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和諧社區的心力量 陳瑞珠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1/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2-473-0001
今天的主題是「發現和諧社區的心力量」,為什麼用「心」這個字?末學非常非常的認同,學習我們恩師淨空導師的教導,一切從心下手。假如我們向外求法,一切了不可覓,就是講我們離開這個心,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從心下手。我上課沒有那麼乖,所以剛放在這邊的時候覺得有點小緊張,我們用投影片好不好?我需要投影片,我們下一張吧,謝謝。我可以自己操作嗎?我這邊想要跟你們分享的,我們整個的原動力是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台灣它是一個,套一句閩南語言,就是「台灣錢淹腳目」,就那時候錢,好像台灣很有錢,發展了經濟,它整個一切都是向錢看的一個年代。在這向錢看的年代裡面,我跟我的同學余素華余老師,她是國中學校的老師。這個老師她有個特色,她只要擔任導師,一定會到每個學生家裡面做家庭訪問。可是那時候的三重,台灣的三重是一個屬於勞工階級的地方,去家庭訪問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比較特別的狀況,所以她不敢一個人去。只要家庭訪問,就拉著末學一塊去。
我們在那個環境中,我們看到了有些孩子,他一個家裡面就只有十二坪大,十二坪大我不知道這邊怎麼換算,說十二坪大概就是我們這個區塊,從那攝影機到這大概這麼大而己,三分之二這麼大。我們到那邊的時候,我們非常的驚訝,看到孩子他在廚房就在他客廳,客廳就在廚房,他是跪著在茶几上寫功課,然後只有一房一廳。阿公阿媽是住在一小間,他的爸爸媽媽住在樓下,一間隔成一個夾層,他跟他的弟弟住在一起,一個姊姊跟弟弟住在一起,就是圍一塊布,就這樣隔開來。當時我們看的時候竟然在台灣還有這樣的環境,而且他的阿公、阿媽又是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好,整個家庭環境上不是很好,可是那時候台灣的福利並不是真的很好。我們也看到在晚上的時候,我們可以很輕易在街上就看到,這些國中生、高中生就在街上打架,或是到凌晨二、三點,我們會去街上找孩子回家,我們是做這些事。那時候余老師跟我,假日的時候我們就到監獄去,監獄是屬於未滿十八歲的,在那邊叫做少觀所,少年觀護所,或是少年輔育院,就是關這些犯法未滿十八歲的孩子。我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去。
有一年我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孩子,就只有九歲這孩子,而且九歲的孩子怎麼會關到牢裡來?跟他們上完課,也特別走過去就看看他,我看他手上左手臂上刻個忍字,我就問這孩子,「這誰幫你刻的?」我聽完他說的時候,我真的一直心裡很心疼,他說「我自己刻的。」自己刺青的,一個九歲的孩子可以拿著尖刀在自己手上刺青,刻上一個忍字,你可以想像他的毅力嗎?我問他「你為什麼要刻?」他說「我希望不要再犯偷竊,我不要再關到牢裡面來。」我開始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就是我們台灣退除役官兵,就從大陸到了台灣,然後現在加入榮工處,到處在為台灣建造道路的老兵。他的母親是輕度智障,母親有時候可以有一餐沒一餐的煮,所以孩子就覺得母親煮的不好吃,就跟著這些國中生、高中生,一些比較屬於偏差行為的孩子在一起去偷竊。他九歲而已,會騎摩托車技術很棒,常常人家就慫恿他,你偷一部我給你一千塊,就這樣子。有一次失風被抓,那些大哥哥都跑掉了。這個孩子,我在那時候已經是二十年前,我跟這孩子約好,我們去少觀所做這些輔導工作,是不可以留電話地址的,我就留給這個孩子,我說「你要守密,我只給你,你出來一定要找老師,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幫你。」很快二十年了,這個孩子已經二十九歲,我告訴你,他現在英國留學。
我覺得如何真的是在隨時的,願以一個為父的心、為母的心,去疼愛我們下一代,這就是「事諸兄,如事兄」,這樣的心情。年長者皆如我之父母兄姊,年幼者皆如我之兒女弟妹,這不就是我們中華倫理文化嗎?我覺得這個理,尤其在台灣懂的人,比我過之而不及,我不懂這麼深度的中國文學,我只想如何把它做出來。所以各位,我沒有大道理,我只能跟你們講一些我生命的經歷,跟你們做報告。好,謝謝。跳太快了?好。因為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十三年前,我們常常聽到在台灣太多這樣的,包括到世界各地大家都在談問題孩子。為什麼有問題孩子?問題孩子他種因於家庭,一切歸咎於家庭教育失敗,歸咎於失職的父母,不斷的批評、不斷的指責、不斷的抱怨,請問誰來解決問題?再來我們就覺得又開始怪學校,當一個人犯罪,社會就怪罪學校,學校沒把孩子教好,老師失職,會覺得他顯現於學校,所以讓這個社會給惡化。好吧,批評、抱怨、指責、推卸責任、踢皮球,能夠解決問題嗎?不能。這時候余老師跟我們在想,我們可不可以不隨這些抱怨的聲音起舞?我們能夠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做點什麼?我們在問我們自己,我們能夠做點什麼?所以我今天要跟你們介紹這十三年,我們做了點什麼。我在要講這時候,請讓我從小故事談起,我們覺得一個人在中華文化裡面的愛,它在不在?它一直都在,它一直都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在我們周圍環境裡面。只是我們心粗意躁,隨著經濟的繁榮、物質的發展,我們忘了。我非常幸運,在我生命中我只遇到了貴人,我的貴人是很多的好老師,所以在我來講,我是個非常非常尊敬老師的人。我這邊要講的,我跟我父母住在一起的時間,這一生加起來沒有超過九年,我的父母留給我的,是做事情的細心,跟對人的慷慨。我的整個教化完成,要有點完成的話是老師,所以這邊要跟你們介紹,我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老師。
