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末法時期如何修學與弘護  (共一集)  2001/12/2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1-121-0001

  諸位同學,大家好:

  聽說你們課程第一個單元,《內典講座之研究》學習完成了。新加坡此地辦的是個「培訓班」,目的是培養弘法人才;換句話說,是培養講台上講經說法的人才,因此講台的技術不能不講求。這一門課程就是專門學習講台技術的,它是屬於方法。至於將來在講台上是不是能講得好,那很難說。但是這個方法你曾經學過,就好像學校裡面教學法一樣,在一般師範學校有這個課程,普通學校就沒有這個課程。方法、技巧懂得了,真正要講得好,要靠自己的修養,在佛法講要靠自己的修證。修證的功夫能夠相應,又懂得技巧,這樣子在講台上比較容易做到契機契理。所以「培訓班」的目的,這一個課程排在第一個單元,接下來第二個單元這是研究科判。如果諸位懂得科判,一部經擺在你面前,你有能力自己做科判,講經自然就會得心應手。

  科判是解釋經義。從科判裡面,你能夠明瞭這一部經,自始至終,在文字上的主旨、它的段落脈路,講的時候能做到前後呼應,講前面你會照顧到後面,講後面也能照顧到前面,你的講解不是斷片的,無論是在章法結構、思想體系,它是圓融的、是一致的,所以科判之學非常重要。中國古文裡面有「章句之學」。這個章句之學,實在上講,是從佛經科判上變化出來的。

  佛教傳到中國,對於中國文化有很深很大的影響,最明顯的是拼音,古時候叫契音,這是從華嚴字母上學來的。章句之學是從科判上學來的,這是非常明顯的影響。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許多的成語都是出在佛教經論之中,我們用成習慣了,用得很方便,但是不知道它的出處。從前趙樸老講過一句話,很值得人省思,他說:「中國人如果離開佛教就不會說話了」。他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平常我們說話,許多術語都是佛教裡的,離開佛教這些術語,確實說話是真困難。

  大家看得很清楚,心裡面都有數,佛法在今天衰微到了極處。為什麼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沒有人講經。我們很清楚、很明瞭,佛法是教學,佛法是教育,它確實不是宗教,與宗教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佛教今天墮落變成宗教,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一所學校,明明是個學校,現在變成宗教,為什麼?這個學校裡的教員不上課、不教課了,學生也不學習了,天天忙著奉祀鬼神的世俗間事。鬼神是六道的,沒出六道。這就變成宗教了,連儒家都不能比。

  孔老夫子教學生「敬鬼神而遠之」,我們現在是對鬼神並不尊敬,但是非常巴結。何以要巴結?巴結這個裡頭有利可圖,我們跟鬼神互相之間建立了利益的關係,實在講變成一種不倫不類的宗教。我們出家幹什麼?參加這個俱樂部,搞這些東西,那就錯了。現在眼前得到一點供養,這個供養很有限,將來的果報非常可怕。誰知道?到哪一天知道了,你後悔已經遲了,已經來不及了。

  我在講席裡講過很多次,出家人這一碗飯不好吃,比極端貧賤的乞丐,還要難吃。乞丐討的這一缽飯是人家布施給他的,沒有要求將來要回報,沒有這個意思在,他可以很放心的去受用。我們今天接受四眾的供養,存的是什麼心?出家人是福田,福田僧,我到這裡來是種福的。既然種福,他就要得福,他就要回報。將來如果他得不到回報,我們就變成欺騙他,騙取他們的供養。騙取供養,在戒律裡是盜戒,偷盜的行為。偷盜的行為本身就有罪過,還得要還債。古大德講得一點都不錯:「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要還債的。

  世出世間法因果是真理,諸佛如來也沒有違背因果,也不能夠超越因果。唐朝時候,百丈大師留下來野狐禪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知道。那一個野狐仙前世是一個講經的法師,把經義講錯了,誤導了聽眾。總算還修得不錯,落在畜生道,修了五百多年,這又得人身。他什麼講錯了?他以為大修行人、佛菩薩就沒有因果。錯了!這個問題轉不過來,他就沒有辦法脫離畜生身。求教於百丈大師,百丈大師說:「好,明天我升座說法,你把以前信徒向你提出的問題,你提出來問我。」第二天百丈大師升座,他把從前信徒問他的一句話來請教百丈大師。他說:「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師回答他,改了一個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脫離畜生道了。「不昧因果」跟「不落因果」不一樣,不落因果是沒有因果,不昧因果是因果清清楚楚,受果報的時候知道這是什麼因,一絲毫都不懷疑。

