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鼓說法 (共一集) 2007/10/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17-1855集) 檔名:29-107-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五大段喻況玄旨分,我們看二十比喻裡面第十一段,第十一個比喻有六首頌,天鼓說法喻。我們還是從第一首念起,「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放逸為怨為苦惱。非甘露道生死徑。若有作諸放逸行。入於死滅大魚口。」昨天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再看下面第四首:
【世間所有眾苦本。一切聖人皆厭患。五欲功德滅壞性。汝應愛樂真實法。】
這二、三、四是『天鼓』所說的內容。第四首將『世間所有眾苦本』,一切眾苦的根本在這個地方,還是結歸到五欲,財色名食睡。世間人不知道這五樣東西是一切苦的根本。我們要是細心去觀察、去思惟,財,六道眾生不能不要,但如果是貪而無厭,果報在地獄,決定比不上那些貧賤之人。貧賤之人,如果一生安於貧賤,一般講認命,沒有福報,前世沒修,他能守住本分,不造惡業,來生福報就現前!若是往前面看,往來生果報看,這一生大富大貴比不上貧賤人,因為他來生不墮三惡道,富貴人造的惡業多!不要說別的,就是財富,你有那麼多財富,你也用不完,可是控制在你手上,世間許多苦難人需要救度的,你無動於衷,這就是罪過,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真正有福報一定要有智慧。我們在講席裡講得很多,你擁有五欲,財色名食睡你擁有,是你過去生中修的福報,這個福報怎樣享、怎樣去用,那是智慧。所以有財富、有地位、有權勢是福,怎樣去用它那是智慧。沒有智慧全都用錯了,以這些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將來的苦報真的是不得了!墮在地獄什麼時候能出得來?縱然你的後代好,會給你做很多超度佛事,有沒有用處?很難講。自己如果沒有覺悟、沒有善根,不知道懺悔,後裔給你修的這些佛事,只可以說比不修好,對你來講這個功德非常有限,本來就有限。怎麼說本來就有限?《地藏經》上講的,別人替你修的功德,你只能得到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修功德的人他自己得。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這《地藏經》上勸導我們的,你真的把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你要抓住機會修福,你自己修七分,分分自己得。我委託一個好朋友,我過世之後你替我做好事,這個福報七分當中他得六分,你只得一分。只可以說什麼?是你欠他的,你還他。這個道理要懂。
你認識什麼是福田這是智慧,你在福田裡種福;如果你要認識什麼是功德,那是大智慧,那是出世智慧。現在我們總算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了,很難!什麼是世間智慧?什麼是出世間智慧?沒有放下分別執著那就是世間智慧,放下分別執著就叫出世間智慧,差別在此地。縱然像有些高僧大德,以四眾的供養去修福、去行善,自己心地也很清淨,付出之後心無罣礙,告訴別人「各人因果各人承當」,他再也不過問。我們要問一問他具有的是世間智慧,還是出世間智慧?很難說!分別執著沒有放下還是世間智慧,還是福德邊事,不是功德。你就曉得這放下多重要。
放下從哪裡放起?從五欲放起,財色名食睡,自己保留只可以說保留現前需要的就夠了,你盡量去布施。有人說:那我布施完了,我就沒有了。這是一般世間人學佛之後,佛教給我們布施不敢,不但布施不敢,持戒也不敢,為什麼?我持戒在這個社會上那處處要吃虧,不甘心、不情願,所以他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對佛沒有信心。從前李老師跟我講,信佛好不容易!真正信佛,我現前所有的只有一缽飯,這從前出家人看到一個貧窮害餓的人,出家人自己不吃,把這碗飯布施給他。布施給他,餓一天,沒想到自己,能做得到,而且常有之事,何況這些身外的財物。從因果上講愈施愈多,我們學佛這五十六年的經驗,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怎麼樣?愈多愈施。你不施麻煩就大!佛在經上講「積財喪道」,你就害了道。道是要流通的,不能堵塞,像水一樣流通的,你不能把它堵住。堵住怎麼樣?積蓄,錢愈積愈多積蓄,不如要真正發心去流通。
