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座談會 (共一集) 1998/1 美國夏威夷大學 檔名:21-058-0001
問:佛教跟基督教有什麼相同?請法師開示。
答:佛教,前面二次講演大致上都介紹過了。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教導,它是屬於教育而不是屬於宗教。基督教與佛教相同的地方就是上帝愛世人,佛法講的慈悲也是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不同的,佛法不但是廣泛的教學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教學,它是幫助眾生開啟智慧。宗教的目的是希望眾生能升到天國,這是在最後這個階段不相同的地方,雖不相同但是並不矛盾,這個我們應當要曉得。我們在經典上能夠看到,佛菩薩以及佛教導他的學生,對於上帝的尊敬絕不亞於宗教徒,甚至於比宗教徒還要超越。因為佛法經典裡面對於天界裡面的狀況,說得非常詳細,比基督教的《聖經》詳細很多。
問:怎麼去貪、瞋、痴?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之好。貪、瞋、痴,在佛的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是眾生最嚴重的病毒,我們現在談到病毒都覺得很恐怖,實際上,一切病毒的根源就是貪瞋痴。佛教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對治貪瞋痴?佛講的是戒、定、慧三種方法。用戒律來對治貪慾,用禪定來對付瞋恚,用智慧來對付愚痴,所以勤修戒定慧就能夠斷貪瞋痴。
問:怎麼可以開悟?
答:這個問題也問得很好。在過去,不僅僅是佛法重視開悟,中國古老的教學,目的也是幫助人開悟,而不是幫助人吸收很多的知識,那個是另外的,最重要的是要幫助你開悟,你自己真正的智慧能夠現前。真智慧從那裡來的?佛告訴我們,從清淨心來的。所以要想開悟一定要修定,定就是把心裡面的妄念、分別、執著統統捨掉,恢復到心地清淨,智慧就能夠現前。禪定不僅僅是禪宗要修,在佛法裡面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任何宗派統統都是修禪定,只是名稱有一點不相同。譬如在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在教下叫「止觀」,止觀也是禪定。名稱不相同,意義完全相同,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謂的殊途同歸,方法、門徑很多,原理、原則是一個,都是達到心地清淨、智慧現前,所以要開智慧一定要修清淨心。
問:我們怎麼可以知道一個人已經開悟?
答:一個人的開悟不必請教別人印證,自己應該很清楚、很明白。那就是煩惱,剛才講的貪瞋痴一定是斷掉了。如果還有貪瞋痴,還有是非人我這種分別、執著存在,就決定沒有開悟。是非人我沒有了、貪瞋痴慢沒有了,你的心地永遠保持著清淨平等。見色聞聲,你能夠體會到的境界跟你過去完全不相同,你看一樁事情會看得很深、會看得很遠;你接觸一樁事情對它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所謂是甚深的禪定、甚深的智慧,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知道一切人心裡面的念頭,那時候你就是開悟了。所以覺悟的現象是本能都恢復了,我們自性裡頭本來的能力統統恢復,智慧也恢復了。
問:什麼是輪迴?
答:輪迴是一種生命轉變的現象。佛經裡面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實在講也是屬於萬法裡面的一法,為什麼說它不空?因果裡面就是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循環的轉變,這個不空;另外一個是因果相續不空。六道輪迴的現象是我們自己造作變現出來的,並不是有別人設計、製造來給我們受用的。佛給我們說,造作一切善業,則變現出三善道;造作一切惡業,則變現出三惡道。正如同我們人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夢境是自心變現的,不是外面有人設計造出來的,所以六道輪迴這個現象就彷彿是夢境。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六道輪迴是自作自受。
這個現象並不是佛發明的,佛陀沒有出世之前,印度的宗教、學術就很發達,而印度人修行禪定的功夫都很深,有甚深的禪定,六道的事情,他在定中就見到,所以輪迴之說,在印度每一個宗教裡面都肯定。但是他們知道輪迴的現象,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輪迴究竟怎麼發生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之後,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問:請問法師,我有二位十多歲的小孩,這是最麻煩的事情。我們教導他們讀誦《無量壽經》,早晚也都念佛、禮佛,也跟著我們吃素,可是很多習氣還是改不了。譬如他們把家裡的糖果偷去學校賣給小朋友,又說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做父母的叫他們讀經、念佛,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加重他們的罪過?