  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示現,佛受因果報應,三個月「馬麥之報」。釋迦族被琉璃王消滅了,都是前世的因果。佛不能避免,佛不能改變,這叫不昧因果。不是說成了佛,真正有修有證了,欠債可以不還,哪有這種道理!世出世間法因果分明。

  學佛的人,第一樁事情要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來幹什麼?他來救度現前要遭劫難的眾生,他來幹這個。用什麼來救我們?用因果的教育。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預言,都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九九年、兩千年,全世界的人提心吊膽,每一個宗教都在祈禱世界和平,心地都很真誠,這個力量太大太大了,把這個災難減輕了,把這個災難延後了。所以我遇到有許多宗教人士,基督教、天主教的、猶太教的,談到這個事情,都說:「奇怪,明明有災難,為什麼沒有了?」我分析給他們聽。可是九九年過去了,二0年也過去了,好像沒有什麼災難,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於是很多人對於這些古老的預言產生懷疑,這大概不是真的,於是又放逸,毫無忌憚,造作罪業,真的是大膽妄為。

  災難不是沒有,是稍為減輕、延後了。現在大家拚命在造惡業,恐怕這個災難又會提前來。明年、後年這幾年,我們看看眼前時局的演變,前途一點都不樂觀。人心向善的這個力量凝聚不起來,遠遠比不上前人,前人還有相當高的警覺性,現在看不出來了。

  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來造罪業的?還是來幫助這個世間化解劫難?這都在於我們自己一念。也許有同學要問:「我能化解眾生劫難嗎?」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如果深入大乘經藏,你就會有信心。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人數不多,如果念力非常之強,至少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這個地區會產生影響。真修行,真正改過自新,斷惡修善,轉迷為悟,得真幹才行;不真幹,沒有辦法。果然真幹,救了自己,也幫了別人。這個道理,你們到這個地方來時間雖然不長,這幾天在《華嚴經》上都講到,問題是我們真正要下定決心改心,這在修行裡面講叫「從根本修」。許多宗派裡面,祖師大德教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念頭,從起心動念之處修。

  昨天我們講到法界菩薩的讚頌,他讚頌的內容是如來圓滿的十波羅蜜(十度)。我們修布施、修持戒,想想看布施、持戒裡面有沒有具足「七最勝」?

  【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

  如果不具足七種最勝,只叫做布施、持戒、忍辱,下面不能加「波羅蜜」,不能加「度」。為什麼?度是有對象的,布施度慳貪,我們的慳貪有沒有被度掉?修布施,果然慳貪的念頭斷掉了,這是布施波羅蜜。你為什麼修布施斷不了慳貪?持戒斷不了惡業?忍辱還是斷不了瞋恚?你不具備這七個條件。修六度,修十度,必須要具備這七個條件,七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

  第一個條件「菩薩種性」,我們是不是菩薩根性?菩薩根性是什麼?捨己為人。念念都還想著自私自利,這是凡夫根性、魔的根性,不是菩薩。

  第二條「菩提心」。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是不是依菩提心?我們為了大家學習方便起見,說了十個字。「真誠」是菩提心之體。如果我們對人還是用虛偽的心,你沒有菩提心的體。「清淨、平等、正覺」是菩提心裡面的深心。「慈悲」是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深心是對自己,大悲心是對眾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應酬是不是依這個心?與這十個字相應不相應?如果相應,你修的這十樁事情是十度,是十波羅蜜。沒有這個念頭在裡面,不是波羅蜜,不是度,不是菩薩行。

  第三條,真正熱心為一切眾生服務,盡心盡力,能捨己為人;念念還夾雜著自私自利就錯了。這是講菩薩行,這個講得很高。我們平常勸勉大眾,沒有說這麼高的水平,為什麼?做不到,說了也沒用處。

  所以我們勸導一些大眾是從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我勸大家從「淨業三福」上用功夫,這是最基本的。你學佛,不管你學哪個宗派,不管你學哪個法門,你要想功夫得力,要想真正有成就,這是基礎。佛說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修成菩薩、修成佛果,他的正因都是這三條。你說這三條多重要!沒有這三條,不管你怎麼用功,不管你怎麼努力,你不會有成就。為什麼?好像蓋房子,你沒有打地基。