講到布施,我們會看到現前這些現象、看到這樁事情是個好事,以後發現是別人設的圈套來騙你的。這個事情,我們以從前我親眼所見到的道安法師的例子,確實是有些在家居士設了圈套,組公司來好好的經營,以這個得到的利潤來做弘法利生、做好事。老和尚說好!老和尚,我們現在資金不夠,請你老人家幫助。老和尚很慷慨,有許多公司請老和尚做董事長,我知道他有好多個董事長的頭銜,每個董事長都要捐錢。是不是像他所說的去做?老和尚沒有時間去調查。老和尚這點很難得,不懷疑人,縱然是發現這個人欺騙,他來要幫忙,還是給他。這難得,我從老和尚那裡真正學到這點。從前章嘉大師教我修布施,我的顧慮還很多,看到道安法師之後一點顧慮都沒有,這正確。相信因果裡面所說的,你命裡頭有的丟不掉,命裡面沒有的,你保持不住,會丟掉。老和尚這樣做,感動了很多人。騙他的,以為老和尚不知道,到後來一發現老和尚原來全知道,慚愧的心生出來了,這是用身教感化一個人。
我們看了《唐人傳奇小說》,看到杜子春的故事,太上老君感化人,知道這人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敗家子。老君怎樣?他每次到困難的時候,家敗完到外面討飯,老君就現在他面前,又給他一個機會得到大量的黃金。他又揮霍一陣,三、四年又花光了,又變成乞丐。好像到第五次他回頭了,他知道錯誤,第五次再變現的黃金,他不動心了,跟著老君去學道。跟老君學道要通過很多的考驗,真的一關一關的通過了,到最後一次,看到他父母在地獄裡面受殘酷的刑罰,他看了不忍心,叫了一聲爹娘,這境界馬上就沒有了。老君現身說你這關沒通過,你成不了仙,你還是回到世間去。世間人總還是親情沒有捨掉,境界現前你還是起心動念,這都是教訓。傳給他就是《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從哪來的?就從這裡來的。太上老君給他這一本《感應篇》,叫他好好在世間勸人行善,相信因果。
這是苦本,誰知道?覺悟的人知道,覺悟的人才肯真正把這捨掉;沒有覺悟的人,他是凡夫,他做不到。下面講『一切聖人皆厭患』,這聖人知道五欲是苦,所以在物質生活上寧願減少。像釋迦牟尼佛他們這個大團體,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日中一食,三衣一缽,比顏回還要清苦。顏回是簞食瓢飲,還居陋巷,還有個地方住處;佛弟子沒有地方住,晚上住在曠野樹下。這是聖人,這是示現,現身說法告訴我們,這東西要捨棄,決定不能有一絲毫貪戀,捨得那麼乾淨。我們後學看到佛菩薩的示現,他的標準我們做不到,但是你一定要記住,要減少到最低的標準,就是飲食起居夠用,這樣就好;處處要想到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就好!
『五欲功德滅壞性』。五欲對功德是滅壞性,有五欲,功德就沒有了。這個道理要懂,福德有,功德沒有了。你有貪瞋痴,哪裡有功德?末後這句是勸我們,這天鼓勸人,『汝應愛樂真實法』,五欲,要知道它不真實,它是無常的。你看前面講如水泡沫,如夢幻泡影,一定要認識清楚,你才真正肯放下,這一放下就能入佛門;這個放不下,無論怎麼樣修,始終你入不了佛門。入佛門,《金剛經》上有標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才能入門。入門是什麼地位?在《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這入門;小乘須沱洹初果,才入門。我們現在有沒有入門?沒入門。雖沒有入門,我們向著這個門去接近,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它,這在小乘叫初果向。你的方向目標正確,我真的在幹,我天天在放,一點一點的放,能有個三年五載、十年二十年,真的放下了。
我初學佛的時候,實在講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章嘉大師教我放下,還給我限定時間六年。頭一天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教我六個字,你好好去做六年。到第六年放得什麼樣?只有一床鋪蓋、兩套換洗衣服,其他的一無所有。出家的緣成熟了,身上真是一文不名,從台中到臨濟寺出家,臨濟寺常住給我買一張車票,從台中到臨濟寺的圓山車站,那個車站就在廟門口。真的有感應。出家之後,剛出家供養不多,很少,別人要供養我,我跟他說,我不要錢。你要什麼?我要經書。他就給我買書,所以我的書就很多,都是同修他們替我買,買來送給我。我在香港買了不少,智開法師幫我的忙,我給他寫信我需要什麼,他就替我蒐集寄到台灣。很難得,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寄給他,他對我很放心。那個時候沒有見過面,不認識,他能相信我,我也相信他。所以書寄給我了,通知我這部書多少錢,有人供養我,就告訴他:我這書收到了,缺多少錢,你們替我寄過去。
求學的那些年,這種生活大概過了將近十年,十年之後真的講經福報現前了,供養多了。多了怎麼樣?都印經,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所收四眾弟子的供養,他在蘇州報國寺搞了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他自己買了機器印刷,開了個小印刷廠,來流通法寶。這經論、善書可以說是近代善本書,就是它校對得很精確,很少有錯字,版排得好,字也很大,讓你看到的時候,一般不需要戴眼鏡都能看。印祖一生專門做這樁事情。社會上常常也有災難,水災、旱災,老和尚知道之後也都伸出援手,錢從哪裡來?錢從印經的款項撥出一部分來救災。他給我們的示現,學習專,一門深入;修行專,一句佛號念到底;事業也專,十方供養統統印經。
