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 > 181集
00:00
00:00
00:00
下載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八一集)  20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8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五0三頁,第二行最後一句看起:

  「如《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我們前面學習到這個地方。這是《華嚴經》清涼大師《疏鈔》上所說的。今此經宗就是《華嚴經》,《華嚴經》的宗旨也是講一生圓滿成佛。說一生圓滿成佛確實只有《華嚴》這部經,後面善財童子給我們做表演。所以這部經裡頭有理論、有方法,最殊勝的是做出來給我們看,活活潑潑。真正做到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華嚴》境界,無障礙的境界。這個經,但是最後到究竟圓滿的時候,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隋唐這些大德,他們肯定《華嚴》是世尊一代時教的核心,可是最後歸《無量壽》。《無量壽》雖然在方等時候說的,它最後歸《無量壽》,《無量壽》也就變成一乘經典的這一類了。一乘經在中國只有三部,包括《無量壽經》,《華嚴》、《法華》、《無量壽》,還有一部就是《梵網經》,沒有傳到中國來。《梵網》也是一部大經,傳到中國來就一品,「菩薩心地戒品」,就這一品,兩卷。

  這裡面的意思是說一實,一實《佛學大辭典》有一點參考資料。「真如也,一,平等之義,名平等之實相曰一實」。用的這個字用得好,一就是平等,平等就是實相,實相就是一。一是真實,用這個字來做代表,代表真如、代表實相。《三藏法數》第四卷裡頭有「一實諦,謂一實相中道之理也,無有虛妄,無有顛倒,名一實諦也」。《華嚴》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從一實之地」,實際上一實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華嚴經》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一實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如果不是真實智慧,這是不可能的。無量無邊的三昧,無量無邊是代表法門。三昧就是禪定,這個名詞是梵語,一般翻為正受,三翻為正,昧翻成受,就是正常的享受,受用。凡夫的受有五種,所以叫五受,這五種受是不正常的。身有苦、樂兩種受,心有憂、喜兩種受,還有一種叫捨受,就是心沒有憂喜,身也沒有苦樂的時候,這好,這個實際上就是三昧。為什麼?他不能支持,他時間很短暫,馬上苦樂憂喜又出來了,如果永遠保持那就變成三昧。所以,三昧是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平等的,這是真實的受,佛說這個叫正受。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就是修正受,所以方法很多。《金剛經》上講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每個法門最後都是到正受,那就是佛法,最後達不到正受,那就不是佛法。正受就是禪定。總持,禪定裡面開智慧,智慧才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自性般若統統具足,只要見性你就得到了。

  所以我們細心去觀察,《六祖壇經》上說能大師聽到神秀大師的偈子,為什麼當時那麼多人聽都沒發現?大家都一昧在讚歎,沒人發現它的毛病。大概發現毛病,知道很清楚的,就是五祖忍和尚跟惠能兩個人,其他人都沒發現。這是什麼?這個心是不是住在三昧上?是不是有真智慧?沒有真智慧不行。可是神秀自己,他知道他自己沒有開悟,所以做這個偈子做得滿身都大汗,晚上都睡不著覺。不敢送給老和尚,所以把它寫在牆壁上,也不說名字。老和尚若讚歎,他就出來說是我寫的;老和尚說不行,就別說話,不知道是誰寫的。所以,看到《壇經》上描繪當時神秀大師的心態,自己沒有把握。這就是他沒有得三昧,得三昧開智慧就不是這樣的了。

  「如是一一地中」,一一地是十地,這是初地,每一地中次第增長,這個增長是智慧增長,定功增長。定功一地比一地深,智慧一地比一地大,到第八地才見到宇宙的真相,見到阿賴耶。見到阿賴耶才能轉識成智,真的轉了。沒有見到阿賴耶你怎麼轉它?可是我們在大乘教裡面看到,圓教初住,別教初地,應該要從圓教來講,初住菩薩就破無明,放下了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明心見性。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問,他們有沒有轉識成智?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不用阿賴耶了,不分別不用意識了,不執著不用末那,不用,那不就轉過來了嗎?肯定轉過來了。但是轉過來,我們知道習氣沒斷,他還有濃厚的習氣,那就是用得不自在,他帶著濃厚習氣。

