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巖山東林寺佛像安座典禮開示—開光的意義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5/3/12 台北靈巖山東林寺 檔名:WD32-196-0001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諸位義工菩薩,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新春吉祥。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是我們雙溪東林寺佛像安座開光儀式,我們這儀式比較簡單。主要開光的意義,先師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都有講過。我們依佛像,看到佛像就想到我們人人都有佛性,我們本來都是佛,所以佛像是啟發我們自性的佛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佛光,這個光是智慧光,般若智慧,開啟我們自性般若智慧之光,這個就是我們開光主要的一個意義。
一般人就是說我們給佛像開光,實際上我們給佛像開光,就是給我們自己開光,開啟自性般若智慧的光明。因為有般若智慧,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些道理我們要明白。所以這個儀式它是一個表法,我們沒有看到佛像,沒有三寶住世,我們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不知道,不知道永遠都在做眾生,六道輪迴。因此三寶出現在世間,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佛。所以佛法僧都是外面的三寶,叫住持三寶,佛像是住持的佛寶,經典是住持的法寶,出家人這個形像是住持僧寶。我們皈依不是去皈依外面這個住持三寶,這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你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變成外道。所以是外面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是這個作用。我們沒有看到這個住持三寶,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都不知道,自性三寶。所以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主要要教我們回歸自性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也是我們自心所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回歸。所以這個開光,先師淨老是講得很多,講的也很明白。
這個道場的成立,我們也感恩大家的發心,原始的功德主陳永信、洪平和居士,當時來這裡開山,還有莊行法師,他們當初來除草。剛開始蓽路藍縷,我聽陳菩薩(陳菩薩今天也來普照,來參加開光的儀式),當時我們上來是沒有路的,他們要開路。我聽說有一次還被野狗追,陳菩薩說早上要吃的東西趕快丟給牠。所以這條路就是從下面來,一直開上來,到現在延續到這裡。所以這條路我就給它命名為永平路,陳永信跟洪平和他們原始的功德主。開山,原始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老和尚都說要感恩,要飲水思源。還有我們後續的四眾弟子大家的發心,農業局洪居士也很發心來給我們指導,我們對於一些政府法令規定方面不了解,請他給我們協助,讓我們知道怎麼去如理如法去辦這些事情。不然我們也是摸不到邊,不曉得該怎麼做。
當初蓋這個形式是呂晨琦居士他建議的,他也發心來蓋這個。這個也很適合我們老和尚的一個規定,老和尚給我們取名叫雙溪小築,就是說不要搞大,不要跟人家比賽。所以有一次老和尚上來到雙溪小築,我說師父你說小築,我們就是兩間農舍,就很小。我們老和尚說,不小了,這不小了。他的目標還要再小。我們也沒有什麼要擴張,主要是說根據我們現在同修大家來共修的人數,這個也是聽佛菩薩安排,完全我們沒有什麼預設立場,隨這個因緣來形成這樣一個道場。剛開始來這裡,這些都是荒山野地。這原來是有人住。
東林寺由來就是江老師,有一次帶他上來看這個地方,我們師父叫他畫「地獄變相圖」那個畫家,江老師,他的師弟。他說這裡可以清修,這裡就叫東林寺,做祖庭,清修。我說好!那就做清修道場,所以後來我們才取東林寺。東林寺,就是說我們也不忘本,我們淨宗中國的初祖,廬山東林寺,我們這是台北靈巖山東林寺。原來這個山沒有名稱,靈巖山是我們師父他老人家取的。原來陳永信說要叫做淨空山,他說不要、不要、不要。後來我們師父給我們取一個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他自己老人家寫墨寶,就是這個因緣,這個因緣跟大家彙報。
我們感恩大家長期發心,我們很多義工每次辦法會活動,大家都來參與。還有今天不是假期,有很多同修也沒有辦法來參加,我們在這裡也一起感謝。還有包括我們網路前的同修,大家都長年在關注我們,在護持我們,也非常感恩。
這個道場的成立,我的規畫就不做法會,因為這個地方,大家也知道,沒辦法做法會。只是念佛,聽經,所以這個兩個投影機,就是觀聽我們老和尚《大經科註》,一天聽經,我的規畫是聽四個小時,念八個小時的佛,平常。如果打佛七,就專門念佛。打佛七,我們這邊就是要採取報名方式,而且真正要了生死的才進來。現在第一個報名是莊來法師,他已經念了一年多了。他說是三年之內要求往生,我是給他說,要阿彌陀佛來接才能走。還沒有來,不能把他餓死,這個不算。就是念佛,我們當然希望佛早一天來接我們,早一天走,早一天好。但是還沒來也不能急,那佛還有事情給我們做,所以我們就是聽阿彌陀佛安排。我們該走的時候,他就會來接了。時間沒到,也不要急;時間到了,我們該走就走,也毫不留戀,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作佛。
所以我的規畫是這樣的,這個就是說我們還要有一個嘗試的階段,看有什麼問題。因為一個人來共修,總是有很多事情的。還有名額,可能這個地方,大家看看,最多只能四十八個,四十八願度眾生,只能四十八個。少沒有關係,一個、兩個,真正要念佛的,都可以,真正要了生死的。要結結緣的,我們在雙溪小築那邊做法會,比較熱鬧。這邊很無聊,好山好水好無聊,要耐得住寂寞的,心能定得下來,再來。不然你在那邊,人在山中,心在山下,這個也達不到那個效果。來這邊就是要讓大家把身心沉澱下來。所以來這裡參加念佛的,最好交手機,或者是關機,這個就不要干擾。就好像八關齋戒一樣,關閉這些干擾,讓我們身心整個沉澱下來。我們生活當中也有必要一個時間讓我們沉澱沉澱,平常都很忙,忙得不得了,暈頭轉向的。所以佛制定八關齋戒,就是給一般很忙的人,起碼你一年也休個一天,最少,二十四小時,八關齋戒,就是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這個就是我們八關齋戒。最少一天,三天、七天、四十九天、三個月、半年、一年,一般閉關一個階段性是三年最長。當然也有再延續的,但是總是有個階段性的。所以在這邊就是不要受干擾,這樣我們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如果在這邊不收手機,看電視,就住在自己家裡就好了,在我們家看就好了,不必跑到這邊來。來這邊就是要讓身心清淨,提供大家心清淨的一個場所,這樣才有它的功能,才有它的作用。
因此,這邊可能來的人不會很多。做法會,人會比較多,做法會我們就是在雙溪小築。山下華藏寺,現在也在申請建築執照,我們山上、山下都已經變更成宗教用地了。山下是做教學的,以前我們老和尚去教書的三藏佛學院,澈定法師,原來是中國佛教會的,現在也交給我了。疫情沒有學生,那個要給我,我就好!以後我們那邊就來辦佛學院,辦漢學班、實驗小學,這些我們都可以。山下做教學,接眾用的。所以這三個,山下,山上的當中小築做百七繫念,這裡就是聽經念佛,求生淨土,這三個地方,三個用途,向大家報告。
感恩大家長期護持。也祝大家福慧增長,身心安康,六時吉祥,事業順利,闔家平安,光壽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