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空老法師三皈依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0/3/1  馬來西亞巴生  檔名:55-126-0001

  我們一定要依止佛陀,尤其在我們這個世間,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大家有沒有去過印度?恆河的沙怎麼樣?像麵粉這樣,像麵粉,非常非常細。那它一粒沙很小很小,請問大家,恆河的沙有多少?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周圍,邪師就像恆河的沙這樣多。我們假如沒有深入佛法,我們不一定能判斷這些邪師說法,我們可能會被騙,就非常的冤枉。為什麼?我們人身難得現在得;佛法難聞,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是很有機會可以聞法;東土難生,這個東土就是指有整個中華文明教化的地方是不容易生的,我們這三點都有,假如我們又誤入邪道,這個就太冤枉了,太對不起這一生這麼難得的因緣。

  大家覺得人身難不難得?我請教大家,吉隆坡最有名的山是哪一座山?你們不能搖頭,這樣我就沒辦法講了。哪一座山最有名?吉隆坡沒山是吧?你們不接我就是,吉隆坡最有名的那一座山,黑風洞?黑風洞不是山吧?你們去過高雄嗎?高雄有個壽山你們知道嗎?台北有個陽明山你們知道吧?請問陽明山上的螞蟻有多少?好不好算?一座陽明山上的螞蟻,你看看一窩螞蟻幾十萬上百萬都有,密密麻麻,那只是一個蟻穴。整個陽明山呢?一個陽明山就可能超過人類的總數,更何況全世界有多少座山?全世界的螞蟻就是人類的幾倍了,只有螞蟻,那昆蟲呢?所有的畜生道是人類的幾倍?這麼一思考,這個人身難不難得?

  江逸子老居士畫了個「地獄變相圖」,其中有一個景象印象深刻,有一個人守在那裡,所有去陰間審查的人都要過他去輪迴,結果這個人他坐在那裡,有一個牌子寫著「人皮已缺貨」,你要換一張人皮,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缺貨,你拿money也買不到。這一個景象就是告訴我們人身難得,要珍惜。

  正法、佛法難聞。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非常的善良,可是善良有時候比較好騙,所以善良還要有判斷力,還要有智慧才行。因為邪師他厲害在,他假如講五十句真的,五十句有道理,五十句沒道理,你會聽他的嗎?他講十句話你就不聽他的了,有沒有?可是真正厲害的是,九十九句是好話,一句話就把你引入邪道,一句話就讓你,他好厲害,他神通很厲害,他一下子就變聖人,有夠厲害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你遇過哪一個聖賢人是突然變聖人的?有沒有這樣的?

  大眾:沒有。

  成德法師:以前不可能,現在更不可能,連孟子都要孟母三遷,他得要有環境培養出來。那個從天上掉下來的,我是天神,那個只有卡通影片裡面有。所以告訴大家,判斷是不是善知識,第一,他一定很謙虛,他不會讓你覺得他就是天下number one,不會的。你看老法師就是我們可以依止的善知識,他非常的謙卑。而且他告訴我們,世間好話佛菩薩跟祖先都講圓滿了,所以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他一定會讚歎佛經,讚歎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他們一定會向聖賢佛菩薩學習。

  我們不舉別人,我們舉我們的孔老夫子。我們今天皈依,講台是很莊嚴的。首先有我們阿彌陀佛,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他發了四十八大願,而且他發願是非常講科學的,因為他不是突然從天而降就成佛了,他是從因地開始修行的,而且他有老師。現在邪師都是我是number one,都不用老師的,那個都不對。不是我講的,我講的你們不相信,六祖大師大家相信吧?他老人家留了一部經典,《六祖壇經》。《六祖壇經》裡面有一句話講,《六祖壇經》有好幾句重要的話,今天時間關係,我再講下去後面就沒得講了。《六祖壇經》講到,威音王佛以前有無師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後就沒有無師自通的。這個威音王佛是離我們已經很遠了。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間決定沒有無師自通的人。所以你只要看這個人,他很厲害,放光,告訴你,你真看他放光,你小心一點,very dangerous(很危險)。為什麼?佛菩薩不以神通度眾生,這是佛在世的時候留下來非常重要的教誡。結果我們現在一講,哎喲,你怎麼知道我們家的事?連我孫子的事你都這麼清楚,有夠厲害、有夠厲害的。我跟你說你要小心一點,小心一點。佛菩薩是不以神通度眾生,他都是學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啟發我們的智慧,啟發我們正確的正知正見、判斷能力。為什麼他不以神通度眾生?佛菩薩的神通那比這些妖魔鬼怪厲害多了,他為什麼不用?因為佛菩薩一用神通,跟邪的這些東西就沒有辦法分辨了。所以邪的他不可能像佛菩薩這樣講經說法都是正知正見的,他遲早狐狸尾巴會露出來,他撐不了多久。

