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住地惑 (第一集) 2009/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17-2028集) 檔名:29-153-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長者的《合論》。
我們接著看論文,從「法界無性,無生為一生」這裡看起。法界是指現象,物質的現象、精神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沒有邊際的,無處不在,無所不在,不但時間跟空間亦在法界之中,法界還超越了時空。怎麼說無性?賢首大師在《還源觀》裡面,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顯一體」,那就是性,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就是自性,這就是法界性。法界是從這個性生出來的,顯一體之後「起二用」,二用,法界就現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佛法裡面講依報跟正報就現前。怎麼說無性?在這個地方,我們學佛的同學必須要有這個認知,一切諸佛如來為我們說法,說的是什麼?就是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就是他說法的真正用意。我們六道凡夫有分別、有執著,我們執著有,佛就說空,說空的意思在哪裡?是把那個執著有打掉。好,我們不執著有,聽說佛說空,我們又執著空,那怎麼辦?佛就又說有,說有是把空的執著打掉。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傳法,祕訣是三十六對,對是什麼?對立,無非是破對立而已。他真的把一切諸佛如來講經說法的祕訣,他把它揭穿。佛有沒有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你要什麼都不執著,佛就什麼都沒得說。你執著有他有說,他說空;你執著空,他說有;你執著亦空亦有,他說非空非有;你執著非空非有,他說亦空亦有。你要是分別執著都放下,宗門那句話叫「口掛牆壁」,好像牆壁上釘個釘子,口就掛在牆壁上,沒得說了。佛說法的妙,妙在此地。所以我們一定要理解這個道理,然後經裡面的意思我們就能看懂。
你說法界無性,無性,法界怎麼生的?法界就是起二用。如果真的無性,法界從哪來?他說法界無性,性相都是假的。只有言說,沒有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是有,說不出來,不但說不出來,也不能思惟,不能去想,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乖是違背。不能起心動念,不能言說,妙法就在現前,事實真相就在現前。是什麼樣子?你想想,我們現在不起心、不動念,一句話說不出來,你看到這個社會的現象、宇宙的現象,那叫諸法實相。實相裡面有清淨、有污染、有善、有惡、有真、有假,林林總總,總不出法界相。這些現象怎麼生的?《還源觀》上講得清楚,「出生無盡」,沒有邊際,無有盡頭,隨著一切眾生心念它就起變化。念不是真的,剎那生滅,所現的相也是剎那生滅。實相是什麼?實相是性相俱不可得。性是六根緣不到的,眼看不見、耳聽不見,六根連意根都緣不到,就是想也想不出,緣不到,但是六根六塵都是從它那個地方出現的,它是體,能生、能現、能變。六根六塵是影子,影子離不開本體,影子跟體肯定有密切關係。譬如我們一個人,人身站在太陽底下,你去看有影子,那個影子就是法相,這個身體就好比法性,性相永遠離不開。比喻實在講只能比喻個彷彿,沒有辦法比喻得恰好,恰好比不上的。我們這個人身、影子雖然分不開,到底還是不一樣,好像是兩樁事。可是在事實真相裡面,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不可得,因為性不是相,所以不可得;相也不可得,為什麼?相雖然有,剎那生滅,它生滅時間太短。短到什麼程度?短到你前五根沒法子接觸到它,連意根都沒辦法,捉捕不到,它太快。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相分,是自性相分的相續相,我們把相續相誤會以為是真的。所以佛是以種種善巧方便讓我們覺悟,覺悟到相是假的。性雖然是有,它不是個實體,所以性用空來形容它。《般若心經》上大家常常念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個色是法相,空是法性,經上用四句把它們的關係說清楚。
此地說「法界無性」,我們要懂得佛菩薩說法的意思,你不能執著,不能執著它有個性,也不能執著它無性。它起二用,「無生為一生」,這起二用,這個話說得好,一生,一生是什麼?一生是無生,妙在此地。我們想想彌勒菩薩跟我們講的話,起心動念生了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是隨著念頭生、隨著念頭滅。我們凡夫起的念頭粗,太粗!真叫粗心大意。佛問彌勒:凡夫這一念,這一念裡頭有多少個細念?彌勒菩薩「舉手彈指」,一彈指,這一彈指是什麼?一彈指是表凡夫的一念,一彈指,這一彈指裡多少細念?「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個單位,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的三百二十兆分之一,這是一個細念。一個細念什麼?就是一個現象的出生,這個念滅了,念滅了相就滅了。正好像我們在電影放映機裡面所看到的,電影放映機鏡頭一打開,這一格,底片上一格投影到銀幕上,這個現相,但是鏡頭立刻就關上,關上它的相就沒有了。再打開是第二格,第二格現相投影在銀幕上,銀幕上前面第一格沒有了,現在看到第二。鏡頭再一關第二格沒有了,第三格接上去。
