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實踐彌陀大願  (第一集)  1989/10  台灣板橋體育館  檔名:02-010-0001

  諸位法師,諸位蓮友,今天本市彌陀蓮社啟建這一次的講演法會,講題是「如何實踐彌陀大願」,這個題與蓮社的宗旨非常的相契。記得上次在中山堂我們曾經聚會過一次,這次我們所要講的比過去要專精得多了。彌陀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法門雖然無比的殊勝,但是在中國唐以後就相當衰微了。在明朝末年,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極力的提倡,可以說這是淨宗中興的兩位大德。到民國初年,我們十三祖印光老法師繼承過去祖師的風範,一生極力的弘揚,提倡專修專弘。

  這樣好的一個法門,為什麼會衰落?為什麼會被社會大眾誤會?不僅僅是社會大眾,乃至於學佛的四眾同修,對於這一宗,可以說輕視的人是大有人在。這個原因梅光羲老居士在《無量壽平等覺經》序文裡面說得很詳細。今天很難得這個經本是及時送到,諸位同修手上都拿到這一本,這是淨宗學會的同修們特別發起印這個小本子便於攜帶。這個本子前面的序文是梅光羲老居士寫的。梅老居士在民國初年,在大陸上是佛教界很著名的大德,在當時稱之為「南梅北夏」,南方梅光羲,北方是夏蓮居。這個本子使我們對於近代的淨宗兩位大德,我們都有緣分接觸到,經本是夏蓮居會集的,序文是梅光羲居士作的。在台灣,我們同修都知道李炳南老居士,梅光羲居士就是李老居士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的佛法是跟梅光羲學的,這是他的老師。序文希望諸位同修仔細去讀,我就不多說了。

  淨宗之所以被大家誤會,被大家輕視,實在是《無量壽經》講的人太少了,真正深入研究的人太少了。這一部經是淨宗第一經,大家都知道,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是我們修學淨土唯一的依靠,三經當中以《無量壽經》為第一。這部經到中國來得最早,佛法剛剛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後漢的時代這個經就傳到中國來了。最早翻譯裡面,最負有盛名的就是安世高大師,安世高也翻過《無量壽經》,可惜安世高的本子失傳了。由此可知,經來得早,在中國翻譯次數最多,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任何經本沒有《無量壽經》翻譯這樣的興盛,一共十二次的翻譯。很可惜這麼多的譯本,在宋以後多半失傳了,現在我們《大藏經》裡面只有五種,另外有七種失傳了。

  這五種本子如果比較看一看,這個裡面的出入很大,這是它不能夠普遍流通的一個佷大的因素。如果單單讀一本,意思不夠完整;如果是五種本子統統研究,又會嫌太麻煩、太煩了。何況在過去這五種本子統統看到,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為什麼?如果你要是不讀《大藏經》,你就沒有這個機緣,因為這些本子沒有單行本流通。我們最常看到的單行本,實在講只有兩種,一種是康僧鎧的譯本,另外一種是宋朝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叫做《大阿彌陀經》,這兩種本子流通得很廣,其餘的本子就很少看見了。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使這部大經在流通受了障礙,於是乎淨土宗的理論不能夠普及,這樣才產生誤會。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五種原譯本就有會集的必要。

  這個地方還要給諸位做個補充的報告。佛經傳到中國,不同的譯本很多,像《金剛經》就有六種不同的譯本,它的原本是一本,六個人翻當然是文字不相同,但是意思是大同小異,照一個原本翻的,出入不大,這個沒有問題。可是《無量壽經》這個裡面內容出入就很大。古德根據原本的觀察,發現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無量壽經》講過很多遍,不是講過一次。佛在世一生講經,講一切經,一生只講一遍,沒有講第二遍,唯獨《無量壽經》是多次的宣講。諸位要想到這個意思,你就曉得世尊苦口婆心,多次宣講,當然這部經就特別重要了。因此,這些譯本就有重新來校對、重新編排會集的必要了。

  第一個做這個工作的人就是王龍舒居士,《龍舒淨土文》流傳非常之廣。龍舒居士會集的本子,很遺憾他老人家一生只看到四種原本,唐譯的《寶積經》裡面「無量壽會」這個本子王龍舒居士沒有見到。那個本子裡面有一些經義是其餘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的,所以王本的會集雖然是很好,美中不足,這是很遺憾的地方。但是王本會集是帶給修淨土的同修很多方便,因此他的本子流傳遠勝過五種原譯本。龍舒居士這樣做法對不對?我們看龍舒居士修行的成就,就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王龍舒居士往生是預知時至,他是站著往生的,你看《龍舒淨土文》前面一章畫像站著的,那是立畫像,他是站著走的。這是給我們肯定的證明,他沒錯!如果有錯,他還能往生嗎?他還能預知時至嗎?他還能站著走嗎?由此可知,會集是對的,應當要做這個工作。

