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提倡、學習、推廣因果教育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2/8/9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WD19-035-0001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尊敬的劉理事長,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我們社團法人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教育學會,舉辦例行性兩岸三地暑期傳統文化學習營。今天第一天,第一堂課。這次我們這個課程一共是三天,主要我們學習的教材,就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家師上淨下空老和尚在七月二十六日凌晨兩點,他老人家就往生了,世壽也九十六歲高齡。到今天已經進入第三七,還沒有滿三七,進入第三七。前幾天,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護國息災繫念法會,悟道上去主法,也是為家師淨老和尚做二七的迴向;在我辦公室的書架上剛好也看到一本小冊子,就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記》。這個《講記》也是家師淨老和尚早年講的,大概應該有三十年了。因為這本小冊子是二十六年前,就是民國八十五年印的,今年是民國一百一十一年,就是二十六年前印的。二十六年前印的,整理出講記,大概這一篇文章,我們淨老和尚他應該是三十年前講的,總有二、三十年了。看到這個《講記》,剛好我們這次選的講題也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所以我就把這個小冊子帶下來,這次我們三天的講座,以我們淨老和尚他在世的時候講的這個《講記》,做為我們學習的一個基本核心,其他方面我再做一點小補充,以這個為主要。這個紀念我們淨老和尚也是很有意義的,把他老人家當年講的這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記》,我們再來學習一遍,這個也是很有實質上的意義,這作為我們追思紀念淨老和尚,很好的一個題材。

  剛才我們開始也播放了一段影片,這個影片是二O一七年,二O一七年就是民國一百O六年,就是五年前,老和尚要我們在英國倫敦辦一個祭祖大典。那一次我記得,劉理事長他有去參加這個祭典。那一年我剛好有病住院,那一年我就沒去。那一年我們淨老和尚在祭祖的時候,我們剛才大家看到那一段開示,那一段開示重點就是勸我們要學習因果教育,要提倡因果教育,要推廣因果教育,來救這個世界。因為現在這個時代,過去我們佛教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在世的時候也講過,現在這個世界如果不提倡因果教育,印祖講,這個世界亂象都無法改善的,縱然佛菩薩、所有的神仙、聖人統統降臨到這個世間,也救不了這個世界。現在唯一還能夠挽救這個世界的災難,唯有提倡、學習、推廣因果教育,人人明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認識善惡因果,進一步斷惡修善,這個世界才能夠消災免難。各人可以得到身心健康,事業順利,闔家平安,社會可以安定,國家能富強,世界能和平,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可見得因果教育是我們當前這個世界很迫切需要的一個教育,人人懂因果,大治之道;人人不懂因果,大亂之道,這是清朝初年周安士居士他講的。我們看看現前這個世界,的確是這樣的。

  所以這次大家來這裡學習,因為疫情的關係,人數不多,但是也剛好,我們這個教室坐這些人也剛剛好,也符合政府防疫的措施,我們不用坐得太擠。人多,我們人坐得就要比較擠一點;現在我們這樣的人數剛剛好,非常理想。在復興鄉,現在叫復興區,這個環境也非常好、空氣也好、水質也好,也是很理想的一個學習環境。另外剛才我們劉理事長講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在復興區(過去是復興鄉),現在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復興。早年,蔣公也提出來,復興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文化也不是一個口號,如果喊一喊口號那也復興不了,我們必定要有實質的行動,具體的行動,從我們自己做起,我們自己先學,自己先去實行,得到這個好處、得到功德利益,我們再跟大家分享,再去推廣,這樣就會影響到家庭,影響到社會,影響到國家,影響到整個世界,所以一切從自己本身做起。

  儒家,主要是講政治。政治,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離開政治。所以現在人講到政治,他一個不清楚的概念,好像說你參與政治,就是要去跟人家選舉,這個概念就很狹隘。其實孔老夫子,我們中國諸子百家,到了春秋戰國,秦國滅亡之後,秦國是採取法家,商鞅變法,採取法家,但十五年亡國。後來到了漢朝,劉邦看到前面的歷史,看到秦朝(前朝)採取法家,定很嚴苛的法律,十五年亡國,他覺得這個就不是很理想。所以後來接受董仲舒建議,在諸子百家當中,董仲舒建議儒家,就是孔子這一家。孔子,孔孟代表儒家的思想。所以諸子百家折中於孔子,孔子講得比較中道,我們人比較可行。所以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採取了,一直把儒家的教育延續到清朝,到民國初年才沒有繼續把儒家做為國家的主流教育。

