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225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五集)  2012/3/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2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六十六頁第三行,「直心敬事」,這是科題,請看經文: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這段經文不長,但是意思很深。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恭敬三寶,奉事師長』,「自謙曰恭,尊人之德」,這就是敬,這「恭敬」兩個字。《法華經嘉祥疏》第二卷有解釋,「謙遜畏難為恭」,這恭的意思,「推其智德」這是敬的意思。「三寶者,一切之佛陀,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這叫法寶。「隨其教法而修業者」,這是僧寶。「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髮染衣者,僧寶也」。「所以名寶者」,據《寶性論》有六個意思,我們就看到此地。

  恭敬,佛弟子必須要修的,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一再的教導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現在的問題,誠敬的心沒有了,換句話說,再好的老師教導我們,我們都得不到東西,為什麼?沒有誠敬心。為什麼沒有誠敬心?我們對父母沒有孝順心,誠敬是從孝心裡面生出來的。這是今天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換句話說,世間出世間聖賢的教誨,它統統都是要用誠敬這把鑰匙才能打開。今天孝道沒有了,人不懂得孝順父母,怎麼會知道尊敬師長?

  我這個年齡,小時候生長在農村,我們家鄉的農村實在說是沾了明清桐城派的光。桐城這個學派在明清兩代很有地位、很有聲望,這是個讀書出名的地方。所以,農村的小孩都有讀書的機會,這是沾桐城派的光。那個時候的學校是叫私塾,私塾是家族的子弟學校。我小的時候,這個農村裡面還是大家庭,幾代同堂沒有分家的,所以那個家很大,一個村莊就是一家人。這個村莊,王莊,全是姓王的這一家,那個人家是李莊,李家,那個村莊是一家,大家庭。這個現在沒有了,八年抗戰之後,我說我們中國人最大的損失,就是把我們的家粉碎了,再看不見了。中國的這個家與我們這個國、這個族關係非常大。也許有同學聽說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上講的,四書,這裡頭提到家,不是現在的家,是從前那種家庭。那種家庭要能夠整齊,家能夠整齊就是治得非常好,社會就安定、天下就太平。為什麼?家是社會裡頭最小的一個單位,這個小單位好了,就像人的身體,細胞是最小的單位,每個細胞都健康、都健全,這人身體好,沒有毛病。現在這個家沒有了,粉碎了。

  在從前大家庭裡面,人數少的,人丁不旺也有兩百多口,一般家庭總是三百人上下,興旺的家族六、七百人,有七、八百人,非常興旺。這麼多人住在一起,要是沒有規矩,那不就亂了嗎?所以從前的家有家道,家道差不多是共同的,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中國漢族,中國人的確是以漢族為主,漢族實際上都是一家人。誰的後代?黃帝的後代,炎黃子孫,炎帝是神農,可以說是伏羲、神農、黃帝的後代,一共有四百多個姓氏,在百家姓裡面應該都是一家人。所以老祖宗,那就是從伏羲、黃帝、堯舜禹湯,這都是我們祖宗。他們留給我們的教誨,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每個家庭、每個炎黃子孫都需要遵守的、要學習的,世世代代,到滿清還是要學。滿清的末年,西洋文化來到中國了,一般年輕人仰慕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產生懷疑,但那個時候還有講的,真正去做的人很少了。到民國,滿清亡國之後民國建立,講的人都沒有了。我小的時候,所以沾光住在農村,桐城派的老家,讀書的風氣還很盛,就沾這麼一點點光,也不過是二、三年的時間,很短。比我小三歲的人,那個印象就沒有了,你要問他,根本沒有印象。所以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沒有了。

  學佛要靠老祖宗東西做基礎,沒有這個東西,佛法就沒有了。老祖宗東西核心是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師道也沒有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今天講我們要把它復興起來,從哪裡復興?沒有孝道的復興就是沒有根,沒有根決定復興不起來,現在問題在這裡。誰肯去學孝道?誰肯去孝養父母?現在人完全學習西方價值觀,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所謂人本主義。對父母不知道照顧,更談不上孝順,他在一生當中沒有見過、沒有聽過,這個問題嚴重。大陸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我們相信有孝子,太少了,沒有人去宣揚,雖有盡孝的沒人知道,不能形成風氣。對老師尊重就更少了。尊師重道,大乘佛法,淨宗《觀無量壽佛經》,世尊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淨業三福,說了三條十一句,那是道,是師道。這三條佛說得很清楚,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換句話說,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菩薩修行成佛一定要遵守這個三條,不遵守這三條你決定學不成功。這三條頭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這兩句就做不到,後頭就不必說了。後面縱然有也不是真的,為什麼?他沒有根。所以你想問題多嚴重。

