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祖宗之教誨,作中華好兒女—敦倫常盡本分 蔡禮旭老師、李越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4/4/6 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 檔名:55-086-0001
蔡禮旭老師:大家請坐。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家人們,大家下午好。
李越老師:首先非常感恩我們的主辦單位以及協辦單位,也非常感恩為本次大會默默付出的六百多位義工朋友們,是他們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成就了我們本次大會殊勝的因緣,能讓我們相聚一堂,共同緬懷祖宗的恩德,學習祖宗的教誨,進而讓我們懂得知恩報恩,認祖歸宗,不忘其根本,所以我們應該以熱烈的掌聲再次感恩他們的付出。謝謝!今天下午,我們用一種訪談、交流的形式,和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時光。我也非常感恩我們的主辦單位,給李越這樣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去不斷的反省和懺悔自己。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先請蔡老師就座。
蔡禮旭老師:謝謝。
李越老師:蔡老師您好。
蔡禮旭老師:您好,大家好。
李越老師:非常榮幸,今天在一個特別的日子裡,能夠向您請教一些問題。
蔡禮旭老師:不敢當,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李越老師:今天上午我們都是懷著無比虔誠、崇敬的心情,在隆重而莊嚴的清明祭祀典禮中祭祀我們中華民族的萬姓祖先,表達我們對列祖列宗永遠的愛敬和孝思,也感恩祖先留給我們如此寶貴而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相信祖宗五千年的教誨,五千年的智慧、經驗,必定會帶給我們後代子孫安定和樂的幸福生活,也相信一定會帶給我們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安定與和平。
蔡禮旭老師:我們有絕對的信心,因為在我們五千年歷史長河當中代代都出聖賢人,而且在五千年當中我們民族復興、國家強大,都帶給全世界很多國家民族非常大的利益。像我們唐朝,大唐盛世,臨近許多的日本、韓國,臨近的國家都來中國學習傳統文化。當時候大唐的盛況,有一個外交官要跟唐太宗談話,中間得要經過七個翻譯的人,可見得當時候來大唐學習的國家民族非常的多。以至於我們最近的,明朝鄭和下西洋影響的國家是非常非常的多。從歷史當中我們也相信偉大的復興也將帶給世界安定幸福。謝謝。
李越老師:蔡老師,我感受到今天我們這個社會還是面臨著許多的危機。比方說我們看到現在環境的危機,包括經濟的危機、道德的危機、教育的危機。我想所有的危機,最嚴峻的一個危機是我們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心。大多數人不了解、不認識我們的祖宗,不相信我們的祖宗,甚至不了解祖宗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傳統文化。所以縱觀今日,我們看到人們的物質生活是愈來愈富足,可是精神生活卻愈來愈貧乏。表現在貴而不安,富而不樂,人們的精神迷茫困惑,憂慮重重,煩躁不安。我們在家庭看到父子之間衝突,我們無論是在電視,還是在報章、雜誌,都常有看到殺父、弒母慘不忍睹的這些事件。夫妻之間也是對立衝突,上午蔡老師也講到,每年的離婚率是節節上升,我所了解的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好像現在的離婚率都達到三分之一以上。我們也看到兄弟之間不和睦,甚至產生糾紛都要告到法庭。我們在社會上,我們又看到君臣之間失去了道義,朋友之間失去了信義。所以人們普遍沒有安全感。我想請教蔡老師,面對今天這麼多林林總總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根到底出在哪裡?
蔡禮旭老師:從剛剛李老師談的家庭人與人的情況,五倫的情況,到整個大自然,世界的問題。從現象上看好像很複雜,從根本上看就是人心壞了的問題,人心缺乏倫理道德的教化,所以從人心上看其實並不是很複雜。比方說整個大自然的問題,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在經典當中都已經把答案告訴我們,《尚書》告訴我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天人合一,整個大自然跟人心是分不開的,只要人心轉善,這些天災自然就去除掉了。包含剛剛講到的經濟問題,事實上更深層的就是道德的問題,重利就輕義才會發生這些經濟的危機。像剛剛還講到五倫關係當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事實上都離不開人們現在的價值觀,人們現在價值的追求。剛剛您也提到,現在的人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這個「富貴」兩個字,在我自己還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以前,都覺得應該是要追求富貴,才是人生的成功目標。大家看得出來,我以前在商業界也是top sales,我也是頂尖的銷售員,大家看得出來嗎?我當時候在商業界的銷售成績也非常好。但是確確實實雖然有很好的業績,內心空虛,甚至於連同事之間都是競爭的狀況,不會快樂。所以當我們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太大,就把整個人生的方向都是追求賺錢、追求富貴、追求物質的享樂,這整個人生就失去平衡。因為老祖宗又提醒我們,「欲是深淵」,一直追求物質享樂、追求欲望,它是一個無底洞,那個洞是沒有底的。
而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也值得我們反思。就是科學家他的實驗結果,一、二歲的孩子,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但是成年以後,成年人平均一天笑七次。所以首先要恭喜諸位長輩朋友們,你們今天的笑容已經超過七次,已經對人類做出貢獻,把這個平均值往上拉。其實科學家這個數字,我們真的冷靜下來,這個數目不是一個人、不是二個人是這個現象,而是人類絕大部分的人是這個情況,是小時候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一天笑不到七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你的親戚朋友曾經跟你說,我人生這麼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愈來愈笑不出來,你們有沒有遇過這樣的親戚朋友?沒有。假如有,可能要送精神病院。誰拼了命的,現在人生活都不容易,非常忙碌,但是真的忙得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得停下腳步,愈活愈笑不出來,這個還值得努力的方向嗎?