在我小學五年級,我的父母,一樣跟著隨這一波台灣的經濟發展,整個追逐金錢。那時候我是住在一個鄉下,在鄉下地方就有一位六十歲的爺爺,我那時候是國小五年級,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然後九歲的弟弟,一個六歲的妹妹,我們住在鄉下,這樣有一餐沒一餐的,一直到了國一。國一開始就是叛逆期,我在叛逆期開始,我煮菜飯不是很會煮,有時候煮的魚沒煮熟,我就把它裝給我弟弟妹妹吃,我心裡想著你到學校蒸熟就好吃了。我不帶便當,因為我煮的不好吃,我自己都不喜歡吃,我讓我弟弟妹妹帶去吃。在國中那樣有一餐沒一餐的午餐日子裡面,我的老師很可愛,她注意到我沒有午餐,就把我叫來,「瑞珠來,今天老師去開會,多一個便當妳幫我吃。」我是很有義氣的,「老師,我幫妳吃。」然後第二天說,「瑞珠來,某某老師去開會多一個便當,妳幫她吃。」這種事我來做沒問題,我幫她吃。我在那樣子常常幫老師們吃便當,當長大之後就知道,老師是特地為我準備的,老師知道我個性拗,不喜歡被人家幫助,老師顧及了我的尊嚴,所以常常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我。
我每年過年我都會回去看我的老師,從幼稚園、小學、國中,一直到我所受教過的老師,我都會回去看他們。二十九歲那一年,我去看這位常常給我準備便當的老師,我老師是基督徒,我就在大年初一去跟她拜年。我說「老師,我常在想,假如我國中時期不是遇到妳跟幾位老師的話,今天不知道是什麼樣子?老師妳真是我再生父母,恩同再造。」老師看看我,「瑞珠,妳真的覺得老師對妳的愛真有這麼深嗎?」我說「當然。」我老師就說,「好,妳答應我一件事。」我不加思索就說,「老師,我答應妳。」我老師說,「妳問都沒問,就說答應我?」「老師,我相信妳,我絕對全力以赴,我知道妳一定叫我做有意義的事,我太了解妳了。」因為老師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我老師就說,「好,假如妳真覺得老師對妳來講,像個媽媽一樣的愛妳、幫助了妳,妳答應老師一件事,把愛傳出去。」我一直記得,那個大年初一的中午我們師生兩個,我講不出話來,我汨汨的流眼淚,老師就把我抱著,我們師生倆就汨汨的流眼淚。我們師丈從外面進來,「妳們倆怎麼了?大過年的怎麼哭在一塊?」那就好像是一種印可一樣,就把老師這分愛告訴自己要傳下去。所以我覺得整個中華倫理的愛,是無私無悔的大愛,我們只能把它傳下去。所以我今天來講,我就是在一個小社區,盡我的本分把它做下去。我一直在想著,如何創造多一個家的愛,為什麼要這麼做?好,下一張,我自己按嗎?好,謝謝。
我要跟你們講的,我這個老師很可愛,我在國中時期是個很調皮的孩子。我記得我在國二的時候,國三的畢業生,因為他們的時間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學校就掛個鐘,那個鐘掛在那裡,我就帶著同學去打掃,打掃之後,我就頑皮看那個鐘,我就給它叮噹叮噹的搖。後來我們的老師就來了「哪一個?」你知道他是外省老師,我這個人沒有別的,還有個好習慣做錯就承認,我就舉手,「老師,是我。」「過來。」就把我帶去訓導處:手伸出來。藤條就拿著了打一下就講一句,連打十下講什麼?頑皮的孩子,你這沒有家教的孩子、沒有家教的孩子。連續打了十下,打了之後,我這基督徒老師在旁邊,打完之後就過來,「頑皮了。」就把手捧起來,把我手揉一揉,就跟我說,「瑞珠,妳這雙手是可以做大事的手,是可以幫助人的手,老師相信妳,妳會有一雙幫助人的大手。」我覺得那是個很有溫度的訓勉,沒有一句責備,我覺得戲演得非常好,一個像父親一樣的教訓了我,一位像母親一樣給我了溫暖,我非常記得那一幕。雖然我父母沒有在身邊,我覺得那天那一頓打對我來講,就像一對父母對我的管教。
所以我在每天早上,我都會做一件事,我伸出我這雙手告訴自己:我這雙手是要幫助人的手,是要利益大眾的手,是一雙不可以讓父母、師長失望的手。到了晚上我要睡覺前,我又看著我的手:謝謝這雙手,讓我盡心盡力、全力以赴的,度過了這美好的一天。各位,何其有幸,我們大家都在這裡,我們有一雙健全的手,我們這雙手要做什麼?我常常會牽起孩子的手,也學我老師一樣告訴他,「孩子,你有一雙健全的手,你有一雙會幫助人的手,你有一雙會常常給人溫暖的手。」各位,當你遇到了另一半,當你遇到了你的孩子、你的學生,是不是可以常常的牽起他的手,給他希望、給他鼓勵、給他信心、給他安慰,重不重要?重要。再來,我們這雙手可不可以更給了老人家溫暖、支持、安慰?所以我們如何把有形化為無形的力量,也因為這樣,相信我們大家今天才坐在一起,所以我們都是一雙可以利益大眾、幫助眾生的手對不對?讓我們彼此給彼此鼓勵。我這邊要講一下,當我在覺得說,開始我在想我到底該怎麼去愛,該怎麼樣去實踐我承諾老師的讓這分愛傳下去。余老師跟我都在找,余老師在學校被學生頂嘴,我在整個功利社會的職場上,遇到了爾虞我詐、人我鬥爭,我在想這分愛該怎麼傳下去?我開始在掙扎、在尋找。非常可幸,我在二十九歲遇見了一位法師,他點亮了我們這兩盞心燈,我們遇到了淨空師父,他告訴我們,傳統倫理文化可以救世界。從那裡面我們找到了希望,所以我們是二十九歲那一年開始學佛到現在。假如今生沒有遇到老法師,我們不知道還要流浪迷途多久?所以這是慧命之師。各位今天有幸遇見了明燈,我們要好好的珍惜。
