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251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一集)  2012/3/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5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九十五頁,倒數第七行,從後面這一句看起:

  「又阿字,有義。一心體相,本有不生,無滅盡故」,阿裡頭有這個意思在。這個意思是什麼?就是宇宙之間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現相,當然也包括了作用,體相用,像《華嚴經》上講的「大方廣」,這是本有,自性裡頭本有。不生,它不是造作之法,它是自然的,體是自然的,現相也是自然的,作用還是自然的。沒有造作就是不是有為法,它是屬於無為法,所以本有不生。不生當然就不會滅,所以不生不滅。

  「彌」這個字有空的意思,「一心諸法,自性不可得故」。體是空的,相也是空的,作用當然也是空的。相怎麼是空?現在我們看了科學報告,特別是量子學家,全是一種波動的現象。波動有沒有?波動不能說它有,為什麼?頻率太高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看法?一秒鐘裡頭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波動是生滅的現象,起來、滅下去,時間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所以說它是空相。《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法」,這一切法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無論世間、出世間,統統包括在其中,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彌勒菩薩說了一個數字,一千六百兆。今天科學的報告沒有講一千六百兆,它講大概一千兆一秒鐘,有這麼快的波動現象,彌勒菩薩講的是一千六百兆。這個就是空義。

  一心,就是念頭,我們念頭的波動,諸法是物質的波動,全是波動現象。自性不可得故,沒有辦法控制。彌勒菩薩說得好,說「念、識極微細,不可執持」,這個不可執持就是空的意思,你沒有辦法掌握它,甚至於你無法體會到它。一般人決定體會不到,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這樁事情,大乘經裡頭常說的,誰能看到?八地以上。大乘教裡面,把禪定的功夫分成五十二個等級,淺深不同,五十二個等級,最高的五個等級能看到,那是多深的禪定功夫!不是我們不能看到,是我們的心不夠清淨。清淨到極處,你才發現這種快速、極其微的波動現象。所以大乘教裡面講空、講有幾乎是一個意思,有是真有,它不空;說空是什麼?雖然有,你看不到,你六根都接觸不到,所以說它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確實有兩個意思,兩個意思真的也就是一個意思。

  「陀」,陀這個字是「不空」的意思,「一心諸法,本來法身功德,無斷絕故」。法身就是法性,它沒有形相,它能夠現一切形相。它本身絕對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但是這三種現象都是它變現出來的。所以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真正懂得這個事實真相,你說有,對,你說無也對,說空也對,都對。如果你對它不了解,你說什麼都不對,你說空不對,說有也不對,為什麼?你不了解它的真相。了解它的真相,你說什麼人家知道,你是從體上說、從相上說、從作用上說,都講得通,都對的。這是宇宙的奧祕,是諸法實相,真相如是。所以,文字裡頭用一心諸法,你看這個句子用得多好。一心是起心動念,諸法是所有物質現象,包括自然現象,都在諸法裡頭。本來法身功德,沒離開法身,本來不生,本無斷絕。

  這個阿字裡頭有這麼多意思,後面還有。「又阿字,因義。佛界眾生,因一心覺,因一心迷故」。佛界是一心覺,眾生是一心迷,沒離開一心。一心有迷悟,悟的時候是佛界,迷的時候眾生界,迷悟不二。所以,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在在處處顯示這是一體,迷悟不同而已。悟是自性悟,迷也是自性迷。一念不覺,迷了,一念覺就悟了,根源都在這一念。什麼時候一念?當下一念,不是過去、不是未來,這個一定要知道。過去、未來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當下這一念。這個當下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一念。一秒鐘已經過去一千六百兆個念頭,這個裡面的一念叫當下。真有這回事情!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是當下一念,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頭,也是當下一念。一念覺了,念念都覺。

  我們今天這一念在什麼狀況之中?在覺跟迷的當中,一念好像是覺了,可是立刻就迷了。覺跟迷沒有離開那一念,就在那一念裡頭。為什麼聽經聞法好像是覺了?這是覺得不徹底,不是徹悟。徹底,它就不迷了;不徹底的話,好像是彈簧,它有個反作用,你給它提起來,它立刻就回去了。我們的情形就是這樣的。把它拉起來,它不回去,那就是永遠覺悟,徹悟了。這一拉,立刻它彈回去,我們在這個狀況之下。這什麼原因?迷的時間太久,迷得太深,所以明明知道,怎麼又會回去了!這種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就想到,這是我們的功夫不夠,要有信心,加緊努力。