  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彭際清居士,他也是嫌龍舒本子有欠缺,他另外做一個校本。但是他的校本還是不圓滿,只不過是將康僧鎧的本子在文字上重新加以修飾,文字變成簡潔、更美,容易讀誦。他只取一個本子,而不是五種原文,所以這個本子稱之為《節本》,不能夠包括五種本子的經義。他這個本子在台灣有流通,過去華岡所印的《無量壽經起信論》,所用的本子就是彭際清的本子,經文是他的《節本》,註解也是他做的。這個對《無量壽經》來說,可以說都不是很理想的版本。

  於是到清朝咸豐年間,咸豐皇帝就是慈禧太后的丈夫,慈禧太后是咸豐的妃子。這個時候有一位魏源居士,魏默深,這個人也非常了不起,通宗通教,晚年對淨土宗專修專弘,他發了大心,把這五種原本都找到了,他做了一個會集本。當然一定是後後勝於前前,他這個本子比王龍舒、比彭際清的本子要好。可是我們近代印光大師對他這個本子有批評,批評說他改經,這個罪過就很大了,非常的不滿意,這就是他的本子有缺點,受人家的批評。他會集的時候,他用自己的意思改了經的原文,字給它改了,當然意思是對的,你把人家原來經文上的字改掉了,如果這個例子一開,以後每一個人都把經文字改一改,傳到後頭,以後這個經文統統變質了,所以印光法師非常反對。這是魏默深本子美中不足,就是隨便把原譯本的文字改掉了。所以都不是《無量壽經》的善本。

  一直到民國初年,民國二十一年,山東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發了大心,重新再做一次會集。他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五年時間閉關,專門念《無量壽經》,這一本《無量壽經》老居士念了五年,五年不念別的經,專念《無量壽經》,你們想想,這個不容易!重新會集,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會集成之後,他這個稿子經過十次的修改,前後大概也是六、七年的時間才成為定本,這本子定了。梅光羲老居士看到了非常讚歎,認為這個本子是《無量壽經》最好的本子、最圓滿的本子。慈舟大師在濟南、在北京開講《無量壽經》就採取這個本子。慈舟法師知道的人不多,在台灣的同修知道台灣有一位懺雲老法師,懺雲老法師是慈舟法師的學生,已經圓寂的還有一位道源老和尚,住在八堵海會寺,道源老和尚也是慈舟的學生。慈舟老法師曾經在北京、在濟南講過這個本子,而且還有科判,很可惜這個科判可能失傳了,現在大陸上不容易找到,我們是儘可能在蒐集這些資料。

  這個本子會集成功之後,老居士題了三首偈。這三首偈在我們這個本子第九頁,諸位翻開來第九頁第一行,「會校無量壽經粗竣敬題三偈」。這三首偈很值得我們警惕,我把它念一念。第一首是,「傳譯獨多來最先」,傳到中國來翻譯,總共有十二次翻譯,是所有經典裡面翻譯最多的,來得最早。「五年讀校亦前緣」,這很明顯看出來,夏蓮居老居士把這部《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他念了五年,五年當中把這五種本子仔細的校對,把它重新編排,寫成一個新的本子。這個本子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一個字沒有改動,所以這個本子出來大家沒有話說。為什麼?找不出它的毛病,這才是《無量壽經》最善的版本。「慈尊加被成斯本」,這個慈尊是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也可以廣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什麼?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弘揚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共同弘揚的第一法門。所以此地慈尊可以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加持,這是老居士謙虛,但是實在講也是事實,沒有諸佛威神加持,做不出來!「遍放神光照大千」,至少在我們娑婆世界閻浮提洲,這個本子出現之後,對於淨宗的弘揚修學有了極大的幫助。因這個會集本的流通,許許多多的同修在這一生當中超越輪迴,往生極樂,成佛作祖,都是得力於這個會集本,所以它的功德是無量無邊。這是第一首的意思。

  第二首說,「此是淨宗第一經」。淨土宗在中國建立,大家知道在東晉時候,慧遠大師在廬山建這個念佛堂。這樁事情我們要牢牢的記在心裡面,他老人家提倡的是專修、專弘。廬山蓮社,就是東林念佛堂,參加的同修是一定的,不是說隨便來隨便去的,不是的,它總共一百二十三個蓮友,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共修,個個成就。不像我們現在這邊的蓮社,同修們是來來去去的,所以我們的修學不容易成就,人家修學是一定的。當然我們的生活環境跟那個時候的人不相同,那個時候念佛人統統住在山上,不下山的。你看看遠公大師,他們是結界的,以虎溪為界,見客的時候,送客不過虎溪,不過我的界線。但是有一天過了虎溪了,「虎溪三笑」這個公案就從這來的,陶淵明,還有一個陸道士,儒釋道三個人一面走一面聊天,忘掉了,過了虎溪,就破了一次戒,遠公破了一次戒,留這麼一個公案。所以曉得從前進修是多麼的認真,所以個個都有殊勝的成就。

  遠公大師自己一生見過三次西方極樂世界,所見到的境界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諸位要知道,那時候只有《無量壽經》翻成中文了,《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所以淨土宗的建立所依據的就是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所以說此是淨宗第一經。以後羅什大師才把《阿彌陀經》翻出來,《觀無量壽佛經》就更後了,南北朝時代才翻譯出來,所以就更後了。這是淨宗第一經。