而在《孟子》當中,我們早上也跟大家有提過,就是我們堯舜他們通達人性,他們有高度的智慧,已經看出來,假如只是往物質生活去發展,吃得飽、穿得暖,很安逸、很放縱自己的欲望,而沒有好的精神生活,沒有好的教育,「則近於禽獸」。故聖人他看得非常遠,他就趕緊讓教育部長契來推展五倫的教育。父子有親,剛剛您說的那個父子的衝突就不會存在。夫婦有道義,夫婦責任有別,互相感恩,互相尊重,這個夫婦的衝突就可以化解。君仁臣忠,為君者有仁慈,愛護底下的人,臣子也以忠義來回應,包含朋友之間有信義,這些問題就得以解決。所以事實上,就好像一個孩子遇到問題,他一定找他的爸爸媽媽,一個民族出現一些挑戰就找他的老祖宗。老祖宗有五千年的智慧,決定可以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李越老師:雖然我們面臨著這麼多嚴峻的考驗,可是我們畢竟現在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曙光。我們知道要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中國夢的內涵就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相信這個中國夢一定是立足於我們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去年在曲阜,還是今年多次的一些重要的會議學習當中,包括前不久在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的致詞,都不斷的在強調要恢復我們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
蔡禮旭老師:是。而且我們主席也期許我們所有的中國人,以至於所有的華人,都能成為弘揚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的主體。等於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大時代當中都有責任把我們文化復興,以至於能帶給全人類幸福。尤其我們今天這麼難得的機緣,我們八千多人共聚一堂,祭祀我們中華民族萬姓祖先。當時在祭祖的過程,內心就覺得很慚愧,幾十年來,也讓先祖們操了不少的心。所以慚愧懺悔之餘也發誓願,往後不要再讓我們先祖們擔心,更應該承擔起這個歷史的責任。我們上下一心,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更可況是我們八千多人共同發願,以至於我們十三億的中國人,以至於全球華人,共同來發這個願,我們相信這個中國夢一定可以實現。而且既然我們是傳播傳統文化的主體,我們也要了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成為我們的價值觀,成為我們的思想觀念。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就決定了他的命運。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的命運,父母的思想決定他的家庭、他的後代的命運,而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就決定這個團體的命運,一個國家的領導者就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思想觀念,這個正確的價值觀是大根大本。
李越老師:而且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了傳統,丟掉了根本,就等於割斷了我們自己的精神命脈。
蔡禮旭老師:是的。就像我們今天祭祖,我們就知道我們的源頭是我們萬姓的祖先,這樣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一種承先啟後的使命感。而當自己還沒接受傳統文化以前也是隨波逐流,跟著這個功利主義在走,但內心覺得非常空虛,有時候也覺得不知道活著意義是什麼。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就像剛剛跟大家一起交流到的,假如我們的追求是物質,欲望的追求是沒有底的,所以鐵定愈活愈笑不出來,因為一定不斷的活在求不得的痛苦當中。所以孟子他告訴我們,人生真正的快樂,應該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我在拼命賺錢的時候,回到家裡,我母親笑著對我講,你怎麼回家都像沾醬油一樣。我們福建話叫「沾醬油」,就是沾一下就好了,好像回到家家裡變成旅館住一下就走了。因為那時候只有利,沒有重視天倫之樂,其實這樣是愈活愈空虛。所以孟子給我們很正確的精神追求,就是天倫之樂,包含「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俯仰無愧。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一切的人,這樣的一種人生境界,應該半夜睡覺的時候常常都會自己在那裡偷笑才對,因為他心裡非常的亮坦。因為我們剛好同仁他們生了小孩,那個小孩子沒有人去跟他說話,他都會自己笑出來。可見得孩子為什麼他常常可以這麼燦爛的微笑,就是因為他沒有欲望,他沒有求不得的痛苦。所以我們修身要返璞歸真,學習小孩子的單純。還有孟子講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事實上這一句話,不只是教育界的老師,能夠透過他的努力,為國家社會培養棟梁人才。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崗位,為自己的團隊真正培養人才,忠於團隊、忠於單位、忠於國家,這個功德都是非常非常大。