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259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九集)  2012/3/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5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零九頁第一行,「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這十七種莊嚴出在《往生論》,我們學到十三種,我們今天再從第十四看起:

  「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受用是我們每個眾生念念不忘的,受是享受;用,用現在的話,這就是生活。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受用,太多了,說不盡。在這個世間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物質上的受用,另外一類是精神上的受用,兩種受用我們都要求。現在一般人只享受到物質方面的受用,精神受用疏忽了,所以富而不樂、貴也不樂。貴是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人,有權有勢的人,富是擁有億萬財富的人,他們的生活不快樂。那是什麼原因?精神生活的受用缺乏。雖然有種種文藝表演,讓他們常常去欣賞,那依然是物質,沒有涉獵到精神。真正精神生活是智慧、是德行,這樣的生活遠遠的超越世間人的享受。

  在大乘法裡面,古人有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就是世間的享受、受用比不上佛法的享受。就像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指的是什麼?享受就是此地講的受用,是精神上的享受,是靈性上面的享受,這個高!超出世間太多了,別說人間比不上,天上也不能比。天有二十八層天,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比不上法喜、都比不上法樂。法樂在哪裡?法樂完全在修學當中你所體悟到的、你感受到的,教下常說煩惱輕、智慧長,這真快樂。真正達到煩惱輕智慧長,在世法裡面你也能得法喜。即使在現前的社會環境,你依舊每天生活在歡喜當中,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這種生活真正的幸福快樂。古諺語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爽朗、快樂,天天都是喜事,天天充滿法喜,樂此不疲。這個法喜從哪裡來的?接受佛陀教誨而來,讓自己的身心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融合成一體。這個裡頭真樂!如果不是真樂,誰肯幹?

  我們得不到法喜,這個地方講的佛法味,佛法的滋味你嘗不到,那是因為你迷在世間愛欲之中。愛欲兩個字,欲是真的,愛是假的,你那種愛在佛法裡面講是貪愛,就是貪,愛欲說穿了就是貪欲。貪裡頭沒有愛,自己以為有,錯了,不是愛,那是貪。為什麼?貪圖眼前七情五欲的享受。這個享受的時間很短,後面的果報決定是三途六道。現在人不相信有三途、有果報,不相信;實際上他也不是不相信,他半信半疑。只圖眼前、面前之樂,沒有想到明天,沒有想到後世,只圖眼前;後面,後面還沒到,那不要去理它。後面果報一旦現前後悔莫及,那真叫苦不堪言。

  極樂世界不一樣,人人都愛樂佛法味。為什麼?有人教。中國的古社會,教的人多,榜樣多,人人都知道修善積德,人人都懂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兩句話,我們把「家」換成一個「身」字,意思就更深刻,積善之身必有餘慶,積不善的身必有餘殃,不是病苦就是災禍。這兩句話是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說的,我們相信,夫子自己所說的,他老人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兩句話是遠古老祖宗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夫子用文字把它記下來流傳給後世。中國自古以來每個人都有這個概念,知道要修善、要積德,每一個家庭重視,每一位前輩重視,不但言教而且身教,做出榜樣給大家看。

  中國人對老祖宗的教誨疏忽了,是在清朝的晚期,慈禧太后執政,這個時候西方文化傳到中國來,中國人感到稀奇,由好奇產生了佩服、敬仰。老祖宗沒有教我們這些東西,認為老祖宗疏忽科學,認為老祖宗不懂科學,認為老祖宗不如外國人。對老祖宗那種尊重、敬愛,那個感情就淡薄了,這就疏忽了。雖然有人教,也有些榜樣,年輕人不相信了。我們老祖宗教人,對人要信實,對人要相信、要實在,但是科學教人懷疑。科學的懷疑是對一切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講的是這些懷疑。中國人體會錯了,把這個懷疑帶到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全都懷疑。晚清末年說的人還不少,聽的人、真幹的人愈來愈少;到民國來之後,講的人都沒有了,我們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西方的理念,全是西方的邏輯。這樣,我們祖宗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幾乎完全喪失殆盡,這個麻煩大了。