答: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去年,我在北京師範大學也跟大家舉行一個座談會,也談到這個問題。現在社會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兒女不聽父母的話,兒女難教,學生不聽老師的話,公司行號裡面的員工不聽老闆的話,在整個世界,整個社會層面上處處都能看到,這是什麼原因?在古時候,為什麼兒女能聽父母的,學生能聽老師的,員工能服從老闆的?現在為什麼不行?我們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原因當然相當複雜,不是那麼單純的,我們在這些因素裡頭要找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我那次談話裡面就說出來了。
中國聖人教給我們「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教導別人,我們必須要具備這三個條件。父母教小孩,為什麼教不好?你這個親做到了,你是他的父母親,但是你不是他的老師,你不是他的領導人;換句話說,三分當中,你只做到一分,欠缺那二分,問題就來了。作老師的人,同樣的你也只做到老師這一分,你沒有做學生之親、學生之君。同樣一個道理,公司行號當老闆的,你待你的員工,你只是一個領導人,你沒有用親情去待他,沒有用師道去待他,都是作了三分之一,欠缺了三分之二,麻煩出來了。
所以君、親、師這個理念,我們必須要重視。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對待什麼樣的人,如果能夠懂得作君、作親、作師,用這樣的理念、心態,處事待人接物,現在社會上這些弊病就能夠避免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子女不好,做父母的要反省,不是他不好,我們沒有教好,你要認真去反省;學生不好,老師要反省;員工不好,老闆要反省。做自己甚深內省的工作,把問題癥結找出來,改除這些毛病,那事業、教導就會一帆風順。
問:我本人會中文,是越南人。自從聽了法師的錄音帶以後,同時講給我的先生聽,他聽了以後,很相信。誠摯用功念佛,常常念阿彌陀佛,大約念了三年。最近他告訴我,他念佛的時候,無論是張開眼睛或閉上眼睛,都能看到西方三聖現前。有一次,他在夢中大喊「阿彌陀佛」,這種境界是好的還是壞的?請法師開示。
答:佛在《楞嚴經》裡告訴我們,佛法的修學,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的確有感應、有境界,定中也有境界。境界現前,我們不要去理會,都是好境界。境界現前,要是著了相,就變成魔境界。所以佛教我們一個總原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如不見就是好境界。你功夫要是不得力,這個境界不會現前;有境界現前,證明你功夫得力,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不執著,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心、保持你的智慧。因為一執著,你就有分別、執著了,有分別、執著馬上就退墮了,所以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境界是好境界。
問:廟堂日子久了,被白螞蟻吃了。廟裡如果是向大眾捐款要殺螞蟻,在這個情形之下,捐款的人是否造成殺業之罪?
答:罪跟過以及功德都在一念心,所以心生萬法。古時候出家人住在山上曠野之處,就地取材,砍伐樹木,搭一個小茅篷,在那個地方安身辦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樹木如果高度超過一個人,都有樹神。什麼叫樹神?鬼神依附這棵樹木來居住,祂住在這個地方。你要把這棵樹砍伐,等於說是你把祂居住的地方奪取了。我們實在需要,那怎麼辦?佛教給我們,三天之前去誦經、去念佛、去禱告,告訴祂,我三天之後來伐這棵樹,請樹神你搬家,另外找地方去。這樣的做法很如法,很好。同樣道理,如果我們要殺白螞蟻,最好在三天之前,我們也誦經迴向,請牠搬家。牠不搬家,那沒有法子,我預先通知你了,你不搬,不能怪我。三天之前通知牠,牠搬走了,不就沒事了,我們重新好好的來整理。這是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的。
不預先通知牠,這是我們有罪過;預先通知牠,有感應!你看看《印光大師文鈔》,印祖七十歲以後,他住的房子,蚊蟲、跳蚤一隻都找不到,他真有道德感化牠,他到那裡去,本來這房子裡面有蒼蠅、蚊蟲、跳蚤,他老人家一住,那些東西都搬家,搬走了,所以小動物也有靈性,牠有感應。
問:弟子學佛已經有五年了,平常讀誦《普門品》跟大悲咒,時常念時有幾滴水出現在桌面,但最近這幾年沒有這個現象出現,只出現一次。請問法師念大悲咒的時候,出現幾滴水這個是什麼原因?這個現象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
答:這個跟前面的問題一樣,不去理會就是好現象,千萬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執著。
問:有位大善知識告訴我,無論是出家修行或是在家修行都是一樣,只是目標有所不同。出家重在弘法,而在家重在護法。請問法師,如何把護法這個責任做得更加究竟、更加圓滿?
答:弘法跟護法,出家、在家同樣都要負起責任。佛法的興衰不在弘法的人,而在護法的人。所以佛在經上講,「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發心出來教化眾生,有一千尊佛做他的護法,他這個教化才能夠順利推廣,所以是護法決定佛法的興衰。譬如我們現在培養講經的法師,我在新加坡訓練年輕的法師學習講經,時間只需要三個月。經過三個月的訓練,他上台講演,我在下面聽講,幾乎都找不出他的過失、找不出他的毛病。他將來能不能教化眾生,教化一方?那就要看他有沒有護法的因緣。如果沒有得力的護法人來幫助他,來請轉法輪,來請佛住世,那他再好的能力也不能發揮。
講經就好比是個好的教師、好的教員,護法好比是辦學校的校長、校董,你不辦學校,再好的教員沒有地方發揮。護法的人要辦學校,然後聘請他來教學,你才懂得護法比弘法重要得太多了。所以護法的人要內行,不是外行;外行人護法,那就困難了。外行人是感情的,今天高興護持你,明天不高興就退心了,那這個法就非常難維繫了。所以說護法的是佛,弘法的是菩薩。護法是真正在護持這個佛教,利益這一方。
在台灣,如果我得不到韓館長的護持,她護持三十年沒有中斷,給我機會,讓我天天有機會上台講經,我們沒有道場,她租地方、借地方,天天張羅來幫助我們講台不致於中斷,我們才有今天這一點成就。沒有這樣的人,在現在一般僧團裡面,諸位知道,僧團多半是以佛事為主,那我不是去趕經懺,就是還俗去了,決定走這兩條路,其餘沒有路可走。護法功德不可思議!
譬如香港,我從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講經,在香港連續不斷講了十三年,香港有位雷太太護持,每年都是她出錢、出力邀請我到香港講經。雷太太往生之後,再沒人請了,香港的緣就斷掉了。去年香港回歸,香港總算跟我過去有很深的感情、法緣,我去參加回歸,還有一些老同修在那邊,他們說:「法師,你七年都沒有到香港來。」我說:「有這麼長嗎?」算算看,真的七年沒去了,我說:「不是我不來,沒人請我,我怎麼來?我來找誰?」所以,沒有護持的人,你有什麼方法?
