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十集)  1991  台灣電台  檔名:01-009-0010

  我們看三十八頁第一行:

  【此中顯化禽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個幾句是蕅益大師給我們說明事實的真相。『此中』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裡面所有這些禽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不是畜生道,是佛變化出來的。微風、寶樹、羅網,微風吹動寶樹、羅網所發的無量的妙音,宣說種種法門,以及一切依報、正報。『假』是講的現象,『實』是講的真性,實在講,性相不二,「假實」是一如,但是說一個假、說一個實,並不是那個假、實是對立的,對立就錯了。譬如我們講金與器,黃金跟一個金鐲子,跟一個金鍊子,諸位想看看,鐲子、鍊子這是假,金是實,假跟實能分得開嗎?原來是分不開的,它是一不是二,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這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

  西方世界一切的現象,依正莊嚴,就是真性,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一如,真假不二,所以才說『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因為眾鳥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乃至於微風、樹網也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四德」:「常樂我淨」,就是的。彌陀果地所變化的這些境界,無非性德全體所現的妙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是佛性也是自性,自他不二,自是講自己,他是阿彌陀佛,自他是一不是二,所以是彌陀三身四德,也就是自己的三身四德。彌陀三身四德開顯了,我們自己的三身四德還在迷中,還有許多的障礙,透不出來。我們為什麼要求生淨土,急著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個地方藉著阿彌陀佛殊勝的緣分,藉著他這個緣,開顯自家的三身四德,與彌陀合而為一,無二無別,這是我們往生的理由。你要問「為什麼求生淨土?」就為了這個。底下說: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情』,有情眾生,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大菩薩,所有往生的人,這是有情;『無情』,那邊的行樹、寶池、德水,這是「無情」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同宣妙法』。說法的內容是『四教道品,無量法門』,藏、通、別、圓,換句話說,無法不說。你到那個世界想聽什麼法,沒有不滿願的,沒有不稱心的,稱心如願,想聽就聽到了,不想聽就聽不到。『同時演說,隨類各解』,你去聽,不管聽什麼法門,你聽了之後,不會覺得它太深,也不說它太淺,換句話說,決定適合於自己的程度,決定聽了之後開悟。

  我們聞法為什麼不開悟?不適合自己程度,所以聽了不悟。真正適合程度是一聽就覺悟,這也是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理由之一。我們這個地方說法的人多,不契我的機,不是我的程度,典籍很豐富,我看不懂;說的人很多,我聽了不悟,為了這麼許多的原因,這是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到那個地方『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實在講是隨所欲聞,無不演暢,無方大用,曲盡其宜,所以才能夠叫一切聽者圓念三寶、圓發三心、圓斷三惑。

  六祖在《壇經》裡面說「本來具足」,為什麼本來具足?實在是因為法身平等無不具,這才本來具足。法身平等無不造,就是能生萬法,這是理,是真理,永遠不變之理。所以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可以說總是阿彌陀佛妙極之體所顯現出來的德用。末後總結:

  【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這個意思在《大乘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很圓滿,我們如果常常讀誦,能夠體會經義,自然不懷疑。蕅益大師又說『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這一句必須自己修學功夫有了相當的程度,心願解行與佛相應你就能夠體會到,確實是我們自己淨業的感應。『佛心生心,互為影質』,「質」是本質,「影」是影像,佛為本質,我們是影像;我們為本質,佛是影像。『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在總結裡面,蕅益大師可以說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真相,統統都給我們表明了,都給我們說盡了。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總結裡面告訴我們這些話是非常的重要,他叫我們要深深的相信,因為這些完全都是事實的真相。西方世界一切的莊嚴都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所成就的,是彌陀如來「一切種智」裡面所顯現出來的,也是我們自己「淨業所感,唯識所變」,這句話含的有非常深的道理。也就是為什麼會有淨土?為什麼會有阿彌陀佛?為什麼我們念佛能往生?理論都在這幾句。這幾句理論參透了,你會對於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往生,決定都不會懷疑了,為什麼?是佛心跟我們自己的心互相的感應。我們有感,佛有應;佛有感,我們應。所以他老人家舉個比喻說,譬如眾燈,好像一個房間有很多盞燈,每盞燈都放光,光光互照,每盞燈所放出來的光,從光上講好像是一個,分不開,這個光明是這一盞燈還是那一盞燈;我們的心光、佛的心光,交織成一片。

  「全理成事」,理是真如本性,本來具足能生萬法,生的這個萬法是事。「全事即理」,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就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本來能生能現的。我們今天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全性起修,因為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真如本性的德號,就是恢復真如本性最奇妙的、最奇特的一個方法,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菩薩用這個方法快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這是大經大論裡面世尊常常提示我們的。所以你要問怎麼樣才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一切時、一切處抓緊這一句阿彌陀佛,原來就是。禪家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找不到,無量無邊法門裡頭找不到,「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這麼簡單容易,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這不是蕅益大師在此地善巧方便給我們點示出來,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悟入這個境界?這就是大師對於我們無盡的恩德。我們要怎樣報答大師?老實念佛,這就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最具體的做法,也是最有效果的做法。