  「淨業三福」是基礎,共同的基礎,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全是以這個為基礎。不但佛法以此為基礎,你再看看其他宗教,我們看印度教,看伊斯蘭教,看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乃至於新興的巴哈伊教,在此地的還有錫克教、道教,哪一個宗教不是以這個為基礎?所以那個宗教是正教,那個宗教的創始人是聖人,中國人所講:「英雄所見,大略相同」,聖人是大英雄,他們的立足點都一樣,都是「淨業三福」。

  我將「淨業三福」落實在三部經典,大家好學。「淨業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怎麼學法?學《十善業道經》,能夠依照《十善業道經》認真去修行、去落實,這一條才能夠具足,你才真正懂得孝親尊師的道理,孝親尊師的行法。你不修十善業道,你怎麼會懂?

  第二福是講出家人,「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範圍非常非常廣大,包括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我們凡夫做不到,凡夫的煩惱習氣太重太重了。所以我要求是最低的《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如果能做到,佛很有面子,我們作佛的弟子,大家看到了會很讚歎,佛的弟子很好,有威儀,形象好、招牌好,讓別人看到之後,他會對佛生起恭敬心。如果我們戒律威儀都沒有,走到外面不像樣子,人家一看生毀謗心、生輕慢心,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面子。你要曉得社會大眾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佛陀、瞧不起佛教。如果我們造這個業,自己應該曉得,果報在阿鼻地獄。這是什麼罪?破壞佛教形象。你穿上這個衣服,你就是代表佛教形象,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出家人是代表佛教,代表諸佛菩薩。一看諸佛菩薩是這個樣子的,本來還有意思想來研究研究;看這個樣子,算了,不值得。你要讓人生起這個念頭,你不墮阿鼻地獄,誰墮阿鼻地獄?

  我們要知道,人生在世壽命很短促,古人講的話不錯:「人生七十古來稀」,壽命很短促。我這一代,我們初出家初受戒的同學、同戒、同參,這些朋友三分之二都不在了,有些四十、五十走了,有些五十、六十走了,活到七十歲以上的,大約三分之一,可能還不到,真的人命無常。在這樣短促的時間裡,真正聰明人修功積德,我們這一生才沒有空過。果然肯依教奉行,我們是佛門、是佛菩薩一個好的代表、好的形象,縱然不求往生,來生也少不了人天福報,這肯定的,你的前途是光明的。

  印光大師一生不勸人出家,不為人作剃度師,一生不傳戒,你想想為什麼?這一出家、一受戒,你是三寶的代表,怕你代表不了你會墮阿鼻地獄。勸你出家,勸你受戒,就是勸你墮阿鼻地獄。不忍心!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

  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從來不贊成別人出家,絕不勸人受戒,也不勸人吃素。他只勸人學佛,只勸人去求受三皈。我覺得他這一些思想行為是受印光大師的影響,他是印老的學生,很有道理。我們取得這個身分,在社會上戰戰兢兢,時時刻刻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李老師常說,要為佛爭光,要給佛貼金。我們做得很好,社會大眾對我們讚歎,就是對佛臉上貼金,佛有光彩。如果我們的形象做得不好,讓別人毀謗,讓別人侮辱。李老師講,你所做的是在佛臉上塗糞。幹哪一行就要像哪一行,這一行一定要認識清楚,是佛陀教育的事業。

  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每一天跟大家上課(講經說法就是上課),一天八個小時,四十九年沒休息,這是做出來給我們看,真正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得大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對於世出世間沒有一切疑慮,他做出來給我們看。「為人演說」,上課是說,不說的時候他在表演,我們有沒有看出門道?有沒有真正體會得?學就從這些地方學。所以我們把水平降到最低,學《沙彌律儀》,在家、出家統統可以學習,這是凡聖的標準。

  第三福裡面講的:「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們所說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深信因果」,善因一定有善報,惡因必定有惡報;而且告訴你,善惡不能抵消,這是因果的真理。不要以為過去作惡多端,現在我努力修善就可以抵消了,沒這回事情!不會抵消的,統統要受報。沒有受報是他沒有遇到緣,遇到緣一定果報就現前,因加上緣就變成果報。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善因、也有惡因,六道凡夫阿賴耶識裡頭惡因多、善因少。我們生活環境裡面也是惡緣多、善緣少,你說可怕不可怕?惡因遇到惡緣,三途果報就現前。善因遇到善緣,人天、四聖、佛菩薩的果報,這是諸法實相。我們要問:「現在自己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有沒有能力辨別善惡?有沒有能力斷惡修善?」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後面兩句是「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是幫助別人,教化眾生。我將這四句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效法大長者子、婆羅門女、光目女,你看看人家怎麼發心、怎麼修行、怎樣幫助已經墮落在三途裡面的家親眷屬,如何把這個心擴大,救度一切苦難眾生。