放映機的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格,就是一秒鐘它的鏡頭開關二十四次,這二十四張的幻燈片張張不一樣,這跟我們講事實真相。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的影像,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的速度。我們細心去看,也許有人能夠感覺到,這個銀幕上總是動的,它是不穩,總是動的,能夠看出這個現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的三百二十兆分之一,這個速度你就看不到像電視上螢幕裡動的相,你看不到。我們彈指彈得快,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上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秒鐘。一秒鐘我們起心動念多少次?是一千二百八十兆這麼多次。所以我們看感官的世界裡面好像是真的,好像它真有,其實它像電影一樣是生滅法,不可得,假的不是真的。無生為一生,法界虛空界的真相是這樣的。「非延促生故」,延促就是慢慢的,從小到大慢慢生長。這是我們凡夫誤會,以為宇宙是慢慢從進化而來的,現在不是講進化論嗎?延促生就是從進化而來的。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這個世界是從進化來的,都從這上面去思惟,都執著這個才是事實真相。殊不知這搞錯了,全錯了,所以佛在此地把它否定。
「為法界體,無情量」,這是講法界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情量是什麼?是思念,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念頭,「延促長短」,延是延長,促是縮短,這是說空間,「去來今」,去來今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句話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空間跟時間,沒有!我們自性清淨心裡沒有念頭,情量是念頭,也就是沒有起心動念,空間跟時間都不存在,沒有長短、沒有大小,所有一切對立的、相對的都不存在。宇宙是一體,是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現象再多還是一體。這一體裡面顯示的有許許多多不思議的現象,這一體裡面沒有大小,所以佛在經上常講「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像芝麻差不多,跟芝麻粒差不多。須彌山很大,須彌山可以裝在芥菜子裡頭,可能嗎?我們認為不可能。真的可能,為什麼?須彌山體是法性,芥菜子體也是法性,性跟性是融通的,性與性是一個性,沒有大小,它怎麼不能裝!這個道理我們沒有法子想像。沒想到現在科學家發現全息信息這個說法,它大小是一不是二。科學家給我們舉個例子,像照片用全息來拍攝,它是用兩組激光拍攝的照片。這張照片裡面是人像,或者是山河大地的相,你看得很清楚,你把這個照片剪成碎片,每張碎片裡面它顯出來的還是完整的相,並沒有缺少一點點,張張都是。這個可以解釋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本來在芥子裡頭,不是現在把須彌山裝進去,它那裡頭本來有,而且沒有兩樣。
所以佛在這個經裡多次告訴我們,微塵裡頭有宇宙,每粒微塵裡頭都有圓滿的宇宙資訊、信息。正報最小的是毛端,汗毛端,依報最小的是微塵,毛端也好,微塵也好,裡面都有大千世界,都有華藏世界,都有我們常常講的遍法界虛空界,全在裡頭,而且是重重無盡,真不可思議!怎麼叫重重無盡?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頭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我們這樣才體會到,《還源觀》上講的三遍,「出生無盡」,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本能,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事實真相誰能相信?比念佛往生淨土可難信多了,誰能相信?下面文裡面給我們說,「諸有信者,應如是知」。諸有信者,是誰?法身菩薩,也就是說斷了無明、證了法身的菩薩,他們相信。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他們完全可以證實,如是知!我們算是很僥倖,我們沒入這個境界,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我們有緣看到《華嚴經》、聽到《華嚴經》,在《華嚴經》裡面得到這個信息。我們對諸佛菩薩不懷疑,諸佛菩薩確實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妄語。《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真就不是假的;「如語者」,如語者就是他所說的是事實真相,與事實真相沒有絲毫違背,叫如語。「不異語,不誑語」,我們應該要相信,不應該懷疑。