  我們這一百年來,把根毀掉了,根壞了,怎麼教沒人相信。多少人想,嚮往,你一、二個人做到,世人看到了也很歡喜,還是半信半疑,他不可能學習,不可能照做。我們一生在修行、教學經驗當中很清楚,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搞個實驗點,老師認真的來教,要做出示範。家長要跟老師密切合作,從一個小村、從一個小鎮做起,做出個好樣子來,讓大家來參觀,讓大家來觀摩、學習,漸漸推廣。要多少時間才能成為風氣?一般講應該是兩百年。我們把傳統的東西丟掉兩百年,復興起來還是要兩百年。先要有講的人,接著要有做的人,這才行,有講沒有做的是復興不起來的。誰來幹這個事情?聖人來幹這個事情。什麼人真正發心幹?聖人。什麼人認真甘心來幹的話,這個人是佛,這人是菩薩再來的,絕對不是凡人。凡人不可能把中國傳統復興起來,要聖人、要佛菩薩。所以我們看到恭敬這兩個字感觸很深很深,到哪裡去找?看不到樣子,恭敬的樣子都看不到,到哪裡去學?

  可是社會這麼亂,災難這麼多,全世界的人都在想如何消弭衝突,恢復安定和平?真的,多少人在希望,這麼多年了。聯合國以這個為主題,集合全世界的學者專家來開會研究,應該有四十多年了。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災難一年比一年重,現在這些人對和平幾乎已經喪失信心,多少人質疑這個世界往後還有和平嗎?心裡面想和平,找不到方法。英國湯恩比所說的話一點都不錯,要想化解衝突,世界要想恢復和平,只有中國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湯恩比提出來之後,有誰相信?真的沒人相信,孔孟學說能解決問題嗎?大乘佛法行嗎?我們今天讀的《無量壽經》就是大乘佛法,外國人也有人讀。

  我曾經兩次訪問倫敦,參觀歐洲著名的漢學院,它們附設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跟倫敦大學,我都去看了。這個漢學系的學生專門研究中國古籍,我們佩服,不但中國話講得很標準,能讀中國的文言文,能看中國的古書,你不能不佩服,年輕人。還有個同學告訴我,他就是用《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寫博士論文,這個不是外行人。我向他們請教,我說這是你們英國大名鼎鼎的博士說出來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你們能相信嗎?我問他們,他們對我笑,不回答我。我停了幾分鐘,反過來問他,難道湯恩比博士說錯了?也沒有人回答我,都對著我笑。最後我明白了,我說你們很聰明,既不承認,也不反對。

  於是我告訴大家,我說湯恩比的話沒說錯,而是我們解讀錯誤了。這他們就很認真了,要聽我講。怎麼解讀錯誤?今天提到孔孟,你們一定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提到大乘,一定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這個東西你們都看過,能不能解決現在社會問題?你們當然不敢說。我說我們大家提到、想到的是孔孟、大乘的花果,這花果從哪來的?我們用植物來比喻,花果從枝條上生的。枝條從哪裡來?枝條從樹幹生的。樹幹從哪來的?樹幹從本生的。這本從哪裡來的?從根生的。我說你們有沒有這樣想過?沒有。孔孟的根本是什麼?大乘的根本是什麼?從根來培養就有救。我就直截了當告訴他,孔孟的根是《弟子規》,大乘佛法的根是《十善業道經》,都不知道,這太淺了。沒錯,《弟子規》總共也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道家的根《感應篇》,也只一千五百多個字;《十善業道經》長一點,長得不多,全經也不過就是五、六頁而已。這個東西是根,不能小看它,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三樣東西沒有落實、沒有做到,孝親尊師是假的,沒用,儒釋道的三個根。要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根是德行,做人基本的條件具備了,這是聖賢人的基礎。佛是大聖,聖中之聖,不從這個基礎上怎麼能生得出來?

  另外,確確實實全世界人類的智慧寶庫在中國,中國保存得非常完整,保存了傳統文化,保存了大乘。在什麼地方?中國傳統在《四庫全書》,大乘在《大藏經》,但是這些典籍全是文言文寫的。同學們應該要知道,兩百年前,中國的文言文是亞洲通用的文字。你到韓國、到日本、到南洋,許多這些國家地區,說話不懂,寫字,寫文言文都懂,他們都學過,所以溝通意見不難。為什麼這些人要學中國文言文?他們要吸收中國老祖宗千萬年的智慧、千萬年的方法、千萬年的經驗,全在這些典籍裡頭。文言文是中國老祖宗最高的智慧發明這個東西,這是載具,是個工具,不受時空的限制,時代怎麼變它不變,它永遠不變,所以你能懂得。你展開書本,就如同跟古人面對面授受相同,你看這個東西還得了嗎?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其他的國家都沒有。其他的國家文字跟語言是一致的,它沒有分開,語言會變,二、三百年之後你看就看不懂了。文言文不變,就是文言跟語言老祖宗把它分開,知道言語會變,沒關係,隨你怎麼變,我文言不變,這才能保持得下來。

