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輯要疏選讀  (第一集)  1993/12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4-009-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今天承蒙「高雄淨宗學會」的安排,我們能夠在「元亨寺」的寶剎一起共同研究佛法,機緣非常的殊勝。我們講演一共有五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機緣也非常巧合,我們最近將「淨土五經」裡面重要的經文,古德的註解,我們將它抄錄出來編成「菁華選讀」,這一次藉此因緣介紹《普賢行願品輯要疏》選讀。我們這一種選法、這個動機,是因為觀察下一個世紀大眾的需要。時代不斷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愈來愈緊張,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生命,已經趨向分秒必爭。佛法,大家都知道它很好,很殊勝,但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修學,這個都是事實。在台灣,還有機會講一部不太長的經典,在國外這個機緣幾乎已經不存在。在外國,大家所歡迎的最好三次就講圓滿,一次頂多是一個半小時,當然大家最樂意的是一個小時。換句話說,三小時就能介紹出來才是大家最歡迎的。如果這部經要講上二十天、講上一個月,幾乎就沒有人來聽了,因為一般人沒有這麼長的時間。我們看到這一個趨勢,而且大部經裡面有許多重要的開示,確實能幫助我們解決現前的問題,以及將來的問題。將來的問題,就是佛法所說的「生死大事」。警覺性高的人,知道這是我們一生當中非常嚴肅的大問題;警覺性不高的人,還沒有意識到,他僅看見眼前生活是第一樁大事,而忽略了將來的生死大事,我們必須兩方面都要兼顧到。

  因此,今年我們首先從淨宗五經開始,講節錄經文與註解。在美國舊金山,我講了《無量壽經》的菁華錄。這一次回來之後,在新加坡講《觀經》的菁華錄。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介紹《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的菁華錄,都受到聽眾們的歡迎。這一次選《行願品》的選讀是第一次講,一共選了二十七段。這裡面有經文、有註解,都是與我們修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行願品》是出自於《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宣講的第一部大經。這一部經是佛在定中對娑婆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的,世尊將他證到的圓滿的佛果,把這些事實真相圓圓滿滿的給我們說出來。《華嚴》所講的完全是如來親證的境界,是佛在定中說的,我們凡夫當時沒有分,也沒有能力入如來定中的境界裡。這部經一直到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發現的。

  龍樹菩薩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佛在大經裡面給他授記,授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預言,佛說他滅度之後六百年,有一個菩薩出現,這就是龍樹菩薩。他是初地菩薩,可見得他的地位非常之高,是菩薩所示現的。龍樹菩薩三個月通達了「三藏十二分教」,就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及當時在世的這些典籍,他全部學通了、學完了。於是就生起了大我慢,貢高我慢,因為他是世界第一,再也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了。學佛如果說是愈學愈傲慢,那就顛倒了,就學錯了。這個傲慢是煩惱,哪裡說是愈學煩惱愈增長!《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佛囑咐大菩薩要常常照顧這些小菩薩;從地上菩薩來講,「初地」,這個地位還不高,必須要八地、九地、十地,這些大菩薩來照顧他,於是大龍菩薩就來幫助他了。

  佛的經典大部分收藏在龍宮,大龍菩薩請他到龍宮裡面去參觀。他到龍宮裡面去,見到大本的《華嚴經》,就是佛在成道時候所說的。分量有多大?有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曉得四句就是一首偈。多少偈?「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龍樹菩薩一看到這個,馬上就低頭了,才曉得自己所學的是微不足道,太渺小了。

  他見到世尊在定中講的完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之後,覺得閻浮提眾生,決定沒有能力受持。再看看還有中本,可是分量還是太大;還有下本,就好像我們「菁華錄選讀」一樣,也就是《華嚴經》的綱要,不是全本。像我們中國的歷史,非常的豐富,在台灣諸位都能夠看到《二十五史》。中國歷史最簡單的《綱鑑易知錄》,那也是圓圓滿滿五千年的歷史,是完整的,但是很簡單,我們一般人讀起來不困難;如果要讀《二十五史》,那就相當困難了。所以下本《華嚴經》,就好像我們歷史的《綱鑑易知錄》一樣,有十萬頌,有十萬首偈子,四十品,於是龍樹菩薩就將下本《華嚴經》帶到人間,我們人間才有這一部大經。

