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福六度十大願王  (第一集)  2002/10/26  日本高野山本覺院  檔名:21-144-0001

  我們尊敬的稻葉長老,以及這個道場的住持,諸位大德、法師,諸位來自台灣、香港的同學們:

  我們有緣來到日本國高野山這個世界聞名的道場,在這個地方我們在一起學習佛法,這個因緣非常殊勝,我們要特別感激老法師、感激這邊常住對我們優厚的接待。來到這個小城,看到這邊的風光,尤其這兩天氣候非常之好,看到這邊古老的建築,彷彿我們回到古大德修學的道場;能夠居住在這個寶剎修行,都是非常有福報的大德們。諸位雖然到這邊來參學,時間很短,我們深深相信過去生中都修積著有福德;如果沒有福德善根,這個機緣是很難遇得到的。

  回想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一定對他要有很深的認知。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做所行的,都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範。佛陀是一位具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也具足圓滿福報的人。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跟他沒有兩樣。在《華嚴經》上,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說出來了。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會變成眾生?就是因為他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變成眾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你就本來成佛。所以佛跟眾生,實在說,這是一念之間,一念覺,眾生就成佛了。覺,就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這是真正覺悟。不覺呢?不覺就是凡夫,凡夫才搞六道輪迴,才造業受報。佛在一切經典裡面,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們知道佛陀確實是全知全能,這是自性性德圓滿的表現。佛沒有一定的形相,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都是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因此,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佛隨著這些眾生現種種不同的形相,說種種不同的道理與方法。形相雖然多,法門雖然多,它的目標、方向永遠是不變的,那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這是永恆不變的目標。

  在兩千年前,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正式的傳入中國。這是漢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西面,迎請印度高僧摩騰、竺法蘭到中國,這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佛教在中國備受中國朝野的歡迎,這個原因是:它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跟中國儒家、道家許許多多地方都相應,而且比儒、道講得更清楚、更透徹。中國歷代的帝王非常尊重,而且都皈依三寶,護持佛法,弘揚佛法,這在中國歷史上有很詳細的記載。

  在隋唐的時候,佛教在中國形成十個宗派;十個宗派裡面,有兩個宗派是小乘,就是成實宗與俱舍宗,現在這兩宗在中國已經沒有了。大乘有八個宗派,除了賢首,這是華嚴宗,天台宗是專修《法華》的,也稱法華宗,三論宗、法相唯識宗,這四個宗派通常我們稱為「教下」,都是根據經典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來修學。除這四個宗之外,再有律宗。律宗是無論哪一個宗派,或者是小乘,或者是顯教、密教,不能夠不學戒律的。所以律宗可以說是共同科目,無論修學哪個宗派都要持戒。淨土宗也可以說是共同科目,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宗派到最後都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另外兩個宗派,一個是禪宗,一個是密宗。禪跟密,特別是密宗,是佛法裡面高級的課程,就像一個大學裡面,它是屬於研究所;禪是屬於研究所,密也是屬於研究所,密比禪還要高。密法的承傳,禪跟密的承傳,它是不分在某一個階段。五個階段,佛法講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是世尊說法五個階段,五個階段裡面都有特殊的天才。禪跟密的確它的對象是特殊的、天才的學生,不是對普通學生的。普通學生要學這個課程,得要慢慢的。像我們一般程度的,我們念小學、中學、大學,再念研究所,研究所念碩士班才能念到博士班,要循序漸進。所以這兩宗比較特殊。這兩宗的修學(我們佛法裡面稱為菩薩,在一般稱為學生),都是有大根器的眾生,不是普通人能夠修學的。

  法門雖然多,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也就是修行的方法,門是門徑,入門的門徑。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的方法就不一樣。但是修到最後,到最後我們講成佛,到成佛的時候,那個時候只有三個門,就是所有的門到最後只有三門;這三門就是覺門、正門、淨門。我們學佛的同學,一進佛門,首先求受三皈依,三皈依的傳授,就是把佛教成佛的法門傳授給你。「皈依佛」,佛就是覺門,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門,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門,代表清淨,淨而不染。到最後,歸到三門。雖然是三門,沒有進來的時候是三門,進來的時候是一而三、三而一。就像這個講堂一樣,沒有進來,外面有三個門,進來之後都一樣的。所以《般若經》上佛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曉得,教下走的是正門,像天台、賢首、三論、法相唯識都是走的正門,依照經典修正知正見。禪宗走的是覺門,覺而不迷,那是上上根人修的。淨土宗跟密宗非常接近,因為這兩個宗派都是修的淨門,就是修清淨心,從這個門進。這個常識一定要懂得。但是密比淨土還要高,高在哪裡?淨土宗這個清淨心是遠離染污,染污我們不敢接近,我們遠離它,得清淨心。密宗,它不離染污,不離染污而得清淨心,比遠離染污得清淨心要高明很多。這個一定要懂,要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無論是哪一宗的學習,都不能離開戒律,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今天,這一次我們在高野山這一會,我跟諸位要說什麼?我選的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正好這一次悟道法師在台灣印了小冊子過來,這個小冊子裡面的東西,我沒有看過,趁這個機會我把它做一個修訂,以後再版就可以流通了。無論是禪、是密,還是教、還是律,無論是顯教是密教,是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都不能夠離開這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佛法修行的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無論蓋什麼樣的房子,蓋高也好、低也好,蓋各種不同式樣都好,這個教材是打地基,所以地基是相同的。地基堅固,高樓大廈才能夠建成。

