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德-恆順眾生 (共一集) 2006/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017-1676a集) 檔名:29-062-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四段「明無方大用分」。前面我們學習「普賢德」,十願我們學了八願。今天看第九願「恆順眾生」,順是隨順,恆是永恆,永遠隨順眾生。這樁事情看著好像是很容易,實際上真正能做到的,只有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為什麼?沒有見性的人決定不能夠順眾生。為什麼?一定有自己的意思。我要把自己的意思放棄,來隨順眾生,這叫不叫恆順眾生?不叫。普賢菩薩十願的意思你一定要搞清楚,普賢行是大乘裡面登峰造極之行。普賢十願是誰修的?法身菩薩所修的,不修普賢行願就不能成佛。我們這個地方的成佛,不是講究竟圓滿佛,不是說這個。說什麼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人就是佛。正如同中國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諸位要知道,見性成佛的那尊佛,在《華嚴經》裡面是初住菩薩,他真的恆順了,從此之後真的是恆順眾生。為什麼?無明斷了。無明是什麼?無明是起心動念,我們在講席裡頭用這句話講大家好懂,確實起心動念就是無明。起心動念非常微細!
這是法性的性德。這個順字了不起,在中國古代,聖人已經明白這個道理。明白到什麼層次,典籍裡頭沒有說明;它不像佛經,佛經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你看看中國古老講的什麼?孝順。什麼叫孝?能順,這才真正叫孝。這個字非常不容易做!講到孝順,我們一定會想起舜王,大舜。大舜對父母的順,對父母的孝順,是不是普賢行願裡面講的順?不是的。為什麼?因為舜還有分別執著,當然有起心動念。所以舜王講的順,我們可以說是人天乘的恆順;而普賢行願裡面講的順,是法身大士的恆順,理事都不一樣。法身大士的恆順,我們凡夫沒有方法體會到。
可是我們看到日本科學家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今年是十一年了,從實驗當中,我們體會到法身菩薩恆順眾生的一點點訊息。這點訊息非常可貴,沒有這個訊息,我們真的是很難體會到。你看看水是礦物,它不是生物,它是礦物。為什麼科學家不說它是生物?那就是說它沒有起心動念,它沒有執著,它也沒有分別。動物一定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植物要細心觀察,它也有這種現象。礦物這個現象看不到,但是在實驗裡面發現它有感應。實驗當中證明,水它能看,能看文字;能聽,他讓它聽音樂,看它的反應;懂得人的意思,人的善念、不善念,它反應顯示出的圖案不一樣。那麼水對於一切眾生起心動念的反應,是不是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有點像。它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起心動念,確實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能力。
像佛在《華嚴》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就是自性、就是法性,一切眾生是法相。所有一切現相從哪裡來的?宇宙從哪裡來的?時空從哪裡來的?我們講時間、空間,時空裡面所有的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佛說心現識變,這是我們自性所現的,這個境界森羅萬象、千變萬化,這是什麼回事情?是識變。識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外面境界相就千變萬化,剎那不住。我們所感觀、感受的,它就現相,這些現相實在說決定不可能有兩個是同樣的,不可能的。所以古德講,這個現相是相似相續,有相續的這種現象的存在。那個相續實在講是我們的錯覺,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是什麼?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前面相跟後面相不是一個相,但是它相似。所以古德說的這個名詞很有味道,相似相續。我們現在明白了,相似相續是方便說。給你說真的,那就是佛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裡頭相似相續都沒有。
這個現相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確實是萬分之一秒、百萬分之一秒、千萬分之一秒、億萬分之一秒,時間太短了。世尊在《仁王經》上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照這個話來說,一秒鐘彈指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這是我們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秒鐘是二十一萬六千次,這個佛還是方便說;真實說不止,確實是千萬分之一秒、億萬分之一秒。