  這樣說起來,「淨業三福」落實在這三部經上,這三部經是我們修學大乘的基礎、根本,我們不能不認真在這打根基。如果還是敷衍自己,欺誑眾生,這個罪業就重了,比一般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所以我看到有一些出家人還俗,我看到很歡喜,他做得很對。為什麼?如其不能給佛教掙一個好的面子,不如還俗,我不破壞佛法形象,還俗一樣修行,作在家居士。

  在家居士能不能成就?能,能成佛。世尊當年在世是兩尊佛住世,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出家佛,維摩居士示現的是在家佛,他們地位是平等的。你看看佛身邊的十大弟子,他們見釋迦牟尼佛頂禮三拜、右繞三匝,我們在經上看到的,見到維摩居士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沒有兩樣。我們今天出家人看到有修有行的居士,總覺得他比我矮一等,我比他高一等,這個罪就不輕。佛法是師道,師道不能在這個地方分,要看他的德行,看他的修養。他的德行比我高,他的學養功夫比我深,我應當以他為老師,做他的學生。出家人可以做在家人的學生嗎?可以,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就開這個例子。維摩居士講經,釋迦牟尼佛大弟子當中多少人到那邊去聽經,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不對,不但沒有制止,還勸導學生到那邊去學習、去請教。

  只要是佛,佛所現的形相不一定,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相,他所現的身相全是佛身;不能說維摩居士那個身不是佛身,你就搞錯了。佛現童男童女身,那個童男童女是真佛,不是假佛;佛現國王大臣身,那個國王跟大臣是真佛,也不是假佛。什麼樣的身形都可以現,會學的人跟不會學的人完全不一樣。

  什麼人會學?《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學生的模範。善財童子心目當中,學生只有自己一個,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佛,所以他一生成佛。絲毫不敢輕慢,他的想法、看法、作法都是真的,為什麼?我們讀《華嚴》明白了,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釋迦牟尼佛唯心所現,阿彌陀佛唯心所現,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唯心所現,蒼蠅、蚊蟲、螞蟻唯心所現,你說是一還是二?佛講相上有二,性中是一。如果你能夠見性不著相,「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善財學習的境界,全是佛,普賢菩薩講的「禮敬諸佛」。我們誰能做得到?善財做到了。

  善財是大乘修行的代表,你做到了,你就是善財;他做到了,他是善財;誰做到了,誰就叫善財童子。這個人決定一生圓成佛道,沒有什麼無量劫、阿僧衹劫,他一生成佛。所以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一切境界裡面,有示現正面的,有示現反面的,都是諸佛如來慈悲示現。示現正面的用意在哪裡?用意在教導我們修善,離一切染愛的執著;示現反面的,逆境惡緣,示現這個是教給我們斷惡,看到這個不好的我要斷,我要斷惡,對於這個境界裡頭一切人事物,不生一毫瞋恚的心,不生一毫輕慢的心。你看都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問題都在你自己會不會。你要是會,你才曉得諸佛菩薩照顧我無微不至,一切時一切處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不會的人就麻煩了,順境起了貪愛,逆境起了瞋恚,你是煩惱跟外面境界相應。會的人,菩提跟外面境界相應,那怎麼會一樣?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對曇生方丈的幾句話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跟人事環境裡頭沒有好壞,好壞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引發你內心的煩惱習氣,壞了!凡夫不會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把自己阿賴耶識含藏無量劫的習氣引發出來,所以你造作罪業。真正修行人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把自己生生世世所修積的善根引發出來,這不一樣。問題真的是在你會不會。我們如果能在一切境緣當中,引發善根,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千萬要記住,順境生起貪愛的心,你就完了,貪愛是貪煩惱;小小不順心的時候,瞋恚生起來了,你六根接觸外境生貪瞋痴。什麼是生善根?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生的是什麼?生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你生善根,你能夠生七最勝。七最勝是講你的用心,布施、持戒是講你的形象。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想想,天天要想、要做反省的功夫,我們六根接觸境界起什麼念頭?沒有念頭墮在無明裡頭,有念則墮在妄想裡,這怎麼能成就?