  今天西方科學發生問題了,造成社會混亂,地球到處的災變,束手無策,不知道怎麼好,沒有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西方有一些聰明人,到中國來找,到印度去找,向這些古老國家古文明裡面去找,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但是聖賢教育、古老祖宗智慧用懷疑的心態你找不到,必須是要用真誠、恭敬才能得到,今天找一個真誠恭敬的學生可不好找!一分真誠得一分利益,十分真誠得十分利益。即使今天發心,在古籍裡面去搜求,不具足恭敬心。依舊用懷疑的態度,找它來試驗試驗,看看有沒有效果。這屬於科學的精神,沒有通過實驗都存疑,不能完全相信;通過實驗證明,這才可以相信。

  中國東西有沒有證明?有。什麼證明?歷史是證明。可是學習中國歷史的人,展開歷史他是什麼觀念?這後人寫的,未必是真的事實。對歷史懷疑,於是對古人的智慧也懷疑。這個關口不能突破,我們要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尋求和諧盛世的出現,有一定的困難。好在中國歷史根柢深厚,淵遠流長,雖然疏忽了兩百年,還不算是很長的時間;換句話說,有恢復的可能,端在人為,看我們怎麼去做。讓社會大眾都來做,難,做不到;如果真有善根深厚的,三、五十個人沒有問題,這三、五十個人如果遵循老祖宗求學的心態、方法、經驗,一定有很好的效果。第一個,對古籍不懷疑,不容易做到。第二個,真誠恭敬心去學習。這個理很深,不是科學能探測到的,這是心性的學問。真誠到極處,中國人常講至誠感通,跟什麼感應?古人說跟老祖宗感應、跟佛菩薩感應,信仰宗教的跟神感應。有沒有道理?有。但是真正感應,那個通是什麼?是跟自性的感應,自性是真心。換句話說,一切問題不在外頭,外頭沒有問題,全在自己一個真心,真心覺了,問題就解決,真心迷了問題就一大堆。唯有真誠恭敬能夠開發真心,迷惑顛倒是障礙真心。現在有不少宗教在說,神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神性,這個話說得有道理,大乘經教也是這樣說法。

  所以,只要明心見性,他的受用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真的成就莊嚴受用功德。科學這種精神,這個理念、方法,自性裡頭的受用他永遠得不到。也就是,從內心他找不到東西,他完全從外面找,所研究的對象都是外面,他不研究自心;他們崇尚物理,並不重視心理。古聖先賢跟佛法,跟他們走的路子恰恰相反,佛法跟傳統都是向內,不是向外,向內求才真能解決問題。

  我們最近,看了美國夏威夷土著修.藍博士的一些資料,夏威夷古老的傳統有,他們現在用新的知識把它重新修訂。修訂之後,他們的理念完全從自心,肯定認為外面沒有問題,一切人事物統統沒有問題,問題全發生在自己念頭上。念頭不清淨,我心念頭不清淨,外面環境就不清淨。所以他們的方法是清理自己,把自己理念不善的部分,特別重視不善的記憶。你看到的事情、聽到的事情,接觸到所有一切不善,你統統把它儲存在心裡,他們叫下意識,在佛法裡面叫阿賴耶的種子,儲藏在這個裡面。你常常回憶,常常去想它,愈想愈煩惱、愈想愈生氣,這都是你自己找來的,與外面確實不相干。所以他的方法,把自己心裡面所有不善全部清理出去,最後讓你的心歸到零。零是什麼都沒有,這個時候你的清淨心得到了,清淨心生智慧。跟佛法講的道理,很接近。

  心不清淨,哪來的智慧!一天到晚念頭很多、妄想很多,他的生活就愈來愈苦,環境是愈來愈糟。他們雖然沒有講到明心見性,但是把自己的靈性大幅度向上提升,這是事實真相。確實提升他自己的靈性,真的解決很多問題。第一個身心健康的問題,家庭和睦的問題,事業成就的問題,居住環境安全的問題,他都能解決。全從自己內心,他知道意念能控制物質現象,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佛講得多清楚。這就是說,佛不承認外頭有東西,為什麼?一切法從心生,是從你念頭生的,你念頭善,沒有一樣不善;念頭不善,一個善你都找不到。