再來講「一切」,但是我們講所有的一切,要從哪裡著手?我們是如何的倒果為因,從根本下手。根本下手怎麼下手?從孝道。我們看到台灣的問題,大家開始一切的往錢看之後,發展了經濟,忘記了精神的富貴,忘記了孝順的重要,開始父母嫌棄孩子賺錢少,孩子認為父母不會賺錢,這在台灣那時候都發生了,看到是什麼?倫理價值迷失了,這個價值不在。所以開始我們就想:我們從根本出發吧,怎麼做?原來這些小家庭可以把它串起來變成大家庭?因為歷史的巨輪是往前走的,不可能可以回頭的,小家庭已經形成了,每個人流離顛沛到另一個地方發展,到另一個社區落地生根,怎麼辦?大家庭在崩解了,有沒有可能在這個時代可以建立大家庭?余老師跟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我心裡想,依法一定可能。而且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連,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開始做一個夢想,我們想說:我們如何的來讓大家族重新崛起,崛起什麼?崛起方式是不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來從愛孩子開始。因為那時候很多家長對孩子是沒皮條(辦法),教不來,老師也面臨這種問題了。我們心裡想:那我們來做吧,只要我們可以把孩子教好,我相信會很有說服力的。我想父母會心服口服,只要我們把學校老師放棄的孩子可以教起來,我相信學校會對我們刮目相看。我想我們就從最困難的地方入手,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
這邊有一張講義各位看一下,這張講義裡面講的是我們的信念,今天師長也在告訴我們,人性本善。這是無量劫的習慣。末學是一個人性本善的信仰者,我一向相信人性本善,我也相信修德積福,我們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有很多的想法,在我還沒有遇見老法師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子天真。所以常常有很多同學笑我很理想化,可當我遇到老法師的時候,我覺得老法師講的就是我心裡想的,所以我很自然而然,我從我開始一學佛,遇見老法師到現在,從來沒有改變過。尤其我那時候是因為我家境的關係,我的父母做了一個示現,向經濟發展,向錢看的結果是一場空。我父母忙著賺錢很辛苦,好不容易買個房子,但是小孩沒有教好,家裡面手足之間,有他的困難,成長不是很好。所以我看著父母辛辛苦苦賺到的錢,買了房子,到最後也賣掉了。父親在往生前的最後一年,最後一個月,我們把父親最後一筆債還完之後,父親三個月後往生。那時候覺得孝道盡到最後,就是父親一生都在還債。我心想著我們如何的改變命運?所以當我遇見老法師講《了凡四訓》的時候,是改造命運,創命法。我就發了狠,狠狠的聽它三百遍,三百遍聽完之後死心塌地,就想父母已經走了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想要創造財富的路。我來創命吧,所以我以自己的身命來做見證,從二十九歲到現在,我就覺得太幸福了,從一個負債家庭到現在,我常常覺得我是富貴年年,當然這是我覺得學佛,真的學聖賢之道,絕對會帶來富貴有餘。
各位可以看一下這張講義,這邊要讓你們了解的,我們講的社區、家庭、學校教育,社區學校這個完善方案。第一個,誠如師長教導我們,一定要堅信人性本善,用這樣信念,絕對沒有時間去計較一個人的過錯,每個人都是佛。他給我們逆上緣,是考驗我們意志是不是堅定;他給我們如意,是看我們會不會生傲慢,我覺得這是太好的一個考驗。所以我們在這裡面提的,這裡面要講的,要注意到的,我們在這邊四大題都是老法師提的,最重要的,是讓各位知道的是說我們社區學校的內容,內容的部分。內容部分最重要在這裡,我們裡面教倫理教育、品德教育、因果教育、社會教育跟宗教教育。所以我們是用社區學校,這在台灣的法令上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融入這一切。所以各位要知道說,它只是包裝不一樣而已,整個教的內容,都是我們儒釋道三學。
我們不要跟體制衝撞,那絕對我們是輸的,為什麼?等於是拿雞蛋去碰石頭。所以我們想要如何的能夠活下來,弘揚佛菩薩聖賢教育,能夠活存在社區裡面,大家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們這樣想如何善巧方便?因為我要想的方法,對不起,這不是陰謀,就如何的積陰德,積陰德的方式來發展。各位可以看一下,它內容是這裡,我們再來看,所以我們整個願景是希望,「愛、和諧、天下一家親」。可是現在蔡老師跟有幾位師長也去過我們那邊,我們那邊現在呈現的,坦白講跟這邊氣氛不一樣,這邊真的感覺到太美好了,好像到了淨土。我的助理都說,「陳老師,我可以留在這邊嗎?」我們回到那邊很多的工作,就像一個家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經營一個家,而且這些人都沒有學佛,沒有學聖賢之道,你怎麼度他?怎麼讓他願意接受你?他不是為了看在佛菩薩面子上來認同你的,他是看什麼?你怎麼做、你怎麼說。我們裡面社區沒有人學佛,也沒有人認識淨空師父,是這樣子因緣。所以那時候我們在想的,這是我們的緣分,我們就隨喜接納。
再來看看,我們看一下,我們最重要要有三個點,因為在早期的時候,各位要了解這點是說,因為在過去我們的中華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私塾,整個環境是扣在一起的,可是現在整個都瓦解掉了。那時候我們在想,我們如何能夠創造一個教育模組?教育模組然後帶動社區產業模組,再來是社會福利。為什麼我們必需要社區產業?因為我們耕心蓮苑,完全不帶太多佛教的什麼法會等等,我們沒有募款機制,那時候我們到底怎麼活下來的?有佛法就有辦法,所以我們義工們會幫忙一起來創造。我們在這邊會有做一些社區產業,來養我們這個社區學校,我們完全是如何的自己創造機會,然後把這個社區學校養起來的。我們在外面的捐助不多,完全靠這個社區的力量長肉的,所以現在很多人來看我們,說你們怎麼活過來的?因為我們當初是跟余老師,我們一起到銀行去貸款,去貸款辦學。十四年前在台灣,老法師也剛到新加坡,那時候台灣還沒有正式的淨宗學會,是到一年半之後有華藏淨宗學會,是這樣子。我們都不認識淨宗學會的學長,那時候就真的是靠佛法,用佛法真的就有辦法,我今天要站在這邊跟你們做見證。一個貸款辦學,而且房子是租的,然後老師是要付薪水的,到底怎麼活下來?又沒有募款,又不計束脩,那時候我覺得這個課題太好了。收入是不穩定的,支出是固定的,看看這個執行長怎麼當?我覺得佛菩薩很有意思,就考驗一下你相信佛法嗎?我覺得十四年來,我站在這邊要跟你們講,我堅定不移,真的有佛法就有辦法。