  以後有一些小乘學者對這個說法不承認,他說這是神話,大概《華嚴經》是龍樹菩薩自己造的,假託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後人猜測之詞,我們不能夠採信。龍樹是大乘八宗共祖,大乘八個宗派他都是祖師,怎麼會妄語?決定不可能妄語。自己造的,就是自己造的,佛說的,就是佛說的,所以這是如來一代圓滿的法輪。

  這部經很大,龍樹菩薩滅度之後,又過了四百年,佛教才傳到中國。諸位想一想,古代典籍分量非常希少,尤其是這麼大的一部《華嚴經》。從前的經本都是手抄的,沒有印刷的。你想,抄一部經那該是多麼艱難,而且分量大,很容易遺失,這是自然的道理。

  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之後,佛教開始傳到中國,這是後漢的時候,漢明帝永平十年,正式傳到中國。到東晉時代,《華嚴經》流傳到東方,中國人才第一次見到;見到的本子是殘缺不完整的本子,總共只有三萬六千頌。諸位想想,全經是十萬頌,我們得到的這個殘本,只有三萬六千頌,一半都不到,我們翻譯出來叫《晉經》,我們稱為《六十華嚴》,六十卷。

  晉朝時翻譯的《華嚴經》,當時杜順和尚就是根據這部經來修行的,以後成為華嚴宗。杜順是「華嚴」第一代的祖師,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杜順和尚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在中國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就是當年「華嚴宗」弘揚的道場,杜順是第一代,雲華是第二代,賢首是第三代。最初兩代都是依據《六十華嚴》;如果不是專門學「華嚴宗」,那是無所謂的。如果專門學「華嚴宗」,《六十華嚴》是非常重要的資料。到賢首過世的時候,也就是到了隋唐時代,實叉難陀法師從西域到中國來,他帶來的經典裡面有《華嚴經》,這也不是完全的本子,但是比晉譯的分量多出了很多,多出了九千頌,也就是四萬五千頌;還是不到一半,接近一半了。

  當時中國的皇帝是武則天,女皇帝,她下命令將實叉難陀法師帶來的這一部大經重新翻譯,就是唐朝翻譯的,這是第二次翻譯。翻譯成了之後,總共有八十卷,我們叫《八十華嚴》。現在流通最廣的就是《八十華嚴》,大家所看到的《六十華嚴》很少很少,因為讀的人少。其實《六十華嚴》所翻的文字,比《八十華嚴》要優美,文字很美,翻得非常好,在文學上很有價值。

  《八十華嚴》譯出來之後,《六十華嚴》裡面許許多多欠缺的經文都補出來了。雖然還不到一半,但是整個《華嚴經》的大意已經相當明朗,非常之難得。當時清涼國師(華嚴宗的第四代祖師)作《疏鈔》,就是依據《八十華嚴》;李長者為《華嚴經》作《合論》,也是依據《八十華嚴》。一直到貞元年間,烏突國王向中國進貢,就是送禮物,這是國家跟國家送的禮物;那邊的國王向我們中國皇帝朝賀,送了一批禮物。這批禮品裡面就有一部《華嚴經》,這一部經是《華嚴經》最後一品,叫「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經在《八十華嚴》裡面叫「入法界品」,在《八十華嚴》裡面有二十一卷,不完整。這一次進貢來的本子不是整部經文,是非常完整的一品,翻譯出來之後,就稱之為《四十華嚴》,我們也叫做貞元本,貞元本有四十卷。這樣《華嚴經》最後一品的經文統統俱足了,《華嚴經》的意思也圓滿了。

  清涼大師參與貞元翻譯的工作。譯成之後,皇帝命令清涼大師給《四十華嚴》作一個註解,所以《四十華嚴》的《疏》是清涼大師作的。他老人家感覺到經太大了,要普遍流通不容易。這是在那個時候所說的,因為那個時候完全靠手寫,非常的艱難。在現代,當然就非常容易了,現在有先進的印刷術,技術精良,我們流通這個大經,確實不費力氣;但在當時非常的艱難。為了讓大眾真正得到大經修學的利益,他老人家將《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特別抽出來,附在《八十華嚴》的後面,於是這八十卷《華嚴經》有了結論。

