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之因果勸上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0/4/17  日本東京太和素食餐廳  檔名:WD19-018-0003

  《安士全書.萬善先資因果勸》。諸位同修,諸位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是禮拜六,今天有兩堂課,明天禮拜天也有兩堂課,我們上午從十點到十二點,下午二點半到四點半。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兩堂課,今天算是第三堂。昨天晚上我們已經學習到「因果勸」,前面的「勸閱是集者」,這部分我們學習到一個段落。我們今天下面接著就是「勸宰官」。

  【勸宰官(以下言居官不宜殺生)】

  這個文,大家的課本在四十三之十最後一行,就是大家手上拿的這個課本,第十頁,四十三之十,就是第十頁最後一行。『勸宰官(以下言居官不宜殺生)』,這一章是周安士先生奉勸各級政府官員不應該殺生。我們接著看這段奉勸的文:

  【普天之下。富貴貧賤。萬有不齊。有人焉。高車駟馬。威德巍巍。即有人焉。負販肩挑。伶仃孤苦。有人焉。安富尊榮。金珠滿藏。即有人焉。糟糠不繼。哀乞窮途。其間榮辱相去。不啻天淵。】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首先跟我們講,『普天之下』,我們整個天下人類,我們現在講我們整個地球,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所有的人類、各個族群,不管中國、外國,都有以下的這些現象。『富貴貧賤,萬有不齊』,這個是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有這種現象,有的人他享受榮華富貴,有的人一生遭遇到貧賤、困苦、災難,各種處境參差不齊,這是我們在眼前這個世界上都可以看到,大家也都能夠理解的。『有人焉,高車駟馬』,有的人坐高大豪華的車輛,『威德巍巍』,就是威風凜凜,顯赫高貴。在我們中國古代,「高車駟馬」是顯示尊貴,帝王、將相他們的馬車有四匹馬,四匹馬拉車,顯示他地位的尊貴,他的威勢顯赫高貴。這是講富貴人家。

  我們再看看:『即有人焉,負販肩挑,伶仃孤苦』。但是我們看到,有人他就不是榮華富貴,做什麼?「負販肩挑」,肩挑小販,挑著一個擔子去叫賣,賣菜、賣水果;或者幫人家做苦力,做苦工的。做小買賣,做苦工,「伶仃孤苦」,維持很困苦的生活。『有人焉,安富尊榮,金珠滿藏』。有的人他過得很安樂,「富」就是財富很多,「尊」是尊貴,地位很高,他很榮耀,家裡「金珠滿藏」,金子、銀子、寶珠,種種的七寶滿倉庫。『即有人焉,糟糠不繼,哀乞窮途』。我們還看到有人,不要說什麼金珠滿藏,吃飯三餐都吃不飽,一餐有得吃,一餐沒得吃。「哀乞窮途」,哀就是哀號,乞就是乞丐,向人家乞討,沒得吃。在現前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類,還是有很多沒得吃的,我們看看非洲衣索比亞,那是沒有糧食吃的。我們看看這些雜誌報導、新聞報導,我們看一看,真的就是此地講的,「糟糠不繼」,哀乞窮途,人瘦得就像餓鬼道一樣,那是人間的餓鬼道。我們體會不到餓鬼道,現在看不到餓鬼道,你先看看人間的餓鬼道,你就可以想像餓鬼道它的情況。這個是跟我們講,我們現在眼前看到同樣是人,但是差別怎麼這麼多、這麼大?有的人富貴榮華,有的人生活很困苦,甚至沒得吃、沒得穿。

  『其間榮辱相去,不啻天淵』,「其間」就是這個當中,尊榮,「辱」是受到屈辱、侮辱,這個當中差別「不啻天淵」,天就是我們看天上,天空很高,淵就是山谷裡面的深淵,我們平常形容差別很大,都用天淵之別來形容,形容這個差距太大了,就像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山谷的深淵。我們看到人間這些情況,有的享受榮華富貴,有的人受苦受難,差別實在講不只天淵之別,差別太大太大了。這是我們在現前這個世界上,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的。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段,下面講:

  【若不信佛家報應之說。宿世酬償之理。則天之賦於人者。亦甚不平矣。】

  我們看到人間這些現象,當中有的很榮耀、有的受盡恥辱,這個差距,有的榮華富貴、有的貧窮乞討,差別這麼大,不只天上跟深淵這個形容而已,差別太大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為什麼有的人他那麼有錢,我這麼窮?有的人做生意都賺錢,我為什麼做了都虧本?有的人壽命那麼長,為什麼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身體很健康,為什麼有的人體弱多病?有的人他事事順利,有的人事事不如意?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這個在世間法裡面就沒有辦法去解釋這個問題。