  「詳賅圓頓括三乘」,詳是詳細,賅是包括,概括圓教、頓教,這是大乘法裡面無上的教義,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我們這一部經全部都包括了。所以這一部薄薄的經,是佛門裡面無上的法寶,不僅僅是淨宗第一經,它實實在在是整個《大藏經》的精華。這個話說得絕對不是我們修淨土的人來捧淨土,不是這個意思,確實有依據。依據什麼?在中國的佛教,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大家普遍公認《華嚴經》是第一經,這大家沒有話說的,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華嚴》是根本法輪。好像一棵大樹,《華嚴》是樹根、是這個樹的本,本就是主幹,一切經都是這棵樹的枝條花葉,所以《華嚴》是根本。《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到哪裡去?就歸到這部經了,《華嚴》所歸,歸到這個經。這個經是《華嚴》的根本,是《華嚴》的歸宿,豈不是根本之根本嗎?《華嚴》是一大藏教的根本,本經是《華嚴》的根本。《華嚴》到最後講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自始至終字字句句統統講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思議的莊嚴。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才曉得這部經在整個佛教裡面的價值,我們要認識它。

  我自己從民國六十年開始講《華嚴》,今年七十八年,十八年我講《華嚴經》沒有中斷。我告訴諸位,我對於淨土宗的認識是從《華嚴經》裡面得到的啟示,也就是說,從《華嚴》悟入淨宗,絕對不是偶然的。古德對於淨土與華嚴的判教我非常的同意,認為他們的判定一點都不錯。所以才真正明瞭,這個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第一法門,這個認識得來是真正不容易!

  「若非夙植福兼慧,雖欲暫聞亦不能」。所以《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夏老居士說,如果不是你過去生中有深厚的福慧根基,這個經你想暫時聽一次都聽不到,你沒有這個福氣,你能夠聽到這部經是你多生多劫的福報,沒這個福聽不到。夏老是這樣講,經上也是這樣講法。這部經在末後,「福慧始聞第四十七章」,在第九十頁第四行,你看那個偈子,「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可見得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即使是一次、一個小時聽到這個經了,你要知道,你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很多的諸佛如來。你沒有這個福分,你在這一生當中一次也聽不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下面我們就不說了。

  再看第三首,諸位翻到第九面,看他的第三首,「此事本來也太奇」,這個事情,就是念佛往生淨土這一樁事情,本來的確是太奇怪了、太稀奇了。為什麼稀奇?「頓教一念越三祇」,三祇是講三大阿僧祇劫。佛在經上常說,我們凡夫修行成佛要多久?三個阿僧祇劫。諸位要知道,這三個阿僧祇劫從哪一天開始算起?是不是從我們學佛這一天開始算起?如果從學佛這一天開始算起,我們在場、在座的每一位同修,你們過去生中學佛,我老實告訴你,不止三個阿僧祇劫了,不止。在座同修你們過去生中修學佛法可以說已經是無量大劫了,你為什麼今天還是這個樣子,沒成就?佛所講的三大阿僧祇劫是從斷見煩惱,就是斷見惑這一天開始。換句話說,我們生生世世修行都沒有達到這個水準,如果達到這個水準,那早就成就了。也就是說雖然生生世世念書,考試都不及格,都不算,不承認!斷了見煩惱就是小乘須陀洹,初果,是要從這一天開始算起,你哪一天證到須陀洹果了,從這一天開始。

  大乘圓教是初信位的菩薩,你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從這往上去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總共是五十二個位次,才算數。所以我們無量劫以來,雖然供養許許多多諸佛如來,自己修行從來沒有證到須陀洹果。這一生看看能不能證到?不容易,實實在在不容易。可是我們不需要證須陀洹果,有沒有辦法了生死成佛道?有。只有一個法門,就是這個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統統要斷惑證真,沒有例外的,唯獨淨土宗例外。所以叫「頓教一念」,一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超過三大阿僧祇劫,人家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你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成佛了,這個不可思議。這個話我們很難相信。

  實在講我們這一代眾生很有福氣。我剛剛從美國回來,我是上個月十三號回來的。我在美國,華府同修打電話向我報告,華盛頓DC,美國的首都,那個地方有一位周廣大先生,開麵包店,他是麵包店老闆,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不懂,沒有接觸過。他在去年下半年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去檢查,他得了肝癌,所以這半年當中非常的痛苦。大概在兩個多月前,治療沒有效,醫生放棄治療,非常痛苦。他的太太這個時候才去拜神、拜佛、拜菩薩,想求一點感應,求個奇蹟能夠出現,醫生放棄治療了。我們那邊有個佛教會,就是華府佛教會,我常常到那邊去。我們佛教會裡頭有一位同修開餐廳的,大概常常到那個麵包店買麵包,所以跟那個老闆娘認識。老闆娘就把她先生的病況告訴我們這個同修,我們同修聽了覺得很可憐,就叫她先生去看看。她先生是龔振華居士,在華府念佛最好的一個人,念得最有效果的,他是一向專念。