甚至於我們更積極的,把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能夠去介紹給更多的有緣人,這個都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我們看春秋時代,鮑叔牙跟管仲,鮑叔牙為齊國推薦了一個管仲,成為賢相。因為對國家的利益非常大,所以鮑叔牙積了厚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後代子孫有十幾世都是名大夫。所以我們應該盡力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培養身邊的人。所以孟子給我們人生真正的快樂,那個方向目標才正確,因為追求物質、追求欲望,那是沒有底的。包含我們很多俗語就告訴我們,助人為樂,為善最樂。就像我們參加這幾天的法會,這幾天的祭祀活動,大家看誰的笑容最燦爛?就是我們六百多位義工的笑容最燦爛,他們助人為樂,為善最樂。
李越老師:說實在的,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以前,的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走得都是非常的艱辛和痛苦。我是在十年前認識蔡老師,我當時是在海南,有一個自己的藝術學校。當時就得到了一套我們儒家的經典,這其中都有《弟子規》、《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可是翻開《弟子規》,說實在的,都看不懂,那個時候就特別特別渴望能夠有一位老師來教我們,那種願望特別強烈,結果沒有想到蔡老師就從天降。
蔡禮旭老師:十年前,主要我到了海口,事實上是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們所有在海口的這些同胞們對我都非常的愛護、照顧。像我第一次講課的教室就是李老師她辦的藝術學校,她借給我來上第一堂課。她是董事長,她比較有福報,我們是教書匠,沒有她的支持,我在十年半以前,已經收拾包袱回到台灣去了。所以,確確實實一路以來,我們從海口到深圳、到北京,以至於我們在廬江,這麼多的百姓們,包含我現在在大馬,大馬的這些同胞們對我們非常信任、愛護,支持我們,讓我們有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確實我們是學得不好,要非常感激這一路上成就我們這些因緣的所有長輩朋友們,也要謝謝李老師對我當時候的支持。
李越老師:非常慚愧。實際上的確是我們的父母有德,我們的祖先有德,才讓我們有機緣能夠遇到聖賢的教誨,遇到好的老師(師長),可以學習,我想這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一個福報。記得當時第一次見到蔡老師的時候,就非常希望能夠請教傳統文化到底要怎麼學習?《弟子規》裡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因為當時,說實在的,像「出必告,返必面」,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包括還有「勿箕踞,勿搖髀」,真的都不懂。沒有想到向蔡老師請教的時候,蔡老師滔滔不絕跟我講這些聖賢經典裡的內涵,跟我講這些做人的道理。我當時聽了,我覺得這輩子從沒有聽過這麼好的教誨,人生原來可以有另外的一種活法。所以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這一生都要從事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這個事業。
蔡禮旭老師:這是十年前的事情,剛剛李老師說我滔滔不絕,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只會那幾句而已。也是這些學習的機會,才能夠讓我們不斷的有所積累、有所提升、有所突破。而十年前我們在海口推展傳統文化,給我們最大的恩德,其實是我們的國家。當時候就有改善青少年道德教育,還有八榮八恥,還有建設和諧社會的這些理念,包含後面整個重要的國策理念。我們是因為有國家的護佑,整個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才能夠一帆風順。所以我們也感謝國家對於整個傳統文化的護佑。
李越老師:不知道蔡老師還記得嗎?實際上當時我們一般的大眾對傳統文化並不是很了解。我記得當時我就要在我的學校裡招生,請大家來聽傳統文化的內容,甚至我還把蔡老師拉著一起跟家長來做這樣的一個說明會。大家都是莫名的瞪著眼睛看著我們,覺得學這個有用嗎?學這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對我們的孩子到底能帶來什麼幫助?所以他們的眼神都是非常懷疑的看著我們。說實在的,當時我也是口沫橫飛的在那裡跟人家做工作。記得第一次蔡老師講課的時候,只有二十多個人聽課,可是隨著每一個星期,蔡老師把這些孝悌、禮敬做人的道理講給大家聽,沒有想到,我那個教室原來只能坐三十多個人,最後坐到一百多個人,擠得水洩不通,連過道都放了很多的椅子,甚至很多朋友都坐在講台上,因為沒有地方坐。還記得當時我們一些年長的長輩也來聽課,不知道蔡老師您記得嗎?有一位長輩在聽課的時候一直點頭、一直微笑。
