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行願品妙住比丘章 (第一集) 1997/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5-0001
請掀開經本。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妙住比丘章】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謂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餘如前說。文亦具六。】
這個第三是十住這一個單元裡面,第三個小單元,也就是第三住,十住菩薩第三住。菩薩的德號稱為『妙住』,示現的身分是『比丘』。第三住叫做『修行住』。五十三參前面這四段,第一是文殊菩薩十信章,往後就是十住菩薩前面的三住。他所表的是三寶,這我們讀過了。吉祥雲比丘代表佛寶,海雲比丘代表法寶,妙住比丘代表僧寶,這是佛法僧三寶。由此可知,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顯教也好,密教也好,都不能離開三寶;離開三寶,你就不是學佛了,學佛一定要依靠三寶。而代表三寶的這三位法身大士,《華嚴經》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菩薩。他們所示現的身分,教給我們修學的根本,這個身分全是用的比丘,我們看這三位都是比丘。
這個意思就很深了,初學佛法的人,決定不能離開僧團,用意在此地。離開僧團,你就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修行就不容易成就。這是古時候,一些祖師大德常講的,初學學人不論是在家、出家,一定要懂得依眾靠眾。在家居士也有僧團,如果他不是參加出家人的僧團,一定自己組織蓮社,淨土宗的蓮社,一般有居士林,在大陸上很多。我們在北京,北京有居士林,上海有居士林,南京也有居士林,每一個地方在家同修辦的這個道場稱居士林。居士林也是僧團,是在家學佛依靠的場所。
這一章,大師採用的德號叫妙住,這個名號值得玩味。我們要深解義趣,要認真的修學。我們現在這個身住在這個世間,你住的妙不妙?如果你要能夠妙住今世,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如果你這一生住在這個世間,住的不妙,那問題就嚴重了。那麼他是怎麼住在這個世間的?前面一章,海雲比丘給善財童子介紹的時候,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今天我們展開這一章的經文,一開端,這第一行是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也得略說一說。
前面清涼大師告訴我們,妙住比丘是「身住虛空,無住相故」,這是前面一章經文上所講的。我們也特別說明了,不是這個人離開地面在虛空當中,不是這個意思。「身住虛空」就是下面的解釋—無住相故。無住相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就等於身住虛空,這個高明,這個住就妙了。我們今天不妙,為什麼不妙呢?處處執著,處處著相,眼見色,著了色相,在這個色相裡面起貪瞋癡慢,起心動念。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貪愛的念頭,你心就住在貪愛上。不順自己意思,就生瞋恚,你心就住在瞋恚上。你總是有住,這個就壞了。有住就有業,就有果報。業是什麼業呢?你六根住六塵境界,就是造的輪迴業,果報就是六道輪迴,你能超越得了嗎?