再看我們要知道在一個地方,假如做個社區學校,我們講社區學校裡面,剛才也跟你們介紹過了,它整個的教育內容就是儒釋道三學。不好意思,假設大陸來的同胞,你們要知道就推《弟子規》,我到學校去也只有介紹儒學。在台灣只能介紹儒學進校園,這跟在大陸是一模一樣。可是我去學校教學,到最後老師都希望把課全部給我,為什麼?因為把他學生教乖了、教好了,教得會尊敬師長,這樣一定會請你。要怎麼做,這裡很深很深很有趣的這些經營之道。所以我們整個在這邊,我們做的工作,在社區裡面,我們教育裡面有品格教育、經典教育、閱讀教育,一定要推閱讀。我們閱讀什麼?閱讀經典,我們蓮苑的孩子們就閱讀經典。再來有安親的教養,因為家長你讓他感覺到,他孩子就像我們《孝經》裡面的安親怎麼做,再來是我們也會做服務學習,體驗學習。我們在社區產業裡面,我們有一個廚房,剛剛在影片中有看到。再來我們會推有機農業,我們是跟天主教的原住民,就是原住民他們種有機的產品,我們幫他銷售,鼓勵他們好好種下去。我們會辦公益旅遊,會做食品加工,文化創意這些資源環保。我們社區裡面就有這種做資源回收,這樣的一個環保站,所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現在很有趣,現在比方說前一陣子美國的奧利岡州大學、菲律賓,現在我們台灣很多社區營造的,都到我們那個社區去參觀。參觀什麼?都是小小的不大,但是就是做到了,他們覺得很有意思。
我們再看,我們那邊還有一個叫社會福利,就是現在我們知道有很多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或者失能家庭,這種家庭是新住民。就像說越南、印尼、中國大陸過來的這些同胞,在我們這邊來落地生根,成為一家親的,我們怎樣來幫助他們、照顧他們?待會介紹這些實際的一些故事給你們了解。所以這邊最主要是教育方面,我們是集結仁人志士一起,是精神加盟。這跟老法師各地各自獨立,互助合作是一樣的,我們所設計的一切的教材、經驗,在一般這些補習班他們會變成是個版權所有,我們完全是版權所有,但是免費分享。所以現在在台灣有幾家都跟我們一起聯盟,他聽到的是加盟費要多少?我說不用錢,我們是免費的提供。為什麼要版權所有?因為這樣的一個教育方式,它有一個知識管理。它在一般的安親班、補習班,它是賺錢的,可是我們絕對不賣錢。所以要怕被人家模仿之後被告,所以我們是版權所有,但是是免費分享,這是符合到老法師的精神。就希望如何把這個法能夠傳遍天下,就是這樣做這個部分。
我們再看,所以我們整個要讓大家體會什麼?就是要體會中華民族家的善待力,這個家是什麼?家就是不計較,慷慨的擁抱每一個同胞,讓他感覺到我們是一家親。計較是貧窮的開始,各位計較是貧窮的開始,從我們開始計較之後,中華民族帶來多大的災難?開始計較外國人比我們行,開始計較中國文化這個傳統的東西,太沉重、太腐敗了,把它放掉不要了。機關算盡一場空,我們到現在吃了大虧了,可憐了,所以我們是失教的一代。我們如何讓大家感覺到我們是一家親,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同胞。我們如何把這個愛真的是做出來,自然而然人家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中華倫理文化的可貴,做出來之後我們再來說,這個味道就十足了對不對?我們再看教育部分,這教育部分我們要談的是一個社區學校,它裡面要找的人,老法師也這麼說,任何一件事情會成功,唯一的答案就是熱情。假如我們今天做一件事情沒有熱情,只想著這裡面可以得多大的名?可以獲多大的利?這已經違失了聖賢之道。做這件事情要不怕苦、不怕難,甚至於不怕死,才會成功。在百年前,假如沒有一批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今天我們繼續長治久安的今日。我們今天要做什麼事?我們今天要拋熱情、灑心血,捍衛聖賢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不需要再像先烈一樣這麼的犧牲性命,我們有一片丹心可以照汗青。所以我們大家坐在這裡,仁人志士有志一同,我們共同的努力把老祖先的法繼續的傳承下去。
我們在這邊跟你們介紹,在社區學校裡面怎麼做,我們的第一年,老師就是專心教《弟子規》,學生就是一年的時間,每天放學回來之後,每天就是學《弟子規》,讀《弟子規》、學《弟子規》、做《弟子規》。現在我們把《弟子規》做成教案,因為學校老師太忙,很多人,現在中國大陸這邊也是一樣。像中國大陸那邊有個公益團體,上禮拜到我們社區學校來參訪,我們已經談好了合作的約定,都把《弟子規》的教案做好,我就提供給他。我跟他講你不用付版權稅,我免費的提供給你,但是版權是屬於我們的。他聽了很高興,為什麼?現在大陸那邊他們包了個工程,中國教育部給他工程,這個工程很大,很有意思,所以相信我們好好的把它做起來,絕對是中國人的時代,有沒有信心?有,好,我們加油。
但是有一點,各位,我們一定要了解,做一個聖賢之道的弘揚者,第一個你別無選擇,以身作則,懂一句做一句,說一句做一句,別無選擇,只有做出來,要不然沒有任何的說服力。所以品格力,我在集訓老師裡面,第一個要求的是品格。第二個,我們要他是有創意力,因為假如中國文化的東西讓人感覺到,過時、過氣、不合乎時代了,裡面有些經文可以用,有些經文是不合時宜了。不是老祖宗有問題,是我們有問題,我們學的不夠深、不夠好,不夠了解,不夠融會貫通,我們一定要「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真的你把《弟子規》,讀它一萬遍絕對是自然而然會心神領會,信手拈來。像我們的小朋友就天天讀、天天念,社區有個孩子才小一,才來兩個月,旁邊有同學拿東西,他馬上跟他講「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小一的孩子。孩子回來我們蓮苑,孩子直接就進門了,另外孩子就說「出必告,反必面」,你沒有跟佛菩薩行三鞠躬禮。我們這些小朋友,自然而然就會教學相長,我看了欣慰。