  今天保持最完整的在中國,全世界人都要想學中國的智慧,那就不能不學文言文。所以我心裡面想著,文言文在將來全世界是全世界通用的文字,為什麼?他要不學,他不能夠直接去讀《大藏經》,不能直接去讀《四庫全書》。要讓別人翻譯,那隔了一層,效果差很多。想直接學習中國聖賢東西,你一定要把這個工具拿到。而且這工具不難,連外國人,不說中國人,外國人,學文言文需要多少時間?兩年。他們有兩年的時間專學,就有能力讀文言文,很厲害。我在倫敦這幾個學校看到,我們不能不佩服。所以,我回國之後常常想著,如何讓中國現在的年輕人重新認識文言文,國寶。文以載道,千萬年的道統都在這裡頭,你要不學,你雖然擁有《四庫全書》也沒用,打不開,所以這個東西多重要。儒釋道的三個根如果學會了,真落實了,再學會文言文,你就具有聖賢的基礎;你學佛,你具有成佛、成菩薩的基礎,你有根了。所以我說,湯恩比的話說得沒錯,不要把它解釋錯了,要從根去紮起我們才有救,自救就能救人,就能救國家、救民族,就能救全世界。今天全世界有災難,解決這個災難問題,確實就是湯恩比所說的,一點都不錯。

  中國學問的綱領就是四科,這四科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這個東西。幾千年來老祖宗教人教什麼?就教這個。這一部《四庫全書》就是這四科的發揚光大。你看幾千年當中,這些聖賢君子他們是怎麼講的、是怎麼教的,學會了我們也能教人。學不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也是一個辦法。到極樂世界之後,所謂倒駕慈航再回來,再回來就行了。你在極樂世界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神通、道力,再回來不是凡夫了,那是佛菩薩再來的。

  所以學,要從恭敬當中學,印光大師說得一點都不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學生對老師沒有誠敬心,老師不教。我早年,六十一年前,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給他寫一封信,寄了一篇文章給他看。他回我的信,約我到他家裡去見面。我寫信的目的,是請求他允許我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結果見面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我聽了這個話,直接感覺很難過,老師拒絕了,不同意。過了六、七分鐘,沉默了六、七分鐘,老師說了,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我的課程是在他家裡頭小客廳、小圓桌,學生就一個,一個老師一個學生,是這麼教的。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從來沒想到,不敢想,這是個名教授,不是普通人。但是這樁事情我納悶了很久,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法?十幾年之後我才明白,老師在學校沒有真教。為什麼沒有真教?沒有學生真想學。他說的話那時候我沒聽懂,他說現在學校都是誤人子弟,他說他自己:我沒法子,為生活所逼,也加入誤人子弟之流。給我講,那時候我沒聽懂,現在明白了。是學校同學沒有人真的學的,如果有一個真學,他都會真教,那別的人?別人算旁聽的,總有一個。一個學生都沒有,還教什麼?現在我完全明白了。

  我在外國,也接受了幾個大學聘請我做教授,也上了幾堂課,恍然大悟。我就請教這些老教授,你們課怎麼上的?他就教我,你到上課的時候頂多講十分鐘。以後呢?以後隨便談談什麼。我說為什麼?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鐘,十分鐘之後,他的心就往外跑了,東看看、西看看,心不在焉,你還教什麼?講講笑話、講講故事、聊聊天,就下課了。反正老師跟學生各有目的,學生是拿文憑,老師要拿一點鐘點費回家過日子,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考試的時候,老師得把題目告訴同學,所以分數都不錯,不皆大歡喜嗎?這樣學校怎麼能培養出學生出來,這是個很可悲哀的事情。我才真正明瞭方老師的意思。真想學,特別撥出時間來教你,不吝法!我們沒有繳學費,補習班還要繳學費的,我這沒有學費,老師義務教給我。但是我們對老師感恩之心一生不會忘記,太難得了。所以沒有真正學的人,不教是應該的。