  八萬四千法門,唯此一門無比的殊勝,持名念佛,它有很大的力量。這一大段都在講阿彌陀佛名號,名號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執持名號,不要去想它,決定沒有疑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直念下去。名號裡面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我們都能夠攝受到,現在人講吸收,都能吸收到,幫助我們徹悟。不徹悟也沒關係,不要去求徹悟,求徹悟,那個求的念頭是個錯誤念頭,是障礙,不要去求。譬如生病的人,病很重,這個病要命。如果你不去理會它,根本不要在意,就是不要把這樁事情放在你心上,這叫不在意。意裡面只有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一個月、二個月自然就好了,病就沒有了。這就是現代科學家所說的「以心控物」,我們的意念決定能控制物質現象。我們做不到,就是我們在這方面功夫不到家,我們還把這個病念念不忘,或者是怕病變重了,或者是希望這個病好。你看看,你都沒有離開,意沒有離開這個病,所以這個病去不了。意裡頭沒有病,你的身體就沒有病。你在意不在意!這句話要真正把它聽懂,在意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不能在意,意裡頭有這個東西不好!

  世出世間一切法用什麼心態來對待?隨緣,恆順眾生。這個眾生是廣義的,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自然現象是眾生,心理現象是眾生,物質現象是眾生。眾生的範圍包括太大太大了,虛空法界都是眾緣和合而生。恆順眾生,人事環境隨順它,物質環境隨順它,自然現象隨順它,都不要在意,妙就妙在這一招。意裡面只有阿彌陀佛,真正能做到,你得大自在。很多人說有災難,要不要想到我怎麼樣避這個災難?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你意裡頭沒有災難,你要避它幹什麼?如果還要來有應對這個災難,我們意裡頭沒有離開災難。那災難真來了,我雖然沒有想它,災難真來了,我什麼準備也沒有,怎麼辦?到時候沒有水怎麼辦?沒有糧食怎麼辦?沒有衣服穿怎麼辦?到時候佛菩薩都給你送來了,你真的沒事。虛雲老和尚朝山,病倒在曠野,一個人也找不到,你看文殊菩薩就來了,把他照顧很周到。一個星期、十天病完全好了,他又可以繼續去朝山去。我們沒有這個信心不行。虛老和尚有感應,只要我們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在意,阿彌陀佛就念念都照顧我們。

  我們是得佛菩薩照顧好,還是自己想方設法來準備迎接災難好,哪個好?災難真的來了,我們怎麼想還沒想周到,還有沒有想到的地方。所以想來想去還是讓佛菩薩照顧的好,他來照顧無微不至,我們自己別操心。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這個重要!不可以有絲毫懷疑,不可以有絲毫執著,真正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當然最好的意念,我一心一意專求往生。到時候佛不讓你往生,不帶你到極樂世界去,那是什麼?那就是佛賦予你的任務。佛認為你還可以幫助災難之後的苦難眾生,你得留下來,行菩薩道。不是這個理由,沒有必要再住在世間。這個道理要懂,不能不懂。所以這段講的意思好,一念覺是佛界,一念迷,眾生界。

  「彌字,行義。斷人法二我,證生法不空,至佛果故。」彌是有行的意思,阿是因,彌是行。行怎麼樣?斷就是放下,人我,就是自己,知道人我是假的,法我也是假的,人跟法都是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講得很徹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相前面兩個是我相,後面兩個是法相,人法都不可得。人法從哪裡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從念頭來的。念頭也是假的,《金剛經》的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就是念頭。見,能生能現,我法是所生所現,能所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放下要放得徹底,念頭都沒有了,這就是佛的境界。難,真難!佛有善巧方便,讓我們心裡頭留一個念頭,一切念頭放下,留一個,這一個就是阿彌陀佛,那就方便太多了!心裡頭只有這一念,其他的雜念全放下,四相、四見統統放下,只有阿彌陀佛,你決定往生。生到極樂世界你決定成佛,為什麼?四相四見放下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實報莊嚴土。你不會在同居土,也不在方便土,你在實報土,為什麼?你有金剛般若智慧。

