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十種智明  (第六集)  2009/1/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17-2037集)  檔名:29-148-00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十住品第十五」,我們繼續學習十種智明。

  第九段「知眾生緣起本無有生智明,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達一切眾生受生因緣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來無生,是名知眾生緣起本無有生智明」。這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我們在大乘經教裡面,常常讀到「緣起性空」、「生即無生」,正是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佛跟我們講真話,這一切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實相,諸法實相,也就是說一切法的真相。阿羅漢以上真的看破,所以見思煩惱斷掉,在佛法裡面講他確實修行證果,我們俗話說得道,他真的得道,得的什麼道?阿羅漢道。阿羅漢道在佛法裡面雖然是小果,那個功德也是相當殊勝,為什麼?六道輪迴他超越了。看破重要!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生生世世沒有辦法離開,就是迷在這個事實真相裡面,以為六道裡面一切東西是真有,產生嚴重的執著,這個虧吃大了。諸佛菩薩在經教裡面,常常勸導我們、提醒我們,我們每個同學至少應該也經過千萬遍的提示,可是依然不覺,依然不能回頭,所以造成苦受。三界裡面所受的苦樂憂喜,心有憂喜,身有苦樂,我們要問,什麼時候我們能夠不再有苦樂憂喜?在這個地方就是很清楚給我們一個答案,看破就沒有了。從哪裡看?從自己身心看、從外面境界看都可以,只要你看到真相,你自然就放下;一切放不下,都是對事實真相沒能了解。

  《金剛經》上講得很好,《金剛經》與中國人有特別的緣分,過去禪宗五祖忍和尚,弘忍大師一生極力提倡,所以這部經是家喻戶曉,尤其是惠能大師從《金剛經》開悟的。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作如是觀,應該從這裡看破,這是事實真相。佛舉的比喻好,六道像什麼?六道像夢一樣。我們在六道,就是在夢的裡面,沒醒過來,醒過來之後才知道這是假的。醒過來之後,是的,六道沒有了,夢沒有了,夢醒了。夢沒有了,還能想得起夢裡面的情節,那叫什麼?那叫習氣。夢確實沒有了,會想到夢裡面的境界,那是習氣沒斷,所以他證得的境界是阿羅漢果。在這個果位上,必須再把習氣淘汰掉,不再想,為什麼?假的你想它幹什麼?何必想夢裡面的事情?夢到一切喜樂的境界是假的,夢到一切苦難境界也是假的,再跟諸位說,夢到一切佛菩薩境界也是假的。記住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有為是什麼意思?有生有滅就叫有為。可是生滅不住,這個住就是停住,它不停,遷流不息,前一個念頭滅,後一個念頭就生,速度之快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連想像都達不到,你怎麼能夠執著?

  所以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是講老實話,不可執著。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我們還是不覺悟,還是要執著,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我們現前的習氣,在六道裡面這個習氣太深、太嚴重。大乘教裡面薰習個十年,二十年,三、四十年,我在大乘裡面薰習了五十多年,快到六十年,這麼長期的薰習產生了效果。可是這個效果依然敵不過習氣,習氣常常現行,比一般人好一點的,就是習氣一現行,立刻就能覺察,覺察是明瞭、明白,雖明白還是放不下。既然如此,它對我們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已經就非常難得!我們把所有一切現象,這個生滅現象就是有為法,看得愈來愈淡薄,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不像以前那麼嚴重;嚴重,他有苦,很苦!現在就是受苦樂憂喜淡薄了,苦淡薄,喜也淡薄,憂慮淡薄。於佛菩薩的經教,體會就愈來愈深刻、愈來愈歡喜,大乘教裡面常講的「法喜充滿」。得不得受用?得受用,頭腦愈來愈清楚、愈來愈冷靜,身體愈來愈健康。為什麼?身體與起心動念關係非常密切,心清淨身就清淨,身清淨縱然有疾病,疾病也很容易恢復正常。疾病從哪裡來的?這個我們要知道。佛告訴我們,為什麼諸佛菩薩不生病?不但不生病,他們真有功夫的人,他能保持不變,這招很厲害,諺語所謂「菩薩菩薩,年年十八」,他不隨著年齡老化,這什麼原因?他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