「如今成佛」,這是說十住菩薩,他們現在成佛了。與過去、未來一切諸佛,一時成佛。以法界智體,無別時故」。沒有先佛跟後佛,你永遠記住前面講的無生為一生,法性如是,法相亦如是。法性裡面沒有延促長短,沒有過去、未來、現在,沒有,沒有時空,所以明心見性那個時候你才真正看到一時。你看佛經,你展開佛經,每部經開頭「如是我聞,一時」,它沒有記載年月日。為什麼?年月日是假的,那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生的;一時是真的。只有一時,念念是一時,天天是今天。迷是一時迷的,悟是一時悟的,一切眾生在迷也是一時成迷,這給你講真話。所以我們修行,哪天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想到《華嚴經》上所說的,證明了。曉得法界智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智就是明,圓滿光明,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淨土,這是體,這是法界體。這個體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以稱一時。
大師怕我們很難體會,舉了個比喻,比喻舉得好,「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便同大海,無新舊水故」。好像一滴水,這滴水如果從它源頭上來看,它可能最初是從小溪流出來的,那叫溪水;溪水流到河裡,我們叫河水;河水流到江裡面,我們稱江水;江水再流到海裡面,就叫海水,叫大海水。入了海叫大海水,大海裡哪個是新的水、哪個是舊的水,沒有了。把大海比喻作自性,明心見性這是性海,你這一滴水就入大海了,以前那些江、河、溪的名字全部都失掉,都沒有了。那些江、河、溪就是我們講的十法界,譬如十法界、六道、三途,講這些,到入大海明心見性,這一切都沒有了。下面說,這兩句話重要,「故去情方見,非識心知」,這兩句話重要,要把情捨去你才能見性。情是什麼?情是妄想分別執著,你把這個東西去掉,你就能見到性海,你就能見到事實真相。所以這個不是識心能夠知道的,識心就是情見。去情見的人是誰?初住以上的菩薩。用識心,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還是用識心,十法界裡面有四聖六凡,四聖雖然用的識心他用得正;換句話說,他沒有太大的副作用。六道凡夫他用得邪,不正。為什麼四聖能用得正?四聖全是如來的好學生,跟著佛學,確確實實的依教奉行。像佛在經裡面,佛一部經講圓滿最後一句話,勸大家「信受奉行」,所以四聖法界的人對於佛菩薩的教誨能信、能接受、能依教奉行。所以他們雖然還是用的識心,這識心用得很正,我們稱它為正知正見。
比起我們六道,我們稱它為淨土,六道裡頭是染污,這是染淨,他們是淨土,六道是迷邪染,所以六道裡面就有善惡。諸位要知道,四聖法界裡頭沒有善惡,善惡都是染,所謂善,在六道裡頭有三善道,惡則有三惡道。三善道裡面人道算是善道,可是現在我們這個人道也被污染,嚴重污染,不善了,連山河大地也不善,連自然生態也不善。這什麼道理?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境隨心轉」,我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人心不善,感得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不善。科學家提出拯救地球的期限只剩下七年(這些科學家是不是佛菩薩在那裡示現的,我們不敢說,但是在理上講有可能,在事上沒有證據),大聲疾呼!如果我們真正有這種警覺心,聽到這個話趕緊回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這裡回頭就行,這個地球就有救。科學家沒法子救,必須要居住在地球上這些有情眾生,為什麼?這個境界是他們心現識變的。四聖法界裡面的眾生心清淨,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分別,所以他們居住的是淨土。我們今天有分別、有執著,分別執著裡頭有善、不善,這個不善太可怕,會讓這個地球毀滅,這是我們應當要警覺的。
「非識心知」裡面還有一層意思,法界智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是識心緣不到的,阿賴耶、末那、第六意識都達不到。我們在法相經典裡面讀到,分別的功能最利的、最大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向內能緣到阿賴耶,向外能緣到虛空法界,就是沒有辦法緣自性。所以一定是要轉識為智,就緣到了。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不執著,心就平等,自性裡面的清淨平等現前。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識成智。所以李長者此地才講「法界智體」,就是四智之體,轉識成智他就知道。這個地方講的有一句,「以根本無明住地煩惱,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一切眾生,皆自有之,只為智體無性無依,不能自了,會緣方了」。這裡頭我們讀到一個專有名詞,「住地煩惱」,經教裡面給我們說出「五住地惑」,惑就是煩惱,惑是迷惑,惑是無明。根本無明,什麼叫根本無明?什麼叫住地煩惱?迷的時候的現象。
