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八大願  (第三十四集)  2000/4/1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02-034-0084集)  檔名:29-049-0034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三面,第一行,從第四十願看起: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這是「無量色樹願」。這是從前面第三十七願一直到四十三願,都是講西方世界的依報莊嚴。依報就是居住的環境,生活的環境,學習的環境,都是屬於這一類,在中國人習慣常說的風水。我們從這一段願文當中,體會到西方世界風水絕佳,這是十方世界的人都不能夠相比。正是風水家所謂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兩句話用在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名實相副,一絲毫都不誇張。依報莊嚴,實在講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在願文當中,只不過是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來說明,我們一定要能夠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看到這幾個例子,就能想像到西方世界無量無邊無盡的莊嚴。

  這樣的福地,我們想一想,福地要福人居,我們有多大的福報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問題不能疏忽,不能不想到。如果想到了,我們就知道現前念佛很重要,修福不能夠疏忽。雖然蓮池大師說得很好,念佛就是修福。我們今天,現在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不斷,我們算不算修福?就像剛才有一位同修來跟我講,他說他有個朋友修禪定,定功很不錯,可惜脾氣很大。你們想想定功不錯?諸位要曉得,定功起什麼作用?定功的作用,伏貪瞋痴慢。有定功的人,貪瞋痴慢一定不起現行;定功深的人,貪瞋痴慢就斷掉了。

  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常跟我們講四禪八定伏煩惱,煩惱沒有斷,決定不起現行。如果我們稍稍涉獵一些經論,了解三界的業因果報,你就知道,色界天以上的人沒有瞋恚,他真伏住了。到九次第定,貪瞋痴慢完全滅了。九次第定叫滅盡定,滅什麼?滅煩惱。見思煩惱完全斷滅,這是定功。這個定,定裡面就有福報;能伏煩惱,這才算是有福報。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修定的方法,這一點諸位必須要能夠明瞭。佛法的修行,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修的什麼?全是修的禪定。哪個法門都不能離戒定慧,定是修行的樞紐。如果他修學的方法違背戒定慧,這不是佛法,決定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無論哪個法門,決定與戒定慧相應,只是修戒定慧的方法不相同、手段不相同,方向和目標決定是一致的,這是佛法。

  佛法經典稱為「經、律、論」三藏,怎麼可以違背三藏?與這個相應,那是福慧雙修。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心地清淨,貪瞋痴慢不起,這是慧,裡頭有定、有慧,把自己自性裡面的大慈悲心念出來了;如果說得淺一點,將自己心性當中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念出來了,這是福報。初禪天人就已經把慈悲喜捨念出來了,愈往上面去,這四無量心愈是真正的無量,無需要別人勸請,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一不是為利益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修福。我們念佛這個念法,才叫做福慧雙修,才能夠受用西方極樂世界福地。我們自己有福,福地福人居,有福的人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福的人不能往生。想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作法。

  樹木花草,十法界縱然我們居住的國土不同、色身不同、族類不同,但是對於大自然的愛好確實是相同的。人喜歡樹木花草,動物也喜歡,這不分族類。所以彌陀世尊單單舉這個做例子,他作佛的時候,『國中無量色樹』。我們這個地球上,這一些樹木花草,現在有專門研究植物的給它分類,若干種類。西方世界這個星球比我們地球大,大得太多太多了,不可思議,那裡面的品種,可以說集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之大成,應有盡有。我們沒有見過的太多了,沒有聽過的太多了,佛在此地只用一句話「無量色樹」,一句話帶過,我們要曉得它內容的圓滿。