但是這種現象在最近,近代,前幾年,不太遠的事情,被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說物質是無中生有。無是什麼?法性,有是法相。法相從哪裡生的?法相從法性生的。法相,我們就想,它帶不帶法性的性質?肯定是帶著的。於是我們才明瞭,只要是現相,是個法相,必定有智慧、德相。相不必說了,它既然有相,它一定有德、一定有智。智是什麼?見聞覺知。德是什麼?給諸位說,德就是恆順。不容易體會到!恆順是法性的大德,決定沒有違逆,才叫恆順;有違逆,不順了。我們想想菩薩,不是法身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順,並不完全順,盡量做到順,跟性德貼得很近了。他怎麼能做到?那是學養的功夫,我們今天講學問、修養。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學問深時意氣平」,意氣平才順,意氣不平怎麼會順?你想想看這個味道。
在《無量壽經》經題上,就講得更明顯了,「清淨平等覺」,我們努力朝這個目標去學習。這是講學問、修養達到這樣高的境界,跟性德愈來愈接近。從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凡夫完全相背!起心動念,錯了,性德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性德是什麼?性德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性德。般涅槃是梵語,什麼意思?清淨、寂滅;清淨、寂滅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涅槃境界。你有沒有看到大般涅槃?你有沒有看到?如來究竟果地上的大般涅槃,你沒見到。就在眼前!你在動物上面見不到,植物上面也見不到,礦物上就見到了,所有一切礦物它沒有起心動念,它沒有分別執著。在我們的面前隨便拈一物,這一物它有沒有起心動念?它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它真的恆順眾生,絕對沒有自己的意思,無論是佛、是菩薩、是天人,或者是妖魔鬼怪,它都能隨順,那就叫恆順眾生。所以,我們在一切礦物裡面看到了。
我們每天能不能離開?離不開。我們腳踏的大地是礦物,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是礦物。樹木是植物沒錯,把它砍伐下來做成家具,它還是不是植物?不是的,從植物就變成礦物了。一棵大樹我們把它做成一張桌子、做成一張椅子,植物變成礦物了。礦物一類的東西很多,我們每天吃飯的餐具多半還是陶器、瓷器,它是礦物;也有餐具是金屬,那還是礦物。它有沒有見聞覺知?我們沒有發現,其實有的。為什麼?那是法相。法相跟法性分不開,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什麼時候科學再進步,能用科學的方法把它證明出來,就像水一樣,水現在是被證明有見聞覺知,有色聲香味。很可惜現在的科學還不到家,色聲香味只看到色,聲、香、味還沒有發現。任何礦物、任何自然現象統統有色聲香味,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科學。
佛法裡頭確實有高深的科學在裡面,你仔細的去觀察,它才真正叫恆順。我們是迷失了自性。其實跟諸位說,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礦物也好,是一不是二,平等的。迷了之後,迷了,實在講性德並沒有喪失,只是怎樣?不得其用,就是它正常的作用失去,變成一種變態的作用。它還是起作用,起作用不是正常的作用,這就變成所謂十法界、六道三途,是這麼回事情。真正覺悟的人,徹底覺悟的人,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與十法界裡迷惑顛倒的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是什麼?應就是恆順眾生。什麼人有感?任何人都有感。
以平等心感,平等就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現佛法界;以六波羅蜜感,就現菩薩法界;以十二因緣感,現緣覺法界;以四諦感,就現聲聞法界,那叫恆順!六道裡面,以上品十善、慈悲喜捨感,現天法界;以中品十善、五戒、五常感,現人法界;貪心感,現餓鬼法界;瞋恚感,現地獄法界;愚痴感,現畜生法界,恆順。那我們要問,法性裡頭有沒有這些法界?沒有,自性裡頭沒有。因為它沒有,所以它隨著眾生之感,順應。我們從十法界依正莊嚴裡面體會到性德,能隨一切染淨緣,染緣是六道,淨緣是四聖法界。先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然後才知道怎樣學!你在恆順眾生的時候就不會有什麼障礙。知道什麼?知道恆順是應該的。
在恆順裡面,十願說得好,禮敬,恆順,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讚歎,為了愛護沒有覺悟的眾生,照顧沒有覺悟的眾生,所以順他的善,不順他的惡。眾生行善讚歎,造惡不讚歎,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隱惡揚善。其他的,供養,廣修供養,沒有條件的,染淨都平等。懺悔是屬於自己的,為什麼要懺悔?因為我們自己違背自性,自性沒有起心動念,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自性沒有分別,現在有分別;自性沒有執著,現在有執著。這是什麼?這叫業障。哪個人沒業障?沒有業障的人就沒有十法界。有十法界就有業障,有六道,就有很重的業障,這個要知道、要承認。如果沒有業障,世間人是有這種人,沒有業障的,什麼人?佛菩薩應化再來的。他沒有業障,他是恆順眾生的,沒有一樣不順,就跟普賢十願一樣,乘願再來。有沒有?有!