  所以,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各種行業裡頭他搞哪一種?他搞教育、他搞教學,用教學為手段,達到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目標。我們看到了要知道學習,真有效果。所以佛的法味濃,但是一般人沒嘗到。為什麼沒嘗到?他煩惱習氣太重,經聽了很多,也很歡喜,他依然放不下。不是不願意放下,他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這就是煩惱、習氣太重。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經教的薰習。薰習,最好還是接受老祖宗教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當我們不能放下的時候,要在經教上加強;能放下的時候,我們在修持上加強。修持上做什麼事?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做出榜樣給大家看,讓大家看到我們確實改變了;沒有學佛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學佛之後是什麼樣子,非常明顯的改變。這就是《還源觀》上四德第二句所講的「威儀有則」,我們做好樣子給人看。

  這個時候清淨平等覺現前,法喜充滿,真正生歡喜心,像這裡偈子所說的「愛樂佛法味」,愛是喜歡,樂是愛好。佛的法味,可以說世出世間一切味比不上佛法味,尤其是大乘,尤其是《無量壽》,《無量壽》的法味確確實實盡善盡美。「禪三昧為食」,養我們的身心,不需要飲食,是禪定、是三昧。禪就是三昧,三昧就是禪,用這個來養我們的身心。禪三昧生智慧,禪定功夫深,必定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下面第十五,「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這種正是我們現在所希求的。我們今天遇到困難,身心都有災難,心的難是妄想、雜念清理不完,無論是用什麼方法去清理,不但不能減少,好像天天在加多。我們知道因果報應,如果妄想雜念天天增長,這不是好事情,後果不堪設想。我們的念佛功夫不得力,障緣太多。障緣,別人沒有方法代我們,代替我們把障緣除掉,沒有人能做到,釋迦、彌陀也做不到。清除這些妄想雜念完全靠自己,佛法裡頭有個好方法,這個好方法,人得有福報才行,沒有福報你做不到。什麼方法?聽經、念佛、拜佛,如果給自己規定,一天拜三千拜佛,或者是一千拜。我有這個經驗。

  我初學佛的時候,跟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蓬,工作量很大。茅蓬一共住五個人,我那年三十一歲,年歲最輕,工作我一個人承當。三位法師,總不能讓他伺候我們,還有一位朱鏡宙老居士,七十歲了,老人。我在那裡做義工。茅蓬裡面都持午,晚上不吃東西,所以我每天要忙著兩餐飯,清潔環境、照顧這些大眾都是我的事情。每天懺雲法師叫我拜八百拜。住在茅蓬,晚上九點鐘睡覺,八點、九點就睡覺了,早晨兩點鐘起床。起床漱口、收拾大概半個小時,拜佛,拜三百拜,大概一個小時,我就得開始準備早餐。早餐,懺雲法師是北方人,喜歡吃豆漿,加到稀飯裡面。所以每天晚上用小碗泡黃豆、花生,這兩樣東西泡起來,第二天早晨,拜完佛之後,石頭磨子(小磨)磨出來,稀飯煮開,連豆漿、花生漿跟這個渣子統統倒在稀飯裡面,稀飯非常香,好吃。我也會醃幾個小菜,早晨佐餐。

  早餐完了之後,收拾乾淨,我讀書的時間就在那個時候,大概有兩個小時。懺雲法師指定我去讀《彌陀經疏鈔》、《要解》、《圓中鈔》這三種,《彌陀經》最重要的三種註解。教我把這三種註解的科判畫成表解,我對佛門的科判是在那個時候學到的。這一畫開之後,全經的經義一目了然,對於如來所說經教那個恭敬心就自然生起來。科判這門學問只有佛教有,其他地方沒有。從文字上來看,你了解這篇文字章法結構,從章法結構,你看到思想體系,真是大智慧。吃過午飯拜兩百拜,吃飯之後經行,運動、經行,經行之後拜兩百拜,然後就休息,晚上拜三百拜。所以,八百拜分三次,早晨三百拜,中午兩百拜,晚上三百拜。山上沒有電燈,點油燈、點蠟燭,所以睡覺很早。我在那裡住了五個半月,拜了十幾萬拜的佛,心就定了,非常好的一種修學方法。