  樹『高或百千由旬』,在此地我們不必去算帳,一由旬是多少高?百由旬是多少高?這樣念書,就念成書呆子了。此地是形容,形容樹木之高。在我們這個世間原始森林裡面,有千年以上的神木,這是大樹。兩、三千年的樹我們也見過,還是生長得非常好,證明那個地方的地風水好,所以樹能夠在那裡生長幾千年,年年還發新枝,還開新花、結新果;土地好,它能夠生存。西方極樂世界的土地那更不必說了,是從法性裡面流出來的,究竟圓滿。植物在那個地方生得好,我們人在那個地方會成佛,為什麼?福地。到那個地方去,不久就圓滿成佛。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世間,古大德要選擇一個處所建個道場,或者是建一個小茅篷,自己在那裡修行,他要找一個好環境,這就是我們講的風水,居住在那個地方身心安穩,不受外界干擾。外面境界就是環境,居住環境祥和的、清淨的、莊嚴的,現在人講美好,它的效果就能幫助你恢復清淨心。這個處所修清淨平等覺很適合,居住在這個地方修道,依報幫助正報,正報又莊嚴依報,相互莊嚴,所以就成為絕佳的風水。祖師大德建道場,諸位要是在中國各個道場去參學,你應當能體會到。世間有一些人說,天下的風水都被佛家佔盡了。有人來問我:是不是你們學佛的人都會看風水?為什麼你們居住的地方都這麼好?這個問題提得不錯,應當提出來的。我告訴他,釋迦牟尼佛教誨我們,不許可看風水。《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佛就說了,看相、算命、占卜、看風水,都是佛所禁止的,出家人絕不看風水。為什麼出家人選擇這個地方會這麼好?剛才講了,修行,修戒定慧三學,正報轉依報,依報增上正報,互相輾轉,所以這個地方就愈來愈好,是這麼個道理。

  世間人要想找一塊好風水地,決定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心不善。是一個很好風水地,他去住個幾年,這個地方風水破壞了。誰破壞了?佛說了,「境隨心轉」,你的心不善把這塊善地破壞,它也不善了。如果你心很善,你居住這個環境非常不好,過幾年之後,這個地方變成非常好。為什麼?你的心善把那個風水轉過來。有沒有這個例子?有,古代的大舜王,他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他在年輕時,他所居住的環境極其惡劣,家裡面父母對他不好,兄弟對他不好,他那個日子難受。他唯一真誠盡孝,幾年之後把一家人感動了,一家和睦,鄰里鄉黨感動,連國王都被他感動,那個時候的國王是堯王。人心感動了,風水也就變了,這不是證明依報隨著正報轉嗎?所以佛教導我們要轉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轉。世間人喜歡看相、算命、看風水,這是被環境所轉。這是凡夫,不是聖人。聖人有能力轉環境,不為環境所轉,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自己真正做得了主。

  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超過一切諸佛剎土,我們相信,我們肯定。為什麼能相信肯定?西方世界沒有惡人,每一個去往生的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好學生,都是依教奉行的學生,這才能往生。如果對於阿彌陀佛的教誨陽奉陰違,這種人決定不能往生,臨命終時佛不會來接引你的,你的起心動念、一切為人,你可以瞞世間人,瞞不了佛菩薩。如果我們心行不善,臨命終時佛怎麼可能來接引?這個事我們要懂,道理要清楚。如果希望這一生當中,真正要想到極樂世界,真的要去,決心要去,我們一定要依教奉行。佛的教誨在哪裡?就在這一部經上。那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我們只依淨土三經,或者是淨土五經就夠了。經典不但要讀誦,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是要深信不疑,是要如教修行,信心必定能夠建立。怎麼知道必定能建立?現前效果就見到了;現前的效果,就是我們的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現前就轉。這是依報隨著正報轉的明顯事實,我們從這個事實裡面建立信心,這哪裡是迷信?

  我們的人事環境確實轉過來了,我看得很明顯。李木源居士第一次請我到居士林來講經,那個時候沒有這一棟大樓,是下面那個大殿,當中供的西方三聖,那個面孔像外國人,以後李木源給我介紹,我知道,王鼎昌居士贈送的,從義大利請回來的,現在供在三樓,當時大殿上是這三尊聖像。我去講演的時候,聽眾是不少,像戲院子一樣,交頭接耳,都在那裡講話,沒有人專心聽,亂哄哄的。我下了台之後,我說:李居士,這個地方不是講經的地方。他記得很清楚,他印象很深刻。你就想想那個時候的風水多麼不好,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不好。

  現在轉過來了。現在居士林上上下下比那個時候人多,多了好幾倍,一團和睦,大家在一塊都笑嘻嘻的,沒有意見,沒有爭論,做事情這麼順利。這不就很明顯嗎?這境界轉過來了。人事環境轉過來了,物質環境也轉過來了,每一個人看到這個道場都歡喜。不像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我進來一看就想走,就馬上想離開。這是證明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能轉過來,就是這些年來每一位同修聽經聽多了,道理漸漸明白了,信心具足,一心弘護正法。弘護的功德,每一位同修是平等,一樣大,沒有哪個功德大、哪個功德小,沒有,平等!一樓廚房做義工,跟李木源居士領導這個道場,我在這裡講經,咱們功德都一樣大,決定沒有差別,清淨平等。此地能轉,當然我們就能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