  所以大家注意,真正的善知識一定有師承。這個師承不只是他有老師,這個師承是什麼?他有已經修行成就的老師,這叫師承。承,承傳下來,不是有老師而已,是他的老師是明白人。我講的話都有出處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一部經對我們修學佛法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這一部經怎麼來的?經也不是無緣無故來的,都是有學生發問,這一部經就出來了。

  像《無量壽經》怎麼來的?就是阿難尊者看到佛相好莊嚴,「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裏,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就是阿難說,我從沒看過釋迦牟尼佛這麼莊嚴,他就開始問:「佛,你今天這麼莊嚴,你是在念過去佛還是現在佛、還是未來佛?」結果他這麼一問,釋迦牟尼佛說:「問得好!你今天這一問,勝過於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累劫是很長的時間,還超過。為什麼?因為當來一切含靈都因為你這個問,問出這一部經,能夠得到了脫生死。是含靈,不是當來一切人而已,當來一切地獄、餓鬼、畜生,只要肯念佛,都可以了脫生死。這是阿彌陀佛的宏願,所以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他當時候遇到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他對著老師說,我要效法佛陀,我要作佛,我要創造一個世界,而且這個世界超過全宇宙一切諸佛國土。我立這樣的願能不能成就?他的老師告訴他,譬如一個人要去量這個大海有多少水,他用斗,一斗來量,「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只要他有恆心毅力,經歷很長很長的時間,還是能把這個大海量出來到底是多少。這是比喻,比喻天下無難事,只怕……(你們也配合一下),只怕有心人,有恆為成功之本。所以他的老師告訴他,「人有至心求道」,至心就是真心求道,「精進不止」,精進就是不懈怠,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一定可以做到,「何願不得」,什麼願都能圓滿。結果他的老師這麼說完,這個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他的法名叫法藏。他本來是國王,他是世饒王,他的國土在他的帶領之下非常的富饒,很有福報。可是整個國民都生活得很好,雖然是很好,能夠好多久?大家幾十年一生過去了,最後還是要去輪迴,有沒有解決問題?沒有。所以這個國王是真愛他的人民,雖然人民現在日子不錯,問題是還是得輪迴,沒解決問題。所以他就棄位出家,阿彌陀佛以前是國王,他出家修行,他能真正找到了脫輪迴的方法,他才能真正幫助他的國人了脫生死,幫助十方一切眾生解決問題。所以愛,真正的愛不只是愛一時,要怎麼樣?能夠讓他生生世世解決問題。

  所以就從阿彌陀佛再講回來,我們娑婆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本師是什麼意思?根本的老師。所以佛是什麼?老師。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這些觀念我們都要建立起來,待會我再跟大家講。路要走好,佛教現在大分六種,只有一種是對的。不行走錯路,六種佛教,待會我再來講。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多年前,他也是王子,悉達多王子,他本來是要接王位的。他出生,他的父王就找人家給他算命,結果那個算命的也很厲害,說你兒子以後會出家。佛陀的父親就很擔心,我這個兒子是要接我的王位的,不能讓他出家。結果就把整個榮華富貴,每天就讓悉達多在那裡享受,財色名食睡,都是最上等的享受,讓他很快樂。

  每天讓你吃香的喝辣的,快不快樂?告訴你,吃一個月你就想吐了。大家有沒有經驗,過年,初一吃到初五,吃得很油膩。還有音樂配合。吃到第五天說,有沒有青菜豆腐給我喝一下?所以世間沒有真正的樂,這個要看清楚。世間是什麼?那個欲望是刺激你的,暫時讓你把痛苦忘掉。其實有沒有解決問題?沒有,不只沒有解決問題,還會有副作用。你比方說,心情很差,心情不好,去大吃一頓,結果吃到最後,最後吃出胃下垂。你看常常喜歡大吃的人,最後有沒有傷到身體?所以古人告訴我們樂極生悲。這個世間沒有真正的樂,大家冷靜去注意看。只有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世間都是生滅的、無常的,不能持久的。夫妻很恩愛好不好?好多久?好到最後,一個先走了,另外一個生不如死。我請問,那個當初的好是真的好嗎?台灣有一個例子,夫妻很好,先生走了之後,這個太太自殺,活不下去了,沒有他活不了。這個世間只有八苦,沒有真正的樂。那個叫什麼?愛別離苦。大家開悟了沒有?不能被世間花花世界騙了,要看清楚,都是無常的。

  你看今年過年前我們才在那裡想,去泰國玩一玩,還是去緬甸玩一玩?有沒有?什麼都沒有,冠狀病毒來了,不戴口罩都不行,無常。你看看現在這兩個月,多少的人、多少老闆每天如坐針氈,我什麼時候開工?多少人連出門都不行,哪像你們這麼lucky(幸運)。「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你要看清楚。