  末後,大師有一句很感嘆的話,他說:

  【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

  『鼠即』是老鼠叫聲,『鳥空』是鳥在空中飛行,這都是落空,都不是實際的,所以用這個比喻。真正有智的人看在心目當中,看一切人墮落在空談,不切實際,這就是笑話了。主張『唯心淨土』的,他不念佛,他不知道心想口念是真正的「唯心淨土」,他把意思錯會了,這就是落空,這是大師所感嘆的。佛在經論上常常開導我們,「真空不空,不礙妙有」,這是事實,所以心心嚮往極樂世界,真實明瞭「生即無生,無生即生」;口口稱念阿彌陀佛,明白「念無所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不是不念,念。大勢至菩薩是等覺菩薩,「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等覺菩薩做一個念佛的榜樣給我們看,難道大勢至菩薩還不懂唯心淨土?為什麼他二十四小時念念不間斷,念念相繼?這是值得我們真正反省的。

  所以即無生無不生,自然就真實的要求生;念無所念,那就是無念無不念,就應當要認真的稱念,這就是即有生證無生,即有念證無念,故一句洪名,眾罪齊消,萬德全滿,念佛的真實功德、無盡的利益都在此。明瞭的,這是理念,就是我們講的理一心,可是理念跟理一心還是有差距,還是不相同,你明瞭這個道理;不明這個理,一句阿彌陀佛相續不斷,是事念。前面跟諸位說過了,無論是事念、是理念,念到見思煩惱斷了,就叫做「事一心」;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都叫做「理一心」。由此可知,不明理而事念的也能夠念到理一心,念到理一心就是從事念,念到最後真相大白,入理一心不亂。所以確實是《無量壽經》講的三種真實,「真實之際,住真實慧,真實利益」,都在一句六字洪名之中,知道的人實在是不多,這是夏蓮公所說的「億萬人中一二知」,這個話說得不錯,說得很有道理。

  底下一段,這是講到「正報妙」,依報講完了,依報是講環境,環境介紹完了,再給我們介紹西方世界的正報,正報是指的有情眾生。也就是前面介紹物質環境,現在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物。

  【經云:『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就在這一段經文裡面給我們介紹西方世界的佛、菩薩,以及十方念佛往生的這些大眾們。

  【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二也。】

  這是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經裡面的大意告訴我們,修學就是用這一句佛號,所以說是『持名妙行』。佛在此地特別向舍利弗尊者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把佛的名號提示出來是叫我們特別注意到,意思是讓我們深深的相信這一句萬德洪名不可思議,當然最要緊的是要真正理解到名號功德。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要真實去認識它、理解它,恐怕是相當的困難,不僅僅要對於《彌陀經》有透徹的認識,換句話說,對於《要解》,蕅益大師的註解,蓮池大師的《疏鈔》,還有古德的《演義》,這些註疏可以讓我們對於名號功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如果要更深一層的理解,那就一定要去讀《華嚴疏鈔》。

  由此可知,真正明瞭體會到名號的功德,我們才會生起清淨的信心,堅定的信仰,知道「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真實不可思議,才能夠發心執持。執持的意思,正如同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所說的,「執」是完全接受過來,不但自己要依教奉行,而且要把這個法門普遍的推展介紹給一切大眾,也就是所謂的專修專弘。「持」是保持,永遠的保持,決定不被外境所動搖,這樣才能叫做『一心執持』。學佛,無論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不僅僅是淨宗持名念佛,這是必須要具有的態度,我們才能夠成就。所以「一心執持」是念佛求生淨土的不二法門,也是世出世間法我們要想有些成就的話,這四個字就不能夠疏忽。『無復疑二』,對於這個教訓決定沒有疑惑。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念佛人,不可不知此義。】

  『阿彌陀,正翻無量』,「阿彌陀」是梵語,「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既然「無量」那當然就沒有法子說了,不但無法可說,甚至於也是沒有法子去想。「無量」,這離開了我們的思惟想像,所以說是不可思議。本師釋迦牟尼佛以「無量光、無量壽」這兩個意思,這兩個意思是無量義當中的兩個,無量義這兩個意思是最重要,特別是無量壽,諸位想想,如果沒有壽命,所有一切的無量都落空了,所以一切無量裡面是無量壽為第一。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光壽這兩個意思,『收盡一切無量』,光代表的是空間,『橫遍十方』,照明十方;壽是代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所謂『豎窮三際』。說一個「時」,說一個「空」,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就是「收盡一切無量之義」,這就是法界的本體,『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這個「身」是阿彌陀佛的法身,「土」是指阿彌陀佛的法性土,法性身、法性土就是法界全體。同時,也就是以這個體作為名號,所以名號叫做阿彌陀。這是我們從法界本體上來說明名號的含義,實際上也就是眾生本具的理性,理是理體,性是本性,真如本性。