  中國古大德所說的,他有一分誠敬你就教他一分,二分誠敬你就教他二分,你教他三分,那一分是多餘的,他吸收不進去。他有十分誠敬,你教他九分你對不起他,他還可以吸收一分。做老師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所謂因材施教,這個材,雖然聰明要,領悟的能力要,記憶的能力要,最重要的還是誠敬。不誠不敬沒用處,所以老師就樂得自在,跟你聊天、講講笑話。可是那個時候的老師都還有高尚的品德,講笑話也幫助你學習做人。現在的老師比不上上一代,這我很清楚,我同年齡,同一代的,在學校教書的人很多。特別是在外國留學的,畢業之後拿到博士,多半都是當教授去了,都去教學去了。所以,在德行、在智慧一代不如一代,但是不斷向上提升的是知識,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知識他向上提升,道德、倫理往下墜落。他會做事,他不會做人。這是今天整個社會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怎麼化解?用什麼方法?還是教育。

  教育,我們今天從事佛陀教育,佛陀教育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的教學很認真,廣大聽眾當中真正有人在學,不是沒有,我們沒見面。我們用網路十幾年將近二十年,用衛星電視十年,二00三年元旦開始,十年了。在這個地方我們在讀經、在分享,全世界每個角落地方都能夠收得到。現在方便,只要有電腦就能收到,能收看我們的網路,收看我們的衛星。所以現在,我學校不願意去上課,去了幾次了解了,不去了,在攝影棚裡面上課很認真。

  『三寶』,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寶,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這個地方沒有說。三寶有很多種講法,此地給我們講了一個住持三寶,我們先把這個文消掉,然後再說這三寶的意義。一切之佛陀,佛寶,這就是修行證果的。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記住,佛陀後面還有個尾音,佛陀耶,達摩耶、僧伽耶,這就佛法僧,這是梵語。這三個名詞是佛陀教育裡面三個學位的名稱,這一定要懂。佛陀是最高的學位,相當現在學校的博士;菩薩是第二個學位,相當碩士;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相當於學士。但是他們這個學位比我們學校的標準要高,高在哪裡?高在斷煩惱。所以,這是世間學術跟佛法不一樣。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大家完全是平等。普賢菩薩「禮敬諸佛」,這個諸佛裡頭有未來佛,未來佛是誰?現在的一切眾生是未來佛。沒有一個人不恭敬,沒有一個眾生不恭敬,看到蚊蟲螞蟻都合掌,螞蟻菩薩、蚊蟲菩薩。為什麼?牠有佛性,牠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煩惱蓋覆了自性,自性是佛,但是自性不起作用,完全被煩惱障礙了。

  煩惱無量無邊,它有三大類,第一大類叫無明煩惱;第二類塵沙煩惱,像塵沙那麼多;第三類叫見思煩惱。這三種煩惱統統有,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六道輪迴,我們叫世界,在佛教稱為法界,這個法界就是六道輪迴。如果我們有能力把見思煩惱斷掉,見是錯誤的看法,思是錯誤的想法,我們把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放下。換句話說,我們的看法正確、想法正確,這個人就證阿羅漢,第一個學位你就拿到了。再有能力把塵沙煩惱斷掉,你就是菩薩,第二個學位拿到了。最後把無明煩惱斷掉,你就拿到佛陀的學位。所以它這個標準跟我們世間標準不一樣。這三種障礙都去掉,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什麼樣子?惠能大師開悟說得最簡單、最扼要,也很清楚,一點都沒說錯。他向忍和尚報告,忍和尚聽到這五句,不必說了,衣缽就給他,立他為第六代祖,承認他了。

  你看他說這個五句話,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話意思,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縱然墮在阿鼻地獄也沒染污。染污的是什麼?染污的是阿賴耶,妄心,真心從來沒染污。明心見性是見到真心,真心不生不滅,真心一切具足,就是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不要向外求,你自己自性裡樣樣具足。「自性本無動搖」,這就是自性本定,這是最高的定,最圓滿的定,如來果地上證得的,自性本定。後頭一句「能生萬法」,怎麼生萬法?眾生有感你就有應,像經上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你得大自在,這無比的殊勝。佛教就是教這個東西。所以問題,全都有,說得很清楚,你樣樣不缺,你就得把障礙放下。所以修行功夫是什麼?功夫是放得下,知道得多沒用,不管事,最重要是能放下,這三種煩惱統統都能放下。他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也就是對事實真相不了解。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就是把你這個問題解決,幫助你看破,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你真正看破,你自然放下,用不著勸你,肯定你會放下。放下你就證果了,你所證得的境界跟佛所講的一定是相同的,你證明佛沒說假話,句句真實。

  所以我們要認識,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要把佛教看成像外國一般宗教,你就完全錯了!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有一個造物主,都有一個真神,在佛教裡頭沒有。佛教裡面最高的學位是佛陀,佛陀是什麼意思?這是梵文,翻成中國意思叫覺者。覺者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說,覺悟的人;換句話說,凡夫就是迷惑的人,不覺。覺悟的人,圓滿覺悟就叫做佛,覺悟還沒有圓滿叫菩薩,剛剛開始覺悟那叫阿羅漢,是這麼個意思。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你放得下,你能夠放下見思煩惱,你就成阿羅漢,放下塵沙煩惱,你就是菩薩。所以,它是學位的名稱,人人有分,不是哪個人專有的,不是的。像這些話,你在所有宗教經典裡頭找不到,沒有這種講法的。

