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境界沒有問題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4/20  英國蘭彼得  檔名:55-151-0001

  諸位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俗話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確實。從個人來講,人生酬業而來,我們沒有業就不會在這裡投胎,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自己本身有業力,跟家裡人聚在一起,家裡人也有業力。佛陀講的,沒有這四種關係不會在一家人,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縱使是好的緣,每一個人畢竟有業力,你要幫助自己的家人,也要很有耐性,他的業現前的時候,你也不能著急、也不能對立,更不能衝突。這個就要學佛菩薩了,佛菩薩很有耐性,「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他不斷等待機會,給我們種善根,增長我們的善根,真正成熟了,這一生就讓我們成就。其他佛菩薩暫且不提,光是釋迦牟尼佛就第八千次來度化我們,最後一次還講了四十九年。

  所以真的了解真相,真的佛菩薩的恩德太大太大,無以回報,只能這一生真正了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恩才報得圓滿。當然,我們這一生不求其他的,就求一心,求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畢竟當下還在這個世間,我們就是隨緣盡分,隨這個緣,盡我們每一個本分、每一個角色應盡的義務。

  所以我們要幫別人,別人有業,我們也有業。而這個業,假如我們的理智不夠,想幫別人,最後愈幫愈忙都有可能。所以首先我們得用理智去幫別人,得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去幫別人。假如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分別執著,那鐵定愈幫愈忙。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首先要信佛。我們一提信佛,可能大家都覺得我信。那為什麼老人家都受了具足戒,李炳南老師去迎接老人家,老人家來謝恩,遠遠看到,李炳南老師就指著師父上人說:「你要信佛!你要信佛!」這個是抓住一個這麼重要的機會點,因為師父上人當時候已經是出家,又受了具足戒,都已經講佛經講了兩年。老人家自己回想那一刻都說:「我都教佛經教兩年了,怎麼老師還叫我要信佛?」李老抓住這個受戒的機會點,就跟老人家講,很多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到死都不信佛。把它開解開,老人家是終身難忘,印象深刻。真正信佛,都會依照佛講的教誨去自我觀照、自我要求,就不會再順著自己的習慣去走了。

  比方,佛勸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我們依教奉行的話,只要起念頭都是先想別人,不能想自己。我們假如還都是先考慮自己,那這個也不信佛。信表現在哪?依教奉行,不是嘴巴講。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要我們能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信佛。尤其佛法它是徹法源底的正法,它等於一句話就把道理給講透了,沒有模糊地帶,從根本,講透徹了。

  比方,我們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那什麼是依報?我們的身體,我們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最近的家親眷屬,再延伸開來,親人、朋友、同事,全都是我們的依報,甚至於是整個物質環境也都算是我們的依報。隨著什麼?隨著我們自己的正報,正報是我們的念頭。所以這個就透徹的表達一切法從我們的心想生,都是心念變現的。就像《勸發菩提心文》講的:「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真明白了,一切境界都是自己的心現的,只要覺得外面有問題了,就是我們的心念有問題。假如我們向外,這個人不對,那個人錯,我要去糾正他,我要去指導他,都是看到別人錯、別人過,甚至於產生要求、控制、對立、佔有。我們這個要求、控制、對立、佔有,這個念頭本身就是迷。正報是迷,怎麼可能依報能夠改善?這個理就講不通了。可是我們在境界已經對外太習慣了,都是外面的問題。

  所以儒家也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真正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善根。一個真正完全沒脾氣的人,遇到一個有脾氣的人,他們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這個有脾氣的人跟沒脾氣的人一相處起來,他慢慢就感覺,沒脾氣的話身心輕安,我幹嘛作踐自己?所以我們勸一個人脾氣小一點,勸不動他,鐵定我們自己也有脾氣。我們真正都沒脾氣了,就好像我們也曾經看到態度很凶惡的人,後來見到老人家,一下子這個人的狀態就不一樣了。我們當時候在身邊就覺得功力差太多了,老人家那種慈悲的攝受力還是非常強。

  所以老人家也曾經寫墨寶,是蕅益大師的開示,「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所以境界是沒有問題的。其實我們在修學過程,面對每個境界,會真實承認境界沒有問題就不容易了。我們可能一開口,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哪個領導有問題,哪個下屬有問題,都會是這個狀態,甚至談的時候可能都帶有情緒在裡面。所以真正要信佛,那就要相信境界沒有問題,問題在我們的念頭上。

  就像那一天有個同修,他也挺難得,願意回家盡孝伺候他的父親。他就說道,「要伺候我父親太難了!」其實按照佛經講,一切的境界都是來成就自己的,這個就是善財童子的態度。假如我們真正要效法善財童子,那就是一切境界都是來成就自己,只有自己是學生。保持一個學生的態度很難嗎?說難不難,就是觀心為要,時時看我們的心念有沒有偏頗。也很單純,是我們肯不肯反省,肯不肯都往內,從這個根本,宇宙的根本是這個心變的,我們肯不肯從這個根本去觀照,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是我們肯不肯真幹,真的從這裡下手。假如我們的心態是每一個人都來成就自己,都來提醒我,我的內心還有哪些分別執著,我們就是遇到這個境界這個起現行,認識自己了,有貪、有瞋、有分別、有好惡、有愛憎,就是這個境界提醒我的,趕緊轉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自己就歷事練心,心境就有提升了。