學佛,又住了學佛的相,你說糟糕不糟糕?佛法也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造佛的形象,這是色法;經典文字是色法,我們在這裡講經研究討論是聲法;在講經之前,大家唱的《開經偈》,這是音聲,都是屬於聲塵。我們六根著了相,著在六塵境界上。雖然發心吃長素了,已經很難得了,素食裡面還要挑剔,著了味相,舌根著了味相。身體穿衣服,不錯,是比從前要好多了。可是穿上出家人這個衣服,式樣沒有改變,這個料子、款式、裁縫,還是去講求,這個身著了觸的相,這就不妙了。所以縱然是學佛,依舊出不了六道輪迴。你修福著了修福的相。在佛門裡面修布施,甚至於來作義工,沒有一樣不著相的。著相,你就不妙了,你就住著在五欲六塵當中。這是妙住比丘在此地,為我們現身說法,給我們作一個最佳的榜樣,並不是叫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也不是叫我們離開五欲六塵。要懂得在世間,在五欲六塵裡面,不染著,身如虛空,這樣就好。
那麼我們也很想不著相,知道不著相自在,不著相就沒有煩惱了。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也沒有憂慮、牽掛了,你說多自在!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你沒有看破。所以佛法修學,法門雖多,它有總綱領。宗門、教下總綱領就是所謂的修觀。這個名詞,我想同修們都很熟悉,讀經,讀古人的註疏,這兩個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多—觀照,從這裡下手,修觀。觀是什麼意思呢?觀是不是叫你去看呢?你要把這個觀當作看來講,你就錯了。這個觀是個代表的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叫觀。實在講,觀就是觀念。把你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這叫修觀。那些是錯誤的觀念呢?著了相就是錯誤的觀念。眼見色著了色相,錯了;耳聞聲著了聲相,也錯了。乃至一執法著了法相,也錯了。把這些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什麼是正呢?不執著就是正,此地講的妙,正知正見就是妙住。
如果要能夠入這個境界,你一定要真正的懂得,不是聽說的。你聽講,你在經上讀到的,你自己並沒有入這個境界。前面清涼大師說了,說他觀一切法如幻,無所有離分別,這個我們上一次讀過的,星期三讀過的。清涼這幾句話,豈不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一句經文,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念,每一個人都很熟悉。可是問題在那裡?你並沒有把眼前一切法,真的看作夢幻泡影,你沒有,你還是當真。那麼換一句話說,你並沒有契入這個境界。要契入這個境界,就真正把眼前世、出世間一切法,真的看作是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地自然就不染著了。
今天你們幾位同修,跟我談要想組織一個四好公司,來推行弘法利生的工作,我聽了無動於衷,那是你們的事情,與我不相干。為什麼呢?一切法夢幻泡影。你們覺得有這個必要,你們好好的去做,我不會被你們拖下水,這樣才能契入境界。一切要把經上這一些總綱領、原則,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然後曉得,我們在這個世間,過一天算一天。明天呢?明天還沒有到,決定不想明天。過去已經過去了,絕對不再想過去。現在,現在不住,說現在,現在已經過去了。這一種思想、見解、心態來過日子,你說自在不自在呢?
不但世、出世間苦樂沒有,生死也沒有。世、出世間法都無所有,所以你永離分別、執著了。雖然在五欲六塵之中,心地絕不染著,這叫『巧觀空有』。「巧」是善巧,我們講非常巧妙,念念與事實真相相應,事實真相就是夢幻泡影,如露如電,念念與這個相應,行行與這個相應,行是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自己修行,我們幫助一切眾生,自行化他,這就是造作。雖有造作,都與經上講的原理、原則相應。造作是事,事不落空,認真努力去做,盡心盡力去做,做的圓圓滿滿,心裡面一絲毫染著都沒有,心裡頭乾乾淨淨。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住在世間,那就是妙住了,這就妙了,這就是「巧觀空有」。對於空有的事實真相能了解,能體會得,所以『增修正行』。「增」是增上、增長,修學正行。正行,是你的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沒有偏差。所謂正確的標準,就是與事實真相相應。事實真相就是相有,有是假有,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性空,性是體性,所有一切現象的體性是空寂了不可得。然後我們就明瞭,體、相、作用俱不可得。不可得不是說沒有,那才叫巧觀、叫善觀。