  佛法是平等的,生佛平等,你看他說這個語氣,生是眾生,佛是佛,眾生跟佛平等,把眾生講在前面,佛講在後頭。不是講佛生平等,生佛平等,這是謙虛,把眾生提高,對眾生的尊敬,就是對眾生的恭敬。我們對佛不恭敬,但是佛對我們很恭敬,這是他教我們。他教我們恭敬,他自己沒有恭敬心他怎麼教?所以,他先要把恭敬做出來,讓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真的要恭敬。真正能恭敬別人,然後才能夠敬愛別人,才能夠關懷別人,才能夠照顧別人,才能夠幫助別人,後頭一堆都來了。那是什麼?都是自性裡頭性德。

  佛法裡頭沒有自私自利,入佛門不容易,為什麼?頭一關把身見破掉,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身體也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什麼是我?一般人講靈魂是我,在六道投胎是靈魂去投胎,不是身體,身體不能投胎;身體有生有滅,靈魂不生不滅。靈魂離開身體,這個人死了,靈魂進入這身體的時候,人活了。可是佛教不說這個魂是靈魂,魂它不靈,魂是什麼?迷魂,它迷惑顛倒。它要真的靈,它怎麼會到畜生投胎?真的要很靈的話,它為什麼不到富貴人家去投胎,它要到投胎到貧窮人家去受苦受難?它不靈,糊塗。所以這是迷魂,它不靈,它迷。如果這個靈魂覺悟了,學佛慢慢它就覺悟,覺悟了就不叫做魂,叫靈性,這就正確了。佛告訴我們,自性是我,這個要搞清楚,靈魂覺悟了就是自性。如何讓靈魂覺悟?這就是佛教教學的目的,幫助我們覺悟。不是幫助我們身,身是個物質東西,這個東西不靈,冥頑不靈。我們身體裡頭這個靈性,要覺悟,要把我們的境界向上提升,要放下一切錯誤的這些障礙。

  譬如說認為身是我,這是頭一個錯誤觀念,你看錯了、你想錯了,身不是我,第一關。這是屬於見惑裡面的一種,佛給我們講見思煩惱,見惑有五種,第一個是身見,錯誤的。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相對的,假的,完全是錯誤的。邊見要是破掉之後,你就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知道什麼?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用對待自己的心態對待一切眾生,對立的念頭沒有了。下面兩種,中國人講成見,戒取見跟見取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這兩種也是假的,不是真的,要把它放下。最後一種,不屬於前面這四種,其他的錯誤的看法,統統放下。這就是什麼?證得小乘須陀洹,初果,大乘佛法裡《華嚴經》上所說的十信位的菩薩,初信,十信好比小學十個年級,他是小學一年級,這才入門。

  如果我們這五種見惑沒破,沒入門,雖然學佛出家受戒也不行,還在幼稚園,沒上小學。沒上小學,不算是聖人,小學一年級都稱為聖人,為什麼?他雖然沒有出六道,絕對不墮三惡道。他只是天上人間,而且有時間性的,頂多七次,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肯定證阿羅漢,他就超越六道。換句話說,得到了初信位的菩薩你就得到了保證,就像上學一樣的,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在大乘七信位的菩薩,斷證的功夫等於阿羅漢,第七信。我們就知道了,第八信等於辟支佛,第九信等於菩薩,第十信等於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七信以前這是六道輪迴,七信之後是四聖法界,七、八、九、十是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就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法跟世間聖賢標準不一樣地方,它的標準是真的,實實在在、道道地地的把你的靈性向上提升,你的定力、你的德行、你的智慧都不斷的增長。