  佛告訴我們,所有這些現象是心現識變,心現不產生變化,變化是識變的,識是什麼?分別執著。他有分別他就有變化,他有執著他就有嚴重的變化。今天第九、第十兩種智明,不但是提升境界,契入實相,要用現在我們境界裡面講,它可以給我們治療老化,它有這個功效。這是大家聽到很開心的,因為你都想年輕,你都想不老。可是年輕、不老還是分別執著,不過老化得慢一點而已,不是不老。真不執著,老化就沒有,這個倒不是假的,為什麼?他六道輪迴沒有了,衰老就沒有了。在六道輪迴才有這個現象,四聖法界裡沒有這個現象,這是非常嚴重的一個關口。諸佛如來、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天天在勸我們。有善根的人,善根的來源是過去生中累積的因,這一生中遇到善友為緣,善根才能起作用。如果沒有深厚的因緣,雖有善根,力量不強,力量薄弱,他有緣能夠接觸到佛法,能夠聽聞到大乘,但是他不得受用。諸位要知道,在佛法裡面講的,清涼跟我們講學習四個階段,信解行證。信與解都不能得實際的作用,真正得實際作用是要行,修行,學了之後,要把我們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錯誤的做法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對外面的境界,都認為是真的,這個錯誤,你什麼時候能夠把它修正過來?我過去講《金剛經》的時候,我做了一張小張的貼紙,我記得是圓形的,上面印的就是《金剛經》上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印一張小張透明的,送給很多道友,叫他貼在哪裡?貼在電視機上,透明的。電視機上貼上這幾個字,每天看電視你就看到這幾個字,知道電視裡面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然後回光返照,我們現實的社會,就像電視裡面色相完全相同,你可別當真,你要當真就錯了。所以你要明瞭、你要通達,「一切眾生受生因緣所起之法」,這是講六道眾生,輪迴的眾生,無論你在哪一道受生,受生當然就有死亡,有生就有滅,滅了之後,身體滅了,四大分散,靈性不滅。這靈性它不靈,迷了,如果靈就好了,靈至少它能證阿羅漢果,這個靈迷了。孔老夫子在《易經繫辭》裡面稱它遊魂,遊魂是迷,迷而不覺。現在這個世間,東方、西方都把它稱作靈魂,靈魂不靈,靈魂是在迷的狀態,它要是真靈它就不去投胎,不再搞輪迴這個事情。實在講,搞輪迴這樁事情它自己做不了主,有一股力量引誘它,這個力量叫業力,業力在引導它去投胎。投胎的時候,這個業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六道裡頭有六種不同,這個力量是你生前所造的。

  如果是有強烈的善因,你生天道,你跟天人相應,起心動念無不是善,什麼是善?真實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為自己想的。善心裡面夾雜著自私自利,不能說他不善,他的善不圓滿,這是我們佛門裡面講中品善,就不是上品善。上品善裡面沒有自私自利,全心全力捨己為人,這叫上品。全心全力去修善,裡面有自己的目的,摻雜著名聞利養在裡面,這變成中品;如果摻雜著傲慢、嫉妒、好勝,那叫下品善。其實在善的做法上說,沒有兩樣,三個人都一樣,都看到他們盡心盡力在做好事,但是三個人的心不一樣。所以上中下三品是論心,上品十善是天道,中品善行是人道,下品善是阿修羅道、羅剎道。諸位要知道,盡心盡力行善,這三個人是一樣的,誰都不輸給誰,為什麼會有上中下三品?發心不相同。如果是阿羅漢以,上那是聖人,聖人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他行善也是盡心盡力,跟這個世間真正修善的人,看樣子形相上沒有差別,不同在哪裡?不同在他們沒有心。我們末後這一條會講到,無著心,他沒有執著心,這就高。