  這樁事情,我們可以看地地他們修行的狀況我們就能了解。譬如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習氣沒斷。見思煩惱斷了,他就出了六道輪迴,生到四聖法界,比天界再高一層,到聲聞法界。在聲聞法界他要斷習氣,習氣斷掉之後他就升級了,他就生到辟支佛。所以,阿羅漢在四聖法界雖然見思煩惱斷了,有見思煩惱習氣。辟支佛見思習氣沒有了,他有塵沙煩惱,他把塵沙煩惱斷掉,他就升級,他升做菩薩,四聖法界裡面的菩薩,叫權教菩薩。所以,菩薩沒有塵沙煩惱,有塵沙煩惱的習氣。菩薩斷什麼?菩薩就斷習氣,塵沙煩惱習氣斷掉,他就成佛了,四聖法界裡面的佛。所以四聖法界裡面的佛,見思煩惱連習氣,塵沙煩惱也是連習氣,都斷了,他只有無明煩惱沒斷。無明煩惱一斷他升級了,他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華嚴會上他是圓教初住,別教他是初地,但是習氣沒斷,習氣帶去了。

  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法子斷,你看,不起心不動念你還斷什麼?你還用什麼方法?所以,無始無明習氣是最難斷的,藕斷絲連,非常難斷。你看他在實報莊嚴土就是斷無始無明習氣,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自自然然讓它沒有了,就是在這個時候根本不必理它。這四十一個階級我們就知道,所以我們這麼多年的學習體會到,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厚薄習氣真的真有,但是他不起心不動念,從不起心不動念,哪有階級可以說?不能說,但是習氣厚薄真有,不是假的。到等覺,就是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習氣,叫生相無明,那一點跟最初一念不覺的狀況完全相同,就那個一念不覺。那時候一念不覺,迷了,現在最後一念覺了,悟了,迷破盡了,這是最微細的。這才回歸常寂光,常寂光真正是一真法界,連一都不可得,一也是不得已一個稱呼。

  所以我們曉得,這四十一個階級裡頭,每提升一層就是習氣斷掉一層,智慧又增長一層。但是,他們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就跟阿彌陀佛好像是差不多。彌陀威神加持所有往生的眾生,包括等覺菩薩。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加持,他們在實報莊嚴土提升自己跟教化眾生沒有那麼圓滿,總還有一點欠缺;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就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為什麼十方諸佛,說佛佛道同,沒有高下,諸佛讚歎彌陀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我們要問,是不是他有一點過分?一點都不過分。什麼原因?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在因地修行,願力不一樣。阿彌陀佛願力特別大,不忍心看造作罪業的眾生,他能夠原諒造一切重罪的眾生。為什麼?他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本性是佛。你本來是佛,為什麼墮落成這個樣子?遇緣不善,沒有人教你。所以佛法在這個世間完全給你講緣生,不跟你講因,總在遇緣不同。你遇緣殊勝,受過良好的教育,你不會這麼做法。

  古時候跟現在不一樣,古時候有人教,在中國有儒釋道教你,在外國有很多宗教教你;換句話說,縱然作惡還不離譜,還有個分寸。最近這個一百年,特別是二戰之後這個六、七十年,算是一甲子,中國說法,這個六十年,這個六十年沒人教了,更沒有人去做。所教的,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違背性德的。不知道什麼叫性德,沒聽說過,沒有看到過,沒有接觸到過,跟著社會大眾一起學。最近這三十年來,科技特別發達,尤其是媒體,三十年前才有彩色電視,在這個之前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再之前,抗戰勝利之後,人家家裡有個收音機很奢侈了,那就很難得了,聽聲音,看不到畫面。大概十年之後,電視機出現了,黑白的。黑白電視機大概二十年,完全轉成彩色的。這個東西出現了沒有好處,人全學壞了,裡面的內容,愈靠近現在就愈不能看。這個學得好快,人學好不容易,學壞很容易,全學壞了。所以,今天的問題就是人心壞了,這是唐太宗講的,不是別的,人心壞了。

  我在國外有人問我,現在很多制度上的問題,哪一種比較好?我答覆他的,制度上都沒有問題,問題在人心。人心要好,制度不好,他一樣做好事;人心不好,制度再好,他還是幹壞事。今天社會問題不是別的,如何拯救人心,這就全靠教育。我們中國疏忽老祖宗的教育,從慈禧開端,差不多兩百年了。西方對於宗教教育喪失信心,應該有四百年,科學技術發達了。科學第一個要求你的條件就是懷疑,懷疑才能發現真理。所以,對神開始懷疑,最後拿不出證據,就宣告上帝死亡。維繫西方社會的權威逐漸喪失掉,西方社會亂了。中國由於老祖宗的東西丟掉了,東方社會也亂了,全世界都亂了。