  所以佛法裡三寶一定要認識清楚,不是皈依別人,是皈依自性。我們看《六祖壇經》,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惠能大師他跟信徒傳授三皈,已經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講這個。他改了,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這《壇經》上講的。我在六十年前看這部經我感到很驚訝。為什麼他要說覺正淨?應該是那個時候佛法傳到中國來七百年了,時間也很長了,時間久了往往就會變質,就會讓大家產生誤會。所以他不說佛法僧,說覺正淨,覺正淨是自性三寶,是真正皈依處。他有解釋,他說「皈依覺,覺者佛也;皈依正,正者法也;皈依淨,淨者僧也」。佛法僧是代表覺正淨,覺正淨是自性三寶,佛法僧是住持三寶。你一定要回歸到自性三寶你才管用,才真的叫三皈了;如果只皈依住持三寶,不懂得自性三寶,你沒有皈依,你搞錯了。佛法教學是提升你的靈性,你搞到住持三寶你迷了,你沒有覺悟。傳授三皈是太重要了,他剛剛入佛門,傳給他什麼東西?傳給他一生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你把他指錯了,他就一輩子錯掉了。佛法這種方法跟中國傳統可以說完全一致,你看釋迦牟尼佛教眾生,頭一句就是告訴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告訴你。你修學什麼?修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成佛,因為你本來是佛,你當然可以成佛。儒家教學,第一句話先告訴你「人性本善」,你看《三字經》上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告訴你,你本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從習性,習性不善,從習性回歸到本善,教育成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本善,回歸到本善,這個人就是聖人、是賢人,所以聖賢教育。

  中國古人都知道,讀書志在聖賢,不是在做大官、發大財,不是,與那個不相干。做官、發財是與修善、積德有關係,過去生中積的有大德、修的有大善,這一生感得的果報,是這麼來的。讀書不是這個意思,讀書提升你作聖人、作賢人,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否則你書讀到哪裡去了還不曉得,你的方向、目標全迷失了。所以今天教育是大有問題,方向目標全錯了。博士學位拿到了,不會做人,不知道孝養父母。甚至於,真的,不是假的,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講經的時候講給我們聽的,父母是農村農家人,省吃儉用,把小孩子培養成就,到國外去留學。外國拿了博士回到中國來,不好意思見父母,為什麼?父母是農民,沒有知識,好像很沒有面子。你看看,這念書是什麼?,書念得愈好,學位愈高,眼睛慢慢就長長到頭頂上去,看不到父母了。父母傷心、後悔,不如不教他念書,在家裡耕田,他還懂得孝順。完全是事實,不是編的故事。

  地位愈高、權勢愈大愈瞧不起人,看到父母無能,他在賓客面前,如果父母在的話,覺得父母替他丟人,要把他趕得遠遠的。這是讀書讀到最後的結果,那叫人傷心。這是什麼?他所受的教育不是聖賢教育,他所受的是功利教育,完全是從自私自利環境裡頭培養出來的。所以他那個概念都認為是正確的,外國都是這樣的。到外國一留學,不是中國人,變成外國人了,樣子是中國人樣子,腦袋思想是外國人的,被外國同化了。這是真的,不能不知道。

  所以皈依佛,我們一定要把佛字認識清楚,不是外頭的佛。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叫你皈依他,叫你皈依自性佛,你才能得度,皈依別人,別人幫你幫不上忙。法也是自性裡頭的法,惠能大師說的,第三句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個具足的就是法,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那是自性裡頭的法寶。皈依僧是自性清淨,惠能大師第一句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三寶,在我們這個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覺是佛寶,平等是法寶,清淨是僧寶,就在經題上。換句話說,這部經是我們真正皈依處,我們在這部經裡頭學習清淨、學習平等、學習覺而不迷,這是真正的皈依三寶。

  這裡說的,就是一般人所看到的現象。佛所說的教法,這是法寶,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的。經論是說的,戒律是他的行持,日常生活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叫戒律,戒律是身教,經論是言教。教學,身教是第一,自己沒有做到決定不能說,說了人不相信。佛在經典上每一個字、每一句,他能說出來的他全做到了,大家相信!所以,經典稱為法寶。「隨其教法」,就是依教修行,依照經典、理論、方法、境界去修行的,這叫僧寶。我們從這個地方看,佛教哪裡是宗教,完全是教學。釋迦牟尼佛的身分我們就知道了,他是個職業老師,最負責任的老師,最認真的教學,教了四十九年,不收學費,義務的教育工作者。用今天的話來說明釋迦牟尼佛的身分,那是個教育家,可以說這個人是思想家、是教育家。用方東美先生的話來說,他是個哲學家、是個科學家,這一點都不假。大乘佛法裡頭,有最高的科學、有最高的哲學,也就是說,現代哲學、科學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在佛經裡頭。我們看到近代這科學三十年的成就,無論是宏觀宇宙、量子力學,大乘經全講到了,講得比他們還透徹。

  所以,把它看成為一般的宗教、迷信,實在就太冤枉它。佛菩薩有沒有受到冤枉?沒有,佛菩薩不著相。什麼人受到冤枉?社會大眾受到冤枉,不肯學了;如果都肯學,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災難不生,這個好處不就都得到了!佛菩薩沒有一點損失,我們的損失可大了。學佛,不說別的,第一個好處你不會生病,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學佛六十一年沒生過病,為什麼不生病?你要曉得病怎麼來的?病是不善的念頭來的。所以佛告訴我們,貪瞋痴慢疑叫五毒,這個五毒很厲害,它能夠讓我們細胞、器官感染病毒。中醫常講怒氣傷肝,肝病是什麼?容易發脾氣,容易得這個病。這五個字對應我們的五臟六腑,你能夠真正做到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你百病不生。縱然有一點病,自自然然的它就恢復正常,這個多快樂!