  佛那個時候他爸爸,什麼美女什麼的,好吃好喝的統統圍繞他,結果也膩,吃膩了,玩也會玩膩了,他就說,「我要出去走一走」。就派人送他從皇城出去走一走。結果命中就是出家命,誰也攔不了。所以你們家假如真的有人要出家,也看開一點。但是你不只要看開一點,你還要告訴他,你要依止一個真善知識,你還要幫他判斷。第一個,你要出家,你跟的這個人是不是一個過來人?他謙不謙虛?他有沒有師承?這個都是判斷,他有沒有亂用神通度眾生?還有沒有謙卑?再來,善知識不會威脅你,「你要聽我的,你不聽我的你會倒霉」。這個都是邪的,佛菩薩大慈大悲,哪會威脅別人,是吧?其實我為什麼可以跟你們講那麼多?我以前被騙了好幾次了,我是經驗比較多。後來遇到老法師才形成判斷力,不然你看我也挺善良的,也很好騙。不過要經一事長一智,總不能繼續被人家騙。

  所以《無量壽經》告訴我們:「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我們佛陀,還有老法師,說法獅子吼,把我們的正知正見、正確判斷能力建立起來,就不會被人家騙了。

  我再補充一下,出家,第一,一定要找到一個過來人帶我們;第二,還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大家志同道合。因為成就道業有兩個條件,第一個要有好老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就是阿難問佛陀,怎麼有人學佛很吉祥,福報、智慧愈來愈好,可是為什麼有人學了之後更沒有福報?所以這一點就告訴我們,雖然學佛,得要學對,不然學錯了。學對了愈來愈好,壽命、福報、智慧愈來愈好;學錯了,會造更重的業。結果佛就告訴他,學佛十六個字,明師受戒,「從明師受戒」。大家注意,這個明是哪個明?明白的明,不是有名的名。所以你們今天過來一起參與課程,可能是因為成德法師很有名,very dangerous(很危險),要有判斷力。是明白的明。所以是淨空老和尚給大家皈依,淨空老和尚是大家的皈依阿闍黎,他代表僧團證明大家今天皈依了。待會李居士上來照一張照片,這邊照一張,這邊照一張,我留著存檔,這些人都皈依了。我再過幾年回來檢查,檢查一下,看看大家用不用功。我講到這裡,有沒有人後悔,不該進這個門。你放心,你退了我不會罵你的,我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定是我沒有照顧好你們,我不會怪你們的,我會聽孔老夫子的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從明師受戒,這個受戒不單是說受五戒,所以這個經文大家都要看懂。這個戒是什麼意思?老師的教誡,就是老師的教導。因為他對你負責,他要把你正確的正知正見,就是正確的想法、正確的看法要建立起來,你才知道怎麼修。而正確的想法、看法才指導我們說法、做法,我們一切的言行就不是依照自己的分別執著習氣了。

  剛剛老法師說,皈依是什麼意思?皈是回歸,依是依靠,回頭依靠佛法僧三寶。大家要注意,這個三寶有住世三寶跟自性三寶,而我們真正皈依是要皈依自性三寶。因為佛法是內學,內學就是從內恢復自己本有的自性、本有的佛性、本有的無量智慧德能相好,本有的。所以佛開悟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太神奇了,太神奇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佛是平等的,有一些邪教說他是比佛法更高的法,我說他根本不懂佛法,佛是平等,哪有高下?所以佛門說生佛平等,生是眾生,生佛平等,把眾生擺在佛前面,所以代表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都非常恭敬。因為佛只看到我們不變的真心,他沒有著在我們現在輪迴的這個外相,他見我們的真心,不著在我們的外相,所以佛的眼中一切眾生皆是佛。

  皈依自性三寶,因為佛離我們三千年了,而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六祖大師,我們今天跟六祖大師挺有緣的,他來給我們教誨好幾次了。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可能怕我們皈依現在著在相上,不能了解皈依的真實利益,所以他老人家說皈依,不是佛法僧的說法,他說皈依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皈依自性的覺、正、淨。住世三寶是佛,佛像;法,經典;僧,出家人。而這三個住世三寶是讓我們看到之後,馬上什麼?往內看,佛法是內學,你向外了叫外道,所以佛法是開發自性寶藏。四大菩薩表修德,我們怎麼修?四大菩薩就是教我們修行的。佛表性德,所以阿彌陀佛他是無量光壽,他就是代表我們自性本有的無量光壽;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滅,就是清淨的意思,釋迦牟尼佛也代表我們自性當中本有的清淨、本有的慈悲。

  佛是表性德,菩薩表修德。請問四大菩薩大家知道嗎?大願地藏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王菩薩,其實這就表修行的四個關鍵。哪一尊菩薩排第一?地藏王菩薩。因為大家想一想這個菩薩的法名,地藏地藏,開發心地的寶藏,叫地藏,所以我們自性的寶藏要讓它恢復。

  諸位同修,現在你們只能聽到成德的聲音,不要聽到其他的聲音,現在是練禪定的時候了,練自己專注,你不要在那裡,怎麼還有其他的聲音?生煩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也不是別人動,自己的心動。佛法要心能轉物、心能轉境,不要被境轉,OK?隨時都有考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修定功,不要被境轉,要轉境界。所以學佛說穿了,不要被境轉,能轉境。所以《楞嚴經》說,心能轉物,心能轉境,則同如來。就是在這個功夫上而已。所以任何境界、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佛菩薩來考我們的,他們都是老師,只有一個人是學生,誰?