  再想想世間哪一個地方不能轉?只要真正有人發心去用功修行,就能轉境界。李居士發了大心,這兩年我們聯合新加坡九大宗教,九大宗教變成一家了,非常希有難得。印度教、回教都請我去做過專題講演,我們從六月份,這個講堂要邀請新加坡九大宗教在此地講經,講給我們聽,每一個星期一次,星期天,六月份開始。每一個星期天九大宗教輪流在這裡講經,我們可以聽到許許多多宗教裡面的經典。我們請他來講經,他也會請我們去講經。我昨天回來,同學們告訴我,特麗莎修女已經正式邀請我們,明年,她日期已經定好,到她那裡去講經。一個禮拜一次,好像十個禮拜,一次兩個小時,總共二十個小時,我聽到很歡喜。我還沒有跟她見面,我跟她商量商量講什麼經。我最喜歡到天主教堂裡面去講《玫瑰經》,講他們的經,讓他聽聽我們對於天主的教誨有多少領受,我們可以做個比較比較。我想不必講佛經,講佛經時他們可以來聽,到這兒來聽。我應該去講他們的經典,《玫瑰經》我讀了很多遍,我也非常歡喜。這個是什麼?九個宗教團結起來的時候,這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個正報,這個正報能轉依報。新加坡這個地區社會祥和、國家安定,正報轉依報。這個地方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一定會更美好、更殊勝。

  李木源非常認真努力在爭取「唐城」,我們原本想辦彌陀村,隔壁沒有買成,楊厝港那個地談得是很熱,到最後被日本人買去了。他們有優先權,因為那個土地他們承租三十年,才使用八年,他有優先權,他們買去了。最後我們聽到唐城這個訊息,我們也去看過幾次,那個地方範圍大了,太大了。如果能夠有這麼一個場地,我給李會長說,地方大,大就做大的,我們把九個宗教統統搬進去。因為那個地方是旅遊的一個機構,是屬於新加坡旅遊機構裡面他們所管轄的,我們拿來還要做觀光旅遊。觀光旅遊好,九個宗教在一起活動,這是全世界第一家,特色的,只有新加坡有,其他地方沒有。凡是到新加坡來觀光旅遊,一定要看看這世界的特色,九個宗教變成一家人。以這個來號召觀光客,那個地方旅遊的生意一定會興旺起來。但是唐城只建了一半,後面還有一半的土地空在那個地方,我們把那一半空的地方建彌陀村,前面是九個宗教在一起做嘉年華會,後面是彌陀村,非常之好。我想新加坡旅遊事業聽到也高興,這是一樁好事情,那個風水就轉了。唐城,聽說花了一億一千萬,倒閉了,風水不好當然就倒閉。我們去轉,我們的正報把風水轉過來,轉成將來那個地方賺錢。所以在在處處說明,佛講的這個道理是真實的,依報環境決定是隨著正報轉。人心正,依報自然就正,哪裡用得著去看什麼風水?不必搞這些迷信。

  西方世界依報莊嚴非常明顯,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善根劣的是哪些人?凡聖同居土,「善根劣者」。凡聖同居土要比起方便土、實報莊嚴土,那是劣。同居土裡面也有九品,下三品比上三品、中三品又劣;最劣的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亦能了知』,「能了知」這一句話很重要,了知是什麼?用我們的話來說,享受。你對它不了、不知,你就談不上享受;你對它明瞭、對它知,你就享受到了。這一句話是說明西方世界依報莊嚴,凡是生到那邊的人,縱然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同樣享受,享受那邊的物質環境。

  願文裡面講『道場樹高,四百萬里』,這個道場是彌陀世尊講經說法的場所。極樂世界那麼大,彌陀講經說法的道場,我們哪有機會去參與?像我們現在居住這個小小的地球,這個地球在太空當中跟星球比較,確實是很小的一個小球。佛菩薩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道場,只有附近有緣的人才能夠來參學,距離太遠的地方不方便。古時候尤其困難,玄奘大師從中國到印度,走路要走兩年才走到,你說那多辛苦!哪有那麼方便?現在雖然交通便捷,海外各個地區到此地來參學,也不是很方便。西方極樂世界太大,阿彌陀佛道場究竟在哪裡?我們是不是隨時隨處都能夠參與?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事情。