  曾經有一年,我們淨老和尚,這個大概最少也有二十幾年前了,二十年前的事情。有一次,他到加拿大接受同修他們邀請去講經,有一個洋人他也來聽。洋人聽,同修要幫他翻譯。經講完下來,這個洋人就請問問題,問問題。問什麼問題?他就問,問老和尚,他為什麼運氣這麼不好,常常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淨老和尚就問他,他說你是不是信基督教的?他說,是。那你信基督教,你有沒有把這個問題到教堂去請教牧師?他說,有。那牧師怎麼說?他回答說,牧師說這是上帝的安排。這個信宗教,講到上帝安排,那大家只好認命了。上帝安排,把有的人安排得富貴榮華,把他安排得很倒霉,下面就沒得再問了,不能再問了,這是上帝的意思,上帝就是這樣,你就認了吧。那他的疑惑是不是解除了?大家想一想,他這個疑惑有沒有消除?如果他疑惑沒有了,那肯定不會再去問老和尚,他不會問問題了,他已經沒有問題了。就是他這個疑惑還在,為什麼上帝給那個人安排得那麼好,給我安排得這麼差?他肯定是這個想法,這是人之常情。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不都是這樣嗎?有的人他覺得他很高貴,他很優越,很有優越感,有優越感的人就傲慢,貢高我慢;有的人他就是生活比較差,身體也比較差,他就有自卑感,為什麼會這樣?所以此地周安士先生就跟我們講,『若不信佛家報應之說,宿世酬償之理,則天之賦於人者,亦甚不平矣』,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出來。如果你不相信佛經上講的因果報應這種說法,三世因果,因果還要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如果你不相信佛家講的三世因果報應這種說法,過去、今生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些事實真相,那你說看到這些現象,上天給每一個人似乎太不公平了。你說這個是上帝安排的,那上帝太不公平了,為什麼給他安排那麼好,給我安排這麼差?如果不明佛經上講三世因果報應的道理,難免遇到不如意事情的人,他就怨天尤人,肯定是這樣的。他不知道這個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作,自己享受,所以就會有這樣不平的心理出現。

  我們看看現在這個世間人,不學佛的人,或者學佛沒有真正學習經教,不明三世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還是一樣會怨天尤人。所以過去我年輕的時候,那個時候十五、六歲,我們那個時候家也很窮,就租個小房子。就是一個破破爛爛的小房子,裡面房間好幾間,這一個房間就是你們一家,隔壁,隔一個三合板,又另外一家。過年過節,我們兄弟又多,回來睡在一間,就像疊羅漢一樣,身體躺下去都要重疊的。那個時候我已經在學佛了,在聽經,我這個房間門口牆壁吊一尊阿彌陀佛,每天就念佛。我們隔壁那一家,隔壁就是房間,比我們現在這個房間,那個牆很薄的,我們的隔壁打呼都聽得到的。然後他們那邊都掛個十字架,他信基督教的。我就問隔壁這個先生,我說為什麼信基督教?他們在賣包子,賣肉包子。你為什麼信基督教?他說我們信傳統這個教,讓我窮得不得了。他說這個窮的原因,就是我們有拜祖宗牌位,我們傳統家庭要拜祖宗牌位。當時台灣,如果你要信仰基督教,你把你祖宗牌位拿到教堂去把它燒掉,就可以換一袋的麵粉。他說這個比較實惠,牌位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賣錢,祖宗也不保佑我發財,窮得要命。然後他把祖宗牌位等於賣給教堂,把祖宗牌位燒掉,改信基督教,他馬上可以領到一袋的麵粉,他覺得這個比較實用,麵粉可以做饅頭、做包子來吃,所以就改信基督了。我就問他,那你現在經濟有沒有好轉?現在信了基督教,你說都是怪祖宗沒有保佑,所以才這麼窮,現在有沒有比較好一點?他也沒有話說,我看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他經濟比較好,改信基督教經濟比較好了,就不會跟我們一樣,去租那個破破爛爛的房子。

  這個就是怎麼樣?不明因果報應的道理,所以他會怨天尤人,就怪到老祖宗的頭上去,就是因為拜老祖宗那個牌位,才會那麼窮,老祖宗沒保佑,所以就把老祖宗給出賣了,把它燒掉了。這個在我們中國人傳統觀念來講,這是大不孝,把祖宗牌位拿去燒掉,你後代的子孫就不再祭祀,把祖宗給忘記了。這個原因都是不明道理,沒有接受佛法因果教育,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難免就怨天尤人,怪這個、怪那個,甚至就怪到祖宗去了。所以此地跟我們講,如果你不相信佛家講的三世因果報應這種說法、宿世酬償這個道理,你就會怨天尤人,天上上帝怎麼給我安排這麼差,給那個人安排那麼好?你心就不平,「亦甚不平」,你就會非常不平。我們接著看下面:

  【所以經言。為人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從忍辱中來。宿生作如是因。今生受如是果。喻如典樂之士。叩鐘得鐘聲。叩磬得磬聲。亦如治圃之人。種桃必得桃。種橘必得橘。此富貴貧賤所以懸殊也。】

  這一段就給我們說明,所以佛經上說,這一世作人,地位豪華顯貴,做國王的、做長者的,像我們現在講大企業家、做大官的、做總統的、做總理的,這是果報。他過去生他修什麼因?是從過去生禮拜奉事佛法僧三寶中修來的,奉事三寶修來的,他尊敬三寶、供養三寶,他這一生得到地位的顯貴。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世上做大官的、做總統的、做大富長者,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這些人,過去生都是奉事三寶來的。過去生修的事情,這一生享福,忘記了。過去生他如果沒有在三寶當中修福,福報修不了這麼大。