  彌,行義,行是修行。斷人法二我,真放下了。證生法不空,生空、法空是從體上說的,生是眾生,法是諸法,生不空、法不空,這是從相上看的。相有性空,空有是一不是二,空是真空,有是假有、是幻有,佛經上也稱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所以空、有還是一個意思,你看得都沒錯,這叫佛知佛見,這條道路、這個行法通佛果故。

  「陀」這個意思是「果」的意思。「示」,示是顯示。「不二」,不二就是一心、就是一如。整個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給你講真相就是不二,就是「一心如如理智」。誰看出來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看出來。看出來的人,所以在一切諸法當中,上到佛界,下到阿鼻地獄,決定不會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什麼境界?惠能大師開悟所說的第四句話,「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句說的是什麼?是自性本定,自性從來沒有動搖過,沒有起心動念過。沒有起心動念就是一心如如理智,理智是一不是二,從體上講叫理,從相上講叫智,是一不是二。所以說萬法如如。

  一切法,特別是眾生,這眾生是廣義的,眾緣和合而生,所現的相不同。不是自性不同,自性完全相同,而是什麼?迷有淺深不同,所以導致相就不一樣。迷得淺一點的人,天人;迷得深的,三途,他們的相不一樣。圓滿覺悟的,是實報土裡面佛的報身,圓滿覺悟的相。世尊在《觀經》上告訴我們,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這就是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是說的這個相,德相。德是功德,我們現在講能力,沒有一樣不是自性本有的,除自性本有之外一樣都沒有。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真懂,心就定了,不會再到心外求法,心外沒有法,心外求不到法。向心外求,求到的還是自性本有的。自性裡面的德能、相好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就是諸佛菩薩為什麼要我們明心見性,道理在此地。你對外求求不到,對外求全在造孽,所以佛教人向內求,向你心性當中求。求財、求名、求利都向自性,自性是真因。你如理如法的求,果報自然現前,那些果報都是自性裡本有的,是你求得的,因為你不知道明心見性。如果知道明心見性,可以完全得到,不要零零碎碎去求,圓滿得到,你就一心念佛,念佛幫助你明心見性。到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成佛的?還是明心見性。這個早年我們年輕,不知道。

  我在李老師那裡,沒有出家之前跟他一年三個月,我一年三個月學了什麼東西,我給他一篇報告。我的報告是表解,是畫了個圖,表解。老師看了之後,加上個箭頭,他說圓滿了。那個箭頭是什麼?我一個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邊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到西方極樂世界,這邊是明心見性。老師把那裡畫了個箭頭,到極樂世界,這個箭頭指著明心見性,他說這就圓滿了。我就少了那個箭頭,兩個說出來,沒有把它連起來,他畫個箭頭連起來。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還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原來如此。

  「是則佛果故」,證得妙覺果位。「如是差別法門,即名字相。又如是字相」,這名字相,「互無定相」,互是交互,就是交叉的作用,沒有定相。所以,一個字、一個形相確實裡面含無量義,字字無量義,句句無量義,怎麼個講法?諸佛菩薩講經說法完全是因人施教,你是什麼程度就給你用什麼方法來講,你程度淺,講得很淺;你程度深,也講得很深。有淺深廣狹,義理純真無妄,簡單說,說到這理沒說錯,很深的給你說,也沒說錯,妙不可言!所以法稱之為妙法,妙在哪裡?就在此地。我們怎樣接受這個妙法?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說得好,我們的接受必須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你一聽,開悟了。我們今天開不了悟,這三個相都沒離,我們執著名字相、執著言說相、執著心緣相。心緣相是什麼?我心裡想這個字什麼意思,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那不是佛的意思,是我的意思,用我的意思來解釋佛的意思。我是凡夫,佛也變成凡夫了。這問題不是小問題,是大問題!今天我們用這個心態去研究佛教,佛教全變成世間法。經文沒錯,統統把它變成世間法的解釋。佛學研究院、佛學研究所不都是這樣的嗎?這種事情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看到了,我們就曉得,啼笑皆非。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跟《大論》(《大智度論》)裡頭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兩句話太重要了!佛法要什麼人說?修行證果的人說,他就說得不錯。世間再聰明、再智慧他不能解,他講是他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是什麼意思?佛沒有意思,妙就妙在這裡。佛因為沒有意思,所以經裡頭含的是無量妙義。真正修行人,他修行到一個階段是一個階段解釋,他看到這部分,他再提升,他又是個解釋,他不一樣的,但是淺深都沒有解錯。好像我們導遊介紹你一個宮殿,在外面看,我給你講的,外頭看,你都看清楚了;走進裡面看,我再給你又深入一層的講,也沒有講錯;再往裡面去,又沒有講錯,是這個意思,你體會到這個意思。那個不是修行人他給你講,他沒去過,給你講全是他自己想像的意思,不是事實真相。現在到哪裡去找個真正修行人?