  他去看他,他看了之後,他覺得這個周先生病不可能好,沒辦法好轉,所以他就跟他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勸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希望病好。他說人生在世太苦了,何必還要做人?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好,你現在這麼痛苦,你為什麼不發心到極樂世界去?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菩薩了,你有神通,你再回來,回來度你的太太、度你的兒女,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這個周先生聽了之後他就歡喜,這是善根,很不容易!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就叫他的太太、兒子、女兒念阿彌陀佛,幫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正大善根,他接受了。所以我們華府佛教會有一些同修就發心去助念,有十幾個人輪流幫他助念。念到第二天,先來的是地藏王菩薩,就真來了,接著觀世音菩薩也來了。我們龔振華居士就告訴周先生,他說我們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什麼佛菩薩來我們現在統統不要理會,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樣一開示,再念下去,地藏菩薩沒有了,觀音菩薩也沒有了。念到第三天,西方三聖出現了,大家都見到了,從雲端裡面降下來。

  周先生自從一發心念佛,他雖然病很重,痛苦沒有了,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蹟,不痛苦了,跟著一塊念佛,愈念精神愈好,愈念顏色愈好。最後臨終,往生的那十幾聲佛號中氣很足,大門口都聽得到,滿面笑容跟著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DC的同修打電話把這個事情向我報告,他說這一樁事情,三天,沒有學過佛,什麼都不懂,念三天佛,居然西方三聖出現了,大家統統看見,真正不可思議。的確在我們台灣四十年來,我們修淨土的沒有這麼好的瑞相,台灣也沒這麼好的瑞相,沒有想到在美國居然讓大家親眼看見。所以現在這幫人打電話告訴我,我們現在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了。為什麼?我們親眼看到的,那真是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親眼看到的。所以我就告訴他,你們趕快做一個詳細的報告,把錄音帶送給我,把這個事蹟寫出來,我們發心來流通。這個事情距離現在還不到三個月,真是頓教一念越三祇,這個是最近的證明。

  「佛云難信誠難信」,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面,這個法門難信,真正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萬億人中才有一、二個人明白、曉得,你想想看多麼之難!我們今天能夠遇到、能夠明瞭,你想想看我們是多大的福氣、多大的善根!沒有大善根、大福報,你真的聽都聽不到。這是老居士在這個會集本完成之後題的三首偈。

  所以淨宗的修學,我們依靠的就是淨土三經。但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淨土五經,這五經怎麼來的?淨土宗原本只有三經一論。剛才跟同修們提到清朝咸豐年間魏源老居士,魏老居士也是專修淨宗、專弘淨宗,他有《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剛才跟大家報告過了。他會集之後,因為經上一再提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無量壽經》提到普賢菩薩、提到普賢大士之德有很多次,它與《華嚴經》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彭際清居士說本經叫中本《華嚴》,這很有道理。八十卷叫大本,這個本子是中本。中本還有小本,小本《華嚴》是什麼?《佛說阿彌陀經》。你看看,把《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跟《華嚴經》看成同等的地位,這個了不起,這是真知灼見。所以魏老居士就把《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卷經加在三經後面,就變成淨土四經。所以淨土四經是這麼來的,魏老加的。到民國初年,印光老法師又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在四經的後面,就變成淨土五經。五經是這麼來的,這個歷史一定要知道。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有沒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大勢至圓通章」總共經文二百四十四個字,比《心經》還短,《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二百四十四個字,給諸位說,就是淨土宗的心經。既是淨土宗的心經,剛才講了,這個淨土宗不異於《華嚴》,跟《華嚴》沒有兩樣,就是《華嚴》的心經,也就是一大藏教的心經,它的殊勝超過了《般若心經》。這一樁事情也是像他偈子講的「億萬人中一二知」,所以這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確不得了!你看菩薩一開端就講,「我與五十二同倫」,這一句話不得了!同倫是什麼?同修淨土的,倫是一類,我們同類的都是同修淨土的。五十二個不是指五十二個人,是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十二個位次。換句話說,從初發心一直成無上道這五十二個位次,他用什麼法門?一句佛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是一句佛號,從初發心一直到無上道,不改變任何方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成就的。所以真的是一大藏教的心經,是一切諸佛所講無量無邊的經藏的中心。所以印祖把這一篇加上,四經成為五經,這個見地超越了魏源,實實在在了不起,在邊際來講,真正是到了極處。所以我們今天修學淨土宗所依靠的五經一論,我們所依據的經典。

  五經裡面最重要的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們很難得,得到這麼好的一個本子。這個本子的來源我要跟諸位略略的說一說,是在台灣的起源。在早年,我們台灣有位大德,律航老法師,大概見過他的人不多了。律老的弟子在台灣佛教界裡面有相當的成就,像廣化法師、廣元法師都是律航老法師的弟子,他有十二個徒弟都相當不錯,都很有成就。律老是在台灣出家的,他在大陸上是居士,他是個軍人,中將退役的。在大陸上他就學佛,他聽過夏蓮居老居士講經,親近過夏老居士。所以他到台灣來就帶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這個《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這個經是他老人家帶到台灣來的。

