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直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7/8/11  新加坡博覽中心第三廳  檔名:WD19-014-0001

  尊敬的新加坡淨宗學會總務李居士,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家午安,阿彌陀佛。今天是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佛學講座弘法大會的第一節課,這次我們的講題是「太上感應篇直講」。這些年來,我們淨宗學會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在世界各地提倡《弟子規》的學習,現在有很多地方都得到非常好的回應。尤其在老和尚的家鄉廬江,辦一個文化教育中心,已經有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由楊老師、蔡老師在那裡教《弟子規》,有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十月也把這個成果介紹推薦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在吉隆坡又有一次《弟子規》的推動,得到馬來西亞全國教師大家的支持。慢慢的大家開始注意到《弟子規》的學習。這可以說現在我們同修大家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弟子規》。

  老和尚過去他也講了三個根,他說儒家的根在《弟子規》,道家的根在《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在《十善業道經》,這是傳統儒釋道三教教學的根本就在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可以說是根本的根本。《弟子規》所講的、所教的就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所以《弟子規》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太上感應篇》講的是因果教育,《弟子規》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太上感應篇》講的是因果教育。因果教育跟《十善業道經》有相應之處,《十善業道經》有倫理道德教育、有因果教育,當然《太上感應篇》也有倫理道德教育、有因果教育,《弟子規》純粹是倫理道德的教育。

  我們老和尚為什麼極力推動《弟子規》?的確,我們仔細看《弟子規》的內容,比較能夠讓一般社會大眾,不管信仰哪一個宗教,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他也能夠接受,畢竟講的、教的就是我們現實人生的倫理道德。看了《弟子規》之後,不管中國人、外國人,大家了解之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說做人應該這樣,應該照這樣來做,照《弟子規》的教導來做,才是一個真正的世間好人。這是一般社會大眾,沒有學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也能夠接受,也能夠認同。所以我們老和尚極力來推動《弟子規》,因為《弟子規》的教學在教做人,怎麼樣做人,怎麼處世,怎麼接物,希望普遍把這個教育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

  因果教育是更提升一層,有了《弟子規》的基礎,對於因果教育就比較容易接受。當然,如果我們已經學佛的同修,對於經上講的因果報應是不會有懷疑的,會接受,但是一般社會大眾就不一定能接受。一般社會大眾對於佛法還不了解,總認為佛教是迷信,如果你再跟他講因果,他也是認為這是迷信的,這是現前這個時代一般社會大眾普遍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個問題主要是沒有接觸,對於因果的道理不明瞭,人家說迷信,人云亦云,也是跟人家說的,他自己也沒有搞清楚,也沒有去接觸,也跟人家說迷信,大部分的情形都是這樣。要讓大家對因果教育慢慢能夠認識、接受,當然還是要弘揚,特別佛經的弘揚,把三世因果講得最透徹、最詳細。因果教育,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也是並行的來推廣,畢竟因果教育是更深入。

  因果教育,所謂因果,我們講白話一點,講因果就是講利害關係,講得現實一點就是講利害關係,你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報。這個事實真相認識清楚之後,每一個人,不管中國人、外國人,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得到不好的果報,也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得到好的果報,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因果教育的推廣也刻不容緩,也不在《弟子規》之下,也是非常迫切的需要。因此我們看淨宗十三祖,中國淨土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老人家一生提倡,他的教學就是提倡「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我們現前還在這個世間,要怎麼來生活、怎麼過日子、怎麼來修行,就是前面這四句話,就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兩句話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因果的教育。

  所以印祖一生,他晚年在蘇州辦一個弘化社,弘化社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佛經流通處。居士供養他的錢很多,他沒有改善他的生活,他也沒有拿這個錢去蓋大廟,而是把這些錢辦一個弘化社,印經書、善書來流通。他辦弘化社當然印了很多經典,大小乘經典,但是有三本書印的數量是最多的,第一本是《了凡四訓》,我想長期聽經的同修對這本書應該不陌生,第二本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來學習的《太上感應篇直講》,第三本是清朝周安士居士編的《安士全書》。這三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是印祖印的數量是遠遠超過其他經典的數量,其他的經典印的數量都有限,不多,唯獨這三本書不斷的印,長時間的印。在當時他老人家印這三本書,大概給它估計一下也有幾百萬冊,在當時印刷術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印了幾百萬冊,這個數量相當可觀。印祖,大家都知道,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我們修淨宗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用念佛的方法達到圓通,可以說是念佛的專家。念佛的專家應化在我們這個時代,在我們這個地區,他為什麼特別提倡這三本書?這值得我們所有淨宗同修深深去思考。

