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解演義 > 38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十八集)  2010/5/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0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十面倒數第六行。

  我們把文念一段,「《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接著看,「大師之說,上契聖心,下洽群機,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在此地告訴我們,善導大師所說的,前面都是善導大師講的,這個話講得太好了。下面這是他的讚歎,上契聖心,這個聖是諸佛如來,確實諸佛如來說這部經、講這部經、弘揚這部經,真正的義趣就是普度眾生。下洽群機,洽是周遍的意思,所有一切眾生統統包括在裡面,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對淨宗法門來講沒有不契機的,沒有不是當機的,關鍵是在眾生相不相信、肯不肯發願。所以善導大師跟以前古來的祖師大德講法、看法不一樣,他的看法,實實在在大有功於淨土法門。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隋唐那個時候,日本、韓國都派了許許多多出家人到中國來留學,所以淨宗在日本、韓國流通多半都遵從善導大師的說法。下面舉個例子,「如日《合贊》云」,《合贊》是一本書,觀徹法師他的著作。「第十八願,十方眾生,三輩眾生,皆是具縛凡夫,是其機也」。日本這些高僧大德,第十八願所說的,沒有說菩薩,也沒有說阿羅漢,說十方眾生,說三輩眾生,這三輩都是凡夫,六道凡夫,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後復云:如元曉云」,元曉是韓國傳淨土宗的,「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換句話說,阿彌陀佛說《無量壽經》,十方如來接受這個法門,普遍的弘傳這個法門,其目的是普度業障深重的凡夫。

  佛的心就像父母的心一樣,父母對兒女,諸佛對眾生,一樣的心情,無不是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成佛。能成得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大乘經教裡面佛菩薩常跟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本來是佛,只要你現在心裡想佛,怎麼不成佛?所以凡夫成佛一念之間,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問題你肯不肯念?念什麼它就變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剎那剎那在變化,它不是定法。世尊在大乘教裡常跟我們講,佛無有定法可說,為什麼?整個宇宙剎那剎那在變化,根本就沒有定法,所以佛度化眾生也沒有定法。這變化從哪裡來的?什麼人來主持這個變化?大乘教裡面佛常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不是講得很清楚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變化?心能現能生,所現所生這些法它會產生變化,那是識起的作用。識是什麼?識是分別、是執著。那你就想想,不要想別人,想自己,我們的分別無量無邊,我們的執著也是無量無邊,所生的一切法,它不是定法,它是剎那生滅的。所以剎那隨著眾生的念頭,它起剎那變化,即使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六道裡面,正如《楞嚴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佛也沒有定法可說,隨著一切眾生的變化,佛真的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順裡面有不變的,隨順是變,我們凡夫麻煩的就是隨著眾生變,隨緣隨變,這就苦了。佛菩薩高明的地方他隨緣不變,那是人家高明,什麼緣都能隨,十法界依正莊嚴都能隨。不變是什麼?不變,他用真心。什麼是真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不變,永恆不變。這十個字就是經教常講的大菩提心,在四聖法界用的是這個心,在人天、在三途、在地獄他還是用的這個心,依正莊嚴天天在變化、剎那在變化,菩提心不變。凡夫不行,凡夫隨緣隨著變。怎麼隨著變?隨著外面境界起七情五欲、貪瞋痴慢,這就變了。