  所以有善財童子的態度了,那不是在境界當中在那裡產生好醜,好難!其實自己是學生,就是調這個心。動那個念頭「好難」,這個心念已經產生執著了,產生自己預設立場了,甚至是那個難,又深深的讓自己很有壓力。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遇境逢緣,自己動了分別執著。所以蕅益大師講得透徹,「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他一聊起來,「這要伺候我爸爸也很難,那我伺候他就沒有一點我私人的空間」。你看念頭上,他要去伺候他爸爸,他不能全然,他還在那裡考慮,伺候我爸爸,我可能一點自我的空間都沒有,他這個心念裡面都還夾雜自己,自己的私,所以是他的念頭有障礙。假如他有求自己有一個空間,到時候剛好父親身體種種需要他二十四小時陪伴的時候,你說他生不生煩惱?但是問題不在他父親,在他自己已經有他的希求了。希求就是執著,希求是貪求了,貪瞋痴慢疑是思惑,執著。

  所以真的,外面是沒有障礙的,障礙都在我們的念頭。要能真正相信這個真相,這個才說得上信佛,因為信佛就是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是覺悟。所以《無量壽經》為什麼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這個就是沒有挑境界、沒有自他。我的、他的,這個不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執著就出現了。所以不是境界有問題,是我們的四相四見,是我們的分別執著、念頭產生的這些障礙。所以《無量壽經》說得好,「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他把喜歡、討厭這些分別執著都放下,「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所以執著沒有放下,我們造的都是輪迴業,哪有無量功德?就沒有功德可言。

  所以我們還是很難真正效法善財童子,一切都是善知識,只有自己是學生。說不定他父親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派來的,派來就是要考他放下這個執著。所以我們在境界自己在念頭上都起高下,「我學佛,我爸爸沒學佛」,你看這個高下見,不知不覺慢心就增長了。「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印祖這些教誨,真的是我們在念頭當中的護身符,我們不照著做,鐵定生煩惱,鐵定生分別執著。這個是想去做事,但是很容易著在這個境界,抱怨這個,討厭那個,跟誰對立,這些種種。

  這是很積極的,有些人的習氣是消極,不干我的事,「不關己,莫閒管」。有一些是本分,那還得敦倫盡分,不能這句《弟子規》變成合法掩護非法,明明是該去積極承擔,我們還給自己台階下。對自己趕盡殺絕,不能常常給自己台階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比方同事有需要幫助了,我們馬上動念頭,「他不夠信任我」。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他不夠信任我。再來,沒我的事了嗎?什麼叫「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他不夠信任我,但是他現在需要幫忙,那可以找他信任的人;再來,他現在不信任我,不代表明天不信任我。我們可以四攝法,佛陀教的人際關係法,你可以布施,你一布施了,這個關係不就慢慢在轉了嗎?不就會成信任了嗎?所以很可能當我們不積極的這一個心態、這個習慣,是因為我們利眾的心並不切。可是我們自己在念頭當中都覺得,他不信任我,他怎麼樣了,甚至於說他也不會接受,有時候我們連試都沒試就先說他不能接受,還是念頭的問題。所以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其實這句話可能我們也不常放在心上。

  所以蕅益大師這句話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確實是講到根本上了,都不干境界的問題。接著他老人家講:「愚人除境不除心」,愚人那就是迷惑了,不了解真相。他一遇到事情是怎麼樣?哎呀,我換個領導就好了,我換個對象就好了,我怎樣就好了。其實境界都是他自己的心變的。但是只要是這種認知的人,真的順他的意,環境換了、人換了,問題依然出現,因為他的心沒變,怎麼可能境界會好?甚至他沒有覺得是自己問題,只會愈來愈糟,這樣的人一定是愈來愈沒智慧,愈來愈沒福報。不進則退,這個愚人除境不除心,他不覺悟起來,他會愈來愈愚、愈來愈退步。

  但是「至人除心不除境」,這個至人好像是莊子,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聖賢人,他是調自己的心,不是把責任推到境界上面去。所以「心既除矣,境豈實有」,就是這個心已經轉過來了,本來那個境界怎麼可能會不變?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馬上那個境界就開始轉動了,愈誠心轉動得愈快。所以「達境本空」,那個境界又不是真的,它剎那在變化,當體皆空,你不要把它認真了,一認作真,你就被它障礙了,不可能,沒辦法。所以「達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這個素位而行就是自己盡本分,自己調好自己的心,正己去化人。自己的心調好了,他相信整個宇宙都是我心變的,只要我心調好了,我本分盡好了,自然家庭環境、外在環境都會轉變。他堅信不疑,所以是很堅定的去敦倫盡分,尤其什麼?閑邪存誠,時時觀照自己的念,因為那個才是大根大本。

  接著蕅益大師說:「要之皆不為物轉」,這個「要之」就是最關鍵、最重要的在哪?心不要被物轉,不要去著相,不要去對立,不要去挑境界,不要去指責。不為物轉,方能轉物,因為他的心沒有被轉,他的心都是在正念,都用的是真心。境界轉不了我們,那就是我們轉境界了。所以《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所以我們真的時時善觀己心,心不被物轉,蕅益大師說,「方能轉物也」,我們就能轉境界了,那就「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我們的心念都正確了,跟我們有緣的家人、有緣的這些親戚朋友,都能因為我們的真心,他們有所感動。因為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良知,只要我們都是從真實心中作,自然就跟他們結法緣,就能感動他們、利益他們,這個就是方能轉物了。我們能這樣,那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師父老人家講的,《無量壽經》就是我們人生的劇本。我們一定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境界沒有問題,是我們的念頭變現的境界,是念頭有問題。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的心動。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個也是章嘉大師教給老法師最重要的修學法語。

  剛好跟大家聊一聊,聊到這個點,以此供養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