  我們講到修行的根本,一定要去讀《觀無量壽佛經》佛所講的三福,「淨業三福」。這個因緣非常殊勝,特別是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的眾生讀這一段經文。因為韋提希夫人在當時遭到家庭、國家的變故,就是現在所講的政變。這個政變不是別人發動的,是她的兒子跟提婆達多結合,把他父親的政權奪取過來。阿闍世王他要作皇帝,提婆達多想作新佛,希望能把釋迦牟尼佛害死。遭遇到這樣的一個變故,她對於這個世間就看得非常的冷淡,備受痛苦。她向釋迦牟尼佛請求,有沒有更適合於修學的環境,她不想在這個世界住了。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想移民到其他的諸佛國土,在佛法裡面講往生,現在就是講移民。

  釋迦牟尼佛很有智慧,並不主動介紹她到哪個地方去。他將十方諸佛的剎土,用神力(就是今天講的神通)變現出來,在韋提希夫人的面前,讓她都看見,讓她自己去選擇。她看了許許多多諸佛剎土裡面的狀況,她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選擇彌陀淨土,這是非常聰明的選擇。希望能夠生到彌陀淨土,彌陀淨土一片祥和,要求釋迦牟尼佛告訴她怎樣才能夠往生,才能夠到彌陀淨土去。佛在沒有講方法之前,先跟她講修行的基本條件,那就是淨業三福,基本條件。因為彌陀淨土,我們知道那個地方的人都是有大福報、大智慧。《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緣沒有問題,遇到釋迦牟尼佛這麼好的老師指導,這是因緣具足了。但是善根福德,那是要靠自己,佛沒有辦法幫助你。所以教她先具備善根福德,加上因緣,這個條件就具足,你才真正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今天處在有史以來的亂世,居住在這個世間的眾生,無論貧富貴賤都沒有安全感,備受種種的苦難。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天災人禍,頻率一天比一天多,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超過韋提希夫人的苦難。她有智慧求生佛國,我們應當覺悟,應當跟進才對。

  我們先看看這段經文,這個經文在八十四面倒數第四行,我把它念一遍,這是《觀經》上講的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諸位再翻到一百二十四面,看第七行: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就是《觀經》上講的這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都要從這個地方扎根。如果這三條十一句,我們要是沒有真正去做到,換句話說,你在佛法上修學就沒有基礎,沒有基礎,無論怎樣精進用功努力,都很難收到效果。

  我們現在先看第一條。這三條,第一條是人天福報,四句;第二條是二乘的福報,就是聲聞、緣覺;第三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我們知道人天是基礎的基礎,人都做不好了,你怎麼能成佛,怎麼能成阿羅漢?我們要想成就,首先要做一個好人。佛講的這四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話語重心長,這裡面的道理、境界深廣,沒有邊際。

  翻到八十六面,我們從第二行看起。佛非常慈悲,不但韋提希夫人請法得到利益,由於她的請法,特別是末法一切凡夫想修淨業,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依照這個理論和方法來修學也都能成就。於是佛說出這三樁事情,這就是三個前提。佛講: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佛是二足尊。二足尊,從前外國人翻譯,把它意思翻錯了;二是兩個,足是腳,尊是尊貴,他翻的是「兩隻腳尊貴」,他翻成這個意思,這是完全誤會了。這個「足」是滿足的意思,是圓滿的意思,就是兩種圓滿,兩種圓滿裡面最尊貴的。哪兩種圓滿?一個是智慧圓滿,一個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的人很多,很多福智圓滿人當中最尊貴的,這是佛。換句話說,智慧跟福德的圓滿,世出世間沒有能夠超過佛的,稱為「二足尊」。所以足是滿足、圓滿的意思,指佛的智慧和福德圓滿。

  西方極樂世界是佛國,一真法界是諸佛國土,我們要是沒有智慧與福報,就沒有辦法進入他們的淨土,不能到達他們修學的環境,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福。佛家常講「福慧雙修」,諸位要留意這個文字,它福在先,慧在後,也就是說先修福再修慧,這個很有道理。中國諺語常講「福至心靈」,一個人修福,福報現前,他就突然聰明有智慧了。由此可知,福報與智慧有密切的關聯。一個人沒有福報,常常就做出很愚蠢的事情,就沒有智慧了,所以福報確實非常重要。世尊在此地教導我們要先修三福,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第二條是聲聞緣覺的福報,小乘人所修的;第三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

  我們接著看第一條,這是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是根本,是福德的根基,確實是根本的根本。釋迦牟尼佛這樣教我們,孔老夫子也是這樣教我們。《大學》第一句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孔孟教學畢生不離此。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法根本的教義,與儒家教育相通。什麼叫「明德」?孝敬就是明德,孝敬是本性的德能。