  要知道,隨緣隨變是造業,隨緣不變他不造業,佛經上勉強稱它作淨業,其實如果說是造淨業,還是對十法界的四聖法界,那才叫淨業。實報土裡面,痕跡都沒有,染淨都沒有,那才是自性的起用,沒有一樣不稱性,這是如來的果地。我們要學佛得學這個本事,這個本事在《還源觀》裡面,就是前面第一句「隨緣妙用」,那個妙用就是永恆不變,不著相。不但不著相,確實痕跡都找不到,可以說是自性的起用。自性空有二邊都說不上,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所以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說不出的,言語道斷,這妙!在起作用的時候,「威儀有則」,也就是完全隨順眾生。在隨順裡面起作用,起最恰當的作用、最殊勝的作用、最完美的作用,也沒有定法。眾生自私自利,他起的作用是大公無私,跟你相反的;眾生心行念念執著貪瞋痴,他起的作用給你示現的,念念都遵守戒定慧,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回到哪裡?回歸自性,回到性德,那就是威儀有則,他有原則的。這個原則的標準沒有一定,這是因人、因事、因時、因地,他起變化。他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絕對是利益眾生的,決定是引導眾生回頭是岸的,這個不變。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淨宗念佛也是一個法門。佛菩薩的態度永遠是「柔和質直」,所以他在一切眾生面前都能夠得大家的歡喜心。善人喜歡他,惡人也喜歡他,都不討厭他,這很了不起。人天歡喜他,餓鬼、畜生、地獄也歡喜他,這做人做得真圓滿!這應該學習,這叫柔和。柔是溫柔,和是和諧,雖然溫柔和諧,他不感情用事,他質直,充滿了智慧,一點都不糊塗。

  末後一句了不起,「代眾生苦」。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所示現的,一生真的一切都放下了,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講經教學,沒有一天空過,這是代眾生苦。四十九年如一日,我們展開歷史,千萬年來這樣一個老師到哪去找?找不到第二個人。世尊希望世世代代的學生都向他學習,他做出榜樣來了。向他學習的人才是真正的弟子,他是佛弟子的楷模,他做到了。所以教育者必先教育自己,自己沒有學好怎麼能教別人?這是真理。我們發心學佛,尤其是發心出家,弘法、護法,你不學佛怎麼行?學佛這兩個字,學釋迦牟尼佛,那叫真學佛。釋迦牟尼佛一生不搞名聞利養,連名聞利養的念頭都沒有,就是教育眾生。眾生種類不齊,程度高下不等,在這個世間經營的事業又不相同,什麼樣的難題,你找到老師,老師都能幫助你解決,真的顯示出大智慧、大學問。不但解決我們當前生活上一點難題,終極的目標是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回歸自性,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教學的終極目標。在佛經上有一句話,這一句話可以翻譯,一點都不難,但是沒有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法追求的終極目標,全是梵文,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是不能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學佛學什麼?就是恢復自己無上正等正覺,這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現在為什麼沒有了?你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放下執著,不再執著了,正覺現前;放下分別,正等正覺現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起心動念,你成佛了,無上正等正覺現前。一切眾生人人都有,放下就是,為什麼不肯放下?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要把它想清楚、想明白。佛法,章嘉大師講得好,「知難行易」。知是把事實真相,佛法裡面講的性相、理事、因果,搞清楚、搞明白,這真不容易;行太容易,行,放下,放下就是。為什麼不肯放下?知道得不夠清楚、不夠透徹,有疑惑,障礙你放下。如果毫無疑問的話,教你放下就放下,那馬上就成就了。我們在佛經記載裡面看到,在傳記裡面看到更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的在一念之間。他在這一念徹底放下了,功夫就成就了,他對於諸法實相真明白、真了解,所以他很容易就放下。