  修上品十善修天道的他有心,他有心他不是為自己,全心全力都是為別人,為眾生、為社會,他還是有心。到沒有心的時候,那就是無我的境界,就超越了,他就不在六道。這個要懂,不懂的話你怎麼學?你到哪裡去學?上品善的人,不但是從早到晚念念想著眾生苦,希望幫助眾生斷惡修善,希望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可能連他睡覺作夢都想這些。我們一般說,這是真心,這不是妄心。自己曉不曉得?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去問別人。所以六道,我們將來到哪一道去,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貪心重的人,貪名也好,貪利也好,甚至學佛貪著佛法還是貪,只是換個對象而已,依然是貪,這種人果報在餓鬼道。學佛,怎麼會學到餓鬼道去?還有學到地獄道去。我記得早年我講過幾次「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我們採取的是慈雲灌頂法師的《疏鈔》,他註得好。「大勢至圓通章」文字不長,只有二百四十多個字,比《心經》還短,註得非常好。末後它附帶有一篇文章,就是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個果報就是墮阿鼻地獄,墮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我當時很疑惑,念佛是好事情,不能往生也不至於墮惡道,我把這樁事情請教李老師。李老師看了之後,這是大問題,這個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我不跟你講,我講經的時候跟大家講。

  念佛為什麼會到地獄道?傲慢、嫉妒、瞋恚心重,燒香都要燒第一炷香,落在第二個人後面,他就不高興,就要發脾氣,強烈的瞋恨心。樣樣都要自己走在前面,決定沒有讓步的念頭,他跟地獄道相應,那個瞋恚嚴重,我們這才恍然大悟。老師說了一條,其他就明白,念佛貪心不斷,嚴重的貪心。今天在佛門裡面,佛門裡面行善的多,學佛的人善心善行的很多,尤其在道場,做許多功德的好事,大家都捐錢。如果管錢的這個人,數目小了他沒看在眼裡,如果一下子有幾千萬、有幾億萬,他就動了念頭,自己把它也佔有一部分。一個億去做好事,他拿個三千萬、四千萬,他自己可以在這當中獨享個五、六千萬。造這個業,來生到哪裡去?重的阿鼻地獄去,輕的,輕的是什麼?心地善良,行為都還不錯,餓鬼道,他出不了三途。幾個人能夠在五欲現前,強烈的誘惑,能夠不動心,那就是真正在修學功德。動心可不行,尤其是起心動念為了控制、為了佔有,破壞佛教形象,障礙佛法的弘揚,這個罪過都是嚴重的三惡道。他做的時候曉不曉得?他不知道,迷惑了,所謂是財迷心竅。五欲都能迷人,財色名食睡。

  所以世尊慈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出很好的示範,他捨得是真乾淨,一生物質生活所擁有的三衣一缽,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這個示現目的何在、用意何在?告訴後學,五欲六塵沾染不得。你縱然有功夫可以不沾不染,可是你做出的樣子好像還有這種染污的樣子,後人會跟你學。當然古印度生活環境跟中國不相同,在中國,佛法是中國帝王派特使到外國去迎請回來,身分是國賓,進入到中國之後受到帝王的尊重,帝王要拜這些法師做老師,他的身分就變成國師。當然皇上的老師不能去乞食,也不能到樹下一宿,所以早年寺院庵堂是皇家建築的,是帝王來供養三寶。以後帝王帶頭,這些大臣、大富長者他們也起來效法,建立的寺院都是十方道場,不是送給哪個法師的。出家人在寺院裡面修行,那個時候重點的工作,翻譯經典、講解經典、指導大眾學習,所以它是學校。都知道,很清楚,國王大臣、長者居士提供的道場是成就四眾同學的道業,沒有一個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所以世世代代高僧、高士,在家成就的稱為高士,居士,成就的人太多!現在呢?現在流弊發生,寺廟愈建愈華麗,富麗堂皇,人都想控制它,都想佔有它,這個念頭諸位想想,果報在哪裡?全在三途。不但天道沒有分,人道都沒有分,即使修羅、羅剎他都沒有分。修羅、羅剎是什麼?人家真修行,真的行善,只是貪瞋痴的習氣重而已。所以他還能夠在人間做修羅、做羅剎,在天上做修羅、做羅剎。現在我們細心去觀想,大多數有控制、佔有這些念頭,心行不善。從什麼地方看?最明顯的,他不能真正護持成就四眾的修行。下品善裡面,這個下品善是真善,他真正成就別人修行,但是他自己的欲望很深,他要控制、他要佔有,他不妨礙別人修行。我護持你,你在這裡修行,對你的功課監督很嚴格,真能成就人。所以他自己造作的惡業,他的果報在人天,他不是在三途;如果障礙修行,他的果報在三途。眾生受生的緣起得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真正體會到六道輪迴的狀況,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報,絲毫不爽。