  「孝養父母」,這個「孝」字意思深廣無盡。「孝」這個字,在中國六書裡面屬於會意,就是讓你看到這個符號,你體會裡面的意思。這個字上半部是個「老」,下半部是個「子」,表示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如果分開了,孝就沒有了。所以外國人有代溝,中國文化裡頭沒有代溝,上一輩還有上一輩,下一輩還有下一輩,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是一個生命體,這是「孝」的含義。

  佛家講真如、本性、真心、理體,實在講跟儒家講這個「孝」意思相通。所以「孝」是真正佛法講的本性,孝是真心,孝是理體。它的範圍有多大?就是佛家常講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它確實是沒有邊際的。在中國這個文字裡面,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孝」代表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本來如是,就是佛法常講的「法爾如是」。如果我們不了解「孝」這個字的含義,不認識這個字表法的義趣,孝的德行、孝的理念沒有辦法生出來。所以一定首先要懂得這個字的真正的含義。

  佛法的修學,大乘經教裡頭常常教導我們,起心動念,不要說是言語造作,心裡頭剛剛動一個念頭,念一定要跟法性相應,這個念是正念,覺正淨裡面的正念;如果違背法性,這個念頭是邪念。邪與正的標準是從這個地方分。正,與法性相應,就是確確實實能夠認知宇宙、佛法裡頭常講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自己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誰的心?誰的識?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識;自己的真心,真心起作用叫做識。所以它是一體,一體才是大乘教裡頭常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用現在的話講是條件,無緣大慈,沒有條件的慈愛;悲是悲憫,為什麼悲憫?他跟我是一體。

  所以我們這一個念頭起來,與這個事實真相、與這個道理不相應,我們就錯了、就迷了、就邪了、就污染了。佛菩薩跟眾生不一樣的,他永遠能保持覺正淨,他知道所有一切眾生、一切萬物是自己,所以絕對沒有一念傷害眾生;只有成就眾生,而沒有傷害眾生。後面講的要落實在「十善業」,修十善業。我們對一切眾生,殺生是傷害。殺生是舉的一個例子,裡面包括一切傷害,言語的傷害、行為的傷害、起心動念念頭的傷害,都在這一條裡頭。凡是對一切眾生不利的,這事不能做,念頭不能生,你是隨順性德、隨順孝道。所以這個字裡頭的含義,確確實實深廣無有邊際。

  這個字不但是佛法的根,也是儒家的根,也可以說是東方文化的大根大本。不但是這個世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都是以這個為基礎,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如果對這個字認識不清楚而不能做到,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想成就就非常困難。

  孝落實在「養」,所以叫孝養,用父母來做一個代表。如果我們看到只是孝養父母,那你把佛的意思就解錯了。佛是要我們將對父母的孝養擴展到對一切眾生,這才是佛法裡面真正的意思。為什麼?《戒經》裡面佛講得很好,大乘《菩薩戒經》裡面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就曉得「父母」這兩個字,包括著所有一切眾生。一切男人、一切女人,諸位要知道,包括動物,包括植物,包括一切鬼神,包括天地萬物,對於一切萬事萬物都要像孝養父母一樣的來孝順。孝就是順自己的性德,這個一定要懂得。隨順性德,那個人就是覺悟的人,那個人就是正知正見的人,那個人就是清淨的人,就是覺正淨,那個人我們就叫他做佛菩薩;違背性德,就是不孝。所以這個字含義好深,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常常講,能夠把孝道做的圓滿,一點缺陷都沒有的,只有一個人,佛陀;等覺菩薩都做不圓滿,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不能做到圓滿。所以我們要發心認真努力來學習,要全心全力來學習。這個學習,在總的綱領上就是要修純淨純善。我們的心要清淨、要純淨,就像《十善業道經》上佛所說的,不容毫分不淨夾雜。什麼叫不淨?念頭就不淨,起心動念就不清淨。真心沒有念,無念才清淨,有念就不清淨,特別是不能有邪念。所以最好的念頭是什麼?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好。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修淨念,要修純淨純善。

  純善從哪裡修?純善從十善業修,念念都不違背十善。如果有一念違背十善,我們就跟性德遠離了。你起了個念頭,傷害眾生的念頭,佔有的念頭,佔有是屬於偷盜,控制的念頭,控制也是屬於殺生跟偷盜,想控制、想佔有,錯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自己,你如何去佔有它?它本來就是自己,本來是的,再加一個控制、佔有的念頭,就錯了;頭上加頭,這個錯了,畫蛇添足。違背了自性,違反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違反了自然的法則,過失從這個地方產生的。我們不能不知道!說實在話,沒有佛陀的教誨,我們在一生當中,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所想的與事實真相都完全相違背。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的恩德之大,在世出世間沒有能夠超過的。

  第二句是「奉事師長」。什麼叫奉事?奉事絕對不是我們世間人理念當中的把老師照顧好,像孝順父母那樣的,這個意思都不是佛的意思。我們在前面看到,諸佛如來他的福德是圓滿的,我們怎麼能去照顧他?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奉事真正的意思就是依教奉行。佛教導我們的,我們能夠百分之百把它做到,這就叫「奉事師長」。