  我們實在講,萬幸!在這個時代當中能遇到佛法、能遇到方東美先生。要遇不到他,我們絕不會相信的,哪個什麼和尚、高僧大德來給我講,我不會接受的。為什麼?腦子有個觀念,迷信,這個就是大障礙。我們跟方老師是學哲學,不是學宗教。沒有想到,他自己學哲學,這也是一場病的因緣,讓他有這麼個緣分,到峨嵋山去養病,在那裡住了幾個月,天天看佛經。我相信他前生可能就是出家人,有根,要不然他怎麼看得懂?他看得很有興趣,就是看上癮了,一生不離開佛經。所以他講話我們相信,為什麼?他自己真幹,他不是說假的,他說真的,他真幹。

  於是我們也遵循他的指導、他的教誨去研究、去探討,發現了,佛教跟西方人講的宗教完全不相同。西方宗教最重要的是信心,佛也是的,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但是西方宗教,神是絕對的權威,神說的沒有任何人敢反對。佛教不是的,佛教你可以跟釋迦牟尼佛辯論,佛菩薩不但不責備你,歡喜,愈辯你才愈明白。所以到西藏還留的這個風俗,叫辯經,就是辯論。這在其他宗教沒有的,佛教是准許你懷疑,讓你深入經藏,逐漸把事實真相都搞清楚了。把事實真相,在佛法裡面用六個字做代表,性相。性是本體,相是現相,本體就是真如,就是此地講的一實,諸法實相,講自性、講本性都可以。本來是佛是從體上講的,從體才變出現象,這個現象是宇宙、萬法、生命,跟我們自己從哪來的,都容許你去討論、去研究。

  宇宙從哪裡來的?佛所說的,跟現代的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完全相同,是從你自己一念不覺而來的。沒有主宰,如果說主宰,是你自己,隨著你的念頭在產生變化。你看賢首國師《還源觀》,那是他學《華嚴》的一篇論文,現在講博士論文,他那篇是博士論文。文字不多,把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叫精髓拈出來了,告訴我們宇宙人生到底怎麼回事情,答案清清楚楚。從一體,起二用,二用就是依報跟正報,從體起用。無論是依報、無論是正報都具足三種周遍,這就是它的特性,它的性質。念頭只要一起,周遍法界,為什麼?因為法界是一體,就好像我們身上,身上任何一個部位要是有一根刺扎到了,全身都感到痛,立刻就感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任何我們念頭上動一個念頭,物質的身體上,這個物質細胞它是波動現象形成的,全都周遍法界。如果我們有三昧,有定功,我們的能力恢復了,我們障礙去掉了,遍法界虛空界信息我們統統收到。我們自己身體、念頭也是個發射台,我們也不斷的用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往外頭發射,一樣的。我們的起心動念,有意,自己知道的,無意,自己不知道的,都在發射。外面像個網路一樣,互相交叉,統統明瞭,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三種周遍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第一個是沒有障礙,它起作用,發射出去之後,出生無盡。於是我們就知道,佛家講無常,無常範圍太大了,遍法界虛空界,隨著念頭都在起變化,整個現象都是無常的。真常的就是自性,本體,起二用的時候就是無常,心理變化、物質變化。可是這裡頭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三個周遍,含容周遍。佛與法身菩薩他完全用上了,我們迷了。含容周遍是什麼?今天我們講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智大。我們今天量小,小到什麼程度?兩個人都不能相容。夫妻兩個要離婚,為什麼?彼此不能相容,你說心量小到什麼程度!他們的心量原本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麼大的心量!法界虛空界多大,他的心量就多大。佛告訴我們,這是你們自己本來的心量,你本來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心量擴大,擴大到虛空法界,人就成佛了。小,小到極處,連自己都不能包容,就到地獄去了。拓開心量太要緊了!

  要學著包容人,要學著原諒別人,要學謙虛,人不謙虛,不能包容,要是傲慢,不能包容,一定是放下傲慢,要學習謙虛。對一切眾生謙虛,對蚊蟲螞蟻都謙虛,我們看到合掌,螞蟻菩薩、蚊蟲菩薩。牠懂不懂?牠真懂,從來沒有人對牠這麼尊重,我們對牠尊重,牠感到很驚訝。長久這樣對牠的時候就有感動,牠不會來干擾我們。我們得用真誠心,要養成習慣。再擴大到山河大地,遍法界虛空界,真誠心、恭敬心來對待,知道這是我們的一體。尊重一切,尊重我們的法身,尊重我們的本性,因為它是從我們的法身、本性顯現出來的,自他不二。上跟佛是一體,下跟地獄眾生也是一體,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這個自性就是自己的自性,是一切萬法共同就是一個自性,所以一切萬法不二,是自己。