  我們常講念佛法門,依照《彌陀經》修學的宗旨,三個條件,信、願、行,信願是前導,行就是去落實,行就是念佛,念佛是正行。但是我們很多淨宗同修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念佛多年功夫還不得力,這是世界各地很多淨宗同修大家共同的一個問題。念佛正行功夫不得力,不能念到一心不亂、功夫成片,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到助行的重要。為什麼念佛功夫這個正行不得力?就是缺乏助行。助就是幫助的,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就是我們念佛正行的助行,補助的。所以佛在《觀經》還沒有講十六觀之前,告訴韋提希夫人,先修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出世間二乘人的福報,聲聞、緣覺,小乘福。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菩薩福。這三福就像三層樓一樣,第一福是基礎,所謂五乘佛法,人乘佛法、天乘佛法、聲聞乘佛法、緣覺乘佛法、菩薩乘佛法,人是五乘佛法的根本。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不懂得怎麼做人、怎麼處世、怎麼接物,平常在生活當中,心不能安定下來,我們生活上的問題沒有處理好,你面對的那就很多困擾、很多災難,因此就影響到我們念佛功夫的成片、一心不亂。

  所以印祖,我們可以體會到他老人家一生這三部書印得最多,當然對於沒有學佛的人可以幫助他們不墮三惡道,能夠穩住人天善道,能夠保得住人天善道,不失人身;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可以理解的,幫助我們念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因此這三本書我們淨宗學人也不可疏忽,《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第一本《了凡四訓》講改造命運,第二本《太上感應篇》就是講因果報應。所以我們看到《感應篇》也不要把它認為這是道家的,似乎我們學佛的人不需要,我們看印祖的做法,從他流通的數量來看,我們應該要去深深體會他老人家的苦心,也要體會這三本書的重要性。

  在《感應篇》,印祖也寫了一篇序文,這個序文我們還是要簡單的先跟大家做個介紹。現在請大家翻開經本。這次學會也印了一些出來結緣,印了三千冊。序文,第一篇是印光祖師寫的,第二篇就是我們老和尚的老師,過去臺中蓮社李炳南老師的序,第三篇序文是唐湘清居士寫的。我們時間的關係,序文我們就先介紹印光祖師的。現在請大家翻開第一頁。第一頁前面的偈頌我們也念一念,「太上寶訓,感應之篇。日誦一遍,滅罪消愆。受持一月,福祿彌堅。行之一年,壽命綿延。信奉七年,七祖昇天。久行不倦,可成佛祖」。這首偈非常好,我們也常常看看、念念,來提醒我們自己。

  我們看印光大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請看文,「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聖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好,我們先看這一段。印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這是講不管什麼樣的人,他的本性是善。老和尚在最近提倡《弟子規》也特別的給我們提出來,要肯定人性本善,我們教化眾生才有信心,如果這個不能肯定,往往遇到剛強難化的眾生我們就退心了。人性既然本善,為什麼現在變成惡?印祖給我們說出這個原因,由對境涉緣,由於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跟境緣交涉,我們根塵相接觸、交涉的時候,不加檢察,我們沒有提高警覺,不去檢點省察,遂致起諸執著,對境緣就起了執著,執著是障礙我們本善的基本因素。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在破執著,問題就是有了執著,詳細講就像老和尚講《華嚴經》講的妄想分別執著。