菩薩示現的身分是比丘,這是給我們作模範,初學,初學是比丘的身分。初學的人,不能離開僧團,比丘決定是住在僧團,不像菩薩,菩薩不一定住在僧團裡面。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他的這些弟子們,比丘眾也叫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都是比丘眾。佛到那裡,他們就跟到那裡,不離開佛,永遠在這個團體,不離開團體,這是初學。為什麼呢?戒定慧三學還沒有成就。什麼時候可以離開團體呢?菩薩就可以離開團體了,菩薩是戒定慧三學圓滿了,智慧開了,所以菩薩修的叫三慧,比丘修三學。三慧是聞慧、思慧、修慧。那個慧是什麼呢?慧是戒定慧的慧。所以你沒有得到戒定慧,你就沒有菩薩三慧的基礎。三慧是以三學為基礎,這個一定要知道。智慧開了,有能力辨別真妄。世、出世間法那是真、那是妄、那是邪、那是正,那些是善,那些是惡,有能力辨別這些。乃至於是非利害,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可以獨立了,他有資格離開僧團,單獨去修行,或者是教化一方,那是菩薩事業。
初學佛的人不行,沒有這個能力。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我們想現代的社會,大概跟釋迦牟尼佛當時差不多。世尊當年在世,這個世間還沒有統一的大國,都是一些小部落。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也差不多。你看在周朝的時候,夏商周。周朝開國那個時候,所謂八百諸侯。諸侯就是國家的領袖,我們又稱國王。多少國王?八百多,小國。大國,他這個疆域就是土地面積,大概有一百多里,那是大國。小國有二、三十里,就是這一個小城、一個小鎮,就是一個小國,它各個是獨立的。於是思想、見解當然分歧。
佛經裡面跟我們記載的、有名氣的,換一句話,可能是有影響力的,那個影響不是在一個國家,就像現在我們講,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這一些外道有九十六種,可見得很多。九十六種外道。但是諸位要知道,那個時候所講國際,實際上還是很小。你看周朝那個時代,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八百諸侯分布在那裡?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下面到珠江流域,要是翻開現在中國地圖,大概它所佔的面積,五分之一還不到。中國統一是秦始皇第一個統一的,把所有的小國都消滅了,建立郡縣的制度。小國就變成一個縣,集合多少個縣就成一個郡,就像現在我們分成為一個省,便利於統轄、支會。
而印度的統一,那就更晚更晚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外道這麼多?統一之後,像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因為是諸侯那個時代,所以春秋的時候,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見解,有他自己的學說,後人看這個時代,這個百家爭鳴非常熱鬧。可是諸位要曉得,熱鬧是一樁事情,一般老百姓的知見沒有歸依處,不曉得跟誰走好?真是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那個有道理?說的人太多了,造成思想上的混亂。
所以漢武帝的時候,這才與這些朝野共同商量,決定尊崇孔孟。國家的教育,以孔孟的思想為主宰。這一個政策確定之後,一直延續到滿清,於是儒家的思想,就變成中國的傳統。我們大家的想法、看法就趨於一致了,這樣中國這個社會,才能得到長治久安,它有它的道理。這個民族能夠延續這麼久,到今天看起來還有前途,我們不能不感謝漢武帝,決定中國教育政策,給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傳統。