  「迄至第十地滿足」,十地是菩薩圓滿,沒有到十一地,從十地轉到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一實相的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這個具足發生一切莊嚴,莊嚴到了極處,莊嚴達到了圓滿,是什麼時候?等覺位。等覺位,為什麼?莊嚴是有相的,有現相,妙覺位現相沒有了,他沒有相。所以,有相莊嚴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的是等覺菩薩。他說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再提升,再提升那就「更有一轉法性生」,這就是補處。所以補處菩薩他有相,但是他已經證得圓滿的法性,跟妙覺沒有兩樣。實際上,他確確實實已經住到常寂光,實報土裡面還留了一個身,就像小乘裡面講的「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是什麼?還有餘的,他還有個身體在。小乘,這個人已經證阿羅漢,確確實實小乘偏真涅槃他證到了,他這個身體隨時可以丟,不丟也可以,不丟的時候,有餘依涅槃;身體不要,無餘依涅槃。補處菩薩亦如是,補處菩薩是入大般涅槃,大乘的,不是小乘的,就是回歸自性了。他確實回歸自性了,但是實報土裡頭留個身相在,或者是在十方剎土他做補處菩薩,等待圓滿,他就示現成佛。

  這種種示現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在他自己,我們一定要知道,只要是實報土的菩薩,都沒有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這種示現完全是感應道交。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感,所以阿彌陀佛在那裡現報身。那個報身是應眾生之感而現的,在實報土叫報身,在十法界叫應身;時間很短促,幾分鐘,可以到十幾天,那叫化身,事辦完了就不見了,那叫化身。化身,我看多半那個作用是幫助人起信心的。因為有一些人,很聰明,他沒有看見他不相信,一定要看見,真的讓他看到佛了。看到佛,相信了,佛不見了,但是他真看過了,他有這個經驗,他相信。大概這種作用是最多的。這個人有善根,過去多生多劫有善根,這一生又到人間來的時候,沒有遇到這個緣他不相信,他接觸過佛法,沒有信心。必須他自己真的見到,信心生起來了。

  像朱鏡宙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他們都是老朋友。早年都是親近印光大師的,所以也算是同參、同學,我學佛,跟他的緣非常密切。他告訴我他學佛的原因,他的岳丈,岳父章太炎,這是中國讀書人都知道的,民國初年中國大漢學家,叫樸學,樸學家,大家,學術界非常有地位,他是他的女婿。章太炎學佛,那個事蹟很多,甚至於見到許許多多的這些例子,他都沒有辦法完全相信,只知道這事情不是假的。他真正信佛,是抗戰期間,他那時候任職是四川跟西康兩省的稅務局長,他是學財經的,這個職位很高。有一天晚上跟朋友打麻將,打到深夜才散會。散會,那個時候官雖然大,沒有交通工具,都得走路,沒有車。馬也沒有,高級軍官才會有一匹馬。在抗戰期間,在那個時候的口號,軍事第一,勝利第一,其他的順序都排下去了。所以對軍人有優惠,高級軍官會有一匹馬。

  他晚上走路回去,很晚,應該是一、二點鐘。走的路,那個時候的電燈,路燈,你們都無法想像,我們親眼見過,二十燭光的燈泡,大概五十米有一個電線桿。你想想看,那個就像什麼?就像海上燈塔一樣,就是讓你曉得有一條路,漆黑的,真看不到。他說他回去的時候,差不多要走四、五十分鐘,回到家,他前面有個女孩子,走在前面,也沒有在意。他說差不多走了半個小時,很長的時間,半個小時,突然想起來,夜這麼深,怎麼會有一個女孩子出來,孤單的一個人在走?這一想,身上寒毛直豎,再一看,前面這個女孩子有上身沒有下身。這一下就嚇到了,這一嚇一驚那個人就沒有了。他從這一次就真相信了,真正相信,他就真學佛了。他說這個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度他的,沒有經過這個事情,半信半疑。親身經歷的,而且他說時間很長,不是短時間。如果不是他驚嚇,大概那個還沒走,還在前面走,這一驚嚇的時候不見了。