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五住地惑,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住也」。我們有這個參考資料,這叫做五住地惑,「由此五惑」,五大類的迷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這個五住地就是六道輪迴。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叫三界,三界裡面的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見思煩惱裡頭分為兩大類,一個是錯誤的見解,一個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如果我們把它斷掉就證須陀洹果,要是學《華嚴經》,那就入初信位的菩薩,這就被稱為小聖。雖然你還沒有脫離六道輪迴,小聖也很了不起,小聖怎麼樣?他證得位不退,他絕對不會退轉到凡夫,他一直往上升級,往上提升。斷煩惱的等級,初信跟小乘初果是相同,都是破見惑,但是大乘的智慧就不是小乘能夠相比的,大乘智慧高,心量也大。我們中國古人常說的「量大福大」,這很有道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破這五種見惑,至少我們要學著把心量拓開,我們才得一點受用;心量要是不拓開,沒有法子,得不到受用。心量拓開,人在這一生當中會得到幸福美滿,心量小的人一生一定生活得很可憐。所以幸福不是從外頭來的,還是從覺悟當中得來的!底下有個小註,講「根本無明者,能生見思二惑,故名根本」。見惑、思惑從哪來的?從根本無明來的。
我們現在先看看這五住地惑,「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者,即三界分別見惑也,謂諸眾生,由意根對法塵分別,起諸邪見,住著三界,故名一切見住地惑」。這要略微解釋一下,這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錯誤的見解。這個見惑,錯誤見解從哪裡來的?這是一切六道裡面的眾生,由意根,這不是意識,意根是什麼?意根就是末那,第七識叫意根,第六識叫意識,第七識叫意根,意根對法塵的分別。意根,再說得明白一點,諸位更清楚一點,意根就是我執,執著有個我。我從哪裡來的?我從分別、從執著來的。你看先從分別,從分別就起了邪見就是錯誤的見解,執著有這個身體,執著身是我;沒有這個身體,執著靈是我,中國人講靈魂。其實它不靈,它要靈就好了,它不靈,靈,它就不會到不好的環境去投胎,它來投胎根本就沒有選擇,那就不靈,要靈它就會選擇,所以它不靈。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說得好,他不說靈魂,他叫遊魂,這個名詞安得很恰當。因為這個靈離開身體之後,脫離身體之後,它的速度很大,流動性很大,所以稱遊魂很有道理。不但在這個地球上,它想到哪裡就到哪裡,它的家親眷屬遠在外國、遠在重洋,它能託夢給他,你就知道它的速度多大。它能到外太空,它能到其他星球,所以稱遊魂有道理。
所以夫子也很了不起,他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雖然沒講六道輪迴,好像透了信息給我們,這個宇宙間天地萬物從哪來的?他說精氣變成的,精氣為物,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遊魂為變,這兩句說得很好。產生錯誤的見解當然很多,佛教菩薩,也就是教弟子們,他很善於用歸納法,把許多複雜的、不同的把它歸納,歸納成五大類,這就是見惑,見惑就五種。五種第一個是身見,執著我,執著我是靈,執著我身是我。靈在這個身上,附在這個身上,則以為身是我,凡夫這個執著非常嚴重,所以他自自然然就生自私自利。佛法裡面講的我見,我見就是執著有我;我愛,我愛是貪;我慢,我慢是瞋恚,這都是煩惱;我痴,這叫四大煩惱常相隨。所以末那有四個特性,就是四大煩惱,與生俱來的。佛給我們說,佛常講的三重障,三重障實際上就是貪瞋痴,佛把傲慢擺在第一,把嫉妒說為第二,貪欲說成第三,有道理。為什麼稱它為重障?有這三種煩惱,這三種現象,他聞佛法的緣就斷掉,縱然接觸到佛法,他在佛門裡面可以修福不能修慧。他也能成為佛門的大護法,像梁武帝。
我們看梁武帝一個故事就明白,梁武帝是佛門大護法,沒有人不知道他的。達摩祖師那個時候到中國來,梁武帝接見很歡喜,很想在達摩祖師面前炫耀他護法的功德。他為佛法建了四百多個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建這麼多個道場,度出家人就是護持出家人幾十萬人。他向達摩祖師說:我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回他一句話,「並無功德」。一盆涼水澆下去,梁武帝就火了,不理他,把他趕出去。所以他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才遇到一個慧可,這就是說話不投機。達摩祖師是不是沒有智慧?為什麼不抓住這個好機緣讓他來護法?或者言詞稍微改正一點,他問的是功德大不大?你可以回答他,你的福報太大了。梁武帝我相信也開心,他為什麼不說?實際上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達摩祖師的真實智慧,提醒大家不要把修福德當作功德,這就錯了。了生死出三界是要功德,福德做不到,福德還是在六道輪迴裡面去享受,這他給我們提醒。所以要記住,要想了生死、要想出三界、要想念佛往生,那我們要重視功德,不能夠重視福德。可是福德跟功德在形式上很難分辨,確實它是一不是二,一樁事情。