我們細心去想想,所有一切善事,印經最善,為什麼?沒有弊病。縱然這個書人家拿去賣了,賣也好,買的人他就看。印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別人要看,那個看的人他會得利益,所以這是好事情。那些經濟上有困難的人,他在這裡請了幾本書拿出去賣,等於說我們在金錢上幫助他,都是好事。他替我們把這個書就銷出去,我們是贈送,沒有一樣不是好事。我們的書有地方有賣,有很多人告訴我:法師,你們這個書贈送的,怎麼外面有人賣?我說好事情,他替我贈送,人家給他一點報酬,有什麼不好?所以我們的心量要拓開,不要斤斤計較這些。
愈施愈多。最初我們印經,我第一次印的經是《安士全書》,那時候印了一千冊精裝本,印得很莊嚴,非常歡喜。第二次印經就是《華嚴經》,那個時候我在台北講《華嚴》,講《華嚴》的時候,我們的經本是用台中李老師講堂裡用的經本。他的經本十二冊,大字,十六開的,字很大,我把它縮小,縮成袖珍本,口袋可以裝的,那成本就低很多。照相影印,一本那個時候台灣錢兩塊錢,《華嚴經》一套十二本,十二本二十四塊錢一套。我們最初是印一千套小本袖珍,字也很好看,大概就是一般我們現在講的三號字,所以看得也很清楚,攜帶也很方便。在那個時候我們自己用錢很節省,用兩塊錢,想一想這兩塊錢可不可以不用?要不用就印一本經書。沒想到現在居然我們可以印《大藏經》來跟人結緣,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要有絲毫疑慮,懷疑顧慮用不著,那是煩惱、那是習氣,統統把它斷掉,普遍跟大家結緣。現在我們的《大藏經》、《華嚴經》,不但在佛門裡面普遍結緣,其他宗教我們也送,有很多宗教他們有圖書館,他們願意收藏,我們統統都送。像我們送給印度尼西亞,第一次是送佛教道場,送了六十套《大藏經》。第二次他們宗教部問我要兩百套,那他送所有宗教跟學校圖書館,我們送了兩百套。
我們要「愛樂真實法」,真實法在《華嚴經》裡面,什麼是真實?我想同學們都應該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叫真實法。因為你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放下分別,你是菩薩;放下妄想,你就成佛。你本來是佛,這是真實法。所以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他就把真實法告訴我,但那個時候不曉得是真實法。他教我看破、放下、布施,五十六年前,五十六年在《華嚴經》看這真實法。我們學《華嚴經》,如果這三樣沒有放下,《華嚴經》是世間法,我們講人天佛法,不是出世間法。如果執著放下了,《華嚴經》是出世間法,但是怎麼樣?沒出十法界,出了六道,必須是把妄想分別也放下了,那就是出了十法界,這要懂得。
放下執著,對人、對事、對物不再執著,真的沒有執著,這個執著是從心裡面放下。如果你辦事,你身上有職務、有執事,你執事要不要做?要做。很認真負責去做,但是心裡面乾乾淨淨,這是功夫。外面做事情有執著、有分別,心裡沒有,你這樣子做事,就是我們一般人講大公無私,你辦事只生智慧,不生煩惱。煩惱從哪來?煩惱從執著來的。你有執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沒有執著,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你辦事的時候樣樣圓滿,你辦事沒有一個不尊敬的,別人比不上的,你有定慧。凡夫哪來的定慧?這不相同。
像觀世音菩薩講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能現國王身。世尊在世,我們知道經上講的十六大國王,釋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都是菩薩化身,來護法的,不是凡夫,但是他示現是凡夫,還有居士長者。這就是讓我們看到,外表有執著,裡面沒有執著;外面有分別,跟人往來有分別,自己實在沒有分別。釋迦牟尼佛一生就是這種示現,所以天天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天天表演,做樣子給大家看。做樣子不也分別執著嗎?是的,內裡頭沒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多清淨!所以他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是世間人所講的究竟圓滿幸福的人生。只有菩薩才能做到,最低限度阿羅漢,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學佛要從這上學。這部《華嚴經》說的什麼?全是說的自己的事情,沒說別人事情,全是自己。我們自己真的明白,省悟過來,你自然是愛樂真實法,這個愛樂裡頭不是貪愛,沒有貪心,是自性裡面的性德自然流露。再看下面一首偈:
【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來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
前面是天鼓所說的,『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裡面的大眾,釋提桓因是三十三天的天主,我們中國人稱他為玉皇大帝。天上這些人民聽到天鼓說法,統統都到『善法堂』,善法堂是釋提桓因教化大眾的講堂。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忉利天的社會,跟我們人間的社會、跟餓鬼道的社會,大致都相同。忉利天底下也有很多部門,也有很多官員,所謂天兵天將,有他的部屬、有人民。所以生天生到忉利天,生到忉利天也有等級,你到忉利天是做官,還是做人,一般人民。人民裡面也有富貴不一樣,因為每個人業不相同,有大富大貴,忉利天上也有貧窮的。貧窮,當然比我們這個世間福報大,比我們人間大富大貴的還不如。他們那個貧窮的,大概是我們世間所謂小康之家,他有德行,沒有德行不能生天。稍稍有點放逸,天鼓自然就給他們說法,他們聽了之後,警覺心提起來了,到善法堂聽天主說法。在這裡我們看到天主用什麼來統治他的人民?這天上的人民用教化!天主天天跟大家說法,並不是一天到晚在頒布什麼政策命令,不是搞法律,不是搞這個。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中國古代的帝王,從漢朝起,宮廷裡面就時常禮請儒釋道這三家的大德,在宮廷裡面教學,帝王帶著他的嬪妃、文武大臣在聽課。有時候帝王高興他也講,但是他講得少,總是邀請這些專家學者來講得多,古時候是這樣的。在史書裡面記載,記載得最盛的,好像宮廷裡面講學最興旺的是清朝,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可以說是鼎盛的時期。我們看到宮廷裡面講學那些講義,這講義留下來了,編在《四庫全書》裡面,《四庫薈要》裡頭也有。我們看到宮廷裡面那個時候講經用的講義,大家都在學習,皇帝沒有不喜歡讀書的。哪個皇帝不喜歡讀書,不喜歡禮請這些專家學者到宮廷裡面來講學,那個朝代就差不多快亡了。清朝這個制度到慈禧太后不要了,大概她不太喜歡聽,特別是《無量壽經》。聽了《無量壽經》,可能說了她很多毛病,聽了不高興,算了,不要講了。以後怎麼?搞迷信,駕乩扶鸞,宮廷裡面有什麼國家重大的事情,請神仙來指示。這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清朝亡國,亡國在扶鸞,不聽別人的話,聽神仙的話,這是迷信。
中國自古以來,確實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誰做起?從皇上做起。所謂一人興邦,這一人就是國家領導人。我們從黃帝看起,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你看看統是聖人。中國人講聖人、講神人是一個意思,古時候就是一個意思,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通達明瞭,他不迷惑,而且沒有一個不好學。所以建立一個王朝,他能夠享國幾百年,最長的周朝八百年,漢朝四百年。為什麼?家教好!皇帝選的繼承人,接受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他、來輔導他。皇子他有優先權,我們講特權,什麼權利?受教育的權利。皇上有權力禮請全國第一流的、道德學問最好的老師請來教太子。所以這繼承人能夠繼承先王的德業,能夠遵守先王的這些規矩、成規,遵守老師的教誨,勤政愛民,這個社會長治久安靠教育,五千年來都靠教育。滿清入關統治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滿清入關的軍隊是二十萬,不多,二十萬軍隊在中國各個地方一分布就沒有了,看不見了。靠什麼統治?靠教學,儒釋道三家。唐玄宗註《孝經》,這個註解留傳到現在,所以帝王當中他有著書立說、有上講台教學的。
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帝釋天就是玉皇大帝,常常在善法堂講學。在佛經裡面,我們看到帝釋天也常常禮請菩薩到那個地方去教學,所以有菩薩、羅漢;我們還要想到一定是多元文化,還有很多神仙都被邀請到善法堂去講經教學,這個要懂。我們看到這要知道,家庭也是如此,有家教;社團裡面,團體也是如此。你開個店,像現在的公司很大,老闆也常常邀請專家學者對員工講話,時間愈多愈好。尤其現在可以利用這些科學工具,電視、網路、光碟的教學。有實驗的,每天早晨上班前面半個小時聽課,聽半個小時課,然後各人回到各人工作崗位去工作。我知道在國外國內有少數的公司老闆真的這樣辦,他叫員工聽什麼?聽《弟子規》。