  我們綜觀群經,知道佛的智慧不可思議,佛的神通不可思議,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些人,他們的智慧、願力、德能也不可思議,又何況願文裡面告訴我們,西方世界這個環境確實特殊,不一樣;為什麼?種種受用,隨心所欲。那我想阿彌陀佛講經道場就在我家行不行?行!如果你這個願望不能達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成佛。西方世界一切精神、物質的受用,隨念而生。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所在之處,他旁邊的依報莊嚴就這麼莊嚴,樹木就高。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道場,不是一個一定的處所,確確實實「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在《楞嚴經》上只看到這兩句話,講的是個原理原則。這兩句話在西方極樂世界落實了,隨心應量,不可思議。這是我們要曉得的,特別為諸位介紹出來。種種莊嚴,諸位可以參考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再看下面一願,第四十一願:

  【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樹現佛剎願」。這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學佛的同修,修學這個法門,跟一般大乘法門不一樣,一般大乘法門一定是情執斷盡。你情執不能斷盡,你不能夠超越六道十法界,不能超越。這個法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情執沒有斷盡,所謂是「帶業往生」,情執沒斷盡。沒有斷盡,何以能往生?我們曉得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真法界,是佛的淨土,凡夫何以能夠住佛淨土?這叫難信之法,這就不可思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雖不需要斷煩惱,但是一定要有能力伏煩惱。伏,對我們來說,我們要真正用一點功,做得到;斷,做不到;因此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太多太多了。伏是煩惱雖有根在,不起作用,不起現行,我把它伏住。用什麼伏住?用念佛的方法伏住。

  念佛的方法也很多,再多,不外乎四大類,這四類就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今天在這四種裡面,採取的是持名念佛。四種念佛法門裡面,持名念佛最容易、最簡單,也最穩當、最可靠。關鍵就在一句「老實念」,能老實念的沒有一個不成就,老實念才能夠伏煩惱,伏煩惱就能得生淨土,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如果念佛煩惱伏不住,這是跟淨土、跟彌陀如來結個法緣,這一生去不了,那要等來生、等後世,什麼時候再遇到這個緣。其實我們每一位同修都是這個樣子,過去生中曾經遇到這個法門,曾經學習這個法門,學習的功夫不到家,煩惱伏不住,所以又搞六道輪迴。這一生又碰上了,過去的善根再接上,接了軌;接了軌,這一生要真幹;如果不真幹,又跟過去生一樣,好!再等待來生來世了。可是要想一想,世間太苦了,還願意再來一次嗎?如果真正知道世間苦,不想再來了,這一生要下定決心,咬緊牙根,好好的忍耐一下,不許煩惱起現行,要忍耐一下。怎麼忍法?外,不受環境誘惑;內,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貪瞋痴慢這是煩惱習氣,這裡頭還有疑、惡見,六個根本煩惱,我們這一句佛號要能壓得住。

  前天我在香港,拜訪永惺法師。我跟他老人家有好幾年沒見面了,每一次到香港都想去看他,抽不出時間來。這一次在香港,陳老居士供養我們在香港居住的一個房子,房子不大,只有一千五百呎,但是距離永惺法師的道場很近,所以這一次我去看他老人家。他也很熱心於佛陀教育,曾經在香港辦過幾次佛學院,沒有辦成功,所以我們談到辦學、培訓班的事情,他說難!過去他有經驗,學生從中國大陸找的,招到這邊來念了兩、三個月書,他就不念了,跑去趕經懺。每天港幣八百塊錢收入,很大的誘惑。一個月至少賺兩萬塊港幣,他在中國大陸到哪裡去賺這麼多錢?被金錢誘惑了。錢多了,多了就去買房子,還有買馬票的,名堂很多,我都說不出來,都是賺錢的,就搞這些去了,道業就拋棄掉了。永惺法師很痛心,真想做,沒有法子做,老師找不到,學生也找不到。我這一次透了一個訊息給他,我說您老人家如果有意思辦,我們那個地方能教學的老師很多,我可以介紹給你。