同樣,我們在新加坡,新加坡就一位李木源居士,一個人護持,年年請我去講經,前年開始辦培訓班,一個人,沒有這個人,南洋的法緣就沒有了。過去,日本我去過兩次,是清度法師這個緣分,清度走了之後,再沒人找我了,那地方的緣就斷了。所以諸位要曉得,護法的功德比弘法的功德決定是超過,沒有不及的。你請一位法師來講經,一方人得利益,等於說你是校長,你辦的學校,功德是你的,講經那個教員是你聘請來的。你想想看,你的教育辦得成功了,政府獎勵你,是獎勵校長,不會獎勵教員的。你這校長辦得好!你學校辦得好!
所以諸位明白這個道理,要發真誠護持佛法之心,請這些年輕的法師到這地方來講經說法。像我年歲老了,不要緊,沒有關係,無所謂,請我沒有什麼功德。請年輕人,要栽培年輕人,把他們都帶起來,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所以四眾弟子都有責任。
如果出家人懂得護法,你是一位寺院的住持,有權,我們這個道場要教化一方,就專門栽培年輕的法師,獎勵年輕的法師學習講經弘法。道場講經一天都不能中斷!古時候為什麼進入道場修行很快就能成就?我們在《高僧傳》、《居士傳》裡面看到的,三年、五年,開悟了、證果了,實際上沒有別的,從前道場每一天二時講經,二時是用印度經典上講的,晝夜六時,日三時,夜三時,印度的一時是我們現在的四小時,二時就是每天八個鐘點聽經,八個鐘點念佛或者是參禪,一天十六個小時心地清淨,不會被污染,所以這樣密集、長時間的薰修,功德利益才殊勝。
現在,譬如說每天我們在這裡講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你這二小時聽經聞法了,還有二十二個小時污染,你怎麼能成就!從前是二十四個小時,十六個小時在修學,八個小時吃飯時間、休息時間,他就已經很緊張了,那有時間打妄想?所以三年五載,他有那麼殊勝的成就。不是我們今天根性、智慧不如古人,是我們的學佛機緣、緣分不如古人。
問:西方極樂世界,在《阿彌陀經》裡面講的、寫的確確實實似乎有這種國土,還是個人的心中所造的?其次,地獄情況在《地藏經》上也描寫得詳詳細細,似乎也是唯心所造,請法師開示。
答:所有一切萬法都是唯心所造的,都是心現識變的,沒有例外。所以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真心、就是本性。這一樁事情,佛在經典裡面講了有幾十種的名詞,佛為什麼講這麼多的名詞?意思就是叫你懂得這個意思,不要執著名詞,叫我們離名字相,怎麼說都可以,只要是把這樁事情說明白了。所以佛說法,這是他的善巧,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不要執著名字相,你才真正懂得佛的意思,所以統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你要問國土是真的嗎?那你就問我們現在這個地球、現前這個生活是不是真的?如果你說這是真的,那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地獄也是真的;你說我們這裡是假的,那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假的,地獄也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就沒有過失。如果說我們現在是真的,那個恐怕是假的,那就錯了。
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為什麼說一切假?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相是假的。但是能變跟所變,以及現象的相續,這是個事實真相。佛在一切經裡面,都是把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跟我們說明而已,讓我們了解真相,恍然大悟,然後我們的生活就自在了。相有體空,相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你看你不執著,你多自在,你就沒有煩惱了。你今天為什麼一切享受裡頭會有煩惱?你執著!不執著多自在!
你仔細再觀察一下,我們一個人坐在海灘上,看看那海鷗飛來飛去,看看水裡面游的魚,我們沒有牠們自在,牠們真自在,隨遇而安!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多苦?分別,執著,患得患失,你就苦了。你了解事實真相之後,得失的心就沒有了,得失的心沒有了,你的苦就去掉百分之八十了。所以一定要了解事實真相,然後才能過超然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超凡入聖,遊戲神通,真的是得大自在,真正是離苦得樂。
問:古德往生以後,又回到人間,可有最詳細的資料帶回?
答:實在講,詳細的資料太多太多了,他用不著再帶了,再帶豈不是麻煩嗎?三藏十二部就是最詳盡的資料,何況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們的講解、詮述,這些事理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從西方再來的人,那是菩薩,那是到這個地方來示現的,實在講,示現在我們這個社會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只是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眾生愈苦,佛菩薩愈慈悲,示現的數量與質量就愈來愈多。你自己仔細去觀察,凡是佛菩薩再來的,都是如理如法的修學。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講,他的行為、他的生活、他所表演的合情、合理、合法,都是我們社會最佳的榜樣,那就是再來的。
問:在《阿彌陀經》裡面有一句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真正的意義是什麼?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答:這一句話,佛告訴我們,這一個法門不是普通法門,所謂「難信之法」。不但一切眾生難信,聲聞、緣覺、菩薩都難信。不單一般菩薩難信,許許多多法身大士都難相信。為什麼?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一個凡夫要想修行到佛的境界,時間之長是天文數字,經典裡面跟我們講的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從哪一天算起?不是從我們現在算起,是從「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從這個時候算起。也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他們進入一真法界,從這一天算起。
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上面才是等覺,等覺不算,這個過程當中,這四十個位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學。就好比你們讀書一樣,你們在大學四年畢業,從哪一天算起?從你進入大學這一天算起,大學以前不算!要連以前算起來,那時間就太長,無量劫!