  我們講念佛,念佛的功夫也分為四等。第一等就是天台大師講「名字即佛」,他講的是自己意思,不是佛經的意思。第二是真修行人,有一點功夫了,「觀行即佛」,我們常講的功夫成片,他有心得,他給你解釋得沒錯,表面這一層。像觀光,在還沒有進大門,介紹你這個宮殿,給你講解。事一心不亂,入門了,這就進去了;理一心不亂,登堂入室了,徹底明白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佛法的難處。很多人問我,正法恢復要多長的時間?我給他說,我的估計至少兩百年。在這段期間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養我們學習的態度,現在不講深入,得多少,是求學的態度。態度如果正確,真正念佛,決定得往生,往生就得到了保證。態度是決定不能懷疑。今天人受了科學洗禮,科學頭一個就教你懷疑,這個你就入不了門。聖賢教育是心性的教育,心性裡面最重要的第一德就是信。你看中國人講五德,仁義禮智信,信德是基礎,信要沒有,全部沒有了。現在人學了科學,什麼都懷疑,對祖宗懷疑、對父母懷疑、對聖賢懷疑、對佛菩薩,沒有一樣不懷疑,這麻煩大了!這怎麼能入門?入不了門。

  如何來示現?我們學老祖宗,我們真信,我們不懷疑。我們把信心建立,對佛菩薩不懷疑,對老祖宗不懷疑,對現在科學、哲學也不懷疑,對任何人都不懷疑。為什麼?我們相信佛的一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相信老祖宗的一句話,「人性本善」,我們的信心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個信心建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真信。你不信,我信,我用信心來讀經、來學佛,你用懷疑讀經、學佛,我們兩個人結果不一樣,我們兩個人人生不一樣。真有信心的人,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活得快樂,幸福自在!真正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快樂無比,於名利、富貴榮華毫無關係。人生最高的享受,肯定是立足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知足常樂!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人生最高的享受。煩惱,我們不說天天,年年減少,智慧年年增長。雖然是布衣,一個小百姓,無足以道的這麼樣一個身分,可是智慧現前,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講的性相、理事、因果都很清楚、都很明瞭,人怎麼會不快樂?怎麼會不幸福?

  自己得到了,那有一樁大事,如何把正法傳下去,一生不求多,能傳一個、二個就行了,這個燈火不滅。希望下一代認真努力,在我這個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要把這個道理,道傳下去,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就開花結果,正法才能發揚光大。我這一生看到不可能。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禪宗,迦葉尊者這一派,拈花微笑,他看不到,一傳一個;二祖慧可,慧可一生也傳一個,僧璨;傳到第六代惠能,這才發揚光大,惠能一個人傳四十三個人,前面都是一代傳一個的。禪宗弘遍全中國,到第六代!我們的傳統文化、大乘佛法斷掉了兩百年,兩百年大概也有五、六代了,再恢復沒有五、六代不可能,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好、學好,只希望能傳一、二個人,二、三個人。不要再有貪心,貪心恐怕沒有這個緣分。盡心盡力的做,這無量功德,真正叫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是真的,弘法利生是附帶做的。

  傳人到哪去找?找不到。不必去找,佛度有緣人,有緣自然來了。佛菩薩當增上緣,會把我們這些人拉在一起,往往是自己意想不到的。傳人能不能成就,就看他能不能吃苦、能不能持戒,這兩個是先決條件。能吃苦、能持戒,他一定有成就。煩惱、習氣不能放下,他就有障礙。煩惱、習氣一定要放下,千經萬論,佛是處處提醒我們,念要純正,沒有自己的私心。有一念私心,有一念貪著,往往就毀掉了,全功盡棄,真可惜!所以不能沒有智慧,要有智慧就得放下,不放下沒有智慧。放下之後,還要能恆順眾生,恆順眾生一定要保持隨喜功德。隨喜功德什麼?不變。隨緣隨著變就完了,要隨緣裡面學不變,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我們再往下面看,「又如是字相,互無定相。如帝網珠,不可取捨。一心平等,不可得故」。這個意思講,世出世間一切法可以受用,取是什麼?取是佔有,不能有佔有的念頭,為什麼?佔有不到。我們想佔有這個念頭起來,控制的念頭起來,我掌握的念頭、我支配的念頭,這個東西起來了,你就想彌勒菩薩這句話,「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就想這句話,你的妄念就會斷掉。這句話說什麼?說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論世出世間一切法,它存在的時間就是那一念。這個一念多長?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次的那個一念。一千六百兆個一念集合起來才一秒鐘,你怎麼能得到?包括我們身體肉身的物質現象,我們起心動念的心理現象。這是給你講真相,真相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叫真相,這就是經上講的實相,諸法實相。所以《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一切法裡包括佛法。所以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都要放下。為什麼?佛法還是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裡頭的一念,你掌握不住。能所皆空,了不可得,要知道事實真相。