  這一卷經李長者沒有見到,李長者的年齡比清涼大師大,那時候李長者已經往生了。清涼有機緣見到,把這一卷抽出來別行流通,所以現在有許多人提到《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只曉得這一卷,不知道《普賢行願品》是四十卷,這是四十卷裡最後的一卷,也是最重要的一卷。

  《華嚴經》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的什麼法門?就在這一卷裡面。當然經文裡面講的非常詳細、非常廣泛;這一卷在最後作結論,歸納成總綱領,我們修學起來就非常方便了。抓到綱領,修行就方便了。所以,修行人不能不知道抓綱領很重要。《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到最後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華嚴真正的歸宿。我們今天就把這一段重要的經文、註疏提出來給諸位同修作一個報告。

  學佛,一定要知道修學的目的,修學的要領,修學的方法,修學的次第。如果這一些都搞不清楚,我們這一生再用功、再精進,都達不到修學的目標。淨宗學會成立以後,我們就將修學的標準定得非常詳細,我們所依據的經論有六種,就是「五經一論」。五經中,第一部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為我們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雖然經文不長,介紹得很詳細,可以說是淨宗概論。第二部是《觀無量壽佛經》,這一部經裡面,佛詳細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依據的理論、以及九品因果。《無量壽經》上只講三輩,《觀經》把三輩再細分成為九品,說得詳細。第三部是《佛說阿彌陀經》,這一部經是世尊苦口婆心勸勉我們大眾要求生淨土。世尊在經裡面,一而再,再而三勸勉我們,真是苦口婆心勸導,十方諸佛如來也異口同聲地稱讚,幫助釋迦牟尼佛勸導。換句話說,就是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勸我們修淨土,沒有一尊佛不勸我們念阿彌陀佛,可見得這一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所重視的、所讚歎的。這是三經,真的就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圓滿。

  在前清咸豐年間,淨宗有一位大德,這是一位居士,實在講也是菩薩化身,很不容易,他將《普賢菩薩行願品》最後的一卷,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部分,附在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如果有人看到淨土四經,這四經是這麼來的。將這一卷經附在三經之後成為四經,這個人很有見地,確實具足大智慧,不是普通人所能見得到的,非常有道理。

  因為在《無量壽經》上,世尊一再給我們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菩薩之德就是「十大願王」。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世尊給我們說,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菩薩要成圓滿的佛、究竟的佛,修什麼法門?修普賢行。普賢行是什麼?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普賢行。由此可知,將這一卷經附在三經後面,非常有道理,補充了《無量壽經》之不足,它確實是《無量壽經》的補充讀本。

  到了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印光大師(大家公認他是十三代祖師),他老人家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一章經文不長,很短,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抽出來附在淨土四經的後面,成為淨土五經。我們現在都知道淨土五經,五經從哪裡來的,要清楚。佛當年說的時候只是三經,後面兩種是祖師大德們加上去的,加得非常非常之好,淨宗的經典真的是圓滿了。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我們仔細一看,就是淨土宗的心經,直截了當告訴我們,修學淨宗要一門深入。大勢至菩薩在經上一開端,就說「與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同志、同學。「五十二」就是菩薩的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五十個,再加上等覺、妙覺。妙覺就成佛了,等覺就是後補佛。這就是說明從初發心一直到成究竟圓滿佛,用什麼方法修成的?一句「阿彌陀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不須要再用其他方法來幫助,這個「假」是「假借」。佛講的無量無邊法門,是不是還要其他法門來幫助?不需要,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自然得到,心開意解。「心開」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們修行常常怕這一句佛號太簡單了,恐怕不夠用,還要找些禪、找上密、找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希望能幫幫忙,也許能成就。殊不知,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能叫我們成就圓滿的佛果。

  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這個心定下來了,決定學習大勢至菩薩、效法大勢至菩薩,一門深入。菩薩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實在也是妙極了,只有八個字,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老人家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就用這個方法,他把這個方法傳授給我們。怎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都攝六根」了。怎麼樣「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淨念相繼」了。諸位有沒有把這兩句話聽清楚、聽明白了?這個對於你們修行用功非常重要。如果還是聽不清楚、還是不甚明瞭,沒有關係,你只要注意「淨念相繼」這四個字。「淨」是清淨心,用清淨心來念佛;「相繼」是功夫不間斷,這個叫相繼。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講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所以我們用這個話來講,大家更容易明瞭、更容易體會,就是念佛決定不懷疑,我們一門深入,一句名號、一部經就足夠了,我們對這個不懷疑。