到底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有五住地惑,修一切福是福德;如果遠離五住地惑,修一切福那就是功德。再說得明白一點,如果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有貪瞋痴慢,你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叫福德,像梁武帝一樣。如果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貪瞋痴慢,所修的福德全是功德,差別在此地,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五住地惑,第一個,一切見住地惑你能夠破掉,你能夠斷掉,剛才說過,你在小乘就證須陀洹,你在《華嚴經》裡面就證初信位菩薩,入門了。果然證得,這裡要說清楚,不再執著身是我,不但不執著身是我,連靈魂是我也不執著,他知道靈魂也不是我,是什麼?我所有的,是我所,不是我。學佛的人什麼是我?靈性是我,就是自性,自性是真我。也就是賢首國師給我們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個是我,宇宙萬法的本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能生萬法,我也是這個體上生出來的。不再執著我的身、不再執著我的靈魂是我,這是第一個。
第二,「邊見」破了,邊見是我們常常講的對立、二邊。這經裡面講的二邊是分別來的,真妄是二邊,邪正是二邊,善惡是二邊,染淨是二邊,知道二邊都是假名,不再執著。人我是二邊,是非是二邊,都沒有了,你的心清淨,剛剛得清淨心,你把邊見捨掉了。我們常常講得很粗淺,我們對一切人的對立不存在,別人跟我對立,我跟他不對立。對立必須二邊才能對得起來,我這邊沒有了,任何人對我的對立都落空。對一切事不對立,對一切萬物不對立,不對立就不會有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衝突,你在這個世間這一生就真正得到平安。
第三個是成見,成見有兩種,第一種是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第二種是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這也都是錯誤見解。譬如,有些宗教裡面說,信上帝就能夠生天。縱然自己造作很多罪業,行的一切不善,只要信上帝就能生天,他就相信,這叫戒取見。生到天上就永遠不死,得到永生,這叫見取見,果上的。佛給我們說天有二十八層天,你生到哪一層?二十八層天都有壽命,都有壽命到的時候。壽命到的時候,換句話說,你還得死亡,你還得在六道裡輪迴。所以這個因跟果都不是真的,這要知道。生天,生天的因是要天人的德行,夫子在《易經》裡面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兩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物一類一類的它自然就聚在一起,動物、植物都一樣,我們到原始森林裡面去看樹木,一片森林裡面就是一種樹木,它類聚,它不雜,小動物也是如此。人以群分,人是嗜好,譬如喜歡學佛的都到佛堂來,這一群;他有嗜好,喜歡跳舞的到跳舞廳去,他不會到這裡來;我們這裡的人也不會到那裡去,所以愛好。天人愛好什麼?天人愛好德行,佛告訴我們的十善業,他們喜歡十善業。如果我們修十善,這個十善跟他們的標準相應,他自然就去了,這是真正的因。上品十善是生天的因,中品十善是生人的因,這個因果一定要搞清楚。
佛在經上舉這個比喻,把這個誤會了。古時候的印度有些修行人,四禪八定雖沒有那麼深,得到一點點小定。小定天眼開了,看到牛死了以後牠的靈魂生天,他親眼看到的。他想生天,想想牛一生幹什麼?牠又做的什麼好事?替人耕田、吃草。所以他就持牛戒學牛,為什麼?他以為學牛將來可以生天。錯了,牛生天不是因為吃草耕田去的。佛講前世他修的上品十善,臨命終時迷惑墮到畜生道,這一生他畜生道的業受滿了,他過去生中上品十善的業因生起來,牠是憑這個去的,這才是真正的因。所以他因跟果都搞錯了,天不是究竟果報。證得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六道就沒有,進入四聖法界,那比六道高。四聖還不是究竟果報,必須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法界沒有了,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個地方叫一真法界,那才是真正的果報,才是真正所謂的永生。連十法界都不能算永生,十法界裡面有阿羅漢、有辟支佛、有菩薩、有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講六即佛,判他們叫相似即佛,很像,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脫離十法界,那是真的,那叫真實的果報。所以我們一般人把這個因跟果看錯了。