將來我們對於儒釋道真正認識清楚了,知道那些典籍裡面有寶,不是迷信,將來再恢復儒釋道三家的教誨。這三家教誨是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根本,不可以把它看作宗教迷信。現在確實是有一部分變成宗教迷信,我們要看清楚,那不是它的本質。道家的《老子》、《莊子》,大學裡頭開課,大學裡面可以開課,為什麼對人民不能開課?《無量壽經》,我去年訪問英國劍橋大學,劍橋大學博士班,有學生以《無量壽經》寫論文,博士論文是《無量壽經》的研究。能在博士班裡面開課,為什麼不可以對人民演講?尤其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在佛法裡面就相當於儒家的《弟子規》,是入門、是基本的、是個普及化的教材,人人都應當學。它這十條,不殺生要不要學?不偷盜要不要學?這是在家社會大眾,不邪淫要不要學?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騙人;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讓人家聽了難受。不貪、不痴、不瞋要不要學?這個好,應該要學。為什麼學校裡面拒絕這個課程?是不是要讓學生學習殺盜淫妄,學妄語、兩舌?是不是要學這個?學貪瞋痴,是不是學這些東西?真的,現在電視網路都教人學十惡,不是學十善。十惡不禁止,十善禁止,這個社會還會有前途嗎?這世界還能好嗎?
梁漱溟先生說過這個話,在他晚年常常感嘆著:這世界還能好嗎?我在馬來西亞遇到馬哈迪長老,他也問了我這句:這個世界還能和平嗎?答案是肯定的,教學就會變好。所以一切還是要把教育辦好,記住老祖宗的一句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現在學校也很多,但是它不是教倫理、不是教道德、不是教因果,這問題就來了,它教什麼?確實教的是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你說多可怕。人真正懂得倫理,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道德裡面講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習性跟本性的關係。因果儒家講得不少,《易經》裡面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因果;道家講的「善惡報應,如影隨形」。真正懂得因果的道理與事實,人不敢做壞事;受過倫理道德的教育,人不願意做壞事。這三樣教育,倫理、道德、因果,維繫中國五千年的長治久安。現在的社會動亂,使我們想到老祖宗這三寶,這三寶真能救世,這三寶就是倫理、道德、因果。
在中國古代先王的設施,唯恐你忘掉了,也設個天鼓,讓你時時刻刻警覺到。硬體的設施,那就是祠堂,祠堂是倫理;文廟,文廟就是孔廟,象徵著道德;城隍廟,象徵因果。在過去每個城市一定有文廟、有城隍廟、有祠堂,這個東西就是天鼓,讓你看到、聽到,你就會想到。不是迷信,它是教學!尤其是佛教寺廟,佛教的寺廟是教學的機構,直接歸皇帝管的。中國從漢朝以後,漢明帝以後中國教化大眾有兩套教育,第一套這漢武帝選擇的孔孟教學,讓全國人民都學習。到漢明帝的時候,佛教到中國來,皇上帶頭來推動,所以佛教的傳播就比儒家來得快、來得興旺,這有道理。
佛教教育教的是什麼東西?我們現在學《華嚴》,大家都曉得《華嚴經》講什麼?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還講哲學、還講科學。我們現在看經典五項五個科目,一切佛經裡面到處都是講這五樣。講的有淺有深,講到深的地方超過現代的科學跟哲學,現在科學哲學還沒有講到,佛經上講到了。我們看到佛經上的科學,譬如講宇宙的起源,萬物之由來,比現代科學講得好,讓我們聽到之後心服口服。科學家講的那套,我們聽了還搖頭,有懷疑,譬如他們說宇宙是從大爆炸發生的。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爆炸之後他說現在還不斷的在膨脹,宇宙不斷在膨脹,從膨脹的現象推想到一定是爆炸,這都是人在推想,沒有看到。佛教給我們,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宇宙真相你就見到了,那不是推想,你就見到事實真相。