  這是什麼?這個都是屬於化身,真的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在什麼時候、機緣的時候,佛菩薩那感應道交就恰到好處。就讓你在這個時候回頭,從此就變成真的虔誠的佛教徒。老人的故事非常多,講不完的故事,我們年輕人在他面前是孫子輩。我認識他,他六十九歲,我二十六歲,孫子輩。所以很多地方我們細心去體會。這一段裡頭的意思,就是等覺菩薩而成為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實際上真的是妙覺果位。

  底下這一段說,「又曇鸞大師更謂極樂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而頓登補處」。這個有道理。因為什麼?因為是極樂世界的,不同於其他諸佛的實報土,其他諸佛實報土,連華藏世界都不能例外,是要一地一地。極樂世界非常非常特殊,他說或者是可以不從一地到一地,就是他可以跳級。從初地可以跳成八地,從八地可以跳成等覺,他不是一級一級的,這是曇鸞法師告訴我們。因為同居土、方便土沒有按照次第,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總在遇緣不同,大師給我們講的,是西方淨土「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如果遇緣殊勝,他就不必經一地到一地,甚至於凡聖同居土裡面的菩薩,可以不必經歷方便土就直接可以提升到實報莊嚴土。有沒有可能提到等覺?我們相信有可能,這個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

  但是經裡頭有一句經文我們要記住,就是為什麼有這種緣分?經上講,每個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你今天念佛能往生,無量諸佛在加持你。這個就太難得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為什麼聽了能相信?相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念佛真能往生,一生真能成就,這太不容易了,是過去世宿世善根深厚。善根,一個是福報,一個是智慧,福報成就當然快,這單說福報,不說智慧。佛門裡面修福報的人比修智慧的人多,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學佛的人全都修福報。不管這個福報是真的是假的,他心目當中全是在修福,他沒有想到求智慧。那個福報厚的就得無量諸佛加持,所以他可以不必一地經一地,他可以跳班。

  「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這個我們很少聽說的,這曇鸞大師說的。講十地,講階次,一地一地,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閻浮提,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教化眾生,一應化道耳。一是一期,在這個階段當中對我們這種根性的人說,用這個說法。「他方淨土,何必如此」,這個他方是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不一樣。這個曇鸞法師之說,這底下是黃念老他給我們做了個總結,結得很好。「鸞師之說,深顯極樂菩薩圓解圓修,一地一切地,故生彼國者,皆不退轉,頓超階次,圓證補處,深顯彌陀大願,妙德難思。」這話可以相信,為什麼?《華嚴經》上曾經說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這個道理、有這個講法。曇鸞法師這個說法也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這個完全是圓教,如果是圓頓根性,他就不必一地一地的提升。圓頓根性當然也是宿根深厚,也不是一生當中成就的。宿世的善根,一旦被開發,那個起的作用不可思議。這是一生補處願。說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僅僅是證得等覺,等覺跟妙覺當中還有個一生補處,這是真正到究竟圓滿。下面第三十六願,第十七章後頭這一願。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念老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這是第三十六「教化隨意願」。極樂世界往生的人,裡面肯定有慈悲心很重,看眾生苦,很想趕快去幫助他們。這個願望能不能現前?能。彌陀有這一願,這一願加持你,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你就有這個能力去教化眾生,教化的智慧、道力、神通跟阿彌陀佛差不多。你沒成佛,你有這個本事,你有這個智慧,從哪裡來的?阿彌陀佛加持來的。這個真難得,這個事情十方世界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

  我們看註解。「下第三十六教化隨意願」。「如上願所明」,上是前面一願三十五,是一生補處,「生彼國者,安居樂國」,樂國是極樂世界,「悉登補位」,都能夠到達後補佛的地位,「成等正覺」,這是前面一願所說的。「但菩薩成佛各有願力」,每個往生的人願力不一樣。「如願被弘誓鎧甲,返入穢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則承彌陀願力加持,教化隨意,無不圓滿,是為本願之意也」,這一願的意思在此地。彌陀對於一切眾生的心願了解得很清楚,確實有慈悲心很重的人,看到這個世間眾生太苦,不忍心不救他們。救他們沒有能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就能滿足你的願望,你在這個世界就普度眾生。我們就曉得,這一願是為這一類眾生所發的,這一願在彌陀圓滿了,圓滿就是確確實實有能力加持你,滿足你度眾生的願望。