我們今天聞到佛法,對佛法有興趣,能生歡喜心,到這地方坐兩個鐘點,不容易!外面街上走的人,你叫他來坐坐看,看坐得住坐不住。他為什麼坐不住?沒有善根、福德、因緣。所以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經上講,無量劫前就學佛了,就在這裡幹了,斷斷續續的幹了!為什麼幹到今天還成這個樣子?雖然天天念書,好像也用功,年年考試都不及格,生生世世都不及格。雖然不及格,但是無量劫累積的善根福德,不能說沒有,那是真有。無量劫累積的善根福德,這一生遇到緣分、遇到這個因緣,如果沒有過去生中多善根、多福德的累積,縱然遇到這個緣,還是不相信,還是很難接受,這一生依舊不能成就。
善根福德到底要積多厚?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一段經文,那是佛告訴我們,阿闍王子他們一幫五百個人,他們這個團體,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佛跟他們講《無量壽經》,他們聽了生歡喜心,也發願,將來我們成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發這個願。還沒有發心往生,念佛求往生這一個念頭沒有發起。只動了這一個念頭,歡喜阿彌陀佛,還不想去,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往生淨土這個念頭生不起來。換句話說,今天遇到這個法門,真正肯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用這個作一個比喻,你過去生中供佛修集的善根福德,決定超過供養四百億佛,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遇到這個因緣,才能成就!
所以往生的人,不是簡單的人。你勸人家,人家不相信,不相信是正常的,相信的是不平常、不正常。為什麼?這個法門是作佛的法門!你看看他那個樣子,這一生當中能作佛嗎?往生就是作佛,一生作佛!快速的成佛,不是成菩薩、不是成羅漢!所以這是決定一生成佛的法門,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決定不可能,所以這一句話的含義我們要清楚、要明暸。自己遇到這個法門生歡喜心,發這個決定的願望,自己心裡就知道,我們自己過去生中所修集的善根福德因緣,決定超過阿闍王子。
問:根據《四十二章經》裡面施飯轉勝章:「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請問誰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請法師解釋。
答:這是講供養。供養再多的諸佛,比不上供養一個無修無證的人。無修無證是什麼人?大乘經裡告訴我們,像《華嚴經》裡法身大士就是無修無證之人,心地清淨,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人是真佛!你供養的那些佛,那是著相的佛。那個佛是什麼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裡面,六道再往上升,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很多!
天台家所講的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沒有離開十法界。這些佛是佛沒錯!確確實實他是從菩薩證得佛的果位,但是他無明還沒破,所以他還不是真正的佛,在天台家講,他是相似即佛。天台家講六即,他是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到無修無證,那是真的佛了,這是真佛,真佛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分證位佛,他沒有證得圓滿,最上面無上正等正覺,那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我們講圓教,這個諸位不能夠發生誤會。
圓教初住以上,他們的修行,我們沒有法子想像。為什麼?他們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許諸位聽到有一句話說「無功用道」,他們是契入這個境界了,這個境界很難懂。從前李老師講到這些,他老人家舉個比喻,像我們划船,中國大陸上現在還有帆船,在長江、黃河裡面還有帆船,那帆船是借風的力量,快要到岸的時候,帆拉下來,用竹桿來撐,撐到岸邊。借風的力量是有力量,有力就是有分別、有執著,就是有修有證;快要靠岸了,帆雖然拉下來了,我們還用竹桿來撐,那還是有修有證;離岸大概一、二丈距離的時候,桿都放下了,讓船自自然然往前行,那叫無修無證。那個高!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是有修有證,入一真法界是無修無證。
所以功德的比較是在這個地方。這裡頭真正的意思是教我們用清淨心,不著相,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去修供養,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是圓滿的。有分別、有執著,你的供養是有界限的、是有範圍的,再大的功德都變得很小,為什麼?你有分別、你有執著,你的心量跟虛空法界不相同。離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的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
問:我到現在為止,發現佛教好難、好難,以這樣難下去,佛教將來沒有生路,需要把它簡化一下。
答:你老人家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正確。因為佛教要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非常複雜、非常艱難,事實是這麼難,說當然難,聽那就更難。雖然難,它有方便,不是沒有方法,它有方便的。譬如我們現在在第三屆培訓班裡面,我就給學生一個命題,希望學生將《無量壽經》作一個最簡單的註解,這個註解必須讓初中學生能看得懂,我才能夠滿意。第三屆這個工作完成了。
當然,我們希望更進一步能叫小學生看得懂,可是我們的能力做不到,但是我們總在想方法,如果對小學生用連環圖畫,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我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這樣佛法才能普度一切眾生。從淺而深,從易而難,永無止境的修學,所以不是沒有方法,它有步驟、有方法。佛知道這些事情,佛也教導我們這些事情,我們也在認真努力的去做。
問:我知道淨空法師已經是脫離見思煩惱的人,是三果羅漢,確實即可往生到極樂世界。現請求佛住世,啟請大師能法輪常轉,下世乘願再來這娑婆世界救度眾生。