  帶到台灣之後,這有個機緣遇到李炳南老居士,他把這本經送給老居士看。老居士一看,那沒有話說了,夏老是李老居士的同鄉,也是他非常熟悉的一位大德,何況前面序文是他老師作的。所以他非常歡喜,於是在台灣就流通了,交給瑞成書局做版流通,並且他老人家在台中開講。第一次開講在民國三十九年,那個時候台中蓮社還沒有興建,在台中法華寺開講這一部經。而且給這部經做了註解。他這個註解就寫在經本上,這是一個小本子,我們另外還有大本的,這個大本上面毛筆寫的字是李老師親筆寫的,寫在這個經上。這個本子就是李老師當年講這部經自己所用的經本,他老人家自己用的本子,民國三十九年。當時聽講的有周邦道老居士,周老居士現在還在,今年九十一歲了,民國三十九年李老師講這部經,周老師參加了這個法會。我知道還有一個在美國的甘老太太,她也曾經親自聽李老師講過這部經。那時候老師到台灣來不久,民國三十九年,聽說那時候聽眾人數不多,大概只有五十人左右的樣子。這是台灣第一次流通這個經,第一次宣講這部經。

  我是在民國四十七年親近李老師,我是親近他,四十七年到五十六年,我跟他十年。我最初親近他的時候沒有出家,是在家居士的身分跟他學。這部經我看到非常歡喜,李老師就把這個經本給了我。我在五十六年到台北來弘法的時候我就想講這部經,當時請教老師,老師不同意,告訴我時節因緣還沒成熟。所以我在台北講《楞嚴》、講《華嚴》,沒有能講這部經。一直到李老師圓寂,我就想到,老師傳給我的,他那麼多東西他沒有給我,單單把這部經給了我,所以我就發心印了一萬本,普遍的流通,也跟大家做一個很好的紀念,因為這個經本註解是他親筆所寫的。同時開始在海外我就開講了,在美國、在加拿大、在香港,今年年初在新加坡,同時也在景美圖書館普遍的弘揚,聽眾沒有一個不歡喜。所以現在這個經本,大概我們已經印超過二十萬本了,贈送給海內外。怕大家不識貨,這是如來第一經,所以每送到一個國家地區,我自己要親自去一下,要去講講,介紹介紹,讓大家識貨,到處去給他們說明,勸他們讀誦、勸他們修學。這個辛苦沒有白費,收的效果非常之大,自己身心清淨、法喜充滿。這是把這個本子的來源跟諸位說出。

  我在美國講這部經,這是大前年,三年前,我在華盛頓DC講這個《無量壽平等覺經》。講完之後,我回到德州。在DC講經的時候,那邊有些同修來告訴我,他們想請一位黃上師到DC來弘法,密宗的上師,問我好不好?我聽了就搖頭,我勸大家專修淨土,不要分心。結果他說黃上師,他就給我講是黃念祖上師。我聽到黃念祖這個名字很熟,我也就楞了半天。我說,哪一個黃念祖?你們從哪裡請來的?他說我們從大陸請來的。我就繼續想到,我說他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他說是的。我說,那趕快把他請來,如果是梅光羲的外甥,那絕對沒有問題。黃念祖居士是夏蓮居的學生,他跟夏老師二十年,是梅光羲的外甥。這個經後面的跋文就是黃念祖居士作的,在九十四面,這個跋文是黃老居士作的。我聽了之後我就很奇怪,我以為這個人不在世了,沒想到他還在,我就鼓勵他們趕快把他請來。這個人我跟他沒見過面,因為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曾經提到過,所以有這麼一個印象。我們以為他年齡很大了,本來我以為他年齡比李老師還大,那大概不在了,沒想到還在,所以趕快請來。

  我這個經講完了,我回到德州,那邊同修打電話告訴我,他說黃老居士來了,到美國來了。我就非常的歡喜,我就把李老師註解的《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我們所印的這個本子送一本給他。另外送一本《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有許多同修們讀過,《相宗綱要》是他舅舅編的。這個本子是他老師會集的,而且有他的跋文。所以這兩本書送給他是非常好的紀念。這是讓他知道,我們在海外弘揚這個本子。老居士收到我這個本子之後,他也有一份禮物回敬,送了我一大包,從郵政局寄來。那一天我正好在德州講經講圓滿,我準備回台灣來,距離上飛機還有四個小時。我還沒到飛機場,但是行李都準備好了,郵差送了一大包東西給我,我也來不及看,就擺在行李帶回來。帶到台灣打開來一看,《無量壽經》的註解,黃念祖老居士做的。

  我看了之後非常的歡喜,馬上打電話給華盛頓,希望他們轉告老居士,他這個書有沒有版權,如果有版權那就算了,那就不談了;如果沒有版權,我準備在台灣給它翻印、出版、流通。他們告訴我,老居士歡迎翻印流通,沒有版權,他不要版權。所以我們就找了一些同學幫忙,因為他的本子是簡體字,而且是打字油印。那個本子,實在講,我們看起來是台灣四十年前的水準;換句話說,我們台灣今天的印刷比大陸超過四十年。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七、八個人來整理,把這部東西完成。我們初版印了一萬冊,我相信有不少同修看到這個註解。這個一萬冊我們還送了五千冊到大陸,他們那邊收到了,看到了非常的歡喜。現在我們這個註解本子,我的圖書館跟講堂都送完了,現在都沒有了,有許許多多同修問我要,怎麼辦?就再印,準備再印兩千冊,贈送我們本省的同修們。

