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聖賢教育是內學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8/1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185-0001

  聖教是內學。因為向外就是外道,所以佛法是內學。我們同修也都有寫到,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轉變,學生也會跟著轉變。這個我們自己都可以勘驗,信解行證,這個證也有生活當中的領悟體會,會讓我們的信更深。也有同修提到,他覺得他的孩子最近轉變比較大,然後他心裡就想,依報隨著正報轉。可是他後來又想想,好像他的孩子做得比他好,是人家有善根,不能往自己臉上貼金。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不能住相,《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應無所住就是隨時隨地不能有執著點。比方,著一個相,我是爸爸,他是兒子,這個一著,可能孩子他比我們更有善根的地方我們就看不到了。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心態非常重要。因為儒家強調的一以貫之,孔子的所有的教誨,就是用這個貫通全部的,就是忠恕之道,孔子所講的一切教誨都沒有離開這兩個字,甚至於佛陀所講的一切教誨也沒有離開這兩個字。忠,明明德;恕,親民。忠是自覺,恕是覺他。剛剛黃居士有講到的,不是要入境隨俗嗎?海賢老和尚說,來了就要守我戒。我們有時候聽一個道理,假如我們的心態不是忠恕之道,就有可能拿道理去要求別人。所以不趕快把心調到忠恕之道的話,聽愈多,愈容易拿道理壓人。

  舉個例子,有一個母親,她因為腳的傷口拖了很久都沒有辦法愈合,結果可能情急之下拿塑膠薄膜就貼在傷口上。結果隔天家裡的人發現了,那她是在海外,她也聽到這個消息,然後對媽媽:「哎呀,妳這樣子它不能呼吸,愈嚴重了。」都是指責。請問大家,這個媽媽聽了內心感受怎麼樣?那也不舒服。所以我們不只是學佛會這樣,你懂點知識,也容易拿著知識去指責別人。可是假如我們能是體恤到媽媽的心情,這就是恕道。假如她知道這個事情,跟她母親說:「媽,妳一定被這個病困擾了很久,真是難為妳了。」你看這句話母親聽了感覺怎麼樣?還是這個女兒貼心。接著說:「媽,都是我的錯,我不夠關心妳,應該找個好醫生幫妳治。」這是不是忠?忠是盡己之謂忠,在發生的事情當中,都能夠看到自己還沒有做到圓滿的部分,他就不會去指責別人。

  所以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都是聖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就有一種態度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就是忠,都是我的責任,人民犯罪了,我沒把他教好;「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我自己的錯我不推給別人。所以師父常說,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個作之君,我們經典裡面堯舜禹湯,他們承傳下來的就是這一句,「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是一個領導者的一種修養、胸襟。當你是做領導的人,你底下的人錯了,被人家指出來,然後你也跟著罵他,你說這個下屬他感受怎麼樣?但是當別人在指責他的時候,你馬上攬過來說,對不起、對不起,這個是我的問題。那你說你的下屬聽了會很感動,跟著這個領導,這麼有擔當。

  所以這個女士她假如能夠這樣去跟她母親講,說都是我不夠用心,沒關心到妳,沒找個好醫生幫妳治療。你說媽媽聽完,以後她講啥媽媽都聽,跟只是指責母親那個是完全不一樣。所以其實忠恕隨時隨地,我們用的心對了,一定跟忠恕相應、跟真心相應。

  成德當時候在二OO三年要去海口,結果我父親就跟我說,說你去了,假如那邊因緣不成熟,你就趕快回來。那假如我這個時候就接話了:「爸,佛菩薩安排,操啥心。」道理就過去了。其實聽話要聽到什麼?聽到父母的心,聽到對方的心。父親就是怕你去了,耽誤了一些歲月,年歲也比較大了,到時候再來找工作發展可能就很困難,就是他的出發點都是替你考慮得很遠的。假如我們體會不到他的心,那我們提起來的又是教理,那個時候壓過去就不符合人情事理。所以當下我們感受到父親對我們的那種考慮,「謝謝父親。父親,緣不成熟,我一定馬上回來」,那他就很歡喜了。

  結果後來去了,當地的老百姓對傳統文化很能接受,回到家給父親報告,孩子聽了有什麼轉變,比較有孝心。我記得,記憶很深,我跟我父親第一次回家報告,我父親眼中的淚水泛了好幾次,就是講到一些小朋友變乖了這些,他就感動了。然後後來我就又回到海口,第一次給我父親打電話,我父親最後交代一句話:「家裡的事你都不用擔心,你就好好在那裡做就好了。」因為父親覺得那個事有意義,他就全力支持你。他那個擔心也是為了我,支持也是為了我。就是那個心,父母的心你要隨時能夠感受得到,以至於是所有親人朋友在跟我們談話,我們都要能體恤到他們的心,這個都是恕。所以《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還是很重要。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七集)

  2020/8/1 檔名:55-164-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