  起了執著就有好惡,有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順我的意思我就起貪心,不順自己的意思就起瞋恚心,好惡之心油然而生。跟著種種情見,情就是感情,我們一般講感情用事,失去了理智,所有的一切見解、看法都是憑感情的。這當中難免做錯事情,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樣一來,以埋沒本性者,就是把我們本性的善都埋沒掉了,好像被掩埋起來了。比比皆是,看看我們芸芸眾生,都是被這些種種情見、好惡、分別執著埋沒了我們善良的本性。因為這個緣故,由是古之聖人各垂言教,世間、出世間聖人,古今中外,聖人各垂言教,都來說明這樁事情,說明這個道理,教導我們認識人性本善。冀人依行,希望我們能夠來依教奉行。以復其初,復其初就是恢復本性本善。這是聖人他們講得那麼多,教得那麼多,他的目的無非是要讓我們每個人都恢復自己的本性本善而已。下面舉出儒家教學的原則,其語言雖多,總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講了很多,總的歸納起來就不出於「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這是一個總原則、總綱領,不管從哪一方面講,怎麼講,講了那麼多,都是教我們這個原則。

  下面就給我們再解釋什麼叫格物,「所言格物者,格,如格鬥,如一人與萬人敵;物,即煩惱妄想,亦即俗所謂人欲也」。這一段跟我們解釋格物,格是格鬥,譬如一個人跟一萬個人在對敵,跟一萬個人格鬥,我們可以想像你一個人要應付一萬個人,那你自己沒有提高警覺、全心全力,很容易就被敵人打敗。這說明我們被煩惱這個敵人打敗了。所以格鬥要特別的提高警覺,不可疏忽,有這個意思在。所以說如一人與萬人敵那樣的一個精神。物即煩惱妄想,在儒家講叫人欲。人都有欲望,貪欲,在佛經上講就是煩惱妄想。《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一切的痛苦都從貪欲生起來,所以貪欲是一切苦的根源。貪欲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煩惱的根在貪。所以煩惱妄想就是物,物欲,儒家講人欲、物欲,佛經講煩惱妄想。

  下面接著跟我們講,「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必具一番剛決不怯之志,方有實效。否則心隨物轉,何能格物?」要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鬥,當然不是很容易,必須具備一番剛決不怯之志,方有實效,才有實際的效果。如果沒有具備一番剛強果決不怯退的意志,那就沒有什麼效果。就會怎麼樣?否則心隨物轉,心還是隨著物欲在轉。何能格物,就是怎麼有辦法去格物,都是被物格,不是去格物。以上是給我們解釋格物的意思。

  下面跟我們解釋致知兩個字的意思,請看文,「致者,推極而擴充之謂;知,即吾人本具愛親、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學而始有也」。致這個字是推極而擴充之謂,推到極處、擴充到極處的意思。知即是吾人本具,吾人本具就是我們本來每個人都具有的。本來具有什麼?愛親,對於父母親,父母師長的敬愛;敬兄,尊敬兄長,之良知,我們一般講忠孝友悌,這些都是我們本性具足的,本來就是這樣的。非由教由學而始有也,這不是說由於教了,我們去學了,才開始有的,而是本來大家都有的。這是講我們本性,人性本善,這個道理就從這裡建立,就是這個道理。本善本來就有,愛親敬兄這些良知不是學來的,也不是人家教才有,它是本來就具有。像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自己的自性具足一切的智慧德能,它本來就具足。但是我們本來具足這些智慧德能,這些愛親敬兄之良知,現在好像沒有了,喪失掉了,什麼原因?

  下面就講了,「然常人於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檢點,從茲隨物所轉,或致並此愛親、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極此良知,以遍應萬事,涵養自心乎!」這就是把我們本善為什麼現在似乎喪失掉的原因說出來。這個原因就是我們平常人於日用之中,在平常生活裡面,不加省察檢點,沒有加以省察,省是反省,察是觀察,檢點,沒有注意到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因此從茲隨物所轉,隨著物欲、隨著煩惱轉,我們就是每一天都生活在煩惱、妄想、物欲當中,自己絲毫做不了主宰。或致並此愛親、敬兄之良知亦失之,連我們本性的愛雙親、敬兄長這個良知也喪失掉了。連這個都喪失掉,尚望其推極此良知,你還能夠指望這個良知,以遍應萬事,涵養自心乎!連最基本的愛親敬兄的良知都沒有了,那還談什麼?什麼都談不上,這些德行的涵養、修學也都落空。這是跟我們講出我們隨物所轉,到嚴重的程度就是連愛親敬兄的良知也都喪失掉了,更談不上再提升一層去修行,就是這個意思。