  我原來是想再版多印的,黃老居士寫信來告訴我,他準備將他這個註解重新再修正、再修訂,希望做得更圓滿,大家看了更容易懂、更能夠得利益。這是他老人家大慈大悲。所以他叫我慢點印,他說你二版慢一點印,我這裡修改加快一點,你那裡緩一點,咱們兩個配合一下,希望這個版子做出來就是《無量壽經》註解的定本。我同意了。但是現在很多人要,等這個稿子來不及,我就先印兩千本,二版還是跟前面版一樣,重複再印兩千本。我們等三版再修訂,等他大陸的稿子寄來,我們三版的時候再修訂。

  去年有這麼一個機會我到大陸。我去我不是去朝山,山沒什麼好朝的,花那麼多錢,我也沒有錢,人也沒什麼好看的。所以我到大陸去,去看誰?就是看黃念祖老居士。我沒有回家去看看,我還有一個母親還在,我只給她打過電話,我不回去看她,我去看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老居士的修持,他老人家的成就,是我一生當中所遇到的第一人,真正是當代大善知識。我在北京住了六天,跟他老人家談了十幾個小時。夏老居士的遺著,有一些東西他統統交給我,我帶回台灣都把它印出來了,像《淨修捷要》、《寶王三昧懺》,以及老居士自己所著作的《谷響集》、《淨土資糧》,還有一種《淨語》,現在正在做版校對當中。另外有一部就是《觀音三經》,《觀音三經》我過去曾經印過兩次,沒有想到夏蓮居老居士也非常重視《觀音三經》,這是我們沒有接觸的時候我們已經都做了。對於佛法修學弘揚,許許多多地方我們的想法、看法都是一致的,所以非常的歡喜。講這部經的確是相當之苦,因為它是會集本,許多人不了解,批評的人很多,尤其大家拿印光大師的招牌來壓人,很難很難。在台灣、在海外講這個本子只有我一個人,實在講非常之孤單。在中國大陸講這個經,黃念祖老居士一個人,他也感覺到很孤單。我們兩個一見面,到底是有兩個人在搞,不是我一個人,還有人在幹,所以說非常之歡喜。

  為了讓大家真正認識這部經典,梅老居士在序文裡頭引用了夏蓮居居士的一句話。他老人家講,這一句話在第三頁,諸位打開第三頁看最後一行,從當中看起,「且蓮公此本,正欲導行者遍觀各譯,廣獲法益,擴心目,堅信向,使無人持誦之古本光顯於世,此其慘惔經營報佛深恩之苦心也」。我讀了這一段序文之後很有感動,也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所以我就到處去蒐集。當然這五種原譯本沒有問題,因為《大藏經》裡面有,在《大藏經》裡面找到了。王龍舒居士的《大阿彌陀經》也流行得很普遍,我很容易找到。但是魏源的本子、彭際清的本子就不好找了。到以後知道華岡印了這個《無量壽經起信論》,彭際清的本子找到了,可是魏源的本子就很不好找。所以我去年見到黃老居士,我就問他,魏源居士的本子你有沒有?他說我這裡有一本。我說,好,借給我影印。我就影印帶回來台灣。這樣一來,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校本我統統都有了,《無量壽經》中文本總共是九種本子,統統收齊了,所以我就印淨土五經。

  五經裡面,《無量壽經》裡頭有九種不同的本子,為了區別跟一般流通的淨土五經,所以我加上兩個字,《淨土五經讀本》。這個本子編好之後印出來,初版印了三萬本。我在外國,這邊基金會替我做,我叫他印三萬本。等我回來之後,這個本子印好了,我一翻開後面版權頁看一看,他只印了二萬八千五百本,少印了一千五百本。我就問他們這是怎麼一回事情?我說,我講得清清楚楚的印三萬本,為什麼你們打折扣,少印了一千五百本?他們告訴我,法師,錢不夠。我說,錢不夠你也得打電話告訴我,告訴我少印可不可以,你要徵求我的同意。一千五百本的錢我還有,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回來之後,無論如何你要替我補足。於是乎我就交代他印第二版。

  第二版原來想印三千本,統統印精裝。現在大家大概看了這個經歡喜,三寶加持,送來印經的錢很多了,算一算全部用精裝可以印一萬三千本,這很好。初版裡面還有幾個錯字,把它統統改正過來,所以這個第二版《五經讀本》一個錯字都沒有,而且我們還把難字注音都附印在後面,所以二版比第一版是精美多多。這都是三寶加持,眾生有福。這個二版現在正在印,大概很快就可以出版了。這個本子就是《淨土五經讀本》,是我們淨土宗全部的經典,就是淨土宗全部經典都在裡面了,《無量壽經》有九種,《阿彌陀經》有三種。《阿彌陀經》我們現在所念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除羅什大師的本子之外,還有玄奘大師的譯本,再一個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很少流通,現在我們統統印在這個裡面。所以說是非常的圓滿,經典具足了,真正是光照大千,有這樣完善的經典。