答:這一位同修境界一定比我高,不比我高,他怎麼知道我是三果羅漢,他自己至少是四果羅漢,才能知道三果羅漢。我可以告訴諸位,我見思煩惱沒斷,我的能力在那裡?得力的功夫,得力在什麼地方?得力在天天講經,天天勸別人,當然天天就勸自己,日久天長薰習功夫得力,這是我所深深體驗到的。
一個普通的凡夫,業障習氣很重的人,如果能長年累月的用佛法薰習,確確實實煩惱能夠伏得住,境界能夠轉變得過來,我們今天唯一的依靠就在這一點。所以一個地區講經決定不能夠中斷,這是要靠大家護持。譬如說初學的法師來講經,聽經的人只有二個、三個,他的信心就沒有了,「我沒有法緣,聽的人只有一個、二個,他們都很客氣來捧場,我大概不是這個材料。」如果初學講經,聽經的人這麼多,他覺得「我還不錯,我還可以學!」給他莫大的鼓勵。
所以大家來栽培年輕人、栽培初學人,就等於種樹,種樹苗,特別愛護他,關照他,幫助他。聽他講的時候,我們覺得他講錯的地方,幫助他改正。他講不清楚的地方,我們提出疑問,讓他再深入,再作詳細的準備,處處去幫助他、去協助他,這就是我們慢慢的把法師培養成了。要有很大的耐性,這裡面艱難、挫折是決定免不了的,統統都要以甚深的忍辱功夫、禪定功夫來克服,用高度的智慧來處理,才能夠把法師培養出來,讓他在一方教化眾生,利益大眾,這個就叫「善護」,我們四眾同修都有這個責任。
問:請法師解釋佛學裡面的「心」和「性」這兩個概念。
答:「心」、「性」要看經典在那些地方講,要看它前後的經文。有時候這兩個字意思是相通的,心就是性,性就是心;有時候這兩字是兩個意思,性是講體,在哲學裡面講的是本體,心是講作用。法相唯識學裡面這個意思就非常明顯,它講「八心」,「八心王」,八個心王統統都是自性的作用,不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性,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離開這個心,沒有一法,沒有一物!
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講得很有趣味:「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後就是見性,見性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它起作用才變現無量無邊的境界,我們今天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心性變現之物。這是講一個能變,一個所變,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歐陽竟無過去講,佛法不是哲學,哲學裡有能、有所,能、所是二,不是一;佛法裡講能、講所,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個跟哲學概念上不相同,所以他說佛法不是哲學,就是從這一點來分析的。
心跟性都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佛菩薩是心性覺,他覺悟了,凡夫是心性迷了。就心性來說,心性沒有迷悟,迷悟在人!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破迷歸悟,回到覺悟。悟是真的,迷是假的,所以迷是決定可以破的。《大乘起信論》裡面馬鳴菩薩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迷,迷是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佛在大乘經典裡所以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應當作佛,佛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佛法是真正的平等法。
問:有好些同修學佛學得在外表上看起來很虔誠,經文也背得很熟,但是卻沒有把家庭治理好,家裡的問題很多,這樣已經違背佛教的原理、原則,因而影響許多家人和外人對佛教反感,應該怎樣勸導、指導他?
答:這是現前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那是學佛沒有真正體會到佛的意思。我們讀經,展開經卷,前面都有一首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而我們這些學佛的人,可以說大多數學佛的人,是曲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以為我們自己學得不錯了,其實錯了。
佛法從那裡學起?我們這一次來的時間太匆促了,不能跟諸位細說,從孝親、尊師做起。你一個家都沒有治好,你是迷而不覺。如果你是真正修自性覺、正、淨,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圓滿。所以佛菩薩是九法界眾生最佳的榜樣,最好的模範。學佛的人是人中的模範,學佛的家庭是家庭當中的模範,學佛的工作是我們所有行業裡面的模範,所以是作師、作範。師是大眾的表率,特別是我們同行的表率。作學生,是菩薩學生,學生當中的模範;菩薩教授,是所有教授當中的模範;菩薩作總統,是所有一切國家總統裡面的模範。就在你現前的生活方式裡面、現前工作崗位當中作師、作範,那是真正的學佛。
如果學佛跟自己的生活、工作脫了節,這個佛法我們要它幹什麼,沒用處!真實的利益,不是說生活環境有什麼特殊的改變,不是保佑你升官發財,是你的理念變更。從前的生活一切都是為自我,現在一轉念為社會、為眾生,可以犧牲自己,全心全力去照顧別人、去幫助別人,這個念頭轉過來之後,就叫佛菩薩。我們為什麼在家裡處不好?自己想想就明暸了。雖然學佛學得很虔誠,處處還是為自己,沒有照顧到家庭。
我今天問幾個同修,他們今天講到過去在學校念書,我就問他們:「你們從前的老師,現在還記得嗎?」有人說:「還記得」。我說:「你們對老師還能有孝敬嗎?」大家就茫然了。過年、過節總得送一點禮給老師,終身不忘!你這叫學佛,你是學佛的一個學生。這對老師是莫大的安慰,對整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老師才願意真正教學生,「你看我教的學生永遠都不會忘記我。」過年、過節一點點小小的禮物,表示我們對老師的尊敬,有沒有做到?離開學校,老師都忘掉了、忘光了,他是他,我是我,再也不相往來了。老師看到了,我教的學生都是這樣,不要算了,馬馬虎虎,我天天混薪水就可以了,學生們就混分數,大家彼此都在那裡鬼混!教育就徹底失敗了。
那裡像過去,師徒如父子,不但對老師要照顧到,老師的兒女跟我們自己是兄弟一樣,時時刻刻我們都照顧到,那個作老師的人才真正得到安慰!這是我們對整個社會的貢獻,這個影響面是無限的深廣,不要以為我們只對一個人,意義很深、很廣!把師道再恢復過來。所以過錯還是我們自己,不在別人、不在對方,自己修學得不如法,沒有真正體會佛的意思。
問:初開悟的果位是什麼?開悟以後,要多久或經過多少的層次才證得佛果?要如何才能在這一世成佛?