  所以儒家它講的是政治,在《家語》講,「天道敏生,地道敏樹,人道敏政」。敏政就是辦政治,就是天地人,我們人在當中,我們頭上頂著天,腳立在地上,所以我們一般講頂天立地。什麼叫頂天立地?我們頭頂上是天,我們腳立在大地上,當中就是人,所以叫天地人三才。人,就是人類,辦政治最重要,人道敏政,政治辦好了,大家得到公安,大家心就安定了,安居樂業;政治辦不好,大家心不安,所以辦政治很重要。政治不一定說你去當官,所以在《論語》裡面也講,有人勸孔子,你這麼大的道德學問,為什麼不出來當官辦政治?他說我每一天都在辦政治,怎麼辦?齊家,這個家治好了就是政治。所以儒家講的政治,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從自己本身修,修正,把錯誤的思想言行依照經典的標準修正過來。從修身開始,你自己一身修好了,你就會影響一家人,一家人都向你看齊,齊家;家能夠齊,家治得好,你就能治國,國是家的擴大;你能治國,當然能夠平天下,天下太平。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再修身。佛門裡面講,身口意三業,意業就是心,心是主導。身口是意在主導的,心修正了,身口就會跟著正。

  所以我們今天學習這一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淨意」這兩個字,意就是心,因為身口意三業,意是主導的,我們現在講導航,導航導對了,我們就會達到我們要去的目的;導的不對,去的目的就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所以淨意這兩個字有這個含義。遇到灶神,這個後面我們會講到,我們留在下面進入這篇文章,我們再來學習。

  這個小冊子它前面有一篇文字,我也念一念:「尤惜陰居士曾說,《了凡四訓》是奉行《感應篇》與功過格的事實。了凡先生所用的功過格,我們在《德育古鑑》裡刊出來了。《德育古鑑》就是一部功過格的感應錄,完全是依功過格而編的,不但教我們修行,且加強我們的信心。」這一段是依據尤惜陰居士,尤惜陰居士也是民國初年在我們佛門很有修學的一位大居士,在居士當中他修得很好,他也有很多著作。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也都有看過尤居士他寫信向印光祖師請問問題。尤居士講,「《了凡四訓》是奉行《感應篇》與功過格的事實」。《了凡四訓》,這是印光祖師一生他提倡因果教育的第一本書。

  印光祖師,他是我們淨宗的祖師,淨宗祖師就是專門修念佛法門的,傳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我們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大勢至菩薩他修的就是念佛圓通的法門,用念佛的方法達到圓通。每一位菩薩都有他修行的方法,他的理論方法都能達到圓通,回歸自性,觀音菩薩修耳根圓通,大勢至修念佛圓通。印光祖師,他是淨宗的祖師,就念佛的專家,修念佛法門的。他一生,人家供養他的錢也不少,也很多,但是他沒有蓋大廟,這是他跟其他的祖師大德不同的地方。在蘇州報國寺他有辦一個弘化社,弘化社是什麼?專門印善書經典來流通的。辦這個弘化社,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出版社一樣,專門印經、校對經書、印善書來流通。但是他佛教的大乘經典印得不多,大經大論有印,但是數量不是很多。但是有三本書他一生印最多的,第一本就是我們剛才講《了凡四訓》,第二本就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自古以來註解非常多,好像一百多種註解,他特別推薦一個比較詳細的《彙編》,還有《直講》,註得比較簡單的。第二本書就是《太上感應篇》,道家的;第三本書叫《安士全書》,清朝初年,也是蘇州那邊的人,就是昆山那裡的人。現在大家如果去過蘇州昆山,那邊台商很多,都在昆山,他是那裡的人。他是一個佛門的大居士,道德學問修養都非常好,儒釋道三教也都通達,他著作這本書叫《安士全書》,分做四卷,「文昌帝君陰騭文」;還有「萬善先資」,勸戒殺的;「欲海回狂」,勸戒淫的;最後一卷是「西歸直指」,導歸淨土。這三本書都是講因果報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講因果報應。