蔡禮旭老師:從頭到尾,一直對我微笑。當時候因為剛到,來聽的人很少。其實每一次看到有一個人走進來,就像中獎券一樣高興。所以又看到這個老太太坐在底下一直對我微笑點頭,就特別感激她,因為那節課就覺得很有靈感。一下課我就到她的面前握著她的手,要對她表示敬意,結果才搞清楚,她聽不懂普通話。當時非常感動,為什麼?因為這位老者七十多歲,她雖然聽不懂我們講的話,她知道介紹的人說到這是推展孝道、推展傳統文化,老人家為了這個社會一直在擔心,現在有人講這個,這個太好了,一定要去支持,聽不懂都從頭笑到尾。所以這個是我們老人的心,我們真的要感恩所有的老人。尤其我在海外的時候,我們很多會議,也都是幾千個人,當我們看到那些義工很多都已經是白了髮的,七、八十歲的長者來做義工,我們看了很感動。他們在廁所前面服務大家,等開課了,讓所有的年輕人進去聽,他又繼續去打掃。他多麼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遇到老祖宗的教誨,不要再走人生的錯路,不要再忤逆他們的父母。所以我們年輕人,應該讓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整個民族的老人,不要再為我們擔心,我們應該好好學、好好幹才是。所以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為老人他一生為家庭無私的奉獻,他又在他服務的崗位,為整個社會國家奉獻了一生,所以這是我們要感激他。而且老人一生又積累了非常豐沛的人生經驗跟智慧,只要尊重老人,老人會和盤托出,把他人生最好的經驗智慧告訴我們。所以尊重老人的人,絕對是最有福報的人。就像大家這麼尊敬我們的師長釋淨空老教授,我們很珍惜老人家給我們的教誨,每一句都入我們的心,我們的人生會有大利益、會有大的成就。
當時在海口來參加我們課程的,其中有不少老師,當時因為我自己也在小學服務過幾年,聽到老師連《三字經》都沒有讀過,給我的震撼非常大。因為我自己在師範學院念教育學分的時候,沒有念到我們老祖宗所留下來的這些教育的智慧,都是念很多最新的理論。大家要了解,最新的理論它還沒有經過時間跟空間的檢驗,它不一定是對的。可是我們現在很多對民族沒有信心,民族的智慧沒有學,都去學最新的這些理論。我當時記得有一個理論,它是拿狗做實驗、拿貓做實驗、拿老鼠做實驗,最後把這個結果拿來教人。請問大家會教成什麼?有人說狗。能教成狗就不錯了,因為定的標準是貓跟狗、跟老鼠,一不小心就沒有達到這個目標,就真的比這些動物都還不如。這是我們的教育理論。但我們冷靜看看,現在傷害父母、傷害他人的人是不是呈現出連動物都不會做事情現在我們人在做?所以孔子特別強調一個君子要謹慎自己所跟從的人。要跟什麼人?跟聖人,不能跟錯誤思想的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沒有跟聖人走才出現種種亂象。師長老人家的分析非常的正確,說到西方忽略了宗教教育,東方忽略了聖賢教育,因為沒有正確的思想才會產生這些種種的亂象。而當時我們看到這個教育理論就覺得怎麼沒有一個教育理論是讓我們學聖學賢?其實當時還沒接觸傳統文化,我也是一個很沒有信心的人。我記得當時我的同學還拿心理測驗給我做,做出來的分數,對對分數它會告訴你,你的性格很像老虎型的,或者很像孔雀型的,還有很像無尾熊型的。當時我做了這個心理測驗,還很高興跑去告訴別人,我很像孔雀,我很像無尾熊。現在想一想,老祖宗在天之靈說,這個子孫怎麼活到像畜生還能這麼高興?這個真是,現在想一想,特別慚愧。
而真正經典是高度的智慧!很有可能我們領納一句,我們的人生就放光明了。我們整個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什麼?其實《大學》一打開來,第一句就告訴我們,《中庸》一打開來,第一句也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德能,「在親民」,又幫助別人成就圓滿的智慧德行,自己自愛、愛人都達到圓滿,這就是人生的價值,就是人生的追求,一句話就講清楚了。「天命之謂性」,所以人這一生就要回歸自己本有無量智慧德能的性德,這就是我們的精神追求。而且我們這個民族,因為有這個精神追求,各行各業都出聖賢人。在國家領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聖賢人。在醫學界,華陀、張仲景、孫思邈,因為他們都修道、他們都恢復明德,所以他們是醫學界的醫道、醫聖,也是聖人。我們教育界孔老夫子是表率,他是至聖先師。包含我們商界,都是行道之人,有徽商、有晉商、有浙商,還有很多,都是遵循倫理道德,在商業界成就他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各行各業都出聖賢,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各行各業都出聖賢,這在全世界是僅此一家,絕無分號。當然我們要繼續繼承下去。包含什麼?扮演每一個角色都可以契入聖賢境界。我們舜王他就是因為當好兒子的本分,所以他契入聖賢的境界,他無私無我,念念為父母著想。包含當媽媽也可以契入聖賢境界。我們周朝為什麼出聖人出這麼多?因為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她們胎教做得好,三歲看八十;不只做胎教,孩子出生所見所聞都是純淨純善,所以為整個民族國家培養這麼多聖人。所以諸位女同胞,當別人稱呼你「太太」的時候,那個意思就是說女聖人妳好。所以這個是很神聖的工作。所以各行各業,每一個角色都可以契入聖賢之境界,這個就是我們人生最美好的追求。因為事實上,我好像講太長了,對不起,俗話講「人逢知己,千杯少」,看到大家太高興了。
李越老師:說實在的,我們這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聞到聖賢的教誨,這一生能夠做一個明白的人。今天我們八千多人相聚在一起,共同來學習祖宗的教誨。實際上我們中華民族,就我們自己的祖國十三億的人口,可能還有很多的人沒有接觸到傳統文化;包括我們全球的華人,也有許多的華人沒有機會接觸到聖賢的教誨。我曾經去印尼,一個長輩就拉著我的手,內心的懇切、真誠,他說幫幫我們印尼的華人,我們的年輕人、我的孩子們都不會講華語,更不了解我們祖宗的文化。他說當我第一次坐飛機飛到祖國,那個飛機一落地的時候,他的淚水嘩嘩嘩的就流下來。所以我們真的是可以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可以說無論是海外的華人,還是我們祖國的同胞,我們真的是一個命脈。