答:悟有小悟,有大悟。你要問悟有多少次數,那可是說不盡的。實在講如果你自己真正修學如法,你天天都有悟處,一年三百六十天,那一年就有三百六十次的悟處,時時有悟處,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有悟處,集小悟就變成大悟了。到什麼時候能成佛?剛才講,是無量劫的事情。《華嚴經》上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還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滿成佛,這是天文數字。在十法界裡面修行的時間都沒有算進去,那要算進去,是無量劫!時間太長、太長了。
可是,你要問一生能不能成佛?或者是立刻能不能成佛?我們在初學佛的時候都有過這麼一個疑問,因為我們聽老一輩的這些大德們跟我們講,佛是「萬德萬能」,我們聽了這個話,這萬德萬能是稱讚的話還是真的事情?如果是稱讚的,那就算了,就不必再問了。要是真的,如果這個人造作阿鼻地獄的罪業,極重的罪業,墮地獄永劫不能翻身,佛能不能叫他立刻去作佛?如果有這個能力叫他立刻去作佛,我們承認佛是萬德萬能,如果佛做不到,那這萬德萬能是讚美的,不是事實。初學佛的常常有這些疑問,以後我們讀了《無量壽經》,才明暸佛是真有這個能力,確實能令極重罪業的眾生立刻就成佛,問題就是你聽不聽話,你肯不肯接受他的教訓、教誨。肯接受,那就能成功;不肯接受,那就沒辦法了。不是佛沒有能力,是眾生相不相信。
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十念、一念就能往生不退成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問題是你具不具足信心,決定不懷疑,決定不夾雜,決定不間斷,十念、一念都能成功。
問:請法師開示,《無量壽經》裡面那一句或那一段可以幫助中國和台灣統一?
答:有二句,不但可以幫助中國跟台灣統一,可以幫助全世界達到共存共榮,互助合作,如果我們真正做到的話就行了。前面的一句就是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如果全世界人都能做到,就能達到世界和平;「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我們一舉一動都很合乎規矩;「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真正能做到,怎麼不會和平統一?當然和平統一。
另外二句話,不但我們跟全世界統一,我們跟盡虛空、遍法界都統一了。佛跟我們講:「觀法如化,三昧常寂。」「觀法如化」是智慧,看到那完全是般若智慧,這一句四個字要詳細講解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十法界依正莊嚴,夢幻泡影,你就見到事實真相了。「三昧常寂」,三昧是我們正常的受用,永遠享受清淨寂滅之樂,跟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那不是盡虛空、遍法界都統一了?所以《無量壽經》經文雖然不多,裡面的義理真的是非常非常圓滿。
韓館長在往生之前,要求我把《華嚴經》講一遍,《華嚴經》講的是什麼?《華嚴經》所講的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詳細說明。《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的精華,《華嚴》的濃縮,文字雖然很少,內容沒有差別,完全一樣,字字句句裡頭含無量義。
問:佛教在中國大陸發展已經是降到谷底了,是否它還有發展到高峰的時代,請法師開示。
答:有,決定有。這個問題在四十年前,我剛剛學佛的時候,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告訴我,佛陀的法運,末法時期一萬年,現在才過一千多年,下面還有九千年,佛的法運,有低潮,有高潮,低到最谷底,慢慢就復興起來了。所以他告訴我,佛法會復興起來。我們現在看,在中國大陸已經看到這個現象,已經在興起了,而且興起的速度很快,這是中國大陸在下一個世紀真正的希望,人心向善,能接受佛法。人心向善,這是好現象。人心向善,這個地區就會安定,安定決定就繁榮、就會興旺。
問:請問法師佛陀是如何開示夫妻相處之道,如果個性不合是不是可以離婚?
答:如果依照佛的教誨去修學,這些問題都沒有了。為什麼不能相處?每一個人執著自己的成見,不肯放棄,於是乎就對立了。世界一切動亂、鬥爭的根源,毛病也是發生在此地,這是小的,夫妻同室操戈,這是鬥諍堅固。大的到國與國,這個世界的動亂,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所產生的。佛的教誨是告訴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都是虛妄的,都是屬於煩惱,都是在造作罪業,能夠把這個剔除,轉變成智慧,那你的生活就美滿了。自己的生活美滿,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你要認真去修學,不會有這些事情。凡是有這些事情存在,說實實在在話,你就不配做佛的學生。真正是佛的學生,怎麼會有這些事情發生?