  世出世間法功德第一殊勝的,就是護持正法久住,這是無比殊勝的功德,這叫真正護法。正法久住靠什麼?靠真正修行人,而且真正發心續佛慧命。佛的慧命,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你要向他學習。佛法是教學、是師道,它不是宗教,雖然佛門裡面自己稱宗教,但是跟現在一般宗教的意思完全不一樣,它講宗是禪宗,講教,除禪宗之外所有宗派都叫做教下。宗門、教下怎麼分的?教學的方法不一樣。宗門可以說是上上根人,那是天才班,他們沒有階級的。修學的目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在中國十個宗派,其他九個宗派,採取學習的方式是漸修,像我們讀書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按部就班上去的這叫教下。所以宗教是這個意思,宗門、教下。可是現在傳統的辦班教學,依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套教學的方法疏忽,而變成不是為活人服務,是為亡人服務的,就變成宗教,跟外國宗教、其他宗教就沒有分別,不是為這一生服務,是為來生服務,是為亡人服務,錯了。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替亡人服務,為活人服務的,我們不能不清楚。大乘經教裡面說得好,佛菩薩哪一道都去,我們就知道,他在人道肯定是為人服務,在天道那是為天服務的。他在畜生道,受畜生身為畜生服務的;在餓鬼道,他變成餓鬼身是為鬼服務的;還有在地獄道,譬如地藏菩薩在地獄道,現地獄身為地獄眾生服務。佛決定不會把三惡道服務的情形在人間來辦,講不通的。所以在大乘裡面,細心去觀察,就明白。

  我們怎樣學習?怎樣把弘護的工作做好?我們在六道受生的因緣,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不再迷惑,對自己有大利益!我們自己這一生做弘護的工作,把所有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提高品位,這是我們修學真正的目的。佛不希望我們生天,為什麼?生天不究竟,生天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還要受輪迴之苦。我們這一生,過去生中忘掉了,這一生當中所受的還不夠苦嗎?還要再繼續幹嗎?我們很清楚,在這個世間貧窮是苦,富貴人的苦絕不亞於貧窮人。我看得很仔細,我得到什麼結論?富貴人的苦比貧窮人那個苦複雜,那個苦更嚴重,貧窮人苦的只是衣食缺乏而已,富貴人之苦太多了,說不盡!沒有貧窮人的痛苦那麼樣單純、那麼簡單,他能得到一點飲食,得到一點衣服能夠保暖,他就知足。所以你細心觀察,看清楚就不想到人間來。我們這一生總算是很幸運,得人身、聞佛法,又遇到大乘,又遇到淨土,自自然然全心全力去修淨土。這一生能不能往生?問題在你有沒有信心?你願不願意?如果有信心、有願意,你就決定得生。但是有信心、願意去的人不少,為什麼很多人沒去得了?這個世間沒放下,你就去不了,你還有一絲毫貪戀,捨不得離開,你這一生求生淨土的機會當面錯過,那叫真可惜。放下,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

  別以為我現在還很年輕,時間還很長,到我七老八十再放下還不遲,那你就錯了。你跟閻王簽了合同嗎?你有那麼長的壽命嗎?如果你要是細心每天看看報紙上的訃聞,我很多年沒看過報紙,以前報紙上天天都有訃聞,不知道現在報紙有沒有?你看那個訃聞上多少年輕人,不到四十歲的,正是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年輕的時候看報紙頭一個就看這個東西。所以有很多人奇怪,你不看新聞怎麼看這個?我看這個東西對自己是高度的警覺,天天看,你看這麼多人走了,慢慢什麼?慢慢就輪到我。有這個警覺心你才能把光陰掌握住,這個光陰不能讓它空過,要用來念佛、要用來修行,希望我走得自在,希望我真正能達到我想像當中的目標,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一生圓滿成就,無論在理上說、在事上說都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什麼?人人都能做到。善導大師的話,淨宗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善導相傳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跟我們說的,這個不是假的。只要你能夠放下萬緣,對這個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佛法,佛法裡八萬四千法門,不再貪戀,不再想學。一部《彌陀經》,一句六字洪名,死心塌地的念下去,沒有一個不往生,你說這個法門多簡單。想學東西,不必在這個世間,到極樂世界再學,極樂世界的環境好,極樂世界的人壽命長,極樂世界有好老師,除阿彌陀佛之外,十方諸佛加持你,就是教導你。無論是修福、修慧,在十方世界都沒有辦法能跟它相比,為什麼不去?為什麼在這個世間受苦?我們真的要發心往生極樂世界,需要多少時間才夠?我們從《淨土聖賢錄》、從《往生傳》裡面去看,你細心去看,大多數不出三年。所以不要很長的時間,三年一千天,這個時間足夠。真正的關鍵問題,還是在你肯不肯放下?不肯放下那就是障礙。能不能決定往生,可以說決定在你肯不肯放下。肯放下,沒有一個不往生;不肯放下,那你就沒有把握。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導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文,就是教我們看破,看破之後,自自然然不會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