  像我們今天看電視的畫面,這個畫面在屏幕上顯示出來,一秒鐘波動多少次?比彌勒菩薩所說的差得很遠,所以它是個假相,念念不可得。這是佛教給我們放下的道理,為什麼要放下?它不是真的。什麼東西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大般涅槃是真的。大般涅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這個東西是真的,永恆不變。學佛終極的目的就是回歸大般涅槃、回歸自性;念佛人到最後是回歸常寂光、回歸實相,這就對了。最後這兩句話,一心平等,不可得故,這兩句話重要,我們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這種心去念阿彌陀佛。現前我們所希求的就是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知道這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就要捨,六道不可得,十法界不可得,一切諸佛剎土都不可得。阿彌陀佛邀請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去。

  「又曰:是故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這個話真的,一點不假。唱阿彌陀佛,這是教我們平常念佛。念佛滅無始重罪,古大德告訴我們,至心,就是真心、真誠心、恭敬心,念一聲佛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人聽到了,這話太過分了,那怎麼可能?這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了解了,就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問題我們肯不肯相信?我們自己知道罪業深重,但是怎麼樣?不念佛,重罪消不掉。你要了解這句話的時候,我的重罪,無始劫以來的這些重罪可以消掉。真正一心念佛,這一句佛號是你用真誠心去念,這個心不懷疑、不夾雜,用真心不是用妄心。一聲佛號,它跟自性相應,一聲佛號一聲心,這是真心,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哪有罪業?今天科學所講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能消八十億劫重罪,我們今天身體上有這些疾病當然可以消得了。

  今天念佛的人身上還帶著有病,那是什麼?不會念。雖念這句佛號,聲聲佛號都破壞了,有懷疑、有妄想、有夾雜,心不專注,所以效果不彰,不明顯。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沒放下,事上沒放下沒有關係,心上要放下,最重要是心。有人認為,這事這麼多,我還是避開,到深山裡面去,找個小地方自己去念佛。可是心裡還是想前想後,還是念念不忘,沒用。每天工作,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那個人成功了。心上真沒有,我們講不在意,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你就什麼事情都沒有;放在心上就錯了。真的法是心法,不是色法,色法事事無礙,理事無礙。

  經題上明明白白的教導我們「清淨平等覺」,這是什麼?這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沒有懷疑、沒有染污;真心是平等的,沒有高下。阿羅漢就得到清淨心,菩薩得到平等心,平等比清淨高,最高的是覺,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修行,修的什麼?就這五個字,先學清淨,再提升到平等,再提升到覺。只要得清淨心,你就決定得往生,經上講得很多,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取得淨土真正的條件。清淨心生方便有餘土;平等心生方便土裡面上輩往生,清淨是中下輩;覺了,生實報莊嚴土。那我們就知道了,凡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的,清淨心沒得到。誰的心清淨?西方極樂世界的標準,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得清淨心。所以方便有餘土有三輩九品,哪些人往生的?我們用華嚴圓教,初信到十信,生方便有餘土。十信位以上,這是初住,那實報莊嚴土,是明心見性,這些菩薩叫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們無明破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根在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功夫。