  被弘誓鎧甲,這是比喻。因為穢土,就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度眾生不容易,做好人太難了。那怎麼辦?在這個世間隨時犧牲身命也在所不惜,要有這樣的一個決心。絕不退願心,捨身命無所謂,捨了我又來了,我換個身體再來。世間有堅定誓願的人都能做到,何況是菩薩!所以,他能夠回到娑婆世界普利眾生,教化有情。這個時候承彌陀願力加持,讓你的教化隨意。隨意兩個字非常重要,隨是隨緣,隨誰的意?不是自己的意,隨眾生之意,眾生願意接受什麼,就能教他什麼。這個地方眾生接受,到這裡來教,那個地方眾生接受,就到那裡去教,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菩薩教化隨眾生的意思。菩薩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本願就是這一願,能把教化的工作做得很圓滿。

  「又鎧者鎧甲」,盔甲,「古時戰士對敵作戰時所被服之物」。現在沒有了,現在戰爭產生很大的變化,二次世界大戰戰爭主力是戰車,戰車就是鎧甲。第三次世界大戰再爆發,這些都用不著了,現在戰爭叫按鈕戰爭。飛彈在一個地方可以發射打到全球任何一點,而且彈頭是帶核子彈頭,毀滅性的,一顆核彈就毀滅一個城市。所以這個戰爭跟過去完全不一樣,是毀滅性的戰爭。而且這個戰爭,我們現在可以知道,是個同歸於盡的戰爭,就是大家活得不耐煩了,反正一起死吧,是這種戰爭。這種戰爭誰來打?神經病的人來打。真的,真怕神經病的人去亂按鈕。這個事情真的是麻煩事,往往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很多預言家講地球的毀滅,毀滅的因素裡頭有一條是核武戰爭,人為的毀滅。現在許多國家還在研究發展核武,明明知道核武是同歸於盡的,為什麼還要幹這個事情?為什麼人與人不能和睦相處?

  我今天下午看到同學送了一份新聞摘要,二月一號到二月七號,就是這個星期的,一共有四十一條,這一個星期。這個裡面第二條,這是個大問題,全球人口增加,他說二0三0年恐怕要爆發糧食危機。地球上的人口不斷在增長,糧食跟能源卻頻頻在拉警報。根據聯合國一項報告指出,二0三0年,人類對於糧食將要增加五成,能源需要增加百分之四十五。但是地球上人口增加是不爭的事實,到二0四0年,這個世界上人口將從現在的七十億增長到九十億。未來二十年,中產階級人口將增加三十億人,對於食物、能源的需求怎麼辦?到那個時候全世界恐怕再出現三十億貧窮的人口。這是社會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怎麼辦?學佛的人有辦法、量子力學家有辦法。為什麼?真正懂得境隨心轉,問題就解決了。

  人一定要善心、要有善意,不能有惡念,不能違背自然的規則,地球上災難沒有了,地球上所生產的這些食物決定夠用。上天叫這個人到人間來不會讓他餓死,沒有這種天理的,肯定會有更好的吃的東西發現。我們相信,可是一般人不相信。現在問題是多,這是科學帶來的後遺症,那就是病毒的染污,農藥跟化肥把土地染污掉了,水染污了。水染污是嚴重的染污,所以我們看到報導,大量的這些魚群死在海灘上。這是什麼?水不乾淨,牠在裡面中毒了。土壤不乾淨,有毒,種的這些植物裡面帶的有病毒,吃了這個糧食得奇奇怪怪的病。所以在過去,上個世紀七0年代,湯恩比博士就呼籲,主張恢復古時候的農耕,我們才能得到健康的食物,這是真的事情。現在的雨水,由於空氣的染污,酸雨。好像這個世界無法居住了,如果不能改進,改進是從人心,人心不改進,用什麼樣技術來改進都沒有用,產生不了效果。

  所以環保,我應該在,應該也得三十年,才聽說有環保。二次世界大戰沒聽說環保,戰後也沒有聽說環保。大概總在戰後二十年才有環保這兩個字,才知道這個東西,以前沒有。那就是大家認為地球染污已經非常嚴重,才意識到環保重要。那個時候我已經學佛,講經了。所以我曾經說過,環保一定從心理環保做起,心理要被染污,外面的環保決定不會有成就。環保今天講遍全世界,可是染污還是一年比一年嚴重。為什麼發生不了效果?追究其原因,境隨心轉,我們的心染污了,所以外面境界焉有不染污之理,這個道理要懂。怎樣把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誨找回來,這個世界才有救。為什麼?人心善,我們居住的環境就善,地上長的這些東西都善,無論動物、植物都善,能夠養活這些人。現在量子力學家提出一個口號,很好,「以心控物」,要用心理去控制物理。為什麼?物質的基礎是心念,就是意念,意念好,物質都好,意念不好,物質就變壞了。從這個地方改起就會產生效果,糧食少一點,人多一點,人依舊可以能存活下去。