有一次更經典,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有祈禱文,「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等等,「務修禮讓」,我們這一年級的孩子都會念這個。有一次孩子在那邊擠,他就說「你要務修禮讓。」為什麼?天天念,天天背,讀到最後就信手拈來就會用了,這讀文言文的好處,而且非常環保。你看現在《弟子規》要解釋起來厚厚一本,這讀熟就一千零八十個字。為什麼我很喜歡讀文言文?我跟余老師有的時候晚上去操場健走,你知道我們健走的時候在做什麼?有時候念佛,有時候做什麼?背經。就覺得太自在了,不用帶一本書,走到哪裡就可以讀到哪裡。尤其我們有一年更有意思,那時候初學佛,我們竟然不小心拿到一套錄音帶,這錄音帶是老法師跟僧寶開示的,跟出家眾開示的,結果不知道為什麼會拿到我們手上。我們就聽到一句,「不會背《無量壽經》,不是我的弟子。」我跟余老師講,「余老師,老法師說不會背《無量壽經》,不是他弟子。」余老師說「那就背。」好輕鬆那就背,余老師開始天天抄,天天背,她下課後就開始;我在職場上工作比較忙,在二十九歲的時候。結果她三年半的時間,把《無量壽經》背起來,我們背什麼?是默寫的背,我花了五年半。所以我為什麼常常說她是我的老師,我們講說誰先背好誰就當誰的老師,我們兩個人就這樣互勉,所以余老師是我的老師,我常要聽她的。真的背起來好,文言文可貴在這裡。
所以當我讀到《論語》,看到孔子帶著學生三、四月在春天的時候,帶著學生去遊玩,都帶在這腦袋裡面。所以我想到老法師介紹那個情境,我們現在會背經文的享受。不用像現在一些人出個門帶很多書,不用,都裝在這裡面妙不妙、好不好?好,太好了。有時候我心裡難過失志,會覺得做不去了,就想到經文裡面講的,經文裡面什麼?「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經文讀熟之後就浮起來,退都別想退,佛菩薩就加持,什麼叫加持?這就叫加持。所以叫自性佛,自性佛燃起的時候你自然就成為自己的佛,就體會到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的妙用,總要背幾部經吧,是不是?所以一定要背。我講的是一定要有創意,假如我們現在在教學上,一定要讓中華老祖宗的東西,但是有一點,我講的創意一定要先能夠讀熟、背熟、解熟,要發狠,要發這個勇猛心、精進心、不退心,這個創意才會出來,而且記憶力好。現在年輕人跟我在一起最怕我,為什麼?常常很多細節我記得很清楚。這各位要知道一點,什麼叫做先入為主?我愈來愈能夠體會到,這跟你們做個心得報告。為什麼一定要讓小朋友從小背經?在我們的腦神經的發展裡面,就有個腦幹,腦幹神經,這腦幹神經它開始最先學到的東西最先吸收,假如能夠百遍千遍,它記得最熟,然後慢慢發展這個觸鬚,神經緣的觸鬚。發展到五十歲、六十歲之後,你會發現到怪了,五十歲、六十歲,昨天剛碰過的事今天就忘了,想不起來,可是過去的事特別記得。
所以常聽到老人家,就像放錄音帶一樣,嘮嘮叨叨談的是什麼?我三十歲的時候,我二十歲的時候,我七歲那年,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有。為什麼?神經緣觸鬚萎縮了。萎縮到什麼?有些人萎縮到二十歲、十五歲、十三歲、八歲、七歲。老祖宗有沒有智慧?太有智慧了。當我讀到神經緣這個醫學報告的時候,太棒了。假如我們的腦神經緣先入為主,讀的是聖賢之道太好了,到老的時候你這些邏輯系統會愈來愈好。所以當我們在開始腿走也不動了,手也拿不動了,老態龍鍾了,就剩一張嘴。這張嘴做什麼?這張嘴講的都是聖賢之道,都是智慧的法語,你走到哪人家就歡迎到哪,就像老法師這樣好不好?好。你就可以體會到,中國老祖宗的智慧,跟厚愛下一代這些後輩子孫的用心良苦。幼時,培福吃苦;到了壯年,壯有所用,造福,造福做這個教育事利益大眾;到老來整個是身經百戰,整個豐富的歷鍊,智慧可以幫助年輕人,等於說老了就享福了。不然老了就被嫌、被嘮叨可不可憐?可憐,所以這一代的老人可憐。我們看到老人家好像沒有用,為什麼?一方面腦神經緣萎縮,記得都是以前那種,假如小時候是小貓叫、小狗叫,大家一起汪汪叫,就記得這些東西就慘了。
要記得是什麼?大嬸婆那一年借了我們家錢沒還,過了兩天又念,他天天念,就只會念這些。念念你小時候怎樣的生病,浪費了我多少錢,又念,聽了就覺得整天在要債的感覺。老人家有沒有這現象?有。怎麼辦?就是順他。整個來講,我現在就常常跟年輕人講,孝一定要加上順,為什麼?我剛分析這個原因,他就能夠同理了。我說你現在不好好的學習,你要小心,到老的時候就這個樣子,你嫌老人家,你嫌就這個樣子。現在怎麼辦?好好讀經,好好聽經,到了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滿口聖言道而且智慧法語,妙語如珠,走到哪人家歡迎到哪,還搶著要你。像老法師說要到哪裡,大家怎麼樣?鼓掌叫好對不對?就像現在蔡老師、李老師,各位老師也是一樣,學聖賢之道,走到哪人家覺得巴望著,所以學聖賢之道愈老愈享福,妙用在此。所以福要留來老了享,為什麼?剩一張嘴而已了!重不重要?重要。所以大家要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所以講的變應力,這個變應力要注意到,學中華聖賢之道,一定會看到變應力,尤其是危機處理。我的危機處理是很強,所以在我們團隊裡面的人,他不服我也不行,為什麼?我都跟他們講有問題找我,我就是會想出辦法,而且還很有創意,而且都是符合聖賢之道。所以我們常講教不來學生,他們想要放棄的學生,找我。我們至善的榮譽執行長傅瑞欽學長,有一次到我們蓮苑,剛好跟我談一半,我說「對不起,學校的校長打電話來。」「說什麼?」「幫他處理學校的學生問題。」學校處理學生問題都來找我,你說有什麼特別之道?聖賢之道。那個孩子學校老師全部拿他沒皮條,回到蓮苑就乖乖的。