  「不夾雜」就是專精。有許多同修也很用功,早晚課誦很多,又念《楞嚴咒》,又念《金剛經》,又念《普門品》,又念《阿彌陀經》,念了一大堆,這叫「夾雜」,這個不是大勢至菩薩所修的。大勢至菩薩所修的,跟諸位說,一切諸經中都沒有,就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成功了。

  為什麼我們現在修學,還要念一部經?尤其我勸諸位同修念《無量壽經》。你要曉得為什麼叫你念《無量壽經》?因為你對這個法門懷疑,你不相信,你還不願意去。叫你多念《無量壽經》,目的在哪裡?叫你認識西方世界,了解極樂淨土;是幫助你認識、幫助你明瞭。真的認識,真的明白,我們就不懷疑了,那個想去的心也真實了、也懇切了,讀經的目的在此地。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決定不疑,經就可以不要念了,一天到晚一句佛號就行了。如果心還定不下來,那你就多念《無量壽經》;或者念三經、念五經,培養我們的信願,目的在此地。另外,叫你在早晚課誦的時候,先念一遍《阿彌陀經》,然後再念佛號;這一卷《阿彌陀經》是收心的。我們心很散亂,想東想西,念佛號不得力,一卷經念下來心定了。所以那一卷經是定心的,心定了,心就清淨了。

  淨念要相繼,那個心完全在佛號上,這個諸位同修要牢牢記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定要記住,名號才是真實的功德,要曉得讀經是另外有用意。對於年歲大的人,往生願望懇切的人,經念不念決定沒有關係,佛號要緊,「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不往生的,決定得生,我們這個信念要堅強。

  另外,一論就是《往生論》。五經一論,這是我們所依據的經論典籍。「依教奉行」、「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是正行。古人教給我們,正行之外,還要有助行。正助雙修,如鳥之雙翅,車之兩輪,這是以這個比喻來說明,助修我們也不能夠疏忽。助修就是助緣,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如何來配合「專修淨土,求願往生」,這就屬於「助」。

  世尊在《觀經》裡面告訴我們,助修要依「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我們就將這五個科目定下來,作為我們助修的標準。昨天在中山大學所講的「三福」,是我們大小乘佛法助行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我們的修學都會落空;就像蓋房子,無論你怎麼蓋,底下沒有地基,一定會倒塌下來。「三福、六和」是基礎,不在這上面下功夫不行,這是我們的行持。所以最重要的是「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親尊師」的道理說過了,我們要做到。「慈心不殺」在今天尤其重要。

  印光大師早年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裡面教給我們,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災難很多(今天災難更甚於當年),如何來挽救?他老人家教給我們三樁事,叫我們自己要做,要勸告大眾;人人都能夠這樣做,災難自然可以消除,業障也能夠除滅。這三樁事情,第一個教我們「吃素」,第二「戒殺」,第三個「念佛」。雖然只有「吃素、戒殺、念佛」六個字,可是這裡面的道理其深無比,有很深很深的道理,確確實實能夠化解眾生的共業,能夠免除一切災難。我們時間有限,不能詳細跟諸位說明,印祖這一些開示也有單行本流通,可以跟《文鈔》合起來去看,你才能體會到這個裡面有大道理,有大學問。

  素食是培養慈悲心的,培養我們大慈大悲。大慈悲心與佛菩薩的心就相應,心心相印,從這個心地裡面真正發起受持十善、受持五戒。這個三歸五戒,「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我也曾經略說過「三歸」,才真正授給我們;也就是教給我們、傳授給我們,佛法修行的綱領是「覺、正、淨」。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我們常講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統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是我們修行的起點,也是修行的終點。可見得這個綱領非常重要,離開「覺、正、淨」就不是佛法。依照「覺、正、淨」修學,縱然沒有形式,也是真正的佛法,這個我們要清楚。所以,「三歸」、「受戒」這些儀式不重要;並不是說不要了,是說它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我們真正要做到。