  「是以聖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從格物致知而起」。是以就是因為以上講的這些緣故,所以古聖先賢這些聖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明明德。明明德,上面的明是動詞,下面的明是名詞,明德是我們大家本來都具有的,佛法講的就是我們本性的般若智慧,大家都有。原來我們有明德,現在不明了,現在不明要它恢復到明,所以這個明要明我們原來的明德,所以叫明明德。明明德,上面的明字是用功的地方,怎麼樣去明?明明德之後才能止於至善,恢復到我們本性本善,恢復到我們純淨純善的本性。最初下手,就是教我們修學的一個下手處,令先從格物致知而起。所以儒家講修學的次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開始就從格物致知下手,我們佛法講從斷煩惱下手,儒家講也是降伏這些煩惱。「其所說工夫,妙無以加」,這些聖人講的這些功夫非常的微妙,無以加就是說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須有成範,方能得益」。雖然聖人教我們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格物致知的功夫雖然很微妙,妙無以加,但是要我們平常人依這個來修持,必須要有成範,成就是一個成規,一個規矩,範就是一個示範。俗話講「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你沒有先一個規矩,那麼你沒有辦法成一個方圓,一定要先有規矩,不管做哪一門學問,這個原則都是一樣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首先下手要有個規矩,有個成規,有個模範,讓我們來學習,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成範在哪裡?「五經、四書,皆成範也」。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從漢朝一直到清朝,都是以儒家為國家的教育中心,所以五經、四書,包括十三經,都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標準,皆成範也。五經、四書,四書五經,都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成規、一個典範,讓我們依這個來學習。

  我們接著看下面,「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見各書,不以類聚,頗難取法;而未多讀書者,更無因奉為典型也」。印祖又跟我們講,雖然四書五經都是成範,都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標準,四書五經分量也很大,但以文言浩瀚,文字語言非常廣泛,浩瀚,就像大海一樣很廣。兼以散見各書,不以類聚,有一些教訓是散在不同的書本裡面,它不是把它歸類、把它蒐集在一起,所以頗難取法,就有一些困難。而未多讀書者,更無因奉為典型也,有讀書的人他都有困難,何況沒有讀這些書的人他怎麼會知道?他更沒有辦法依這個來做為典型、來修學,更困難。以上是講儒家的這些教訓有這方面不方便的一個地方。上面講了這些話,他就是要接下面的,為什麼印祖提倡《感應篇》,他把原因先跟我們做一番說明,然後再把《感應篇》的特色給我們提出來。

  我們看下面這個文,「太上感應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發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之議論。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為善者得何善報?作惡者得何惡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這就開始給我們介紹《感應篇》。上面講的儒書,要書讀很多的人才有辦法修學,書讀得不多的人就很難。《太上感應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撮取就是把它撮在一起,抽取精華、精要的,把它蒐集在一起。惠吉就是我們講修善得善報,逆凶就是造惡得惡報,福善、禍淫,這些至理都在《感應篇》裡面。你怎麼樣做才是吉祥,怎麼樣做是凶災,怎麼樣做是善事、能得福報,怎麼樣做是惡事、災禍,這些至理都集合在一起跟我們說明。

  發為掀天、動地,發就是發明,幫我們發明因果報應的這樁事實,來跟我們說明。掀天、動地,這是很震撼的,天好像有個蓋子把它掀開,地都動搖,這是形容《感應篇》講的因果報應這個事實是驚天動地。觸目、驚心,如果我們能夠善於讀誦,對照我們現實生活的一舉一動、一念一行,動一個念頭、一個行為,我們就看得非常清楚。觸目驚心之議論,看了知道哪些是惡,有什麼樣的惡報;哪些是善,有什麼善報,這個議論讓我們觸目驚心。你讀《感應篇》有觸目驚心的感覺,那對於我們一些錯誤的行為就會加以收斂,會去修正,不會像過去一樣我行我素。

  下面講,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更進一步跟我們說明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感應篇》給我們列出一個很簡要詳明的標準。現在世間人可以說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所以往往把善看作惡,惡的看作善,顛倒了。讀了這一篇,善惡有個標準,不致於有偏差錯誤。明白善惡的標準之後,為善者得何善報,你作善有什麼善的果報。作惡者得何惡報,造作惡業會得什麼惡的果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善惡因果這樁事情的根源你都能夠洞徹明白,沒有懷疑;明若觀火,那就很明顯,好像看火一樣,看一把火,看得那麼清楚。