  佛在此地最基本的教導我們,你要懂得孝道,孝道就是你真正懂得虛空法界剎土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能現能變,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跟世間的哲學不一樣,哲學能所是對立的,佛法講能所,但是能所是統一的,不是對立的,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歐陽竟無先生講「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佛法到底是什麼?佛法就是佛法。我們今天的認知,佛法是教育,佛法是宇宙之間究竟圓滿的教育,是一切眾生必須要修學的。

  老師是釋迦牟尼佛,不是別人,別人哪有資格稱老師?所以我們的老師只有一個,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在此地教導我們這個大根大本,這四句話,我們果然能夠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八個字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純善,那就是奉事師長,就是孝順父母。如果這八個字做不到,我們不孝不敬,對老師對不起,對父母對不起。不僅是在行為上,起心動念就錯了。行為上縱然沒有過失,心裡面還有一點錯誤的念頭,都違背了性德,那就不是父母的孝子,不是老師的好學生。

  學佛要明瞭,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每天朝暮課誦裡面,一定會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就是恭敬的意思,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本師」是我們根本的老師,這個一定要認知,他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教導我們,教什麼?教導我們要孝養父母。實在講,九法界眾生不知道孝養父母,老師教導之後,我們這才恍然大悟。所以你要說佛教教的是什麼?教孝道而已。佛道是師道,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礎,師道完成孝道,師道圓滿孝道,這是佛法。「佛」的意思是覺悟,真正覺悟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清楚明白,實實在在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誰能夠知道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一體的,誰能知道?只有諸佛如來知道,只有法身菩薩知道,所以他們行的叫菩薩道。我們所走的,實在講叫三惡道。我們走的是貪瞋痴這個道路,所感得的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家行的是菩薩道,菩薩道感得的果報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我們要清楚、要明瞭,自己要知道走哪一條道路,將來得什麼樣的結果。離開老師,我們就迷惑了。每天誦經是親近老師,是提醒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夠對得起老師、對得起父母。對得起一切眾生,就是對得起老師、對得起父母,一切眾生跟父母、老師是一體的,決定不能夠分割的。

  「三福」,第一條是人天福報。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成佛道的大根大本。絕對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說這三條十一句,是所有一切諸佛,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尊佛是例外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眾生學佛所以不能成就,原因雖然很多,最重要的是疏忽了「淨業三福」的修學。所以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修學了幾年、幾十年,甚至於一生,不但不能成就,連消息都得不到,我們一般人講功夫不得力。學了一生都不得力,原因在哪裡?就是把這一樁事情疏忽了,特別就是這第一條,所以第一條是根本的根本。如果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要說別的,就是我們淨土法門,想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真的能去,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也是不可思議的成就。真想去,這三條十一句,一定要非常認真努力來修學。

  佛法,也就是佛菩薩所作所為所說的,點點滴滴、字字句句都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我們平常在講席裡面教學,勸勉同學們,真正發心學佛就一定要隨順性德,一定要放下煩惱習氣,決定不可以隨順煩惱習氣;隨順煩惱習氣是六道眾生。如果能夠把煩惱習氣放下,我們通常講的妄想分別執著,決定不隨順。隨順性德,什麼是性德?佛菩薩所作所為的是性德,佛菩薩所說字字句句是性德。尤其是最重要的綱領、總的綱領,佛經裡面稱為「陀羅尼」,抓住這個綱領,我們沒有不成就的。

  淨宗學會的成立,我們提出了修學綱領五個科目,科目少,好記!第一個科目就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三學」,第四個是「六度」,第五個是「十願」,我想我們一般同學都能夠很清楚的記住。修行功夫,就在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能與這五個科目相應。與這五個科目相應,我們是隨順佛陀教誨,就是奉事師長;如果與這五個科目相違背,那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繼續搞六道三途,這不能不知道。真正修行在哪裡?古大德常講「從根本修」,根本就是才動念頭,念頭一動,立刻就覺悟,我是與性德相應,還是與煩惱相應?要從這個地方回頭,真的是回頭是岸,這一回頭就轉凡成聖。

  學佛不僅是淨宗法門,實在講,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是例外的,都是建立在「信、願、行」的基礎上。「信」,就非常非常困難!我在講席裡頭跟諸位重複說過很多遍,我學佛發心出家,出家之後兩年才受戒,受完戒到台中去拜老師。老師見面第一句話就是說:你要信佛!那個時候我學佛九年,教佛學院也教了兩年,為什麼老師還特別強調「你要信佛」,連著說了好幾句。讓我坐下來,跟我說明,「信」這個字不容易,有許多老和尚到死都不相信。什麼叫信佛?佛在經上講的字字句句,你都做到了叫信佛,你沒有做到,不信!我這才明白過來。佛教一切眾生的基礎是十善業道,我們想想,我們做到沒有?不殺生,做到沒有?我確實從受戒之後,不殺害一切眾生。有沒有恨眾生?雖然沒有殺牠,有沒有傷害眾生?全都包括在這一條裡頭。不容易,真正不容易,十善業道圓滿就成佛了。