  我們要走近路,要走捷徑。《華嚴經》的分量太大了,真的不容易受持。可是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那是《華嚴經》修行的精髓,這篇論文文字不多,《華嚴經》裡面的原理原則、修行證果的方法全都在裡面。我們在過去學過兩遍,修《華嚴》,走捷徑,這部論好。論文一共分六段,前面三段講宇宙的源起、萬法的源起、我從哪裡來的,講得清楚;後面三段是教給我們回頭的方法,你想回歸自性,想把本來面目找回來,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你是佛,你再把本來佛找回來。開頭修四德,四德是基礎,那就是威儀有則;五止是放下,六觀是看破,你就成就了。這些話說得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相當之難,為什麼?我們的習氣太深,迷得太久了。習氣太深,很想放下,它就是放不下。可是我們生在這個大時代,學佛成佛得到無比殊勝的增上緣,這個增上緣是什麼?外國人拍的電影「2012」,我覺得那是無比殊勝的增上緣,告訴我們,你要想成佛、要想成就,你還有多長的時間?還有三年。三年夠不夠?足夠了。用什麼方法?用執持名號的方法,三年時間肯定你成就了。這個緣就是告訴你,三年你能成佛,成不了佛,三年就到三途去了,只有兩條路,你怎麼選擇?我們選擇成佛之道。我平常教諸位的十六個字,就行了,我們不用佛家這個高的標準,那個很難做到。咱們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對五欲六塵的貪戀、放下貪瞋痴慢,這樣的心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沒有一個不成就。障礙你成就的不是別的,就是我講這十六個字,那是障礙。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玩意障礙,只要把這個東西放下,你的障礙就沒有了,你一生就成就了。我們明白了,我們要真幹,現在就幹,今天就幹,要認真,不再貪戀,不再模糊了。只要真幹,不但救自己,你也救了你家、救了社會,救了國家也救了世界,這個功德多麼殊勝,無比的殊勝莊嚴,為什麼不幹?我們依靠的就這一部《無量壽經》。這一部《無量壽經》展開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無盡的法門,統統濃縮在這部經上,《大藏》的精華,諸佛菩薩修行成佛的精髓全在其中。我們時間不多了,認真學習這一本經夠了,不再想其他的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長時就是三年,肯定成就。善導大師講得好,「本為凡夫」,就是為凡夫一生當中修行成佛的。

  底下這一小段的總結,「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此說之要妙」,要是精要,妙是玄妙,「在於直顯如來度生無盡之悲願」。佛有沒有能力普度一切眾生?有。什麼能力?持名念佛,就這個法門,能令一切造作極重罪業的凡夫能在一生成佛,這還得了!「掃盡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悉得往生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個法門無比殊勝,能遇到的,大福德、大因緣。你能遇到,遇到你能不能成就?關鍵在善根福德。善根是什麼?接觸到了他能信、能解,這是善根,能相信、能理解。福德是什麼?福德是真幹,依教修行,一門深入,一生決定成就,這是福德,這人有大福德。遇到之後也有,這是善根福德很薄,遇到怎麼?他半信半疑,還想著可能有更好的法門,他還想廣學多聞,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事物太多,家庭、親情、事業放不下,干擾太多,不能專心,這就不能成功。這是什麼?沒有福報,薄福,因緣縱然殊勝,他這一生不能成就,也就是說他放不下,他看不破。

  現在這個災難的信息,告訴我們你只有這麼長的時間,你想想看哪個重要?應不應該放下?當然生活是第一,只要自己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我們就像閉關一樣,三年,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就行了。如果真的親情、事業、瑣碎的東西放不下,沒有關係,你就等於說是放三年假,請三年長假,我來閉關。我三年念到功夫成片,或者這個災難沒有了,或者是這個災難減輕了,我還留在世間,你再去搞親情、再去搞你的事業去,可以。什麼時候到極樂世界去?你生死自在了,想去就去,想多住幾年不妨礙,這行,這是真正成就。先把自己往生生死大事辦妥,然後還有身體在,留在這個世間幫助眾生,好事情,未嘗不可,得真有這個本事才行。佛法真的理、事實真相要透徹,不透徹,這麼小小一點災難你就受不了,你就心慌意亂,這個傷害太大了。真正搞透徹之後,別說這些傳言,事實擺在面前你也不驚不怖,如如不動,你沒有妄念、沒有煩惱、沒有恐怖,你有智慧,智慧就知道怎樣處理,怎樣把眼前的災難給化解。能不能化解?沒有化解不了的災難,問題你有沒有定力,你有沒有智慧?你只要有這兩樣東西,問題就肯定解決了。這兩樣東西,定力是修行人的功夫,智慧是性德之寶。從哪裡生的?從定中生的,它不是學來的。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後面有「德相」,所以那個德能,從智慧當中產生的能力、相好都是自性本有的,怎麼不能解決問題?哪有這種道理!不但地球上的災難能解決,太空當中星系的災難都能解決,太陽系出了問題,銀河系出了問題,都能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