  培養善根第一要緊,然後認真努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印光大師教得好:「敦倫盡分」,這四個字講絕了。倫是類別,我們是屬於哪一類?自己一定要清楚。倫是倫理,在家庭裡面你是屬於哪一種身分,自己要清楚,你要把你本分應盡的義務要做得圓圓滿滿。在家裡你要是作父親的地位,你要把父親的本分做好;你是兒女的身分,你要把作兒女的事情做好。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開一個店,你當老闆,你把老闆的本分做好;你作員工,你把員工本分做好。這是「敦倫盡分」。在我們寺院道場裡面,當住持的是模範好住持,這個世間所有寺廟住持,我們住持第一,他做得最好;當家是所有寺院當家中第一。住持、當家是屬於倫,把他本分事情做好是盡分,這是「敦倫盡分」。我們是清眾,把清眾的工作做好,都是第一,沒有第二。

  我在澳洲雪梨參觀一個電視台,他們總經理告訴我,他們公司從上到下個個第一。我讚歎他,總經理盡到他自己的本分,他下面的科長、科員、辦事,每一個人都是盡職。最低層的清潔工人,每一天清潔洗手間,做得乾乾淨淨。他告訴我,他也第一,工作第一。所以總經理是總經理裡面的第一,科長是科長裡面的第一,科員是科員裡面的第一,連清潔工人,他也是第一。個個第一,這個團體怎麼不健康!這就是「敦倫盡分」的道理。

  我在這個團體裡頭,我是一個什麼職位,我對這個職位盡忠職守,全心全力把它做得盡善盡美。每一個人都曉得自己的身分,都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職責,知道全心全力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擴展到一個國家,主席有主席的本分,部長有部長的本分,省長有省長的本分,縣長有縣長的本分。每一個人都懂得「敦倫盡分」,這個國家怎麼會不強盛?這個社會怎麼會不安定?怎麼會不繁榮?怎麼會不興旺?道場能夠做到「敦倫盡分」,這個道場是世間第一道場。印祖教人「敦倫盡分」四個字,這裡頭的含義無限深廣。

  第二句是「閑邪存誠」。「邪」是邪知、邪見、邪行,與佛陀教誨完全相違背。「閑」是防止,時時刻刻要防止。防止的方法做得最圓滿的,新加坡有一個代表,就是許哲女士,她一生這個功夫做到家了。你看她今年一百零三歲,身體健康狀況,一般三、四十歲的人不能跟她相比,為什麼?現在三、四十歲的人就有很多病痛,她沒有一點病。我看她就掉一顆牙齒,其他的看不到她有毛病,她在台上翻筋斗給我們看。她這個事情做得非常成功,確確實實就像《壇經》裡面所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一句話,她沒有讀過《壇經》,她做到了,一生不記別人的過失,一切人事物裡面,錯誤的她決定不放在心上,聽過了、看過了立刻就忘記,防非止惡,一生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她做到了。她能做得到,我們各個人都能做到。問題是你不肯做,天天把那些壞人壞事放在自己心上,還不斷的重複,想一遍就重複一遍,跟人家說一遍又重複一遍,你這個惡的意、惡的念頭、惡的行為天天在增長。善不增長,惡在增長,你怎麼能比得上人家?

  我們在這個地方介紹佛法,許哲在給我們作證明,非常好,有證據。所以「閑邪」是防止邪知、邪見、邪行;「存誠」,存心要真誠,決定沒有虛偽。佛在楞嚴會上講的「心直行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絕無改變。別人欺騙我,我以誠心對他,為什麼?他走的是六道輪迴,我走的是成佛之道。我要跟他一樣,那好了,也搞到輪迴去了,那就錯了。他搞他的六道輪迴,我走我的成佛之道,我不能跟他走,我跟他走就錯了。存心一定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五種心一個起同時都起,沒有先後。沒有說起一個,其他四個沒有,不是這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有先後,起無先後。