  這個兩端,空有二邊不住,這是大菩薩行,大智、大慈、大悲。知道緣生之法悉皆空寂,本來無生,現在有沒有生?沒有生,無生而生、生即無生,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現在看這個相,不好像都存在嗎?假相。我們在講席裡面也是多次在說明,這個相是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真相你得不到。相是從哪裡來?從念頭生的。你說我有沒有念頭?如果說我沒有念頭,沒有念頭這個相都沒有了。諸位要知道,沒有念頭的時候你所現的是常寂光,連實報莊嚴土都沒有。所以諸佛如來現的實報莊嚴土,是真的還是假的?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除外,沒有這個說法。只要有相,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悉皆空寂,不能著!說得粗一點,不能想控制,不能想佔有,想控制、想佔有就造業。這個境界相現前,告訴你,你可以受用,就是你可以享受,但是你不能有佔有的念頭,不能有控制的念頭,那你走的是佛菩薩道,你會非常快樂,法喜充滿。為什麼會生煩惱?我控制,控制不了生煩惱,佔有也佔有不了,得到之後又怕失掉,患得患失,這就生煩惱。煩惱從哪裡來的?從控制的妄念、從佔有的妄念而來的。知道這個東西是夢中之事,你可以盡情享受,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是菩薩生活,這裡頭得大自在!

  怎麼受用法?最後一條講受用,第九看破,第十就講受用。「以無著心濟度眾生智明」,濟是救濟,度是度化,慈悲普度眾生。前面講眾生是空的,眾生受生因緣所起之法統統是空寂的,空寂怎麼樣?它有這個相,有這個幻相。菩薩對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幻相,全都是夢境,可是這些眾生迷在夢境裡面出不來,這也很可憐。所以佛菩薩常常感嘆這些眾生叫「可憐憫者」,他迷在這夢裡頭,他醒不過來。所以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化在十法界裡面,你看菩薩如何跟這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不即世間也不離世間,這個高明,高明到極處!我們看這段文,「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眾生雖皆空寂,而恆起無著之心,說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無上正覺,是名以無著心濟度眾生智明」。這個事,佛經裡也有一句話讚歎他們,叫「遊戲神通」,這句話意思很深。佛菩薩在十法界裡頭示現,像是舞台表演一樣,他表演得很逼真,他自己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假的不是真的,人家高明在此地。六道眾生在這裡面演戲,假戲當真,那就苦了,就錯了。菩薩在這裡面,知道全是空寂,了不可得,所以他不但是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他連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全都沒有,高明到極處。像誰呢?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就是這樣的。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們,應化在這個世間以種種不同的身分,也各個都是這個境界,他們沒煩惱。