  大眾:我。

  成德法師:你們開悟了,今天明白真相了。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我們的心不能動。這個也是六祖惠能大師那時候的一個典故,你們聽過嗎?就是在講經,那時候印宗法師在南方講經。六祖大師得到衣缽以後,在獵人隊躲了十五年,時節因緣沒到,沒有出來。結果突然有一天在開法會的時候,風吹了一下,有一個僧人說:「幡動了」。另外一個人說:「不是幡動,是風動了。」突然另外一個人說:「仁者,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的心動了。」這一段對話,印宗法師也是個高人,他一聽完了,就把這個講話的人,說「仁者,是我們心動了」,就把這個人請到裡面去,跟他說,「聽說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已經傳下來,請問是傳到仁者的身上嗎?」這個時候六祖大師才把衣缽拿出來。結果一拿出來,他還是在家人,印宗法師就幫他剃度,他就跪拜,然後印宗法師幫他剃度,他就現出家相。結果更可貴的是什麼?印宗法師是他的剃度師,結果印宗法師再拜他為師。為什麼?佛門是師道,得道的人最尊貴,不是出家人尊貴而已,得道的人才是最尊貴的。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文殊菩薩帶著所有出家的阿羅漢去見誰?見維摩詰居士,在家人,可是他是佛。所以文殊菩薩帶著出家人對他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對佛的禮節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不能說出家就高一層,很多在家修得好,他有道,我們還要向他學習,以道為尊貴。所以佛在世的時候,這些表演重不重要?重要。我們要不要看得懂?要。但是你們要聽清楚,以道為尊,你們不要今天出去以後對出家人不恭敬,那不干我的事。出家人他肯剃度出家,能把俗家捨掉,這一念心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是吧?而且他是住世的三寶,我們應該恭敬。所以《無量壽經》告訴我們:「恭敬三寶,奉事師長」,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態度。

  所以六祖大師他給我們講的,這個三皈是覺、正、淨。皈依自性,佛法是內學,你向外就是外道。六祖大師又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重不重要?重要。因為當我們說你錯了、他錯了,我們在那裡高下指責別人,我們已經向外,不是向內。向外就著相了,一著相,貪瞋痴就出現了,面對喜歡的,貪;面對不歡喜的,瞋就來了。可是往內,面對好的境界,不生貪心,向內觀照,生什麼心?生珍惜的心、生感恩的心,受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假如我們向外了,遇到好處了,貪著了,遇到好處了,覺得理所當然,應該對我這麼好,他就墮落了。

  所以現在年輕人不學傳統文化、不學佛,他不往內去生感恩心的話,那他會覺得,爸爸媽媽你們生我就應該給我享受、就應該對我好,那就麻煩了。所以愈早學佛、愈早學傳統文化愈好,他才是一個會反省的人。而他往內,他的心用對了,這個人有福報,福田靠心耕。他懂得恩田,念父母恩、念老師恩、念眾生恩,有福了,恩田;悲田,他懂得憐憫他人,不只是人,他懂得憐憫生命,就像這個世間假如懂得憐憫野生動物,這一次冠狀病毒就不會來了,是吧?悲田;再來敬田,他懂得恭敬食物,不要糟蹋、不要浪費,他懂得恭敬每個人、恭敬自己所負責的每件事,這個人有福報。很節儉的人,本來只有六十歲的壽命,因為他很節儉,他一生的福報沒有花完,可能延壽二十年,活到八十歲。可是他本來可以活八十歲,從小就很奢侈,結果他的福報到五十歲就花完了,他就減壽三十年。這些例子,大家留心去觀察身邊你認識的人,都能觀察到這個真相。所以宇宙人生的真相在哪裡?會觀察的人,any time,any where(隨時隨地),你會觀察的人就觀察到了,是吧?