  如果對這個法門了解了,深信不疑,拜佛、念佛就可以了,不必要聽經。聽經是什麼?我的信心跟願心都達不到標準,有疑惑。所以經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破迷開悟,用意在此地。斷煩惱、消業障,用真誠恭敬心拜佛是最好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做。所以這麼一個環境,還得有人照顧你生活,這是大福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每天拜一千拜、二千拜、三千拜,到時候有人給你煮飯,有人給你洗衣服,有人來照顧你,這福報多大。這種修行方法,一年抵得你一般修五年效果都不止。我們看到古人用這個方法,三年開悟的很多,為什麼?他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從三昧他就開智慧。確確實實把煩惱給拜掉了,業障給消掉了,災難就沒有了。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永離身心的煩惱,不但煩惱能消除,習氣都會改掉。你享受法樂常無間,常是永恆,無間是不會間斷。

  自己修行成功,自己災難化解了。淨宗是大乘,自己業障消除了,要常常想到別人,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三處。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我們今天修迴向,我們把迴向菩提落實在迴向阿彌陀佛,感阿彌陀佛的恩。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之所成就,他為誰?我們要直下承當,他為我,這個感恩的心才真切。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是為了度我的,是為了幫助我成佛的,不是為別人,為別人是附帶的,為我是主。要有這個心,才能跟佛感應道交。真正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拜佛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其他統統都不想。諸佛不會怪你,為什麼?禮拜阿彌陀佛,所有一切諸佛統統禮拜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彌陀佛是自性佛,一切諸佛不離自性。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心專注在阿彌陀佛上,一切功德迴向阿彌陀佛,迴向一切眾生、迴向實際理體,實際理體是自性。普賢行願末後就是「普皆回向」,普皆迴向就是迴向實際理體。我們的心量就拓開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清淨平等覺就現前。所以這個方法真的是好方法!

  黃念祖老居士晚年病重,註解完成了,他的願圓滿了。他持名念佛,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也是把心裡面的妄想、雜念統統清除掉。十四萬聲佛號,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半年他往生了,給我們做示範。他修行認真,遇到是好老師、真善知識,所以他得受用。我們學佛的際遇比不上他,但是能彌補,遇到這部《無量壽經》集註,這個功效可以跟他相等,問題我們是不是真幹,真幹決定有成就。「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這消災免難,消災免難真的看破、放下、真幹。

  再看下面第十六,「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這是《往生論》上的一首偈。義是如理的思惟、如法的修行。大乘善根,這是理。世法善根,無貪、無瞋、無痴,叫三善根。對我們現前來講,我們還得加兩個進去,不能傲慢、不能懷疑。大乘教常講的貪瞋痴慢疑,這五個是什麼?根本煩惱,再加一個惡見,六個根本煩惱,這是世間所有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的。我們把這五個根本煩惱翻過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瞋、不懷疑、不傲慢、不愚痴,那就是大乘善根界。佛法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定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這是一定的道理,世間善你都做不到,你怎麼能修出世間?出世間的善法只有一個,精進。精,精純不雜這叫精;進,只有進步,沒有退步。也就是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就是精進。

  我們修淨土,全心全力專注在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上,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決定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決定求生淨土是專願,我只有這一個願望。家親眷屬,你喜歡的人、親愛的人,希望將來永遠在一起,那就勸他念佛往生;如果不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不可能永遠在一起。為什麼?各人的業力不一樣。這一生造的一樣,過去生中不一樣,在六道裡頭隨業流轉。人死了之後變成魂魄,我們一般講中陰身,在中陰身,對於情執自然就淡薄了。如果到鬼道去了,到鬼道裡去投胎,對於世間過去的事情就很淡薄。除非少數情執非常重的,大多數都淡薄,過去就算了,像作夢一樣,夢醒了不再想夢中之事,很淡薄。我們要明瞭。所以眷屬裡頭,確確實實只有法眷屬是真的,法眷屬之真,決定同生極樂國,這是真的,不能同生極樂國,就不是真的。