  我們念佛人,會念的人,他就常常用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了,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起心動念打掉;分別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分別心打掉;執著起來了,阿彌陀佛,把執著打掉,就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心裡起了貪瞋痴慢,阿彌陀佛,打掉它。這個方法妙極了!外面這些外緣、誘惑,它對著我來了,我怎麼辦?我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做擋箭牌,全部把它擋住,它不能傷害我。這叫會念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管用。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念久了,功夫成就了,不念也起作用,這樣的功夫叫觀行即。煩惱並沒有斷,但是煩惱一現前,功夫提得上來,能起作用,這叫功夫成片。這是一心不亂裡頭最淺的,也可以算是一心不亂,很淺顯的,事一心,決定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這種人,功夫也有高下不一樣,功夫高的,凡聖同居土裡頭上輩往生;功夫不很高的,那是凡聖同居土中下輩往生。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自己往生大概生到哪一個等級,不要去問別人,自己心裡很清楚。

  說來說去,念佛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還有比念佛重要嗎?沒有了。如果還有一樁事情比念佛更重要的,極樂世界就去不了,繼續搞六道輪迴。一生做再多的好事,都是三善道的業因。如果情執很重,自己造的惡業自己不知道,古大德說了一句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句話非常值得警惕。為什麼地獄門前僧道多?我也曾經聽人告訴我,如果這個世間有災難,災難來了,第一個是收這些僧、道,首先遭難的是他們。什麼原因?打著佛菩薩神聖的旗號,沒有做修行弘法利生的事業,沒有離開貪瞋痴慢,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這就是!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上天收人,我在不在裡頭?不想不知道,認真反省就發現了。發現之後,依照《無量壽經》講的道理,我們都有救。

  我們看第十八願,十八願雖然說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願文後頭有句話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種人不能往生。但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的解釋不一樣,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得非常好。善導大師說,五逆十惡、毀謗正法不是不得往生,是因為這個罪孽是最嚴重的罪業,佛說這個話是希望大家不要造這個重罪,是這個意思,不是不能往生。換句話說,造作五逆十惡、毀謗正法,只要臨終的時候能夠認錯,承認自己錯了,能夠懺悔,後不再造,求願往生,阿彌陀佛還是會攝受。真正慈悲到極處!淨宗法門沒有一個不往生,除非你堅持不肯承認錯誤,那就沒法子了。能夠認錯、能夠懺悔,還是能往生。從善導大師這個解釋,我們就知道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一切佛法,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一切諸佛妙法總綱領、總的源頭,只要把它抓到,什麼都解決了,一切佛法全在其中,一法都不漏。古人比喻像網之綱、像衣之領,掌握到綱領就全部都抓到了。怎麼能不念佛,不念佛還念誰?念佛滅無始重罪,這個重罪裡頭包括五逆十惡、毀謗正法。念一聲阿彌陀佛,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報、智慧。

  「如帝網一珠,頓現無盡寶珠」,這是用帝釋天王宮殿裡面的羅網來做比喻。羅網裡頭有寶珠,這些寶珠光光互攝,所有寶珠都在這一個寶珠照見了,都在裡頭。每一個珠含攝一切珠的光影,所以一珠即是一切珠。「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我們念彌陀佛號,就像帝釋天王的寶珠一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速是快速,滿是圓滿,你看一念之間就圓滿無邊性德。那我們現在天天念,好像沒有感覺到有這麼大的好處,這什麼原因?我們念這聲佛號心不專一,有夾雜,說實在的話,還有懷疑。為什麼說你有懷疑?因為你念佛不專心,這就說明你有懷疑。如果念佛專心,哪來的懷疑?你念佛還有夾雜、還有妄念、還有妄想,這些東西都叫做魔障,把你念佛功夫破壞了,你自己也不知道。

  這個文下面說,「以上《秘釋》之說,頓開諸佛秘藏,直顯持名一法,攝蓋一切法功德」。這個《秘釋》就是《阿彌陀秘釋》,黃念老引用這段文字,這段文字很長,說得好,把念佛這一法它的功德、它的利益都說清楚了。「專念彌陀,即可迅速圓滿自性本具之無邊妙德。如上妙諦,直示佛之知見。正顯此法,實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真的,這個幾句話是念老說的,我們讀了之後感觸很深。我們這一生非常幸運,能夠讀到夏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緣不是容易遇到的。夏老之前沒有這個會集本,必須去讀五種原譯本,你未必能夠得到世尊多次宣講的祕要。這部經經過王龍舒、魏默深、夏蓮居三位大德做的會集,一次比一次殊勝。夏老這個本子,淨宗出家、在家的大德,都肯定認為這是有會集以來最好的一種、最圓滿的一種。黃念老的集註,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經論、祖師大德註解裡頭的精髓,他都抄下來,在這個本子裡頭。《阿彌陀秘釋》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沒看過這個原書。他做這個註解,能夠找到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解,來解釋這部經,說得這麼詳盡,這是稀有難逢的緣分,我們遇到了。遇到這樣殊勝的緣分要不能往生,叫冤枉!我們看到多少人沒遇到,念佛都往生了,我們遇到這樣深的緣分,這樣殊勝的緣分,不往生豈不冤枉!