  過去生為什麼奉事三寶?我們可以看看我們現前在這個世間,真正大富大貴的人家來奉事三寶的人不多,大家可以看得到,真正大富大貴的、做大官的、做總統的,他們有沒有人來聽經?沒有。為什麼?他們很忙。忙什麼?忙著享受。這個很少。我們看看這一生來奉事三寶的,都是什麼樣的人比較多?大富大貴的很少,都是小康家庭,一般的小康家庭。現在小康家庭來奉事三寶,布施結緣,來生果報是什麼?就是做大官、做總統、大富長者。所以大家這一生來佛門修,你來生會有這個果報;但是來生換你享受,來生你又忘記了。所以這個因果,這個是輪迴的,這個很公平的,你有修就有,你沒有修就沒有。那你這一生的享受是過去生修的,好像我們今年吃的五穀雜糧是去年種的,今年你享受去年的成果,你享受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再種明年的,今年的吃完,明年就怎麼樣?沒有了,或者有剩下來也不多了,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富貴人家他懂得繼續修,他來生就更殊勝,福報更大,人間福報不夠他享,他到天道去了。一生享不完,享三生、十生、百生、千生,我們看《地藏經》講的,「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這是給我們講奉事三寶。

  所以我在山東慶雲給這些出家人講,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講,這些修行人苦哈哈的,吃齋念佛,一大早三點又要起床,又冷,人家在吃喝玩樂,你也不能去吃喝玩樂,我說你們這生修行如果沒有證果超越三界,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這生苦修,來生就得人天福報,來生就該你享福了;一享福你又忘記了,又要造惡業了,第三生又要墮落。因此我們從因果上來看,我們可以從現前這些果報,你推到前生的因,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作人他擁有億萬財富,他為什麼那麼賺錢?你也曾經看到,現在世間有的人他做什麼他就賺。好,那我們也跟他一樣,跟他做同樣的事業、同樣的生意,有的人他就賺不了,有的人他賺很多,這個我們也可以看得到。有的人甚至他做就虧本了,血本無歸,這個都有。為什麼同樣做那個事情,他賺錢,你不賺錢?他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財富?是過去生喜歡修布施來的。佛在經上給我們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希望有財富,你要多修財布施,你這生的財富是過去生修財布施得來的。過去世財布施修得多,你這生回收的就多;過去生財布施修得少,這生回收的就少;過去生都不修布施,那這一生就沒有了,貧窮困苦,孤苦伶仃,賺不到錢,慳貪,不肯布施。所以有財富的人,他就是喜歡修財布施,修布施來的。

  所以,『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從持戒中來』。看到有的人他為什麼那麼長壽?那是從持戒中來的。持戒,第一條,五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過去生修不殺生,不殺生就是無畏布施,布施給眾生無畏,就得健康長壽這個果報。作人相貌端正,他是從忍辱、寬容修來的,修忍辱來的。一個人很喜歡發脾氣,他來生相貌就不好,就很醜陋。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給我們講,地藏菩薩如果遇到比較容易發脾氣的人,「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那個脾氣很壞、很大的,很喜歡發脾氣的,動不動就生氣的,將來會得到面貌很醜陋,很醜,而且都會有殘疾、殘廢的,六根不全,會得這個果報。所以我們看到相貌端正莊嚴,他是從修忍辱來的。這裡是舉出幾個例子,其他的我們可以以此類推,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它的因果。所以『宿生作如是因,今生受如是果』,就是過去生造什麼樣的因,這一生就享受這個果報。

  下面給我們舉一個比喻,比喻說如同演奏音樂的人,敲鐘你就聽到鐘的聲音,聽到它的回響,擊磬就聽到磬的聲音,看你敲哪一種,它的回應就是那個聲音。這是形容比喻你修什麼因,那你後面的果報就是什麼果報。你現在看到這個果報,你就可以推到前面是什麼因。這個果是什麼樣的果,好不好?好跟不好當中種類也不同,你就可以推到前生是造什麼樣的因。也如同管理園圃的人,他種下桃樹,必定收穫桃子的果報;種下橘子,你必定收穫到橘子。這個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什麼它就長什麼。這是給我們做一個比喻。

  下面講,『此富貴貧賤所以懸殊也』。為什麼有富貴貧賤差別那麼大?各人前世修的因不一樣,所以會有這些差別,把富貴貧賤的所以然給我們說明了。下面再跟我們講:

  【叩以小者小鳴。叩以大者大鳴。乃至種一樹得一樹果。種十樹得十樹果。此富貴貧賤所以又有差等也。】

  前面是講富貴貧賤,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桃就得桃,種橘子就得橘子;你叩鐘聲回響就是鐘聲,叩磬回響就是磬聲,這是給我們分類,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但是這個當中還有差別,還是有差別。比如說叩鐘、叩磬,『叩以小者小鳴』,叩的力量比較小,它回響聲音就比較小,如果你叩的力量大,它的回響就大鳴,回響的聲音就大。『乃至種一樹得一樹果』,這個「種一樹」,比如說你種桃樹,或者種橘子樹,你一樣有種這個因。比如說你布施,你布施一塊錢,你就得一塊錢的果報,你布施十塊,你就得十塊的果報,這個也不一樣。好像你種那個樹,你種橘子樹或者桃子樹也好,你在這個園圃裡面,你只種一棵,將來長出來就只有一棵,因為你只有種一棵;你種十棵,將來就長十棵。所以說有錢的人,有錢的人差等也很多,有的人他是上億的,有的人是億萬富翁,有的人是千萬富翁,有的人是百萬富翁,有的人是十萬富翁,有的人就是一、二萬,有的人是欠人家一屁股債。所以這個修福,它又有差別。這是講差等,為什麼有這個差等。