  「等無譏嫌名」,等是平等,清淨、平等,沒有譏嫌。這就一定要懂得佛法,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他們走的這條路叫戒定慧,這是共同的法,真正覺悟的道路,持戒、修定、開慧。持戒從哪裡做起?為什麼我們今天這個持戒它有名無實,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把扎根的教育疏忽了,沒有受到這個教育,所以沒有根。我們今天學佛都是半路來的,插進來的。半路來插根,插來的時候問題就很多,為什麼?已經養成許多不好的習氣,很不容易除掉。所以《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多看,《沙彌律儀》多看,把它當作早晚功課,一天至少要看一遍。好在文字都不長,《弟子規》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感應篇》大概一千五、六百個字,不耽誤很長的時間。《十善業道》稍微長一點,我有個節錄的本子,不到六百字,五百多字,那就可以了,便利我們每天去讀誦,奠定基礎。《沙彌律儀》,蓮池大師有節錄的本子,那文字就大幅量的減少了,便利我們朝暮課誦。每天至少,或是早晨、或是晚上,至少要看一遍,養成習慣。常常生懺悔心,許多都沒做到。

  鼓勵年輕人真幹,希望他們將來的成就超過自己,一定要有這個心量,否則的話一代不如一代,佛法就滅亡了。後人都能超過前人,佛法會興旺。這個心是菩提心,這個念頭是大功德,希望別人超過自己。如果這個裡頭有嫉妒障礙,那罪過無量,將來果報肯定在三途。不希望別人超過自己,這叫滅佛法;希望後人超過自己,這是復興佛法。這個念頭重要,善法、不善法從這裡分別。我從小就希望,我在這個世界是最低級的標準,人人都超過我。這個想法好不好?好!別人造福,我來享福,怎麼不好?人人超過我。如果我都超過別人,我天天累死了,我造的時候別人享福;人人都超過我,他們造福我享福,好!我這一生沒有嫉妒心,我對於比我強的人我讚歎、我歡喜。

  譏嫌名,舉兩個例子,一個女人、一個根缺。這是在過去的社會,現在沒有了,過去社會有。為什麼?過去社會,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子出家的少,現在女子出家的多,男眾出家少。黃念祖老居士曾經告訴我,他說現在社會顛倒了。從前社會,念佛修行成就的人順序,成就最多、成就大的出家男眾,其次出家女眾,第三個在家男眾,第四個是在家女眾。現在不一樣,恰恰顛倒,現在學佛成就第一是在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出家女眾,第四出家男眾,現在恰恰顛倒。可是,真正學佛的人心地清淨平等,沒有譏嫌之名,也不會墮在二乘,二乘是聲聞、緣覺,不會墮在這裡頭。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極樂世界,女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變成男身,根缺的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都不缺了。極樂世界真是平等無譏嫌,真是大乘善根界,我們一定要發心往生。

  最後一條,「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這不得了!這是大圓滿,「偈言:眾生所願樂」,這個字念要,樂是愛好、喜歡的,「一切能滿足」。換句話說,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滿你一切所願。一切所願當中,大概每個人都想到,我生生世世父母家親眷屬,能不能都到極樂世界來?能,你只要有這一念就行。為什麼?這些是跟你有緣的人,而且緣特別深,你就能夠用應化身去度他。需要的時間長,這應身,時間不是很長,化身,沒有不能得度。家親眷屬,大概這一生的父母、祖父母知道,祖父母以上的沒有見過面,都不知道。可是到了極樂世界,生生世世父母、家親眷屬統統知道,你沒有障礙了。跟你有緣的人,有善緣的人、有惡緣的人,無論善緣惡緣也統統得度。古諺語有句話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往上面去九代祖先都生天。這是什麼?福報大,一子成佛;要一子往生,可不止九祖了。一切能滿足,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福慧究竟圓滿的一個道場,你生到這個裡面,那也就是你一切福慧統統圓滿。跟你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度,這還得了!這個功德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真正不可思議。這一句莊嚴功德成就,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這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思議。