  修學下手,關係我們自己這一生成功與失敗,非常重要。我們修淨宗從哪裡下手?我告訴諸位同修,從讀誦下手。讀哪一部經?當然最好念《無量壽經》,因為它是淨宗第一經。《無量壽經》的內容,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非常的圓滿、非常的清楚,面面俱到,可以說是淨土概論,所以我們要以這一部經做第一個依靠。我把這個經印了二十多萬冊,現在印成個小本子,便利大家攜帶,你可以帶在錢包裡,可以放在口袋裡,常常拿出來讀誦,每一天都要讀誦,天天要讀。這個小本子方便,字體也非常的好看,是我們最近重新排版做出來的。以讀誦為主,以研究為輔助。研究當然是以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為第一部參考資料,因為這個經現在的註解只有這一種。我雖然講過很多遍,沒有寫出來,都是錄音帶,這些錄音帶可以提供諸位做參考。現在也有一位同修,他發心把我在新加坡所講的錄音帶把它寫出來,希望將來能夠出版,好像現在已經寫了三分之一了。等他寫完,我抽出一個時間好好的把它修改一下,可以出版,這就是本經的第二種註解。所以註解為輔助,以讀誦為主。

  諸位一定要曉得,淨宗的修學是以「一心不亂」為目標。一心不亂,難,不容易得到,《彌陀經》裡面所說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但是在本經裡面來說,它不說一心不亂,它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比一心不亂要容易得太多了。所以遵守經訓來修學就決定沒有錯誤了,何況佛在這個經上說明修學的功德利益。以現前社會來講,這個經上第三十七章,當中有一段經文說,「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冤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這一段經文了不起!佛所行處,這句話怎麼講?就是佛陀教育普遍推行之處。換句話說,就是大家都念《無量壽經》,都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修行的處所,下面就有這麼好的果報。

  所以清朝在最盛的時候,康熙、雍正、乾隆,康熙皇帝那個時代,宮廷裡面用《無量壽經》做為課誦。皇帝念這個經,當然文武百官都要奉行了。這是清朝皇帝真正聰明,了不起,念《無量壽經》,用這一部經,拿現在的話來講,建立共識,我們想法、看法、做法都遵守佛的教訓,這很了不起。在中國歷代帝王當中,提倡讀經來達到見和同解,就是達到共識,清家是第一了。這一樁事情梅老居士在序文裡頭提過,黃念祖在跋文裡面也重複提到過。

  這部經上講,「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十大願王,以十大願王做為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的準則,這個就不是普通人了。《華嚴經》上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人人都修普賢行,這還得了嗎?經上又給我們說,「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可見得這一部經裡面所講的全是真如本性。西方極樂世界一色一塵無非真性的流露,所以那個世界是一真法界,它不是十法界,跟我們這個世界迥然不同。這個諸位要不是深入大乘,你沒有法子領略,無法體會。所以這個世界是一切諸佛世界裡面最殊勝的、最完美的,在這個裡面挑一點缺點都挑不到。第三章裡面有一句話說,「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第八章裡給我們說,「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個經裡面給我們講三種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慧、真實利益。真實利益是什麼?是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成佛,這個才是真實。叫我們一生當中成個羅漢、成個辟支佛、成個菩薩,都不能算是真實。成什麼佛?成究竟圓滿的佛,一生當中都能成就,所以這個利益是無比的真實。佛在一切經裡面沒有說過這三種真實。這些經句我們念了之後要深深去反省,才認識這個經典在一切經典裡面第一真實。

  所以在唐朝時候,日本有不少的高僧在中國留學,他們把這淨宗法門傳到日本,日本淨宗的興盛不亞於中國,《無量壽經》註疏之多遠遠超過了中國人。其中就有大德來做一個較量,他說,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如果比較起來,《華嚴》是第一真實。《華嚴經》跟本經《無量壽經》來比較,《無量壽經》真實,《華嚴》還不能算第一真實,《無量壽經》第一真實。《無量壽經》裡面這個經文跟四十八願一比較,四十八願真實,其他的經文比不上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面再一比較,第十八願第一真實,最真實的第十八願。十八願說什麼?諸位翻開這個本子,你看看這個十八願,這是比較到最後,第一真實。在第二十五面第一行,我們把這個願文念一念,「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一願就是「十念必生」。

  我剛才跟諸位同修提到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就是這一願的成就,他就是這一願的證人,他念了三天就往生了、就成就了,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來接引他往生,證明了這一願。我在DC給他們講這個經,又遇到這個事情,大家對這個經死心塌地,再沒有懷疑了。所以這個一切法比較,古德認為這個是真實裡面的真實,無比真實,這一願,在這一部經。所以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想講的是什麼?就是這一句「十念必生」。不僅是世尊,剛才我跟諸位同修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他們的心願也是要講這部經。為什麼?唯有這部經能夠叫博地凡夫、五逆十惡都能夠在一生當中往生成佛,這個法門不要等到第二生,當生成就的佛法。所以它的殊勝、它的莊嚴是一切經論沒有辦法跟它相比的。我們讀夏老居士前面那三首偈你就明瞭了,他那三首偈是真實語,一點都不過分。所以我們修學的依據就是這一部經,你每天去念這一部經。