  現在這個社會誘惑力量太大太大了,你能夠禁得起誘惑嗎?外面不受引誘,裡面不動心,你這個人道業決定成就,我們要取這個。世間太短太短了,賺那幾個錢有什麼用處?你能夠快樂幾天?死了以後墮三途。這些都是事實,一定要看清楚,這事情能幹嗎?佛經裡面常講的比喻,「刀頭舐蜜」。眼前這個利太小太小了,一天八百塊錢算什麼,一天八萬塊錢也不能幹。為什麼?死路!它不是活路。你往前面一看,火坑、地獄!所以一定要認清那是誘惑,太可怕了。八百塊錢心就動,有什麼出息?我說的話不好聽,他們聽到一定罵我,我講實話,我講真話。

  一天八萬塊錢,八十萬也不能動心,知道死路一條。我們今天能不動心,不為它所動,我們走的是活路,前途一片光明。帳,聰明人一定要會算,古人說得好,「百年三萬六千日」,一百年才三萬六千日,太短了。我們的生命幾乎過了一大半,年輕人也過了一半,所以你想想看,你還有多少天的快樂?縱然給你盡形壽,給你一百年快樂,也不過三萬六千天,往後無量劫惡道痛苦,你願意幹嗎?你能從這個地方覺悟,從這裡回頭,你就得救了。為什麼不把這個好時光去認真念佛,落實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跟諸佛菩薩做朋友,我們參與諸佛菩薩的俱樂部,這多好,這個多有意義!就在這一念覺迷;一念覺醒,回頭是岸。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福德果報一切受用,即使諸佛如來異口同音給我們宣說,說不盡,說不盡的福報。我們在短短時日裡頭可以爭取到,但是必須把世間名聞利養放下,你才能爭取到;你要放不下,那這個你看看,實在看看,你也未必能相信。縱然相信的時候,「這不是現實」,你要講現實,講現實真正是忽略了現實。

  現在這個社會,真正修行人,修行功夫得力的不是沒有,還是有;雖然不多,我們都能見到。新加坡的許哲居士你們大家見過,在這個台上表演過,一百零一歲。李木源居士你們天天看到,他是另外一個方式修行,他也修得很成功、修得很好,全心全力護持正法,他明天回來。現在在中國東北有一位常慧法師,上一次他們那一邊有一個明續法師到此地來,給大家曾經做過簡單介紹。我要邀請她到此地來,表演給你們看看,請她到念佛堂來念佛。她念佛的方法,完全是學《華嚴經》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念佛的方法是繞佛,沒有坐下來,沒有躺下來。那一邊的同修告訴我,她已經有四百多天沒有睡覺。她給我打電話,音聲精神飽滿,聽起來就像二、三十歲人的聲音,她今年六十五歲。崔居士告訴我,說她走路、拜佛輕飄飄的,確確實實讓人感覺到仙風道骨。她念佛是「佛立三昧」,也叫「般舟三昧」,不睡覺,不休息,絕不坐下來,這就是以繞佛為主,經行,她用的是這個方法。

  她到這邊來,我們給她申請,看看能夠住一個月還是兩個月;當然最好能夠在這邊住三個月,九十天。她在這裡念九十天日夜不間斷,你們每一個人去監視;當然你們沒有這個功夫,輪流監視,看她睡不睡覺?看她是真的、是假的?表演給你們大家看看,激發我們的道心。我們看了之後,她能做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我們請她上台來講講開示。我聽別人講,她沒有念過書,她不認識字,她跟大家講開示,她說跟我講經講的一樣,這很奇怪,讓她來講講看。她是邀我到長春去一趟,我說我最近沒有時間,我邀她來;她同意,她答應來。讓她組一個小團,到這邊來念佛。

  這是修行功夫得力了,什麼叫功夫得力?這一句佛號能伏煩惱。我們今天用功怎麼樣?不得力。什麼不得力?伏不住煩惱,一天到晚還是打妄想,所以身體很重,兩個人抬都抬不動;功夫得力的人,身體輕。讓這一些真正修行人表演給我們看看,給我們做個證明,一般宗教裡面講見證。實在講,像她這樣功夫的人多,不是沒有,在中國許多道場都有。從前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台灣佛教很盛」,他老人家的話,「台灣一個真正修行人都沒有,真正修行人在中國大陸」,他的話講真的,一點都不假。哪個地方有真正修行人,那個地方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真正修行人所住的地方,就是《華嚴經》上講的「福城」,這個地方的人有福。居士林這個道場不錯,一般外面人來參觀訪問的時候,看到都讚歎。我們自己清楚,我們做得不夠,差得很遠,要不斷向上提升。我們要認真努力,念佛堂要提升,講堂要提升,我們這個多元文化要提升;宗教教育,我們希求九大宗教都出來講經說法,宗教教育要提升;新加坡就是福地,新加坡就是福城。我們居住在這個地方有責任、有義務,要認真努力來修學。