現在科學也很不錯,居然發現物質不是真的,物質現象,他們講法物質現象觀察從哪來的?無中生有。無中怎麼會生有?無是屬於能量,科學名詞叫場。像愛因斯坦他們講的,他只承認宇宙之間有場存在,除場之外其他什麼都沒有。場是能量,能量在某種狀況之下,它會變成物質,物質是這麼來的。而物質現象它存在的時間很短,總是萬分之一秒的,非常之短。我們看到這物質現象是一種相續相,真正物質的生滅你看不到,你看到的是相續相。像我們看電影銀幕上的畫面一樣,是生滅相,不是真相,這是科學家近代才發現。這個說法比大爆炸容易令人信服,但是還不圓滿,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現象?這現象太奇妙!譬如人的身體,身體的構造怎麼這麼完美。細心再觀察,所有動物的構造差不多都相同,都是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巴,有四肢,有身體,裡面有五臟六腑。人是這樣的,動物也是這樣的,再小的動物牠都有具備,這是怎麼回事情?科學沒法子解釋。沒有法子解釋,大家認為什麼?這上帝造的,上帝照他的模樣造人,上帝是不是也照他的模樣造所有動物?而佛法裡面說得妙,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八個字就給你解答了。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是性德,沒有理由的,本來就是這樣。佛法講因緣生,只要緣成熟它自然就現出來。
『帝釋為說微妙法』。帝釋確實做到君、親、師這三個字,君是領導,帶頭領導,把你帶向究竟圓滿幸福的人生大道,這是領導;親就像父母照顧兒女一樣,無微不至;師是老師,天天給你說妙法。我們小時候聽父母的教誨,最多的是什麼時候?吃完飯的時候,吃完飯之後沒有離開飯桌。為什麼?這個時候大家都在,一家人團聚,沒有一個缺席的,都在。老人跟你講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也常常講這些倫理道德的故事給你聽。我母親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很會講故事,這些故事的內容都是倫理、道德、因果,從小就受這個薰陶。現在父母不講了,小孩也不聽,現在誰代替?你家裡的電視、電腦它代替。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受的教育是電視的教育、電腦的教育,所以他跟父母沒什麼感情。父母要是天天講、天天教,這感情深厚;你都不接觸他,吃完飯個人搞個人的,甚至於工作忙碌的時候,見面機會都少,父子關係如何能建立?這個道理要懂。
後面這句,這是帝釋說法總綱領、總的原則、總的題目,『咸令順寂除貪愛』。寂是一心、是法性。雖然三十三天還沒有真正的禪定,但是天人的心比我們要善良,為什麼?生天的條件是上品十善。沒有上品十善你不能生天,生天不是說我信天主、我天天拜天主,就能生天,不是的。所以佛法講得讓我們心服口服,佛法講六道業因,什麼樣的原因你生天,十善、四無量心。十善要修到上品的,那像打分數一樣,上品大概八十分以上。中品的是人道,人道至少也要打個六十分,五、六十分這是中品,你才能得人身。下品十善,往往在畜生道、餓鬼道裡面有福報,享福的,這些都要懂。我們要不修十善業,十善業修得不及格,來生就墮落。要想生天,十善要好,還得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生天的標準。你跟玉皇大帝認不認識沒關係,你拜不拜他也沒關係,只要你具備這個條件自然就來,這說得有道理。如果說是一定要信上帝才能夠生天,那不信的人做再多的好事、再高的德行,與天道都沒分,講不通!所以佛法說得合情、合理、合法,只要認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就是天人。
除貪愛,貪愛是煩惱。實際上忉利天天主還是有貪瞋痴慢,淡,不像我們世間這麼嚴重,他很淡薄。欲界六層天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到色界天這五種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就沒有了,並不是斷了,是定功伏住,雖有不起作用,所以也叫斷,伏斷不是滅斷。定功要失掉它又起現行,入定的時候不起作用,出定它又起作用,又起來了,雖起來很淡,並不很嚴重,所以要除貪愛你才能夠得一心。「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有兩句話說得很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要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修什麼?修自己的清淨心。寂就是清淨心、就是一心、就是法性,與法性相應,這是個總原則。
我們見到眾生不善,隨順,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批評。放在心上是自己生煩惱,你心不清淨,你常常記得很多人的不善,我們常講你把你自己的良心、善心變成別人的垃圾桶。別人所有不善裝在自己心裡面,你的心就變成垃圾桶,這是什麼人?愚人,這不是個聰明人。所以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你放在口上,你批評人,人家能接受嗎?不能接受,他就記恨在心。那好,你跟人結了冤仇,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就這麼個原因。我們看到學佛同修當中,很多有冤親債主附身的,什麼原因?就這個原因。這一生跟人結了冤仇,過去生宿世跟眾生結的冤仇,因緣遇會他就來找你麻煩。所謂是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何必那麼樣的愚痴,跟眾生結這些不善的緣。