  法身菩薩他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遊戲人間,沒有一樁事情當真,所以隨緣不變。這句話大乘教裡頭佛常講,我把這句話講成四句,四個不同境界,諸位很容易理解。「不變隨緣」,不起心、不動念,應化在這個世間,這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到世間來的,不變隨緣。四聖法界他也到這個世間來,來修行,歷事鍊心,像阿羅漢、辟支佛、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沒見性,他們有能力到六道裡面來應化,他來應化是什麼樣狀況?他是「隨緣不變」。隨眾生的緣修不變,歷事鍊心,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什麼樣境界他都經歷,他沒有一樣不知道的,他不經歷就不知道,什麼境界都經歷,在經歷裡面修不動心,這叫真修行。第三種「不變不隨緣」,這是什麼?這小乘人,有一類的阿羅漢,他見思煩惱斷了,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他到四聖法界,不再回到人間,不隨緣。可是我們曉得,這個境界是有一段期限,因為他不隨緣他就不能往上提升,他就停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個境界,佛經上有個術語叫偏真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大概要停多久?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兩萬大劫,這是很長的時間。兩萬大劫之後,他覺悟了,回過頭來迴小向大,去修隨緣不變,他就修這個,去歷事鍊心。第四種是我們凡夫,叫「隨緣隨變」,那你就苦惱,六道凡夫是隨緣隨變。小乘阿羅漢不肯到六道來教化眾生的,那是不變不隨緣。迴小向大,到這個世間裡面來教化眾生,這就是四聖法界的隨緣不變,恆順眾生,修隨喜功德。功德是不變的,變不是功德,那叫福德,所以功德就沒有了。

  在《華嚴經》初住以上,這都是明心見性的,他們超越了十法界,應化在十法界裡面都是不變隨緣,確確實實沒有起心動念,更沒有分別執著。他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無著之心,恆起無著之心。恆起兩個字好,我們現在看這個懂得它的意思,恆起就是彌勒菩薩講的念念,念念都是無著之心,念念裡面都沒有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他怎麼能到十法界來?照理說,沒有理由到十法界來。諸佛報土,實報莊嚴土也叫一真法界,我們現在知道那是無始無明習氣沒斷,念念現這個境界。如果沒有念頭就是常寂光淨土,什麼境界都沒有,物質的現象、精神現象統統沒有,怎麼可能到十法界來?到十法界,他沒有起心動念他就來了,甚至於還到地獄法界。我們在大乘教裡面聽到有這麼一個說法,這是經論上有的,叫留惑潤生。換句話說,法身菩薩修到一定的境界,就是修到等覺,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他不破,有能力破他不破,那是什麼東西?無始無明的習氣,最後的那一念。現在我們懂得,最後那一念是什麼?就是最微細的那個念頭,粗念沒有了,最微細的那個念頭,那個念頭叫生相無明,就是《還源觀》裡面所講的「顯一體、起二用」,就是起二用的那個念頭,還不是真的念頭,是這個念頭的習氣,只要它有,它就起作用,跟十法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作用。

  我想這個說法是佛的方便說,不是這樣說,眾生不能夠斷疑生信;如果真實說呢?真實說還要留這一品惑不斷,你想想看,他是不是又起了分別執著?真的他又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執著他又迷了,成佛又變成凡夫,沒這個道理。這在大乘教裡佛沒這種說法的,成佛之後永遠不會再墮落成凡夫,他真成就了。到底什麼回事情?我們從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裡頭領悟到,從這個實驗證明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說自性,自性像什麼樣子?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是什麼?自性就是常寂光,常寂光裡面具足一切法,只是不現就是,不能說它沒有,所有一切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常寂光它具足,能生萬法,具足它要緣才能生。我們在前面,就在長者《合論》裡面,跟我們講三種緣,沒有緣不能生的。緣是什麼?緣是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這個應是什麼?應是本能,沒有理由的,而且應得非常快。說老實話,我們如果沒有通過江本博士的水實驗,我們沒有辦法領悟到這個境界。所以對於這個事實你就不能再疑心,你再疑心、再要追問,那你錯了,那是什麼?你在這個問題上又起了妄想分別執著,你怎麼能見到事實真相?徹底放下,真相就在現前。所以凡夫有個很不好的習氣,也不能說是壞習氣,那就叫什麼?打破沙鍋問到底。問到最後不能再問,再問就又複雜了,周而復始,臘月三十再問,明天初一又回頭。你不能再問,問題就沒有了;不能再起心動念,那就證得究竟佛果。所以要曉得,究竟佛果是從圓教初住菩薩開始的,初住菩薩問不問?不問,這個疑惑斷掉了,所以他的習氣慢慢自然淘汰。多長時間不要緊,也不要去問它,一問它你就落在分別執著上去,馬上就錯。所以我們知道,十信心滿這些疑慮全斷了,再不會生起。它還會生起的話,那就是習氣相當重,他出不了十法界;他能夠出得了十法界,就是證明他的習氣斷了。還有無始無明微細的習氣,但是那個不妨礙,不妨礙他跟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