那麼印度,當年在世,換一句話說,沒有政治的力量來做這一樁事情。秦始皇統一,漢武帝以天子的身分,這是用政治的力量,來統一教學宗旨。但是世尊在當時,不可能用政治力量,那用什麼力量?唯一就用自己的道德,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一切大眾,讓這些外道見到釋迦牟尼佛都佩服、都低頭,這相當不容易!這一種統一,那真正是叫一切大眾心悅誠服,不能不佩服釋迦牟尼佛高明,釋迦牟尼佛行持,找不到絲毫的缺點。人家一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戒律清嚴,清淨、嚴肅。這才令當時許許多多這些國王大臣,外道的首領,向釋迦牟尼佛低頭,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個我們想一想,這是何等艱難的工作。
現在我們展開佛的經卷,使我們緬懷當時的狀況,佛以他的大智、大德、大能,感化一切眾生,我們在這些大乘經典裡面,都能體會得到。所以經卷一展開,特別是《華嚴經》,前面跟我們講解的有圓滿的理論,有周密、詳細的方法,我們現在所讀的《普賢行願品》,是特別表演給我們看。也就是說,將前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如何落實在我們生活的層面之中,讓我們真正享受到。
往年方東美先生看到《華嚴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是個大哲學家,他告訴我,《華嚴經》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把它看作哲學概論。中國、外國,古今中外的哲學書,不能跟《華嚴》比,《華嚴》太圓滿了,後頭還帶表演,做出樣子來給你看。我讀了《華嚴》之後,我忽然想到朱熹編《四書》,我想他那個編《四書》的靈感,可能是從《華嚴經》上得到啟示。為什麼呢?《四書》裡頭編的內容,很像《華嚴》。你看《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就是五十三參,做出來給我們看。《論語》是孔老夫子將《中庸》跟《大學》做出樣子來,完全把它變成生活了。《孟子》也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一個是聖人的榜樣,一個是賢人的榜樣,所以《論語》跟《孟子》就等於是《普賢行願品》,五十三參。他這個編輯的理念從那裡來的?因為朱夫子也是佛弟子、佛門弟子,我相信他一定看過《華嚴》,很可能從《華嚴》得到的啟示,編出這麼完美的教科書。從此以後,一直到滿清末年,讀書人參加國家的考試,都是採取《四書》,四書五經,從《四書》下手。方先生把它看作最圓滿的哲學概論,也非常有道理。
那麼佛法僧是三寶,所以擺在前面,按著這個順序—佛寶、法寶、僧寶,妙住比丘是第三,表僧寶。他所代表的是修行住。這個對我們來講,就太重要了。我們怎樣修行?妙住比丘就給我們作了一個榜樣。這個榜樣,雖然他是以出家身分,在家也不例外。
印光大師一生之中,常常教誨人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也就是妙住比丘所表現的。倫,倫是類,一類一類的。我們講五倫,就是把人在這個世間,分為五大類。你在那一類,一定在這一類裡頭,作最好的榜樣,那你就是菩薩。五倫第一個是夫婦,你們兩個結成夫婦,夫婦和睦,做天下夫婦的榜樣,那你們兩個就是菩薩了,先生菩薩、太太菩薩。你看作先生、作太太也能成菩薩,也能成佛。第二是父子,第三是兄弟,第四是朋友,第五是君臣,今天社會領導與被領導,你是那一類,你是什麼身分,就作同類、同身分人的最佳榜樣。今天我們展卷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最佳的榜樣,最好的表率,讓我們學習,這就叫做修行。修行的標準,就是佛法僧三寶。佛法僧的意義,就是覺正淨,這個我們在經上看得非常明顯。
現在請看經文,他這個註解後,『餘如前說』,就是前面海雲比丘已經說過了。『文亦具六』,這一章經文也分成六大段,跟前面幾章相同。第一大段:
【依教趣求。】
請看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隨順思惟善知識教,專心憶念普眼法門。專念如來神變威力,憶持微妙法句身雲,趣入無邊法門教海。觀察善友威儀法式,游泳甚深法海漩澓。普遍趣入虛空法界,淨治法眼所有翳障,捃拾善友所集法寶。】
這個經文,總共十句。這個十句的意思,無限的深廣,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知道如何去學習。善財童子接受海雲比丘的教導,到這個地方來參訪妙住比丘,來向他學習。『爾時』,就是離開海雲比丘這個時候,他要到楞伽道海岸聚落,來訪問妙住比丘這個時候。
那麼這十句,是他提出參學的心得報告。他在海雲比丘那裡,學到了些什麼?這一點很重要。清涼大師在科判裡面,給我們說的是:
【念前友教。】
『前友』就是前面這一位善知識、善友—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念』這一個字,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念,你看這個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現前心裡面真有,這個叫做念。那口裡頭念,心裡頭沒有,那個沒有用處。現在這個念佛,很多人都搞錯了,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像唱歌一樣,有口無心。口裡有,心裡沒有,這個沒有用處。口裡沒有,心上真有,那個管用。頂重要是心上真有,所以你看這個字—今心,就是現在的心,心上真有。善知識對他的教誨,他真的記在心上,真正在依教奉行,怎麼依教奉行呢?確確實實把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改變過來,這就叫做依教奉行,真的改變了。這是中國古人常講的,讀書在變化氣質,這才管用,才真正有收穫了。
我們學佛,讀佛經,不能變化氣質,不能變凡夫為佛菩薩,那你學個什麼佛呢?學來學去還是凡夫一個,這就錯了。我們看善財童子,這是最明顯給我們做的示範。你看他參訪吉祥雲比丘,他是初住菩薩。他參訪海雲比丘,他是二住菩薩,他升級了,真的向上提昇了,真改變了。現在再參訪妙住比丘,他到三住菩薩,菩薩是什麼地位,他就到什麼地位,不是平等的地位,沒有辦法在一起。所以五十三參圓滿了,善財童子成佛了。一切大乘經上所講一生成佛,只有《華嚴》這一部經,一生成佛。所以他真正有效果,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我們聽一座經,有沒有把我們一些錯誤的觀念、思想修正過來呢?一天聽這一個半鐘點,一個半鐘點你能聽到一句,你能改一個毛病,一年就改三百六十個毛病了,三年你就作菩薩了,你還得了嗎?這是真的。假如聽個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毛病還照舊,一樣也沒有改過來,那你叫白聽了!這個關鍵在那裡?關鍵在念,你現在心上是不是真有?我們看他給我們作的樣子,第一句說:『隨順思惟善知識教』,善財童子,你看到這隨順。隨是隨緣,順是順從。隨順是沒有絲毫的成見,沒有絲毫的疑惑,對於善知識的教誡,他真的懂,真正能接受。接受了之後,常常放在心上。
這個放在心上,給諸位說,這不是分別,不是執著。我們今天把東西放在心上的時候,是分別、執著。譬如特別是學講經的人,我這個講的時候,你們都記住了;記住之後,你也會講。你雖然會講,你的煩惱、習氣還照舊。換一句話說,你還是迷惑,你不能破迷開悟,你不能離苦得樂,你只是記住這些言語文字,不管用!你那個是意識裡頭有,你把東西都收藏在阿賴耶識,收藏到那裡面去了。你沒有把東西變化成真如本性,那個念是今心,那個心是真心。所以講是消歸自性,那你就開悟了,你就真得受用了。
這樁事情,諸位聽了要是還不太明瞭的話,我舉個比喻給你說。這個牛大家知道,牛的胃跟我們人不一樣,牛有兩個胃。你看平常牠吃草,拼命在吃,吃什麼呢?儲存在那個地方,儲存在那裡面。牠沒有事,閒下來的時候,你看那個牛嘴老在動,是什麼?牠在消化,牠把胃裡的東西拿出來,細嚼慢嚥,再入這個胃裡面去消化,牠有兩個胃,牠才能得到營養。我們舉這個比喻來說,一些人學經教的,就是把這些見聞覺知統統收集、儲藏,儲藏在那裡。儲藏得很多,沒消化,不知道消化。他記得很多,聽得很多,看得很多,他也能說,說的天花亂墜,全是別人的,與自己毫不相關,自己沒有得到受用。這是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後面那句話不太好聽,「不足以為人師」,沒有資格教人,你不是真懂。
這個今心,這個念,念是消化,善知識的教誨,到他這個地方,他消化了,他不是儲存在那裡。儲存,我們講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頭,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把阿賴耶識裡儲藏的那個東西,一化開就是自性般若智慧,要消化才行,不消化怎麼行呢?這個道理大家要懂,如果你不懂,你聽經聽一輩子,都不得受用。雖然聽得很歡喜,那個歡喜就像吸毒一樣,打嗎啡一樣,興奮一下。再三天不聽經,毛病又出來了,那有什麼用處呢?你聽了之後,你能消化掉之後,你就得法喜,就法喜充滿了。所以要懂得消化,你才能真正得受用。把善知識的教誨,在自性裡面消化,變成真實的智慧功德,你才會有受用。那麼你聽經、聞法,就沒有白聽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你看人家「隨順思惟善知識教」,他能把它消化。