  我們常常看到佛像,畫的佛像,在台灣、在香港很多。畫的佛像後面都畫圓光,畫圓光,光頂上有三個字,大多數是用梵文寫的,也有用中文,還有少數用藏文寫的,這三個字是「唵阿吽」。我這一念,你們大家都有印象,你們都看過。「唵阿吽」是什麼意思?十善業道圓滿了。「唵」是身三業,「阿」是口四業,「吽」是意三業,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做圓滿了,是如來果地!你看看,聖人教人不一樣,把最高的法,你一進們就教給你。教給你,你生生世世就把這個法做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就是十善業的圓滿,就是圓成佛道。由此可知,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是從十善業道裡頭演變出來的,十善業道是一切諸佛菩薩自行化他的總持法門,總綱領、總原則,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慈心不殺」,慈心就是孝心,慈心就是淨心,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就是在仁慈。仁慈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慈悲心要是失掉,就是你迷失了真心,迷失了自性。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要跟別人講「仁慈博愛」,念念為別人著想,這個世間人說你頭腦有問題,說你是個大傻瓜,你在這個社會上必定是處處都吃虧,事事你都會上當。有多少學佛的人,聽到許多人這樣說法,說得很有道理,不敢學佛了。這些話有沒有道理?跟諸位說,完全沒有道理。為什麼?這些思想、見解是輪迴心,輪迴的見解。我說他的話說得不錯,是真的,那是什麼?真搞六道輪迴,永遠沒有辦法脫離。佛陀的教誨與這個恰恰是相反的,佛教我們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不再去搞六道輪迴了。你要跟六道輪迴一百八十度的相背,你才能容易超越。佛的話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佛的話是成佛之道、是永脫輪迴之道。世間人有沒有道理?有道理,那是輪迴之道、是三途之道。問題就是你要走哪一條道?我們如果走佛菩薩的道,永脫輪迴,永脫十法界,就決定不能隨順世間的思想觀念,我們要超越。

  世間人都為自己!連香港亞視記者何守信訪問我都曾經說過,他說:世間人常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時我跟他解釋,我說:這句話錯了,這句話誤導了許許多多眾生,脫離不了六道輪迴。釋迦牟尼佛沒有為自己,諸菩薩也沒有為自己,在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們很多都是沒有自己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他活得比什麼人都好,福慧具足!這是事實證明。我學佛了,我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放棄掉,起心動念為社會、為眾生,沒有一個念頭為自己想,我活得很好,比你們都自在,天沒有誅我,地沒有滅我。

  我們不能夠隨順世俗,世俗許許多多觀念是錯誤的。縱然我們受害了,自己想想看,哪些地方受害?還不是名聞利養上受了害。名聞利養,佛教我們要放下,既然統統放下,你還受什麼害?細心想想,沒有一樣我們受損失。果然能放下,果然能承受一切眾生無故的毀謗、侮辱、陷害,我常常講這是好事,只有覺悟的人才會教你逆來順受。為什麼?消業障!這個時候考驗你的功夫,真有功夫決定不受影響。像歌利王割截身體,真有功夫!一絲毫瞋恚的念頭都不起,忍辱波羅蜜圓滿;一絲毫報復的念頭不起,持戒波羅蜜圓滿。歌利王割截身體,幫助菩薩六個波羅蜜圓滿兩個波羅蜜。所以菩薩對歌利王感恩戴德,一絲毫怨恨心沒有,菩薩發願將來自己成佛先度他,報恩!永遠生活在報恩的世界,那是諸佛如來、是法身菩薩,不是凡人。凡人生活在什麼地方?生活在冤冤相報的世界,苦不堪言。冤冤相報是很悽慘的,彼此雙方都痛苦。這是六道裡面的狀況。所以我們要學菩薩,我們絕不冤冤相報。任何受了冤枉,我們甘心情願,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增福增慧!如果有一念瞋恚、一念報復,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輪迴三途,你還有得受的。

  所追求的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個在佛法裡面是屬於附帶的,絕對不是一個覺悟人所希求的。真正覺悟的人,諺語常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不帶來包括什麼?包括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沒有帶這個身體來,身體是藉父母的一分的身分,自己並沒有帶來;死的時候,這個身體帶不去,這才叫真正覺悟了。連這個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身外之物?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會放下,才會徹底放下。我們來,是什麼來的?佛法裡面所講的「神識」,中國世間所說的靈魂,藉父精母血變成一個身體。確確實實我們來去都不附帶任何一物,為什麼對於附屬的這些東西這樣的貪戀?為這些東西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是糊塗到所以然,迷惑到所以然。

  佛法教學,它的宗旨、目標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之後,你才真正離苦得樂。苦是從迷惑、造業,苦是果報、受報,這把苦的根源找出來了。樂是從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法裡面常講宇宙萬有的性相、理事、因果,徹底明白通達,這個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薩。明瞭、通達,絕對不會做一樁錯事情,不會有絲毫迷惑,那你怎麼會不快樂!這個「樂」,不是世間苦樂的樂。世間苦樂,樂還是苦,樂是壞苦!苦樂兩邊都沒有,那才叫真樂,那才叫究竟樂。所以這個樂,離苦得樂的樂,也很不好懂,很多人誤會,以為是苦樂的樂,那搞錯了,跟佛講的本意相差距離很大。所以一定要覺悟,覺悟才是真正的一條生路。