  我最初學佛的時候,剛剛接觸佛法,我問章嘉大師戒律這個事情,他老人家就教導我,戒律的受持是你真正做到一條,這一條你就受了,不必有這些形式;你做到了就受了。做不到,雖然形式上受了,你還是沒有受,所以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同樣「三歸」也是這個道理,請個法師來給我們證明,受個「三歸」,我們是不是真的受「三歸」?不一定。你要真正接受、真正做到,縱然沒有法師給你授受,你也真的受了。

  所以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有許多念佛往生,甚至於站著走、坐著走的,他沒有受過「三歸」,也沒有受過「五戒」,為什麼他有這麼好的瑞相?他沒有形式上「受」,但是他心裡真受,他真做到了;換句話說,諸佛菩薩承認他真的受了。我們凡夫俗子不承認他受了戒,凡夫不承認沒有關係,佛菩薩承認那才管用;佛菩薩不承認,凡夫承認沒有用處。

  由此可知,佛法是屬於心地法門。我們真心去學習,真心去修持,那才管用。不可以做表面功夫,表面功夫是做給別人看的,是表演給人看的。為什麼要去表演?為了接引眾生。換句話說,自己真正學習是自利,表演給別人看是利他,啟發他的善根。他看到這個形式,他的善根觸動了,他也想學了,他也想問問佛法是什麼;觸動善根是一種接引眾生的手段。所以,佛門裡很多儀式非常隆重莊嚴,都是為了接引眾生方便。

  因為佛法教學跟普通的宗教不一樣,普通宗教是拉信徒,佛法不可以拉信徒。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尊嚴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現在這個學校教育有招生,你們讀讀中國古書,從孔老夫子一直到清朝末年,你們看看哪一個老師是招過學生的?沒有招生的。做老師的人怎麼敢招生,招生這還得了,招生那就是把老師的架子端出來了,那未免自己太誇張、太自大了。古來的聖賢謙虛,不敢為人師;哪裡敢做人師,不敢!真有學問,真有道德,他不招生,是學生到他那裡求他教導;他還很謙虛,說:「我沒有道德,沒有學問,我教不了你」,還推三推四,這麼謙虛。沒有招生的,佛也沒有招生。

  沒有招生,怎麼能叫大家都來學?所以就做這些儀式,讓人家看到之後,自動發現了,明白了。所以我們佛弟子常常讚歎佛,唱的這個「讚佛偈」,不是唱給佛聽的;若認為唱給佛聽的,那就錯了。這是唱給沒有學佛的人聽,他一聽,「佛這麼偉大,他有這麼大的學問,這麼大的道德,我們趕緊拜他做老師,跟他去學習」。所以這個「讚佛偈」是替佛招生的,我們不能直接拉他,我們把這個訊息傳出去,讓他明瞭,自動到這裡來求學,是這麼一回事情。所有一切儀規,說穿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招生的,啟發他的善根,讓他自動自發來求學,這個好!所以佛不拉信徒,用這種方法來招生,是這麼一個方式,我們都要了解。

  因此這些儀式一定要隆重、要莊嚴,這一些讚頌,一定要唱得字正腔圓,聽的人才能真正感動。如果唱的那個音調不正確,或者是不清晰,人家聽了之後,一個字也沒有聽出來,那個效果就沒有了。一定要叫他聽得很清楚,聽得很明白,他覺悟,他感動,我們這個讚頌佛的目的才算是達到了。所以佛門有許多善巧方便,決定不直接去拉攏信徒,沒有這個道理!這樣子師道當然就衰微了。師是非常尊貴的,「尊師重道」,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持戒就是守法,佛在經典上給我們制定的戒律,有根本戒、有律儀戒。根本戒是超越時空的。佛在三千年前教大家這樣做,沒有錯,正確的;三千年後的今天,佛也教我們這麼做,沒有錯,超越了時間。佛當年在印度,教印度人這樣做;今天到中國,教中國人這樣做,也都沒有錯。你看超越空間!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那叫根本戒。跟諸位說,根本戒只有五條,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基督教裡,它的根本戒跟佛的五戒很接近,它有四戒,沒有不飲酒。我們第一個戒是「不殺生」,它的第一個戒不是「不殺生」,而是「不殺人」,換句話說,動物沒有包括在裡面;它的第一條戒是「不殺人」。它也有「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可見得它的戒律跟我們的戒律很接近。這叫根本戒。