  我們看經本,「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種是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西方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總結他的大願,所以極樂世界有這樣殊勝莊嚴。「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這成佛了。前面第一種是他五劫修行四十八願業力成就的,這個業純淨純善,不為自己,都是為苦難眾生。第二種,法藏菩薩成佛了,住在極樂世界,攝受十方一切往生的這些菩薩們,「善住持力所攝」。念老為我們解釋,「乃由彌陀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之功德威力所攝成」。這一句含義無盡的深廣,我們應當要學習。

  最善住持,住是安住,持是保持。阿彌陀佛的國土無比的超勝,超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它永遠保持,最善住持。他用的是什麼方法?用的是什麼理念?方法、理念都出自於三種真實,真實智慧、真實之利、真實之際。應該把真實之際放在第一句,為什麼?那是真心,真實之際是真心,就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我,自性清淨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自性清淨心就是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用的是這個心。用這個心,生出大智慧,真實智慧,大慈悲,這是德行,教化眾生。極樂世界彌陀講經說法沒有停止的,教不厭、教不倦。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土這些眾生,我們常說的都是講凡聖同居土,這些往生去的人,在極樂世界學不厭、學不倦。為什麼?快樂!聽佛講經說法無比的快樂,他是在享受。所以,古人把講學、講堂稱作什麼?法宴,宴會,他叫它法宴。多快樂,那享受,真的叫法喜充滿,欲罷不能,不想下課,沒有下課這個念頭。

  真正嘗到法味了,任何一法裡面都含攝一切法。我們在佛經上看到的,極微之微那個微塵裡頭,那裡頭有世界,有諸佛剎土、有華藏世界,無量無邊際。微塵沒放大,世界沒縮小,這不思議境界。微塵裡面見到世界,那世界裡頭又有微塵,那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中國老祖宗說過兩句話,「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外跟無內這是《華嚴》境界,不思議的境界。《華嚴》十玄門說到,《無量壽經》裡頭也有十玄門,所以它跟《華嚴》是一不是二。

  這個最善住持我們要學,怎麼落實?賢首國師給我們講的四德就行了,四德很清楚、很簡單。其實他的四德,跟彌陀四十八願、跟普賢十大願王完全相同,同等的功德、同等的成就。要把它歸納成一句,給諸位說就是佛號,阿彌陀佛,圓圓滿滿含攝在其中。法藏的善根我們要學,因地;果地上,最善住持要學,教育。為什麼佛教學能產生那麼大的攝受力,讓人聽到了生歡喜心,欲罷不能,永遠想聽下去,沒有厭倦的時候,這原因在哪裡?他所說的他全做到了,就這一句話。我們所講的自己沒做到,別人聽久了就厭煩、就離開了,不想再聽。如果你所說的都能做到,它就有攝受的力量。

  我們在光碟上看到這些年國內很多的論壇,其中胡小林的報告最能攝受人心,大家都喜歡聽他的,什麼原因?他做到了。他所說的全是他自己親身體驗的心得報告,所以能感動人。說得再好,你沒做到,不是你親身的體驗,那個攝受力量就要降等。佛跟法身菩薩說法,人家做到了,妄想、分別、執著真斷了,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力,確實能在他演說當中表演出來,這是最善住持。阿彌陀佛最善住持上還加個無上,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今天我們相信,每一個國家領導人,都希望把他自己的國家治理成為全世界模範的國土、最好的國土,都有這個意願。到哪裡去學?《無量壽經》上有,《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他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向他學習,就能治國、能治家、能修身、能養心性,這個裡頭大學問!