  「且愚人之不肯為善,而任意作惡者,蓋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為失大利益,得大禍殃,敢不勉為良善,以期禍滅福集乎?」這一段是跟我們講人為什麼不肯作善,而任意要去造作惡業,它的根源也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的自私自利。凡是有自私自利這個私心、私欲就造惡業了,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就做出一些傷害別人、傷害社會國家的事情,這些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所使然的。讀了《感應篇》之後,今知,今就是現在,現在知道了,你自私自利的人,為什麼要自私自利?希望得到利益。現在讀了《感應篇》知道自私自利不但得不到利益,反為喪失了大利益,得到大禍殃,得到大災禍、大災殃,不明白當然他就沒辦法,明白的人當然他就不會再自私自利。為什麼?因為自私自利對自己不但沒有好處,而且有很大的壞處。當然不明白的人自私自利,明白的人就不會了。為什麼?對自己沒有好處,反而有害處,反而喪失大利益,得到大災禍、大災殃,誰願意得到這些不好的果報?當然是不願意。所以他就會有改變。「由是言之,此書之益人也深矣!」由於以上所講的這些道理,這本書利益人也非常的深。

  「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潛修焉。清,長洲,彭凝祉,少奉此書,以迄榮膺殿撰,位登尚書後,尚日讀此書,兼寫以送人,題名為元宰必讀書;又釋之曰,非謂讀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其發揮可謂透澈之極,然見仁見智,各隨其人之性質」。這一段給我們舉出在中國古來的大儒,在儒家的道德、學問都有大成就的叫大儒,所以儒家的這些有德學的大儒也多依照《感應篇》而潛修,潛就是默默的來修學,依照這部書來修學。下面舉出清朝長洲彭凝祉這個人,少奉此書,他少年的時候就依照《太上感應篇》來奉行。以迄榮膺殿撰,位登尚書後,到後來他做了大官,尚書就等於現在的部長一樣,做到部長,每一天尚日讀此書,他每一天還是讀《太上感應篇》,每一天都讀一遍。兼寫以送人,他自己還寫,送給別人。古代印刷術不發達,所以用抄寫的非常多,用毛筆寫,送給別人。他給書題一個名稱為元宰必讀書。

  下面跟我們講,又釋之曰,他又做個解釋,為什麼他提出這個名稱?非謂讀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他說不是你讀了《太上感應篇》就可以作狀元、作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而作狀元宰相的人決定不可以不讀這部書。其發揮可謂透澈之極,他發揮這個道理可以說發揮得非常透徹,到了極處。這是彭凝祉。然見仁見智,各隨其人之性質,因為這部書每個人的學習,各人當然看法各有不同的角度,所謂見仁見智。各隨其人之性質,每個人他所求的、他現在的身分、他學習的都不盡相同,在我們佛法來講,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可以說千差萬別。

  下面再跟我們講,「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我們讀到《感應篇》後面,我們就很清楚可以看到,這部書修到究竟極處能夠成仙。後面裡面有講天仙、有講地仙,天仙層次比較高,地仙層次比較低。因為道家是修仙的,希望要成仙。成仙也不是夢想,是一定可以達到的,但是如果你不斷惡修善,不依《感應篇》來修,雖然修仙有很多法術、很多方法,也不能成就。就跟我們學佛一樣,如果沒有《十善業道經》的基礎,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方法門徑那麼多,你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因為沒有基礎。道家也是一樣,修仙很多方法,沒有《感應篇》的基礎,怎麼修也修不成。這是講這部書最高可以修成仙。