  所以有這次冠狀病毒,我們馬上體會無常迅速,馬上體會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不要去傷害野生動物,你健康長壽;你傷害了,業果現前了。很多地方,聽說天上不吃飛機而已,海上不吃輪船而已,陸上不吃火車而已,其他的什麼都吃,這個造的業就太重了。當然,能吃素是最好,因為吃素就是無畏布施,不去傷害生命,得健康長壽。不能馬上吃素,也吃三淨肉。佛告訴我們,一切都有因果,吃牠半斤,還要還牠八兩,所以這些事情我們好好去思考。

  剛剛跟大家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從明師受戒,明白的老師。戒是老師給我們的教誨,不單只是指五戒而已,因為老師對你的修學負責任。所以一般按佛門的規矩,你要依止一個老師,最少要五年以上,而且這個五年是一直聽他講。你看我們現在人生活這麼忙碌,什麼時候聽老法師講法?請問大家一個禮拜聽幾天?一次聽多少?那假如一個禮拜聽十個小時好了,其他的時間在幹什麼?你看那個拔河的力量夠不夠?不夠,世間的染著很厲害。我們現在冷靜,為什麼?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大家要珍惜這一次無量劫來稀有難逢,得人身聞佛法,又遇到老法師。老法師在我們這個世間,是有中華儒釋道傳統文化傳承的最後一代。像成德是老法師的孫子輩,我父親那一輩是老法師的兒子輩,兒子、孫子,現在這裡還有曾孫輩的。但是成德什麼時候開始學傳統文化?二十幾歲,不是從胎教開始。老法師他們是從胎教開始,還有上過私塾,還有讀四書五經。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了,我們一進學校讀什麼?「小貓叫,小狗跳」,「我的書包裡,有書也有筆」。假如是以前,進去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個念下來磁場一不一樣?小貓叫、小狗跳,胸懷一不一樣?大家要加油,我們處在這個傳統文化剛好落到底谷,我們要拉上來,我們這幾代人是做鋪路石,讓我們的子孫能夠再提升到像老法師這種水平,重要!所以為往聖繼絕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這叫菩薩道。我們今天不只要皈依,還要發菩提心,覺而不迷就是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OK?

  大眾:OK。

  成德法師:我沒有強迫你們。阿彌陀佛。

  其實告訴大家,我們不行菩薩道要行什麼道?是啊,其實人生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你冷靜去觀察。哪兩條?一條就是不發願,不行菩薩道,走的是什麼路?走的是隨業流轉,隨我們的業力,那個業力起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了凡四訓》大家可以請回去,待會樓下有法寶,你們可以請回去。我已經介紹好幾個法寶了,《了凡四訓》,待會還要介紹《認識佛教》。我們剛剛說從明師受戒,老法師是明師,他讓我們在很短的幾個小時把佛教認識得非常清楚。

  這一本書要多看幾遍,因為這一本書一開始就提醒我們,有六種佛教,第一個,教育的佛教,所以釋迦牟尼佛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是教育;第二種是宗教的佛教,宗教就很容易著在一個形式上,土地公、土地婆保佑我賺錢,這就迷信了。一切福田不離自己的心,哪是土地公可以給你錢?關公給我錢,就不是這樣了,福報是自己修的。所以要教育,不然變成宗教就容易迷信,這一條路不能走。第三,學術的佛教,哲學的佛教,這個也不對,但是現在很多。大家要了解,佛法重視什麼?解行相應。你了解多少,你要去落實它;你只是研究沒有做,就是學術的佛教了。而且告訴大家,走這條路會墮落的,因為《弟子規》告訴我們,「不力行,但學文」,他只有學沒有做,那個學術的佛教一直研究、一直研究,佛經懂很多,他自己沒有去做,「長浮華,成何人?」所以一般他懂得愈多了,容易什麼?傲慢就起來了,傲慢是嚴重的習氣。

  佛門講四大煩惱常相隨,第一個是我見,他誤會這個身是我。其實這個身是個臭皮囊,不是我,是我的身體,是一個工具而已。就像腳踏車一樣,我的腳踏車,那腳踏車是不是我?不是。我的身體,身體是不是我?不是,靈性才是我。這個我見要打破。

  所以佛門有比喻,我們本來是整個大海,這是比喻,for example(例如),比喻是大海。這個大海裡突然起了一個無明,起了一個妄想、無明,比喻起了一個小水泡,水泡。我們本來是大海,結果突然誤以為我是誰?這個水泡。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都誤會這個臭皮囊是我。其實我本來是什麼?我本來是整個宇宙,叫法身,一切法都是我的身。就因為迷惑了,所以覺而不迷,首先不迷什麼?不迷惑這個身是我,這個真相我們要看清楚。所以佛教我們怎麼辦?把這個水泡戳破。戳破了,請問水泡變成什麼?水泡在哪裡?整個大海。所以什麼是菩薩道?把這個我放下。我是什麼?一切眾生是我,「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同體大悲,用這個心就恢復整個大海的能量,智慧、德能。

  所以剛剛告訴大家,其實人生只有兩條路,第一條就是隨業流轉,就是《了凡四訓》裡面,算命的告訴他,你在這個位置要領到九十一石五斗,你才可以出這個貢。結果他領到七十幾石,人家就要給他升級,後來被人家駁回,打回來,沒有升,還是到九十一石五斗才升級。後來他說命運都是算定的。真的,不修行,不行菩薩道,我們的命全部都是注定的,半點不由人。