縱然不是上根利智,不能一聞千悟,善財童子在此地所表現的,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人,跟我們一樣,我們才能得到好處。如果他要表現上上根人,那我們只有望洋感嘆而已,他做的到,我做不到。他示現的跟我們一樣,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成就。所以聞法的時候,就像那個牛一樣,牠確實是這個辦法,把善知識的教誨儲藏在那個地方,離開善知識慢慢去思惟,慢慢去消化,他得受用了。這是「隨順思惟善知識教」。
特別呢?『專心憶念普眼法門。』「普眼法門」前面說過了,這個地方不要再說了。它的精義,它的精華,就是代表一切究竟圓滿的大法。十方世界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都可以用這四個字總包括了,就叫普眼法門。如果用佛的名號來代表,就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阿彌陀佛就是普眼法門,普眼法門就是阿彌陀佛,諸位要細細從這些義理上去體會、去觀察,你能夠看到。所以吉祥雲比丘代表佛寶,善財去參訪,他在別峰,別峰就是代表特別法門,不是普通法門。雖然他講念佛二十一門,二十一門就包括了整個的佛法。任何一法都是念佛法門。那麼他自己修那個法門呢?他修的是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用經行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繞佛。他是用繞佛,我們講散步的方法,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你想想看,這個意思多殊勝!他是這樣子教導我們的。
由此可知,佛寶裡面,意思指向阿彌陀佛了。那麼法寶裡面,又何嘗不是《無量壽經》呢?所以前清就是乾隆時間,彭際清居士他說了,《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華嚴》是普眼法門。《華嚴》是普眼法門,《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那怎麼不是普眼法門呢?《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當然也是普眼法門。你看看佛法僧都歸淨土,正是古大德所說的,千經萬論指歸淨土。這在《華嚴經》上,我們得到證明。《華嚴》是世尊示現成佛,第一次講的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所以夏蓮居居士編《淨修捷要》,他說淨宗初祖是大勢至菩薩,這個說法以前沒有人說過。在中國,淨宗初祖明明是慧遠大師,怎麼會是大勢至菩薩呢?我們想一想夏老這一句話,也不無道理。因為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說得很清楚,他與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志同道合,專修專弘。如果我們講盡虛空、遍法界,第一個提倡專修專弘淨土法門的,特別是彌陀淨土法門的,真的是大勢至菩薩。夏老說的沒錯,真的是淨宗初祖,法界初祖。他提了這個,我馬上就聯想到了,《華嚴經》上,《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講的第一部經,普賢菩薩在這個會上,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麼普賢菩薩理所當然是娑婆世界的淨宗初祖。這個初祖就有好幾個了。慧遠大師是中國淨宗初祖,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祖,普賢是娑婆初祖,遠公大師是中國初祖。
那麼這些常識,我們也要曉得,說明普眼法門就是念佛法門,就是淨宗淨土三經。我們今天也是本著這一個理念,來研究討論這一部《華嚴經》,我們是把它當作《無量壽經》來看。實在講,這是大本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彌陀經》是小本,這個就是大本的《無量壽經》,大本的《阿彌陀經》。我們用這個理念來讀這部經,用這個理念來探討這部經。由此可知,這個經說得詳細,因為它分量多,無論在理、在事、在方法、在境界,都說得非常透徹。真正通達《華嚴》了,那你要是講《無量壽經》,講《彌陀經》,那就好比吃冰淇淋一樣,那裡費力氣呢?你會很愉快、很輕鬆了。這是有志弘揚淨宗的同修,不能不深入《華嚴》,你不深入《華嚴》,你怎麼會懂得《阿彌陀經》?你怎麼能夠明瞭《無量壽經》?這也說明,我們最後在晚年,為什麼要把《華嚴》再細說一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們講《華嚴》,是講大《阿彌陀經》,是講大《無量壽經》。