  律儀戒,我們要懂得它的精神,那是生活習慣。印度人的生活習慣跟我們中國人不相同,所以定的那一些戒法,我們就不適用,它是局限在時間空間之內,不能超越。換句話說,到我們中國來,空間不一樣,不適用;時代不一樣,也不適用。所以律儀戒,我們要懂它的精神。它的精神是什麼?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守住這個原則就對了,就沒有錯了。

  諸位一定要明瞭,佛法要「現代化」和「本土化」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利益每一個不同時代的眾生,每一個不同地域的眾生,這個一定要知道。雖然我們住在這一塊土地上,我們的列祖列宗離我們已經幾千年了,地方還是這一塊地方。時代不一樣,古人的生活方式跟我們今人方式不一樣,古人的意識形態,對於宇宙人生種種觀念跟我們今人也不一樣,我們要跟得上時代才行。

  我回來看到外面掛的廣告,上面寫的是:「上」淨「下」空法師佛學講座,你們想想這個寫法就不合時代了,這是古人的寫法。古時候,名字上要加一個「上、下」,現在人都不加了。所以很多人誤會這個法師的名字叫「上淨下空」四個字,這就誤會了。我們是現代人,現代人只稱「淨空法師佛學講座」,大家一看明白了。「上、下」兩個字一加就糊塗了,就不是現代人,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常常到處提倡、呼籲,我們今天建道場,要建現代化的道場。我們道場裡面現代化,外面古老化,舊的東西還沒有擺脫掉,還是幾千年那種宮殿式的建築,不適合現代人,不適合現代人的意識形態與生活方式。

  特別是佛法傳到國外,我們建起宮殿式的建築,外國人不會進來。他一看這個是不同文化的建築,不同生活方式的一個處所,他不肯進來。所以大家要曉得,如果古代的這些高僧大德們,把佛教帶到中國來,這個道場建的是印度式的建築,我相信我們中國人也不會進去。所以那一些高僧大德法師他們懂得,佛教到中國立刻就「本土化」,立刻就「中國化」了。像我們穿的衣服,這個衣服是漢朝的衣服,不是現代的衣服,漢朝時的衣服叫海青,只有披的袈娑才是佛教的服裝。我們還是穿中國的衣服,在法會重大的典禮當中,把這個衣服披在身上做一個標誌而已。日本人比我們更進步,我們的袈娑已經縮小到三分之一,印度人的袈娑是一塊布裹在身上。我們把它裁成三分之一,用個勾環掛起來套在身上,這就方便多了。日本人更方便了,我看日本人的袈娑大概只有一兩吋,小小的一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做法會了,拿出來掛在脖子上,擺在胸前,他的袈娑就已經披上了,這是現代化。這一點紀念,念念不忘,但是一定要符合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出家人穿西裝、穿皮鞋,只是剃光頭;除這個之外,你沒有辦法辨別。中國的出家人還穿著我們的古裝,古裝還沒有脫下來。不脫下來也好,為什麼?現代的這個服裝都非常的窄小緊身,穿在身上很不舒服。這種寬袍大袖子穿起來,很瀟灑,很舒服,所以我很贊成這個服裝,我不願意改變,這個服裝穿起來非常舒適。人一生,生命就很短,應當活得快快樂樂、舒舒服服,何必自己約束自己?中國古人對生活品質非常講究,所以這個服裝是很舒適的。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現代化與本土化。

  古來的大德他們知道,所以到中國來建築的道場是中國宮殿式的。中國的帝王居住的房子是宮殿式的,照帝王的樣子來建道瑒。中國古時候老百姓最尊敬的是皇帝,看到皇宮就非常景仰,現在佛住的道場也是皇宮的樣子,看到這個樣子自然就走進來了,所以它不用古印度那個形式。我們把佛法傳到外國,還用我們中國古老的建築,到那裡去建道場,換句話說,這就很明顯的告訴外國人,「你想學佛,你要學中國人,還要學中國古人」,這能行得通嗎?行不通的。你必須要教給他,你要做一個真正的美國人,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現代的美國人,他才願意接受。