  《了凡四訓》也跟我們講,享受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受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享受十金之產者,定是十金的人物;應該餓死的人,定是餓死的人物。誰安排的?不是上帝安排,也不是閻羅王安排,更不是佛菩薩安排。誰安排的?自己安排的,你自己造的業,自己去享受那個報。明瞭這個道理,不能怨天尤人,怪誰?怪自己,不要去怪別人。怪自己什麼?不明道理,不相信佛菩薩、聖賢的教育,不接受這個教育。自己愚痴沒智慧,不接受這個教育,你的思想就想錯了,你的言語講話就講錯了,你的行為就做錯了,當然你的果報就不好。因為你的思想、言行都是錯誤的,錯誤的因怎麼會有好的果報?當然你果報就不好。

  此地這段給我們講,這個富貴貧賤當中,它的差等又非常多。比如說健康長壽,我們知道你不修無畏布施,常常殺生,那就得到多病短命的果報。你長壽,你身體要健康才好。我們也看到有的人活到九十幾歲、一百多歲,躺在床上,身體很不健康,要人家照顧,受盡病苦的折磨,要死又死不掉,好又好不了。他很長壽,很長壽怎麼樣?身體不健康。為什麼?他修這個因,有夾雜不善的,修得不純。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修要修純淨純善,不要加那個不好的進去。好像我們一杯蜂蜜,純汁,不夾雜不好的,那就是純的。所以我們在台灣也常常有同修載我出去,悟道法師,我們去買那個純的蜜。我說還有不純的嗎?他說不純的可多了。我才知道,原來以前買的都是加水加料加糖的,買到那些不純的。所以我們修純淨純善,你的果報它是圓滿的。比如說長壽,又健康,那果報就圓滿。那有的身體很健康,短命,二、三十歲就死了,甚至幾歲就死了,這個都是修得不純,有夾雜,所以這個果報就不一樣。這個當中因果非常細,這裡舉出一個原則,讓我們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下面講:

  【今之年少登科。享高官厚祿者。皆宿生好善不倦。廣修福德之人。不然。彼蒼何獨厚於宰官乎。】

  周安士先生,他是清朝初年時代的人。在古代,都有這個科舉,考試登上科舉,他就可以做官。有的人年紀很輕,他就登科了,他就享受這個『高官厚祿』。那是什麼原因?他這麼年輕,這一生才一、二十歲,他就做官了,就享受這些福祿了,怎麼來的?是他過去生修來的。過去生,『宿生』就是過去生,『好善不倦,廣修福德之人』,是過去生修的善事,修福,這一生得這個果報。『不然,彼蒼何獨厚於宰官乎』,如果不是這樣的,這個蒼天為什麼對這些做官的人,對他們特別優待?「厚」就是特別優待,對他們特別好,對其他的人就不好,這不是很不公平嗎?所以我們沒有學佛,不讀佛經,不明這個道理,看到這個世間種種不平的事情,很容易就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又造罪業,將來的果報又更苦、更慘。

  因為殺別人的時候,當然他不怕,因為不是他死,是別人死,所以他不怕。輪到自己要被殺的時候,真的不怕嗎?那沒有試看看不知道。真的不怕,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證果的人,像世尊一樣,被歌利王肉一片一片割他都不會生氣,而且還發願要度他,他破四相了。另外一種,有禪定功夫的人,有禪定功夫就包括,像我們古代這些民族英雄,像文天祥、岳飛、關公這一類的,他們正氣,修誠意正心,他真的置生死於度外,那樣的人他不怕死,他心有定,遇到任何災難,他都能夠如如不動。如果沒有這種修養的功夫,說不怕是嘴巴在講,都會害怕的,除非他是有問題,精神不正常的,那個另當別論。我們看動物要被宰殺,牠也會害怕,一隻螞蟻都愛惜自己的生命,那何況一條牛!所以牛要被抓去宰,都會掉眼淚的,牠也知道,只是牠不會說話。豬你要抓去殺,牠也會叫。你要抓那個雞鴨,牠也會跑給你追,牠怎麼會不怕!如果宰官有發布命令,今天這個地方都不可以宰耕牛,那些牛,害怕被宰殺的群牛,牠們就:

  【悉慶餘生於屠肆。】

  牠們就很慶幸,牠後面的生命能夠得到善終。

  【發一令曰。屠犬者有罰。而司閽義犬。皆脫慘報於刀砧。】

  發一個命令,殺狗的也要處罰。『司閽』,「閽」就是看門的,看門的守衛在古代就是叫閽,「司」就是他做這個工作,看門的。我們都知道狗會幫人家看家,看門,如果禁止屠殺這個狗,這些司閽的義犬,牠們就可以脫離慘報於刀砧。因為『義犬』,狗也是很忠義的,牠對主人很忠心的,主人有一些急難,牠還會幫助。在台灣北部有個海邊,有間廟叫十八王公,那個就是紀念一條義犬,當時船上的這些主人都遇難,狗見主人皆亡乃隨之殉難,那個就是義犬。狗對主人很忠心,你把牠抓來殺,吃了。如果長官有發布命令,殺狗的會處罰,那就沒有人敢去殺,那這些狗牠就可以避免受到這種刀砧之苦。在我們中國人吃狗肉的很多,日本人有沒有人吃狗肉?沒有,大概外國人都很少吃這個。我們中國人好像陸海空,天上飛的,不吃飛機;水上游的,不吃輪船;地上爬的,不吃火車。這個都有果報的。