還有看到更淺的產生誤會,這都算是一切見住地惑。他看到世間人一生行善,但是生活過得很辛苦,古聖先賢的教誨,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他一看行善的沒有得善果,造惡的他也沒有得惡報,他還享受榮華富貴。只看這個表面,產生誤會,所以對於果報不相信。他的思慮、言行就可想而知,必然是造作一切不善,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縱然也能得到一時福報現前,那個福報,他不知道是他過去生中的善因感得的果報,與這一生不相干。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過去生中造的是什麼樣的行業,這一生所遭遇的全是過去生中的業報。「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所作所為的因,感的果報是在來世,因果通三世。這一生努力行善,依舊果報不很如意,這自己一定要清楚,過去生中造的業太重。如果不是今生努力行善,這一生當中的果報是更悲慘,已經改善很多了。可是真正果報是在來世,今生的叫花報。所以明白事實真相,我們就不迷惑,會認真努力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確是不容易,但是並不是沒有方法,方法最普遍的是接觸聖賢教誨。所以中國古時候,從小就教小孩親近聖賢,讀聖賢書,聖賢書裡面最重要的是經跟史,經是長德行、長學問;史是歷史,歷史長見識,就是經驗。歷史是古人生活的經驗、工作的經驗、處事待人接物的經驗、應付種種困難的經驗,你多讀史書你的經驗就豐富,你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就很容易解決。所以經跟史是最重要的,從小就要學。《三字經》,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概論,它那裡面包羅萬象,歷史、地理都有。地理要熟讀,熟讀是什麼?讀中國地理你才能夠愛這塊土地,你對它一無所知,愛心生不起來;多讀歷史你會愛這個族群,你愛這個國家。所以中國人重視家庭歷史,家庭歷史是家譜,世世代代有根有本,他能夠愛家。常常會想到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要多做好事,榮宗耀祖,不是自己光榮,祖宗有面子,父母為社會大眾尊敬,他要求這個。所以他人生有他正確的方向、有他的目標,經跟史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一般人對這兩門根本的學術疏忽了,這個疏忽虧吃大了,在個人你一生沒有幸福,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的世界。這一生當中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人生的價值跟意義失去標準,這是教育上的大問題。回顧我們過去五千年老祖宗的教學,你去想愈想真是愈偉大,令我們敬佩,真的是五體投地。
除了以上這四種錯誤見解之外,其他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邪見」,歸為一類。但是前面這四種非常重要,這個錯誤的見解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要放下。簡單的說要放下身心,身是我身,心就是我執這個念頭要放下,我們就會得自在,就會有智慧。因為我見太深,智慧就沒有,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哪來的智慧?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了,才會有智慧。放棄對立,我們的煩惱就去了一大半;放棄成見,我們與一切眾生就能夠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是很現實的,這一生當中真正能夠度過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接觸到佛法,很有可能入門。小乘入門是證須陀洹,大乘入門是證初信位的菩薩,這是轉凡成聖,雖然沒有超越六道輪迴,決定不墮三惡道。而且經上講得很好,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決定證阿羅漢果。不管這個世間有沒有佛出世,沒有佛出世他是獨覺,有佛出世他是緣覺,不會到第八次的,七次他就永遠脫離六道輪迴。
我們很幸運遇到《華嚴經》、遇到淨土法門,《華嚴經》到最後也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專心念佛求生淨土。現在我也聽說社會上有些地方,有些大德們反對淨土,不提倡淨土,勸人修其他的法門,說比淨土還要殊勝,這個不可以相信。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告訴我們四依法,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經典是佛說的,決定沒有問題。淨土三經在中國傳了這麼久,依照這個經典法門去修行的人,念佛往生很多稀有的瑞相,那不是假的,往生能夠沒有病苦,預知時至,有人坐著走的,有人站著走的。我早年初學佛的時候,在高雄佛光山教書,我聽說它那個附近,台南將軍鄉,距離不遠,一個老太太一年前念佛往生,站著走的,這位老太太念佛三年。這樁事情,到現在台灣南部還有很多人談到,好榜樣。我在美國弘法,在加州也遇到一位老太太,兒女在美國讀書,畢業之後在美國工作、結婚生了小孩,把他的母親請到美國,幫他帶小孩、照顧家庭。美國工作很辛苦,夫妻兩個都要上班,她照顧小孩,在那裡住了好幾年,小孩長大也上托兒所,每天兒子媳婦上班,小孩上托兒所,她在家裡念佛也很清淨。