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日報訪談 (共一集) 2002/4/3 日本中外日報採訪 檔名:21-130-0001
記者山田先生:首先請容許我介紹一下「中外日報社」的一些情況。「中外日報社」是日本宗教界的專業報紙,它主要以佛教為主,或者還涉及到神道教、基督教的一些情況。它可以說是超宗派的一個報紙,每周要發行三次,大致是十幾頁,有十頁左右,它的大小有A3紙張那麼大。接下來我想請問法師:「您這次訪問日本的目的是什麼?」
淨空法師:這次到韓國、日本,主要是想了解這邊佛教的狀況。同時這兩個地區在世界上,佛教都是偏重在佛教教育跟教學,我們也很想來觀摩一下。我們想,在下一個世紀,如果完全是一種崇拜性質的宗教,可能會被自然淘汰了,因為下一代的年輕人對於這種迷信的膜拜,逐漸逐漸這個感情都淡薄了。所以我們今天,不但是佛教,我們也促進每一個宗教都要走向教學,走向宗教教育。宗教的形式固然重要,宗教的教學更重要。形式就像外衣一樣,而教學才是內容。如果不能把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落實到生活上,這個宗教的前途一定是很渺茫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為大家講經說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學,解答大家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疑難問題。他工作了四十九年,這是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模範,所以佛教是一個社會教學。昨天我們跟水谷先生初次見面,也是非常之難得,我們的想法、看法都非常的接近。所以水谷先生約我們,這幾天我們還有兩次做深入的探討。
記者:昨天法師也講到,您在講話裡面講到宗教合作的話題,好像您對這個事件是非常的重視和強調。我想請問您:「日本是一個許多宗派的佛教,將來您怎樣跟各個宗派進行宗教合作和交流?在這一方面我想聽一聽法師的見解和看法。」
淨空法師:世界是多元的,宇宙是多元的,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也是多元的。譬如,以這個身體來做比喻,身體是由許許多多器官組合的,大的來說,頭是一個部分,手足是一個部分,身體是一個部分;再細分,頭部裡面,眼是一個部分,耳是一個部分,鼻是一個部分,整個組合是一個完整的身體。如果這些器官都不合作,我們這個人的問題就來了。社會也是如此,社會是多元的,它是許許多多不同的族群組合。一定要和睦相處,社會才會健康,世界才會健康。假如各個都不相往來,社會就生病,地球也生病了,人要受苦難,我們每個人都受苦難,所以一定要肯定多元文化是正確的,我們必須要能夠認知,要能夠和睦相處、平等對待。
在中國,中國的文化以孝道、師道為根本。日本的文化在很久遠就從中國傳來,也是以孝道、師道為根本的。佛教宗派再多,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我們都尊重釋迦牟尼佛。如果宗派當中彼此不互相往來,那就像一個家庭一樣,父親、祖父傳下來之後,兒女兄弟不和,彼此不相往來,你說做父母的人多傷心!我們今天是佛傳下來的宗派,我們固然每個人都敬佛,天天禮佛,但是兄弟之間也不往來,我相信釋迦牟尼佛也天天在流眼淚。
所以在佛教本身來講,無論宗派有多少,大乘、小乘在中國一共有十個宗派,派裡面還有小的派別,宗裡頭還有派,分的是很多;分得再多,總是一家人,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中國人講「龍的傳人」,都是一家人,應當彼此相親相愛,祖宗看到才歡喜,這個家族才會興旺,這是一定的道理。看到整個世界,其他各個不同的宗教,不同宗教就等於是我們的堂兄弟、表兄弟一樣,我們也要互相尊重。如果哪個地方出了事情,不往來,換句話說,都給世界帶來災難、帶來衝突,帶來不和睦、不和平,這都是一種遺憾。不但佛教本身要團結,全世界每一個宗教都應當團結,共同為這個世界、為眾生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們常常聽到社會一些人講島國,島是很小,居住在島國的人民心量都非常狹小。我覺得不以為然,如果島國的人心量走向海洋,海洋就包括全部大陸了。如果再從海洋走向太空,那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起心動念不但是為自己國家人民著想,為全世界人民著想,更大的是為整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利益幸福著想,這個人就轉凡成聖,這是佛法教學真正的目標。
記者:二十世紀可以說是戰爭不斷的世紀,或者稱為是戰爭的世紀,為什麼?二十世紀是上一個世紀裡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它是東方文化接受西方西洋文化衝擊的一個世紀,戰爭不斷。那些戰爭裡面和宗教有關係的戰爭是比較多的,或者現在可以說正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也可以說,美國世貿大樓被炸以後,阿富汗這個戰爭。請問您:「做為一個佛教徒,我們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發生這種戰爭,應怎樣認識這種情況?」現在佛教徒也好,還有信仰及沒有信仰的各種宗教師,想請問師父,「我們佛教徒從現在開始,以後要用怎樣的心情、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問題?」
淨空法師:佛陀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我常常講,教學的內容,歸納起來就三樁事情:第一個,佛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第二個,人與生活自然環境的關係是什麼?第三個,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是什麼?只要把這三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這個人在佛教裡面就稱他作佛陀。他已經搞得相當清楚,但是還沒有到究竟圓滿,我們就稱他作菩薩。對於這三個問題迷惑而不能夠了解它的事實真相,這樣才產生許許多多錯誤的想法、看法;由於想法、看法錯誤,才做出許多錯誤的事情,這是給人類自己帶來了罪惡、帶來了果報。所以佛家講因果報應,因果報應是人類自作自受。聖賢人對於一切眾生,他用的方法是教化,他是教導你,讓你明白、覺悟,覺悟之後,這些問題自然就解決。所以人不能不接受聖賢的教誨,聖賢的教誨是覺悟的教誨,佛家講破迷開悟,這個教育是比什麼教育都重要。