  所以諸佛菩薩到世間來應化,你一定要曉得,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但是他有能力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顯示出惠能大師所講的「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活活潑潑,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楞嚴會上佛所講的,這些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是諸佛如來,《金剛經》上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有一切的示現都是隨著眾生的念頭,自自然然的示現。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應以宰官身得度他就現宰官身,應以帝王身得度就現帝王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三十二應是把它歸納為三十二大類,其實不止!你看看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分為五十三類,五十三在密宗裡面代表圓滿,三十二也是代表圓滿,它不是一個數字。也就是說他能夠現無量無邊的身相,甚至應以花草樹木而得度,他就現花草樹木,讓他看到之後有所感觸,豁然大悟,有,有這種情形;應以風吹雨打,聽到雨的聲音豁然開悟,不定!每個眾生開悟的緣不一樣,佛絕對不會失掉時機,恰到好處他就來給你做試驗,來引導你,讓你豁然大悟。對於機緣不成熟的人,沒有達到開悟邊緣的人,那怎麼樣?說法教化。到開悟邊緣的人,那不一樣,實在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是聽經而開悟的。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那不是聽經開悟的,用我們現在話說,他是夜晚看天象開悟的,看星象開悟的。我們再看禪宗裡面開悟的這些個案,《五燈會元》、《傳燈錄》裡面所記載的,許多開悟的這些例子,各人因緣不一樣,千差萬別。可是悟入的境界是相同的,沒有兩樣,這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幫助眾生,眾生業障重的,沉淪在三惡道,佛為他們現身說法,教化他們斷惡修善,先讓他們脫離三惡道,到三善道來。這就跟大夫治病一樣,他得這個病太苦,先減少他的痛苦,做為一個緩衝,然後再好好的治療他。所以先把他帶到人天,人天裡面再看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夠不夠,不足的幫他提升,用教化幫助他提升。經文裡面不用教學,用教化,這個意思深,教化是什麼?教是因,化是果,這個教學成績卓著。成績是什麼?他變化氣質,他真產生變化。教,他在學,學了他沒化,還是枉然,他沒有變化氣質。所以這個教要重視教學的成果,教學收不到成果就白教了。

  所以一定有善巧智明,他才能做到,幫助眾生回頭是岸,先教他斷惡修善得人天身,從人天身再教導他破迷開悟,這就是大乘教。幫助他從惡道裡面生到三善道,這是人天法,《十善業道》裡面講的,最底限的人天法,有這個基礎。佛在世他四十九年教學的層次,我們能看出來,開頭十二年講阿含,阿含說的是什麼?就是斷惡修善,好像是佛門的小學。十二年小學這個階段結束辦中學,八年方等,方等前面通小乘,從小乘提升,後面接大乘。所以方等叫大乘始教,開始,大乘的初級班,大乘的預備班,八年。八年之後純大乘,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般若講什麼?般若確實是在誘導我們破迷開悟。我們都以為世間法是真的,佛才跟我們說破,這世間法是假的。不但六道是假的,四聖法界也是假的,甚至我們在《華嚴》上看到,連諸佛報土一真法界也不是真的,讓我們體會到真的只有一個常寂光淨土。這是佛第三個層次。最後八年講《法華》,《法華》講什麼?幫助眾生轉凡成聖。這都是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想想我們自己不是上上根器,我們是經裡面所說的大乘根器、中乘根器、下乘根器,我們是上中下三乘根器。這三種人都需要慢慢的學習、慢慢向上提升,就對了。所以學習不能夠躐等,躐等是佛陀不願意看到的,他才在經上說「佛子」,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他否定。學習必須是自始至終循序漸進。