  而且大家注意,去觀察自己跟觀察他人。老法師說,三善道是消福報,三惡道是消罪業。大家聽清楚沒有?三善道是消福報,你前世修了很多,這一世來享,消福報;三惡道是把罪業消掉。請問大家,是三善道比較有意義,還是三惡道比較有意義?想清楚。三善道只要不懂得行菩薩道,比三惡道還可憐。為什麼?因為他才享幾十年。請問大家,在享福報的時候誰不墮落?享福報的時候誰不造業?我們不說別的,一個人一生吃掉多少眾生肉?尤其過年前後,又是一盤蝦,而且還是活的抓回來,又是這麼多的生命,你說人一生吃掉多少?吃牠半斤,還牠八兩。你說這個福報享完了,八十年結束了,到哪裡去了?萬歲萬歲萬萬歲,到三惡道去報到了,有什麼意思?實在沒有意思。所以這個是隨業流轉。

  但是另外一條路就是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借假修真,這個假的身體幾十年,可是我們用幾十年換取無量光、無量壽。所以老法師說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划不划算?有沒有意義?很值得。而且你真的無量光壽了,你可以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你不用再輪迴了。

  再說回來,佛陀當時候他出城門,很巧,城門有四個門,他去第一個門,看到有個老人在走路,他說:「啊,人會老」。他在皇宮裡面,統統不讓他看老人。結果,他又到另外一個門看到什麼?有人生病,「啊,人會生病」。到第三個門看到什麼?有人在送葬,「啊,人會死。」給佛陀,給悉達多太子很大的震撼。最後到第四個門,看到一個出家的修行人,悉達多太子就對他產生一個仰慕,他說我要出家修行,真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了脫輪迴,不然生老病死,這個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個八苦解決不了。所以佛就出家修行。

  三千年前就是因為佛陀修行證果,佛法才在我們這個世間傳開來,所以要感謝釋迦牟尼佛。而且釋迦牟尼佛已經第八千次來,代表我們八千次都沒聽話,這次不能不聽,不能再糟蹋他老人家四十九年的教誨,也不能再糟蹋我們老和尚六十年效法佛陀講經不中斷的教誨,這個很不容易。我們又遇到印光祖師,大勢至菩薩,傳李炳南老師,傳到老和尚。開發心地寶藏,這個路是對的,只有教育,開發性德是對的。

  地藏菩薩孝親尊師,把我們的性德開發出來。再對父母、老師的恭敬,延伸到對一切眾生,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慈悲,還要有什麼?理智。「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得要悲智雙運,所以第三尊菩薩,文殊,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最後普賢王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因為普賢王的心量跟佛是無二無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告訴大家,我們今天共聚一堂,今天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出家日,今天是農曆二月初八,好日子。所以你們今天皈依三寶,你們真會挑日子,這個日子不是我挑的,很有意思。我們今天皈依三寶,代表我今生一定要出離生死之家,所以是出家日皈依的。出離煩惱之家,出離十法界之家,我們要回如來家,回極樂世界一真法界,永脫生死輪迴,好嗎?

  大眾:好。

  成德法師:而且不只是自己了脫,所有身邊有緣的眾生都要勸他們念阿彌陀佛,了脫生死。我們現在聞佛法,又聞到當生成就的念佛法門。剛剛一開始還告訴大家,佛在《大集經》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得度,正法一千年,只要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就開慧,就證果了,就出輪迴了,這是正法時期;像法時期禪定得度,只持戒不夠,修禪定,結果禪宗在中國神州大地興盛了一千年,這是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我們現在是末法一萬年的第二個一千年開始,我們現在是在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億億,億已經很多了,兩個字排在一起,億億人修行,罕一個了脫生死。佛接下來這句話很重要,佛幫我們挑法門,你皈依佛法僧,這個法要依止哪個法門,佛幫我們挑,佛說「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就跟《無量壽經》那句話說:當來一切含靈,一切有靈魂的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所以現在最契我們的根機的是持名念佛法門,就要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而且這個法門非常的特殊,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因得果,這個法門不一樣,它是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大家看過蓮花嗎?淨土宗蓮花是代表,蓮花開花的時候種子已經在裡面。一般的花都是什麼?開了花,最後這個花變成什麼?果實,它是先開花後結果。淨土法門是花果同時,很特別的法門。

  舉一個例子,大家印象要記住。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法門都是什麼?比方說你今天要吃饅頭,你一定是要去種麥子,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幾個月以後麥子長好了,割麥、磨麥、揉饅頭,最後蒸饅頭,饅頭出來了,這個果實出來了。請問要經過多長的時間?幾個月,才能吃到饅頭。可是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是什麼?不用種麥子,也不用施肥、澆水,直接吃饅頭。重點是你得吃,你這樣恭恭敬敬的南無阿彌陀佛,阿嗯,吃一口。這一口叫什麼?這一口叫佛的果地的功德,從果起修,即修即果。所以這一個法門是「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連證阿羅漢果的都搞不清楚這個法門,菩薩也講不清楚。所以「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這個事只有佛能講,因為那是佛果地上傳出來的法門。