還說陳老師幫幫忙,這個鬧得我們老師都快教不下去了。我說好,校長開口了,我就得出馬。我連續輔導了三次,學生就:老師,我看妳的面子,我不跟那老師計較了。學生真的義氣,他跟你來真的,所以國中這些孩子很可愛,他就是你要讓他心服口服。我在前幾年,這孩子現在已經是高三,他在小學從小一一直到小六,學校老師都認為他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惡小子,父母就覺得怎麼會生了一個來討債的。可是就是妙,他回到我們那邊就乖,我就有一天問他,他那時候已經國一,我就問他,「你為什麼在學校、在家裡、在蓮苑根本就三個樣?」他說「老師,這還要問嗎?妳一定知道的。」我說「我不知道。」他說「學校老師都把我發配邊疆。」嫌他討厭,他很有自己意見,老師沒有辦法傾聽他的意見,就覺得他很囉嗦,就把他發配邊疆,個子又小應該坐在最前面,他就把他放在最後面,而且是垃圾桶旁邊。
回到家裡面,每次有什麼話跟爸媽表達,爸媽覺得小孩子有耳無口嘴巴閉上,不聽我講。他說「蓮苑老師肯聽我講,而且蓮苑老師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做錯還跟我說對不起,我看得起蓮苑的老師。」國一的孩子,他現在高三了。現在很好玩,他現在看起來比我高一個半頭,他常跟人家說,「全蓮苑我最怕陳老師。」老師說「她有虐待過你嗎?」「她沒有,就很奇怪看到她特別怕。」為什麼?跟我辯論辯不過我。我們蓮苑這些叛逆的孩子在學校都可以吵得過,跟學校的這些師長、家裡父母都鬥得過,就鬥不過我。為什麼?所以要知道,讀聖賢之道絕對可以產生創意力跟變應力,不只是品格力。假如我們不能夠演出這樣一個學聖賢之道好處的話,人家不跟我們學的。所以現在學校老師,為什麼我常到學校裡面做分享報告,就告訴他們怎麼對治這些教不來的孩子。他們聽了覺得很受用,坦白講沒有太多招,真的用真誠去愛他,要拿出真誠來絕對有效。真的嗎?有個老師最近試了,說有效。但是還要看幾本書,最主要要願意聽經。
所以我們這邊在講的,在我們蓮苑裡面教的方式,養德的時候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因為一年級先學行門,規矩,二年級學什麼?深信因果,一定要深信因果。打個比方我今天為什麼站在這邊,有這個結果?因為蔡老師。為什麼跟蔡老師結了好緣?因為在二00五年他回到台灣,連續辦了四場的《弟子規》種子教師培訓營,那時候末學有機會在旁邊幫助打雜,蔡老師覺得我打雜還不錯,那是因,所以今天站在這裡。什麼事都有因有果的,這一切要倒果為因,這叫因果,你不能深信因果不可能把聖賢之道學得好。絕對要知道我們窮畢生之力,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何樂不為?一輩子而已,五、六十年,七、八十年這個便宜太好賺,這個財一定要賺。所以我心裡想好吧,這一生豁出去了,為什麼?到極樂世界走一趟,去觀光、去修學,然後再回入娑婆度眾生,永不墮、悔。就好像你們來過馬來西亞,中華文化培訓中心之後,回去各個地方要永不墮、悔,把這邊當淨土好不好?
所以講的是到了我們三年級,三年級讀的是《論語》,一年的時間讀《論語》,《論語》是什麼?養和,因為整部《論語》講的是仁愛,講的是天下為公,所以用這個來養和。我的國中老師,打我十下那個老師,就叫養和老師,所以覺得這個和養得很好。所以再講養志,養志是什麼?《十善業道經》跟《無量壽經》。《十善業道經》是五年級,五年級的小娃要學的,學一年,《無量壽經》是六年級學的。到了國中因為課業比較重,就只有讀《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反覆的溫故知新。為什麼要這樣?就讓他們種下深信因果的教育,一個人有因果觀一定不敢在暗室裡做壞事,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十善業道經》整個講的都這些,《無量壽經》講的是一個美麗的宇宙新世紀,要帶給孩子一個願景。所以現在我們的孩子們都已經大學了,有大學畢業的。所以孩子,我們只覺得十三年值得,尤其看到孩子真的就覺得值得。我常覺得沒有十三年的開始,看不到十三年後孩子們大學畢業。所以那天看一個孩子回來,我們孩子們都很習慣叫老師們,很習慣都叫媽,會很習慣就擁抱,為什麼?因為他覺得這是他們,這孩子自己說的,我從來沒想過,我只覺得我就在做這個,還沒想過。
結果孩子有一天說,「老師,蓮苑是我第二個家。」我心裡想,一個高一的孩子,一個大一的孩子會這樣子告訴我,我說「你說說看,為什麼有家的味道?」他就開始跟我講,「假如我爸媽嫌棄我的時候,我爸媽對我沒信心的時候,蓮苑的老師總是對我充滿信心。當學校老師覺得我成績不理想,是一個屬於該放棄的時候,可回到蓮苑,我竟然是考個十分、二十分,老師都會說不可以垂頭喪氣,你還賺了十分,還賺了二十分,你垂頭喪氣做什麼?只是還沒學會而已,怕什麼?」我們老師們的語言總是正向的。所以性本善,這個本善講的就是一個正善,一個向善,正善的力量。所以如何願意常常給孩子信心,給他希望,給他關懷,給他支持,孩子的靈魂自然而然就會活在一個和善的世界裡面,這樣一個本善就自然而然的湧現,太難嗎?是很難。所以常常要跟聖賢對話,常讀聖賢書,把自己的心思,讓聖賢無怨無悔、純淨純善思想,變成我們的思想,來改造我們自己過去貪瞋痴慢疑五毒。當我們愈改造愈來愈好的時候,自然而然我們的所言所行,自然而然五毒就愈來愈輕、愈來愈淡,自然而然人家跟我們在一起,很像跟一尊菩薩在一起,所以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作聖賢。所以在座各位,我是學生,我今天來跟你們各位報告,只是把我的心思,把我的想法說出來如此而已,我也沒什麼大學問,沒有太難,肯做就好。