  下面講我們學佛的人,「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法無大小,大小在我們的心。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華嚴經》佛跟我們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要恢復我們的本性,關鍵還是在心。你得到的果報大小,究竟不究竟、圓滿不圓滿,關鍵還是在心,也就是說心量大小。此地講大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覺悟的心就叫菩提心。覺悟有大覺、有小覺、有究竟覺,大菩提心就是究竟圓滿的覺悟,發這樣的心,發自利利他這個大菩提心。你這大菩提心一發出來,你來修行《感應篇》,那《感應篇》就變成跟《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平等的,跟三藏十二部經典等量齊觀。所以你如果以大菩提心來修,《感應篇》就變成《華嚴經》,變成三藏經典,所以關鍵在大菩提心。你有沒有覺悟?覺悟了之後,你的心發得大不大?大,你就成佛作祖。菩提心發了小菩提心,就作聲聞緣覺,那個菩提心小,不究竟。大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量,心量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完全看個人的發心。有的人他只是想求人天的果報,想修個仙,這個心量又更小。

  所以以大菩提心來修行《感應篇》,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了脫生死是聲聞緣覺了脫六道三界的分段生死。下面講斷三惑以證法身,這是法身大士破無明了,不但分段生死了了,變易生死也了了。所以圓福慧以成佛道,圓滿福慧二足尊,成究竟圓滿的佛道。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何況只能成一個人天小果的仙!仙在人天道裡面,而且層次不高,大概在我們人道跟四王天當中,所以這是人天小果。

  所以看你用什麼心來修《感應篇》,它會隨著你的心量有所不同,果報有所不同。我們明白這個原則,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佛經,對我們學佛有幫助,對我們學佛成佛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看老和尚他表演給我們看的,老和尚現在講《華嚴》,就是以大菩提心。所以他講任何的經典,講其他宗教任何的經典,都是在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他的原理原則不出《大方廣佛華嚴經》。你看他老人家講《感應篇》,他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講過,天主教的《玫瑰經》,伊斯蘭教的《可蘭經》,猶太教的、基督教的《聖經》,我們去聽一聽,講的語言文字不同,但是那些意思都是符合佛經的,符合《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教義、宗旨。這完全在我們個人的心態。明白之後,我們對這部書,我們學佛的人就會樂意來修學,不致於把它看成這是道家的,好像我們學佛的人就不應該來學這部書。如果明白印光祖師的這些話,跟我們學佛不但沒有抵觸,而且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大家就會樂意來學習。就像老和尚現在提倡《弟子規》一樣,跟我們學佛有沒有衝突?不但沒有衝突,還有幫助。

  下面跟我們介紹這部《太上感應篇》的註解,「此書註解甚多」,這部書的註解很多,自古以來註解這部書就非常多。「惟清元和惠棟之箋註,最為精深宏暢」,註解雖然這麼多,唯有清朝元和惠棟的箋註最為精深宏暢,精就是專精,深入,宏大通暢,這是說這部註解的特色。但是怎麼樣?「惜非博學之士不能閱」,如果不是博學多聞的人,書讀很多,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博學之士就是博士,學問淵博的人,讀了這個註解他有受用。但是如果不是博學之士,不是博學之士畢竟佔絕大多數,大家都沒辦法看,不能理解它裡面的意思,註得很深,註得很深入,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次則彙編,實為雅俗同觀之最上善本」。《感應篇彙編》,過去臺北華藏佛教圖書館也印出來結緣流通,這部書在臺灣有很多地方、很多道場都有印出來流通。《彙編》可以說把三教的經典都會集在《感應篇》去註解,所以你看《彙編》,也有佛經、也有儒家的、有道家的,三教經典都有。可以說雅俗同觀之最上善本,文人雅士,一般的社會上的人士,大家共同來看這部書,這是最理想的一個註解,就是《感應篇彙編》。它裡面不但講理論、講道理,引用三教經典來做證明,而且還列出古今的一些公案,實際上的例子,來給我們做證明。所以這部書非常理想。但是又有一個困難,「而不甚通文之婦孺,猶難領會」。這兩句話特別對我們現代人來講的確是這樣,因為我們現代人不讀文言文,《彙編》都是文言文,不讀文言文,連那個字,有很多深難字,那個字怎麼念你都不會念,那怎麼會去懂它的意思?當然讀起來就有困難。特別現代人也不讀文言文,只有讀白話文,看到文言文他頭就痛,他也看不懂,他也不想再繼續看。所以《彙編》印了很多版出來,但是實際上去看的人還是不多,因為看不懂他就沒興趣再看下去。以上印祖跟我們介紹了兩種註解是最好的,它的特色,其他還有很多種註解。