大概也是念了二、三年,我相信她念佛的功夫很好,她自己也沒有說話,根本她的兒女對她念佛的情形完全不知道,反正每天早晨起來,老太太給一家人燒早飯,他們就要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這一天起來之後老太太沒起來,就推開門(因為美國老人居住的房間門沒有鎖的),門一打開老太太坐在床上,盤腿坐著,衣服穿得很整齊。去看的時候已經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死的,旁邊擺著遺囑,老太太寫的遺囑,還做了孝服,就是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做的,後事她都給他辦好了,她坐著往生的。這個老太太一定很聰明,她不說,如果說,她家裡會吵吵鬧鬧的,大概她就往生不了。她不說話,這麼瀟灑就走了,這真的不是假的。
往生這些例子太多了,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常常講,他有個師兄弟,諦閑老和尚的徒弟,倓老是諦閑老和尚的學生。他說他的老師,就是諦閑法師,常常讚歎他那個念佛往生的徒弟鍋漏匠。這個事情,大光法師寫在《影塵回憶錄》裡面,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念佛很厲害,走的時候站著走的,因為他住在鄉下交通不方便,鄉下這些道友們到觀宗寺去報信,請諦閑老和尚回來替他辦後事。他死了站了三天,站在那裡三天,諦閑法師來替他辦後事。預知時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哪是假的!所以念佛法門我們有經典做理論依據,有古代的《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記載那麼多往生的人,現前又有這麼多的例子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如果還有懷疑、還不相信,或者是或信或疑,那都是自己善根福德不足,把這一生當中的大好機會錯過了。所以我們要相信世尊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無論什麼人來說,我們要依據經典。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上品上生章」裡面講得好清楚,即使是阿彌陀佛自己來告訴你,我有個好的法門比以前講的念佛法門更好,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我們感恩謝謝阿彌陀佛,我還是遵守你從前講的老方法,我不要學新方法,這才能成功。
如果對這個法門有疑惑,把《四帖疏》,就是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的註解,你把「上品上生章」你去看看。這個經我以前講過有講記,「上品上生章」有特別講過,這是勸導同學們堅定信心。現在末法時期,《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各地方也有用我們華藏的名義、淨宗的名義欺騙信徒,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各地的善心同修希望大家要留意,不要受騙。如果覺得有疑惑,你們可以打電話到香港來問,在國外可以連絡澳洲的淨宗學會、淨宗學院,香港的佛陀教育協會,在台灣有悟道法師那邊的華藏淨宗學會,還有佛陀教育基金會,這些地方你都可以去詢問,都可以給你證實有沒有這個事情。我一生沒有化過緣,沒有問人要過錢,現在年老了。過去二、三年,在湯池我們建了個文化中心,現在文化中心交給政府。我從此之後在國內、國外再不做任何事情,我只是講我們的《華嚴經》,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其他的萬緣放下。希望同學們不要再受騙,我一分錢都不要,你們也不要捐錢給我。有些替你們做好事的,有幾個這樣的機構,不是這幾個機構,那我就不知道了。說到這個地方,這是迷惑,學佛總得要破迷開悟,在這個世間不要被人欺騙,這一點非常重要。老老實實念佛求生淨土,就對了。
第二是「欲愛住地惑」,這是講到欲界,欲界的思惑,六道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第三「色愛住地惑」是講色界的思惑。第四「有愛住地惑」是無色界的思惑,就是錯誤的思想。最後給我們講到「無明住地惑」,那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連阿羅漢、辟支佛都還沒有破,但是他能夠超越六道輪迴。無明煩惱要到四聖法界裡面去斷。阿羅漢只斷了三界的見思惑,就是見思煩惱斷盡,六道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六道怎麼來的?是我們對於六道裡面的現象,完全是迷而不覺,產生錯誤的分別執著造成的,這個現象從這裡來的。一放下對於一切法的執著,六道就不見了。所以還留著有無始無明、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些都是在四聖法界去斷。一直到破無明住地惑,十法界就沒有了,我們的修行才真的算是告一個段落,才有真實的成就。我們用念佛法門,那就更有把握、更快速、更穩當,所以這個法門要牢牢的抓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