  法身菩薩看這些事情,這平常事、小事,我們要想學這套本事,實在講佛法教學就是教我們這套本事,這個本事就是我們修學的功夫。修到法身菩薩了,剛才說了,星系出了毛病,你有辦法解決它。沒這麼大的能力,小小一點功夫,那解決我們自身的安全,解決我們的家庭,我們居住的這個社會、這個地區,這就太容易,輕而易舉。用什麼方法?講經教學。有效嗎?有效。為什麼?講經教學幫助人覺悟,幫助人了解現前事實真相。只要我們不迷,只要我們放下分別執著,我們身心恢復正常了,健康;我們居住的環境,所有一切災難都沒有了,它也恢復正常了。我們中國諺語所說的「福人居福地」,先要把自己恢復到,不造罪業了,他修福,我們這個地區人人都修福,個個都是有福報的人,這個居住的環境當然有福,所以這叫境隨心轉,風水跟著人心轉,你明白嗎?風水家常常說的兩句話,已經明白清楚的告訴我們了,風水家怎麼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個地方風水不好,有福的人住在這裡,三年全變好了。這個地方風水寶地,人心不好,他住在這個地方三年之後,風水就壞了。這是風水家講的,不是假話,跟佛法裡面講的「境隨心轉」是一個道理,境是居住環境。所以我們要讓自然災害統統免除,沒有別的,修福,人人都修福,修善、修福,問題就化解。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第三段,「丙」,這都是古大德說的。「專接上根,傍及中下。此說從文字表面上,似同於甲而反於乙」,甲是第一段,乙是第二段,好像跟第一段很接近,跟第二段就不太相應了。第一段是「上輩往生,唯是菩薩」,你看專接上根,但是它底下傍及中下,從文字上看好像是這樣子的,實際上呢?實際上不同。「實則與乙同」,與第二段同,「本為凡夫,兼為聖人」,跟這個同。「主我輩凡夫均可直登九品。故與甲根本相違也」,與前面一段意思相違,與第二段的意思相同。主張我們這些凡夫都可以直登九品,就是善導大師講的,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你要是遇到緣殊勝,你就上上品往生。遇緣關係太重要,古來祖師大德常說大福德、大因緣,這個不可思議!你能夠認識,那是大智慧;你能把握到這個機會,不把它放過,那是大福報。我們從古人的例子來看到,親近善知識的,有人是一輩子不離開,釋迦牟尼佛那個僧團,他那些弟子就給我們做出榜樣。那些人知道世尊是好老師,知道世尊是大善知識,親近他,不肯離開他。弟子當中有跟他十幾年的、二十幾年的、三十幾年的,有跟他一輩子到釋迦牟尼佛往生才離開的,佛住世,一天都不肯離開。我們現在知道,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裡面許許多多都是佛菩薩再來。凡夫不懂,他們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怎樣才能成就道業?怎樣叫護持佛法?他們那些做法就是的,引導人。這裡面就像唱戲表演角色一樣,有示現聰明、智慧、神通,示現這些的,全都跟釋迦牟尼佛學;上上根人,專接上根,都跟釋迦牟尼佛學了。有些人示現凡夫,愚痴、鈍根,也一生跟著釋迦牟尼佛不離開,傍及中下。世尊常隨眾這一千多人,上中下三根都有。