  這個三本書,印祖一生印得最多,特別是《了凡四訓》。所以有一年,大概一九七七年,我們淨老和尚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邀請到香港去講經,住在香港過去倓虛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辦的一個中華佛教圖書館。那個圖書館我去過,不大,因為香港那個地方房子都不是很大。在這個圖書館裡面,我們淨老和尚去那邊講經,就在書架拿來翻一翻,看到他翻到的那本《了凡四訓》已經印刷了很多版,大概幾十版了,一版大概都一萬冊以上。所以估計《了凡四訓》這本書,印祖在世他提倡印這個書,這本書根據他的估計,恐怕都上幾百萬冊。那個時候印刷術不發達,印祖是希望這三本書,全中國人人手一冊,每個人都有一本,他的目標是人手一冊。那個時候印刷術不發達,也印了幾百萬冊;如果現在印刷術發達,現在人手一冊應該不困難,他是極力推廣這本書。

  《了凡四訓》講改造命運,我們每個人都想改造命運,依照這本書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必定可以改造,這個毫無疑問。「《了凡四訓》是奉行《感應篇》與功過格的事實」,就是說去落實了。《了凡四訓》為什麼放在第一本?這個也有他的道理。因為這本書是袁了凡先生他改造命運的經驗談,他把它記錄下來,是教育他自己家裡的子子孫孫,教他們子孫要這樣學習,才能夠提升,改造命運。你能改造命運,就是你有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各方面都提升了,都得到改造了。具體要怎麼做?就是《感應篇》講的,還有功過格講的,它就比較具體,就像佛教戒律一樣,一條一條。理論在《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這本書理論我們明白了,再來奉行《感應篇》、功過格就不難,所以這個是第一本書。

  特別這個《了凡四訓》,我們也大概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了凡四訓》就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他自己的著作,他教訓他的子孫的,所以叫四訓,四訓就是有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立命之學」,立是建立,建立自己的命運。命運是自己建立的、自己造的,命運跟別人沒有關係的,跟上帝沒有關係,跟閻羅王也沒有關係,跟佛菩薩也沒有關係。跟誰有關係?就是跟自己有關係。命自己造的,你自己造,當然你可以改。第一篇是講他改造命運的經驗,經驗談。他是什麼因緣給人家算命,算得很準,然後相信命運,過得很消極的日子。後來有因緣去寺院,遇到雲谷禪師,跟雲谷禪師對話交流,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他才知道原來命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他聽明白了,依照雲谷禪師的開示,他真正依教奉行,整個命運改變過來。原來沒兒子,後來有個兒子很好,當官。原來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後來活到七十四歲。原來做官只做四川一大尹,很偏僻地方一個小縣長,後來做到寶坻知縣,各方面也都提升了。所以他把這個經驗記錄下來(寫下來),傳給他的子孫。

  這一篇等是佛經的序分,序分就是一個開頭,一部經典一個開端。它這個《四訓》,「立命之學」等於是序分,一個開端。後面「改過之法」、「積善之方」,等於是佛經講的正宗分,它主要講的部分;最後一篇,「謙德之效」是流通分。「改過之法」,他就把他改過的理論方法給我們說明。改過放在積善的前面,我們一般講斷惡修善,斷惡就是改過,然後修積善行。第三篇講「積善之方」。積善之方,也給我們分析得很詳細,善給我們分析了八對,善有大善小善、有陰有陽、有端有曲、有偏有正、有難有易,講了八對。所以我們看了這個之後,才知道要改過修善,要學習經典,不然我們也不曉得什麼是過、什麼是善,沒有一個標準。第四「謙德之效」,在《易經》六十四卦,謙卦,六爻皆吉。其他的卦有吉有凶,唯有謙這一卦,只有吉,沒有凶。所以前面斷惡修善,要用謙德來把它保存住,這是《了凡四訓》講的。《了凡四訓》這本書我們讀明白了,再去落實《感應篇》、《安士全書》就不難,所以印祖把它擺在第一本我們要學習的。