  我們同學當中,曾經有人向我們介紹辟穀的方法,真有效,那是少數人在修鍊的。他告訴我,有一個同學二十多年沒有吃飯,身體很健康,人還在。這種人遇到糧食危機,與他一點不相干。我們把我們的身體調整,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日中一食,行不行?行。我親眼看到的,我的老師李炳南居士,日中一食,幾十年,而且吃得很少。我跟他學經教,也跟他學習生活方式,所以我在台中我一天吃一餐吃了五年,一切都非常正常,養成習慣了。念頭,念頭不想吃了不會餓;如果沒有這個念頭,到時候餓了他就想吃,念頭做主。我們這個身體它不做主,念頭做主。你不想的時候它就沒事,就很正常,一想就餓了,就要吃,不想什麼事都沒有。好,時間多,多讀書,多念佛。如果說人口到九十億,我們都吃一餐的話,夠了,怎麼會不夠?

  再說,這是我學日中一食,學到第八個月我才跟老師報告。我自己暗暗在學,我沒有給任何人知道,到八個月了,我向老師報告。我說老師,我現在也日中一食了。他說多久了?我說八個月了。身體怎麼樣?我說很正常。他把桌子一拍:一生永遠做下去!為什麼?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我們的生活維持很容易,素食、一餐。我那個時候在台灣,每天生活費用一餐飯台灣錢三塊錢,三塊錢是合美金多少?不到一毛,一塊美金大概換三十七、八塊的樣子。可是李老師他厲害,我怎麼都沒辦法跟他相比,他一天只要兩塊錢,他吃得比我少。我們那時候年輕,三塊錢才能吃飽,他兩塊錢就吃飽了。所以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六十塊錢,大概合美金一塊半的樣子,你看他的生活費。我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一定要九十塊錢,大概是兩塊美金,兩塊多一點的樣子。

  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向老師報告,我說我發現,能量的消耗,飲食是能量的補充,能量的消耗,消耗在妄想應該是百分之八、九十。實際上,我們講勞心勞力,消耗掉的都不多,很少。老師印證了我這個想法,告訴我,真正能量消耗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沿門托缽,過那種生活,他的精神、體力那麼好?他消耗得少。跟著佛修行的人都沒有雜念,天天念道,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沒有七情五欲。所以他心清淨,消耗能量就很少。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一個星期吃一餐,他出來托缽,一個星期出來托缽一次。辟支佛兩個星期出來托一次,辟支佛是半個月,半個月吃一餐飯,阿羅漢是一個星期,七天吃一餐飯。釋迦牟尼佛需不需要去吃?每天去托缽做個樣子,他那是跟大家隨喜,大家吃他也吃一點。他可以不吃,為什麼?他沒有消耗。

  到那時候能量還有個補充,從太空,從呼吸當中,太空的能量多。辟穀的人肚子餓了怎麼辦?空氣,口張開吸空氣,空氣裡頭有能量,他能夠吸取。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能量到底消耗到哪裡去了?盡可能的少打妄想,不應該管的事情別管,不應該幹的事情別去幹。特別是言語,話要少說,真正有修行的人、有德行的人言語都少,他消耗能量少;念頭多、說話多,消耗能量就很大,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科學家這些報告,我們用我們幾十年學習的經驗,他未必相信。現在人都要看,科學精神拿證據來,你不把證據拿出來,你跟他講他不會接受,他不會相信的。我們自己學習,自己得受用。

  李老師當年在台中,收入不錯,他在奉祀官府當主任祕書,還兼了兩個大學的教授。他有工作,有收入,在當時收入大概四百多塊錢,很不錯了,算是高等的待遇。一個月生活費用六十塊錢,剩下的錢幹什麼?做慈善事業,去布施,幫助別人,樂此不疲。老人家走了之後,我看到他們處理後事的,收拾老人的這些衣物,才發現他老人家裡面穿的內衣全是補丁,襪子也是的。外面出門那一套中山裝,大概穿了四十多年,非常節省。他不是沒有錢,自己真叫克勤克儉,他做到了。歡喜布施,歡喜教人,一天忙到晚,不亦樂乎。跟他老人家約時間見面,得一個星期之前,一個星期之內決定排不出時間,每天時間排得滿滿的。我在台中住了十年,親自看到的,這是真正學佛給我們做出的榜樣。