  下面把這個意思就說出來了,為什麼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事實真相,當時僧團確實如此。「但此謂專接上根者,蓋恐世間淺見之士,每謂淨宗乃齋公齋婆之行,而鄙視之。故作是說,以濟之也」。這用意說出來了,怕別人說淨土法門是專門接引老太婆的,阿公、阿婆的,有大智慧、大福德的人,他們不學這個法門,那就引起世間人的懷疑,所以自古以來,有多少聰明人,有智慧、有地位、有大福德都皈依淨土專念阿彌陀佛,給世間人做好榜樣。因為淨土經論看起來太簡單,這部經這是有註解,要沒有註解,光看白文,很薄的一小本,一般人瞧不起。我初學佛的時候,對淨宗生起信心差不多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方老師沒有介紹這個、沒有介紹淨宗;章嘉大師也沒有介紹淨宗;我親近李老師的時候他才介紹給我,我半信半疑,他用了很多善巧的方法來誘導我,我還是無動於衷。我曾經跟諸位也多次講過,我對淨宗接受了,是講《華嚴經》,《華嚴經》講了十幾年,講到一半。那個時候講《華嚴經》一個星期講三次,兩次《八十華嚴》,一次《四十華嚴》,同時開講,差不多都講到一半。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淨土,而且帶著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導歸極樂,去向阿彌陀佛學習。我看到這一段經文,深深的在體會它這什麼意思?華藏世界不好嗎?毘盧遮那佛不如阿彌陀佛嗎?這都是我的問題,為什麼文殊、普賢要把這些人統統帶到極樂世界?這樁事情在《華嚴經》上出現的,當然這個道理應該還在《華嚴經》裡面,細細再去翻閱《華嚴經》,明白了。菩薩在華藏世界要把四十一品無明習氣斷掉,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這些法身菩薩。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那邊修行,像這些法身菩薩,四十一品無明習氣就輕而易舉短時間就斷掉了。這一個動作了不起,把淨宗法門一下就提升,不但提升跟《華嚴》相等,提升超越了《華嚴》。《華嚴經》最後的歸宿,圓滿的成就,是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這回頭來真正去讀淨土五經,對淨宗這個信心定了,死心塌地了。所以我想到古人常講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我自己走這個路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講《楞嚴經》、講《法華經》大意、講《華嚴經》,這才認識了淨土,不容易!我要沒有這些大經的基礎,對它還是半信半疑。以後看到這麼多的大德,我們真的比不上,望塵莫及,他們都取這個法門,絕對不是愚痴,肯定裡面有大道理。讓我們接受了,真的接受了,認真學習,把淨土五經講過一遍,連《往生論》也都講了一遍,以《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講的遍數最多。

  下面引用《彌陀疏鈔》,「如《彌陀疏鈔》曰:又《起信因緣分疏》」,《疏鈔》裡蓮池大師引用《起信論.因緣分》這一段裡面的註解,《疏》是註解。「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這是講眾生的根機不同,這是信位初心。「以禮懺滅罪被初機」,這是真的,從哪裡入門?從哪裡下手?從禮懺滅罪。我們對大乘信心這麼難生,原因是什麼?業障太重,自以為是,對聖賢也沒有看在眼裡,我們自己都犯了這個毛病。禮懺是滅罪很好的方法,禮懺是什麼?收心。我學佛,我非常感念懺雲法師,他雖然沒有教給我什麼,我在他茅蓬裡面住了五個半月。我在茅蓬做義工,茅蓬裡面一共住五個人,三個出家人,懺雲法師、菩妙法師、達宗法師,達宗不曉得現在在不在?懺雲法師、菩妙法師都往生了。另外一個老居士是朱鏡宙老居士,那個時候七十歲,我那一年三十歲,年齡我最小。所以我在這個小道場就做義工,道場裡面所有一切服務的事情,我一個人擔當。燒飯,那是在山上,沒有電也沒有水,水以後我們是想了個方法,我們用竹子,把竹子竹節打空,從山上有個泉水用這個竹子一節一節引下來。但是山上有野獸,有時候常常把水管碰斷,要上去去接上來。燒灶,要去撿柴火,山上樹葉、樹枝落下來的很多,撿柴火,自己種菜,過原始鄉村的生活。我年輕,好在這些事情從小都學過,我照顧這三位法師、一位長者(一位老人)。茅蓬距離埔里的小鎮,我也不知道多少里,反正到埔里買一次菜,一個星期去一次,要走一天。走路,從茅蓬走路走到埔里大概要三個小時,回來三個小時,六個小時。兩個小時可以購物,每個星期去買一次菜。蔬菜自己種。