今天我們就有一個責任和使命,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聖賢教誨,使得他們的人生也能獲得幸福。所以我們一定要講清楚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包括文化的價值觀,以增強人們對我們文化的自信。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前不久一位東北的朋友就給我打電話,他說李老師,現在大家都積極的響應來學傳統文化,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團體,可是大家在學的過程當中,並不清楚整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淵源,包括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包含的內容是哪些?它最核心的價值觀是什麼?以至於聖賢的教誨和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有什麼關係、什麼關聯?我想就這一點請教蔡老師,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蔡禮旭老師:不敢當,謝謝。剛剛我們李老師提到,我們主席特別強調我們要了解這些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因為學習傳統文化要能提綱挈領、掌握綱要,這樣就能事半功倍。而我們處在海峽兩岸三地的中國人要先學明白、要先學好,因為整個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將帶給全球華人的福祉,將讓全球的華人受到全世界的尊重,這也是我們海峽兩岸三地中國人的責任。當我們看到印尼三十多年不能學華文,不能學自己老祖宗的教誨。而我們看到馬來西亞的華人非常的可貴,他們有很多的長者,為了讓自己的民族,自己華人能夠學到傳統文化,確實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像我們馬來西亞的沈慕羽老先生,他就被兩次入獄,給他軟的、硬的,希望他能夠妥協。但是他非常有民族氣節,他告訴官員,假如今天是我們華人要讓你們不學馬來文、馬來的文化,我相信你也會站出來。所以那個官員從那天開始對他肅然起敬,可見得這個浩然正氣是可以感通的。而大家看這個老者,他叫沈慕羽老先生,仰慕關羽,學習關公義薄雲天的精神。所以給孩子取名字不可以亂取,要好好的取,這將成為他一生的使命。
而我們也很有福氣,曾經見過沈老幾次面。我記得當時第一次見面,老人家非常親切,當時他已經九十五歲。他知道我是在學校教書,他說當老師是最沒有錢途的行業。那個錢是money,是人民幣的意思,大家不要聽錯了。雖然不能賺很多錢,但是老師這個行業是承傳文化的行業,這個最重要。因為文化是民族的命脈、是民族的靈魂,所以一定要好好的把教職工作做好,要振興師道。老人給我們這些勉勵,我們終生都難忘。而談完之後,老人家很歡喜,站起來,九十五歲,他說我來彈風琴,大家一起來唱抗日愛國歌曲。九十五歲,親自彈風琴。所以,「能親仁,無限好」,這樣有歷史責任感的長者,他那種風範就讓我們終生感佩、終生來效法。所以全球的華人是一體,不可分,我們好好的學、好好的來帶動,而且真的我們海外的華人對整個祖國非常的敬重、非常的奉獻。我記得當時候汶川大地震,二00八年發生的時候,印尼有一個企業家,他以最快的速度募到很多的款項,親自把錢送到災區。這位企業家他們家生了十三個,全部都是男生,叫十三太保。他們的名字怎麼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還有聖,家孝、家悌,就這樣取了十三個名字。而且這個送錢去汶川大地震的企業家,就是成就現在在印尼在國家的回教大學辦漢學館、漢學院的謝家悌先生,就是他成就的。
李越老師:謝總我是跟他的緣分也非常深,我去印尼的時候剛好每天都在他家裡吃飯。當時他們就舉辦傳統文化的課程,我每天晚上都和那裡當地的華人交流,文流的內容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當時我就講到「驕奢淫逸」四個字的時候,他下來就告訴我,他說李越老師,我沒有遇到聖賢教育,說實在的,我的人生不堪想像。他說妳講的驕奢淫逸我全部佔全了,那個時候天天晚上就是跟這些,應該怎麼講,狐朋酒友,晚上一起吃飯、喝酒娛樂,人生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後來他說有一天就在洗手間裡,喝了酒太多,一下就基本上是不正常的狀態,失去理智的狀態,又吐又躺在地下,因為失去理智,身體也站不起來。他說當時有人就進洗手間,看到他這種樣子,就說了一句話說,「簡直是豬狗不如」。他說我當時聽了這句話,內心好難過,我多多少少,也是一個大老闆。他真的應該算是我們印尼家具行業做到第一的。他說我這樣的一個身分,這樣的一個地位,又這樣有錢,卻被別人罵成豬狗不如。那個時候就引發了他的反思。
蔡禮旭老師:這個人應該是他的貴人。《弟子規》說,「聞譽恐,聞過欣」。他這個命運,福在接受別人的勸諫,他可能這一念一轉,這個心念就感得遇到中華傳統文化,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李越老師:他學習之後確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像蔡老師應該有聽說他們家過年的時候,好像最近還可以見到他,好像您記得更清楚,他家裡過年的時候,全家人聚在一起,好像都快接近上百人。他們一起穿著整齊的服飾,祭祀自己的祖先、父母。
蔡禮旭老師:中國的服飾。