菩薩教給我們恆順,永遠隨順。如果遇到眾生做善,心行都好,利益眾生、利益社會,我們就隨喜,隨喜功德。要懂得隨喜幫助他、成就他,自己沒有力量幫助,讚歎。給他宣揚、讚歎這都是隨喜,有力量全心全力幫助他。隨喜的功德跟那個修積功德的人是一樣大,這個地方要懂得。譬如他是一支蠟燭點亮了亮光,這他在行善,我們隨喜的人就好像拿著我們的燭光,藉他的光點燃了。我們點燃的光,跟他的光是一樣的,他並沒有損失,我們得到的跟他是圓滿的,這個道理要懂,你才肯幫助別人,樂於幫助別人。幫助他,以後他變質了也不要去管他,各人因果各人承當,縱然是你被他欺騙了,欺騙的時候各人因果還是各人承當。
這個事情我們在前面講,五扇提羅的故事,這佛在經上說的,那個女孩子是個財主,被五個出家人欺騙。出家人在她面前故意裝成個好修行人的樣子,感動了她,她拿出她自己的錢財,給他們修廟、建道場。而實際上這些出家人是用欺騙手段,錢得到手了,道場建好了,吃喝玩樂,不真修行。以後怎麼樣?這個施主她是真心修福,也沒有懷疑這五個人欺騙她,對五個出家人非常尊重,她果報生天,她去享天福;這五個比丘欺騙齋主,墮地獄。那不知道經過多長的時間,這個女孩子天福享完了到人間,享完她還有餘福,到人間來投胎做了皇后,餘福。那五個比丘地獄裡罪受滿了,也到人間來,又碰到了。這五個人是什麼人?是替皇后抬轎子的轎夫,也非常聽話,他來還債的!叫五扇提羅。佛說出這個前因後果,他們來還債的,地獄罪報受完之後來還債,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各有各的承當。
所以不要怕人騙,看到經上講這個就不怕人欺騙,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做,功德就是圓滿的。怕這樣、怕那樣,自己修積功德的緣、機會往往就失掉了。所以一絲毫的顧慮都沒有,誠心誠意去做,你得圓滿功德。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以這個功德統統迴向淨土,不求人天福報,統統做為將來往生的增上緣,這就完全正確。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當學習接受別人批評,人家批評絕不反駁。不論是善意的、惡意的,或者是造謠生事,我們聽到之後好好想想有沒有?有,改過自新,感謝他提醒;沒有,也感謝他提醒,我不能造這些惡事。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總而言之,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樣就對了,你才能回歸到性德。
古德說了一句話,昨天跟諸位也說過,但說了一半,他後頭還一首偈。古德說「久久純純熟」,這要練,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去學習。因為我們煩惱習氣很重,一下改不過來,要久久純純。久久是時間,純純是不夾雜,就是不可以懷疑、不要憂慮,慢慢功夫就熟了。熟了之後,「自然內外打成一片」,那就是寂,你就隨順清淨寂滅,你清淨心現前。這個境界說「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啞巴作夢他自己很清楚,他說不出來,這比喻什麼?見性。我們有個簡單的解釋,「除去一切情執計較,千差萬別的事物」,這就執著,計較就是分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都是斤斤計較,都在那裡分別執著,錯了,你的功夫不能成片。你要把這個東西去掉,功夫才能成片,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後面有首偈子,這個偈子好,「是非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更無意見」。這意思多好,是很好、非也很好,好也好、惡也好,成一片了。這不愚痴,這是你功夫到家,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你沒有意見。我們到不了這個功夫,不管什麼東西現前,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佛的人,這後頭四個字就改成阿彌陀佛,「是非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阿彌陀佛」,他怎麼會不往生!肯定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會很高。