  懺雲法師教給我的功課是每天拜佛八百拜,早晨起來拜三百拜,中午吃完飯之後收拾收拾,收拾清除之後,拜佛兩百拜,晚課是三百拜。在茅蓬裡面,因為晚上沒有燈,沒電燈,所以睡覺大概是八點鐘就睡覺了。兩點鐘起床,起床梳洗之後就拜三百拜,三百拜拜完之後就開始燒早飯。早飯,那時候吃,懺雲法師挺講究的,每天早晨吃豆漿。豆漿要自己磨,晚上睡覺之前把黃豆跟花生混合在一起用水泡著,第二天早晨起來之後磨豆漿,豆漿裡有花生就特別好吃。出家要自己能生活,什麼都能幹才行。這都是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都做成習慣了,洗衣服、縫縫補補都行。所以五個半月我在山上拜了十幾萬拜、磕了十幾萬個頭,消業障!禮懺滅罪,折伏自己的煩惱習氣。以後離開茅蓬到台中去學教,這是基礎。如果沒有這半年認真的修行,在懺雲法師指導之下,那個時候在山上,懺雲法師修淨土的,他教我看《疏鈔》、看《要解》、看《圓中鈔》,所以我對於這三部註解很熟悉,就是那個時候學的,把這三部書的科判統統用表解畫出來。這一畫出來之後,我就感到非常驚訝,才知道佛的經典之好,佩服得五體投地。除這個之外,他教我看《印光大師文鈔》,這是我在山上半年的功課。奠定這個基礎,到台中去學經教,沒有空過,得從這裡入門,受過基礎的訓練。我們今天有這麼好的環境,為什麼修學沒進步?原因是大家沒有認真禮懺滅罪這個根基。如果從這個根上去紮的話,那情形不一樣。認真修行,一天八百拜是最少的,因為我要用很多時間照顧大眾的生活,山上服務的人只有我一個人,所以什麼事情都要做。

  下面,「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你看看上中下三種根器。「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這是《起信論疏》裡的話。「又《彌陀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這把上根引出來了。馬鳴、龍樹,這是古印度的祖師大德,傳記裡面所記載的,都證得初地的地位,這地位高了,初地菩薩。智者、永明,這是中國的,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永明延壽是中國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佛應化而來的,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淨宗這個法門,像他們這種人才徹底,荷擔就是承擔,他才能承受,不是一般人。這個法門的深妙,破盡一切戲論,這句話就說得重,真話不是假話。一切戲論是說什麼?不是說世間的,一切諸佛菩薩說經言教全是戲論,哪有這麼麻煩?一句阿彌陀佛不就成佛了嗎?還搞這個東西幹什麼?這句話不容易!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彎路,這一條路是直路,只教你一句佛號,佛號之外統統放下。多長時間成就?《彌陀經》上說,「若一日到若七日」;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到的,執持名號念佛往生的一般都是三年。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你不就全通了?哪要那麼多的時間去學習?這是什麼人物?誰能相信?馬鳴、龍樹、智者之流他們能相信。斬盡一切意見,是不准你起心動念,哪裡還有什麼分別執著?斬盡一切意見這是斷煩惱、破煩惱障,破盡一切戲論是破所知障,這一句佛號兩種障礙都破掉了。