  應對我們居住的環境,《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貪婪,這個地區的人大家都有貪心,就會有水災,貪跟水應對。像海水上升,江河氾濫,佛跟我們講,貪心引起來的。瞋恚,瞋恚引起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這是瞋恚引起來的。愚痴感應是風災;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最可怕的是最後一個懷疑,懷疑是沒有信心。人要沒有信心,醫學裡頭說免疫的能力全部毀掉了,很小的細菌你都會受感染。為什麼?你沒有免疫力,就是你沒有抵抗力,你沒有信心。這是對身體。對於我們居住的環境,山崩地陷,感應這個,山會倒下來,地會陷下去,這是沒有信心,懷疑。你說現在這個世界上人,這五個字都具足,哪個人沒有貪瞋痴慢疑,個個都有。這就是學佛的好處,學佛能把這五個字去掉,天下太平,你居住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一個人有福,很多人沾光,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萬人的城市,人口一百萬的城市,有一百個人真正修行,這個城市沒有災難。然後你就真正了解,修學佛法的好處多大!

  佛法跟你講道理,為什麼?我們身體疾病從哪來的、外面災難怎麼來的,跟你講得清清楚楚。不單佛說,最近美國一個量子力學家布萊登,好像是去年還是前年年初,世界上有幾個著名的科學家在悉尼,澳洲悉尼(雪梨)開了一次會。邀了我,我沒去,我派了八個人去參加,我們的淨宗學院在澳洲,派了八個人去。他們回來的時候做了一份報告送給我看。兩天的會議,頭一天討論量子最新的發現,我們看到很歡喜,跟佛經上講的一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佛法就不會說是宗教,佛法變成高等科學了。科學家都要來學佛,為什麼?提升他,佛經會給他很多靈感,幫助他快速向上提升。第二天他們專門討論災難,主題就是馬雅二0一二,就是今年,今年馬雅的災難預言,也做了一天的討論。對於這樁事情,他們的看法,一半人相信有,一半人相信不太可能,百分之五十對百分之五十。我們要警惕,這不是少數,如果只百分之五的人相信有,百分之九十五相信沒有,那應該就沒有,它現在是一半一半。但是布萊登告訴我們,要化解這個災難,他要求地球上的居民應該覺悟,立刻就要採取行動,「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個災難可以化解。這個有量子力學可以做理論的依據,佛經上有這個理論,不但可以化解,而且可以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但是誰肯幹?真學佛就行。淨宗就更簡單,淨宗是真念佛就行。

  在最近,我也得到很多信息,都是講化解災難的,在這個災難,什麼人能夠平安度過?我們把信息歸納起來,大多數都是這樣說法,第一個,一定要吃素;第二個,要真正有愛心,不能自私自利,要能夠愛一切眾生;第三個,要鎮靜,就是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驚不怖,沒有恐懼、沒有害怕。這種人會平安度過。我們修淨土的同學,只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把一切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比什麼還善。這一句佛號能救自己,能救我們居住這個地區。如果真的,真正修行,不是搞玩笑的,不是搞假的,能有八千個人就能夠救全世界。科學家提出這個數字,是根據全世界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來計算的。這個有道理,我們中國古人所謂的邪不勝正,七十億的人造惡,八千人能救他們,八千人正,七十億人邪,邪不勝正。可是理論上這樣說沒錯,這八千人到哪去找?找八個都不容易。標準不要太高,就像須陀洹那樣的,那樣的標準,沒有一點自私自利的心,真正做到《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起碼的標準。真正有慈悲心,真正發菩提心,像這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能有八千個人,真的可以救中國、救世界。所以我們自己要努力。

  世出世間法,最難的事情就是求人,求人太難,回過頭來求自己,別人不做,我做,一個同修肯做,一個人做,兩個同修能做,兩個人做。決定認真去做,鼓勵大家認真去做,無論在什麼地方,在家裡一樣的,一心念佛。念佛念不好原因在哪裡?我們對於一切法的真相認識不夠,所以放不下。最好的方法聽經,聽經就是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幫助你放下。真正能放下的,不要聽經了,沒有這個必要了;還有放不下的,還有疑惑的,那你一定要聽經。只有這麼一個方法,這是印光大師講,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以經教為基礎。離開經教就不得其門而入,你怎麼修?怎麼學?離開經教能修能學,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經不是白講了嗎?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四十九年不停的講經教學,肯定有他的道理在,這是教我們決定不能夠捨棄經教。