  下面這一段,「《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一篇是補充《了凡四訓》沒有說到的地方。」的確我們看這個內容,《了凡四訓》,我們看得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加上《俞淨意公》這一篇,這個就更圓滿。因為《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特別灶神給他舉出意惡這一部分,這一部分《了凡四訓》就沒有講得那麼詳細,所以這一篇等於是補充《了凡四訓》。所以過去印《了凡四訓》,後面都會附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附帶這一篇,等於補充《了凡四訓》它沒有說到的地方。「都是於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們同樣把它當做寶典來受持。」這個也是非常可貴的地方,跟《了凡四訓》一樣。「讀過之後,自己更應當深深的反省、檢點。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社會,必須認真修學,才能趨吉避凶,轉災禍為吉祥。」我們人求消災免難,這個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想祈求消災免難,得到吉祥。在佛教裡面,佛經裡面講,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官位得官位,求兒女得兒女,你求什麼都能得到。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在佛門當中,你要求什麼都能求得到,你要求作佛都能做得到,那哪有求不到的!人天福報,在佛教裡面講,它是人天的小果,出世才是大果,大的都能求到,小的當然一定能求得到。我們現前人類,不管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求現前消災免難、家庭幸福、身心健康、吉祥如意,這個是無論哪一個國家的人,他每一天都是在求這個。能不能求到?肯定能求到,關鍵就是你要如理如法,你必定是有求必應。如果你不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就是《了凡四訓》講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有求的方法,但是你能不能得到?看你命中有沒有,你過去世有沒有修。

  比如說,現在全世界人最重視是什麼?經濟,就是賺錢,大家最重視的是這個。哪一個人不想發財?哪一個人不想賺錢?大家都想,但是有的人賺到了,有的人他也沒賺到;有的人賺得很多,有的人賺得不多;甚至有的人他什麼都賺不到,做生意還虧本、還賠錢,還欠人家一身債,這個大有人在。這是我們現實社會,不管中國、外國都一樣的。有的事業,公司企業他做得蒸蒸日上;有的做了沒幾年,就倒閉、破產了。為什麼有的人求得到,有的人求不到?因為每一個人命運不一樣,你要相信命運。你命中有沒有?你命中有,你去規劃,你要做什麼生意、做什麼企業,你可以賺到錢;如果你命中沒有,你頭腦再好,你也賺不到錢,這是因果的定律。所以佛門裡面講布施,財布施你就得財富,過去世財布施多,你這一生賺錢就多;過去世財布施少,你這一生賺錢就比較少;過去生都不布施,這一生就很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你頭腦很好,過去世修法布施。法很多,有世間法,有佛法。世間法也很多,比如說你很會燒菜,你過去世都很樂意教人,人家願意學你都很樂意教他,你這是法布施,你這一生的果報就很會燒菜,你就大廚師。還有其他的,我們現在看看有天才兒童,很小他就會彈鋼琴,彈得很好;很小就會算珠算,數學很厲害,天才兒童。以佛法三世因果來看,就是過去世他這一方面他修的布施多,他願意教人,所以這一生他的果報就是得到這個,這叫法布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有世間法、佛法。

  無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第一個就是給眾生無畏。在佛門講,第一個就是戒殺,吃素也是無畏布施。其他幫助別人離開畏懼、恐怖,幫助人得到安穩,這個都屬於無畏布施。包括照顧病人,佛在經上講,照顧病人,福田第一,他會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他有三個戒兄弟(就連他三個),同年,出家,一起去受戒。他們三個人同時去給人家算命,算命先生就跟他們講,你們三個人都過不了四十五歲,你們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比袁了凡還短,袁了凡,孔先生給他算,他還能活到五十三。他們三個只有四十五,四十五歲那一年,一個戒兄弟法融法師走了,另外一個我忘記了。那天在極樂寺去看,以前的照片還有,那兩個法師去受戒,團體照還有。二月就走一個了,五月又走了第二個。第二個他學密,他要往生的時候,自己還坐公車去醫院,在醫院往生的。七月我們師父就病倒了,那一年我已經在聽經,已經聽了兩年。我十九歲聽到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到二十一歲,就是我當兵那一年,我還有去基隆十方大覺寺,跟我弟弟去聽《楞嚴》。聽了三天,第四天去,寺院說法師有事不能來。我們不曉得什麼事情,後來經過一個多月,又在台北車站對面有個李月碧講堂,我們得到消息再去台北聽經。後來我們師父就在講經當中說,他病了一個月,他才說出他去給人家算命,我們三個戒兄弟,算命先生說我們三個都過不了四十五歲,二月往生一個,五月往生一個,七月他病倒了。他說輪到我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沒有了,醫生、神仙也醫不了。所以他也沒有找醫生,就兩個同學,以前辦大專講座,兩個同學給他照顧,他知道壽命到了,不找醫生了,念佛求往生。病了一個月,又好了,好了,繼續講經。