  所以下面給我們說,「蓋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我們業障深重,初學的人哪裡知道?至是到了頂頭,圓滿極了,任何圓教不能跟它比,圓中之圓。頓是頓超,頓中之頓,無上法門,它在八萬四千法門之上,沒有比它更高的,能相信嗎?能相信的人,那就是上根;不能相信的人,那是中下根性,這句話是真的。「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云深妙」。難信之法!權教小乘很不容易接受。在我們一般所謂知識分子,好學的心,那都是障礙,好學是所知障,有所知障不能得定,開不了悟,妄想太多。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出樣子,他十九歲離家外出參學到三十歲,參學十二年。十二年中把印度所有宗教學派裡面所修學的那些經典他全都學過,為什麼?為以後傳法的時候讓社會大眾有信心。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他什麼都學了,王子的身分地位特殊,這大家相信他。在菩提樹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了。那十二年所學的是什麼?所知障,放下的是所知障。修學過程當中他過苦行僧的生活,那是什麼?那是破煩惱障,能把煩惱習氣放下。這十二年所學的又放下,把一切所知放下。煩惱障放下了,所知障放下了,這才能開悟,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那個表演是給我們後人看的。我們必須要記住,世尊一生是在做表演給我們看的,像唱戲一樣。他在《梵網經》裡面透露了身分,他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是第八千次;換句話說,他久遠劫就成佛了。弟子當中,甚至於出家護法裡面,全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來唱這台戲,他唱主角,其他的唱配角,表演給我們看的,為人演說。這個舞台就是他一生的行誼,一生都在表演,讓我們漸漸體會到事實真相。

  下面教給我們修學方法,「但驀直念去」,這驀直就是一直念去,死心塌地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需要用任何方法來幫助。「不落思量」,你也不能有三心二意。這個法門,「直起直用,自得心開」。這是念佛的祕訣。古大德有提出來正助雙修,持名念佛是正修,再用其他方法來幫助,助修,正助雙修。蓮池大師告訴我們,持名念佛是正修,還用持名念佛做助修,正助全是持名。你要不要持戒?不用持戒了,為什麼不用持戒?你二六時中都有一句阿彌陀佛,你還能破戒嗎?就圓滿了。可以說是三福、三學、六和、六波羅蜜、十願全在一句名號當中,真不可思議!理如是,事也如是。真能這樣修行的人,你能否定他不是上根嗎?上上根人才能夠做到。底下兩句就說到了,「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破盡戲論,所知障斷了;除一切計度分別,煩惱障斷了,計度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人家這一句佛號能斷煩惱障、能斷所知障。

  「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馬鳴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也」。這哪裡是普通人?真的,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是念佛人。八萬四千法門找不到這樣功夫純淨的人,他念念與自性相應。你看惠能大師見性,自性是什麼樣子,他說出來了。自性是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不生不滅,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無動搖,你看這一句佛號跟這些相不相應?末後還能生萬法。所以我們讀《四十華嚴》,看到善財童子參訪德雲比丘,德雲比丘修般舟三昧,給善財童子開示二十一種念佛法門。那二十一種展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所講的一切法門,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含了。展開就是能生萬法,無量無邊法門沒有離開阿彌陀佛,這還得了嗎?

  下面念公把這幾位肉身菩薩做個簡單的介紹。「馬鳴大士,東天竺人」,天竺是印度,現在稱印度,東印度人。「傳佛心印,為禪宗十二祖」。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教,阿難傳的;宗,迦葉尊者傳的。所以說大迦葉尊者是禪宗第一代祖師,在教下,阿難是第一代祖師,阿難傳教,叫宗門教下。禪宗第十二代祖師,「中興大乘,造《大乘起信論》。論末勸導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馬鳴菩薩。「龍樹大士,南天竺人,為禪宗十四祖」。開鐵塔,見到金剛薩埵菩薩,傳授他密法,所以他變成密宗的祖師。「入龍宮,取《華嚴經》,又為華嚴宗祖(初祖)。復以廣造眾論,力宏淨土,《楞伽經》懸記云,登歡喜地」,這是說他的身分,他是初地菩薩。「往生淨土,故又為淨宗之祖。我國稱大士為八宗之祖」,前面說了四個,後面有「天台、南山」,南山是戒律,律宗,「法相、三論」,都承認他是祖師。所以龍樹菩薩跟大乘八個宗,無論哪個宗都有密切關係,八宗的祖師。他的傳記在《大藏經》裡有,《高僧傳》裡面有,諸位可以看看。