問:法師,你說:「放下煩惱也是布施。」是布施給誰?布施給自己嗎?如何能使人幸福之說,也就是說放下煩惱也是菩提,怎麼解釋。
答:放下煩惱是布施。佛法修學的總綱領,在三學裡面是戒定慧,在六度裡頭還是戒定慧。戒定慧對治貪瞋痴,六度裡面講得就比較詳細了,說了六個科目,布施、持戒,持戒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誡、遵守國家的法律、遵守公共的規約,都包含在持戒這一條裡面,就能夠斷除貪欲,所以布施跟持戒實際上是幫助我們斷貪欲。忍辱跟禪定這兩種方法,是幫助我們除掉瞋恚的,精進跟般若是幫助我們斷愚痴的。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我們斷煩惱,這是使自己得到清淨自在,表現的跟一般人不會一樣。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的,第一個不容易衰老,第二個不生病,健康長壽,這是世間人都想得到的。他看到你生活得這麼快樂,他很苦惱,他就會請教你為什麼得到的,你看你是不是就度了別人?你跟人家講佛法,自己苦不堪言,人家看了,你學佛怎麼那麼苦?你算了,別說了吧!我們自己這個樣子擺出來,就把人家度化了。
我們在美國達拉斯建一個道場,在聖荷西那邊也建一個小道場,附近那些外國人就常常打聽,看到我們,無論在哪個地方總是歡歡喜喜,總是笑面迎人,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他們就打聽,他們這些人是做什麼的,為什麼他們那麼快樂?他就來問了,我就叫這些同修當中英文好的告訴他們,回答他們,學佛就很快樂!
我們道場建立頭一天,舉行開幕典禮,招待鄰居,這些外國人,我們開放讓他們來參觀,他們很歡喜,我們以茶點招待他們。他們也懂得、也知道佛教,也知道有禪宗,但是他們不曉得有淨土宗,他們就打聽,問我們是不是禪宗?我們的翻譯就告訴他,我告訴翻譯不要講淨土宗,那個解釋很麻煩,你告訴他,我們是阿彌陀佛宗,你給他翻譯,給他解釋。他說阿彌陀是什麼意思?阿彌陀是快樂,快樂我們要,要快樂!阿彌陀佛長壽,他也要長壽,阿彌陀佛心很清淨,他說這三個我們都要。好,我們星期六開放,歡迎你們來學快樂、長壽、清淨,你們星期天上教堂,星期六上佛堂,沒有衝突,這不就很好了!先是清淨、放下,之後你的身心自然就不一樣,就能夠感化人,所以這是身教在言教之先。
問:請問法師,有什麼方法可以最簡單、最直接成佛?
答:問得好。世法、佛法都不離因果,所以佛在大經裡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諸位千萬要記住,一切法從心想生。六道是你心想生的,你貪心重,貪圖名聞利養、榮華富貴,念念都執著在這個地方,這是那一道?餓鬼道。鬼道是貪心所變現出來的境界,地獄是瞋恚,畜生是愚痴。天道是十善、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用慈悲喜捨的心修十善業,生天道。所以十法界都有因、都有果。你修六度成菩薩,修十二因緣成緣覺,修四諦證阿羅漢。那你要想成佛,用什麼方法?念佛是因,成佛就是果,念佛就成佛。我的心裡沒有別的,念念是佛,念久了自己自然就變成佛了,這還有問題嗎?因與果就相應了。
所以你要想快速的成佛,你就專念阿彌陀佛,你這一生當中,決定一生就成佛了。沒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已經成佛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因殊勝,念佛的因比什麼都殊勝。我們在經上看到的,十方一切諸佛,最後是怎麼成佛的?都是念佛成佛的。菩薩不念佛,不能成佛,念佛就成佛了。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那個時候,念阿彌陀佛、念十方諸佛,所以瑞相就非常的奇特,阿難尊者從來沒有見過,佛今天有這麼好的瑞相,為什麼?這是念佛所感一切諸佛的加持,佛的光明自在已經不可思議了,再得一切諸佛的加持當然就更不可思議了,這是念佛的好處。
問:我似乎對佛理都很明白,但是就做不到。我知道要除貪瞋痴,就應該修戒定慧,要怎樣才能做到?知道而做不到,如何才能做到?
答:這問題也問得很好。我最初學佛的時候,曾經跟章嘉大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所得到的結論,那是孫中山先生他老人所講的學說:「知難行易。」佛法不是知易行難,佛法是知難行易,你想斷貪瞋痴、斷無始煩惱,實在講並不困難,難在什麼地方?你沒有透徹了解,如果你透徹了解了,做起來太容易了。你之所以還不肯這樣作法,是你知道得不夠徹底!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當年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為什麼?幫助人覺悟,幫助人知。知道之後,一回頭就成佛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麼?貪瞋痴。那個不難,真的一下就可以放下了。為什麼那麼難?了解不夠清楚。
所以必須要在理論上去下功夫,知道了之後,知道一分要做一分,行幫助解,解幫助行,解跟行相輔相成,功夫就得力了。你解了之後不行,那怎麼行?你要真做!這個真做裡面,一個是對於道理徹底通達明暸了,另外一種就是善根福德深厚,善根是對老師的信心,福德是聽話。我初學佛的時候,對這個道理的理解也並不是很深,可是我對於章嘉大師、對於方東美先生,我非常尊敬,他跟我講的話,我都肯去做。
章嘉大師教給我布施,教我看破、放下。這是我第一天跟他見面,我向他提出問題:「我知道佛法好,有沒有方法叫我很快就入這個境界?」我也著急!我這個問題提出之後,他老人家沉默了半小時,一句話不說,非常嚴肅的看著我,我們就是眼睛瞪眼睛,瞪了半個鐘點,這是他的教學方法的殊勝,一定要你這個心整個定下來,才跟你講話,這個效果就大了。所以他不是像一般人提出問題,講得很多很多,講完之後統統忘光了。我每一次去見他,一個星期跟他見一次面,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到二個小時,談的話只幾句,都在定中,身心清淨,現在的話講,都在他的磁場裡面,那個感受非常的殊勝。
他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問他從那裡下手?他告訴我從布施。所以第一天見面兩個鐘點就講這麼幾句話,我離開他那個地方,他老人家送我到大門口,然後拍我的肩膀告訴我:「今天我給你講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就真聽話了,就真做,做到六年,布施,身上財物都布施光了,就剩下舖蓋跟幾套換洗衣服了,其他統統都布施光了,布施光了就有感應。