  下面再跟我們講,「惟直講一書為能普益,然文雖淺顯,詞甚優美,淺而不俗,最易感人」。這就是提倡,我們這一次講座,印光祖師提倡《直講》這部書的一個特色。惟《直講》一書為能普益,這部書能夠普遍的利益一切人,因為淺顯,大家能夠領會、能夠體會,能夠體會,願意來接受、願意來學習,他就得利益。然文雖淺顯,雖然文章很淺顯,很淺、很明顯,但是詞甚優美,它裡面的詞是非常的優美。所以淺而不俗,雖然淺,但是不俗氣,還是非常優美文雅。最易感人,就是最容易感動人,大家一看就知道,一聽就明白。這是把這部《直講》的特色給我們介紹出來,這是印祖寫這篇序文的用意。

  下面是當時的一個因緣,「香濤居士,出資千圓,排印廣布;亦有同志各相輔助,願令此書周遍寰宇」。這是當時有位香濤居士,他出了錢,一千圓,當時,民國初年,算大洋,一千圓,錢的數量也相當的大,一筆錢,他發心來排印,來排版、來印刷,廣泛去流布。亦有同志各相輔助,還有共同發心的人,多多少少,像我們現在印經,有人隨喜。最大的功德主是這位香濤居士,他拿錢拿得最多的,拿一千圓,其他的人大家隨喜功德。所以願令此書周遍寰宇,希望這部書遍到世界各地。

  「庶幾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禍福之惟人自召,善惡之各有報應,則誰肯為惡而召禍乎?此風一行,善以善報,則禮讓興行,干戈永息,人民安樂,天下太平矣」。這本書實在講就是《十善業道經》的註解,所以這部書能夠推廣,大家讀了、看了,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進一步去斷惡修善,那就修十善了。每個家庭都敦行孝悌,知道禍福是唯有人自己感召的,不是別人給我們的。善惡之各有報應,你作善有善報,造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知道這個事實之後,則誰肯為惡而召禍乎?不明白他是會造惡業,明白之後,誰肯去造惡,然後去招感一些災禍來?當然他不會去做,不會做這個傻事。此風一行,善以善報,這個風氣一旦推行開來,大家知道斷惡修善,那當然善有善報。則禮讓興行,這個世界大家都懂得禮讓。這個世界現在為什麼這麼亂?大家不懂得禮讓,大家懂得什麼?競爭,懂得一個爭,不懂得讓,所以天下就大亂了。如果人人懂禮讓,禮讓推行了,禮讓興起了,干戈永息,干戈就是戰爭,戰爭就永遠息滅。人民安樂,人民才能過安樂的日子。天下太平矣,天下才能太平,天下太平就是現在講的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也不是口號,還是要去修的。

  後面這一段結尾是印祖勉勵我們的話,請看文,「願有財力智力者,或廣印以流布,或說法以講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純真,已失本性者,速復厥初,其為功德,何能名焉!」這是印祖在勸勉我們。願有財力智力者,願就是希望,希望有財力的人,或者你有智慧的人,有財力的人或廣印以流布,或者你廣泛來印這部書去流通,遍布在世界各地,希望人人都有一部《太上感應篇》。有的人書法寫得好,他可以自己寫。過去十幾年前,加拿大有一位張老先生,他寫了一篇《感應篇》送給我,後來我就送給老和尚,他就印在《無量壽經》後面。他也寫了一部《無量壽經》,寫了一篇《感應篇》送給我。所以現在看到法安居士寫的《無量壽經》,後面有附《感應篇》,就是他當時寫送給我的,寫得很不錯,他寫了我們去印。或者你用電腦排版打字的也很好。這一次我們新加坡淨宗學會印了三千冊,就是給我們這次佛學講座用的課本,這個課講完,大家可以帶回去多看看。