  我們學佛要真幹,佛是我們的榜樣,佛是我們的典型,要學得很像。我們供佛像,無論大的佛像、小的佛像,天天都看見,看到是什麼意思?那是我的模型,我要用這個模型來塑造自己,這是對於佛像真正的禮敬。不是見到他,磕幾個頭就完了。他不需要你給他磕頭,他要你學他。我們對他禮拜是表示我們對他一種誠敬的心,他不需要,他需要我們學他。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就是學佛的好樣子,真正是自度度他,真正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在他的一言、一笑、一個小動作裡顯露無遺,我們能看得出來嗎?能體會得到嗎?所以,供養佛菩薩的形像是讓我們認真向他學習。

  印祖末後的兩句話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他這四句偈,前面兩句把世出世間法全部包括在其中,後面這兩句話勸我們一定要歸淨土,為什麼?歸淨土是真正的大圓滿,一生當中究竟成佛。因為你要不歸淨土,那你必須自己真正有能力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無明煩惱,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證得一真法界,你生到華藏世界。生到華藏世界,你是法身菩薩,你要證得究竟的佛果,經上講需要多長時間?三大阿僧衹劫。諸位同修要知道,三大阿僧衹劫是從你證得圓教初住那一天算起,也就是破一品無明那一天算起,你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都沒有算在內,要是把前面加上去,這真叫無量劫了。

  三大阿僧衹劫,經上講得很清楚,第一個阿僧衹劫證三十個位次,三賢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衹劫證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衹劫證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衹劫修行圓滿,你證等覺位,還不是究竟圓滿佛,是等覺菩薩。等覺還要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才證得究竟的果位。如果我們從前面這個樣子來看,最少也要一個阿僧衹劫,你就曉得這個事情難。如果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就圓滿,不需要經歷阿僧衹劫,時間大幅度的縮短。

  所以彌陀這個法門,阿彌陀佛為一切諸佛如來讚歎,稱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李老師在《無量壽經》眉註上寫了幾句話:「非愚即狂」,不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不是個愚人,他就是狂妄無知。一個正常人,思想見解正常純正,哪一個不想求這個法門?快速、穩當、圓滿。但是你要記住,印祖「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兩句話,把世尊在經教裡,教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必須要具備的一切條件全包含了。你們想想看,「淨業三福」在不在裡面?「六和敬」在不在裡面?「四攝、六度、普賢十願」在不在裡面?都在這兩句八個字裡面。

  印祖這十六個字能救度末法時期苦難眾生,真正稱得上是寶印、法印,非常適合於末法時期如來的法印,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努力去幹。別人怎麼說法是他的事情,我們不能被他影響,我們自己這一條路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有理論的依據,有事實的見證,哪裡錯得了!如果我們在這一生要是錯了念頭,不求往生,你的成就是非常非常艱難。為什麼?說實在話,菩提道上,進得少,退得多。你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阿賴耶識裡惡的因有多少,不善的煩惱習氣是你惡的因,這個世間,外面人事物質誘惑,這是緣,強大的誘惑力,你能夠受得了嗎?禁不起誘惑,立刻墮落,非常可怕!

  我勸同學們,我們修行從哪裡下手,《楞嚴經》上講的「最初方便」,從哪裡下手?要把自私自利放下,從這裡下手,從這個地方開始做一個轉變,我起心動念為眾生、為社會、為群體,決不為自己的利益,確確實實做到能夠捨己為人。捨己為人,為別人做一個榜樣。我是出家身分,我要給所有出家人做一個好樣子。為什麼不能做個好樣子?不能夠放棄自私自利,你就做不到。總是要圖自己一點方便,不肯跟大眾一樣,現在所講的特權,不能跟大家一樣,這就錯了。所以一定要想到,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說法、我的作法,別人都像我這樣行不行?要常常這樣反省。如果這個不行,不行我不能做,要知道進退,要明瞭因果,總脫離不了因果的定律。時時刻刻真的想到,我做一個好榜樣,給一切人做好樣子。真正要有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從清淨平等來,心不能不清淨。要想心地清淨,要離開一切污染,污染的根就是自私自利。如果把這個根拔掉,就容易了。我們常講功夫得力,功夫就容易得力。根要是不拔除,要想功夫得力,難!哪一個同學不希望功夫得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根到底在哪裡?佛法裡面講那個根是「我執」。我執不好懂,所以我把它說成自私自利。說老實話,自私自利跟我執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我執才是真正說到根,自私自利好懂,接近我執。先能把自私自利放棄,能夠一切都為別人、為團體,再說個不好聽,為釋迦牟尼佛的面子,為三寶的面子,我應該怎麼作法?常常能這樣子想,能這樣子反省檢點,我們漸漸功夫就會得力。

