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藏寺東林念佛堂—佛像安座紀實  (共一集)  華藏寺東林念佛堂  檔名:65-223-0001

  清晨的雙溪山嵐尚未散盡,清越的鐘聲,飄蕩於空中,似在應和山澗清泉的梵音。池塘畔的觀世音菩薩,垂目含笑,慈視眾生,晨露凝結在菩薩持蓮的指尖,恰似為今日盛典預備的甘露。

  寺名「東林」二字,承載著千年的因緣。在一千六百年前的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結蓮社念佛,開創淨土宗風;而今華藏淨宗弘化基金會在雙溪山中的東林寺,正是為了延續淨宗法脈而建設的。自2022年秋破土奠基,至2025年初春落成,在簡樸的造型設計中,處處蘊藏接引眾生,同往西方的悲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專修專弘,點亮這盞淨土明燈,願燈燈相續於永遠。

  這座承襲廬山祖庭遺風的東林寺,在春光明媚裡迎來了殊勝的因緣,歷時兩年多精心建造的念佛堂,就在今日舉行阿彌陀佛聖像安座、念佛堂啟用典禮。

  朝陽初升,陽光灑落於山間,顯現出「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的祥瑞氛圍。

  悟道大和尚,主持了灑淨、安座典禮。大眾隨著法師唱誦的音韻,虔誠誦念大悲神咒,大和尚手中的楊枝掠過琉璃淨瓶的瞬間,水珠隨柳枝輕揚於空中,灑落於信眾,一滴甘露滋潤心田,清淨身心;隨著法師的腳步,淨水浸潤之處,淨化了每一處的空間。

  當《爐香讚》悠揚唱響時,檀香縈繞於佛前,大和尚三請三禮,「香花迎,香花請,恭請諸佛菩薩分身現相。」阿彌陀佛的金身高大巍巍,垂目微笑,似在輕聲呼喚著我們每個念佛人,趕快歸投彌陀懷抱,勿戀娑婆,勿錯過了此生的因緣。

  今天是我們雙溪東林寺佛像安座開光儀式。主要開光的意義,先師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都有講過。我們依佛像,看到佛像就想到我們人人都有佛性,我們本來都是佛,所以佛像是啟發我們自性的佛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佛光,這個光是智慧光,般若智慧,開啟我們自性般若智慧之光,這個就是我們開光主要的一個意義。

  一般人就是說我們給佛像開光,實際上我們給佛像開光,就是給我們自己開光,開啟自性般若智慧的光明。因為有般若智慧,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這個儀式它是一個表法,我們沒有看到佛像,沒有三寶住世,我們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不知道,不知道永遠都在做眾生,六道輪迴。因此三寶出現在世間,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佛。所以佛法僧都是外面的三寶,叫住持三寶,佛像是住持的佛寶,經典是住持的法寶,出家人這個形像是住持僧寶。我們皈依不是去皈依外面這個住持三寶,這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你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變成外道。所以是外面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是這個作用。我們沒有看到這個住持三寶,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都不知道,自性三寶。所以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主要要教我們回歸自性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也是我們自心所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回歸。」

  當初蓋這個形式是呂晨琦居士他建議的,他也發心來蓋這個。這個也很適合我們老和尚的一個規定,老和尚給我們取名叫雙溪小築,就是說不要搞大,不要跟人家比賽。所以有一次老和尚上來到雙溪小築,我說師父你說小築,我們就是兩間農舍,就很小。我們老和尚說,不小了,這不小了。他的目標還要再小。我們也沒有什麼要擴張,主要是說根據我們現在同修大家來共修的人數,這個也是聽佛菩薩安排,完全我們沒有什麼預設立場,隨這個因緣來形成這樣一個道場。

  我們感恩大家長期發心,我們很多義工每次辦法會活動,大家都來參與。包括我們網路前的同修,大家都長年在關注我們,在護持我們,也非常感恩。

  這個道場的成立,我的規畫就不做法會,只是念佛,聽經,一天聽經,我的規畫是聽四個小時,念八個小時的佛,平常。如果打佛七,就專門念佛。打佛七,我們這邊就是要採取報名方式,而且真正要了生死的才進來。還有名額,可能這個地方,大家看看,最多只能四十八個,四十八願度眾生,只能四十八個。少沒有關係,一個、兩個,真正要念佛的,都可以,真正要了生死的。這邊很無聊,好山好水好無聊,要耐得住寂寞的,心能定得下來,再來。不然你在那邊,人在山中,心在山下,這個也達不到那個效果。來這邊就是要讓大家把身心沉澱下來。所以來這裡參加念佛的,最好交手機,或者是關機,這個就不要干擾。來這邊就是要讓身心清淨,提供大家心清淨的一個場所,這樣才有它的功能,才有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