  四十一願願文裡面說:『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這是我剛才講,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凡聖同居土的菩薩是伏煩惱去往生的,情執沒斷。沒斷怎麼樣?就會想家。到極樂世界有的時候會想起來,我們從娑婆世界來,娑婆世界那裡還有一些父母兄弟姊妹、還有一些親戚朋友,有時候會想起來,看看他們現在怎樣了?你只念頭一動,這個境界就現前。在哪裡現?「寶樹間見」。就如同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我們現在看電視手還要去撥頻道,那裡不要,念頭一動,頻道就現前,你看到娑婆世界的狀況。所以我們今天狀況,西方極樂世界人看得很清楚,如對目前。我們今天看電視,畫面是平面的,人家是立體的,確確實實就跟在面前一樣,這是事事無礙的法界。到這個時候才真正明瞭,十方諸佛剎土無量無邊,每一個剎土、每一個世界,你想看全都能看見,你想學全都能學到。諸佛剎土裡面,有淨土、有穢土、有淨穢雜居土,形形色色,你全都能夠見到。

  這一願跟《觀經》十六觀全都能相應。《觀經》裡面「寶樹觀」,也說到這個境界,它說得更詳細。它說到寶樹,樹開花,有妙花,花會結果,花、果都有光明,從光明當中顯現出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所以說得比這個地方詳細,我們可以合起來看,能夠看到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佛法的修學,這個方式才能成就後得智,無所不知。這些境界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具不具備誘惑性?如果西方世界菩薩看到十方剎土還會被誘惑,他就不能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讀了這個經文,就應當要知道,不要說是今天人間這一點五欲六塵我們要放下,完全不予理會,天上的妙樂也不能動我們的心,這才行。到極樂世界,看到諸佛剎土裡面的妙樂,超過我們娑婆世界又不曉得多少倍了。如果這個境界現前,心一動,就完了。

  在西方世界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實在講,這裡面最重要的,還是天天在上課,天天在聽經,天天在學習,才能伏得住煩惱。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在現前這個世界,在這個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在講席當中常講,這些科技發明,這個都是魔,都是在誘惑。日新月異的東西在你面前轉來轉去,勾引著你的心,你的心就被它牽著跑,辛辛苦苦賺的錢都供養它了。活著為什麼?為它們活著的,哪裡是為自己。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夠做到不動心,我們的功夫才會得力。我們今天功夫何以不得力?要多想一想。

  許哲居士功夫得力了,憑什麼?憑不受誘惑。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擺在她面前,她理都不理會,心裡頭完全沒有,所以人家功夫得力。常慧法師功夫何以得力?亦復如是。明續法師給我們講了一樁故事,那是去年的。她在關房裡面,有一個人拿錢來供養她,她不理會。拿了一張五塊錢的人民幣,她沒有理;然後又送一張十塊,她又不理;再送一張一百塊,她還是不理;結果把一百塊鈔票到處灑,就在她身邊到處灑,她還是不理。然後那個人走了,說:常慧法師沒有辦法,誘惑不動。以後有人進她這個關房,看到滿地鈔票,把它撿起來數一數,六千多塊錢,是真的不是假的。常住收去了,沒有動心。財色名食睡樣樣都不動心,你的功夫才能得力。我們很想功夫成片,很想功夫得力,這個障礙去不掉,怎麼能成就?

  我早年學佛,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當你所求而得不到感應的時候,這裡頭有障礙,你必須把障礙找出來,把障礙消除,感應就現前,就是這麼個道理。我們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不肯找出不得力的因素在哪裡,不肯把這個因素消除,所以幹一輩子功夫都不得力,修學過程當中得不到法喜。所以諸位修行,你到底得不得力,你能夠多少,我都清楚。我看看你的面貌,看看你走路的行動,我就知道,還用得著問你嗎?功夫得力的人,那個現相不一樣。