  底下說,「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這佛不在世了,我們怎樣?用木雕佛像、泥塑佛像、金屬鑄造佛像。現在這個藝術品愈來愈多了,我看到的有水晶的佛像、有瑪瑙的佛像、寶石雕的佛像。這些我們把它當作真佛一樣的恭敬,紀念他,看到佛像要想到自性覺,這就起作用。所以,住持三寶是表法,是時時刻刻提醒我,我看不到這樣想不起來。看到佛像想到自性覺,看到經書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想到自性淨,住持三寶的功德大了,不能沒有;沒有就是沒人提醒你,沒人提醒你,很容易忘掉。學佛的同修,家裡有個小佛堂,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佛寶;觀音、勢至是僧寶,菩薩僧;你每天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這是法寶,在你家裡頭三寶具足。

  這個三樣東西,佛像、菩薩像、經書,時時刻刻提醒你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你供養三寶完全正確。如果你把這個三寶當作神明去看待,你完全是迷信,你錯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怎麼會保佑你?哪有這種道理?只有自性三寶真能保佑你。但是這個住持三寶提醒你,這功德很大,你沒有這個,誰提醒你?有個人真是天天他提醒你,你嫌他囉嗦,你會把他趕走。所以,佛教這種設施是藝術的教學,這方法高明,用這些藝術讓你看,看了生歡喜心又提醒自己。現在人講藝術,二次大戰之後,都向藝術這個方向去發展。佛法幾千年前就已經把藝術落實在教學的場所了,不能不佩服,都是走在世人的前面。世間人想到藝術是最近,不到一個世紀,大概六、七十年。你說佛教用藝術多久了!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就有人造像紀念,開闢這個藝術文化。

  三藏文句,法寶,這是經典;剃髮染衣這是僧寶,我們講出家人。出家人功德很大,至於他持不持戒、他是不是真修,不要去管他,他的事情,於我不相干。我看到出家人,對三寶生恭敬心,這就了不起,為什麼?他提起你,沒有這個形相,你這個心發不出來。能幫助你發這個心,這功德很大,利益很大,所以不能有輕慢心。為什麼出家人的戒律佛不讓人看?佛教裡沒有祕密,為什麼不讓人看?看到出家人戒律,你就會想到這個出家人這不如法,那又破戒,你造罪業。這是佛的大慈大悲,保護你,叫你別看,不是不能看,不是有什麼祕密,不是,一點不稀奇。就是叫你不要生起那種批評,不要生起不善的念頭。他做得再不好,我們對他,把他看作佛菩薩看待,那就是自己功德,為什麼?我的心好。佛的心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你要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你的心就不是好心,你自己有問題。所以這個道理你說佛想得多周到,想得多圓滿,處處照顧我們初學。

  初學的人,一定要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要認真修學,你看《六祖壇經》說得好,「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這話講得太好了。世間有什麼過失我都沒看見,不是我沒有智慧,沒有辨別,我不是白痴,我清清楚楚,決定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這個我常說,我們的心是良心,良心放別人的過失,就變成別人罪惡、過失的垃圾桶。我們的良心變成別人垃圾桶,叫大錯特錯,怎麼幹這種傻事?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心裡如如不動是禪定,定慧等學,這是佛法。決定不要去看人過失,不要說人過失,你才能夠積功累德。你常常說人過失,你的功德都在口裡漏掉了,漏掉的比你修的還多,你怎麼辦?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一定要曉得,佛菩薩、祖師大德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心,對我們講的話都會有很深道理在裡頭,避免我們自己造罪業。我們都有善心對出家人,出家人縱然不好,我們的善行、我們的讚歎、我們的恭敬,他會反省、會改過、會回頭。你要批評他,他凡夫,他不能接受,他發脾氣、怨恨,那就把他推下水去了。所以出家人,再不好的出家人別說,你說的真是有罪過,一點都不假,這個裡頭因果道理很深。

  佛的教學裡頭有更深的義理在裡頭,你慢慢學,慢慢全都明白了。你才知道佛菩薩的慈悲,才知道佛菩薩真實智慧,才知道佛菩薩教學的善巧,你不能不佩服。佩服了要認真學習,我們把它學來,就能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之處,你會做得一帆風順,你會做到法喜充滿。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說多快樂、多自在。佛菩薩在哪裡?所有眾生都是佛菩薩。不是我把他當作佛菩薩,他真的是佛菩薩,你要這樣去看,你才能入大乘。你還有分別執著,那是道道地地的凡夫,那入不進去。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