我們再看看,我這邊要提的,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關鍵,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學佛之後會有壓力,學聖賢之道會有壓力,可能會覺得說我學聖賢之道,我還做不到,我不敢講,我不敢說,我覺得我沒有資格,這是喪氣話。先看下一這邊,倫理生活一定是彼此支持,再有一個群我的互動裡面,要保持自己個人的一個特色,為什麼?因為世尊到人世間,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尊是什麼?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尊貴的靈魂,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是我們迷惘了,我們蒙蔽了,所以借助佛菩薩法水來洗淨我們蒙蔽的心。當這個蒙蔽的心愈來愈透徹,愈來愈清亮之後我們就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每個人每個人有自己的特色。剛開始我們學習,讀誦、背誦、複講,講到最後之後,你要很勇敢的把這些放下,我就是我。開始我們會學老法師,會學蔡老師,會學李越李老師,都好,剛開始就這麼去學,老老實實的學。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你學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尤其是你一定要願意去藉事鍊心去吃苦,去接受困難的挑戰,到最後慢慢你就會演練出我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我的本性,不違背本性,你就如如實實的演出屬於自己的特色,這個部分自然而然的漢學家就出來了。所以你看孔子是溫良恭儉讓,孟子他有時候是捲起袖子來就這樣,加油,加油,就這樣的特色,不一樣。所以孟子也沒有說,他要完全學孔夫子那一套,不可能,每個人都屬於獨一無二的尊貴的靈魂。所以相對對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都常常覺得鼓勵孩子適性發展,待會我會談一下,看看時間夠不夠。所以現在來講,一定要勤勞,勤儉習勞,這任何學習聖賢之道的人,他不能夠勤儉習勞,這絕對是障道。所以現在來講,誰是奢侈,誰是貪逸的,誰是不敢吃苦的,這個聖賢之道學不入味,絕對要不怕苦、不怕難。
再來講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做家事,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情,這在我們社區學校裡面是有飽滿的設計。再來是與愛,這句話很抱歉,我希望你們真的要放在心上,一定要放在心上,我看到太多人在學習愛的過程中,學得是跌跌撞撞,學到最後是躲起來、縮起來。什麼叫做愛?聖賢之愛,我們一起來念這段話,一起來,請,「不斷學習嘗試,修正自己去愛的方法,改進之中得到愛的真諦」。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弟子規》裡面就常講的,「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這裡面是什麼?當我們學這個愛,像這段話在談一個錯誤的時候,你怎麼辦?我要不斷的原諒自己,給自己去嘗試修正的機會。再來我們對別人也是一樣,我們眾生都有病,我也有病,所以我們在這個惡習之中慢慢的修正,不斷的修正之中得到愛的真諦。所以絕對不要輕易的去苛責任一個犯錯的眾生,也絕對不要這樣的苛責自己。這樣子我們在學習這樣愛,這聖賢之愛才會圓滿,因為它是無怨無悔的愛。所以今天來跟你們談情說愛,談長情、說大愛就是聖賢之愛。
再來看我們蓮苑是一九九八年創辦的,我們在這過程中用哪些工具,請你們看一下。我們重視的是一個品德倫理,我們安親隨喜,課輔隨喜,英文義學。這義學就是跟范仲淹的「義田記」,這個典故出自於那邊。因為那時候英文班是不開的,就是有一天小六有兩位家長來找我,這家長就來拜託我,因為我之前有上過英文。家長就說「陳老師,可以拜託你再開英文班好不好?」我那時候真是忙到不行。我就說「你可不可以送去外面上?」他說「陳老師,我們真的沒有錢,可是孩子已經小六了,他再不學,你看現在很多人都學,我孩子到國中一跟不上的話,他就落了。」我心裡想這該怎麼辦?我一直覺得我的時間真的擠不出來了,我這十三年,這兩年比較好命一點,睡平均睡有七個小時到六個小時,過去都睡四個小時。我說「不行,這都快被送去中國大陸當貓熊。」我想不行,心想怎麼辦?就找一些經濟比較好的家長來,我說「我想跟你們談一談,范仲淹義田記的故事。就大家撥出一塊田,耕了之後就送給這些矜寡孤獨廢疾者,來幫助他們。是不是可以你們照著老師們的鐘點,還有租房子這些費用,行政費用,你們出這工本費,然後再認養孩子,我們不賺錢的,因為我已經沒有這樣的經費。」
這些家長就同意,所以我們就把它叫做義學,我說這個義學,假如有經費就辦,沒有經費就停辦,這是你們辦的不是我辦的。這些家長一直護持到現在,這樣子已經九年了,所以你看我很多點子都是跟聖賢學的。安親也是跟聖賢學的,不計束脩是跟孔子學的,就老老實實就跟古聖先賢學習,也沒什麼特別的方法。但是有一點,這邊還辦親子教育,在台灣叫親子教育,就是父母成長班。我常跟家長們講,為什麼家長們願意來上課?我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就拜託父母,我不要你的錢,你隨喜多少我不在乎。但是我拜託你,你要學習,你不學習,孩子在成長、在進步,你跟不上。到時候你會覺得孩子會輕視你、看輕你,那會覺得我們沒教好。我說拜託,你少賺一點錢,你就當作把他送去補習班的錢,你賺到了,請你來上學,我拜託你。我常常是拜託家長來上學,所以家長就來學習,就像我們義工團的家長,都是我們父母成長班的家長。他上學之後,他才知道怎麼關心孩子、照顧孩子、經營家庭,回歸到一個家庭的倫理,而且把這個家庭倫理的愛,又拓寬去愛一個社區。所以我們這社區一家親,現在就這樣連結成功,是把一個又一個小家庭串連起來,合作起來,共同的互助互愛、互助互諒,創造一個社區的大家庭。在那邊有這麼一點味道了,所以我希望把這味道再擴大一點,希望能擴到馬來西亞來。