所以你要真做才行,你不做不行!對老師的話真正相信。今天相信老師的話的有幾個人?找不到了,真是難。學生找老師不容易,老師找一個聽話的學生是更難!到那裡去找!你不肯接受老師的教誨,這裡頭的效果你怎麼能得到?你怎麼體會得到?真幹!在過去,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告訴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做。要去做!夏蓮居老居士在他的法語裡面,一再提示,學佛要真幹!絕不是幹假的,幹真的!你才能夠真正斷煩惱,開智慧,轉煩惱成智慧,這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假的。實在講,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肯不肯做,這當中又有一個緣的關係。
善導大師講得好,善導大師跟我們講,他這個說法跟古人的說法不一樣。古人的說法,西方淨土,四土三輩九品是往生的人程度不同,菩薩往生、阿羅漢往生,這大概是上輩往生,凡夫大概總是中下了,不可能到上輩。善導大師不是這個說法,善導大師講:「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這一句話講得好!如果我們遇到的緣殊勝,遇到這個老師很高明,或者講得很透徹、很明白,我們聽了之後,又肯真幹,就上上品往生。不一定要菩薩、要羅漢,凡夫也上上品往生。菩薩、羅漢要沒有遇到這殊勝的緣,他往生可能也在中下品。善導講得有道理,遇緣不同。
我學佛能有一點成就,實在講我遇緣殊勝,俗話講運氣不錯。我在台灣的時候,很想學哲學,親近方老師,沒有想到方老師把佛學介紹給我,「佛學是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把我拉進來了,他介紹的。這一介紹以後,這個緣就很殊勝了,認識章嘉大師,真正是一個好老師,給我奠定基礎,我跟他三年,一直到他圓寂,他走的時候年歲不大,只有六十多歲,我跟他三年,基礎是在他那裡奠定,成熟是以後在李炳南老居士那裡,我跟他十年,所以最要緊就是聽話,接受老師的教導,我們就會有成就。
問: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請法師詳細解釋。
答:剛才說過,所謂因果不空,是講因果相續的現象不空。為什麼說萬法皆空?因會變成果,因就空了,果又會變成因,果也空了,這個轉變速度非常快。《金剛經》上講:「如露亦如電。」佛是用閃電,這樣快的速度在轉變,可是裡頭雖然在轉變當中,它還有一個現象,這現象就是相續相。相續相就是我們好像看到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它能夠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譬如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有幾十年的生命,幾十年相續的相,其實不是一個實在的相,如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相,這個相就不可能轉變,永遠是這個相。我們這個現象剎那在轉變。
實在說,以我們一個人來講,我們從進入講堂到這兒來,現在經過二個小時,二個小時之前的我,跟二個小時之後的我,不是一個我了,你要認為還是一個我,錯了!不是的,為什麼?這是相在相續。就像我們看電影的底片一樣,放映在螢幕上,你好像看到是個相續相,實際上,它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在那裡連續的,絕對不是真實的,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把這現象當作真的,錯了,這是妄想。
妄想裡頭又起分別,又還起執著,妄中加妄又加妄,那你不就自找苦吃?所以才有十法界、才有輪迴這個幻相出生,全是虛幻,但是它裡頭有受,就譬如作夢,有人作惡夢,夢是假的,作惡夢嚇得一身冷汗驚醒,受那個苦頭,那苦頭你是真正受。如果你曉得你是在作夢,夢是假的,夢到一隻老虎要吃我,你也可以學菩薩,捨身餵虎,那是假的!身是假的,虎也是假的,你就沒有恐怖了!你把那個幻境當真,所以你在裡面有恐怖、有驚嚇,了解事實真相就沒有了。
所以因果轉變的速度非常快,轉變的境界相隨著你業力在主宰,那跟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是願力,是智慧作主,我們是妄想、情識在作主,情識裡頭的變化就太大,裡面貪瞋痴,太大太大了,所以就變現出六道輪迴的現象。這樣才告訴你,一切法皆空。《金剛經》上講得好,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是能得,我能!那個心就是我,三心不可得,就是我不可得,能不可得。外面你貪著的境界相,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境界相。境界相,佛說得很好,境界是緣生之法,是許許多多條件湊和,也是生起的幻相。緣生之法,凡是因緣生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就是告訴你,能得不可得,所得也不可得,能、所皆空。
你天天在那裡打妄想,是你自己找自己的麻煩,你自己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你才有種種分別、種種執著,這是大錯特錯。所以你把這些理搞清楚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於一切法,世法、佛法都不分別、都不執著,統統放下了,給諸位說,你的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智慧現前。就像《壇經》裡面六祖惠能大師見五祖的時候,「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個受用多自在!我們現在這些凡夫要遇到這些祖師,「弟子心中常生煩惱。」人家常生智慧,就是懂得這些事實真相,這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細說那太多了,所有一切經裡頭都說這個問題,你看古德判《法華》是一乘因果,《華嚴》是五周因果,所以佛法也離不開因果,佛法也是緣生的,所以不可以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