  所以持名就是始覺合本覺,我們發心持名,這個心就是始覺,就是你開始覺悟了,所念的這句名號就是自己本覺的理性,由此可知,念佛人實在是始覺合本覺,始覺與本覺是一不是二。所以說『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生」是我們自己,「佛」是阿彌陀佛,我們自己跟阿彌陀佛也是不二的,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意思念佛人不可以不知道。如果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念這句佛號就是經上所講的理持,你是通達明瞭受持這一句佛號,念念相應。如果你對於這個道理不甚明白也沒有關係,如果能夠老實念,對於佛的教訓深信不疑,對於祖師之開導,現前老師的教誡,能夠信受奉行,不懷疑,認真去念。念一定要淨念相繼,淨就是不懷疑、不夾雜,我們的心就清淨了,相繼是不間斷,果然做到不疑、不雜、不斷,這叫事念、事持。事持也能夠得到念佛三昧,也能夠大開圓解,契入「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的境界。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放無量光明,具有攝受加被之功,除障開智之德。】

  這一段話是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無量光的真實義。『光明』是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但是心性是清淨的,清淨至極,這個作用就發揮出來了,這就是「光明」。現在西方導師阿彌陀佛,他在無量劫中修行證果達到了極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是『徹證心性無量之體』,不同於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雖然是證,但不能說是「徹證」;所以從體起用,自自然然放無量的光明遍照法界。他對眾生具有攝受加持的功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除障、斷惑、開悟,這樣的利益,這是『心性寂而常照』。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是無佛前佛後難之功,具有將來皈依之德。】

  同時,『心性』又『照而常寂』,雖照,實在講它還是如如不動。「寂」,這就稱之為『壽命』,「寂」是常的意思,不變的意思。『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可見得「無量」從哪裡來?從「徹證」而來。我們今天用持名念佛的方法,終極的目標也像彌陀本師一樣,要「徹證心性無量之體」,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們發心學佛所期望的目標。它的作用從寂上來講就是壽命無量,從照上來講就是光明無量。無量壽,那就沒有佛前佛後之難了,這對眾生來講。『具有將來皈依之德』,我們是凡夫,我們不能離開善知識,善知識當中第一殊勝的就是阿彌陀佛,他的壽命無量,這是我們真正依靠的對象。

  念佛,妄念不起就是「寂」的意思,佛號宛然就是「照」的意思,所以我們正當在念佛的時候,這個心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佛果地是徹證,我們今天是剛剛開始求證,在理論、在目標、在方向、在方法上,都能相應,念佛如是,誦經亦如是。

  在此地我特別要提示諸位同修的,那就是「一門深入」,這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同時修兩個法門,這個法門自己的功夫沒有相當程度的話,法門有相剋的這種作用。譬如「空、有」兩門,不善修的,空就破有,有又破空,這樣一來,兩邊都破掉了,我們一生的修學得不到受用。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同時修學多法門?一定要到開悟以後,像《華嚴經》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在文殊菩薩會中是專修一門,一門當中成就了。這個成就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禪家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這個境界,淨土宗裡面所講的「理一心不亂」,達到這個境界了,這才可以開始修學多法門。「四弘誓願」上跟我們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他表現五十三參來給我們看,這個時候所有一切法門是圓融的,是相生的,不是相剋的。換句話說,沒有到理一心不亂,沒有到明心見性,你要修許多法門,那法門恐怕不是相生,而是相剋的。相剋就一樣都得不到,相生才法法圓融,成就無量的智慧,這點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阿僧祇、無量、無邊,皆算數名,華嚴根自在主章有一四四數,若帶基數則有一五六位數,此是末十大數之名,顯示報身久長,有久度不息之功也。】

  『阿僧祇、無量、無邊』,這都是數學上的名稱。在《華嚴經.根自在主》這一章,就是善財童子參訪根自在主童子的時候,童子代表我們現在社會上所講的科學家,他是科學之母,他是數學家,是一代的數學家。他跟善財童子講了一百四十四個數學的單位名稱,這個還不帶基數,基數是講「個、十、百、千、萬」,如果要連帶基數,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個單位的名稱。「阿僧祇、無量、無邊」,這三個名稱是一百五十六個單位最後的十大數,顯示出彌陀世尊報身的久長,不是算數能夠得知的。佛住世長久,那就有『久度不息之功德』,對於眾生的教化才能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換句話說,我們是以凡夫之身,不但無明沒有破,連塵沙、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破,這樣的身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佛的壽命短,就不能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成佛。世尊在經典裡面常講,成佛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在《華嚴經》上說得更長,要修行無量劫,才能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西方導師阿彌陀佛壽命無量,我們可以在他住世的這個階段當中,把修行圓滿成佛統統做到,這是無比之幸運。

#