  【至圍山而獵。竭澤而漁。】

  『圍山』就是要打獵的,「圍山」,山圍起來,去打獵。在我們台北雙溪,我們那個道場,我們附近有一些專門去打獵的,我就在路口插了牌子,他們還是去打。《地藏經》的經文,我都把它寫上去牌子,插在路上,讓他去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他還是去打,真是剛強難化。現在我們也在想一些辦法,避免他們再去打獵。『竭澤而漁』,「竭澤」就是把水放乾,魚一網打盡。

  【尤為申嚴號令。】

  這是做官的人要下這個命令。

  【禁止殺機。】

  這是當官的人在這個位子上,利用當官這個時候做這個好事,積功累德。

  【誠恐事權既去。有善願而無善力耳。】

  『誠恐』就是恐怕,如果你一旦退休,不在這個位子上,你的權力沒有了,到那個時候,你有這個善願,也沒有那個善的力量,你就沒辦法去做這個事情。這個是勸宰官的,在這個官位要好好的把握機會來保護這些動物,戒殺放生。而且另外一方面,要教導人民因果教育,這是最主要的。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普勸當道仁人。速種善緣。乘機作福。仰體上帝好生之意。朝廷愷悌之心。一操政柄。便當廣積陰功。苟可生全。無或因循錯過。爵尊者。諭各屬以禁其屠。位卑者。請諸憲以止其殺。若能奉仁風於萬世。固當名掛仙曹。即使廣惠澤於一時。亦可福資後代。否則。何異身入寶山。空手而回者乎。】

  這是這篇文最後的一段,一個結語。『普勸當道仁人』,就是安士先生他普遍的勸告在執政掌權的仁人君子,趕快利用這個機會種植善的因緣,趁這個時機修積福報,積功累德。對上,能夠體察上帝好生,上帝都是愛惜生命的,上天都是愛惜生命的。這是講天,天,上帝,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君王仁愛和平的用心,『愷悌』就是和樂平易,安樂和順的意思。一旦執掌權位,就應當廣泛的積累陰功,只要能夠保全這些生命,千萬不要因循退縮,當面錯過這個機會。

  官爵比較尊貴、比較高位的,要告誡教導下級各部屬,要告訴下面這些部屬禁止屠殺。這在高位的,下面有比較小官位的,要告誡他們,也要教導他們。地位比較卑微的,比較卑下的,可以請示各級領導,勸他們也要發布法令來防止殺生。如果能夠生生世世奉行這樣的仁德風範,就可以名列仙班,可以做神仙,排在神仙的行列。如果能夠廣積陰功,這個《太上感應篇》講的,要修地仙,要累積三百件善事;你要修天仙,要累積一千三百件善事,如果你修善達到這個標準,你就有資格去修仙了。所以修仙之前,他有這個條件的,這個資糧的。如果你沒有這個資糧,你去修仙,你修什麼法術都修不成的,修個地仙,你都修不成。修個地仙,你要累積三百件善事;修個天仙,要一千三百件善事。你這個當官的人,如果能夠做這個好事,將來可以『名掛仙曹』,就可以當仙了。我以前小時候也很羨慕神仙的,神仙是道教,道家的。道家修行的根本在《太上感應篇》,印光祖師一生非常提倡,這個書我們一定要留意。

  我們學佛,我要作佛,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要不要斷惡修善?還是要。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就是講斷惡修善,起碼你要做到第一福。所以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人天福報。如果你做到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到這個第一福,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以《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來分配,你可以下輩往生。如果你修到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是中輩往生。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上輩往生。所以《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要往生西方淨土,起碼也要做到第一福,這樣往生才有把握。淨土法門雖然不要斷煩惱,不要斷惑,斷惑比較困難,但是也要斷惡修善,這樣往生西方才有把握。如果你不斷惡修善,雖然念佛,往生西方就沒有把握。

  這個是勸做官的,做官的人,如果能夠長時間的做這個善業,可以「名掛仙曹」。『即使廣惠澤於一時』,就是一個時間,一個階段性的做這個好事,『亦可福資後代』,對你後代的子孫也有幫助,後代的子孫他會發達。『否則,何異身入寶山,空手而回者乎』。「否則」就是如果你不是這樣做,你當官不知道去把握這個機會來做善事,那就如同你進去寶山,一樣寶也沒有拿到,兩手空空的又回來了。這個就說明非常可惜,你在這個位子有機會、有力量可以做好事,而不知道去做好事,就像「身入寶山,空手而回」,非常可惜。

  這一篇是周安士先生勸做官的、做大官的,要利用做官的機會來做戒殺放生,普勸人民學習因果教育,要掌握機會來做這個好事,將來他的福報就非常殊勝。下面他就舉出在歷史上,當官的人他做好事的公案因緣。我們接著看下面:

  【勒石垂慈(出舊唐史)】

  這個公案它的標題是『勒石垂慈』,「勒」就是命令,就把法令(我們現在講公文)刻在石頭上,「垂慈」這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這個公案出在《舊唐史》,這是《二十五史》裡面的《舊唐史》。因為唐朝,我們都知道當中有新有舊,舊就是武則天之前的,武則天她把唐朝代名稱改了,改成周。後來她執政十八年,又被推翻,李氏的後代又恢復唐這個朝代的名稱。所以在武則天之前,這段時間唐朝的歷史叫《舊唐史》。這裡我們看這個文:

  【唐顏真卿。字清臣。精於書法。信奉三寶。嘗受戒於湖州慧明禪師。乾元三年。肅宗置天下放生池。凡郡縣要津。沿江帶郭。共八十一所。各乞御製碑文。勒石以垂不朽。公爵至尚書右丞。封魯郡公。為一代名臣。】

  『尚書右丞』,這個小註有註解,是唐朝尚書省分左右丞,相當於六部侍郎。這個尚書等於我們現在的部長一樣,部長級的,這個部長有正副,古時候官位的一個名稱。後來他也被封到『魯郡公』,這個官做得很大。

  唐朝這個『顏真卿』,有學習過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字叫『清臣,精於書法』。所以現在這個書法,有一些範本,就是我們描紅的,我到書店去買描紅的書法本子,顏真卿的,我們都常常看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在賣他的書法。另外一家就是柳宗元,這兩家都很有名的。他精通書法,他是一個佛弟子,他是『信奉三寶』的,也就是佛門弟子,我們一般講他是一個三寶弟子,曾經在浙江湖州慧明禪師那裡受戒,受五戒。在唐朝肅宗,『乾元三年』,就是西元七六O年,唐肅宗在天下設立放生池,凡是各郡縣重要的河道,沿這個江河外面的礁岩,一共設立有八十一所。顏真卿他都請求皇帝賜碑文,『御製碑文』,就是把文字(等於是朝廷頒布的法令)刻在石頭上,立這個碑。『以垂範後世,永不磨滅』,「垂範」就是這個石頭刻的碑文,這個法令一直沿續下去,用意就是讓它永久保存下去,讓後代的這些官員、人民大家都來遵守,都來效法這個善行,他當官的時候做了這個善事。後來顏真卿官做到「尚書右丞」,等於現在副部長,最後被封為「魯郡公」,是唐朝一代的名臣。這是舉出《舊唐史》的一個公案。

  我們中國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這個《二十五史》就是正史,歷朝歷代政府官員他們編寫的歷史。歷史就是等於一部因果報應的實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印光祖師在民國初年,請許止淨居士在《二十五史》裡面摘錄一些因果比較明顯的,各朝各代的,編了一本書,叫《歷史感應統紀》,這個就是講因果報應的。我們看到《舊唐史》,顏真卿他當官做的這個好事,我們也看到他果報非常好。

  下面這一段是周安士先生他按照這個公案做一個評論,他每一段公案,他都有個評論。

  按【設放生池。須奉憲立石。一切漁舟網籪。概不得近。方可久遠。魯公所請碑文。雖稱御製。實出自公手。自唐迄今。千有餘載。其間所救無量物命。種無量陰功者。皆公創始之力也。】

  他按照這個公案來做一個評論,就是設立放生池,『須奉憲』,「奉憲」就是奉行法令,奉命,刻立碑石,要把法令刻在石頭上,立碑。所有一切的漁船,『漁舟網籪』,「籪」就是網魚的,用竹枝或蘆稈編成像柵欄一樣,放在水裡面,魚游不過去,就被抓到了。這些捕魚的器具,一概不可以靠近,一概不准放,這樣才可以維持久遠。

  顏魯公他所啟請的碑文,雖然稱為是皇上所做,皇帝同意了,實際上那個文都是他寫的,蓋上皇上的章,那是他發心來寫的。從唐朝,一直到今日,就是到清朝初年,到周安士先生那個時代,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個一千多年當中,立的這個碑石,的確也救護了無數無量的生命,培植無量無邊的陰功,這個都是顏魯公他開創的力量。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公案。下面這個公案,我把這個文念下去:

  【魚泣誌感(見廣仁錄)】

  【宋諸暨縣令潘華。修普賢懺法。禁捕魚。後奉詔詣闕。夢江河中數萬魚皆號泣曰。長者去。吾屬不免烹矣。哭聲沸天。華異之。作夢魚記。囑後來邑宰。】

  『闕』意思也是缺的意思。小註,註解是宮門、城門兩側的高台,中間有道路,台上起樓觀。借指宮廷,帝王所居的處所。這個公案的標題是『魚泣誌感』,魚哭泣,「誌」就是把它記錄留下來,「感」是感應,這個公案是出自於《廣仁錄》。這是宋朝時代,『諸暨縣令』,這個「諸暨」是在浙江,現在浙江,現在還叫諸暨。諸暨縣,「縣令」就是縣長,這個縣長叫『潘華』,他也是一個佛弟子,所以他修『普賢懺法』,「普賢懺法」他經常修。『禁捕魚』,他在這裡當縣長,他就禁止縣民去捕魚。『後奉詔詣闕』,後來奉皇帝的旨意進到京城,到京城補缺,「闕」就是另外升調,調到京城去了,就離開這個諸暨縣了。他要離開之前,就夢到江河當中有數萬條魚都在哭泣,哭泣對他講,在夢中就跟他講,『長者去,吾屬不免烹矣』,長者你這樣一去,我們這些魚群都不免遭受被人家抓去烹煮了。所以『哭聲沸天』,那群魚哭的聲音響到天上去了,他做了這樣的一個夢。『華異之』,這個潘華醒過來之後,感覺非常的驚異,就把他夢中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名稱叫『《夢魚記》』,夢到群魚在哭泣的記錄,記事。『囑後來邑宰』,「囑」就是交代,交代接他位子的這個縣令,古代縣令就叫「邑宰」,接他這位子的縣長,把他這個夢到魚在哭泣哀求的這個情形,記錄交給下一任的縣長。交代這個縣長,他禁捕魚的法令要維持下去,不可以取消。這是從《廣仁錄》裡面摘錄的一個公案。下面我們看按:

  按【聖人之心。豈不欲盡物命而生全之。但羊豕之類。勢所難禁。至獸類中。若牛若犬。水族中。若蝦若鱔。若鱉若螄等類。無不可禁者。宜於數日前。先申號令。其有違者。所賣之物。人人得而奪之。且憑奪者送官究治。通邑之人。亦不許買違禁之物。如有買者。亦憑路人奪去。務在信賞必罰。慎終如始。則雖日撻而求其捕生。不可得矣。所謂拔本塞源之禁也。】

  這個評論,就是講『聖人之心』,沒有不希望一切動物生命,他能夠保全的,這個是聖人的存心。我們學佛的佛弟子,佛菩薩的心那更是這樣的,佛菩薩大慈大悲,這是佛菩薩聖賢的存心,都是愛護物命。『但羊豕之類,勢所難禁』,這個羊跟豬,一般人殺生,認為這個是人間一道菜,這個很難禁止。『至獸類中』,這個獸類當中,『若牛若犬』,這個牛跟犬;『水族中,若蝦若鱔,若鱉若螄(「螄」就是螺螄)等類,無不可禁者』,這個雞鴨羊豬以外的這些獸類,這些都可以禁止的,『宜於數日前,先申號令』,要把這個命令發布下來。發布這個命令,如果有違背的人,『所賣之物,人人得而奪之』,如果有人抓這個來賣,每個人看到都可以把它搶過來,而且『憑奪者送官究治』,還可以把他抓去官府那邊治罪。『通邑之人』,整個縣的人,『亦不許買違禁之物』,賣的不可以,買的也不可以。如果有人去買,也憑路人奪去,路上有人看到,他去買這個違禁物,那就可以跟他搶了。

  『務在信賞必罰,慎終如始』,這個是必須要有信用,這些人民他才會遵行這個法令。如果能這樣做慎終如始,『則雖日撻而求其捕生,不可得矣』,你把這些人抓來打叫他去捕抓生命,他也不敢去了。『所謂拔本塞源之禁也』,根本把它拔除,根源把它塞住,這個做法就可以一勞永逸。這個必須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謹慎嚴格,始終如一。這個法令在古代行得通,在現代恐怕也很難了,現代一般都講究民主自由。古代專制時代也有它的好處,如果這個當官的人他正知正見,真的人民受福,眾生受福;如果當官的人造惡業,那人民也受苦,眾生受難。現在民主時代,那就更不容易。你說現在去勸人家禁屠,勸人家不要抓這個生命來吃,人家都會笑話你,都會譏笑你是迷信,哪有什麼因果報應?他不相信。他不但不禁止,他還說你迷信,甚至他還說,這是封建專制時代在統治人民的手段思想。現代這些官員你去跟他這樣講,你建議叫他頒布這個法令,他不肯幹的。

  有一些民主國家,你也沒有辦法去要求,人家要吃肉,民主國家,來,大家來舉手表決,吃肉的一萬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吃素的只有一個,那你怎麼投票也輸他,法案不能成立,這個也很難。這個只有在專制時代,可以做得到,現代很難。現代大概只有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那個有力量,只有那個有力量,其他我看都沒辦法。如果這些動物不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對象之內,那這個就沒辦法。這個是我們可以提倡,雖然現代人他不能接受,我們還是要提倡。有時候要放生,放給大家看,讓大家也種個善根,縱然那個人在殺生,他也看到有人在放生,人總是有良心的,有一天他也會回心轉意的。我們現在只能靠民間這些微薄的力量來做。所以我們在台灣都有辦放生,在澳洲也有辦放生。澳洲放生要跟市政府報備,你要放水族類的,他那個市政府指定你地方放,你是鹹水的要放在鹹水的,半鹹半淡的要放在半鹹半淡的,那個淡水的要放在淡水的,他會告訴你,你去哪個地方放。我們在澳洲放生,市政府規定也很好、很不錯,因為你放要適合牠這種魚類生存,你放的地方不對牠活不了。

  在台灣我們也常常舉辦小放生、大放生,大放生現在放生的人很多。還有一些不是很深入的,他也參加放生,但是他吃肉還是斷不掉,我們也是鼓勵,鼓勵他常常參加,希望有一天他能夠斷除。在大陸上,現在放生的風氣也很盛。在我們中國殺生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什麼都吃的。但是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國的出家人、在家居士吃素,其他佛教國家,包括佛陀出生的國家,印度,古時候出家人托缽也沒吃素,吃三淨肉、五淨肉。所以在我們中國是兩個極端,吃素的,完全就是戒殺放生,連肉都不吃,三淨肉、五淨肉都不吃;殺生的人非常多,形成兩個極端。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公案:

  【兩度回生(出感應篇廣疏)】

  【吳郡司理某暴卒。一宿而醒。急呼家人。請太守及僚屬至。叩首曰。吾至陰司。乞命甚哀。初猶不許。既而曰。汝能勸千人不食牛乎。限以三日。今幸再生。非諸君為我遍勸百姓。不可得也。眾佯許。越三日。復死。郡守大驚。召僚屬共持此戒。復立簿於通衢。令百姓皆書名。得數千。焚之。少頃。司理復生。曰。被使攝去。主者方怒責。忽黃衣人持簿至。云是戒食牛肉姓名。主者啟視。大喜曰。不但再生。且延壽六紀。太守與眾。俱受福無量。司理後至百歲。】

  這個公案是講『吳郡司理』,這個標題是『兩度回生』,就是死了兩次,兩次又活過來。這個公案是出在《感應篇廣疏》,《廣疏》就是註解,從《廣疏》裡面摘錄出來的。「吳郡」就是現在的蘇州,在公元一二九年,漢朝,東漢置吳郡,就是吳縣,就是現在的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今杭州亦在吳郡之內。所以這個吳郡就是現在講的蘇州,江蘇省的蘇州。在古時候春秋戰國,這個吳也是一個國家。所以現在日本的吳服,我看那個字也是口天吳這個吳,就是從那個時候傳過來的,古時候的人也穿那種衣服。所以現在你要找中國古代的東西都找不到了,到日本來找都還有。榻榻米,那個座席就是古代的人,古人,你在古書看,看《禮記》,就是那個東西。

  吳郡這個「司理」,司理也是一個官職的名稱,司理就是在法院當法官的,當判官的。這個司理『某』,那個「某」,他沒有寫哪一個人。古人他寫這個公案,有時候有寫姓名,有時候沒有。有寫姓名,大部分時間比較長,這個人已經不在了。如果在當時,有時候就避諱,就是沒有把那個人的姓名寫出來,比如這個人他還在,就沒有寫出來。這個吳郡司理某『暴卒』,「暴卒」就是突然死了,他突然就死掉。經過一個晚上,他又醒過來。『一宿而醒』,就是突然死了,但是過一個晚上,馬上又活過來。

  『急呼家人』,他就很急的叫他們家人,叫他們家人去請當時的太守,這個地方官,管這個地方的太守,以及太守他的僚屬到他家裡來,『僚屬』就是太守下面的幹部,他的幕僚。然後『叩首曰』,就給他頂禮叩首,向這個太守叩首。他說,『吾至陰司,乞命甚哀』。他說我死了,我的陰魂到了陰曹地府,很哀切的祈求饒命。一開始,這個閻羅王還不允許,後來閻羅王說,你要我換你還陽,你能夠勸一千個人不吃牛肉嗎?閻羅王跟他講說我給你三天的期限,看你在三天之內,能不能勸一千個人不吃牛肉,你這個生命可以繼續延續下去。這個司理就跟他講,我現在幸運重新活過來,如果不仰賴各位普遍為我勸化百姓,這個三天要我勸一千個人不吃牛肉,是做不到的。大家聽了,以為這個很荒唐,認為沒有這個事情。但是為了安慰他,大家也就假裝說答應了;答應了,但也沒有實際上去做。過了三天,這個司理又死了,太守就非常驚訝,就召集他這些下屬,共同受持不吃牛肉這條戒,而且又在交通要道繁華的大街上設立這個名冊,讓這些老百姓發心不吃牛肉的人都來簽名。當時得到幾千人的響應簽名,發願終身不吃牛肉的名字簽上去,然後把這個名冊,他就焚化了,像現在我們燒牌位一樣,化掉了。過了沒多久,這個司理又活過來了。他說我被這個陰差抓去,主管的官員正在憤怒的責備我,忽然又有一個穿黃衣服的人,拿一本簿子到了,說這個是戒除吃牛肉人的姓名。這個主管陰曹的官員打開一看,非常歡喜,這麼多人發願終身不吃牛肉。他就跟他講,不但讓他復活,而且延長七十二年的壽命,太守跟共同簽名的大眾,大家都得到無量的福報,司理後來活到一百歲。大概年紀很輕,延壽六紀,就延壽七十二年,一紀是十二年。大概他二十八歲的時候被抓去,本來二十八歲就該死了,請太守勸幾千人不吃牛肉,活到了一百歲,所以這個功德福報很大。

  所以以前我聽算命的講,有的人不能吃牛肉,吃牛肉會沖到財庫。其實這個算命先生也很好積德,印光祖師都勸看相算命的、做醫生的,這個都很好積德的。你就乾脆勸他,你最好不要吃,你的財庫才不會被沖掉。這樣不是更好嗎?我們台灣民間一般老人也有很多他吃豬肉、吃雞肉,但是牛肉、狗肉他是不吃的,有這個戒。因為那個耕牛,辛辛苦苦為人耕田,老了你還把牠殺了、吃了,真是太殘忍了,太沒有慈悲心。

  好,下面這個按,我們下午再繼續來學習,我們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