要專心憶念,淨宗修學的要領,經上給我們說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看此地是「專心憶念普眼法門」。這兩句是總說,後面八句是別說。這個註解裡面,說得很詳細,註解也是綱領點出來,但是也相當清楚,相當明瞭了。實際上這個註解,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科判來看,你看它那一句講的是什麼。我們看第三句,第三句以下是別說了,別中。我們先把這個註子念一念,這個註解的第一行,我們從當中看起。
【文中十句。】
這是講經文裡頭,總共有十句。
【初二句總。】
『初二句』,我們剛才念過的,這是總說。
【後專念如來下】
專念如來以下,這是從第三句,第三句是『專念如來神變威力』,從這個以下有八句,這是別。
【別中初三句】
前面三句,就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說的是:
【思前觀成利益。】
他接受前面善友的教訓,他得到真實的利益,這個真實的利益就是三寶。
【初句見佛。】
『初句』是第三句,『見佛』。
【次句聞法。】
『次句』就是第四句,『聞法』。
【後句受持。】
『後句』是第五句,『受持』。
他得受用了。這是一個小段。從第六句、第七句又是一個小段。
【次二句思前觀海。】
末後有三句,就是第八句、第九句、第十句。
【通明證理治障,攝法觀修。】
你看這十句的意思多麼圓滿。《華嚴經》味道濃厚!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經文,經文別中第一句。記住!這一段是『思前觀成利益』。
『專念如來神變威力』,這一句是見佛。你看!見佛不是眼見,眼見到佛現了相,遍滿虛空,你們以為這就叫見佛了。這樣見佛,對你有什麼用處呢?沒用處。佛是佛,我還是我,我成不了佛。人家這個地方見不是眼見,什麼見呢?心見。心怎麼見呢?專念,念是「如來神變威力」,這是將如來、諸佛如來,種種教化眾生的方法、技巧,我們講方法、技巧,大家好懂,要講成神變威力,就又玄了,又莫名其妙了。就是常常念著佛教化眾生種種的手段、種種的方式。
那麼這一些威力,因為有威力,他就有能變。威力是什麼?是智慧。他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他能夠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雖然時時度眾生,處處度眾生,從來沒有休息,從來沒有厭倦,人家心裡絲毫沒有著相,沒有沾染,叫妙住!如果度眾生,著了眾生相了,那就是凡夫了,那個不是如來了。所以我們學佛,學佛我們要以什麼人作我們的榜樣,作我們的典型呢?如來。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們想想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他表現的是什麼?他一生幹的是什麼?釋迦牟尼佛,他選擇的是出家這個身分,出家這個行業。我們今天也選擇了出家,也從事於這個行業,這個行業幹的是什麼?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是太說不過去了,你這個行業幹些什麼,你都不曉得。可是真的,現在出家人這個行業,許許多多人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幹的是什麼,這個很嚴重。釋迦牟尼佛一生幹的行業,就是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我說出這兩句話,我想諸位同修,這兩句話也聽得很多。如來家業,如來家的事業就是弘法利生。釋迦牟尼佛一生,確確實實就是幹這一樁事情。他十九歲出家修道,道業修成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除這一個事業之外,其他的他都沒做。
過去曾經有人給我提過,他說出家人要不要做慈濟的工作?這個問得很好。但是我懂得他的意思,他那個慈濟,就是現在證嚴法師講的慈濟功德會。釋迦牟尼佛沒做這個工作,他老人家沒有搞慈濟功德會。他有沒有做慈濟工作呢?真正做慈濟工作,慈悲憐愍一切眾生,救濟一切眾生脫離六道輪迴,圓滿成佛,這是慈濟達到了極處。不是說,你沒有飯吃,給你一碗飯吃;沒有衣服,送一件衣服給你穿,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不能解決問題。慈濟做的真實圓滿是釋迦牟尼佛,用什麼方法來做慈濟呢?弘法利生,這是如來家業。