  我們再看看現代人學佛,一定要看化,看結果,跟古人一比,古時候學佛真的變化氣質。而今人學佛,沒看到他變化,學佛之前是那個樣子,學佛之後還是那個樣子,沒有變化。換句話說,他沒有進步,說得不客氣,他沒有進步,所學的是佛的表面。這讓我們想到開經偈上一句話,「願解如來真實義」,確實有人學了很多年,甚至學了一輩子不解如來真實義。什麼是如來真實義?佛跟我們講的,像此地說的「了達一切眾生受生因緣所起之法,悉皆空寂」,這是如來真實義。我們對於這一切事相上,對人對事對物還是要控制、還是要佔有,這就不解如來真實義。那算了,我就一切事情都不做、都放下,還是不解如來真實義。怎麼辦?學菩薩,該佔有的佔有,該控制的控制,心裡沒有,事上有,心裡沒有,這才是如來真實義。你事上沒有就不能辦事,所以他恆順眾生,他是一樣做,但是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所以他是在演戲,他不是真的,他歡喜是在演戲。你看舞台上叫他笑,他非笑不可。為什麼?劇本上寫的這個時候笑,他就得要笑,叫他哭他就要哭,他不是自己意思我想哭、想笑,不是,劇本上寫的,不能不笑、不能不哭。菩薩在這個世間是來演戲的,他不當真,所以他不造業,演得很逼真他不造業。我們凡夫什麼都當真,引起自己貪瞋痴慢的煩惱那叫造業,造業你就有果報。佛菩薩在那裡演戲不造業,所以他不受果報,這就是他的不變,他能夠真正做到隨緣不變。我們凡夫很可憐,隨緣隨著變,這不能跟人家相比。所以人家造的那個,我們也有個名詞給它,叫淨業,清淨不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在這裡看出他的門道,他造的是淨業。參訪完了之後,禮辭,禮拜善知識,感激善知識,辭是什麼?辭是心裡一點痕跡都沒有,沒有執著。你有分別、有執著那你就沒有辭,你真的受它影響。他不受!善財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給我們看,我們一生要成就無上菩提,就得學善財,跟一切大眾和光同塵,那什麼?那是真修行。在這裡面學什麼?就是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高明到極處!

  說法,開口是說法,不開口還是說法,開口是顯說,不開口我們叫暗示,暗示裡頭有密義,你看對方有沒有這個智慧,他能夠悟入。懂得這個意思,你才曉得諸佛菩薩的說法沒有中斷過,分分秒秒都沒有中斷過,這就密義在裡頭。教化眾生,這才是經教裡面所給我們提示的,無盡的慈悲,普度眾生,要幫助眾生幫助到什麼時候為止?成無上正覺。你沒有成無上正覺的時候,佛菩薩是念念都沒有離開你,不管你現在學不學,你學佛,他是這樣照顧你;你不學佛,你反對佛教,你說佛教是迷信,毀謗三寶,他也是在照顧你,從來沒有離開你,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道理在此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看說到這樣子,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你迷失了自性,所以你才有叛逆的行為。他是個好老師,示現是個好老師,他很有耐心等你回頭。你在造業,造業一定吃苦頭,有果報,苦頭吃盡了,你就回頭!所謂是苦盡甘來,你不受盡苦你不肯回頭。苦頭受盡,到哪裡去受盡?到阿鼻地獄去受,你才能回得了頭來。業障習氣很重的人,阿鼻地獄受那個苦他還不知道回頭,怎麼辦?再去受。可能在阿鼻地獄去個十次、八次,幾百次、幾千次、幾萬次都有,但是終有一天你會省悟過來。佛菩薩照不照顧?照顧,什麼樣苦難他都在暗中照顧,有應是冥應,你自己不能覺察。只要一念善心起來,得度的機緣就成熟,他就現身來幫助你、來教導你。

  這說明什麼?無盡的慈悲,佛家講大慈大悲是這個意思,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也是這個意思,不管你信不信,他始終不捨棄你。到什麼時候你才感恩?你覺悟就感恩念頭起來;你感恩念頭起不來,是你沒覺悟,你還在迷。覺悟之後你就會真發心、真精進,你會依教奉行,這個時候他就幫助你提升成無上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的實報莊嚴土,《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行的地方,這都是佛,所謂分證即佛。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之前,在十法界裡面叫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叫方便有餘土,在這裡面接受如來的善巧智明,幫助這些相似即佛這個地位裡面的大眾提升,提升到無上正覺。到無上正覺就跟諸佛如來合而為一,就像這一滴水已經滴到大海裡去,在大海裡頭再找不到這滴水。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融入法身,佛教的術語是什麼?證得法身,證得法身這才真正成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把十種智明簡單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