這一定要明瞭,所有一切境界不是真的,全是假的。記住《金剛經》上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才真正能放下。你真正就變成什麼?看戲的人一樣,你看到這舞台,舞台就是宇宙,整個宇宙是個舞台,千變萬化。這千變萬化是什麼?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就是什麼?這是諸佛菩薩他們所看的,《法華經》上講「入佛知見」,我們能這樣看就入佛知見,佛就是這看法,菩薩就是這看法。森羅萬象無動於衷,於一切境界裡面不取不捨。不取,絕不執著;不捨,也不要說我要離開它,就這個,你離不開的,那是假的你何必離開它?不取不捨,這叫真正沒有染著,這是諸法實相。
帝釋天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剛才說過,經典上記載的,他常常禮請佛菩薩到善法堂講經說法,自己接受教育,也讓天眾,這天上大眾統統接受聖賢教誨。所以中國歷代古聖先王他們懂得這個道理,他們也很認真的禮請,我們現在講專家學者,在從前講的聖賢君子,有道德、有學問德行的人到宮廷裡面去講學。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常常講兩種人可以救世間,也可以毀滅世間。第一種人就是帝王,國家領導人,他要提倡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世間就救了。他要是不提倡這個,那像現在全世界,我們看到的提倡什麼?提倡經濟、提倡繁榮,經濟的繁榮。這是什麼?這是利。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一開口就講利,現在人講利,這個利達到飽和點了,所以災難多。利怎麼樣?人之必爭,人人都爭利,父子也爭利,孝慈沒有了;兄弟爭利、夫妻爭利,倫常道德完全沒有了,連因果他也不相信。縱然爭到了,爭到最後結果都是阿鼻地獄,你說多可憐!心行都不善。
第二種人這媒體的主持人,因為現在電腦、電視已經普遍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了。這個東西天天在教,它播出去的內容,如果是善的,如果是倫理道德的,那就是救世,拯救世界。如果要是隨順工商的利益,工商為了宣傳它們的利益,所以要插許多這些廣告進去。甚至於還有很多色情的廣告,這個樣子社會的動亂就永遠不會終止,必定有一天世界毀滅了。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電視、網路造成的,所以這很可怕。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如果真正有菩薩應世來的,他不是帝王身分。他如果是有財富,擁有財富,他可以用電視,自己設個電視台,自己有頻道,禮請專家學者天天在節目裡面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那他就是現在的救世主,這個功德大!
這種機會也只有現在有,你說印光大師那個時候就沒有,除了印經書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如果印光大師生在今天,那我相信他肯定是搞電視、廣播台,一定是禮請大德們,在家、出家大德來講經說法,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有沒有人聽?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說,聽的人不少。我們看看這幾年,華藏電視台這是個居士發心她私人做的,裡面播放的內容,多半都是我這些年講經留下來的這些錄影帶。她是從二00三年元旦開播的,到今年五年,五年這個電視並沒有化緣,也沒有去募捐,居然能夠活得下去,那就說明喜歡看這個節目的人還是很多。她把她銀行存款的號碼也在電視螢幕上顯示,就有人去捐助給她,她就能維持。這就說明不需要靠廣告、不需要被別人控制,你能夠二十四小時就播講你所希望別人能夠聽到接受的,這些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大好事情。希望這個世間有這種認知的、覺悟的人愈多愈好,這樣的電視台也愈多愈好。
我們如果有這個機緣,要培養好的老師。我常常在想,能有十個志同道合的大家在一起修學,每個人專攻一部經,專攻一部經三年他就會講得很好,就可以錄相來播放。三年專攻一部解行相應,那就十個老師,三年之後每個老師帶十個人,就有一百個老師。有一百個老師天天在電視、網路上講倫理、道德、因果,這世界就有救了。這是我們能想到的,我們也很認真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在做,等到做到真有成績出來,必然有許多人感應回頭,甚至於國家電視台也要來播放,那影響力就太大!所以世界和平可以落實,我不悲觀,我覺得這個世界有前途,這個世界會好。因為利用現在這種遠程教學,高科技的方式可以做得到。如果沒有這個工具那就很難,太難了;有這工具,要好好的利用它。這個工具可以毀滅世界,也可以救世界,毀滅跟救世的權操縱在自己,不操縱在別人手上。我們真的認真努力來做,走這條究竟圓滿幸福的人生大道。現在時間快到了,後面還有一首偈,我們留到底下一個小時再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