  傳記裡面說,他證得初地,初地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天台大師講他真的成佛了,分證即佛。基本上他超越十法界了,他住一真法界。人非常聰明,明心見性了。讀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經典,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他用三個月就學完了,這一部《大藏經》三個月他就畢業了。諸位想一想,行不行?這事情是真的嗎?我想應該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一個例子,惠能大師見性了,不認識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任何經典,你念給他聽,他能講解給你聽,不必學。所以龍樹菩薩看《大藏經》,這部經要不要看完?不需要,就好像惠能大師一樣。你看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有這麼一段記載,法達禪師一生受持《法華經》,沒開悟。《法華經》念了三千部,我們知道這部經很長,很大的分量,一天頂多念一部,總得七、八個小時,一天念一部。那三千部,得說個整數,肯定超越了三千,十年,十年念一部經也很了不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他到曹溪去參訪六祖大師,禮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向老和尚頂禮三拜頭都沒有著地。起來,六祖問他,剛才我看到你禮拜頭不著地,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就說,他讀了三千部《法華經》。現在人講值得驕傲。被六祖看穿,問他,《法華經》的大意是什麼?他講不出來,反過來問六祖。六祖說:這個經我沒有聽過,你念給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六祖說,行了,不必念了,我全明白了。跟他講,他開悟了。六祖大師跟我們講,我們不會開悟,什麼原因?沒有法華三昧。他十年讀這一部經,他得法華三昧,就是說在《法華經》上他得到清淨心、平等心,他得到這個。所以祖師給他一講的時候,他大徹大悟,就明白了。再禮拜他、禮謝他的時候,頭就著地了。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明心見性的人要不要把全經看完?不要,看個幾頁,看幾句就行了、就懂了。那一部經看幾句,三個月當然是很長的時間,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的經他全通了。

  所以初地菩薩無始無明破了,還有習氣,習氣沒斷,也就像法達禪師一樣,有點自以為了不起,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能超過我。初地算是小菩薩,剛剛入門,大龍菩薩看到了,來照顧他,帶他到龍宮。龍樹菩薩好學,你不是喜歡學嗎?廣學多聞嗎?龍宮收藏的經典太豐富,帶你去看看。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本,完全的本子,釋迦牟尼佛二七日中所講的,多少分量?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個經要拿到我們地球上裝不下。龍樹菩薩一看到這個,那一點傲慢的習氣馬上沒有了,才知道自己一生所學的太渺小了。看到大本《華嚴》,他想閻浮提眾生,就是地球上眾生,沒有一個人能夠受持得了,無法學習。再看中本,中本分量還是太大,不契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最後看小本,小本是什麼?目錄提要,就像我們看《四庫全書》一樣,《四庫》是大本,《四庫薈要》是中本,小本是目錄提要,只有五冊,精裝五冊,目錄提要。每本書的書名,什麼人著作的,裡面的內容大意,簡單介紹一下。他說這個好,這個閻浮提眾生沒有問題。分量多少?十萬偈,四十品,四十品,十萬偈。印度人算是四句叫一首偈,十萬偈就是四十萬句。現在我們看的這《華嚴經》,是《華嚴經》的目錄提要,這是龍樹菩薩傳到這個世間來的,所以他是華嚴宗的祖師,《華嚴》他傳來的。在他之前《華嚴經》在這個世間沒有流通,這是世尊二七日中在定中所講的,講完之後大龍菩薩把它收起來藏在龍宮。

  所以從這個地方讓我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開悟要緊,明心見性要緊,見性之後全都通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了。這個事實真相,大乘經教裡佛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都通,所以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每一門都能通到明心見性。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哪一條路都能到家,只要你肯走進去就是,你不要去找岔路。找岔路,那耽誤時間,那就很苦了,找不到家了。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決定得定,定就是三昧。得到定之後,繼續往前進,絕不改方向,肯定開悟。悟了之後,就像龍樹菩薩一樣,學習就很方便,一點困難都沒有了,一看,明白了;一聽,明白了;一接觸,全都明白了,這是佛法裡修學的祕訣。不相信的,自以為聰明的,他的路子就走遠了,他就有相當的難度。真正聽話,依照祖師大德的教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最近的一條道路。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