李越老師:對,讓兒女穿著我們中國的服飾,一起來讓晚輩給父母磕頭、洗腳。大家共同來讀誦《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這個聚會太有意義了,全球的華人都動起來了。我記得才幾個月前,我在吉隆坡參加一個傳統文化的課程。結果這個課程裡面幾百個人胸前都別了一個標誌,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標誌寫什麼?四個字,「光盤行動」。這個代表勤儉、廉政,已經讓全世界的華人都非常歡喜,都來效法這個風範。
李越老師:是飯菜要吃光,光盤行動。
蔡禮旭老師:我在馬來西亞都很清楚,你們在國內怎麼可以不清楚?這樣不及格,不行。我們今天一起祭祖,要上下一心,一起抓住這個大好時機來復興文化、來以身弘道。剛剛我們也講到要了解整個歷史的淵源發展,我想這個發展讓我們更了解祖先,自自然然就更信任祖先。不然有時候整個發展,我們聽人家說,人云亦云,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認知。比方就有人會說,清朝的沒落、清朝的敗喪就是因為中華傳統文化,那他下的這個判斷是非常的錯誤,根本是反的。所以我們了解整個歷史脈絡就很清楚,清朝興盛的時候是最重視傳統文化,康熙、雍正、乾隆一百五十年的盛世,這在全世界當時候都是最強盛的。當時還編了一套書《四庫全書》,參與的學者有多少,都是手抄的;而又特別尊重佛家的教誨,又編了一套《乾隆大藏經》。這等於是女真族統治整個中國,重視傳統文化達到最高點。所以不能說清朝的腐敗是因為傳統文化,這推斷完全是反的。為什麼後來清朝會敗喪?因為在末年的時候慈禧太后專政,本來的傳統是讓儒釋道的專家進到宮廷給文武百官、給所有的皇族上課。可是慈禧太后專政之後,她就覺得好像講的那些都是在罵她,她不歡喜,之後宮廷講儒釋道經典就被取消掉了,那一不學,又扶鸞、又不聽人民的心聲,整個國家才衰敗下來。所以每一個朝代,不只是清朝,任何一個朝代之所以興,都是因為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敗,都是因為沒有遵循傳統文化去做,這是絕對不變的真理。
而整個民族發展的脈絡,從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他們是以道治天下。再來到五帝,黃帝、顓頊帝、帝嚳帝、堯帝、舜帝,是以德治天下。以道,叫道法自然,心隨心所欲不踰矩,都跟道相應。到了五帝,以德治天下,五常、四維、八德。到三王,夏商周,以仁治天下,仁愛。到了春秋戰國,以義治天下,重視道義,這個義合情、合理、合法。結果秦始皇統一七國之後,他是以嚴刑峻法,很快,那個朝代十五年就結束了。所以我們整個道統是以道德仁義來治天下。到了漢朝,劉邦創了漢朝,到了漢武帝,用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那是以禮樂、禮教來治天下。從漢武帝之後都是以禮來治天下。所以我們今天祭祀就是以禮教來修養我們自己的身心。這是整個發展的脈絡。而整個傳統文化的內容,它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具體的綱領,有四個重要的綱領,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李越老師:這是儒家的。
蔡禮旭老師:對,儒家的。道家的,它是主要以因果。所以我們學習從根開始學起,儒家的根是《弟子規》,儒家的根就是孝悌、孝敬。「入則孝,出則弟」,這個悌不只是尊敬自己的兄長,進而尊敬長輩,再來尊敬自己的老師。所以孝敬落實在孝親尊師上面,這個是大根大本。道家也是強調忠孝友悌,都是強調孝敬,還有因果教育。佛家的根是《十善業道經》,佛家修持也強調「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儒釋道三教,它都是同一個根本,都是以孝敬為本。整個五倫就是五種人與人的關係,我們能夠真正掌握這些綱領去深入學習,決定會學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我們至誠感通,現在一發承傳文化的這個大願,必感祖宗聖賢冥冥當中的護佑。所以大家一定要勇於發心,就成為老祖宗的獨生子女了。因為老祖宗在天之靈就想趕緊要把福報交給哪一個子孫,這個子孫他要承擔起弘揚文化的責任,那真的就是獨生子女。
而剛剛也講到,要增強我們自己學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信心是根本,「信為道元功德母」,有信心我們才肯去深入老祖宗的經典。而這個信心事實上也應該自己用心去感受,不知道大家今天參加祭祖有沒有感受到禮樂教化對人心的陶冶、對人心靈的洗禮,大家感受到沒有?有沒有感覺自己的生命不一樣?那我們就對老祖宗這些教誨有信心了。但是這種感受別人不能強迫你,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用誠心,自自然然就能夠感覺得到。包含我們現在整個國家,依照經典去做,產生非常巨大良好的發展,這個都是給我們信心。舉一個例子,大家都聽過,半部《論語》治天下,所以《論語》的智慧很高。而我們國家從二00七年用了《論語》的半句話,影響了幾億人。
二00七年開始我們就有道德模範評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的評選節目,有的請舉手,我怎麼在馬來西亞比你們還要了解?好,請放下。這個節目太好了!包含去年還有孝心少年的評選,其中有一個女孩,她母親一隻手已經殘廢了,她的父親又不在,所以她每天陪著母親在自己校園門口做生意,賣吃的,賣了很多年。結果她從來沒有吃過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很香,她沒有吃過,因為她很清楚賣一支才賺二毛錢,媽媽賺錢太不容易了。結果這個孩子每一天要花好幾個小時陪她母親做生意,她居然是那個縣全縣成績第一名,太令人感動了。她說也很想出去玩,但是沒有時間,要讓母親歡喜,第一名。結果那天她得了第一名,她的母親要求她,妳必須吃下這一生第一支,這個當作獎品,要獎勵她的女兒。結果後來她的女兒接受頒獎,當地的政府去關心她的母親,已經幫她母親做了一個更好做生意的車子,我看那孩子感動政府對她們的愛護,感動得都流眼淚了。