  這裡我們念到鎧甲,怎樣防衛自己?古時候戰士對敵時候,作戰穿的鎧甲,「用以遮衛身體,防衛矢石等」。矢石這是箭,矢是箭。念老在這裡有個括弧,「近代之避彈衣亦是此類」,可是今天戰爭跟過去完全不相同了。「菩薩入生死,降魔軍」,這個魔軍就是逆境,我們講逆境、惡緣,它障礙你,你怎樣去避免,怎樣去降伏。「則以自之弘深誓願為鎧甲」,弘是大,你的大願、你的深願,以這個為鎧甲,決定不為外境動搖,你才能夠成功。「因弘誓之心堅逾鐵石,可以此心出入生死之陣」。今天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確實像佛所說的,沒有堅定的誓願你肯定不能成就。為什麼?阻力太大了,攔不住。我自己一生,這是親身經歷,你們同學都知道。我的講經教學是怎麼磨鍊的?在一個地方最長不要住超過半年,為什麼?半年麻煩就來了。最理想的,不超過一個月。為什麼?大家對你還很客氣,一個月什麼?講幾天他就走了。長住在這個地方,對他們就產生威脅,尤其你講得還可以,大家喜歡聽,大家稱讚你,麻煩來了,嫉妒障礙。哪些人?古人講的同行相忌,他就不讓你長住在這個地方。我們自己要很清楚,絕對不能造成他們的威脅,所以我們講經教學不取不予。就是這樣他們心都不安,那只有迴避。

  我們講經的道場多,我在海外,許多國家都要去。就是當年在美國,美國本國就有十幾個地方,一個地方住十幾天的話,差不多一年就過去了。真的,絕不超過一個月,大家放心。我不爭地盤,我不要信徒,我不要供養,他們怕的就是這三樁事情,不要地盤、不要供養、不要信徒。最近二十年就更簡單了,因為科學技術發達,有些同修發心搞了個網路,我對這個都外行。現在的網路可以代替衛星,更方便,成本低了,我就不要跑了。每天用這個工具跟全世界的同學們每天來分享佛法,利用這個工具聯繫我們在一起修行,這是好事情。我們還是不要道場,還是不要信徒,絕對不能跟當地我們的佛友衝突,和睦相處。

  雖然不要,供養還是不少。幹什麼?印法寶。這是跟印光老法師學習的,印祖一生,四眾供養全部是用在流通佛法經論、善書。他把這些錢建了個小型的印刷廠,蘇州弘化社就是這一筆錢辦的,四眾供養統統集中在這個地方,自己印經書。弘化社在當年,所出的書很講究,紙張、印刷、校對都是上乘,而且價廉物美。弘化社的書賣,賣得很便宜,收回這些錢再印書。如果很清寒、貧窮的人想讀書,它也可以贈送,也可以半價給你,它那個章程上定的都有。印祖一生,把這些供養的錢就做這一樁事情。國內如果有災難,水災、旱災,老法師也關心,他會從印經款項裡面撥一點錢去救災;沒有慈善的這個科目,只有印經,從印經裡頭撥款。老和尚給我們做個好榜樣,讓我們知道錢怎麼個用法,是我們的好樣子。

  老和尚一生沒有拿這些供養去改善他的物質生活,沒有。他吃的東西是常住裡面的大鍋菜,穿的衣服也是一件衣服穿幾十年,生活非常節儉、非常刻苦。晚年專修念佛一門,給我們做榜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往生之後,被後人尊為一代祖師。淨宗的祖師不是活的時候,是死了以後,佛門這些弟子大家承認你對淨宗有貢獻,你對淨宗的修持可以做大家的榜樣,這才能成為一代祖師。所以祖師都是死後,等於說大家承認的。淨土宗祖師跟其他的各宗不一樣,其他各宗是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淨土宗沒有,是大家選的,後人選的,不是當代。

  所以,我們學佛要認真,我們的目標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太好了,我們要做出來給人看,把這個法門普遍廣泛介紹給大眾。這個法門確確實實難信易行,你真正相信,那個個成就。善導大師說,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的。就是要真信、真願、老實念佛,萬緣放下,能持戒、能吃苦,不怕苦。只有一個念頭,阿彌陀佛,只有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本書,《彌陀經》或者是《無量壽經》。在這個社會當中,知識分子多,黃念老的集註非常有效,可以幫助我們破迷起信,更進一步,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在這一生我們所得到的,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是什麼?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幹自己喜歡幹的事,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沒有壓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每天快快樂樂、歡歡喜喜,這就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圓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