在大乘經典裡面,像《華嚴》、《楞嚴》、《法華》,都講到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原本一體,什麼時候你能夠證實佛所講的這樁事情,這個人就叫做證果,就叫做證道,我們中國人俗話講,這個人就成佛了;只要你把它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這個人就成佛了。成佛是在佛法教學裡面最高的一個學位,我們用這樣看法,大家很容易理解,佛陀是最高的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其次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像現在學校裡面的學士、碩士、博士,佛就是博士,菩薩是碩士,阿羅漢是學士。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你都能夠拿到這個學位。
中國跟日本都非常信仰觀世音菩薩,幾乎是「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在中國跟日本是非常流行的。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經典裡面講的菩薩有三十二應身,神通廣大,應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薩就現佛身來教眾生。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應以基督身得度者,菩薩當然就現基督身去度他;應以阿拉身得度者,觀音菩薩一定現阿拉身。你能夠有這個認知,所有宗教裡面崇拜的那些神聖是一個,不是多元。他在佛教裡面叫觀音菩薩,在基督教裡面叫耶穌,在伊斯蘭教裡面叫穆罕默德,他是一個人;他換個名字、換一套衣服,你就不認識他了,你就把他當作外人,這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在這上面能夠有一個認知,所有宗教都能夠合作,所有宗教就變成大同。
他為什麼現這麼多身?那是在過去那個時代,交通不方便,資訊不發達,沒有這樣子密切的往來,每個地區形成它地方上的文化。佛菩薩有這麼大的神通,他有能力變化很多的身分、形式,來度各種不同的眾生。在今天資訊發達、交通發達,地球變小了,應當合而為一,應當把彼此的界限統統突破;不但在整個地球上都能突破,我們還突破太空到其他星球,這個心量才解開,才知道我們原本都是一家人。西方人講世間只有一個唯一的真神,我肯定沒錯,所有一切神靈都是這個真神的化身。
在佛法裡面講,佛有很多身,佛沒有一定的形相,佛也沒有一定的說法,總是恆順眾生。眾生心裡面想什麼,他就變現什麼色相;眾生希望知道哪些法,他就跟他說哪些法。佛家講契機契理,契機就是適合他的程度,適合他當前的需要,幫助他解決這些困難的問題,帶給他幸福美滿,這才是真正的佛教,所以佛教裡頭決定沒有迷信。當一個人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時候,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當然放下了,他的智慧、慈悲油然而生,一定能夠捨己為人。佛法裡面講普度眾生,「度」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為眾生服務,自自然然的他會為一切眾生盡心盡力的來服務。現在在我們人類來講,障礙我們的智慧、障礙我們的福德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如果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障礙就沒有了。今天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樣幫助人覺悟,幫助人回頭,這個回頭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回歸到自性。
宗教確實是可以團結、可以互助合作。我們在新加坡這四年當中從事於這個工作,得到非常好的反應。去年佛教居士林開放,每個星期邀請其他宗教的傳教師到我們佛堂裡面來講他們的道,講他們的經,我們互相來學習。今年新加坡的天主教、伊斯蘭教跟印度教都開放,都歡迎其他宗教傳教師到他們那邊去講經,這個風氣從新加坡慢慢就帶動,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終極的目標,我們希望聯合全世界各個宗教,我們來建一個宗教教育的大學。這個大學裡面每個宗教就是一個學院,像我們佛教成立一個佛學院,就是宗教大學裡面的佛學院。佛學院裡面分很多系,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就是一個學系。這樣將來全世界任何宗教,我們都變成一家人、都變同學,只是不同院系。所有重要的科目我們都一起學習,彼此互相了解,這樣子誤會就沒有了,衝突當然就不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學府是會替這個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消除一切無謂的衝突。
記者:能夠得到法師這樣的回答問題,非常感謝,今天他自己本人受益匪淺。您剛才提到佛教不是宗教,而在於教育這一點,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對於他更新自己的思想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非常感謝。
淨空法師: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接觸許多宗教,日本宗派也是如此,這裡面確確實實有真正覺悟的人,只是沒有緣分提醒,一提醒的時候他馬上就覺悟。所以,我們看世界前途還是光明的。這些人團結起來的時候,確實對世界和平會有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