  再看下面,「又十七種功德成就中,第一為莊嚴清淨功德成就」。這第一句重要,換句話說,後面十六種全是清淨功德流出來的,清淨功德是個根!「《論註》曰」,這《論註》是曇鸞法師註解的,「此清淨是總相,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淨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無窮是講生死。「如尺蠖」,尺蠖這個小蟲我們常見的,在有樹木的地方都常看見,就是「屈伸蟲」。「如尺蠖循環,如蠶繭自縛。哀哉眾生,顛倒不淨。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這個清淨莊嚴功德就是極樂世界。所以,這一句顯示出法藏菩薩無盡的慈悲。他為什麼要去參學、考察一切諸佛剎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以究竟圓滿真實功德,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妙土。法藏成佛住在這個地方,教化十方一切六道眾生,有緣的。有緣是真正發心求生極樂世界,這是有緣的。幫助他們在一生當中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證得究竟圓滿無上菩提。這是阿彌陀佛的本心、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一絲毫為自己,全是為別人、為眾生。

  我們知道這些事情、明白這些事情,這叫知恩,知恩才會生報恩的心。怎樣報恩?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真報恩者。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是真來報恩的。滿足阿彌陀佛的願望,阿彌陀佛就是歡迎你到極樂世界,在這個地方接受他的調教,把煩惱習氣斷盡,過去、現前業障消乾淨,證得圓滿的佛果。彌陀就這麼一個願望,除這個願望之外什麼願望都沒有,心地清淨、平等、正覺,我們不能不知道。《論註》裡面說得好,這清淨是總相,佛就從清淨這個地方生起的一切莊嚴清淨功德。他看到三界,三界就是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是虛偽相,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經上告訴我們,執著放下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可見得六道是假的;妄想、分別放下,四聖法界沒有了,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的。四聖法界樂多苦少,六道輪迴可以說沒有樂可言。樂是什麼?苦稍微停一下,你覺得有樂,其實沒有樂,樂是假的,苦是真的。真的是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雖是真的,不究竟,真正究竟是常寂光淨土,圓滿究竟。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處的這個境界是虛偽的,是輪轉,就是輪迴的,是無窮,無窮生死,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下面舉的這是比喻,像尺蠖小蟲,屈伸,屈伸在循環,牠在那裡爬行。如蠶繭自縛,蠶自己吐絲,結成一個繭,把自己藏在裡頭。從蠶變成蛹,從蛹就變成蛾,像蝴蝶一樣,牠在裡面蛻變。說明都是無常的。哀哉眾生,這是感嘆,顛倒不淨。六道嚴重的染污,今天是染污到極處,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法藏比丘慈悲,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不虛偽、不輪轉、不生死,這到哪裡去找?只有法性土有。沒有捨棄阿賴耶決定找不到,只有把阿賴耶放下,轉八識成四智,這才能實現;轉八識成四智,就不顛倒、不輪迴,不再有生死了。這個境界是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一般凡夫修到這個境界真難,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叫無量劫。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凡夫修行有進有退,進得少,退得多,所以成就就非常非常難。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雖然他講的佛法通世間法,世出世間法同一個道理,都是在遇緣不同,遇到善緣你會走進一步,遇到不善緣又退回來,進得少退得多。所以修行,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都是無量劫。

  每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要斷煩惱、都要消業障,對六道眾生來講,這大難大難!彌陀慈悲到極處,他用這個方法,不需要斷煩惱,不需要消業障,叫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消業障、斷煩惱,佛力量加持你,讓你能很快做到。想出修行方法是妙極了,用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又就是自性的德號。諸位想想這個號的意思,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哪尊佛不是無量覺?佛佛皆是。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名號裡頭含義可不得了,含義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叫無量覺,這是阿彌陀。

  我們修這個法門、念這個佛號,有沒有把一切眾生看作一體?還是沒有。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在此地。真正看成一體,我們的心、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相應,這相應,就得阿彌陀佛神通道力加持,極樂世界無量無邊的功德現前可以得到;雖然不是圓滿,解決現前問題是足夠了,智慧、方法、神通、道力,足夠了。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這個處就是極樂世界;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這個此就是指此地所說的十七種功德。「今經曰: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正因此功德成就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