  我再告訴諸位一個事實,這是我去年在北京看黃老居士,黃老居士在那邊有一些學生跟他學,人數不多,大概只有二十幾個人的樣子,學生跟他學。他的這些學生非常虔誠,專念這一部經。學生當中告訴我,他說我們生病了,自己生病了,或者家親眷屬生病了,他們不看醫生,不吃藥。如何治病?全家念這部經,全家至誠恭敬念這部經,一直念到這個病人病好,而且非常有效。我聽了真正不可思議!同學們自己來告訴我,我就是這樣做的,他說我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在這個《無量壽經》註解後面有一張照片,是我跟他們大家合照的,那個裡面有不少他的學生就是用這個方法治病的,功德不可思議。怕的是你沒有清淨信心。所以我們以真誠心去念、清淨心去念、恭敬心去念,現在消災、除障、滅罪、延年,求健康長壽,這個經確實能做得到,將來往生成佛作祖,你看看這麼大的功德利益。

  我給諸位同修說,我對於這個事一絲毫不懷疑,我可以跟諸位做一個證明。我現在有什麼病痛,我也不看醫生,也不治病了,我也是念經。我今年的身體比去年好得太多了,去年還有病痛,今年沒有了。我不是醫生治的,也不是吃什麼藥,我現在什麼都不吃,吃東西吃得很少,大家都知道我也不吃零食,我也不吃補品,什麼都不需要,就是念經。睡眠也少,睡得少、吃得少,精神好,體力充沛。怎麼來的?《無量壽經》來的,不可思議!我今年六十三歲,跟我同年的這些老朋友,跟我在一塊,你們看看,比較比較你就曉得。星雲法師跟我同年,印海法師跟我同年,浩霖法師跟我同年,我們同年的法師好多,大概有七、八個。七、八個同年的,同年當中我是老大,他們的月份都比我小,可是我們站在一起,他們顯得都比我老。我告訴諸位長生不老的祕訣,念《無量壽經》就成了無量壽了。

  淨宗除了這一部經典非常重要之外,另外還有兩樣東西很重要,我要介紹給諸位。第一種就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蓮池大師說《無量壽經》是大本,《阿彌陀經》是小本。《阿彌陀經》,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註得太好了,這兩種註解要讀。另外一種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為什麼?這個經上不是講「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不念《行願品》,你怎麼能夠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普賢菩薩行願品》要讀。也就是說五經一論當中,我們以這個三經為主修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像從前弘一大師,雖然他是專攻戒律,但是他是一個老實念佛人,《普賢菩薩行願品》他是做早晚課的,這一品經他能夠背誦,弘一大師在世,可見得他對於《行願品》非常的重視。

  我今天在全世界講經,我主要主講的就是這三樣東西,《無量壽經》、《彌陀疏鈔》、《彌陀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這三樣東西。其餘的像《觀無量壽佛經》、《大勢至圓通章》、《往生論》,人家請我講,我講,我不會拒絕。為什麼?是我們淨土宗本宗的經論,這是五經一論之內的。如果請我講其他的經,我都「阿彌陀佛」,我現在不會講,你們另請高明的法師。有人說,法師,你從前都講過。我說我從前無知,胡說八道,現在懺悔,一切經論我都不講了,年歲大了,我要往生。我看到很多人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的,我總不能躺著走,躺著走多難為情!只要你認真的專修、專學,你將來往生,喜歡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生死自在;喜歡用什麼方式走就用什麼方式,你站著也好、坐著也好,愛什麼方式就用什麼方式。

  我記得過去老和尚曾經跟我們講過一個故事,古來大德名字我忘掉了,他往生的時候,他給那些大眾說,他說你們聽說過人站著往生走的,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有,有聽說的。坐著呢?坐著有,聽說過的。他就豎一個跟斗,頭朝下腳朝上,問大家,這樣走的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沒有。他就走了。你看看,遊戲人間,非常自在。別人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問題就是我們肯不肯做,肯不肯修?真正修,你一生當中,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到西方極樂世界來去自由,愛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愛什麼方式走就什麼方式走,我們這一生沒有空過。這世間名聞利養統統是假的,一樣都帶不去,那個東西害死人。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被這個害了,這一生大大的覺悟,再也不會被它牽累了,不會受害了。所以這些不相干的事情從心地裡面把它捨掉,不要牽掛,把一切的分別、執著、妄想、憂慮、牽掛、煩惱統統捨得乾乾淨淨,恢復到心地的清淨自在。一個清淨自在的人怎麼會生病?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健康長壽是根據這個理論而來的。至於修行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實踐彌陀的大願」,這個方法明天、後天,我給諸位詳細的來報告。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個經本諸位可以帶回去,希望常常讀誦,你就得到健康長壽,身心清淨自在。好,謝謝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