佛門裡面,居士裡面,高僧大德,有乘願再來的,他們來為我們做種種示現,就像《華嚴經》後面善財五十三參那個樣子。那些善知識,他們是佛菩薩(菩薩是法身菩薩,不是十法界的菩薩)來應化的,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凡夫決定不認識;如果你要認識,你就成了佛菩薩,決定不認識。這些道理,大乘經論裡面佛說得很多,不能不學。為什麼?你要是不學,對這個道理沒搞清楚,疑去不掉,你有懷疑。大乘教裡面說得好,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為什麼?就為一樁事情,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就這麼一樁事情。那是對什麼?所謂根熟的眾生。對我們中下根性,中下根性也有個目的,幫助你斷疑生信。我們現在講的「賢首品」是屬於斷疑生信。這個信心生起來,那真叫無量無邊的功德,從此之後你所走的道叫菩提道。
什麼叫菩提道?回歸自性的大道。佛門裡面所謂回頭是岸,我們現在是走回頭的路,回歸自性。回歸自性一定要迴向眾生,我們要把我們的功德無條件的迴向法界眾生。為什麼?這是回歸自性一條捷徑,決定不能功德獨有。是的,我修行要把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那我要問你,你今天有財富,你的財富能不能跟一切眾生共享?你的智慧、你的能力能不能完全無條件的供養一切眾生?這個難了!那你還是沒有順。我只能把念經的功德、念佛的功德迴向給眾生。所以,你的恆順做了一點點,萬分之一、二,你不是全部無條件的;而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的恆順是全部的。我們能不能在這個地方體會到?
今天這個世間的法律裡面強調的所有權,所有權就不順眾生。甚至你的創作、發明有所謂智慧財產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你要問版權所有,誰所有?我所有。我不存在!《金剛經》裡頭念過,「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誰所有?所以你要曉得,佛法裡頭沒有,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才叫恆順眾生。只要有絲毫佔有的念頭,恆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每天念佛迴向,這個迴向眾生是真的是假的?有口無心,口裡說得到,決定做不到。
這一願的意義深廣無有邊際,這一願你要不學,肯定障礙你的悟門,其他都不必說了,你永遠迷惑,你永遠不會開悟。你學得再多、學得再好,你所得的是什麼?佛法裡面講的世智辯聰。這個東西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正是《壇經》裡面所說的,「此事福不能救」,世智辯聰是福不是慧。這裡面差別在哪裡?真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這是智慧,心不清淨沒有智慧,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知道,自己才能改過,才能懺除業障;如果不知道,我們業障怎麼能除得了?業障除不了,永遠障住,障定、障慧,也障清淨戒律;換句話說,你戒定慧都不能成就,你有業障。我們可以從經典的啟示,可以這樣說法,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你的淨戒圓滿了,清淨戒律圓滿了。再放下對世出世法一切的分別,你禪定圓滿,得無量三昧。如果你再進一步,把妄想、起心動念放下,你智慧圓滿,戒定慧三學。你不放下執著,戒定慧三學沒有分。
我們今天要求同學,要求志同道合的道友們、同學們,一定要自己勉勵自己,把弟子規、十善業、《感應篇》、沙彌律儀真正落實。那是什麼?學佛菩薩外表的樣子。這個樣子要學,學到純熟它就起作用,起什麼作用?學到純熟,你自自然然的執著就淡薄了,愈來愈淡薄。戒定慧三學,不是真的,相似的,你會得到,得到一點相似的,受用就不可思議。我們講什麼?人天乘的佛法,人天乘是相似的佛法。
相似裡面有等級,有幾分相似,人天乘裡面至少有一半相似,百分之五十。執著完全斷掉,那就差不多到百分之九十的相似,百分之百就是真的了,從相似就入真實。天台家講得好,用我們《華嚴》十信菩薩,七信以前六信,從初信到六信,實在講是相似。天台叫什麼?觀行即位。那是什麼?煩惱沒斷是觀行。如果煩惱斷了,初信位已經把八十八品見惑斷掉,小乘證須陀洹果,大乘證初信位的菩薩,相似位。多少相似?百分之十相似;二信,百分之二十相似。到十信,百分之一百相似,他馬上就到初住,就脫離十法界了。換句話說,煩惱沒有斷是觀行位,人天佛法。可是相似位,從初信到六信還是在六道,所以六道裡頭有觀行、有相似,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現在學,非常認真努力的學,學樣子,就是百分之百的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做到,觀行位。怎樣能提升到相似?就是我剛才講的,你這樣修學就會淡化執著,執著淡化就能夠入相似位。這恆順的最初方便,不能不知道。好,現在時間到了,休息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