包含很多的小孩,他們的母親、父親生重病,他們都是真的像《弟子規》說的,「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樣的呵護,而且不是一天、不是二天,是好幾年。當時候我們聽到一個八歲的孩子、一個十歲的孩子,可以侍奉他的父母,很多是已經癱瘓在床。我們光想他的際遇,都會覺得皺起眉頭來。結果當我們看到頒獎,這些孩子們站出來,讓我們最吃驚的是他們個個都是燦爛的微笑。真的證實了孟子講的,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沒有自己。所以他只要看到父母還活著,父母一天一天好了,他就很高興,他沒有任何的愁容。所以這些孩子,我感覺都是來給我們信心的、給我們當老師的,我們都做不到他們的境界。所以看這個孝心少年,我想沒有不流眼淚的。包含二00七年、二00九年、二0一一年、二0一三年,這些道德評選。剛評選出來,有一位長者,活到九十八歲,當醫生。他看診看到什麼時候?看到他凌晨走的那天晚上。他看到那天,要走的時候還告訴護士,病人都看完了,咱們回家!當天晚上,他無疾而終就走了。這樣的榜樣,哪有不令人佩服!
所以我們國家這個政策,就是孔夫子在《論語》講的,「舉善而教不能」。只有舉所有善的榜樣,教不能,是對於很困難的、先天上有障礙的這些鰥寡孤獨的人,都給與他們照顧,跟輔導他們生存工作的能力,這是教不能。做了舉善,參與的人預估超過四億,因為每二年的一次評選都超過一億人。我看今年的頒獎,好像評選的人,有一億四千萬人。所以這是國家的德政,也印證了,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句《論語》真正把它落實了,整個國家都會有大的利益,甚至一句《論語》都可以定天下。我們體會到這樣的成就,怎麼會對中華文化沒有信心?任何人的否定都不會影響我們。
李越老師:剛才蔡老師您講到一句《論語》就可以治天下。我想我們學傳統文化一定有一個學習的過程。而剛開始我們是要去了解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到底講些什麼樣的內容,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幫助。我想接下來,當我們了解了之後,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祖先經典中的教誨,要逐字、逐句的去落實。剛才蔡老師你也談到,我們傳統文化包含是儒釋道三家,我們今天學習儒家的文化,我們就要從哪裡?從《弟子規》。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中華文化的經典,可以說是經史子集博大精深,一部《四庫全書》就要有一千五百本,《四庫薈要》就有五百本。假如我們從出生開始讀這個書,到我們離開這個世間,我們也讀不完。所以我們要從哪裡?要從《弟子規》開始去學習、去落實。因為我們聖賢的經典,我們不能把它當成一個知識來學,因為它是智慧,因為它是我們聖賢人性德自然的流露。所以我們把它當成智慧去學習,重在如何去落實。
價值觀要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必須要融入我們的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把我們所提倡的和我們日常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而且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我想這恰是我們《弟子規》裡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在《童蒙養正》當中也講到,「讀書不須多。讀得一字,行取一字。讀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蓋讀書不能力行,只是說話也」。所以我想學傳統文化,解行並重,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能夠學完又在生活中,就如同你說的,一句《論語》我們都可以治天下,只要我們把它落實,我相信我們才能夠真正得到傳統文化聖賢教育的利益。
所以從這一點也想請教蔡老師,我們是從《弟子規》學,我想《弟子規》一開始就是「入則孝」,應該說我們中華文化假如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應該就是一個孝字。剛才蔡老師也談到,我們這麼多的道德模範評選出來,實在講,真的,我們看了他們的事蹟,都令我們非常感動。相信這些道德模範他們在各行各業,他們的這些感人的事蹟都會激勵我們。同時也相信他們無論是見義勇為的,還是助人為樂的,因為它評選的項目有很多,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孝字。因為人的愛一定是從我們對父母的孝心延伸出來的,所謂「百善孝為先」。
蔡禮旭老師:剛剛李老師提到,要落細、落小,這個就是求學問非常重要的態度。態度決定了學習的成就,而不是成功之後再來改變態度,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首先這個心態要非常正確。像《弟子規》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學了都不去做,慢慢懂了一些道理,都去看別人的錯,自己也不好好去做好、去感化別人,這樣就變傲慢。所以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我們的態度是學儒、學道、學佛,不是搞學術,不是儒學、佛學、道學。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要成就智慧,成為聖賢人,這個不是光知識能辦到的,一定是知行合一、解行相應才能做到。