  所以我到了美國之後,在美國建道場應該建什麼樣式?建白宮的樣式,這個樣子美國人自然就進來了。佛像的面孔應當塑造美國人的面孔,美國人一看,佛菩薩真的到我們國家來了,這才是對的。你們仔細去觀察,我們中國人塑造的佛像是中國人,一看就是中國人。日本人塑造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西藏的密宗現在很盛行,你看西藏的佛像一看就是西藏人。泰國的佛像下巴尖尖的,全是泰國人。佛菩薩沒有一定的相貌,隨類化身。《楞嚴經》上講得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喜歡什麼樣子,他就現什麼樣子。

  我們眾生喜歡同類的,中國人看到中國人覺得很親切,佛菩薩現中國人。外國人看到他是自己國家的人很親切,菩薩一定現他那個面孔。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在美國弘法,造的佛像一定要造美國人的面孔,我們去是為了度美國人,不是為了度華僑。印度高僧到中國來是度中國人,沒有度印度僑民,一定要曉得。這個樣子佛法才能真正發揚光大,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一定要記得「本土化」與「現代化」的重要性,所有一切建築設施都要趕得上時代,否則佛教就落伍了。

  所以這個講座的名稱要用「淨空法師佛學講座」,絕對不是不恭敬,這才是趕上現代化,我看了很歡喜;加上了「上、下」兩個字,我看了不歡喜。為什麼?把我送到古時候去了,這是古人,不是現代人,這個觀念必須要把它改正過來。這些都是在戒律當中。戒律就是法,我們現代人守現代人的法,法就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一層,佛法我們才真正得到受用,才能夠把佛法發揚光大。

  其次,我們講到修學的程序,曉得從哪個地方做起,這個很重要。昨天我也在學校提起,我們可以遵照「四弘誓願」的順序,那就是學佛一定要先斷煩惱,後學法門。「斷煩惱」是第一個階段,修學的重點。「斷煩惱」一定要持戒,一定要修定,一定要開慧,所以「戒定慧」三學很重要。

  「戒」就是守法。不守法,我們心怎麼能定得下來?樣樣都守法,樣樣都遵照規矩,我們的心自然就容易定下來了。佛給我們制定的法,我們要遵守。像「根本戒」,一定要遵守。「律儀戒」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定要遵守。國家的法令規章要遵守,地域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統統要遵守。決定不能說,別人不守法,我守法吃虧了。如果你有這個想法,你何必要學佛?學佛就要帶頭、要做榜樣,是社會大眾的模範,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樣子,這才是佛弟子。

  「定」就是淨宗所講的清淨心。心清淨了就生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換句話說,染污(染污就是妄想,就是煩惱)的心裡頭,妄念煩惱多,這種心起作用,佛法裡叫「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不是真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清淨心起作用,這一點要知道。為什麼佛法常講凡夫沒有智慧?凡夫聰明智慧的人很多,但是諸位要曉得,凡夫所有的聰明智慧,都是從不清淨心裡生出來的,佛說那個不是真智慧。有定功的人,他那個智慧才是真智慧。所以「三學」是根本,我們用「戒」控制煩惱,戒只能控制、伏住;用「定」把煩惱消除,定功能消除粗的煩惱,微細的煩惱定還達不到;那要用「慧」,慧能夠照破微細煩惱。慧開了,煩惱真的斷掉了,這是「三學」。

  從慧學再展開那就是菩薩行了。我們知道,經上常給我們講的聲聞、緣覺、小乘、中乘,他們所修的是「三學」,菩薩所修的是「三慧」。菩薩比他高,「三慧」是建立在「三學」的基礎上。「聞思修」三慧是聞慧、修慧、思慧,那個慧就是「戒定慧」。換句話說,沒有「戒定慧」,「聞思修」都不叫「三慧」,這個要知道。

  「三慧」是什麼人修的?法身大士所修的。權教菩薩所修的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真正的「三妙慧」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今天下午有同修來問我,我順便在此地把這個給諸位講清楚,千萬不要產生了誤會,菩薩修行是從小乘修行向上提升的。不要以為我們聽了好幾年了,這叫聞慧,聽了回去去想一想叫思慧,那就錯了。那叫「聞思修」是沒錯,不叫慧。有聞有思有修,慧完全沒有,那個不是菩薩行,連小乘都比不上。

  大概總在二、三十年以前,我跟道安法師在中國佛教會辦「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有一個學生來問我,以後這個學生出家了。他很用功也很難得,參加「佛學講座」有兩三年。那一天我上課的時候,他來跟我講,他說:「法師,我從明天起我就不來了。」