  我們的團體四眾同修都有,既然到這邊來參加培訓,我們這一生的事業是什麼?佛事。什麼是佛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是佛事。佛事就是佛陀的事業,釋迦牟尼佛一生所幹的,就是佛陀的事業,它是教育,它是教學。這個事業裡面,我們只能夠分成兩類,我們講「敦倫」,只是兩類:一類是護法,一類是弘法。弘護都要懂得經教,都要有真正的修行。尤其是護法,護法是菩薩,弘法的人是學菩薩。哪些人做護法?你們想想看,佛在經典上常講:「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出世,現身來擔任弘法,一千尊佛來擔任護法。所以護法都是古佛再來,內行,他能把佛法護好,能夠普度眾生。弘法的人對於經教、佛法內行,護法的人更是內行,這個諸位必須要記住。你們現在還很年輕,弘法是正確的,在講台上講經說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表演,為人演說。五十、六十歲時就要從講台上退下來了,講台讓給年輕人,自己當護法。我以前想四十歲之前學佛法、學講經,四十歲到六十歲擔任護法,擔任寺院常住的執事,把年輕人帶起來,佛法才會興旺。六十歲之後就要退休,退而不休,不再擔任這些執事了,這些執事讓底下那些年輕弘法人,他到這個年齡他來接手,他來接管。六十以上退居,退居做什麼工作?教學,教年輕人,寺院一切事情統統不聞不問,只做教學。你有弘法的經驗,你有護法的經驗,經驗豐富,辦自己的事情;除教學之外,要辦自己往生的資糧,這就正確。

  擔任寺院的執事,諸位要記住,你的本分是什麼?為常住服務,絕對不是名聞利養。你如果不能盡到你的職責,果報都在地獄。你當了住持,住持職責是什麼?教化這一方。現在不止一方,現在我們用網際網路教化全世界,這是你的本分。你來主持這一個教學,就像學校一樣,你是校長,住持是校長,這個教育的成功失敗是你的事情;成功你將來升級,失敗你要受處分。你主持教育政策,制定教學計劃,聘請教員。這個教員就是講經的法師,你要請他們來執行你的計劃。你開多少門功課,請多少個老師在這裡教學,你自己可以不必上課。那個成就全是你的,失敗你要負責任。上課的老師不負責任,他是執行的,你叫我講什麼課,我就講什麼;叫我講什麼經,我就講什麼經,他是被動的,主動是校長,經典科目由他安排。當然教員可以跟他建議,決策是他,做最後決定是他,他的智慧,他的德能。

  我們要明瞭佛門裡面的「敦倫盡分」,要愛護人才,要成就人才,要提拔人才。你自己做得再好、做得再成功,如果你死了,後繼無人,你的成績等於零;換句話說,你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對不起佛教。世間法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佛門也是如此,你沒有後代,底下沒有傳人,你怎麼對得起釋迦牟尼佛?你怎麼對得起歷代傳下來的祖師大德?到我這裡完了,沒有了,我做得再好,對不起祖師大德,也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就是罪人。所以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是培養底下一代的繼起人才。繼起的人才如果高過自己,自己的成就是了不起,後來居上,就把你抬上去了;後面人不如自己,自己要往下墮落。所以全心全力培養底下一代人才,比什麼都重要。然後你才曉得,我們培訓班這個作法,為什麼第五屆我們要讓前一屆同學來教?這就是培養人才,培訓你們同學能講能教,愈教愈好,教學相長。

  所以在這一期,我們正式聘請前屆同學作講師,擔任助教;講師要做三屆,到第四屆他要升級,我們就聘請他作副教授;副教授再教三屆,聘請他作教授。所以我們是由助教升到講師,講師升到副教授,再升到教授,升到教授的時候,你已經教了十二屆了。不是我一個人霸佔講台,那沒有用,我底下將來一個都出不來。我在旁邊看,你們有不能解決疑難地方,我來幫助你、來協助你,這樣人才才能出得來。所以你不給他教學的機會,不給他講台的機會,學了也沒有用處。你們學了,三個月不講經,生疏了;六個月不講經,忘得乾乾淨淨。我這一點成就,在於四十三年沒離開講台,天天都在講。現在每天還講四個小時,你們看到了,也是做給大家看的。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要認真努力好好的學,把這個寶貴的機緣掌握住,不要空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