因為這一點我自己有一個經歷感悟非常的深,我們俗話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時候,應該是去年五月份,我到法國,剛好有機緣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活動,我們很有幸跟法國法蘭西漢學院的這些漢學博士們有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他們漢學院已經一百多年,光緒時代成立的。我們在交談的過程,其中有一個女士,她是專門研究虛雲老和尚的這個主題。我聽了之後非常興奮,我就直接問她,我說虛雲老和尚一生,他的道德模範,妳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她想了一下,她說這個不算是她研究的範圍。她接著跟我講,她的研究,其中是在研究虛雲老和尚應該不是活一百二十歲。我當時差一點快昏倒了。我說研究這樣的聖人,妳要研究應該是他的德行,怎麼去研究他活幾歲?所以當時候回想起師長釋淨空老教授講到的,說外國人把我們的漢學當作古文物研究,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我們真看到了,那個印象很深。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頂尖的漢學家,我在跟他交流,說到我們漢學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是心性之學,可以開智慧的,可以把事業做得很好。他突然眼睛瞪很大,他說漢學跟做事業有什麼關係?可能是祖宗保佑,剛好我前一天晚上,我跟我們蘇州吳念博董事長住同一間房。前一天晚上他公司給他發了一個資料,就是他的員工接受傳統文化培訓之後回來,其中一個員工,本來報銷了一台幾十萬的機器。後來學了以後,生起了恭敬心,對人、對事、對一切物品恭敬,結果就把那個機器給修好了,正常運作,不用報銷了。我前一天晚上剛看到這個資料,現學現賣。所以真的祖宗有保佑,不然人家一問,我還沒有實際例子舉給他看。結果我說您看這個老闆,讓他的員工學漢學、學中華文化,勤儉為持家之本,節儉、恭敬。這個員工這台機器不報銷,正常運作,請問省了多少錢?不是省幾十萬人民幣!這個員工假如在這個公司幹三十年,他個人養成了恭敬物品的習慣,請問省多少錢?他以後又提升上來做主管,他又把他這樣的企業文化繼續傳給他所帶的人,又為公司省多少錢?那今天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大家回去都照做,又省了多少錢?這個電腦不好算。我這個例子跟他講完,當下那個漢學家聽了非常認同,眼睛瞪得大,一直點頭,漢學真的跟做事業也有關係。我說我剛剛跟你講的例子發生在我旁邊這位吳董事長的公司,就是他帶出來的。那個漢學家眼睛瞪得更大了,從那一刻開始就不理我了,都跟吳董事長講話。不過我沒有不歡喜,因為機緣難得,他要挖寶。結果幾個月之後,這個漢學家親自還帶了專家到蘇州,親自去了解整個企業怎麼落實漢學、傳統文化。所以一個企業做好修身、齊家,還影響世界。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每一個人只要依教奉行,每一個人都能達到這樣的人生價值。
所以我們要共同發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願發得很大,萬丈高樓要從平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一步就從根本開始做,就從孝道開始做,而整個「入則孝」,就教我們孝道怎麼落實。中國又有一句話說,「百善孝為先」,這個話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孝是百善之先,另一層意思是孝心開了,百善接著跟著開。因為找到根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心打開了他的性德,所以接著悌忠信、禮義廉恥就跟著開了。所以「入則孝」,大家不要看短短,那麼短,個中都告訴我們,孝心開,百善皆開。比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悌是從孝來的。「親所好,力為具」,我父母希望我好好學習,我就認真學習;我父母希望我能夠為國家奉獻,我就好好去做,這個忠是從盡心盡力為父母延伸出來,忠。信,「父母命,行勿懶」,父母交代我們的事情趕快去做到,對父母非常的守信用,這個信根也是從孝來的。禮義廉恥,禮,「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這是為人子之禮;「出必告,返必面」,這個都是落實禮,都從孝來的。義,道義,「喪三年,常悲咽」,您看這個情義、道義有多深。禮義廉恥,廉潔之心也從孝道來的,「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廉;「德有傷,貽親羞」,恥。仁,「冬則溫,夏則凊」,這個就是設身處地為父母想;愛,「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和,「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和也是從孝來的,對父母和顏愛語自自然然內化了,對一切人都是這樣;平,平的功夫到什麼程度?「號泣隨,撻無怨」,父母長輩誤會他、責罰他,一點怨言都沒有,就平了。所以孝心開,百善皆開,我們好好把「入則孝」每一句都給它落實好。時間到了,好,謝謝。
李越老師:謝謝大家,我們下半場再見。謝謝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