  或說法以講演,這個不管在家出家,你有學講經說法,像我們新加坡淨宗學會有辦過弘法培訓班,在家居士、出家法師也都可以來講演,到各個不同的地區去講演。現在弘揚佛法的方式比過去更為方便,現在老和尚又在計劃要拍《感應篇》的故事,現在請人在積極寫劇本,這也是弘揚《感應篇》的一種方式。另外用畫畫的,圖畫的,像過去江老師畫地獄變相圖,這些也可以列為我們弘法的一個方式。所以過去江老師講,他說畫地獄變相圖,以前李老師在世的時候跟他講,他說用畫畫來弘法是無言說法,沒有言語的講經說法,讓人家去看,就像以前城隍廟一樣,畫十殿閻王讓人家去看,讓人家去感受、去體會。講演,現在在我們道場,如果在道教、廟那這是更好,現在我看新加坡這邊的廟還不少,拜神的還是滿多的,跟臺灣一樣,但是很可惜的是都沒有人在講《感應篇》。

  八月二號我來這裡過一個晚上,那天同修帶我去這邊有一個大伯公,附近有一個大伯公,蓋得富麗堂皇,裡面也有伊斯蘭教的,也有印度教的,也有佛教的、道教的,可以說多元文化。所以那天晚上我去燒香,就在想這些地方如果能夠講《感應篇》是最理想的。所以《感應篇》要長時間來推廣,就像推廣《弟子規》一樣,不是講個一次、二次就停掉了,這樣可能效果不會太明顯,還是要有後續的推廣。因為新加坡這邊道教也滿興旺的,還包括印尼、馬來西亞這一方面,在中國地區,在其他海外地區,有關道教的,我們都極力的勸他來修《感應篇》。今年五月三十號,我的家鄉臺灣汐止,以前我小時候我母親常常帶我去燒香拜拜的仙公廟,拜呂祖呂洞賓的,那個廟請我去當住持。那個廟當中供呂祖呂洞賓,一邊供孔老夫子,一邊供釋迦牟尼佛,三教,我就想到它是以道教為主的,所以《感應篇》我很早就想從這個地方來發起。這個月剛好我們淨宗學會有這麼一個因緣,我就想到這樁事情。所以這次的講座我們採用《太上感應篇》,希望《太上感應篇》也能夠像《弟子規》這樣的推廣,才會有成效,跟《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合起來,相得益彰,是會更彰顯,更有幫助德行教育的推廣。

  所以印祖也勸我們廣印流布或說法講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純真,還沒有喪失本性的人,他愈純真;已經喪失本性的人,趕快的讓他恢復本性。其為功德,何能名焉,這個功德就講不完,套我們佛經上講不可思議、功德無量。這篇序文是一九二八年歲次戊辰印祖寫的,我們今年是二OO七年,這是在七十九年前寫的。《直講》的序文我們就講到此地。

  下面請大家翻開來,我們就介紹本文。請大家翻開經本,《太上感應篇直講》,頁碼是二十六頁,我們看文,「明義章第一」,它有分章的,第一章是明義,請看經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一段就是明義章。明義這章的章題,我們很明白可以看出來,讓我們明白這個意義,這太上講的。此地講『太上曰』,就是太上老君說,太上老君是道家的祖師。『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人一生在這個世間,我們都可以看到的,自己周邊的人,有的人他遇到災禍,有的人他有很大的福報。一般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的人,總難免心裡有很多疑問,為什麼有的人他日子過得那麼好?有的人災難、災禍那麼多,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難免跟著就是怨天尤人的心態油然生起,甚至怪上帝、怪神明,怨天尤人。過去老和尚到加拿大,有一次,大概十幾年前,去講經,有一位西洋人去問他老人家,他說他的日子為什麼過得那麼苦,常常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老和尚就看看他,外國人信基督教的比較多,他說你有沒有去教堂問牧師?他說有。牧師怎麼說?牧師說是上帝的安排。他得到了這一句話,心裡還是很不平,上帝為什麼給我安排這個樣子,給那個人安排那麼好?所以再去問老和尚。是不是上帝安排?我們讀了這句話就不會有這個疑問,「惟人自召」,每個人自己感召的,它沒有一定的門路,自己找來的。

  下面接著講『善惡之報』,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影隨形』,造善造惡的報應就好像我們人的影子,你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都帶不走,我們人生到最後什麼都帶不走,連身體也帶不走,但是我們一生造的善惡業是隨時跟著我們走的,牽引我們到善惡道去受生。這一章的大意就是跟我們說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一節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一章。下一節課,我們休息三十分鐘,再繼續跟大家來學習。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