  他的命運是從學習講經說法,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這個也是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師教學生,他看到學生比較薄福的、壽命比較短的。因為大家如果看到我們師父上人他年輕的照片,你不會看相、算命,你一看也知道這個人薄福短命相。早期年輕的相片,又瘦,下巴又尖,真的是薄福短命相。所以算命先生算得沒錯,他們過不了四十五歲。所以那一年病了,這個事情我知道。我聽經聽了兩年,所以可以給我們師父證明,的確這是事實。

  今年往生,七月二十六日往生,一共延壽五十一年,他四十五歲七月份病的,今年七月二十六日往生,那不是整整延壽了五十一年嗎?足足延壽了五十一年。這個延壽的效果,比明朝袁了凡要超過三十年。袁了凡先生,孔先生算他壽命五十三歲,後來他活到七十四歲。一般改造命運,延長壽命,延一紀也就很殊勝了。袁了凡延了二十一年,相當殊勝。我們老和尚延了五十一年,他超過袁了凡一倍多了。所以從我們老和尚身上他改造命運的這些事蹟,我們親眼見到的現代人。現代人有改造命運的例子,實際上的例子,我們再看古書,我們就不會懷疑。因為現在有這樣的事情,古時候也一定有,我們就不會懷疑,古人寫的,我們沒有看到,到底是不是真的?打了很多問號。所以我們老和尚他示現,也是增長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的信願,對改造命運這樁事情,我們不再有疑惑。的確命運是人造的,人可以改,他也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給我們看,我們就不用去懷疑了。

  改造命運,就是我們人生生活的品質提升,各方面向上提升,提升就進步了。不提升,你照著命運走,就沒有進步。有的人他甚至還退步,比原來更差,幹壞事、造惡業,那不是退步了嗎?所以我們學了這個,就是要提升自己,身心方面都要提升。所以貧窮的可以變為富有。我們師父上人,他是來台灣遇到三個大善知識,第一個遇到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他才開始學佛,接觸佛教。接觸佛教沒多久,遇到我們佛門密宗的大德,以前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布施就是章嘉大師教他的。他說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利益?章嘉大師告訴他,有。那具體怎麼做?布施。他聽到布施,他說我現在窮得要命,微薄的薪水勉強過日子,哪有錢布施?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這個倒有。他說你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錢,一塊錢就布施一塊錢,你就從這樣去布施。所以他那個時候聽到章嘉大師的開示,他就真正依教奉行,真的一毛錢、一塊錢。以前寺院都有人拿一個本子,要印經,要放生,要救濟貧苦,布施醫藥、布施棺材那些,他就一毛一塊,就是跟人家隨喜,他真正去修。

  剛開始修的時候很勉強,這是《了凡四訓》講的,「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因為人沒有錢,現在唯有剩下這些錢再拿出來布施,真的像割肉一樣,很痛苦的,很捨不得的,好不容易這一點錢,又要布施出去。但是勉為其難,就是這樣一直布施,最後就很習慣了。你布施到很自然的時候,那個感應也很自然。他原來很窮的命,現在他想要什麼東西,都會有人送來,都有感應。所以布施,他得到這麼一個效果。他布施了半年以後,我早期聽他老人家講經,他說修了半年他就有感應了,他真的修了半年就有感應。後來修了三年,當然那個感應他就更明顯,感應就更明顯。所以《俞淨意公》這篇文章,也是我們當前很需要來學習的。

  在這個之前,我在二OO六年,今年是二O二二,十六年前,在中國電視公司退休的導播王導,以前他也做過導演、也做過導播,他退休了。他退休之後,有一次我們在中壢善果林辦傳統文化,《弟子規》,那個時候請蔡老師去講課,在中壢善果林,同修當中有人也去過。在中壢善果林,他也參加去聽課。我大哥的第二個兒子,剛好跟他一起去聽課,介紹給我認識,說他是王導演。認識之後,王導他就給我講,他說他想拍佛門的《地藏經》。