  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如何把境界轉過來。無論什麼樣的境界現前,境界不外乎四種,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不外乎這四種。順境裡面、善緣裡面,決定不起貪心,決定沒有貪念,這個非常重要;逆境、惡緣,決定沒有瞋恚心,不起瞋恚念,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真實功夫,我們將佛陀的教誨落實,最重要的就落實在此處。一切境緣當中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就相應了,清淨心、平等心跟性德相應。宗門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現在見不了性,但是與心性靠近,常常靠近,就有豁然開悟見性的那一天。諸位要曉得,見性是念佛「理一心不亂」。我們能夠在順逆境緣當中修清淨平等心,這就貼近功夫成片,你的修學才真正得力,真有受用。到你得力有受用的時候,佛法當中常講「法喜充滿」,那個喜悅是從內心裡面流出來的,不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刺激。人得五欲六塵那一種快樂是什麼?是吸毒、打嗎啡,是那一種快樂,後患無窮。真正修行人,他那個快樂與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毫無關係,法喜充滿。那是真樂,前途一片光明。

  我們讀這一句願文,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事情,但是我們也可以能夠回過頭來看我們現前的環境,在現前環境裡面,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學習,將來到西方世界是現成的,一絲毫都不陌生。雖然我們在念佛堂,念佛堂裡面沒有電視,也沒有傳真,念到自己身心清淨的時候,也有許多不思議的境界現前,你能夠見到一般人見不到的境界。這個事情有,肯定有,每一個人都會有。遇到這個境界,不要生歡喜,也不要恐懼。這個境界現前,心裡面就想到佛給我們的教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好境界。《楞嚴經》上佛常說,只要不理會它,就都是好境界。如果一理會,就著了魔境。所以外境,給諸位講,無佛亦無魔,佛跟魔就是心裡頭的轉變。一念覺,是佛、是佛境界;一念迷,是魔境界;覺、迷之間。外境確實是無佛亦無魔,我們在這個地方鍊自己。

  到更深的理論,那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但是這些理論在大乘經裡面,我們也可以學習,不是不能學習。如來果地上真實的境界,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不是專一,是任一;任何一法都圓融含攝一切法。佛在經上常講毛孔、毛端,毛孔、毛端是一法,盡虛空、遍法界都含攝在其中。所以佛在經上說,「一毛端裡轉大法輪」,這一毛端沒有放大,諸佛講經說法的大會沒有縮小,這是不思議境界,這是真實的境界,這是事實真相。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見到,我們才能透徹理解?大經上常講,八地菩薩。憑我們個人的能力修學,從現在要修到第八地,那真的是太難太難了,所謂是無量劫。可是我們今天遇到淨土法門,我們在一生當中求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雖然還是個凡聖同居土,可是得彌陀本願加持,在七寶行樹之間,就能夠見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寶樹空間沒有放大,十方剎土沒有縮小,這種境界居然在眼前,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到西方世界成就,實實在在講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難事。這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一個明白人,一個聰明人,焉能不去?哪有這種道理!決定嚮往西方淨土。我們再看底下這一願: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在大段裡面,四十八願大段裡面是第十「香光普攝」。這裡面有兩願,四十二跟四十三,這是介紹阿彌陀佛自己居住的環境。『廣博嚴淨』,「廣博」是廣大無邊,「嚴淨」是莊嚴清淨,我們從這兩句就能體會到居住環境的美好。『光瑩如鏡』,「光」是光明,「瑩」是照的意思,乾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有許多從外地來的同修,到新加坡來看看,都非常讚歎新加坡這個城市。茗山法師在我面前就講過好幾次,新加坡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淨土。這個城市乾淨,人民守法,環境不僅僅是莊嚴,真的是一塵不染,許多人讚歎。西方世界的環境,諸佛如來讚歎。我們這個世間,這個地方雖然是環境很好,但是「光瑩如鏡」還做不到。

  它起的作用,『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換句話說,前面講是行樹當中去見,見十方諸佛剎土,那是情執,我們想到哪裡會見到哪裡。在這個世界裡面,我們要想到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狀況都能見到,生生世世的父母,生生世世的朋友,也都能見到。才真正明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這是從豎的說;無邊無際,是從橫的說;是一體,一個法身,經上常常讚歎的「清淨法身」。這個時候真正徹底覺悟了,原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自性裡面圓滿的般若智慧透露出來了,無所不知;自性的德能顯示出來了,無所不能。自性本具的慈悲自然流露,真實、無私、清淨、無染的愛護一切,大慈大悲,性德圓滿透露。這是入這個境界,你要不契入這個境界,性德如何圓滿現前?

