓大家生信心,不要懷疑,你很快就能得受用,就得利益。

  「又《淨影疏》曰」,這小慧遠大師,「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這些話下面念老有解釋,「按此疏意」,這就是黃念老的話,「窮盡此一佛乘之理,謂之究竟一乘。蓋極樂諸大菩薩,悲誓宏深,雖居極樂,但為哀憫眾生,故仍示現於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習。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這個說法好,把《淨影疏》裡頭的意思說出來了。極樂世界諸大菩薩,凡是往生到淨土的人,都可以稱為諸大菩薩。這些人眾當中,最高的確實有等覺菩薩,十方世界,最低的有地獄眾生。地獄眾生,第一個這些眾生過去生中學過佛法,只是伏不住煩惱,造了地獄業,墮地獄。他佛法的種子在,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所以他在地獄,他所受的苦比別人輕,他的覺悟比別人來得快,遇到緣他就能出來。

  唐太宗離開地獄,這個緣我們不知道,他知道。我們發現《群書治要》,我們想了多少年想不到,以為這個失傳了,沒人知道。我向商務印書館總經理請教,他不知道,世界書局也不知道,這些都是印過《四庫全書》、《四庫薈要》的。我們在講經偶然提到一下,沒有想到有心的同學他們發現了,兩種版本都找到了,寄來給我。我這一看如獲至寶,才曉得這兩種本子都是商務印書館印的,民國初年。一種是用日本的原版翻印,另外一個本子是商務印書館重新排版,在《國學叢書》裡頭,一共十冊。薄薄的小本子,口袋裝的,跟《萬有文庫》一樣大,裡面的排列跟《萬有文庫》也相同,便於攜帶。本子真的是老了,民國初年的,印的量不多,大概只有一千本。這麼多年,中國這麼大的幅員,散掉了,尤其經過戰亂,真的找不到了。這個東西能找到,這是祖宗之德。特別難得的還有一套《國學治要》,《國學治要》是已經很破了,紙都黃了,很脆了,翻都怕把它翻破。好在什麼?字沒有壞,從頭到尾我看了一下,字沒有傷到,這個多珍貴。所以趕快要印,不印以後就沒有了。我們把它印一萬本,不會再失傳了。

  唐太宗就是因為我們印了一萬本《群書治要》,這個功德他離開地獄了,他來感謝。去年,我記得是三月二十五,去年三月二十五,這個書樣本剛做好,做了一套,送給我看。我在澳洲,我們有七、八個人,擺在桌子上,看這部書。悟忍法師的妹妹在場,突然跪到地下,我是李世民。我們都嚇一跳,我就請他坐。他不肯坐,一直跪在地上,感恩,告訴我們,這部書可以救全世界。他墮地獄是殺人太多,受了地獄的苦報,因為這本書出現,大量流通了,他離開地獄,這是做了一樁大好事。我們聽他這個話,才知道這個書將來在全世界有流通的這種緣分。

  在馬來西亞,我把這個信息告訴馬哈迪,也告訴納吉首相,兩個都著急,趕快翻成英文。所以我們才想出「360」這個構想,送給他們兩個看,歡喜!好事要做,利益眾生,不為自己。這個好事太好了,讓我們在這個世界,對一些,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崛起很多人擔心,中國人會不會欺負他們,會不會報復,這他們憂心忡忡。這個書出來,我們就明白了,中國的崛起是《群書治要》的流通,不是其他的。不是中國的科學技術,不是中國的武力,也不是中國政治,不是中國經濟貿易,是中國文化,是唐太宗這部書。全世界人大家都學習,將來世界就和諧了,衝突就消滅了,有這麼大的利益。所以這個書要很快翻成外國文,我們希望明年,如果澳洲圖文巴這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真正搞起來,我們明年到聯合國就來開這個發表會,向聯合國報告,把這部書英文本印出來,贈送給全世界,好事!這就是所謂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就是這麼個意思,不是別的。所以大家盡可以放心。湯恩比說得很好,孔孟,孔孟是什麼?「仁義忠恕」;大乘是什麼?「真誠慈悲」。這八個字可以拯救全世界,人心向善,災難就化解了。