  念老的讚歎,說「如上妙諦,直示佛之知見」,直截了當,《法華經》上說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示比開意思更深一層,指示出佛知佛見。佛知佛見是什麼?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正顯此法,實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真的。今天,這個註子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再加上現代物理學家,特別是量子學家,他們的研究報告,跟這個經、註所說的完全相同。讓我們能夠斷疑生信,放下萬緣,一向專念,這就對了。

  「又《阿字觀》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佛號中一個阿字功德如是,故佛號之功德不可思議,明矣。」阿是個母音,母音裡頭第一個音,所有的音都從這個字出來的。在這個世間,許多國家、族群語言不相同,但是「阿」可以說是所有語言裡頭的母音,都是第一個音,都從它這裡變化出來的。所以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陀羅尼是梵語,意思是總持,古德的解釋,總一切義,持一切法,等於說是一切法義的總綱領。語言之法,它是個源頭。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一切眾生怎麼修成佛的?沒有一尊佛不是把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掌握住,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大總持法門他得到了。

  惠能大師開悟時候說這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能大師的陀羅尼法。跟一切諸佛陀羅尼,說法雖然不一樣,義理完全相應,所以他成佛了。五祖忍和尚給他印證,為他做證明,衣缽傳給他,這就是說他得到了佛知佛見。《法華經》上所說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老師的事情,老師為學生開示。所以開示兩個字不容易,我們講請某人來開示,開示不簡單,這兩個字出自《法華經》上,佛才能做到。學生?學生聽了開示,悟、入。這四個字用在惠能大師那天在方丈室,那個晚上在方丈室裡頭,就完全用上了。你看忍和尚給他開示,他就悟入,悟入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入是入了境界。這是什麼?佛境界,他成佛了,一悟就成佛了。五祖講《金剛經》講一輩子,多少人聽,沒有開悟、沒有悟入。我們相信神秀大師決定不止聽一遍,聽多少遍,沒悟入。惠能大師怎麼悟入的?我們就想這個道理。

  我們從印祖教導我們誠敬這兩個字,他老人家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用他老人家這句話來解釋。當年神秀大師對佛、對經教、對老師應該有百分誠敬,他得百分利益;而惠能大師他具足圓滿的萬分誠敬,他得的是萬分利益。神秀大師聽《金剛經》、學《金剛經》、講《金剛經》,高手;惠能大師對《金剛經》沒聽完,一遍沒聽完,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四分之一,他就開悟,他就見性了。這一開悟、一見性,後頭不要講了,不必講,他全懂了,通了。一通一切都通,世出世間法全通了,沒有一絲毫障礙。怎麼來的?印祖講,誠敬,萬分誠敬,所以他得的是萬分利益。全在真誠恭敬。

  所以我們想到今天困難,今天大家都懷疑,學會了懷疑,對什麼都要懷疑;換句話說,一分誠敬都沒有,這怎麼能學、怎麼個學法?只有學文字、學皮毛,完全文字上表面的意思,都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與佛菩薩、祖師大德毫不相關。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沒有了。今天這個社會,五倫沒有了、五常沒有了,四維八德當然也沒有,這怎麼辦?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誠敬心沒有了。哪個人有誠敬心,哪個人決定得生淨土,只要生到淨土,你就得到保障,在極樂世界決定一生證得圓滿佛果。所以,誠敬對我們現在來說是第一個大德,決定不能沒有,對經教再不能懷疑。真正不懷疑,我們就得真幹,我們每天學習,學習一點就真正做一點,我要把它做到。

  我相信佛菩薩不欺騙我,夏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也絕不騙人。他留下來這些東西,確確實實是淨宗法門在現前這個階段應當要用這份教材,最適合於現前的社會。現前社會講科學、講證據,幫助大家破迷生信,建立信心。從信心才能夠建立菩提心,從菩提心才能夠真正得到一向專念,這個時代眾生才能得度,才能得到真實利益。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