  在他之前,也是一個演藝界的陳麗麗,我們年紀比較大的同學應該有聽說過。以前好像在台視還是華視,我忘記了,演小王爺,女扮男裝的陳麗麗,後來她也學佛了。之前也是她來找我,她說她想拍《地藏菩薩本願經》。後來她身體不好,這個事情也就沒有去進行,她身體不好。後來王導再來找我,我就給王導講,我說《地藏菩薩本願經》可能我們拍攝,難度會比較高一點。我說請你先來拍一個比較短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因為之前《了凡四訓》,我們老和尚也有請北京的人拍。最早是北京世邦文化傳播文化公司,陳曉旭居士。陳曉旭她是在大陸,過去演紅樓夢的一個主角,她發心要拍《了凡四訓》。所以那一年,我記得二OO一年,二十一年前,我那個時候剛好到北京去,她就給我講,她想要拍《了凡四訓》,後來好像她也沒有把那部拍下去。我們老和尚去找在大陸演濟公的游本昌居士。我們韓館長一九九七年往生的,往生滿七之後,我們老和尚就帶我一個,還有悟弘法師,一個胡居士,我們四個人,老和尚說離開家鄉五十年了都沒有回去過,我們先上九華山去住了好像兩個晚上,再回到他家鄉。後來從安徽我們再到北京去,北京那個時候就跟游本昌先生認識,他以前在大陸演濟公也家喻戶曉,濟公他演得也很活,很活潑的,演濟公。後來游本昌先生他就發心皈依佛門,我們老和尚在新加坡講經教學,他就去新加坡求皈依。皈依之後,我們老和尚給他取的法號叫道濟,就是道濟,就成為佛門的皈依弟子。以前他拍的濟公比較像小說,戲劇的。後來我們老和尚給他開示說,你以前拍的是娛樂,你現在皈依佛門,拍一點有教育性的,那個濟公重新拍一個「濟公遊記」。後來游本昌居士他也接受了,內容就重新再編。編了之後,那個裡面的內容就有斷惡修善。所以這個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濟公遊記」,就有講到因果教育。之前拍的那個是純粹娛樂性質的。後來拍了這個「濟公遊記」,它就有寓教於樂,也有娛樂性的,但是它的內容是有因果教育的,這個片子大家也可以看看。

  當時我也到北京找游本昌居士拍《俞淨意公》,他就請他女兒寫劇本給我看,我看了不是很理想。後來就碰到王導,王導說他可以寫劇本,自導自演。然後他也說要到大陸去拍,請我幫他找個公司。我就找北京世邦文化公司,去找陳曉旭,陳曉旭她也是皈依我們老和尚,她也很發心,等於是兩岸合作。王導算是空降部隊,一個人跳下去的,那些工作人員統統是大陸的。所以拍那個片子也是一段時間的磨合,因為大陸他們跟我們台灣拍片,在意識型態,在一些觀念上、在一些組織上也有一些不同,所以也總算磨合了,到浙江去拍的,一個新的拍片廠。

  所以拍《俞淨意公》,王導給我講,他很有感應,他說要拍冬天,那個時候二OO六年六月是夏天,夏天哪有雪?到北方去也沒下雪。後來他拍也真有感應,真的下雪了,他給我講很奇蹟,這個有感應。拍的時候好像接近過年了,還沒有到很冷,因為在南方,還沒有下雪,在北方可能還有。但在南方拍的地方還沒有,所以也有感應,那個時候好像提早下雪。後來他拍了八集,一集大概四十五分鐘,拍了八集。我們這次會播放跟大家分享。

  因為他是導演,本來我是說這個劇本照原來這個文章來寫,哪裡的人,怎麼樣寫。他們導演有一個習慣,就是要改編。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根據什麼改編,他就是要改編一下。所以大家看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說俞淨意公哪裡人?他是江西人,他給他改成變四川人,變四川人,原來是袁了凡要去四川當縣長的。這個就沒有關係,這個不重要,我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一下,大家看到不會很奇怪,怎麼跟這裡寫的不一樣,因為它經過改編的,那個導演就習慣要改編。如果照我的想法,原來書怎麼寫,就怎麼演、怎麼寫就好了。這個也無傷大雅,主要是它的內容,這個比較重要。那個是已經改編的,有一些不是跟書講的地點完全一樣,這個就比較沒有關係的,這個跟大家說明一下。