  你所得的身,大乘經上講的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沒有生滅;這個肉身有生滅,清淨法身沒有生滅。佛在大乘經上用海做比喻,大海是清淨法身。我們肉身是什麼?是大海裡頭一個水泡;水泡有生滅,大海沒有生滅。我們的真身、我們的本來身,沒有生滅的,是不生不滅的;這個肉身不是我們的真身,不是我們原本的身體,這一定要知道,這是個假東西。佛門常講「借假修真」,這個假的也不要糟蹋,好好的利用它。短短數十年寒暑,如果你運氣很好,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走的路子正確,這幾十年當中可以成無上道。如果你把方向、目標走錯了,那真是無量劫也沒有辦法找到正路。

  清淨心、真誠心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十善業,所以十善業是性德,是自性圓滿的流露。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應化在九法界,現身說法,做出榜樣、模範來感化眾生,這是大慈大悲的具體展示。一切眾生在迷,當然這個迷不是容易破除的,要慢慢來,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於迷得很重的人,要幫助他覺悟,要多長的時間?無量劫!我們在這裡看出佛的慈悲,無量劫他都不捨棄,生生世世都在照顧、都在幫助。讓他一點一點慢慢來覺悟,非常有耐心,這裡面沒有一絲毫的怨恨,沒有一絲毫的厭棄。所以佛菩薩的恩德,凡夫不知道,凡夫粗心大意,他怎麼會覺察得到?

  菩薩示現不殺生,不傷害一切眾生,得的果報是什麼?健康長壽!凡夫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天天殺害一切眾生,你想想看,你那個果報能得健康長壽嗎?不錯,世間確確實實有殺害一切眾生,天天吃眾生肉的,還活到九十幾歲、一百多歲的。如果這個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要是大發慈悲心,他要是斷殺業、不吃眾生肉,他的壽命可能活到兩百歲、三百歲!因為他做錯了,所以他的壽命也打了對折,本來活到兩、三百歲的,只能夠活到一百多歲他就死了。這是什麼原因?這就講到業因果報,過去世造的業因好,這一生當中迷惑,所以打對折了。我們今天學了佛之後,才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這相當不容易,改造自己的命運。

  不偷盜,果報是得大富。偷盜,包括的範圍非常廣,說到最細密的就是佔便宜;能夠把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斷掉,你這才能修大富貴。希望佔別人便宜的那個念頭,那個念頭是盜心,這個心不善!不但對一切眾生不能夠有欺負別人的念頭、佔別人便宜的念頭,對國家亦復如是。我們看到許多同修,雖然學了佛、受了菩薩戒,還是想什麼?佔國家一點便宜。怎麼佔法?想方法可以少繳一點稅,一般人講走法律的漏洞。少繳一點稅,佔國家的便宜,還是一個盜心。

  我在澳洲,準備在那邊每年多住一段時間,那個地方的會計師就來找我。他說:法師,我們可以幫忙你少繳一點稅。我說:不可以,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是盜心。我說: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是幫助別人,國家也需要幫助,幫助國家是好事情,讓這個國家富強,人民生活能夠安樂,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如果每個人都有這個念頭,國家吃虧大了。國家有了損害,那是全民的傷害。你想想看,你這個偷盜的業可造大了,這不是對一個人、兩個人。所以國家的這些財物決定不能偷盜,偷盜結罪很麻煩。我偷盜一個人的,將來都要還債,還一個人容易辦。如果這個財產是國家的、是政府的,你要是偷盜,國家這個財富是全國人民納稅來建立的、來設施的,你要是偷盜它,不管偷盜多少,你的債主是這一國的人民,你能吃得消嗎?你那個還債要到哪一輩子才能還得清!

  但是更可怕的,是佛門裡面的三寶物。國家還有界限,中國再大也不過是十三億人,你的債主有十三億,還是有數字。如果盜三寶物,那個麻煩就大了!因為三寶沒有邊際,它通虛空法界、通十方三世。你要是毀壞道場,這個罪,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佛菩薩不能救!《地藏經》上都有。你造五逆十惡罪,佛菩薩能救你。你破壞三寶物,佛菩薩不能救你。為什麼?你債主太多了,你的債主是盡虛空遍法界,還通十方三世,你這個麻煩大了。然後你才曉得對三寶的供養福有多大,不可思議!誰會幹這個事情?迷惑顛倒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膽大妄為,他敢造!造這個業,你看看《地藏經》,看看過去我們講過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你看看《戒經》,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那個進去容易出來難,出來不是萬歲萬萬歲,是無量劫又無量劫。為什麼在這一生當中要幹這種事情?