  極樂世界,只要是往生皆是阿惟越致菩薩,所以統統可以稱作大菩薩。他們的悲願,誓就是誓願,很深。雖然在極樂世界,可是哀憫眾生,看到十方世界六道輪迴眾生的苦,一定會示現。在這個世界裡頭,以種種身分出現在世間,像《普門品》上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二00五年底,0六、0七年,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裡面的老師、義工皆是極樂菩薩的示現,不是極樂菩薩示現做不出來,不可能。我們是在當演員,導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看他替我們安排多巧妙。祖宗威神,佛菩薩加持,我們預想二、三年也許看到效果,沒有想到三個月就看到,奇蹟。當時我告訴老師們,我們千萬不能居功,不要說是我們做出來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祖宗之德,三寶加持,我們是演員,他導演都在後頭。

  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我們這裡一搞成功,聯合國就來邀請我,這簡直無法讓人想像。我們不敢相信,派人到巴黎打聽,果然有這個事情。聯合國從來沒有碰過宗教,這一次用宗教做主題辦活動,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你看就這麼巧。而且找的是泰國。我們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第一次就在泰國,泰國曼谷大學,也是我第一次到泰國去,住了一個星期。跟副總理查瓦利將軍認識了,我們一見如故,一個星期當中,他兩次請我到他家裡吃飯。我們也很巧,遇到一樁好事,我們參與把它做圓滿了,建立個僧伽醫院,所以有這麼好的一個關係。泰國大使推薦,向聯合國推薦,邀請我們做主辦單位,這都是緣,湊得這麼巧。這個活動非常成功,到現在聯合國對我們還念念不忘,我大概在三、四個月之前收到他們一封信,希望我們再去辦活動。這次在泰國的活動,我們邀請教科文組織這些大使,他們來了十七個,有十七個國家大使到泰國參加我們的活動。

  如果明年有這麼個好的緣分,這個多元文化,圖文巴這次是宗教帶動的,每一個宗教的領導人推動這個事情,政府支持。政府官員也有一位參加泰國活動,還有一個昆士蘭州警察署,也有個代表,那是全省的,他們也非常歡喜。真的這要做成功了,值得在聯合國做報告,歡迎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到圖文巴去參觀、訪問、考察。由這個點慢慢推動,相信對於世界安定和平會做出貢獻出來。我們希望每一個國家地區都能夠做,世界和平還是有指望的。

  他們常常示現在三界生死之中,這生死就是六道輪迴,他們住平等慧,精勤修習,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對於明瞭通達實相一乘的道理,在哪裡?就在這部經上,這部經上確確實實給我們說明了,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到彼岸,故云『至於彼岸』。「《會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在本經就是常寂光淨土,回歸常寂光就是證得妙覺果位。「至於彼岸,涅槃果極。涅槃果極者,指涅槃之極果,即至高無上之果覺,究竟成佛」。這些話,經論、祖師大德們所說的,只有在極樂世界完全兌現了。其他所有大乘法門,一乘經教裡面,可以說都是屬於一種讚歎,真的是理想,達不到。真正能叫我們在這一生達到,就是念佛往生淨土。所以,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稱讚這部經為第一經,稱讚念佛往生的法門為第一法門,不是沒有道理。

  這部經說了三個真實,三個真實都說到的,這個經書確實不多。第一個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這裡所說的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就是涅槃果極,這真實之際;第二個真實智慧,第三個真實利益,說三個真實。換句話說,在這部經上就是圓滿具足,我們得到這部經就是得到了一切經;一切經濃縮提煉出來的精華就是《無量壽經》,就是這個會集本,這不能不知道。《華嚴》上說「一即一切」,這部經就是一切經,一切經就是這部經。我們今天得到手,多幸運!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數、無有窮盡的這些菩薩羨慕,他們夢寐所希求,得不到,我們得來全不費工夫。夏蓮老這個本子,我們上一代的人沒見過,台灣一般老人沒見過。台灣那個時候有,律航法師帶了幾本到台灣,台中蓮社印了兩次,瑞成書局印的,大概一次是一千本。在台灣流通不廣,因為一般是新的會集本,沒有人重視,沒有人願意看,不識貨。到李老師往生了,我們才大量流通,知道的人多了,讀的人都歡喜。所以要知道,我們這個福報多大,不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你怎麼可能遇到?我們遇到了,真信、真幹,真的修學,真求往生,這部經是我們的保證書,這部經是我們到極樂世界的通行證,都在手上。堅定信心,一絲毫不懷疑,決定得生。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