  這一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過去我拍了這個片,我們台灣很多小學老師都請,請很多去給學生看。我知道學校來請的很多,以前做DVD,來流通跟大家結緣。有很多老師來請,他就去送給學生,學生、學生家長他們分享,我記得以前流通很多。後來,幾年前,在廣東揭陽黃河福利會,謝總他辦一個道德講堂。這個道德講堂,他是怎麼辦?現在不是要弘揚傳統文化嗎?但是現在弘揚傳統文化,辦上課講堂,的確現在缺乏師資,缺乏老師。這個老師也不是說你去抓人,反正抓到人就算數了,如果他講的知見不對,你請來不是更麻煩嗎?找不到老師。縱然找到好的老師,他能來上課上多久?偶爾來上個一天、兩天,他就走了。因為好的老師到處請,到處請,他不可能來你這裡時間很長。你縱然請到他來,偶爾來一下,於事無補,結結緣,起不了什麼作用。後來,他頭腦不錯,他說還沒有遇到我們老和尚以前,沒有遇到佛法,一百塊人民幣的好事他都沒有做過,他只是想去佔人家便宜的,只是想借錢不還的,他是這樣的心態。反正就是說,他不會自己吃虧的,他只是想要去佔人家便宜的。後來得到果報不好,他說他們家藥壼都不斷的,都一直生病。還真的應了《感應篇》講的,惡業造多了,就一直生病。你去佔人家便宜那個的錢,你自己受用不了,不是火災,不是什麼災難、就是生病,就跟《感應篇》講的完全一樣,都把它消耗掉了,不但得不到便宜,反而損失了。後來遇到佛法,才明白以前做的都是造惡業,怎麼會有好的果報!他是看到,過去北京陳曉旭在世,請一個在央視做主播的陳大惠老師拍「和諧拯救危機」。陳老師他拍這個,就是用現代人的一個生活習慣、心態,這些種種不正確的,突顯現在社會的病態,跟訪談我們淨老和尚。他聽一聽,這個老和尚講得很有道理,那個時候他才來看我。

  他那個DVD,他那個片子,根據他講,他說不曉得什麼人送給他,他那個DVD的片子放在他客廳,放了三年,他從來沒有去給它動一下,那個DVD上面都灰塵很厚了。那一天忽然心血來潮,因為欠人家的錢,事業做得都不順,頭腦是很好,做什麼虧什麼,就像俞淨意公一樣,很窮困。有一天坐在客廳看看那一片,灰塵那麼厚,放了三年,就把它拿來看看,拿去機器播放。一聽,他才知道以前都是錯誤的,沒有人跟他講,他也不懂。後來就發心去找這些來聽,找這些傳統文化,我們老和尚講經的光碟,那個流通很多。他聽了之後,大為改變,真的也是改造命運,也是現在改造命運的一個很明顯例子,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他也想到跟他一樣的人太多了,想要幫助這些人改過向善。

  後來他就想到辦道德講堂,就是這個光碟,老師請不到,現在光碟很多,聽聽哪幾個老師講得比較好,他把它挑選出來,然後排功課表,上午第一堂聽什麼,第二堂聽什麼。第一堂聽「和諧拯救危機」,下午聽《了凡四訓》,就這樣排。我們這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八片(八集)的,他也做為他每一次辦道德講堂必定排的一個課程。他一期辦的是七天,七天很密集的,要去他那邊上課,就是吃住都免費,但是要住在那裡。唯一一個條件,手機要交到櫃台,七天你不能看手機。七天圓滿,手機再還給你。這個七天,大家都能專心來聽課,果然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剛開始來上,心不甘情不願,大家想,這個人是在想什麼?哪有那麼好的事情,七天都不用錢的,一定什麼企圖的,不然哪有人做虧本生意的,一定有什麼目的。後來這個課上完,大家明白了,原來他真的是發善心的,做布施的。所以幫助很多人改過向善。後來人愈來愈多,我們老和尚也非常讚歎,老和尚都請日本前首相,鳩山先生,鳩山首相,都去他那邊參觀,他看了也很感動。所以當時他也是把我們這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做為他一個課程。所以王導,我就跟他講,我說你一生拍的片那麼多,你一生大概做這個事情是做對了,你做這個事情,拍這個幫助很多人。

  這個是我們這篇文章,我們必須來重視,重視這篇文章。下面正文,我們下一堂課再正式來跟大家開講。現在,第一堂課等於是序分,跟大家講一個開場白,我們這次為什麼要選擇這篇,這篇就是兩個意義,就是補充《了凡四訓》;另外我們依照我們淨老和尚在三十年前講的《講記》,做為我們這次學習的一個課本、一個基礎,我們依據這個來學習。這個內容也剛好,大概我們這三天時間的課程可以把它完成。所以也是一個感應,也是給我們老和尚一個很好的追思紀念。所以這個做為我們這三天的課程,把這個因緣跟大家說明。

  好,我們今天第一堂課時間到了,現在是午齋時間。下面一堂課,我們下午就正式進入這篇文章的本文了。好,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大家用餐愉快。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