  『眾生睹者』。「眾生」,是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有一些功夫到家了,哪些人?實報莊嚴土往生的。這是功夫到家,見到了。同居土、方便土,無明沒破,但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也跟這些大菩薩一樣的見到了。西方世界之可貴,西方世界之值得諸佛如來讚歎,不是實報莊嚴土,是凡聖同居土,這是一切諸佛剎土的凡聖土不能比。我們現在居住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實報莊嚴土簡直沒有差別,所以諸佛讚歎。在這個地方我們也許會產生疑問,佛佛道同,一切諸佛智慧、神通、道力都相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把現在這個凡聖同居土,變成像極樂世界一樣?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會提出這個問題來。這問題要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也會答覆你:阿彌陀佛的凡聖同居土跟諸佛剎土不一樣,裡頭有個重要的因素,凡聖同居土裡面的眾生聽話,跟阿彌陀佛合作,所以凡聖同居土不亞於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也可以說:你們跟我不合作,那有什麼法子?你們要是肯跟我合作,肯聽話,我們這個淨土也能轉變跟極樂世界一樣。佛講的不錯,我同意;為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西方國土是依報,正報是什麼?正報是人心。

  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念佛去的,都是伏煩惱去的。念佛功夫得力,伏住煩惱去的。那釋迦牟尼佛問問我們,我們的凡聖同居土,你們是念什麼來的?你們不是念佛來往生的,過去生中念五戒十善來往生的,因地不同,果報就不一樣。不是釋迦牟尼佛做不到,釋迦牟尼佛確實能做到;我們今天想一想,細心想一想,不學佛的人當然跟釋迦牟尼佛完全不合作,心行都跟佛的教誨相違背;我們再看看我們是三寶弟子,甚至於出了家,都受了三壇大戒,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合作不合作?佛在經上給我們的教誨,我們做到多少?所以這個答案就出來了,什麼原因?不合作。

  於是在現前社會對我們最重要的一部經典,當然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果然生起嚮往之心,這就是發菩提心。老實念佛,這就能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個正因、正行,古人講正行,這個「行」是動詞。可是有正行還要有助行,正助雙修,我們才有把握。今天念佛堂老實念,正行有,助行沒有,所以把握還不夠。助行是什麼?助行是修善,斷惡修善,這是助行。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得很多、介紹得很好,那個地方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問問我們善不善?念佛是念得很好,阿彌陀佛沒有問題了,這一關打通了,可是我們不善,那一邊的大眾都是善人,這一關不容易打通。阿彌陀佛也不能循情,「這個念佛念得不錯,我接引他來」,來了什麼?跟大眾天天吵架,跟大眾不合,那這怎麼行?由此可知,修善就很重要。修善的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我們將「淨業三福」頭一條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要曉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三句落實就在十善。只要你修十善業,前面這三句你就做到;你不能認真修十善業,前面三句是空話,縱然有心有願,沒有落實;修十善才落實。

  這十善怎麼個修法?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講得好,他說菩薩有一個方法,這一個方法能斷一切惡道苦。這個方法妙,能斷一切惡道苦,什麼方法?佛說,教我們要「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常念是心善,思惟是念頭善,觀察是行善、行為善,心善、念善、行善。下面一句話很重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整個開示這是一個重點,我們今天不能成就就是:好,我心裡也善,思惟也善,行也善,裡面總夾雜著不善,這個麻煩就大了。所以我們的善功不純,不能算個善人。你的善功要純,你才是個善人,決定不容許不善夾雜在其中。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看善的,不要看不善的,只看別人善,只看一切善事。善的,我們好好學習;不善的,決定不要記在心裡頭,決定不要去理會。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口上,當然更不放在身上,這就叫不許可一毫一分的不善夾雜在其中。心裡頭不可以夾雜,口不可以夾雜,身不可以夾雜,佛這麼教我們。然後你就能夠親近諸佛如來及諸聖眾,這一句話就是說,你就能參與諸佛如來的俱樂部,常常跟他們在一起玩了。諸佛如來的俱樂部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就可以有資格參加。所以諸位才知道十善是多麼重要,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是講凡聖同居土,五戒十善一定清淨,古德常常勸導我們持戒念佛,就是這個意思。

  這經文裡面講,眾生不僅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是見到了,親眼看到了;他方世界眾生沒有看到,聽到了。佛在這裡講這些話我們聽到了,看到生希有心,聽到也生希有心。我們不僅生希有心,還要生嚮往之心,要發大心,決定在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決定有信心得生淨土。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