連建道場都不是如來家事情。那麼這個如來家在那裡呢?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是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晚上睡覺,看看那個樹大,樹蔭底下能夠遮蔽風雨的,到樹底下打坐,休息一個晚上,明天早晨起來再幹。他要不要這些房舍呢?不需要。以後跟著佛學的人多了,於是乎居士們,佛的在家弟子,當時有這些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他們有能力建大道場,來提供給佛做為固定講經說法的場所,大家來聞法方便,因為佛沒有道場,他不是天天在那一個樹下。你看戒律經上講的,樹下只能住一夜,明天就要找另外一棵樹,怕你什麼呢?對這個樹起了貪心,這個樹好大、好蔭涼,每天都到這裡來,你就起了貪心了,所以只准住一晚,第二天你得搬家,搬到別的地方去。換句話說,決定不能對環境生起一絲毫的貪戀,佛的用意在此地。托缽也是的,次第施,不能說這一家東西好吃,每一天都到他家托,那你這是增長貪心。所以按照順序,次第乞。輪流一次,好多年才能輪流到。這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
那麼佛每一天住的地方,天天都不在一個地方,人家要聽釋迦牟尼佛講經,天天打聽今天佛在那裡?明天在那裡?這很麻煩的事情。所以這些國王、大臣乾脆就建講堂、建道場,請佛在那裡講經,有固定的場所,大家每一天都知道到這兒來,這是給大家一種方便。而佛呢?隨緣,佛也不會拒絕,所以道場是在家居士們建的,產權是在家居士們所有的,出家人沒有這個財產,沒有產權,出了家!所以我常講,出家人有使用權,在家人有所有權,所有權是他的,出家人使用這個道場。當然,出家人沒有貪瞋癡,道德、學問、智慧都令大眾敬佩,所以這個地方上一些人士,那一個不歡迎出家人常住這個地方呢?是這麼一個道理。出家人要擔心沒地方住,居士的道場不是自己的,天天看人臉色過日子,那實在講是你自己沒有道心。你自己真有道德、有學問,不但一般人恭敬你,天地鬼神都恭敬你,你怎麼還會有妄想呢?一切都要求諸己,不要去想別人。
所以他這裡第一句是「專念如來神變威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雖然學不到如來那個樣子,也要貼近,也要靠近。貼近是怎麼個學習法呢?特別是像現在這個時代,資訊發達,交通便捷了,整個世界幾乎變成一個都市了,我們與其他國家民族的往來越來越密切。雖然很密切,畢竟每一個地方,他們的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識形態不相同,我們到那個地方去,要入境隨俗,這就是威力神變。你要能夠和光同塵,才能夠把佛法介紹給那個地區的眾生,讓那個地區歡喜接受。他思想保守,你就用保守的方法介紹他;他思想開放,你用開放的方法來介紹,這就是神變。神,神奇莫測,變化多端。
思想保守的,喜歡保守的,給他講小乘法,小乘是保守的。思想開放,那佛在《法華經》上講的,對這個末法時期,應當要弘揚大乘,大乘是開放的,符合民主、自由、開放的思想,這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它不是一陳不變的,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的,佛法一定要做到現代化、本土化。你在什麼時候說法,你對那些眾生說法,你才真正做到契機。如果沒有威力神變,縱然契理,不契機。你沒有說錯,可是眾生不能接受。一定要做到契機契理,要做到契機契理,你一定要通達威力神變。這個威力就是高度的智慧,神變就是善巧方便,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叫做見佛。你看這個見佛的意思多深?見佛的意思多廣?要不是清涼大師把這個眉目給我們點出來,這一句是見佛,我們讀了,大概也想不起這一句是見佛,這就是畫龍點睛,清涼大師這個註解—點睛。然後我們讀了恍然大悟,見佛不是眼見,是心見。心裡頭真有,真正契入高度真實的智慧,真正懂得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接引一切不同的眾生,運用最高明的手法,這神變,最高明的手法。能令一切眾生一接觸就生歡喜心,這樣推廣佛法,利益眾生,才達到真實的效果。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這一句,希望諸位細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