  所以我們念這一句佛,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老實持名,全攝佛德」,你念這句佛,就把佛果地上的功德攝受變成自己的功德。為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有無量的智慧德能,透過阿彌陀佛這個緣,把我們本有的果德給恢復起來。所以念一聲,這個果德就變成自己的果德,所以這是成佛最快的方法。所以他老人家說,「老實持名,全攝佛德」。恭喜大家,你中了佛門第一特獎。告訴大家,中了獎要做哪個動作?要去換,你不要中了不換。所以記得吃饅頭,隨時要吃,隨時要念,因為不念佛就打妄想。所以「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一不念佛就打分別執著,輪迴心就造輪迴業。

  所以諸位同修,我們今天共同發願行菩薩道,「如是妙法幸聽聞」,這個從佛果地起修的法門,這個是妙法,我們遇到了,很幸運,「應常念佛而生喜」,很高興中了第一特獎,每一天老實念,老實吃饅頭。「應常念佛而生喜」,為什麼高興?我這一生終於可以出輪迴了。「受持廣度生死流」,我們受持了,我們去介紹這個法門給有緣的人,讓他們也都出輪迴。「佛說此人真善友」,佛菩薩,阿彌陀佛就說孺子可教也,真是太好了,不是去極樂世界才配合阿彌陀佛,現在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們現在就配合阿彌陀佛、配合佛菩薩來接引眾生一起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在各行各業都行菩薩道,在老師界,就振興師道;在商業界,振興商道;你在領導,振興君道;你在從醫生,就要振興醫道,這就是行菩薩道了。

  最後,有一個同修中秋節發了一個偈子給我,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他說「但願人長久」,下一句是什麼?

  大眾:千里共嬋娟。

  成德法師:你們不要念這一句話給人家聽,增長人家的情執,以後改口,「但願人長久,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因為你家裡人不念佛,就不是種同樣的因,下一輩子都不認識了。所以《無量壽經》說:「善惡禍福,追命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想的跟講的、跟做的都不一樣,怎麼會走同樣的路?下輩子都不認識了。所以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因為無量光壽,都跟著阿彌陀佛,「法界逍遙遊」,就跟著阿彌陀佛到十方去度眾生。所以家裡人一起往生,然後再回到我們馬來西亞來,你演爸爸,我演兒子,大家一起再配合行菩薩道,OK?

  大眾:OK。

  成德法師:我想今天也是個緣分,我們中間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還有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印光大師就是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清淨海會眾菩薩,這兩大菩薩都在我們娑婆界成佛,他們現在都在我們身邊,「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你真想成就,這兩尊菩薩一定加持你。而且真念佛人,阿彌陀佛遣二十五大菩薩隨護其人,保護這個人,魔不能害這個人。而且這個世間現在很無常,眾生「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絕對會逢凶化吉。所以告訴大家,現在世界比較亂了,小朋友從小要教他念觀世音菩薩,只要遇到什麼緊急危難,一定要念觀世音菩薩。菩薩的願已經滿了,只要念一定可以救度,這是我們決定不懷疑的。你們回去都要教,不能讓我白講,講這麼多也會口渴,阿彌陀佛。

  大家看,我們身邊,阿彌陀佛身邊還有孔子,他告訴我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因為大乘佛法一定要有基礎。什麼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而這兩尊菩薩他們就是把我們的基礎扎好,所以不能不學孔子。人都做不好,不可能去作佛,人做不好,每天只有造業的分。「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所以要明白倫常的道理。

  然後,你一明理,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只要不求回報,「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就是我們不求世間的福報、來生的福報,我們所做一切統統迴向極樂世界,這個都是往生的本錢,用資糧比較好,聽不懂本錢,資糧就聽得懂。所以大乘佛法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更關鍵的是哪一句?自淨其意。我們起個念頭,我做很多善事,不清淨了;我做這麼多善事,應該給我好報,不清淨了,所以你所做的功德被你這個念頭一下變成輪迴的善業了,還是輪迴,善業。

  告訴大家,你做的好事一定在人道享福報嗎?不一定。住在高級住宅區裡面的狗,還要僱一個人每天看牠,還要伺候牠去洗SPA,剪頭髮,你說牠福報大不大?可是牠當狗。牠福報比我大,我還沒有一個人幫我SPA,是不是?但是牠是在畜生道。所以注意,不能再輪迴了,你有福報也不見得在人間享。所以要清淨,不求世間福報,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極樂世界,我們這一生就是最後生,不再輪迴了,功德圓滿。阿彌陀佛。

  最後,我們看這個皈依證,講得很清楚,「既皈依佛,以佛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天神。既皈依法,以法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