  我說:「為什麼?」

  他說:「我聽經已經聽了兩三年了,聞思修我懂得了。」

  原來他覺得「已經聞兩三年了,我不來了,我要回去思」。我明白了,我說:「你回去再去想個兩三年,然後再去行,是不是?」

  他點頭說:「是的。」

  我說:「今天這一堂課你還上不上?」

  他說:「今天要上,明天就不來了。」

  這個是把「聞思修」三慧誤會了,嚴重的大誤會,所以我就乘這個機會給同學們說明「三學」、「三慧」。千萬不要說是我聽了這幾年,我就有了聞慧。你聽的是什麼?道聽途說,哪裡叫慧!聽這個人講講,聽那個人講講,聽完了之後,回家再去思。思是什麼?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了兩三年,再去修,這叫盲修瞎練。你看看,把道聽途說當作聞慧,胡思亂想當作思慧,盲修瞎練當作修慧,你將來修到阿鼻地獄去,還說佛菩薩害了你,冤枉不冤枉。哪有這種道理!所以這些名詞意義必須要正確的理解。

  「聞思修」是一樁事情,「聞思修」這三個字都是代表它是同時完成的。「聞」是講接觸,我們眼接觸這個色法也叫聞,統統用一個字代表,耳聽聲叫聞,眼見色也叫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接觸」都用這一個字作代表。「思」是什麼?是明瞭,明瞭叫做思。一接觸就明瞭,明瞭叫思,明瞭當然就不迷;以「不迷」來說,就叫作修。可見得「聞思修」是同時完成,沒有階段,也沒有次第。有次第與階段那還叫「三慧」?那就不能叫慧了。所以,菩薩與「三妙慧」它是同時的。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而不迷,覺就是思慧,不迷就是修慧,是這麼一回事情。「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就是思慧,「不迷、不邪、不染」那就是修慧,所以它是同時的。千萬不能把這個名詞誤會了;誤會了,那你就糟蹋菩薩了。你今天在胡思亂想,以為你在行菩薩道,你比阿羅漢、辟支佛還高明,哪有這回事情?人家已經證得「三學」了,你以為你自己比他還高明,你已是「三慧」了,超過他了。殊不知,倒過頭來已經墮落到三途去了。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瞭。

  我們修行的次第,一定是先斷煩惱,後學法門。我在許多地方勸勉同修,我們今天斷煩惱第一,要發大願度眾生,你的慈悲心就顯示出來了。你既然願意度眾生,你怎麼會害眾生?你怎麼會殺害眾生?當然不會,那只是大慈大悲真正實現、真正落實在生活上。再進一步,再提升一步,我們真正修行,修養品德,修養學問,成就道業,我們才真有能力、真有智慧幫助這一些苦難的眾生。

  至於「法門無量誓願學」,我覺得不必在這一生;這一生煩惱習氣太重了,斷煩惱也就夠用了,也很不容易了,「法門無量誓願學」留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辦。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人人都是無量壽,有的是時間。所以在西方世界學無量法門,阿彌陀佛是老師,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是同學,有好老師,有好同學,又有好環境,又是壽命長久,再多的法門都可以在一生完成,何必著急現在修?現在學多了是打閒岔,功夫不能專一,連往生都靠不住。我們聰明人,這一生決定求往生,學法門留著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四弘誓願」前面兩句,我們這一生做到,後面兩句,留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完成,這個次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會錯。所以到西方世界「學法門」、「成佛道」,那麼在修學過程當中,我們就堅定,就確定了,決定不改。這個樣子,我們自己的這一生修學確實可以一帆風順,達到圓圓滿滿。我們自己的理想,我們自己的願望,都能夠達到。至於眼前的生活,在修持上如何能夠配合,使我們現在生活就能夠達到幸福美滿,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現在我們修行不能「離苦得樂」,將來到西方世界離苦得樂,我們必定懷疑。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明瞭,一定要知道如何來修學,如何使自己生活快快樂樂、歡歡喜喜。佛法裡面講「法喜充滿」,這是我們眼前修行的利益。眼前所得到的受用,佛法講花報;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花開得好,果才結得好;花開不好,果就靠不住了,這個很要緊。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我們再研究,談談怎樣把現在的花開好,將來果報就殊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