再來是什麼?我們會辦體驗學習,什麼叫體驗學習?現在孩子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他白天在學校讀書,就坐在那邊,然後就寫字。晚上到補習班還是讀書寫字,他整個生命的體驗是很淡薄的。你叫他洗個碗不會洗,你叫他拿掃把不會拿,你叫他鞠個躬,我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因為他一直成為消費者。當他一直被照顧、被服務,他是個消費者,一個消費者是什麼?消費者的習慣是什麼?各位可想而知,挑三揀四不滿意就給你退貨。所以現在很多的父母、老師跟孩子的關係,是消費者的關係,嚴不嚴重?嚴重。讓孩子如何成為奉獻者?讓他做家事,讓他去服務人,社區裡面幫忙打掃等等,讓他從一個消費者成為奉獻者。在這奉獻過程中他臂痠了、手累了、流汗了,得到了掌聲,他可以成為什麼?真有意思,今天做這些會被人家讚美,他今天一切的苦都值得了。所以奉獻者為什麼樂意做奉獻者?因為看到了成就大眾。所以我們如何從消費者成為奉獻者?透過體驗學習要行動、行動、行動,去做、去做、去做。所以「但學文,不力行」,會就「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所以整個結構性,是必須要學文跟力行合而為一的。就像一艘船一樣,你叫他只有划,但學文,你就划在原地打轉。你只划,但力行也原地打轉,必須怎麼樣?要雙槳合為一,但學文,但力行,才能夠學會解行並進的做人處世落實之道。這是我們划船要划出一點聖賢之道來。所以這邊我們講整個辦下來,可以看到孩子們,我們蓮苑的孩子們就這樣學習著。
養和,給各位提到的,我想時間也差不多,我想講完最後一個故事,我們就來做暫告一個段落。這邊要跟你介紹的是,這邊每個圖片都有故事,這是我去高關懷班。在台灣高關懷班什麼意思?就是他已經是不去上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上學。可是也還沒到完全不去上學,到學校去打瞌睡就趴在那邊,所以學校找我來照顧這些學生,叫高關懷班。這些學生到我們社區學校來上課,不是在學校上課。在社區學校上課,我們就帶著他做活動,我就發現有個孩子,他上課就打瞌睡,可是到有一次我們就做一個活動,這個活動就是諾亞方舟,當然這很有意思,就是一小塊布當作船,然後大家在那邊同舟共濟的共同生存。我看到他一馬當先的踏進去,就把一個同學扛起來,扛起來之後說:來,我扛著你,然後你抱著我。他就等於做個犧牲者,我看下來之後覺得這個孩子整個靈魂是什麼?他有犧牲奉獻的特色,而開始跟這個孩子密切的相處。了解到他家庭的背景,這孩子他現在也是高二,也是我的乾兒子。所以我覺得說就像撿了一個兒子,因為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就沒在身邊,父親又長年的打零工不在家,就跟著阿公阿媽,心裡面的感情,心裡面沒有一個安定感。所以當我密切跟他相處之後,他很可愛,只要我上課就特別賣面子。所以你們就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時間即是愛,我們願意在時間裡面付出愛,雖然我們不是他的親生父母,我們不是跟他有血緣關係,他感受到我們的愛,他會把心交給我們。所以人性本善就是這樣子,我們真願意付出愛,人家絕對感受的到,這叫磁場相應。
我們再看,我要跟你們介紹另外的故事,就是我有一年帶右邊這個圖案,我帶孩子們去鄉下做體驗活動,去到那邊什麼?去到那邊自己要想辦法煮飯吃,自己要去鄉下市場買菜,自己要想辦法煮菜,去那邊社區做服務,去幫助原住民的阿公阿媽,就是去照顧這些老人家,做這些活動。晚上帶他們去欣賞鄉下美好的星光月影,這他去參觀的時候,結果就走到河邊孩子就說話,「老師,這個河邊好多垃圾,這些人好缺德。」我說「我很高興你這樣認識,表示你很有品德,所以你可以看出人家缺德。既然是這樣子的話,你這麼有品德,你有什麼想法?」孩子就很義氣凜然說,「老師,我們明天來撿垃圾好不好?」他這句話講出來之後,我們會怎麼說?好!我們講好之後,會不會有同學說,有同學就怎麼樣?一群同學一定有人贊成,有人不贊成。好,我們就講,原來第二天的活動是要做團體的遊戲活動,要拿來撿垃圾,我們就開始要幫忙經營經營了。「各位明天願意來撿垃圾的人舉手。」很妙,竟然有三分之二要撿垃圾,三分之一是不撿垃圾的,好,我尊重。「明天要撿垃圾的人,就跟著老師來撿垃圾,三分之一不撿垃圾的人也可以,我們尊重你。但是你要在家裡面煮飯給我們吃,在我們營區煮飯給我們吃。」孩子們說,「老師,我們要來撿。」我說「好,那我們大家來撿,大家再一起回去煮午餐。」大家就好。
結果那天早上我們就在那邊撿,撿了第一天還有一半的還沒撿完,就拿上來,第二天又繼續去撿,第二天我們很辛苦撿上來之後,我就請他們喝一下冰的礦泉水,孩子。喝冰的東西,一定要先放個五分鐘之後再喝,解凍、解寒,一定要放過才喝。在那邊很悠哉悠哉喝的時候,鄉下的一個老者就過來,「你們哪裡來?」我說「我們從台北來。」「台北哪裡?」「三重。」三重在我們台灣,不是個很好的地方,你們知道嗎?那時候三重的名產,就是出那種不乖的人,不是很好的人。他就講「待會你們要離開的時候,記得要把你們的垃圾帶走。」我們孩子就知道他的味道是什麼?他認為那垃圾是我們製造的,我當然要為我的孩子伸張正義。我說「阿公,我跟你說,我們這些孩子是從台北三重來的,我們已經在這個河邊撿了兩天垃圾,你看看那河邊變得乾不乾淨?」我特別帶他去看,他說「真的,原來每次外來的遊客,都把我們這邊漂亮的河流弄得髒兮兮的,真的很乾淨。」我說「這是我們孩子們的傑作,他們撿的。」這個老先生好可愛:這麼乖,給他拍拍手。我們孩子們全部都自己拍拍手。所以孩子們他會感覺,就跟我講「老師,他原來誤會我們了對不對?」我說「對,可是當他知道我們三重的孩子,是這麼有水準的時候,人家給我們拍拍手對不對?」所以說我們帶孩子,知道了他要做,做了要給他肯定,肯定當中有被誤會,我們要為他伸張正義,孩子才覺得,老師你永遠是跟我們站在一起的,跟你在一起有意思。今天的時間,末學就報告到這裡。聽說晚上還要繼續是不是?我們就晚上再下回分解。祝福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