  所以佛弟子一定有一個善心,護持佛法。這個地方佛法衰微,我們要想辦法幫助它,幫助它興起來,不要把它毀掉。實在沒有辦法幫助它,我們也要把它的法脈能夠延續下去。道場沒有了,法不能夠在世間消失,真正有發心修學這個法門的人,我們全心全力照顧他。古人說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有真正修行人在,建立道場不是難事。最怕的是沒有真正發心修行人,那才是眾生的災難!法脈斷掉的時候,眾生以後沒有這種機緣了。所以續佛慧命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好事,我們一定要懂得。

  我們講經常年不斷,為什麼這一次到日本來講經?到這邊來講經,聽眾,諸位看到的,還都是我們熟面孔。為什麼到這個地方來?定律師在接洽的時候,在促發這個因緣的時候,水谷先生原先提議我們到學校裡面去講,或者是在外面租借場地來講。我一定要堅持在寺院。他說:寺院很少人會來聽。沒有關係,沒有人聽,有鬼神聽!你看這個寺廟裡面供了多少牌位、多少鬼神,我們都把他請來了,請到這邊來,他都在這兒聽!現在鬼神學佛比人學得認真,他們知道輪迴苦,知道世間有災難,他們的警覺性比人高很多倍!他要求我到這邊來跟大家講講經,我相信一定有道理。所以我們選定、要求在寺院,目的是希望把寺院講經的活動能夠帶動起來。

  佛法是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四十九年天天跟大家上課,天天在教學,沒有一天休息。我們從釋迦牟尼佛事蹟來觀察,他老人家是從教學起家的,只要你有人教,他就有學生來學。我早年學佛,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到台中,最初給同學們講經說法是在居士家裡,人家家裡面的客廳,聽眾三、五個人,七、八個人。以後慢慢聽的人愈來愈多,有一百多人,人家家裡沒有那麼大的客廳,容納不下了。好,大家想辦法湊一點錢,買個講堂,買一棟民房,把裡面房間拆掉做一個講堂,這樣子人就愈來愈多。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在台中已經講了十年。聽眾有多少人?他老人家告訴我有二十萬人,十年有二十萬人。我跟他十年,我離開他的時候,台中的蓮友超過三十萬人。所以我的估計,他老人家到往生的時候,台中蓮友應該有五十萬到六十萬人。這些人都是聽經聞法,懂得佛法道理,不是迷信,跟一般寺廟信徒不相同。所以道場要興旺,唯一的方法,講經說法就興旺了。

  你們有很多同學曾經去過新加坡,我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天天在那裡講經說法,新加坡道場興旺起來了,很明顯的事實。要興旺一定要教學,認真的教學,學校辦得好,學生自然來求學,一個道理!道場就是學校,如果裡頭不講經、不上課、不教學,學生就散掉,這是自自然然的道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走釋迦牟尼佛的路子,天天講經,天天教學。現在可以用網際網路、用衛星電視做遠程的教學,雖然在攝影棚裡面講經,學生遍及全世界!凡是在網路、在電視機面前跟我們一起共修的,都是我們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聚會,我們的精神永遠結合在一起。

  我們認真努力依照經典教誨去做,不是說我要記住、背得很熟,要講得天花亂墜,不是。一定要把它做出來,自自然然就影響社會,就教化眾生,這樣才能夠消除衝突,才能夠促進世界和平,幫助這個世界繁榮興旺,人民安樂幸福。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沒有白來了,做樣子給人看。最好的樣子,不殺生得健康長壽,不偷盜得富貴,不邪淫得端正莊嚴,用不著去化妝,用不著去搞美容,那是假的。在佛法裡頭,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報,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個相好都有因緣的。我們要修、去做,做出來,展示這個相好給世間人看。長壽、富貴、相好是世間人所求的,佛法裡頭一樣都不缺,樣樣都可以得到自在圓滿。

  十善業前面三條是身業,當中四條是口業,末後三條是意業。身、口、意的造作,可以說從早到晚,念念都不間斷。每天所造的業都沒有法子計算,何況一年,何況這一生?但是把它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個十條,所以這十條是綱領。佛能夠轉惡為善,我們為什麼不能?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應當想想,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到底是為什麼來的?為什麼要來?來幹什麼的?這一樁事情在這個世間想到的人不多,但是確實是有。而佛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讓我們聽了心服口服。佛說:到這個世間來的,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凡夫,凡夫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來酬業的,過去生中造的業,這一生是來受果報的。過去生中造善業,你這一生來享福;過去生中造惡業,你這一生來受苦報。人生酬業!可是酬業,他又不老實;他老實,那問題容易解決。老實像什麼樣的人?像袁了凡先生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所以什麼妄念都沒有了,真的是照著命運過日子,那的的確確是來酬業的。為什麼?他也沒有什麼善,也沒有什麼惡,是來酬業的。這樣的人在現代,我們還發現了不少,特別是在美國;其他地區我相信有,但是我們沒有這個訊息。

  在美國,我們有一個同參道友鍾茂森居士,在那邊教書。我請他蒐集美國對於因果輪迴研究的報告,聽說他們出了很多書,那都是真真實實的例子。他替我選購了三十幾本,現在書都寄到澳洲學會了。發現到:這裡許多人,他們是心理醫生跟一些教授用催眠的方法,說他的過去世。居然有一個人說出過去生中八十多世,生生世世,八十多世他都在人間輪迴。死了之後,來生還到人道來,時間推到四千多年前,他能夠說得出來他每一生每一世生活的狀況。有人就問我,他說:法師,這很奇怪,六道輪迴他都沒有到別道去,他生生世世都作人?我說:沒錯!生生世世像袁了凡那樣子,那就生生世世在人道。果然沒有錯,這個人是很平凡的人,生活過得很清苦,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子。沒有大善,沒有大惡,老實人,都是鄉下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生生世世就作人。人生酬業!