  老法師給我們更具體,也就是依止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教誨。只要他的教誨跟佛經不一樣,你決定不能信。很多邪教它的講法都跟佛經不一樣,它鐵定是邪的。好多說法說:「佛陀他的法運兩千年已經結束了」,那都是邪的,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他們都亂講。所以佛要滅度以前,四依法就是判斷。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我們要依經典,不能依人講的。孔子也是「述而不作」,沒有他自己的創造發明,他講的都是什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下來的,沒有自己的發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對佛菩薩、祖先有信心,不會懷疑。所以這些我們要注意。

  而且經典就像藥一樣,不是所有釋迦牟尼佛的法藥你都要吃。我們的情況就好像去找釋迦牟尼佛治病,他給我們講一部經、講一個法門,我們就得度了。所以我們現在就依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中說的「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們就修淨土法門,依止《無量壽經》、依止《阿彌陀經》、依止五經一論。而五經一論的精髓在哪?《淨修捷要》。現在人工作很忙,有時候你每天念一部《無量壽經》怕時間不夠,夏蓮居老居士非常慈悲,他把五經一論精華編在這個三十二段經文,我們又禮佛,然後又整個發願、迴向、觀察、禮拜,這五念法門,這個法寶非常的好,攝受力很強。底下有黃念祖老居士把《淨修捷要》講一遍,叫《淨修捷要報恩談》,講得非常的精彩!老法師說《淨修捷要》跟《無量壽經》平等平等,對我們這一生得度非常重要,大家待會可以下去請法寶。

  最後「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而且這個皈依覺、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有正知正見;皈依僧,僧,出家人。這個時候要把這個拿下來一下,出家人它這個也是表法,頭髮表什麼?煩惱絲,統統把它去掉。這個是表法,不是說你們回去要這麼做,它是表法,就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表這個意思,世間都不能貪著。信,真信切願、求生淨土,這個世間都是三苦八苦,沒有真正的樂,不要貪著,要求生。這個是皈依僧,清淨不染著。

  而我們依止三寶,而且首先要什麼?從明師受戒,這個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告訴我們的。我們這一生遇到淨空老和尚,他是有傳統文化根基的最後一代,可能還要再過個一二代,才能再出這樣的高僧大德了。我們依止他老人家,他老人家講經六十年,非常完整,我們只要依教奉行,決定得度。我們這一生遇到老法師,就是當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而這個皈依證就是將他老人家整個修學的精髓,還有他把整個大乘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的綱領、精華,他全部把它掌握住了,所以我們聽他老人家的話會少走很多彎路。成語說綱舉目張,《大藏經》講四十九年,請問我們知不知道從哪裡學起?《大藏經》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頭都暈了。可是老人家很慈悲,他從整部《大藏經》,用二十個字把綱領給我們挑出來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菩提心。修行首重發菩提心。「三輩往生」,《無量壽經》第二十四品,三輩都有同樣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菩提心要發出來,經教都是告訴我們怎麼發菩提心。

  心有根本,這五個心就是心的根本。所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諸佛教我們如是發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菩薩為我們做這個表演。你看我們淨空老和尚是不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而在所有的修行當中,佛在《大藏經》挑了五個行門,其實這五個就包含一切了。哪五個?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五個就包含所有的經典的教導。

  我們看皈依證的另外一面,「佛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這個是五個行門當中第一個,也是最基礎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法是孝道、是師道,「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福只要做到了,就能以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往生。所以這個是人天的基礎要做好。第二個是小乘,「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深信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對這個深信不疑。然後「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就是勸別人一起求生淨土,勸別人一起學佛。但是怎麼勸?一定要自己學好,正己化人,為人演說,演在前面,你落實得好,自然人家看了就相信、就感動了。

  接下來是六和,「佛子內養五德,外修六和」。五德是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六和不只是團體,自己的家庭也可以守六和,你們家就是和合的團體,都有佛菩薩照顧。「見和同解」,思想觀念不是依誰說的,統統依經典、依性德就對了,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家裡有共同的家規,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所以「利和同均」,同均就是財物輕,怨就不生了;言語忍,忿自泯,就口和無諍,都跟《弟子規》有關。所以《弟子規》是行門,可以落實。所以我們要先學小乘,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要有基礎。這個倫常道統統是扎基礎。然後「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勤學三福、三學、六度、十願,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願共勉之」。這個願共勉之就是大家一起來發心,一起做。然後我們「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最後這一段是師父總結他一生的修學的一段話,其實剛剛也都跟大家聊到了,成德就不念了,因為剛好十點半,剛好到了,不能再講了。因為可能你們的家裡人車子都等在外面了,他們在那裡,「怎麼還沒回來?」不能讓他們等太久。

  今天很高興,在釋迦牟尼佛出家日,成德很有福報,可以看到這麼多菩薩一起皈依佛門,一起依止三寶,而且是跟著老法師的經教來修學,從明師受戒,這個都是因緣具足。我們相信都能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大眾: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