  我們拿這些例子來印證佛在經典上所說的,我們一點疑惑都沒有了。凡是大善大惡,它就把業因轉變了,人在這一生修大善,那就往上面升,他生到天道去了,欲界天、色界天,就升上去了;他要是造大惡,他就會到餓鬼、地獄、畜生,他就墮落了。所以說沒有大善大惡,他能夠在人道裡面輪迴,輪迴到八十多次,四千多年,這是我們從前還沒有聽說過的。中國歷史上沒有看見過,但是我們相信肯定有。所以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是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的。到世間來作人,就是這兩大類,一類就是受果報,一類就是來度眾生的,所謂「乘願再來」。

  我們到底是什麼原因到這個世間來的?自己要多想想。我在年輕的時候,十幾歲,我記得我十四歲的時候常常想這些問題:我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的?我為什麼來的?常常會想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是凡夫,我們還是業力受生,不是乘願再來的。但是總算很幸運,在佛經裡面講有善根福德因緣,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就是你遇到覺悟的機會,你要是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認真努力學習,可以把業力轉變成願力。不一定是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乘願再來,現在我們能把業力消除掉,願力加強,願力超過業力,就乘願再來了!

  佛法說的這個道理,我們認真努力學習,確確實實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下,把怨天尤人的念頭放下。在從前,稍稍受一點小小的委屈,心裡頭都不平,這是人之常情!我們自己也是一樣。遇到佛法之後,我自己的經歷,我很認真努力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在這個境界裡頭磨鍊,我自己的經驗是三十年,自己才做得了主,才不被外面境界轉。能做得了主,轉過來,這就是轉業力為願力,現在不再是業力做主,願力做主了。

  所以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能夠把它化解。順境裡面決定不生貪戀的念頭,逆境裡頭決定沒有瞋恚的念頭。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能夠保持平常心,《維摩經》上說平常心就是道。保持平等心、清淨心,「常」是永遠能夠保持,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個人對我好,我感他的恩德;那個人對我不好,我也感他的恩德。人家說:不好的人對你有什麼恩德?他消我的業障!要沒有這些人來毀謗、來侮辱、來傷害,業障怎麼消得掉?這些,佛法裡叫「重罪輕報」,報掉了。他把我這些業障罪業報掉了,我感他的恩德。我感恩,對他也有好處,這叫自利才能夠利他,害他決定是自害,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特別是學佛的人,尤其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的人,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一定要轉境界。傷害我的人,如果我有怨恨心,我要報復他,那麼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決定不能。因為往生就不能報復了,你一定還留在這個世間,還找這個仇人,念念都不捨。你們看悟達國師,你看那個冤家對頭,找了十世跟著他,找機會來報仇、來報復。冤冤相報,彼此兩邊都受害,這是錯誤,這是無量劫都沒有辦法脫離惡道,非常痛苦!我們如果念頭一轉,他來傷害我,我沒有瞋恚心,我沒有報復心,我自己隨順性德,我立刻就超生了。我這個超生是他幫助我的,我怎麼能不感激他!將來他要不要墮惡道?他要墮惡道;他墮惡道,他在惡道裡頭受的痛苦很輕。

  你們讀經應當曉得,提婆達多害釋迦牟尼佛,生生墮阿鼻地獄。佛告訴我們,他在阿鼻地獄裡頭不受苦,阿鼻地獄裡的享受如同忉利天一樣。你說為什麼?成就釋迦牟尼佛圓滿的大德。這樣的人是捨己為人,我寧願造罪業把你捧上去,我自己墮地獄。所以他雖墮,受的罪很輕。這個就是什麼?菩薩幫助他。對他沒有一絲毫的怨恨心,沒有一絲毫的報復心。他墮落是一定要墮落;如果不墮落,因果律被破壞了,所以他肯定是墮落。他墮落的時候不會受苦,將來離開惡道之後,他一定會遇到好的因緣。所以冤冤相報的這個念頭,決定不可以有。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現在社會煩惱迷惑非常嚴重,報復這個心非常強烈,貪瞋痴慢天天在增長,所以這個世界有末日,世界有災難。我們教化眾生,特別要懂得著重這一點。

  我們怎樣教人?凡是對我們不好的人,我們特別有明顯的感恩,教化社會大眾,給社會做好樣子,讓他們看到、聽到能夠反省。為什麼我不報復?不但不報復而且還感恩,是把這個拿來做教材,最好的教材。我們每一個人都把怨天尤人、報復冤親債主這個念頭捨棄,社會衝突就沒有了,世界和平就能夠落實,人民才真正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常常勸導大家,我們一定要跟佛菩薩一樣,在社會上做最好的形象、最好的樣子,不要給社會大眾做不好的樣子。不好的樣子,害社會,害眾生;做好樣子,是幫助社會、幫助眾生。佛跟魔,就這一念的差別,學佛要在這些地方學習,一定要把十善業道落實,盡心盡力把它做到,希望能夠圓滿的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